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4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威仍然有些难以下决心,柴氏道:“你就放心去吧。反正这两年都是荣儿帮着我料理家务,你就算不出征时,不常常十天半月都呆在军营不回来的么?我就当你这次去的时日长一些,也没什么。”

郭威见妻子如此鼓励,这才道:“好吧。那我就去一趟,你可得好好将养身子。”

柴氏微笑道:“不待你说。”呼唤那少年:“荣儿,赶紧帮姑姑将饭菜热上来,还有。将藏在窖里的那坛好酒启出来,今天姑姑许你喝酒,你就替我敬你爹,就当是给你爹爹伐行。”

这一家三口正在温馨与离愁中吃饭饮酒的时候,张迈却站在凉州城外,等待着他两房妻子的到来。

太原、成都、凉州,三座城市彼此相隔千万里,又分属三个政权之下。彼此本来互无牵连,但在这个冬天,却有一场雪给这三座城市染上了同样的颜色。

《唐骑》之《长安东望》完,敬请关注下一卷《胡汉苍穹》。

又。同志们,最近月票惨淡得紧,都快跌出分类前六了,适逢换卷。该砸砸月票鼓励一下阿菩了吧”

第一章拆城

犬唐天策方年,西北的飘雪渐渐停

从攻占疏勒开始,唐军就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整顿城内的手工作坊。花了钱培工匠,奴隶要想脱籍。除了军功之外的另外一条捷径就是成为熟练的工匠。在过去的两年中,疏勒既为安西军锻造了大批的军器。同时也为唐军练出了数千工匠。这数千工匠的培方法,与以往工匠的培方法是不同的,简而言之。就是张迈吩咐主管工坊的官员将各种锻造工艺拆成若干个简单的工序。用流水线的办法来打造各种器械,所以新工匠们上手便相当的快,而且武器产能也大大提升了。正是疏勒的这个工坊,安西军的东进提供了一批又一批的武器以及攻防器械,对安西的扩张起到了虽然无声却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攻占高昌以后,张迈就有意识地将疏勒的一些手工业尤其是锻造业东迁,疏勒方面仍然保留了一定数量的锻造工坊以维持西面的军事需要,但更多的工匠却在郑渭的安排下进入龟兹、高昌。但伽的进犯打断了这一进程,东迁的工匠大半滞留于龟兹,也有小半滞留于高导。

高昌解围后,张迈在传唤郑渭的同时也马上要有司督促工匠东迁。这数千工匠留下了四成在焉者地区,其余在甘州停了一停,跟着马上便进驻凉州。

大雪还没停,凉州城内已经遍响打铁声,河西地区几个大矿产地也陆陆续续出现了战奴的身影。作为大唐在西北的军政战略要地,这一带有着许多成熟的矿山,胡化以后或由于生产力急剧下降,或由于地区隔绝导致没有销路,矿产的开采变得断断续续、零零星星,直到这时才有规模、有计划地重新进行官方的开采。

开矿锻铁是一件最耗钱的事情。天策军在凉州的财政状况并不是很乐观,在没收了一些土豪的资产,又将一些顽逆者贬为战奴后,还是不够,于是张迈了债券向商人筹钱,由于以往唐军已经有过好几次“有借有还”的事情,信用良好,加上郑济奈布等大商人起了带头作用。所以债券售出的数额竟比预期中还大了几倍。如今天策军如日方升。丝绸之路又重开在望,所有商人都看好张迈,靠着出售这批债券积聚起来的资财,总算让凉州的锻铁工坊顺利运作起来。

集聚于凉州西北部的流水线工坊,在正月初三如期开工,而城外,一辆辆的大马车以及一队队的负重马队,正运着各种矿产、煤炭、木炭、柴火等等开往城内,破落多年的凉州迅地恢复着升级,李文谦等老凉州看着这一公心中充满了欣慰。

然而,凉州却还不是展得最快的。尽管郑济、奈布等人都明白,凉州城将会在未来几年展成为天策军在河西的府,并成为天策军的东部重镇,但他们更加明白,这座城市的政治功能与军事功能会远远大于其经济功能。这里是他们与天策军高层结交的场所,他们当然会在这里派驻重要的部下,但是他们却也都晓得:凉州是他们花钱的地方,真正能让他们收回成本的,不是凉州,而是另外一座城市

兰州金城!

薛复刚刚收取金城的时候,这座规模宏大的城市满城都是马粪味,除了城内还有几座巍峨的建筑,除了坚固厚实的城墙还依然矗立之外。金城已经没有半点城市的味道了。

城中各坊被几个大部落所割据。有吐蕃,有回讫,还有党项,在薛复看来,这些人简直就是将这座前途无量的城市当做了一个大畜栏一这里是牧民以及羊儿马儿牛儿避风避雪的地方,除此之外,城市的功能都一概作废了。

可是短短两个月过毒,这一切都不一样了。郑济在见过郑渭之后,带了一封亲笔书信来到金城,成为了薛复重建这座城市的幕僚。

在薛复的主持下,大部分的牛马都被赶到了城外,跟着除了几十座坚固堪用的房子之外,其它腐朽不堪的房子全部被推到,牧民的固定帐篷也被拔起,由于破破烂烂的建筑实在太多,大冬天的工作不便,因此薛复用起了一个最厉害的武器一火!

他下令军事定要毁掉的破陋建筑,做好隔火措施,然后分头放火。用了几天的时间将那些建筑烧塌。然后引入马群,以万马狂奔之势将土地踏平。

经过他整理以后的兰州金城。变成了一个外有城墙,内里却一片平坦的无市之城,连续几天的大火以及万马奔腾的踩踏不但整平了城内的地势,而且连同那满城的粪便也在大火中烧成灰,在马蹄下变成粉权

当从西面赶来的商人进入兰州金城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片用石灰戈好了的土地,每一块土地都不大,上面都是空的,但却都标明了价钱。谁想买,就到金城政务厅一立于城东的那个大帐篷里头登记交钱。

那些被商人雇为马夫小挑夫的本地牧民、农民,非常不理解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几百个商人争先恐后地往金城政务厅涌,用凹曰混姗旬书晒)小说齐伞甩叭上牧民、农民看来高得离谱的价钱。买下了块又块咀共冰,的

地。

“这些人都是疯子?还是傻子?竟然买这样一文不值的地皮

这些困处在兰州地面的牧民、农民自然不知道,在这第一批到达的商人的背后,在延绵万里的丝绸之路上。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市政、每一个绿州都有着望东进的骆鸵队。今天花出去的每一个铜钱,在未来的几年中都不知道会翻多少倍。

当然,巨亏的风险也是有的,但是能够第一时间抵达金城的商人,自然都是敢于冒险且极度看好天策军的。

兰州金城之内开始大兴土木,房屋不是一日能够建成的,但生意却在房屋建成之前就已经开始做了!在天策军与后唐达成正式谅解之前。在正式的椎场尚未建立之前。走私已经在兰州金城内的第一个商业区一连一所房子都没有的坦志坊进行了。

薛复占据金城,最大的目的之一便是打通丝路,有人走私入境他无任欢迎,甚至还动用军方的力量为他们提供方便,比如肃清他控制下领地的强盗维持治安,甚至派骑兵护送商队直到后唐边境等等。不过薛复没想到的是,最先进入金城来走私的,竟不是后唐民间的商人,而是雄武节度使本人!

这件事情。是郑济告诉他的。雄武军节度使当然不是亮出旗号来搞走私,但郑济却打听得明白。第一支抵达金城的走私商队,脑就是雄武军节度使的管家的小舅子,根据郑济的情报,雄武军节度使的管家本人很可能也在其中。久。秦州、义州乃至凤翔地区的军官与官吏也闻风而动,纷纷派出亲信带了货物到金城地区走私,雄武军官兵大多数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直接参与其中。

“腐烂!”薛复听到消息之后。冷冷地道:“一块烂肉!”

天策军的几个青年将官在看到这一切之后,甚至鼓动薛复进兵取雄武:“这样的官兵,哪里能够打仗,我们纵兵围城,必能一举破敌,尽取雄武、凤翔之地。”

对于这种建议,薛复当然只是一笑了之。他非但没有派一兵一卒越过边境,反而命幕僚替自己致信雄武、彰义、凤翔三军节度使,以示修好之意,并誓言天策战马绝不逾边境一步。

来自西域的商贾,疯狂地抛售来自西域的玉石、珊瑚、毛毡、葡萄酒等各种货物,又贪婪地购入所能买到的丝绸、陶瓷、茶叶以及各种丝织品、瓷制品、工艺品。第一轮的贸易种类不多,却已经有商队在入货之后就往回走了。

然而这一切还仅仅是一个开端。

金城以西,商人们听说丝路已开之后更加坚定了他们往东走的决心。而金城以东,第一批走私者的获利让消息迅地向东传播开去。

尽管处于乱世之中,当相对来说仍然是全世界最达的地区一中原的商人都蠢动了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生产腹地与消费腹地,其所能产生的经济力量,远远不是萨曼王朝所能比拟。

而能够抵达金城的另外一条道路一西南通往巴蜀的路也开来了一支马队。

后唐与后蜀之间的边界这几年来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成州的背叛与内附让李从河大雷霆,不过他也没有因此就立刻动战争一正如赵季良所分析的,天策军对关中的威胁比蜀国大,而契丹以及后唐内部的问题又比天策军的威胁更重。在现实面前李从河隐忍了下来一尽管蜀军在得到成州之后马上将兵锋进推到恨州、佻州,逼得后唐将布置在秋道的军力也回缩到了陇西城。

自此在陇西城、峡州城与兰州金城之间,形成了一个横跨三州的空白区域,后唐、后蜀、天策三个政权出于各自的考虑,暂时都没有派遣军队进驻这个地区,但走私商旅却在这里畅行无阻。

张迈和薛复都期待着洛阳方面派出使者设立椎场,不过他们却没有想到,第一个正式的商团不是来自洛阳,而来来自成都。

踏着大唐氓、佻故道,第一批蜀锦随着蜀国的使者进入了兰州境内。

丝绸之路的春天,到了。

新的一卷展开了,有读者说《长安东望》的尾声仓促,说河西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当然没解决啊。新的一卷展开,并不是说河西的问题解决了,而是因为矛盾的重心已经转移了。“长安东望”已经结束。所以接下来横刀要指向的,是胡汉的天空!

第四卷很可能也是最后一卷《胡汉苍穹》开始了,这一卷比前面三卷加起来还要宏大,也不知道会写多长,会写多久,总而言之,请大家继续支持!

最后,拜求一下月票

一(未完待续)

第二章新军大换血

军的前身安西军在吞并了归义军以后。军队的数掣几平即时翻倍。但张迈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消息中却现,军队整体力量的提升,并没有数量增加的那么明显。西北唐军战力的中坚,仍然是从岭西带回来的老班底,在疏勒、温宿经过整合进来的士兵即那“七千牧骑”为代表者,战斗力已不如岭西子弟兵来得坚韧,但胜在淳朴。经过杨易的练又屡经战阵后,也成为了一支劲旅,后来吞并了归义军以后,新整编的军队无论体力素质还是精神状态,比起张迈在安西的府兵便都有了明显的差距。

在高昌还未收复、张迈尚未东巡的时候。为了维系河西的稳定以及对外界的威慑力,张迈在杨易、薛复的建议下决定暂不裁兵,仍然维持着数量庞大的军队建制,只是加以整编使之服从指挥而已,其中的精锐部队由杨易抽调了赶赴高昌。剩下的部队都就近留在了沙瓜地面。

张迈东巡所用部队,一是龙藤府以及左右神箭营,二是薛复的旧部。三是河西五都尉所率领的百帐军精锐,百帐部牧民集体移至肃州,后来又有一部分迁至凉州。沙瓜部队基本不用,只是由李脑在后方调遣用以料理后勤与治安,有一部分还参加了在沙州与瓜州的屯田,赶着种植冬小麦在高昌战局未定的时候,这一部人马还随时准备着北上增援。但后来并未用到。因此李脑在听说伽退却后便将沙瓜军队部分归田。

一开始,张迈以为沙瓜军队的相对柔弱是由于体制与练的缘故,所以在高昌解围之后,便调郭师庸、奚胜东行,在瓜州建立一座大兵营,要将留在沙瓜的归附部队重新回炉练。以求练成一支真正的雄师。

但郭师庸和奚胜在瓜州考察了一遍之后。却没有按照张迈的要求进行练,他们两人和李脑商议了之后,一起请令赶到凉州,向张迈提出一个惊人的建议解散沙瓜军队,重新搜选兵源,重建新军。

这事本来涉及到军军备、民政民生等多方面,按常理来说必须召集文臣武将反复探讨。可是张迈考虑到这个动议可能会触地域争端。引沙瓜一系的不满与警戒,张毅、慕容归盈等人都出身沙瓜,担心消息会走漏,所以就先召开了一次小型的机密会议,除了郭师庸、奚胜两员大将之外,参谋方面只有李脑,政务方面只有郑渭,连同他自己只有五人。

“全部解甲归田

郭师庸的这咋。提议张迈不是没想过,但他更明白军队的遣散涉及到太多的事情,一旦牵动起来不但整个河西都要震动,甚至对内外大局都会有影响。

先契丹、后唐得到消息。会不会认为天策军的内部出了问题,从而生出本来不至于有的轻视熟觎之心呢?其次内部以及周边的胡族得到消息,会不会误以为这是天策军衰弱的一个征兆呢?军队的质量固然重要。但主耍体现在实战之时,数量的威慑力也不可轻视尤其是在和平时期。

再则,从内政考虑的话,如果忽然解散部队,这些兵痞子回到沙州之后能否顺利变兵为民?如果不能好好地安置这些人,只怕这几万个精壮男子不成生产力,反而要成为祸害,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整咋。稳定格局的崩盘,再说,重新募集什么也不懂的新兵员,练时间的成本比起整崔老兵来都要大得多!

“沙瓜士兵。真的都不能用了么?”在陈述了自己的种种顾虑之后。张迈谨慎地说。

“不是不能用郭师庸道:“归义军的正规部队,比起骨咄之流还是强得多了,比起萨曼也不弱小可是与伽、秋银相比,怕就略有不如。更麻烦的,是这些人要提升也有限,就算严加练,只怕也很难达到我们的期望。并贵精不贵多,若像我们岭西那样的子弟兵,有一万人足以抚守葱岭,威震一方,有三万人足以横扫西域,便是与契丹精锐相斗也有得一拼。至于沙瓜的这批兵马,便有十万人,也未必能抵挡得住漠北三万铁骑。且养十万弱兵日常之费,也必然高过三万精兵。既,然如此,与其日后受尽赢弱冗兵之祸害,不如毕其功于一役,趁着我军开府建邦之际,来个大换血。反正现在我军东西中三线皆自保有余,也不急着需要这批沙瓜兵将上前线

奚胜也附和道:“不熊,练兵之道,在搜选,兵源若优良,练起来事半功倍,兵源若低劣,练起来便事倍功半,且最终难成虎贲之师。上上之兵,以性情质朴、动作矫捷、反应敏捷、耐劳耐苦为佳。若能嗜血贪功,则更是虎狼之师的潜质。我在瓜州时,数日间深入到各营各队,见沙瓜之兵,眼神大多油滑,尤其是沙州士兵,皮质明显较北庭、甘回牧民细腻那定是沙州生活条件较好之故,从来富则惜命。穷则轻生,安逸之乡养文人,穷苦之乡出武夫,再和他们谈话,这些人大多以农舍为安乐,以为妻儿牵挂,如此士兵,纵然严加练。一旦上了战场,最多不过按章法行事,断断难以为了军功舍命相拼,遇有利容易急进抢功劳,遇不利容易大溃散,像我岭西子弟那样夜战昭山、浴血灯上城这样的苦役,这些沙州士兵无论如何是打不来的。”

张迈听得暗暗点头,道:“我之前对沙瓜兵将的忧虑,主要在于这些士兵隶属于沙州故族,许多固有关系盘根错节,在军中容易形成小集团。而且带着末世归义军的暮气。但却没像两位看的这么仔细,今日听来。这些人是不能用了。”

郑渭在旁边一听说道:“元帅,这件事情可得小心处理,归义军士兵我们在年前已经归田了一批。杨都督带走了一批,剩下的可还有三万五千人。我已经统算过,这三万五千人里头。有九千多人乃是常备军,是归义军供养着的,另外两万四千人是半兵半农平时务农、农闲练,且归义军对他们是有补贴、有减赋的,如果骤然将这三万五千人全部罢免,相当于是夺了他们的军饷以及赋税减免,只怕会引起轩然大波一这些人,你让他们远征死战,他们不乐,让他们割舍已有之利。他们必然大为不愿,所以若处理不当,重则引起哗变,轻则沙瓜积怨。对我们接下来河西的建设会大为不利。”

奚胜道:“那能不能分批归田呢?”郑渭道:“一叶落而知秋至,正如你刚才所言,这些沙瓜老兵刚勇不足。狡黠有余,见到我们将他们一批批地归田,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品算是分批归田。我们也不可能等太久,若是到三五竹大部分安置,那样是没法操作的因为这样做相当于是要在这三五年内我们一边养老兵,一边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