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克夫长公主-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姚永泰等人每次拜见俞云双,都需要从西街的笔墨铺子那边绕道而入,而今日窦仁从长公主府的正门进入,不管有没有被有心人看到,他与俞云双有私交这个烙印都去不掉了。
    窦仁抚平了身上官袍上的皱褶,沉声道:“我今日来,只求进,不求退。”
    见到俞云双黛眉微挑似是不信,窦仁郑重道:“老臣半生为官,最初还抱着忠肝义胆,想要留名千古,而后官职越来越高,心中的壮志豪情却逐渐散了,沉迷与争权夺利之中不可自拔,才落得了如此下场。如今的我为外戚,坊间提起我,都将我与季老虎比在一处,现在想想,只觉得自己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太多,比无功名傍身的时候更加可悲。”
    窦仁言毕,深深看向俞云双:“长公主说的没错,老臣确实在心中挣扎了许久之后才坐在了此处,毕竟在老臣看来,无论长公主是否为嫡出,先帝既然将帝位传给了今上,他便为正统,为天道。而颠覆天道,视为大逆不道。”
    俞云双闻言,面上的表情依然波澜不惊:“天道二字,确实是大多数人不敢逾越的鸿沟。”
    窦仁却摇了摇头:“而后我发现自己错了。今上其实并不适合当一个皇帝,他的性格太过偏执,不懂取舍,想要将一切都攥在自己的手中,却不得其法。他好大喜功,又不懂权衡之术,沉迷于内斗之中,以为此消彼长才是长存知道,却未曾想过朝臣皆为国之所需,内斗不断,只会损伤国之根本。从前中立派势力尚弱,季窦二派分庭抗礼,互相制衡,我觉得今上没错,可是如今窦派陨落,季派折损严重,今上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任由我们自生自灭,反观长公主手中不断壮大的中立派,与中立派立下的实打实的功绩,我才知自己当初的坚持多么荒谬。”
    俞云双听他说完,只淡淡道:“你似乎忘了一件事,如今的中立派,大多为当初不参与党争而被你们排挤在外的实干派官员。”
    窦仁羞愧低下头。
    “你方才的一番话本宫听进去了,不过本宫记得当初在中宫与窦皇后交谈的时候,便曾说过,你既然想要为我的麾下,是需要向我证明你对我而言是有价值的。”俞云双道。
    窦仁闻言抬起头来:“长公主需要我用来做什么?”
    “季正元。”俞云双道,“那日奉天殿讨论是否册封季太妃为皇太后时,你曾经率领窦派站出来细数了季正元的几大罪状。只是当大理寺派人调查这些案件之时,却因为无法获得充足的证据,许多线索还未查到最终的源头,便彻底断了。”
    俞云双说到此处,凤眸微微一眯:“边关大败,与季正元脱不开关系,我要向他备一份大礼,你可愿意为我送过去?”
    窦仁闻言,神色振奋道:“老臣愿依附于长公主,唯长公主之命是从!”

  ☆、第127章

大宁与彦国的那场战事,虽然最后以议和成功为结局,威慑了邻国,却也令大宁自身耗损严重。
    年初之时,俞云宸改元,将年号由兴武改为建和。这一举措不仅意味着新一年的伊始,也昭示了他政治主张的转变——大宁是时候放下兵戈,修生养息了。
    只可惜俞云宸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响,如今的朝局却已经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建和元年四月,护国大将军裴钧战亡于臧山一事被御史台再一次翻出,御史大夫邱良工弹劾当时宁军的监军和康与其合谋者尚书令季正元,言其为一己私利,权越节度,阻挠裴钧调兵,致使宁军中军倾覆于臧山,裴钧阵亡,并呈上季正元书与和康的信件为证。
    这些书信,自然是俞云双依靠卓印清提供的线索一步一步挖出来,而后差人透露给御史台的。
    和□□性奸滑,在与季正元狼狈为奸的同时,对他也小心翼翼地提防着,生怕东窗事发之时,季正元为了自保,将他踢出去当替罪羊。在臧山战役这件事上,和康同样留了个心眼,将两人往来的书信藏于自己在宫外的私宅中,以备不时之需。
    和康做梦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这事事留一手的性子,酿成了他今日的苦果。
    书信这种东西,白纸黑字配上鲜红官印,是最不容抵赖的证物。俞云宸初始还能保持平静,待一封一封将书信阅毕之后,带着少年圆润的面颊已然紧紧绷起,看起来震怒异常。
    他的怒气,倒不全然因为裴钧的死。对于俞云宸来说,裴钧虽然是一柄削铁如泥的剑,却也只是一柄剑,裴钧没了,总会有下一柄利剑顶替他的位置,没准还会比这个与俞云双私交甚笃的裴钧更加好用。
    让俞云宸更加气愤的,是自己的帝威竟然被人藐视到了如此地步。一直以来信任有加的近侍,竟然是他人安插在身边的眼线,不仅罔顾了他的信任,还直接导致大宁臧山一役的失利,坏了他进军彦国的大计。
    俞云宸的眼眸微微眯起,这个和康,他是留不得了,而季正元虽然参与此事,但毕竟在身份上还是自己的亲舅舅,多少还是要给他与季家留些脸面的。更何况季派如今鼎盛不比往昔,朝堂已不是季正元的一言堂,季正元似乎也明白了在如今这种局面下,如果没有俞云宸的支持,季派如窦派一般没落是迟早的事情,是以也收敛了不少,在大多数时候,还是会顺从俞云宸的意思来的。
    是以俞云宸的心中再恼火,也没有打算真的将季正元怎么样。杀鸡儆猴,有了和康被严惩的震慑在先,季正元是个聪明人,自然能明白以后该怎么做。
    谁成想俞云宸言语中刚透露出来重责和康轻办季正元的意思,中书令窦仁便跳了出来,状告季正元专权擅势、结党营私、戕害忠良、扰乱宫闱。
    窦仁所提的罪责证据翔实,论及一些季窦二派分家前的陈年旧案时,甚至不惜以己身亲证季正元的罪责,大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架势。
    季正元跪在窦仁的身侧,头低垂着,视线却十分阴毒,压低了声音咬牙切齿道:“窦豺狼,你作甚!我手上你的阴私事也不少,你是想同归于尽么?!”
    窦仁却好似没有听见一般,向着上首御座重重一叩首,口吻激动道:“民间将季大人比作老虎,自大宁开朝以来,有此江湖匪号的除却季大人,便只有当年起兵造反的睢阳王。太‘祖皇帝便是因为对睢阳王太过纵容,任其不断壮大,最终险些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的季虎,便如同下一个睢阳王一般,季虎不诛,大宁危矣,还请陛下莫要养虎为患,早做决断!”
    季正元与和康贪功,架空裴钧兵权导致其兵败于臧山的做法已经令在场的武将心寒,更何况还有后面窦仁声泪俱下的陈诉,竟是将殿内众人的情绪都感染了起来。一时间奉天殿内群臣激愤,皆下跪请圣上除奸佞,诛季虎。
    朝堂上的声调前所未有的统一,就连附庸于季正元的官员,眼见邱良工与窦仁所提案件证据确凿,季正元翻身无望,也都噤声的噤声,倒戈的倒戈,竟然无一人敢在此时站出来为季正元说话。
    面对跪了一片的朝臣,俞云宸的手缓缓搓着御座鎏金的扶手,视线在朝中众臣的后脑勺上划过,最终落在了立在右排最首处俞云双的身上。
    她身着一袭鹅黄色宫装,静静立在一片或为暗红、或为藏蓝色的朝服中,格外引人瞩目。
    年幼之时,但凡他受了委屈,俞云双都会站出来将他护在身后,但是如今,她立在他的对面,身后不知立的是谁,但终归不会再是他。
    心中突然有些不甘,俞云宸向前倾了倾身体,鬼使神差唤了她一声“皇姊”,问道:“皇姊自方才起便一直缄默不语,是否持了不同的意见?”
    俞云双抬起头来,眉目间的风华耀目:“陛下误会了,季尚书令所犯的罪行,无论哪条都不可恕,无双未开口讲话,一来是因为他们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二来也是相信以陛下圣明,心中想必早就有了正确的决断,无需无双赘述。”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再一次俯首,齐声道:“请陛下振肃朝纲,除奸佞,诛季虎!”
    俞云宸终于意识到了究竟哪里不对,这朝堂之上,并没有人在询问他的意思,他们是在将一个人的意愿强加给他,逼他做出决策。
    而那个人,便是俞云双。
    俞云宸的瞳孔蓦地一缩,摩挲着龙椅扶手的手也停了下来,良久之后才艰难道:“季卿所犯罪责滔天,确实不可姑息,然而朕阅毕奏状,上面尚有模糊疏漏之处需要彻查。”他揉了揉额角,看起来有些疲惫,“此案便交与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共同会审,众卿可有什么异议?”
    御史弹劾圣上裁决,认为证据不足难下定论时移交三司会审属于正常的流程,只不过案件明朗至此,云宸还挖空心思找了这么个理由将它打到别处去,倒是让人啼笑皆非。
    他这么做,无非是自己被逼得心里头不爽快,便拖延拖延时间让令他不爽的人也不爽快。只可惜俞云双却完全没将他这点小心思当回事儿,季正元的败局既定,再扑腾也只能是徒劳。
    三司会审的结果出来的并不算慢,和康被判秋后问斩,季正元处以流刑。季正元素日里结党营私,季派中的不少官员因着牵连在案而落马,窦仁虽然也涉案,但是因为揭发有功,功过相抵,罚俸禄三月,算是所有人中处罚最轻的那一个。
    季正元流放那日,俞云双带着映雪前去裴钧的衣冠冢拜祭,回凌安城的路上发现前方的一辆马车甚是眼熟,扬鞭来到近前,与驱车的屈易打了个照面之后,直接将手中的马缰扔给了映雪,自己掀开了帷幔,飞身一跃灵活地钻进了马车的车厢中。
    此刻的卓印清正歪在软榻上阖眸假寐,感受到了阳光的刺入,迷茫睁开眼来,在看清了来人之后,还未说话,眉眼便先弯了起来。
    卓印清的一应物品无一不精致讲究,这辆马车也是如此,从外面看起来同别的车舆差不多大小,内里却别有洞天,一张软榻外加两人,都不会觉得拥挤。
    俞云双微提裙裾坐在了他的身侧,顺手将帷幔重新掩好,轻舒一口气道:“我便知道是你。”
    “我也猜到了是你。”卓印清以手撑着床榻坐直了身体,“毕竟有屈易在,不会如此轻易让不相干的人入内。”
    “他原本是想拔剑的,是看清了我之后才放行的。”俞云双学了卓印清的样子懒懒靠在车厢壁上,“我方才的举动太过冒失,也不知道有没有被人看到。”
    “此处离凌安城尚有一段距离,往来的人也不多,应是没人注意的。”卓印清道,“况且即便看到了,也没什么事,毕竟今日不同往日。”
    如今季派倒台,中立派与窦派都在俞云双的麾下,更何况她手中还有长公主令下的鸾军,行事自然不必像以前那样步步为营。俞云双闻言低低应了一声:“况且今日,我也想允许自己放肆一些。”
    卓印清听出她的声音有些沉闷,停顿了片刻,问道:“你是去见他了么?”
    这个他不用言明,两人都知道是谁。俞云双说是:“我便是想去告诉他一声,和康问斩,季正元流刑,他的仇我为他报了。”而后俞云双的眼睫一颤,蹙眉问道,“你说他应该能听到我的话罢?”
    卓印清颔首:“能听到的。”
    俞云双笑了笑,放松了背脊半倚在卓印清的肩头,问道:“你去哪儿了?今日我出府的时候,没听说你要出城。”
    “我去城郊的十里亭赏雪了。”卓印清换了个能看到她的姿势,垂下眼帘道。
    “四月天,哪里来的雪?”俞云双嗔了他一眼。
    卓印清微微一笑:“十里亭处的柳树特别多,都说杨花似雪,难道你不觉得么?”
    俞云双方才回来的时候也曾路过十里亭,闻言匆忙抬起衣袖来,果不其然发现身上沾了不少柳絮。说来也奇怪,俞云双自诩从小到大没怕过什么,却对柳絮这样毛茸茸的东西最是敏感,沾染上一点儿便觉得浑身难受。
    蓦地打了个寒颤,俞云双僵直了身体。
    卓印清趁机向着侧旁移了一些,口吻含笑:“你若是嫌身上脏,便随我先回隐阁罢,那里有你换洗的衣裳。”
    他躲闪的动作明显,她又哪里看不出来。俞云双故意使坏,蹭到他的身边,唇贴在他的锁骨处开口正要说话,却被卓印清又躲了过去。
    卓印清向着侧旁移了一些:“你蹭得我脖子痒。”而后似是反应过来自己没有触觉,又补充了一句,“我感觉我脖子痒。”
    这些日子卓印清也不知是怎么了,与她说话的时候必然要保持一些距离,有时两人肩并肩坐着,他也会慢慢挪成面对面的姿势。
    俞云双哭笑不得,以手触了触他的脖颈处:“莫不是起疹子了?”
    卓印清也由得她摸来摸去,音色风流道:“那你替我看一看,究竟起了还是没起。”
    指尖下的皮肤温润如玉,自然是一点事儿也没有的。俞云双没好气地替他将领口掩好,问道:“你是要回隐阁去么?”
    “我尚有一些事情要去处理。”卓印清回答道,“你随我一同去么?”
    “我便不去了。”俞云双道,“我要入一趟宫。”
    “入宫做什么?”自从俞云双与季太妃疏离之后,除却上朝,她极少有主动入宫的时候。
    “去探望探望窦皇后。”俞云双道,“窦仁会如此快地倒戈到我这边,少不了窦后的劝说。”俞云双说到此处笑睇了一眼卓印清,“当然,你也功不可没。”
    “我的功劳便算了。”卓印清道,“我其实也只是在窦仁拜访隐阁的时候随口提点了他几句。”话毕,卓印清清了清嗓子,扬声道:“屈易,我们入了凌安城之后,先绕去宫门口,而后再回阁中。”
    俞云双没有听到屈易的回复,取而代之的,是身‘下的马车小幅度地晃了一下。
    “你这是要将我直接送到宫门口去?”俞云双挑眉道,“你难道不觉得这样太招摇了些?”
    “招摇便招摇罢。”卓印清为俞云双摘了摘身上的柳絮,勾起唇角道,“我也想陪着你放肆这么一回,难道你不允么?”

  ☆、第128章

俞云双自然不会不允,坐着卓印清的马车一路行至宫门口,由守卫验过了牌子之后,俞云双回身一望,便看到卓印清的马车还停在不远处的街口未走。
    虽然不知道卓印清能否看到,俞云双还是冲着他的方向颔了颔首,才转身入了宫门。
    窦皇后是早就知道俞云双要来的,当俞云双穿过冗长宫道,踏入中宫的大门时,窦后已然接到了内侍的通禀迎了出来。
    今日的她袭了一身练色云烟裙,乌发只用一根古朴木簪松松绾起,温婉面容上笼着憔悴轻愁之色,与上一次见面相比,又多了一丝别的滋味。
    俞云双一扫窦皇后身后的排场,问道:“你这里怎么变得这般冷清?”
    上次俞云双入宫来探望窦皇后时,她身边的人可不止这么一点儿。
    窦皇后闻言掩唇一笑,眸中泛起的涟漪波光将面上的哀愁冲淡了不少,隐约能看出来昔日的风采:“我本就不是一个喜欢嘈杂的人,昔日这中宫内的繁华只为一人,如今荣恩断了,我自然也当为自己活着。”
    俞云双赞许道:“你是个洒脱之人。”
    “让长公主见笑了。”窦皇后拢了拢乌黑鬓发,自嘲道,“我这份洒脱,其实也是被逼出来的。”
    许是因为已经对彼此知根知底,两人虽说只是第二次见面,言辞却直白坦诚如旧交老友一样。
    窦皇后挥退了左右,引俞云双入殿,在她落座之后,亲自为她斟一盏茶,才跟着坐了下来。
    “其实清净一些也好。”俞云双手捧茶盏,十指如玉葱,冰肌玉骨,竟然比盏壁还要细腻,“人少了,是非也就少了。”
    “是啊。”窦皇后深有所感,“前些日子季太妃差人过来,要依制为我再添些内侍,我也是用这个理由给拒了。”
    “你倒是拒绝得一点儿都不委婉。”俞云双道。
    “我好不容易借下药之事将身边的人清扫了一番,又岂能容得了季氏再塞人进来添麻烦?”窦皇后勾起唇角,笑意却没有浸入眼底,“反正在他们眼中我已然疯了,不如便疯的更加彻底一些。”
    一生无子之痛,于女子来说是至恸,确实无论如何做都不为过。
    俞云双虽然同情窦皇后的境遇,却也知道她这样的人,外表看着温婉,内里却是刚烈的,最不需要的便是别人的怜悯。浅啜了一口热茶,俞云双问她道:“听说是季太妃亲临你这里,揪出了罪魁祸首?”
    窦皇后冷笑道:“说是罪魁祸首,不过是他们季氏的替罪羔羊罢了。”
    她一面说着,一面用手轻轻抚摸着自己平坦的小腹,口吻含恨道:“我一直以为只要我自己谨慎行事,即便季氏在这后宫之中只手遮天,我终归是能护自己周全的,却没想到季氏的能耐竟然如此大,连自幼跟在我身边的人都能买通。”
    “你可查出其中的原因了?”俞云双问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