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伐天下-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抗这时根本说不出半个“不”字,只是不住地点头。
  “你们这些小崽子,也给我听好了!”,孙磐的声音虽然已经有气无力,但在那些官兵们听来却如同萦绕在耳边一样。
  “第一,不要伤害那个知县的亲友,为了出一时之气而破坏军法的威严,太不值得了。如果你们敢乱来,我就算做了鬼,也不会原谅!”,孙磐的语气渐渐急促起来,看到大家都点了头他才坚持下去说道,“你们都散了吧,下面的话我只想对王爷一个人说”
  虎虽垂死,余威尚存,那些官兵不敢违逆,都远远地散开了。而这时孙磐脸上现出了一丝笑容,骂道,“要被这些小崽子们听到,不知道会乱传成什么样子”
  赵抗以为孙磐是要重提那个承诺,连忙抢先说道,“你放心吧,我既然承诺了,就一定会做到的!”
  谁知孙磐却叹息道,“那个承诺忘了它吧!弑君的恶名会让你四面楚歌,而且还多一条六亲不认。我不想因为那已经无主的仇恨,而令你痛苦终生。答应我,忘了它吧!”
  “那不可能,你可以放弃承诺,但我不会!何况他既然该死,那么就必须死!我痛苦是我的事,他该死是他的事!”,谁知赵抗却并未借着这个台阶扔掉那个大包袱,反而更加坚持。
  “这又何苦呢?”,孙磐黯淡无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怜悯之意,不过很快他又释然,“随便你吧,要不这样的话,反倒不像你了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我高攀,其实我早就将你看成了我的小弟弟”
  “怎么会?我也早就把你看成了我的大哥大哥!”,赵抗发现孙磐的眼睑合上,以为他终于死了,终于控制不住地嚎啕大哭起来。
  谁知这时孙磐却又睁开了眼睛,“其实我最后悔的事,就是练了童子功,你可千万别学我。以后有好的女人就都收了吧,反正以你的身份,弄些三宫六院什么的很正常”
  赵抗顿时哭笑不得,报复似的一拳打在孙磐身上,“妈的,你这混蛋竟敢耍我!”
  而这时孙磐却又没了声息,赵抗希翼着刚才的一幕重演,可他却感到孙磐的手越来越冷,这才确定孙磐已经再也不可能醒过来了。赵抗知道,孙磐死前故弄玄虚是为了冲淡他死后压抑的气氛,以免赵抗过度难过。可是赵抗明白了这一点后,心中更是欲哭无泪。
  虽然孙磐功勋卓著,但是以现在的条件,他的丧事只能草草了事,不过有居鹏这位天下第一名将和和可能已是天下第一高手的江晨星到场,也算是死有哀荣。但对于他来说,应该还是赵抗这个“小兄弟”更重要一些吧?
  “大哥,你放心吧,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打回开封,将你的骨灰葬回故乡!”,赵抗在心中暗暗发誓道。
  孙磐的葬礼刚一结束,赵抗就立即处理其与之相关的事宜。第一件事,便是近卫师的参战官兵由于未能阻止主将亲自出战,依照军法,全体扣除相应功勋。由于孙磐的死令大家悲痛万分,大家都不想再次出现这样的惨剧,所以这次处罚显得波澜不惊。
  而第二件事,自然就是那位被抓的辛知县了,他不但为金人办事,而且还在赵军进攻时负隅顽抗,按照赵军的军法,辛赞将被作为汉奸处死,而家人则将被贬为奴隶。本来此事应该就此结束的,谁知宣判下来之后,辛家人大喊冤枉,据他们说,辛赞为金国效力是为了保护家人,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他是身在金营心在宋,一直在暗中搜集相关情报,只要南宋北伐打到谯县,他便会主动献城。在他们看来,这次孙磐的死纯属误会,主要是赵军没有以南宋朝廷的名义出兵所致,辛赞是无罪的。这样一来,赵抗倒是来了点兴趣,亲自提审这位辛知县。
  说起来辛赞也是后悔不已,他一心想找机会重归大宋,没想到却因为误会而成了阶下囚,真可谓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不过也不能完全怪他,赵军虽然已经相当精锐,但是装备上还是良莠不齐,近卫师的兵器装备虽然有优先权,但也是万国牌,有吴璘当初赠卖的南宋制式装备,但更多的是缴获的金军装备,甚至还有少数是下山前第一次战斗中缴获的西夏装备。再加上赵军虽然经过居鹏的整顿,但是蝗群战术的传统还是保留了下来,亳州府城和其他几个县的府库以及富户的家产都被一扫而空,也难怪辛赞会将他们误认为流寇了。
  赵抗封王的事情颇具戏剧化,所以在士林中的影响相当大,但是辛赞见到传闻中的赵王竟然如此年轻,还是有些吃惊。赵抗也没多话,直接将海州的法律和赵军的军法扔给他看,“现在你觉得你有没有罪呢?”
  辛赞一下子懵了,他没想到赵抗居然有一套自己的法令系统,虽然还不完善,但已经足以令人动容。按照赵军的军法,辛赞自然是死路一条,但在辛赞看来,就算赵抗是外放的亲王,也没有权力自己制定法律,所以辛赞根本不承认这些法令的效力。
  赵抗听到辛赞的指斥后只是淡然一笑,“律法要得以执行,靠的不是那所谓的正统名分,而是靠实力!我再怎么没资格,也比那些金人有资格吧,但他们制定的混蛋律法,你们这些人不是照样执行?”

第一百三十七章 毒 舌(上)
  辛赞登时哑口无言,良久才反击道,“殿下以胡虏自比,这是自甘堕落!”
  “总比你们这些为了胡人卖命的汉奸要强。”,赵抗不屑道,“你还别不服气,在我看来,异族入侵时,奋战到死的是真正的勇士;如果打不过或者没信心,逃跑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至少敌人无法因此变得更强;但是如果投降敌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全部都是汉奸!”
  辛赞刚要说的一句话立刻又被噎在喉咙里了
  “当然,汉奸也未必就该死。”,赵抗倒是主动为辛赞解了困,“这样吧,如果依照律法,你是必死无疑的,不过我们这律法本就没有成熟,拿来做依据,谅你也不会心服。所以我就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有不该死的理由,并且足以说服我的话,你便可以活下去,你的家人也不用成为奴隶。”
  侮辱,这是赤裸裸的侮辱!辛赞额头上的青筋根根暴出,几乎就想现在干脆死了一了百了,可是想到家人,辛赞不得不强忍屈辱逐一进行申辩。辛赞并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他当初在金国出仕也是因为家人受到胁迫的关系。
  “你的意思是说,为了保全家人而为敌人效力是无罪的罗?”,赵抗冷笑道。
  “于法有罪,于情可恕。”,这是辛赞的心声,事实上他虽然身为谯县知县,却一直引以为耻。
  “于情我不管,反正你有罪就是了,没错吧。”,赵抗总结道,“你不服?为家人而屈服,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成为金人的帮凶,他们杀了敢于抵抗的勇士,该不该死?如果你的那个于情可恕是对的话,岂不是在说那些抵抗的勇士反而该死吗?还有一种情况虽然稍好一些,但本质却是一样的,成为金人的官吏或是百姓,为其创造财富,这些财富最后都会变成金人的刀枪箭矢,一样会杀死那些本就不多的勇士!你们不该死,难道他们就该死吗?”
  “这”,辛赞气得胡子都飞起来了,但最后他还是只能颓然叹气,“罪臣的确该死,可是罪臣在担任谯县知县期间,勤恳清廉,在当地有口皆碑,殿下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去问当地的百姓。”
  “是啊,你是个负责的知县,甚至连震天雷中的铁砂都淬了毒,这是何等的尽职尽责啊!但是,这一点却是你更该死的理由。”,赵抗又冷笑了一声,“如果你是个贪官,搞得当地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必然会揭竿而起,金国的统治就算不致动摇,也会受到损害,那将来北伐的难度就会减小很多。而你将这地方治理得越好,当地百姓便越没反抗的动力,甚至还会对金人的统治心生感激,我们什么年代才能收复失地?”
  赵抗这话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却难以辩驳,辛赞的身子一时之间有些摇摇欲坠。辛赞勉强吐出几个字,表示自己一直在暗中为南宋北伐搜集情报,而如果南宋挥军北伐的话,他也一定会主动开城迎接王师的。
  谁知赵抗听后眼神却变得更加不屑一顾了,“看来我一开始还太高看你了,其实你也不过就是一个伪君子罢了!”
  “你!”,辛赞只觉怒气填胸,无处发泄,“噗”地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几乎就要倒在地上。
  “怎么?你不服吗?”,赵抗冷哼了一声,“你的那些所谓功劳,只有等到大宋北伐时才能派上用场,而在此之前,你却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你们将希望寄托在皇上和朝廷身上,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连你们这些直接受到金人奴役的人自己都不愿付出代价,那么为什么皇帝要为你付出呢?他就算收复了失地,也就是面子上好看一点而已,那时北方战乱方休,亟需休养生息,不但不能从中获得利益,反而要大笔地投入,对他来说有害无益,难道他是傻子?”
  “可是皇上对天下万民有责任和义务!”,辛赞不服道。
  “有付出才有回报,义务是相互的,沦陷区百姓向朝廷纳税了吗?没有,不但没有,他们还养壮了敌人!那么凭什么要朝廷为他们拼死拼活?当初岳家军北伐节节顺利,为什么要被召回?还不是因为粮草问题?如果当时北方的百姓能够拿出实质性的支持,比如钱粮和兵员,而不只是敲锣打鼓表示欢迎,朝廷会下令班师吗?如果真的直捣黄龙,而不能就地获得补给的话,后勤压力得大到什么程度?当时还没打到开封,才不到五分之一的纵深而已,增收赋税的行为就已经令南方盗匪四起,如果真的打到燕京城呢?江南的百姓可是都交了税的,难道要牺牲他们的利益,去救什么都没付出的中原百姓吗?”,赵抗说到这已经很郁闷了,原来他竟然不知不觉地为赵构辩护起来,这真是令人不敢想象。于是赵抗立即提前进行了总结,“不过话说回来,南北方都是汉人,付出一些也是应该的。但是,欲要人助必先自助,就靠坐在那干等,可没谁愿意做那个冤大头的!”
  辛赞已经无法证明自己无罪,他只是下意识地辩驳道,“殿下请不要无视我们北方的百万抗金义军!”
  “百万义军?名声是不小,可效果在哪儿呢?百万啊!吼一声都可以排山倒海了,可金人该南下还是照样南下,他们可有半点实质性的影响?注意,是实质性的!”,赵抗今天其实完全没必要与辛赞辩论,但是他想藉此了解像辛赞这种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文人,这对他确定下一步的方针政策非常重要,结果令他颇为失望,看来还是得靠自己培养的新人。
  辛赞只觉得头晕眼花,他现在只希望保留下最后的尊严,证明他不是伪君子,可赵抗冰冷的话语就如同钢刀一样,将他的希望彻底粉碎。
  “让我告诉你,为什么说你是伪君子吧。你明明增强了金国的国力,这在实质上已经损害了大宋的利益。但是你又做着那些不用付出代价的内线工作,反正就算被发现了,金人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因为你看的那些都记在脑子里,他们没有证据。但是有这些在,就可以证明你仍然心怀故国,再加上现在世风日下,矮子里面拔将军,你也可以算是个仁人志士了。这样一来,你既不用抛头颅洒热血,让家人太太平平地生活下去,又可以得享清名,你这如意算盘打得可够巧妙的啊!”,赵抗开始做总结性发言了,“你这难道不是虚伪吗?难道我不能说你是伪君子吗?你自己可能没有察觉到,但内心深处你的确就是这样人。比起你们这些伪君子,我倒是觉得那些投降派要可爱那么一丁点儿,他们虽然是小人,却可以轻易看清真面目!”

第一百三十七章 毒 舌(上)
  辛赞登时哑口无言,良久才反击道,“殿下以胡虏自比,这是自甘堕落!”
  “总比你们这些为了胡人卖命的汉奸要强。”,赵抗不屑道,“你还别不服气,在我看来,异族入侵时,奋战到死的是真正的勇士;如果打不过或者没信心,逃跑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至少敌人无法因此变得更强;但是如果投降敌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全部都是汉奸!”
  辛赞刚要说的一句话立刻又被噎在喉咙里了
  “当然,汉奸也未必就该死。”,赵抗倒是主动为辛赞解了困,“这样吧,如果依照律法,你是必死无疑的,不过我们这律法本就没有成熟,拿来做依据,谅你也不会心服。所以我就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有不该死的理由,并且足以说服我的话,你便可以活下去,你的家人也不用成为奴隶。”
  侮辱,这是赤裸裸的侮辱!辛赞额头上的青筋根根暴出,几乎就想现在干脆死了一了百了,可是想到家人,辛赞不得不强忍屈辱逐一进行申辩。辛赞并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他当初在金国出仕也是因为家人受到胁迫的关系。
  “你的意思是说,为了保全家人而为敌人效力是无罪的罗?”,赵抗冷笑道。
  “于法有罪,于情可恕。”,这是辛赞的心声,事实上他虽然身为谯县知县,却一直引以为耻。
  “于情我不管,反正你有罪就是了,没错吧。”,赵抗总结道,“你不服?为家人而屈服,无非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成为金人的帮凶,他们杀了敢于抵抗的勇士,该不该死?如果你的那个于情可恕是对的话,岂不是在说那些抵抗的勇士反而该死吗?还有一种情况虽然稍好一些,但本质却是一样的,成为金人的官吏或是百姓,为其创造财富,这些财富最后都会变成金人的刀枪箭矢,一样会杀死那些本就不多的勇士!你们不该死,难道他们就该死吗?”
  “这”,辛赞气得胡子都飞起来了,但最后他还是只能颓然叹气,“罪臣的确该死,可是罪臣在担任谯县知县期间,勤恳清廉,在当地有口皆碑,殿下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去问当地的百姓。”
  “是啊,你是个负责的知县,甚至连震天雷中的铁砂都淬了毒,这是何等的尽职尽责啊!但是,这一点却是你更该死的理由。”,赵抗又冷笑了一声,“如果你是个贪官,搞得当地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必然会揭竿而起,金国的统治就算不致动摇,也会受到损害,那将来北伐的难度就会减小很多。而你将这地方治理得越好,当地百姓便越没反抗的动力,甚至还会对金人的统治心生感激,我们什么年代才能收复失地?”
  赵抗这话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但却难以辩驳,辛赞的身子一时之间有些摇摇欲坠。辛赞勉强吐出几个字,表示自己一直在暗中为南宋北伐搜集情报,而如果南宋挥军北伐的话,他也一定会主动开城迎接王师的。
  谁知赵抗听后眼神却变得更加不屑一顾了,“看来我一开始还太高看你了,其实你也不过就是一个伪君子罢了!”
  “你!”,辛赞只觉怒气填胸,无处发泄,“噗”地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几乎就要倒在地上。
  “怎么?你不服吗?”,赵抗冷哼了一声,“你的那些所谓功劳,只有等到大宋北伐时才能派上用场,而在此之前,你却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你们将希望寄托在皇上和朝廷身上,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连你们这些直接受到金人奴役的人自己都不愿付出代价,那么为什么皇帝要为你付出呢?他就算收复了失地,也就是面子上好看一点而已,那时北方战乱方休,亟需休养生息,不但不能从中获得利益,反而要大笔地投入,对他来说有害无益,难道他是傻子?”
  “可是皇上对天下万民有责任和义务!”,辛赞不服道。
  “有付出才有回报,义务是相互的,沦陷区百姓向朝廷纳税了吗?没有,不但没有,他们还养壮了敌人!那么凭什么要朝廷为他们拼死拼活?当初岳家军北伐节节顺利,为什么要被召回?还不是因为粮草问题?如果当时北方的百姓能够拿出实质性的支持,比如钱粮和兵员,而不只是敲锣打鼓表示欢迎,朝廷会下令班师吗?如果真的直捣黄龙,而不能就地获得补给的话,后勤压力得大到什么程度?当时还没打到开封,才不到五分之一的纵深而已,增收赋税的行为就已经令南方盗匪四起,如果真的打到燕京城呢?江南的百姓可是都交了税的,难道要牺牲他们的利益,去救什么都没付出的中原百姓吗?”,赵抗说到这已经很郁闷了,原来他竟然不知不觉地为赵构辩护起来,这真是令人不敢想象。于是赵抗立即提前进行了总结,“不过话说回来,南北方都是汉人,付出一些也是应该的。但是,欲要人助必先自助,就靠坐在那干等,可没谁愿意做那个冤大头的!”
  辛赞已经无法证明自己无罪,他只是下意识地辩驳道,“殿下请不要无视我们北方的百万抗金义军!”
  “百万义军?名声是不小,可效果在哪儿呢?百万啊!吼一声都可以排山倒海了,可金人该南下还是照样南下,他们可有半点实质性的影响?注意,是实质性的!”,赵抗今天其实完全没必要与辛赞辩论,但是他想藉此了解像辛赞这种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文人,这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