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7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自己拒绝了,他也不知道那几个地方究竟是真好还是火坑,一时间无言以对。

张迈道:“我为大局计,的确是想保全你的,不过很可惜,你自己错失了机会。”

眼看范延光再次失语,孙锐出列叫道:“就算那里真的有什么功业,但又哪里比得上中原快活。我们不愿去万里之外做公做侯,只想回家做个田舍翁。”

张迈冷笑道:“你是谁!三番两次跳出来聒噪!我封的是范延光,与你有什么关系!”

“我……末将孙锐……”

张迈双眉一竖,怒道:“孙锐?就是那个胆敢违抗君命,残杀执法队的罪将?”

孙锐吓了一跳,叫道:“我……我没有!”

“没有?”张迈道:“法曹何在!”

马小春传下命令,不多久便见前去武清调查的法曹,行礼之后,指着孙锐说道:“事情经过,属下已经调查清楚,那日元帅命令既下,武清城内军马本该闭了城门整军训练。但才一天时间,范延光麾下便松散无聊起来,其中以部将孙锐最是不耐,竟然违抗军令,私自出城打猎,恰逢遇上了执法队。执法队已经亮出来历,又问明经过,知道他们违法出城,因此执法队下令全部放下武器束手就擒,但那孙锐不愿就擒,竟然拔刀反抗,于混乱之中失手杀了一人。若论法,抗命已是重罪,失手杀人罪当论死而情有可悯。但接下来孙锐眼看事情闹大,竟然下令围攻,准备灭口,这就是我军自建军以来未曾有过的恶劣事件了!幸亏执法队首领机警,见势不妙下令分头逃走,孙锐追截不及,便只杀了数人,回城之后向范延光求情。范延光明知其事,却还是决定遮掩其非。待得属下等入武清调查时,便推出三百个替死鬼来。属下等四处调查,范延光与孙锐又派出人手跟随,名为帮忙,实是暗中捣鬼。所以此案迁延时日,逼得属下只能转入暗中调查。这才引出知情之人,查明了真相。”

范延光和孙锐听到一半,脸色已经犹如见鬼!他们本以为那事的调查早已结束,谁知道会在这个时候被挑出来!事件前后的各种细节清晰详密,根本就无从推脱!

法曹说得详细。不厌其烦,跟着呈上文书道:“这都是证词,上面有指证者的口供手印。”

张迈接过文书,扫了一眼,跟着交给马小春,马小春交给了范延光,张迈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范延光面如土色,那文书都没勇气打开。只有孙锐还在垂死抵抗,大叫道:“诬陷,诬陷,这是诬陷!”

张迈道:“罪证确凿,哪容你来抵赖!”

孙锐叫道:“这是做出来的罪证!”

“做出来的罪证?那我再给你找个人证!”张迈盯着范延光的背后道:“有没有知情的人愿作人证!”

范延光的身后、孙锐的身边,冯晖闻言就站了出来说:“臣愿为证,刚才法曹所说,句句属实。”

范延光陡然回望,眼神之中满是愤怒与讶异,这才晓得为什么法曹会对事情知道得那么清楚!

孙锐跳了起来,大叫道:“你……你!”

张迈喝道:“你什么你!”转问法曹道:“还有没有其他人证。”

法曹道:“范延光的幕僚张奇迹也愿意戴罪立功,举证孙锐。供词手印,都已经在文书之中。”

张迈道:“好。”又问范延光和孙锐道:“还需要我让那个张奇迹也进来吗?”

范延光几乎就要瘫痪了,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张迈道:“孙锐犯法,按军律当如何?”

法曹道:“斩!”

张迈道:“执行!”

法曹挥了挥手,便进来两个执法军士,将不断挣扎的孙锐推了出去,不久帐外一声炮响,法曹军士回命:“罪将已斩!”

张迈道:“枭首,以儆效尤!继续彻查,将亲手杀人者找出,与孙锐同罪。三百人中其余从犯,流放河中!”

法曹军士领命而去。

张迈再次目视范延光,说道:“孙锐抗令不遵,我无论如何也是饶不了他的,无论是谁,犯了军法绝不容情。但你毕竟有易帜之功,对提前稳定河北起了莫大的作用,可以说间接了救了许多河北百姓的性命,所以我本有网开一面之意……”

范延光慌忙跪下道:“元帅饶命!元帅饶命!”

“迟了!”张迈道:“既然事情揭开,我必得治你一个流放之罪。这次是真的流放了。”

范延光不停磕头道:“末将不敢推诿了,请元帅论处,请元帅论处。”

张迈道:“五百里之封削去,你还有从犯士兵,一起流放八千里吧。你可领罪?”

范延光算了算,心想五千里虽远,只怕也还没到怛罗斯。暗中松了一口气,道:“罪将愿意领罪。”

却听张迈道:“好,那我给你四个选择。第一,从怛罗斯再往西北数千里,便有一个巨大的内陆海,名叫里海,注入这个内陆海的,有一条大河,名叫伏尔加河……”

他说到这里,丁寒山已经十分奇怪。不知道张迈怎么晓得那么遥远的地理——丁家历代负责安西唐军的军事地理情报,在最西北的新碎叶城那么多年,他也都不知道那里海、伏尔加河呢。

张迈道:“伏尔加河流域虽然苦寒,却是一片肥沃的数千里广袤平原,如今尚属蛮荒之地。我天策最早的第二折冲府杨定邦将军,多年前被迫西行。音讯全无,之后杨涿为了戴罪立功,又前往寻找,最近带回了个消息,说在伏尔加河畔听说了杨定邦将军的消息,你现在就带领你有罪的部属,跟着丁炎山先去怛罗斯,然后由他安排,去伏尔加河吧。到了那里,听从二位杨将军的命令。”

范延光听得魂飞魄散,从怛罗斯再往西北数千里,那会是什么所在!想想都觉得恐怖!

他吓得磕头求饶,张迈道:“你不想去?”

范延光哭道:“罪将去不了。请元帅给末将第二个选择。”

张迈道:“那好吧,郭汴的人马,顺着印度河南下,最前锋已经到了天竺的海边。你随郭漳去天竺。然后从那里造船出海,沿着海岸线往西走。跨过阿曼湾,然后再沿着海岸线往西南走,再跨过亚丁湾,便会到达一个半岛,叫索马里半岛,这个半岛隶属于一片大陆。名叫非洲,又叫黑大陆。从印度河口一直到索马里,一路上都有天方商人已经开辟了的航道,所以你不用担心没路走。那索马里离天竺出海口,大概也是几千里。你到那里之后。开辟村落,建立据点,我保证十年之内,华夏必有船只抵达彼处,到时候你可就地接应。”

范延光这时总算听明白了,那所谓的“流放八千里”,不是从这里算起的八千里,而是从天策政权最边境算起的八千里!那什么伏尔加河,听起来虽然遥远,好歹也是陆地!这个什么索马里半岛,那可是西域之后的遥远海外!

范延光惨叫道:“元帅,罪将去不了!去不了啊!”

“还是不去?”

“不是不去,是去不了。”

“那么……”张迈道:“我再给你第三个选择。从琉球出发,再往南,有一大岛,名叫麻逸(菲律宾),麻逸再往南,有一个更大的岛屿,可能有一百个幽州那么大,叫渤泥。从渤泥再往南,有一片巨大的大陆,叫做南大陆,大概有三四千万平方里,我想在那里开辟据点,以备在遥远的未来,作为华夏人口过多后的迁移地……”

范延光已经晕乎乎的了,却听张迈道:“你也不需要去到南大陆那么远,就去渤泥就好,同样在那里建立据点,这也算戴罪立功吧。”

范延光垂泪道:“元帅,还有没有第四个选择?”

诸将看到他这样子,也都有些可怜他了。

张迈叹息道:“前面三个,虽然艰难,我却还有几个把握,最后这个,我也没把握了。不过风险虽大,收益更大。只要你明年你带着你那几百个有罪的手下,先去琉球,当洋流向北时登船,一路向东北,绕过高丽半岛,一直向东,一路经过东海女直所在,走到无路可走之地,那里夏天太阳永久不落,是我们这片神州大陆的最东北角,便有一道浅浅的海峡,宽约一百七十里,对面就是另外一片比南大陆更大的大陆,名叫东大陆,又名扶桑大陆,我们东夷的先民曾从这里过去,并在能力培植了高产耐寒的作物,一曰土豆,二曰玉米,你若能去扶桑大陆取得这两样东西回来,莫说免罪,王侯富贵任你所求!此外东大陆又盛产黄金,有一条河流叫黄金河,河谷的沙子是半斗金子半斗沙,你若去得那里,带回了多少黄金,都算你的。”

范延光已经完全晕眩的样子,只是不停地磕头求饶,张迈冷眼看他,已经没兴趣继续劝勉,挥手道:“下去吧,好好想想要去哪里。”

——————————

范延光被推下去后,张迈宣布此次会议结束,赵赞故意留下,问张迈道:“元帅,放出所说的东方扶桑大陆,是真的有那个地方?真的有一条黄金河?”

张迈看了赵赞一眼,眼神之中露出了笑意。

————————

注:前几天写昏了头,忘了郭洛、杨易都是大将军了。特此声明更正。

明天补更

今天家里发生了一点事情,心大沮丧,一时提不起精神码字,明天补更。

第三百章淮北事件

免税令事件之后,天策政权东枢的运转才真正进入正轨,河北各种潜伏的反对势力与扯皮势力纷纷被引得跳起,要么遭到清洗,要么选择与张迈合作,至此东枢派往各地的官员才得到真正的尊重,法官的威权才得到确立。

同样的,大阅兵之后,天策的军方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编。

军方的调整,首先是军队成员的整编,整编的大方向是精兵简政,各路兵马只保留以精锐部队为核心的有效人马,以及职业化的辅兵头目系统,其余兵马全部裁撤复原。

复原大军之中:有功劳的,领取赏赐——赏赐以土地为主,天策如今占据的领土地广人稀,有着大量的好牧场和肥沃的荒地,足以安置所有有功劳的将士;有苦劳的,设法安置,或按照唐朝均田令的标准划给土地垦殖,或送入工坊培训手艺,有一定领导能力的,栽培为各行业的头目;没什么功劳苦劳的,有家园的遣散回家,没家园的集中屯田——这是对汉家士兵的处理方式。

至于漠北的战俘,骁勇善战的选为精兵,其余的发往工坊为匠奴,强健者发往燕京新城址筑城,不服管束者配入矿山挖矿。

经过这一轮调整,天策军方裁下了大量的无效人手,节省了军费之余也挤出了大量的劳动力,军队规模只剩下原本的三分之一。各路人马除了原本的精锐番号外,其它的全部轮番到幽州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全面混编与集训。

军方调整的第二个方面,是军区的安设。军区之下,军镇—军府的设定,基本上与州—府的行政平行,这一来加强了天策唐军对河北地方的有效控制。二来也结束而五代时期混乱的地方军事割据。

六大军区在设定完成之后,又各派重将镇守:

河北军区,都督府设于邺都,镇守都督为高行周。

漠南军区,都督府设于定辽,镇守都督为慕容旸。

云中军区。都督府设于云州,镇守都督为曹元忠。

燕京军区,都督府设于幽州,镇守都督为薛复。

山东军区,都督府暂设于曲阜,镇守都督为杨光远。

中原军区,都督府暂设于开封,镇守都督由符彦卿遥领。

六大军区的都督军衔各不相等,出现了军衔与军职分离的情况:符彦卿、杨光远和高行周都是新升的将军。在天策军中资历着实浅薄,掌管一路兵马大权,属于低品高就;薛复功勋卓著,如今已在议升大将军衔,以这样的资历地位掌管燕京为都督,虽然也与当下燕京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但也属于高品低就。

此外又有东海军区,都督府设于登州。属于张迈规划中的海事部门,目前是以军衔还仅仅是中郎将的赵赞为都督。其所有建制都与陆军部门完全不同。

——————————

原本山东、中原的许多州县虽然易帜,地方上实际上仍是自行其是,只能算是纳入势力范围而已,但天策的军、政两方面的建制走上正轨之后,天策的实质影响力便迅速向南蔓延,军政改革后的几个月里。天策政权在领土上虽然没有继续扩张,也没有新的州县归附,但对地方的控制力却大大增强了。

天策七年十一月,淮北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本已经答应内附的武宁节度使李守贞忽然变卦。宣布南附于金陵的齐国,向李昪称臣,武宁节度使的驻地在徐州,李守贞这一反复,原本可以纳入版图之内的沂州、宿州和徐州就都变成齐国的势力范围——这一带正是淮北地区,中原得之可以南下淮南进而进窥江东,江南得之可以北上山东进而窥视中原,乃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同时李昪又派遣重兵囤聚于海州、楚州、泗州、濠州和寿州五地,一时之间山东震荡,中原翘首,鲁南州县官员纷纷上书,请东枢尽快派兵南下。

张迈拿到战报,第一时间召集群臣诸将,武官在左,文官在右,除了东枢在燕官员外,遥领中原军区的符彦卿、尚未赴任的曹元忠、赵赞也都还在。州县改革之后,李沼也调入了中枢,成为了范质的副手,参与军政。

“嘿!”张迈抖了抖战报说:“这段时间我们忙着清理内务,却没想到南边就抖出了这么大一个乌龙。这个李守贞,不声不响就依附徐知诰去了,南方的情报网络,还是要加强啊。”

徐知诰虽然已经改名,但符彦卿等中原大将日常言语,还是叫他徐知诰,所以张迈等也跟着没改口。

曹元忠说道:“如今我大军聚于幽州,山东空虚,只靠一个杨光远无法支撑定南大局,且河北已经安定下来,山东却是新得之地,还不安稳。淮北有变,山东必受波及,所以我们必须赶紧发兵南下,一来防止徐知诰北上,二来稳定山东士民之心,三来也要让南人看看我天策之军威!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何况是在眼皮底下!”

他这话一说,诸将纷纷响应。军事改革之后,眼看天策唐军的势力越来越强,诸将不怕打仗,只怕没仗打。

范质也道:“现在我们的政务改革,只推进到山东的北部和东部,鲁中地区刚在着手,鲁南地区还不敢动。为安士民之心,请元帅下令火速进兵。”

当下东枢六都督里头,杨光远最为弱势,在天策军中根基既浅,麾下兵马也不够强悍,不具有白马银枪团那样人所共睹的战斗力,只与李守贞抗衡还没问题,但齐军北上,众人就都不放心。

张迈手指翘着宝座扶手,对薛复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薛复道:“我们的大部分士兵相对于漠北部落来说是南方人,相对于江东来说却都是北方人。如今是农闲,冬天用兵倒是不错,登州那边又有粮草,可以就近接应。几万精兵南下是没问题的。淮北也是骑兵可以纵横的平原地带。打一个李守贞,派出一支精锐加上两万战士就够了。如果李守贞不敢野战要守城,也刚好试试元帅寄予厚望的火器。只是整编训练尚未结束,这样一来势必会打乱我们原本的节奏,要派那一支精锐、抽调哪一些战士,就看元帅的意思了。”

张迈沉吟片刻。问符彦卿道:“你的意见呢?”

符彦卿道:“李守贞末将素知之,他会改变初衷,想必和范……”说到这里他心忽的一突,看了张迈一眼。

张迈淡淡笑道:“你是说和我处置范延光有关系吧。不用怕,我早有预料,你直说。”

“是,”符彦卿道:“李守贞改变初衷,多半也范延光一事有关,他是怕做了第二个范延光。但徐知诰的动态却知道的不详细。末将想请赵都督先议此事。”

赵赞道:“徐知诰对南方,胸有大志,对中原,则胸无大志。他如果有北图中原的野心,就该趁着我们立足未稳,发兵北上——进取兖州则有机会控制山东、进取开封、颍昌,则不但能一问鼎之轻重,且可以与洛阳连城一片。抗衡我军,但现在只是收容了李守贞。又将兵力分布在淮河沿线,这分明就不是集中兵力有心进取,只是眼看我军势大,将李守贞收为外围的藩篱,力求自保而已。”

张迈道:“照你这么说,我们就算不发兵。徐知诰也不敢北上。”

赵赞不敢轻易判断,沉思了半晌,才道:“臣有六分把握!”

张迈回顾符彦卿,道:“赵东海已经议过了,你呢?”

符彦卿道:“我赞同赵都督的意见。中原数次内乱。江东都是自误北上良机。虽然与徐知诰还没收拾好境内局势有关,但现在北方的势头也变了,我军兵势天下无敌,在北方作战,缺少骑兵的吴越士兵能有什么作为?以杨光远都督手中所握有的兵力,进取东南虽然不足,但也不是李守贞能打败的。就算赵东海谋算失误,徐知诰真的发兵北上,鲁南落入其手,那时候我们再派兵南下就是,正如刚才薛大都督所论,淮北平川之地,可供骑兵纵横,齐国兵马在这里打不过我们的。齐之军威势力不如三国时之孙吴,我军之强远胜曹操,以孙权的能为,尚过不了淮河一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