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6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秦西十余州是新得之地,新附之军又不能信任,甚至随时都会反叛,在此打仗未必有主场优势。

张迈沉着脸,眼前的战局变化之快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却不肯马上答应。

——————————————

灵州失守的消息,如同大火一样掠遍整个秦陇地区,只一夜之间就完全抵消掉了鹰扬军出现所带来的天策军威,而换成了另外一种震撼。

孟昶大喜,道:“看来契丹果然厉害!天策张的根基,究竟浅了一些。”随即又转为忧虑:“但契丹如此厉害,万一他攻破了凉州,吞并了张迈,那么……那么接下来会不会得陇望蜀?”

王处回道:“这一点陛下倒请放心,契丹虽强,吞并了天策之后也需要时间消化,再说,契丹要南下,还有石敬瑭拦在前面呢。自古漠北胡儿南侵,纵然能乱得中原,江南与巴蜀也非他们能够染指之地!”

他说的,却是自秦汉到隋唐的常识,来自北方的胡人,从来未能占领中原之后再一举统一巴蜀,王处回却不知道,历史在他这里已经要出现拐点了。

——————————

夏州城内,诸李的态度则是为之一变,李仁贵、李庄恒都暗中惊惧,反而是李彝殷松了一口气,李彝秀不明白,问道:“别人都是害怕,哥哥为何却反见轻松?”

李彝殷道:“我轻松,是因为耶律德光既然虚攻夏州而实攻凉州,那么他的目标就不在党项,而在凉兰了!不出所料的话,耶律德光的第二次招降很快就会到了。”

李彝秀道:“那我们怎么办?”

李彝殷沉吟不语。

果然不出他所料,消息传入夏州城内的当天,耶律德光就又向夏州派出了使者,上一回耶律德光的使者极尽傲慢,这一次却显得很随和,说话也柔和得多,但是契丹人在大胜之余将语气放软,反而更见诚意。那使者说道:“李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灵州已破,凉兰指日可平!跟着张迈没前途了!将军若当机立断,依附我大契丹,这向西征伐的先锋,便是党项一族!我主言道:只要将军肯附,立此军功,将来西凉一地,尽属党项。”

这个条件一开,李仁贵李庄恒等无不砰然心动!

如果上次是由耶律李胡来开出这个条件,李彝殷只怕还不敢相信,但现在是耶律德光亲口承诺,而且灵州既破,夏州如果也归附的话,加上石敬瑭,三路大军并力向西,只怕天策便灭亡在即了!

李仁贵却还不大敢相信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好事,道:“这个……凉兰乃黄金车载、丝绸烂库之地,契丹皇帝陛下肯将如此江山赐人?这个……实难相信!”

他这句话虽是质疑,但言语中已然动摇!李彝殷眉头微皱,契丹使者笑道:“河西虽然好,奈何离我契丹根本之地太远,治理不易,与其并入域内,不如分封——当初我天皇帝(耶律阿保机)虽攻下了天山之北,却还是分封给了回纥,就是这个道理。”

他顿了顿,又道:“我皇帝陛下如今有女承欢膝下,若将军能立下平陇大功,陛下愿招将军为婿,使两家从此永为翁婿之好,将军为我契丹西南藩属,永为翁婿之国!”

————————————

长安城内,石敬瑭听到灵州失守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哈哈连笑。

桑维翰山呼万岁,道:“恭喜我主,贺喜我主!”

这时刘知远刚好从外间走入,闻言对桑维翰的谄媚露出了鄙夷。

石敬瑭招呼刘知远道:“知远,可听说了没?朔方大胜!”

刘知远道:“此事臣已知晓。且凤翔方面,杨信、折从适也收敛了许多,臣便知天策军之士气,必已因此而受重创!”

刘知远淡淡道:“那是契丹之胜,与我何关?”

石敬瑭眉头微皱,桑维翰笑道:“盟军之胜,便是我军之胜!”

刘知远道:“哦?愿闻其详。”

桑维翰道:“契丹若先攻夏州,接下来便是向南推进,与张迈正面决战于秦西、长安之间,那时候关中恐成糜烂矣!然而他既先下灵州,进入凉州之大道便成通途,接下来必然进军凉州——那是张迈的根本之地,他闻讯必然回守无疑!届时我军擂鼓而西,秦西十余州之地,可以不战而收!”

刘知远哈哈笑道:“听起来,似乎如此,但如果张迈并不回旋呢?”

桑维翰一愕,道:“不回?凉州乃是他根本之地,他敢不回?”

刘知远道:“若换了你,肯定要回,但是张迈,他未必就回!”

石敬瑭捻须不语,刘知远转向他道:“陛下,张迈若是不回,我们擂鼓而西,到时候便是由我们对上张迈的强军,而契丹捣其虚腹!我军承受张迈的最强抗击,而契丹却轻占其地,我军因此战而弱,契丹却因此战而强,这样的局面,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处么?契丹虽是盟友,但这个盟友只是在此战之中,此战之后,盟友便成仇寇了!”

桑维翰道:“若依刘大将军,该当如何?”

刘知远道:“暂且按兵不动,以观张迈的行动!”

——————————————

灵州的消息太过震撼,契丹又是有意宣传,根本藏不住,秦西诸州军民听说无不震骇,一骑飞入秦州——那是薛复的使者,来向张迈询问接下来该如何做的指示!

但薛复的使者才到,却猛地发现大帐之中竟多了一位上将——竟然是本该在凤翔府镇守的郭威!

郭威脸上也有风尘之色,似乎也是刚刚抵达。

张迈见了薛复的使者,问道:“义州出什么事情了?”

薛复的使者忙道:“义州无事,是薛都督派卑职前来向元帅问策。”

张迈喝道:“既然无事,问什么策!退下!”

使者退下后,鲁嘉陵道:“薛都督派人前来,并无不妥。灵州失陷,此事来的太过突然!我们应该考虑西援了,不可等到契丹兵临凉州城下,那时候……那时候河西震荡,我军归路又被切断,停留在这秦西陌生之地,一被包围,可就危险了!”

“归路……归路……”张迈猛地问道:“什么归路!归向哪里?”

鲁嘉陵一楞,道:“当然是归向凉州啊,那里是我们的根本之地啊!”

张迈仰天一笑,道:“根本之地?鲁和尚,你是西凉人?”

鲁嘉陵又是一愕,更不明白了,但他出身疏勒,论出生地在安西,论更遥远的阻击也不是凉州,的确不能算是“西凉人”。但是,张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张迈看了他的反应,说道:“看来,你都快将自己当成西凉人了……连你都这样,军中其他诸将,只怕更是如此了,但是,我们是西凉人吗?”

“这……这……”

张迈问马小春道:“小春,你是哪里人?”

马小春道:“我……我不知道……算是藏碑谷人吧。”

张迈转问随军书记魏仁浦:“道济,你是哪里人?”

魏仁浦道:“臣是卫州人氏。”

张迈又问郭威:“你呢?你是哪里人?”

郭威道:“臣是邢州人氏。”

张迈道:“那你们可知我是哪里人?”

魏仁浦道:“臣听张毅大人说,元帅乃是敦煌张芝公之后。”

张迈哈哈大笑:“胡说八道!我乃唐人!”

魏仁浦道:“唐人?唐州人氏?”

张迈道:“什么唐州!就是大唐!我乃大唐之人!也叫华人,也叫汉人!也叫中国人!”

帐中诸将闻言心中一振,张迈道:“什么回家!回哪里的家去!这秦州,是大唐的地方不?”

诸将应道:“是!”

张迈道:“既然是,那么,这里就是我的家!”

“但是……”鲁嘉陵道:“这里毕竟是……是新家!而凉州乃是老家!”

“什么新家老家!大唐铁蹄所踏之处,便都是不容他人染指的国土!”张迈道:“鲁和尚,你们现在的反应,比耶律德光的骑兵更加危险!因为你们心中都快将自己当成西凉人了!如果你们以此自限,那你们和中原的兄弟父老就会有隔,一旦有隔,还如何融为一体?如果我们本非一体,那么我们进军中原,不成了侵略了么?还是说,你们心中,都将这次东进当做侵略了?”

鲁嘉陵叫道:“这……这……可是现在凉州危险啊!”

“我知道凉州危险!”张迈低声道:“耶律德光的思路,倒是与我相似,他这次以正压境,以奇行兵,他的目的,就是要直捣我们的根本!”

鲁嘉陵道:“对,对!”

张迈道:“只可惜,他搞错了一点!”

“哪一点?”

张迈道:“我们的根本,不在凉州!”

鲁嘉陵等不解,道:“不在凉州?”

“不错!”张迈道:“不在凉州!”

“不在凉州,那么在哪里?”

张迈不答,却反问道:“这次杨泽中失守灵州,部分原因,就在于收留难民而其中有奸细。你们觉得,这事他作的对还是不对?”

诸将都道:“自然是错了!”

张迈道:“错?错在哪里?”

诸将道:“大战当前,他还讲什么仁义。”

张迈道:“杨泽中未能揪出藏在父老兄弟中的奸细不理,这是他的失误,但如果换了我在灵州,我也绝对不能眼看着异族在我面前屠杀百姓,不能坐视城外在胡人铁蹄之下的父老兄弟不理!所以,换了是我,只要有可能,我也要开城纳民!因为我不忍!”

鲁嘉陵为之默然,其实他自幼习佛,有时候想到如果换了自己是杨泽中,只怕也会不忍。

却见张迈顿了顿,又道:“胡人驱人入城,耗我之粮食,内藏奸细——这一招,已经用了不知几千年,可却总能奏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族总有这一点不忍,可是,这点不忍,真的是坏事吗?从一场战争看来,确实是坏事,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没有这一点不忍的胡人已经换了不知道几拨,而有这一个破绽的华夏却延绵了数千年!这又是为什么?”

张迈道:“一个国家,如果为了什么狗屁大局,而置人民生死于不顾,那么这个国家本身就是狗屁!再强的铁骑,再强的陌刀也守他不住!别忘了,我们建立这支军队,这个政权,不是为了这个政权这个军队本身,而是为了百姓!什么叫民为贵社稷次之?这就是!这是我们大唐的理念,是我们大汉的理念,是我们中华的理念!”

“我自入安西、河西以来,一切施政以民为本!因此我相信河西境内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长安城——这座长安城,才是我们的根本所在!胡人毁不掉这一点,谈何毁我根本?”

诸将道:“那现在我们怎么办?”

“契丹暂时不会进入这一带,派出军中将士,深入民间,告诉秦西父老,不管形势如何危险,我都不会放弃他们的!也请他们不要放弃我们!”张迈道:“这件事情,我会带头去做!我们要让父老们明白,我们不是为了秦西的藩镇军阀而来,而是为了他们而来!有我在一天,便不容许胡人蹂躏这片土地,也不会让他们重新落入另外一个不负责任的政权底下!”

鲁嘉陵道:“那凉州怎么办?”

“秋收早已完成,凉兰甘肃四州野外四清,粮食早已入城!”张迈道:“传令:烧掉姑臧草原!凉兰二州,固守待援!以坚城当契丹大军。将国库多余的武器发给民间,各村、各族、各部,刁斗自卫!敢为契丹带路者,九族夷灭!传令民间杀落单之胡:杀一胡儿,赏田百亩!耶律德光要来就让他来吧!因为他的机会,也只有这么一次了!此战之后,我要叫漠北诸部凋零,我要叫漠南族丁减半,我要叫东胡旷地千里,我要造就一个千年传说,叫胡儿从此之后,再不敢越阴山饮马!”

——————————————

《今古传奇》十二月上半月版,将刊出我的一个短篇《最后的陌刀》,算是《唐骑》的前传,这个是很久以前写的一个短篇了,有兴趣的朋友关注下。

——————————————

第一九零章坚城

大家久等了。抱歉。

——————————

一彪飞骑,掠过黄河!

耶律朔古攻占了灵州之后,果然没有停留,马上兵分两路西进,东路在黄河东岸,西路在黄河西岸,东路进军皋兰州鸣沙城!鸣沙城并非坚城,如何抵挡得住契丹的数万大军?未多久便被攻破,耶律朔古挥师又进,围住了乌兰堡!

乌兰堡虽非天险,当初是靠着张迈之威、郭威之能才能震慑契丹,如今张迈郭威都不在,只靠着窦建南以一座小小的乌兰堡,用来阻挡契丹的偏师可以,却哪里抵挡得住契丹大军的正面攻击?只一二日间便岌岌可危。

黄河东岸还好,黄河西岸,虽然道路较为难走,但由于缺少足够的兵力防御,西路三万骑兵更是步步挺进!

灵州失陷的九日之后,三万大军的最前锋逼近了长城旧址的白山戍!

这时候,乌兰堡已经在契丹骑兵的背后了!有两千契丹骑兵回头,从黄河的西岸包抄乌兰堡——窦建南立刻便陷入前后夹击的巨大危机当中!

至于先锋主力两万余人,则不顾一切地挺进,挺进,挺进!白山戍是唐军在这条防线上的第二个据点,原本有一个府的兵力在这里防守,此刻却人去堡空!契丹毫不费力地就夺取了白山戍!

从白山戍再往前五十里,就是姑臧草原,过了姑臧草原,便是凉州!

作为一个政权的统治中心,被逼到了这个距离,那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兵临城下了!

从灵州到凉州的数百里间,除了沙漠,就是草原,农田已经只剩下霜硬的土地,农民们尽数躲到各种据点中去。契丹军找不到向导,幸好,为了这次战争耶律朔古做了大量的准备,契丹军中早就有知道道路的人——尽管不能像本地人一样熟悉大路小路,却还是能够指引契丹骑兵走向正确的方向,并计算出较为准确的距离。

“凉州近在咫尺了!”契丹先锋耶律横吼道:“踏平凉州,就在眼前了!”

——————————

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在十余日内连续传到了凉州!

契丹突破黄河!

契丹攻占河套!

契丹包围夏州!

契丹攻陷灵州!

乌兰堡告急!

白山戍失守!

凉州面对东方的大门已经完全敞开,元帅张迈不在,而契丹人的骑兵却已经逼到了城下!

就在无数人仓皇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姑臧草原竟然燎起了冲天大火!

姑臧草原,是凉州东面的一片平川!

姑臧草原方圆百里,乃是极佳的牧场,自张迈将这片草原辟为唐军新兵的练兵场,草原上虽未起任何房屋,却有着不知多少固定的大小帐篷,春夏牛羊遍野,秋冬则是草堆的海洋,整个草原上的草都被有秩序地收割起来,连同杂粮碎末,堆得如山一般,准备过冬。

除了柴草之外,还有一些难以移动的重型器械,比如数百架供演练的固定型投石车!

由于唐军长期在姑臧草原训练,所以除了柴草、器械之外,还有无数的生活用品与训练用品,这说来琐碎,却是足以供给十万大军日常生活的东西,由于太过杂乱,数量又太大,因此不大可能全部运往凉州城内。

唐军在姑臧草原的营建与投入,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估量。

但是这时,那里却燎起了冲天大火!

姑臧草原出事,那相当于是契丹人已经杀到了家门口!

“契丹人,已经杀到姑臧草原了!”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恐惧笼罩了无数流动居民,而定居居民则陷入一种无奈之中。

“爹爹啊,我们不如快逃吧!”

“逃?能逃到哪里去?”

“去兰州!”

“兰州在东面,怎么去?”

“那就去甘州!”

“凉州如果失守,甘州还会远吗?”

契丹在套南的所作所为,在变文僧的宣传下整个凉州早已人尽皆知:房屋被烧毁,男丁被屠杀,妇女被奸淫,牲畜被掳掠……

那并不是变文僧在造谣,而只是传达真事,正因为真事,所以才更加令人惊恐。

“契丹过处,寸草不生!”

而现在,姑臧草原的大火更是验证了这一切!而且,这些寸草不留的契丹骑兵已经踏到凉州来了,很快铁蹄就会踏到城外!这座西北名城,在经历了数年繁华之后,是否将迎来它的末日?

紧急的军情迅速散步开来,比商讯来的还快!

整个河西道全部震动了起来,灵州一失陷,河西诸州就知道契丹骑兵这次是剑指凉兰了!可是,当骑兵开抵城下之时,所带来的震撼还是事前所无法想象的!

“元帅呢?元帅呢?元帅在哪里?”

从居民区到商业区,到处都有仓皇的人在互相询问,一些商人也在暗中串联,城内的几大寺庙已在暗中接触,甚至还有娼家女子的哭泣。

纠评台上,甚至出现了质疑张迈的声音。

“当初真不该东征,真不该东征啊!如果元帅还在,如果大军还在……我们也还有还手之力啊!”

恐慌就像病毒一样,不断地蔓延、蔓延……不过,竟然没有蔓延全城!

一个十二三岁,留着黄头发,却穿着汉家小儿服饰的少年舍了玩伴,跑入一间院子,叫道:“爷爷,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