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坚忍优秀的士兵,他们缺的是钱,是武器日本政府几乎是掏光了他们国民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一个铜板,以疯狂地发展他们的军事力量
    但现在这些都解决了,英国和日本一个出钱出枪,一个出人出力,为了对付东亚的中国,两者一拍即合
    近两千年来,日本一直在那个老大帝国的沉重压力之下艰难喘息,好不容易,明治维,日本先觉醒一步,国内英才汇集,数千万国民同心一力,誓要开创帝国万世不拔之伟业这时,那个老大帝国似乎也开始觉醒了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巨人,睁开眼后,似乎只是晃动了下身子,就把世界排名前三位的两大强国弄得灰头土脸,这如何不让一直将眼睛盯在这个古老国度上的许多日本国民胆战心惊、满心沮丧就连一向激进贯彻“征韩”大业的日军本部也一时失声
    虽然如此,但是日本“菊”机关的近百名优秀的特务人员已经进入了大清的东南沿海、越南、越北、天津等地搜集情报在这方面,大清明显是落后日本的但是好在在德国深造,关绪清亲点的特务鼻祖马上就要回国了到时候两国之间难免将出现一场情报战,特务之间的战争想想大清万里疆土日本特务肯定无法全部覆盖到,而日本弹丸岛国我大清精英辈出定能比后世的间谍卫星还清楚的掌握着日本的一举一动

第一百零九章 大发战争财
    倒是素来以施政稳健著称的伊藤博文提出了在朝鲜的兵变计划,后虽然在清国的迅应对下,未能得逞但却在英法面前,表明了大日本对抗清国的实力和决心
    他也清晰的知道英法对日本的支持也不是完全无条件的就算是现在,英法也不相信日本有击败清国的实力,在他们看来,觉醒的清国就是拿破仑口中的雄狮,与它北面那只北极熊一样英法希望的是大日本与俄国、清国在东亚形成对峙的局面,使他们没有精力在中亚、东南亚进行扩张,而不是与俄国和清国发生真正的战斗
    但大日本必须在战争中战胜清国,才能得到朝鲜,那里有帝国需要的土地、粮食、煤炭和铁矿,也只有战胜清国才能获得英法的尊重,从而得道他们多的援助
    印度洋的海水是碧蓝的颜色,天空的湛蓝,比起海水地颜色来说还要加的纯粹一些海面上行进着一支漆成黑色地船队,这支船队的核心是挂着五爪金龙旗帜的“镇远”号铁甲舰五爪金龙象征着皇帝身份
    在“镇远”号身后是他的同型姊妹舰“定远”号,船队的成员还有“乘风”“破浪”这两艘重型装甲巡洋舰,他们分布在“定远”舰两侧齐头并进比起北洋水师地主力定、镇、济、威四大铁甲舰,这两艘军舰,度快这次欧洲之旅,从北洋舰队中抽调的就是这四艘军舰其他的舰船在保护方怀通过马六甲海峡,航行到缅甸后,就折回了各自的军港毕竟远洋航行,耗费巨大,而且中国在沿途也没有殖民地补给点,舰队规模越大,后勤补给的负担就越大现在国内财政困难能省着用就省着用从东部沿海航行到缅甸也是一段不短的距离,中间要经过海况条件复杂的南海英国人戒备森严地马六甲和时长有飓风形成地孟加拉湾,对于年轻的南北洋水师已经是足够地锻炼
    不过远洋航行到底难得,而且还是和皇上一起出访外国,这种扬眉吐气的机会让南北洋舰队地各舰管带争破了头,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要是被选上,不就代表他在众人之中技高一筹,要是还能给皇上留下个好印象,以后提拔起来还不是平步青云所以南北洋水师中为了争这出访名额,举行了一场海上的模拟军事对抗,虽然南洋舰队中有从英国俘虏了两艘万吨铁甲舰,可是由于性能不熟和配合不默契,终于在“乘风”、“破浪”两艘快的巡洋舰面前败下阵来所以此次和关绪清一起出访德国的四艘军舰全部出自北洋舰队分别是邓世昌指挥的“镇远”、林泰指挥的“镇远”、林凡指挥的“乘风”、许寿山指挥的“破浪”这四人在北洋水师中资历最老,威望也能服众,众人才没了话说
    在离开京城将近半个多后,关绪清搭乘的船队终于绕过马六甲海峡,抵达缅甸而此时总理衙门终于通过《大清日报》公布关绪清已经离开北京乘船南巡的消息,并声称关绪清巡视过各省后,将应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的邀请前往德国进行国事访问
    他的第一站将是德国威廉港,参观德国北海舰队和德国威廉港海军造船厂,商谈中德两国海军合作的问题,并在那里接见慰问在德国学习的陆军军官们而第二站他就将来到德国的首都柏林,会见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和首相俾斯麦会谈在太平洋地区两国进行合作的问题和处理德、俄、中三国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问题并就处理三个世界性大国之间的关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而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在结束了在德国的国事访问后,除以晋商、徽商、浙商、粤商、湖商代表组成的经济代表团在户部尚书李震的率领下继续进行中德经济合作的会谈之外——无非也就是一些吸收德国资本,进行国内建设的事宜而关绪清将在参观过“定远”、“镇远”的建造地伏尔铿造船厂后,从那里出发,回到北京
    国内地各界人士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先是集体失声,仿佛被皇帝出访这自三皇五帝以来,从没发生的事情给惊呆了在他们想来,皇帝就应该坐镇紫禁城中,四平八稳地批改奏章接见大小官员,讲究地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像这样亲赴他国犯险的事,应是手下官员去做为此还有人联想到楚平王被扣为质地故事民间一些腐儒看了报纸,个个摇头晃脑地叹道:“有辱国体”在他们看来,自古只有小国的君王为了朝贡、寻求庇护才前往他国,关绪清此举实在是丢了大清的脸不过历经近十年的开化教育和大清日报连篇累牍对世界风土人情的介绍,国内的风气已经开放了很多,而且周围鲜事物层出不穷,像火车、轮船、电报、电灯等等已经在民间普及开来,不少人都知道大清国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鲜事务地接受能力也就强了很多而在惊讶过后,国内就是一片激动之声从两次鸦片战争前的极度自大到两次鸦片战争后的极度自卑大清朝的子民经历了一个落差极大的心里转变过程而中英、中法两次战争,使得国内民众稍稍重拾信心但不少人对外国列强依然畏若蝎虎如今,大清朝的皇帝竟然获得德国皇帝的邀请这无疑意味着德国皇上将咱们大清国地皇上视作与他们平等地位,尤其是这德国还是欧洲首屈一指地大国,曾先后打败过不可一世的法国人这样地消息如何不让国内民众振奋,仿佛受到德国的邀请,大清国就是世界一流强国了
    至于在国外报纸地评论当中,包括像荷兰、葡萄牙这样的小国,虽然都尽量用了最客气的语气但是背后那种对于中国的轻视认为这是远东古老帝国的年轻皇帝自不量力的想参与国际强权周旋之间英法不少报纸上甚至早早地预言:“……年轻的中国皇帝必将一无所获地空手而归,因为这里不是他统治下的远东,这里有自己的法则,没有任何一个欧洲人会听他的……”
    但是德国人可不这么看,英国在太平洋分舰队就部署了“乔治五世”号和“胡德”号,当这些式战列舰威风凛凛的出现在太平洋洋面上的时候布伦特。海西姆发现自己麾下竟然没有一艘军舰能压倒他们曾经让德国人骄傲一时的萨克森级铁甲舰在由前无畏战列舰组成的舰队,现在已经成了无用的废物和累赘而德国设计的第一批无畏舰才刚刚推上船台,想要完工,至少是两年以后的事情在这段时间,布伦特。海西姆担心,就算是日本舰队也有能力消灭他手下这看似强大的远征舰队一旦英国人封锁了马六甲或者是暹罗湾海岸,远征舰队将不太可能继续为泰国的上万德国远征军运送补给
    幸好在亚洲还有中国这个盟友,这个传统的大国正在艰难的崛起他们甚至击败了法国和英国的陆军他们可以给与远征军有力的支持,布伦特在给国内“有影响力”的朋友写信说道:“…………感谢上帝在远征军处于最困难的时候,中国皇帝终于答应了陛下的邀请我们应该拿出最大的诚意来迎接这个东方人的到访,就算我们内心里面并不瞧得起他们,但是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重视他们的,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友好可靠的…………听说他们想加入我们与奥地利、意大利的同盟,我不明白为什么不立即答应他们,最好能说服他们出兵泰国帮助我们我的舰队仅拥有两艘萨克森级,而中国人拥有四艘萨克森改进级,还拥有两艘为强大的装甲巡洋舰而他们的陆军比他们的海军值得信任,我曾参观过他们驻扎在缅甸的普通营地,其战斗力不在我们的乙种步兵师之下,装备和火力都十分完整,据说他们还精通丛林战法要知道我们英勇的士兵现在正陷在热带雨林的烂泥坑里,每天和蚊虫、毒蛇”疾以及高温高湿的环境作斗争,还要时刻防范着泰国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冷枪,不断有士兵流血死亡,而泰国人则好像消失在丛林中,让我们收获甚微我们需要中国人的帮助,不仅仅是粮食、药品和煤炭,我相信只有这些同样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才能在丛林中逮住暹罗人如果不是这样,我对这场战争的结果保持悲观,远征军虽然是个巨人,却经不起不断地流血我们要么说服中国人加入这场战争,要么给我们两艘勃兰登堡级和两个全装备、全补给的甲种野战师,要么就派得力的人来将我撤换……”
    欢送关绪清他们的“萨克森”号上面,六寸二级主炮炮口一阵白烟闪动,轰隆隆的开始鸣放礼炮几艘军舰的德国水兵都已经在船舷站坡,行着整齐的军礼,军官们都穿着德皇时代金扣圆领、上黑下白的夏季军礼服随即“萨克森”号上又打出信号旗,“向伟大的大清皇帝陛下表示敬意”、“祝您前途一帆风顺”
    邓世昌看了旗号,几乎忍不住心中激动,向关绪清大声解释,而他身后那些豪商代表和陪同关绪清出访的官员听了都忍不住红光满面,自鸦片战争以来,咱大清朝什么时候受过洋人这样高规格的待遇
    军舰渐渐驶远,回头眺望,可以看到泰国的陆地和丛林,还有那白得耀眼得沙滩海浪一层层的拍击在沙滩上面,德国人在这里遇到的困难越大,中德关系就越牢靠之前中法、中英的两场战争德国从大清得到了海量的订单,如今大清也该从德国身上拔两根毛下来了德国在泰国的帐篷、医药、弹药、干粮等等全部从大清运送过来,如果从德国本土运送,那运费就比直接从大清购买要贵的多的多了

第一百一十章 异地接驾
    经过几十天的海上颠簸,关绪清所乘坐的船队终于看到了德国的海岸线这一路上,他们可以说过得胆战心惊,在印度、在阿曼、在吉布提、在苏伊士、在马耳他、在直布罗陀、在英吉利海峡,到处都驻扎着悬挂着“米”字军旗的大不列颠舰队,初生牛犊的中国海军官兵们又一次切身体会到世界排名第一的海军是怎样的实力
    英国人所提出的“两极原则”即英国海军必须具备同时击败世界排名第二、第三海军的实力绝不是说说而已虽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发展度落后于美国、德国等兴资本主义强国,但日不落帝国称霸这个世界三百多年,通过殖民掠夺、产品倾销等方式累计起来的财富数不胜数,这些财富甚至一直福泽绵延到二战时期在德国启动“海狮计划”大肆轰炸英国本土的时候,英国几乎没有几家工厂能正常工作,大量的粮食、军火、药品需要从外国进口,英国所做的就是打开国库,把里面成箱成箱的黄金送到外国,而这些进口的货物又有一多半葬身在德国潜艇的狼吻之下但就算是这样,也没能搬空英国人的国库战后,英镑依然是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由此可见,约翰牛们是多么的财大气粗
    而在这个时代,英国与正处于极上升期的俄国之间的对抗无疑是世界地主旋律在这种情况下让德国与俄国相互妥协,签订边境安全保障条约,无疑是让德国从政治上站到了英国的对立面虽然威廉二世已经逐渐控制了这个国家,但俾斯麦对德国的影响依然巨大,在他没有下台之前,他所坚持的将英国排除在欧洲政治之外,坚持以德国领导欧洲的外交政策不会改变,说得简单点,就是德国首先要确立在欧洲除英国以外的霸权地位,再通过整个欧洲的实力与英国争霸天下
    这样的外交政策具体实施起来就是避开英国在海军上的优势,在对世界殖民地的争夺上与英国妥协,而利用德国世界第一地陆军,集中力量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绝对的优势再通过这个优势来影响、钳制欧洲其他强国,像听话的,如意大利、奥匈帝国,就签订盟约;像不听话的,如法国就彻底孤立它,到最后打败它
    这个计划实行起来,也许需要相当漫长地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如果德国人真的按照俾斯麦的计划执行下去,几十年后,除非英国再幸运地赢得一次特拉法加大海战式的胜利,否则恐怕难免交出世界霸主的宝座
    但如果世界局势照这样发展,对中国来说无疑是相当不利地事情,只有利用列强之间的激烈矛盾中国才能从中渔利从夹缝中发展起来而且,德国与英国妥协将眼光局限在欧洲,势必导致让中国失去头顶上的保护伞从而直面英国殖民主义的巨大压力,这样地结果将导致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
    而这个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名以上的统治者威廉二世虽然拥有巨大的野心,但还生活在俾斯麦的庞大阴影之下,而且,自幼受母亲维多利亚长公主的熏陶的他,一直有这日不落帝国强大不可战胜地映像,即便是即位以后,他也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对德国站到英国对立面地结果不敢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此次德国之行的结果如何,实在让人担心
    镇远、定远、乘风、破浪四艘钢铁巨脚成一次队列缓缓而行,前方已经可以看到德国威廉港地引航灯塔,在北海清晨的雾霭中一闪一闪,为舰队指引着方向
    岸边德国各大媒体的记者,中国的留学生,陆军学院的军官们都焦急的等待着
    来自德国各地的记者这时惊奇地发现,这些在平日里被他们习惯性忽视的黄种人学生,似乎都挤在这里高举着各式各样的横幅,向着来自他们祖国地舰队欢呼他们身上都穿着熨烫整齐的校服,有慕尼黑工大的、有弗赖堡大学的、有柏林洪堡大学的、有康茨坦茨大学、有海德堡大学的、有德累斯顿大学的……几乎全部都是德国最著名的学府,这些即便是德国学生也非轻易能够考上的大学,却有成群成群的中国留学生,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后来,一些别有用心的报纸专门调查了这些中国留学生地入学途径和在校学习成绩希望可以找出他们认为的“幕后”交易,结果发现这些中国留学生不管是入学成绩还是平时的考试成绩都远远高出德国本土的学生,这令他们大为惊叹之余,也无话可说
    这些学子在各个大学的教授眼中,都是天赋异禀的孩子,往往只要很短时间就能掌握他人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了解的东西,但他们每天却像发了疯一样勤奋学习,做各种各样的试验,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他们出没最多的地方,而如果你在酒看到了他们那么不用怀疑,他们一定是去那里打工的
    每一期,中国留学生都以最优秀地成绩毕业,而且他们还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留学生是各个大学最欢迎的学生,他们甚至提出各种优惠条件,希望他们留下来任教但无一例外,他们拒绝了而是选择回到那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要知道,那些大学承诺地是为他们提供全套的住房、单独的实验室,还有绝对堪称丰厚的薪水这些他们都拒绝了
    此刻,在异国他乡居然迎来了祖国的舰队很多德国留学生自掏腰包甚至请假来到这里就为了迎接祖国舰队的到来,迎接那个被称为堪比“圣祖”的小皇帝到来
    关绪清眼眶里噙着泪花,在甲板上看着岸边的中国留学生他深深地脱帽敬礼,这是他对这些学子深深地敬意历史上,正是这些人挽救了中华民族最后的气运,是他们这样地人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当船队到达威廉港码头,由当地市长和几个国会议员组织的欢迎仪式,现在大家都觉得彻底的变成多余的了因为自关绪清走下船桥的那一刻,他就被热情的中国学生包围了
    此次担负随身护驾职责的仍然是十二年前推翻慈禧,董梁一手组建的御林军如今都已经是而立之年,出于对他们的信任,关绪清始终把他们带在身边而此时,成群的留学生向关绪清涌来,被两百多名随身的御林军阻挡在了五米以外
    一身明黄色的军服,笔直的马靴,腰间别着鲨皮套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