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厂花护驾日常-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佑神情恹恹的,踢了踢身前的玉阶,闷闷不乐地道:“本来就没人把我放在眼里,我若是再惊了怕了,只怕更要给人瞧轻了去。”
    她用脚挫了挫地:“原来我想做个什么事,便是连吩咐都不用吩咐,一个眼风就有人办好了让我瞧结果。如今却连自己身边人都护不住,想救人还得借掌印你的威风。皇叔轻鄙我倒也没错,离了父皇,我又有什么能耐呢?”
    薛元怜悯地看着她,人还是糊涂点好,偏她又这般通透了,叫人想劝慰都无处下嘴。她说的也没错儿,没了可倚仗的,如今又有谁把她放在眼里呢?
    他想起看到她被人折辱时那一瞬的心软,轻悠悠地道:“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世上最聪明的法子便是借势,您当初是借皇上的势,如今不过是换了个人,是借臣的势而已。”
    这说法倒是新鲜,姜佑抬眼儿看他,他忽然凑近了几步:“不过皇上借势给您是不求回报的,臣却不同,臣出了力,自然指望有朝一日能回本。”他抚了抚她的鬓发,放低了声音悄声耳语:“只要您乖乖听话些,有我疼着您,您照样可以活的风光煊赫。”
    姜佑哦了声,眼里似乎有些茫然,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又低低垂下头去。
    薛元引着她往正殿走,忽然似笑非笑道:“况且您又有什么好不满的?臣今日不是遂了您的意,和宁王彻底撕破脸皮了吗?”
    姜佑神情活泛了点,拍腿叫屈道:“掌印说的哪里话,倒像是我故意挑拨似的,我哪里知道掌印你什么时候会来救驾,再说了,你要是没来,我岂不是把自己都搭进去了?”她用眼挫瞥见薛元眼底深邃清明,有点心虚道:“就是最后凑了一句嘴,让你拒了宁王,旁的真没干什么了!”
    薛元看她一眼,沉吟道:“明日就是先皇出殡的日子,过了这个日子,您就要即位大宝了,宁王是不会甘休的。”
    姜佑犹豫了一下,还是交了实底:“我已经让舅舅和李太傅准备了,明日只能放手一搏了。”
    薛元抬眼看着屋顶的鸱吻,悠悠然道:“臣不是随侍太监,不能跟着出殡,便在宫里静候殿下佳音吧。”他低了头:“等您回来,怕是要改口称万岁了。”

☆、第20章

转眼便到了孝宗下葬的日子,姜佑穿着衰服,跟着棺木一路过了金水桥,午门,端门,承天门,沿途老早就设了神亭,一路哭嚎着入了奉先殿,四周燃着明晃晃的长明灯,由十个太监安置下葬。
    姜佑一身麻布孝服跪在香案前,眉眼黯淡地听祝词献酒,宁王就跪在她身后不远处,这时候司礼的官员叫了起身,他不动声色地凑近几步:“殿下节哀。”
    姜佑侧头看他一眼,绷着脸漠然地道:“皇叔有心了。”
    宁王毫不在意她的冷淡,忽然又欺身近了几步,对着她微微笑道;“臣这些日子听了京中一则传闻,与殿下倒也有些关系,不知殿下是否也听说了呢?”
    姜佑道:“我轻易出不得宫,哪里比得上七皇叔清闲?”
    宁王淡淡一笑,不以为意地继续道:“我听人传言,说殿下并非正宫嫡出,甚至并非皇兄亲生,也不知是何人传出这种阴损的闲话来。”他说着又故作懊恼地一拍额头:“都是臣的错,臣不该说这些来污了你的耳朵,皇兄视殿下如珠如宝,又将大统传给了殿下,难道皇兄还会认错自己亲女不成?”
    姜佑愤懑地看了他一眼,沉着脸没有接话,他掩嘴轻轻咳了声,又叹息道:“不过皇兄沉疴多年,身子孱弱,突然得了个明珠,也难怪底下人起疑心。”
    姜佑冷着脸道:“皇叔身为王爷,怎么尽像那些碎嘴妇人一般,喜欢听人街头巷尾的无稽之谈,还对着别人津津乐道,身为皇亲,言行怎可这般无状?!”
    宁王没想到她立刻能还出一击,略诧异地看她一眼,却终于淡笑一声不再说话了。
    这时候两人都迈出了殿门,隔着丈许远立在丹陛上,忽然天空上传来一声极清明的鹤唳,众人都抬头望去,就见两只白鹤遥遥在青云之上,一只不断啼叫,另一只盘旋环绕在奉先殿的屋顶,嘴里似乎衔着一个光泽莹润的物事。
    忽然那嘴里衔着东西的白鹤俯冲了下来,众人俱都吃了一惊,立在玉阶两侧的锦衣卫立时就想张弓搭箭,这时候有礼部白侍郎猛地跳出来,高声道:“射不得,射不得,白鹤献宝乃祥瑞之兆,万万伤不得这仙家吉鸟!”
    此言一出,本来张弓搭箭的锦衣校尉犹豫了一下,那白鹤竟然俯冲到宁王面前,张开了长长的鸟喙,就听‘当啷’一声,一个光华四射的玉如意掉了出来,正掉在宁王的脚边,礼部和钦天监立刻有人连滚带爬的冲了过来,举起那玉如意仔细一看,发现上面正刻着一个‘夔’字,如意上通体绕着夔龙纹,正暗合了宁王的名讳。
    又是白侍郎抢先一步开口了:“这,天降神物,仙鹤献宝,其上刻得又是宁王的名讳,难道宁王殿下便是大齐朝气运所在?”他面上满是难以自抑的激动,一撩衣袍,猛地对着宁王跪了下来:“天佑宁王,天佑大齐!”
    宁王这些日子尽得人心,他这么一跪,底下立刻有人也跟着跪了下来,一个挨着一个,跟割麦子似的跪了下去,口里齐声道:“天佑宁王,天佑大齐!”
    这场景简直是恨不得立时让宁王登基,冲着宁王叩首的有一大半,倒显得立在丹陛另一边的姜佑身形茕然,仿佛人心尽失。
    宁王并不叫这些人起身,转而遥遥地望了姜佑一眼,眼底既有压抑多年的嫉恨,也有一朝得意的意气,挺直了脊背立着,威势凛然,身后墙壁上的五爪龙仿佛活了一般,绕在他身侧拱卫着这个大齐朝气运所在。
    姜佑脸色白了几分,背后渗出一层密密的冷汗,麻布的孝服在身上磨的有些尖锐的疼和痒,发冠束不住的头发飘下来几缕,却转瞬被冷汗打湿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她今日若是败了,丢的可不止是皇位,而是身家性命,宁王是绝不可能留着这么个能威胁到他的嫡出的太子在人世间的。
    她想到败了的下场,眼底不由得带出几分慌乱,无措地转头向身后去看,却没见那风姿郎朗的身影,她又往下看,见镇国公和几位太傅面色肃然地对着她轻轻颔首,她心里定了些,深深地吐纳一口,对着宁王一字一字地沉声问道:“皇叔这是何意?”她又一转头看着跪在下面的众臣,扬声道:“众位爱卿又是何意?”
    宁王没想到她直接问出来了,反而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总不能直接说他想废太子自己登基吧?他顿了下才缓缓道:“这乃是齐朝国运昌隆的祥瑞之兆,殿下应当欢欣才是。”
    “可这祥瑞到底是给皇叔的?还是给孤的?”她冷眼看着宁王,直言道:“这些日子常有传言说皇叔才是天命所归的天子之选,如今更有祥瑞昭示,百官顿首,皇叔是父皇亲弟,继承大宝也合乎情理,朕今日只在这里问一句,皇叔是打算顺承天命,继承大统吗?”她一开始说话还有些畏缩磕绊,到后来越说越铿锵有力。
    便是做梦都想着的念头,他也不敢就这么说出来,只得一撩袍袂跪下,连连叩首道:“您才是顺承天命的太子,臣岂敢动这份心思?!”
    姜佑抿唇看他,声音清脆却掷地有声:“皇叔不必自谦,咱们齐朝帝位向来是有能者居之,皇叔素有仁德之名,又是祥瑞昭示之人。父皇在时,也常教孤要友爱孝悌,要重亲族人伦之道,要知道尊长礼让。”她遥遥抬起手,猛地一指孝宗还未来得及完全入殓的棺木:“只要皇叔今日说一句,孤便把皇位拱手相让,再一头撞死在棺木之上,绝不让皇叔在忠义之间为难!”
    宁王现在真是恨杀人的心都有了,如今文武百官的眼睛都在这看着呢,她想死是绝对死不了的,若他真的敢应了,那就是背上了‘弑君’的罪名,便是姜佑没死,他辛苦积攒多年的名望也毁于一旦,成了一个叔夺侄业的小人。
    他只能俯低身子:“臣。。。绝无此意!”
    姜佑踏出一步,下意识地模仿着薛元时常的动作,负手立在宁王身前,扬声道:“这么说来,皇叔是愿意让孤即位了?”
    他低低叩首:“臣不敢,臣请殿下登基!”他话一出口,以镇国公为首的众人立刻跪下:“请殿下登基!”
    这时候所有人都一齐跪下,顿首高声道:“请殿下登基!”
    镇国公和几位太傅这些日子准备的宝印和金册终于派上了用场,尚宝监的人托着遗诏和二十四御宝排成一排跪在她身前。
    按照规制,群臣请太子即位的时候太子不能立刻答应,得再三跪请才能应了,方显得顺应了民意,姜佑一手虚虚按在宝册上,忽然转头问宁王逼着他自毁城墙:“皇叔,这天降祥瑞,是谁的福气?文武百官,跪的又是谁?”
    宁王心里大恨,想着暂且容她得意这一时,顿首道:“是。。。殿下。”
    姜佑一挑眉:“殿下?”
    宁王深吸一口气:“陛下!”
    姜佑昂着头,尊贵骄傲之态显露无疑:“那天下之主又是谁?”
    宁王沉声道:“是陛下。”
    姜佑道:“既然如此,若是皇叔没有二心,按着祖宗规矩,你为何还滞留京城,不回藩地就藩?”
    他惦念皇位惦念了一辈子了,如何甘心这么空手而回?但姜佑毕竟占着正统的名头,一旦继位,就再难以撼动了,那时候要赶他杀他都是名正言顺。
    他没想到姜佑竟来了这么一招釜底抽薪,不但逼得他表态对皇位不得有非分之想,还为自己确立了名声,以往真是小瞧她了。
    宁王满面阴霾,忽然又平和了下来,人竟也从地上站起:“非是臣有意违背祖制,滞留京城不走,而是事关我皇室血脉,和我大齐百年基业,臣不得不在京城谨慎查明,事到如今,臣也隐瞒不得了。”他一转头,对着外面的侍从道:“来人啊,把人带上来!”
    。。。。。。。
    如今时候还冷着,一树玉兰却早早地开了,迎着寒风颤巍巍舒展花瓣,有种别样的娇艳朦胧,淡的似乎一眨眼就没了。
    薛元立在树下瞧着,忽然低低笑了声:“她真是这么说的?”孙贺年卖力地点头,他又一哂:“到底是姓姜家人,旁的时候瞧不出来,紧要关头还真不是盏省油的灯。”他抚了抚纤细的树干:“这法子用得好,如今两下都撕破脸了,到底是她这个有着正统名头的太子更占先儿,宁王名声再好,但手里没得实权,也终归敌不过‘道统’二字。”
    孙贺年脸色有点苦:“可不是,两人手里都没实权,只能斗嘴皮子上的功夫,没想到斗了两个回合,本以为太子这边已经占了上风,没想到。。。”他忽然压低了声儿:“宁王突然提出几个证人来,非证明殿下不是先帝所出。”
    薛元理了理颔下的组缨:“早就料到的事儿,宁王不拿出身说事儿才稀罕。”他叹道:“她办事到底还是不老成,不过能逼宁王早早地用出这个杀手锏,也算不错了。”他抬步出了院子,天青色的大氅带起了几瓣梨花,半空中划出一个渺渺的弧度:“总归是一个道儿上的,不拉拔一下也不好,把前些日子备下的人手都带上吧。”
    薛元抬步跨出了院外,一片梨花瓣飘飘悠悠地落了下来,擦过他丰润艳红的双唇,他撩开宽大的垂胡袖,抬手接了,细细地摩挲着,柔滑的触感似曾相识。
    他嗤了声:“磨人精。”

☆、第21章

一路赶着去了太庙,还没进到殿门,就听镇国公的中气十足的怒斥声传了过来:“。。。王爷慎言!皇后身为国母,出嫁前便素有贤名,出嫁后更是恪守礼教,端柔贤淑,母仪天下!岂会因着争宠做出这等事儿?况且皇上与殿下相处十余年,难道连自己的亲女都辨认不出吗?!”
    接着是宁王不温不火地声音传了出来:“我也不愿相信皇嫂是这等人,但此事儿事关我皇家血脉,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也由不得我不信。”
    里面许久没传来声音,忽然姜佑的声音带着愤懑传来出来,却不是对着宁王,她在殿门前向着孝宗和张皇后合葬的地方遥遥行了个大礼,面色满是郁愤委屈:“母后啊,您含辛茹苦,对外要劝谏父皇,广施恩泽,这朝中上下,谁没有受过您的恩义?对内要管辖六宫,教养儿臣,儿臣的品性教养皆是来自母亲,可惜您体弱身单,早早地仙逝了,如今子欲养而亲不在,儿臣报答不得您的哺育之恩,受过您恩惠的人也无以报偿,如今还让人污了您的身后名,都是儿臣无能啊!”
    这话说的底下的朝臣面皮发红,都带了些羞惭,孝宗宠信宦官,最严重的时候,昭狱里都是人满为患,幸好这时候有张皇后在旁时时劝谏着,这才免了许多屈打成招的冤假错案,所以姜佑说张皇后有恩于朝臣倒也不为过。
    底下已经有几个德高望重的大臣站了出来,纷纷劝言:“皇后贤德,殿下又在宫中多年,在皇上膝下尽孝,怎么可能不是皇上亲子?王爷莫要听信小人谗言。”
    宁王面色微沉,却不言声,侧脸微微一个眼风打过去,原本安静立在他身后的一个中年妇人就站了出来,对着众人福了福身,然后垂头敛着眼皮底下的精光:“奴婢在宫中当了一辈子差了,想必诸位大臣也有认识我的,本来我都是快要出宫的人了,但近来越是临近太子登基,我这心里越难安生,今日就在这里把当年的事儿说几句。”
    她看了姜佑一眼,一拧身子,极夸张地长叹一口气:“当年皇后身子并不安康,甚至怀殿下的时候还生着病,早有太医诊断,说殿下纵然能生下来,怕也不好养活,可殿下却一直是平安康健,实在是有玄机在里头。”
    姜佑冷哼道:“小时候的事儿我记不大清,自我记事儿起父皇就敦促我白日练拳脚武艺,晚上泡药浴,身子调理过来有什么稀奇的?难道这也是疑处儿了?”
    她顿了下,眼神有些闪烁,又垂了头道:“殿下,您本来是寤生,一出世便身子娇怯声气儿弱,勉强用汤药吊着命,就这么拖了两个月,终于有一日晚上渐没了声息,皇后抱着她哭了一天一夜,可第三天夜里不知怎地,皇后竟又抱着殿下出了寝宫,就过了两天,殿下便跟换了个人一般,玉雪富态,连哭声都大了许多。”
    有好些老臣都知道姜佑刚出生身子是不大好,面上都显了深思之色。
    姜佑胸中积郁难抒,愤懑翻腾,只能恨声怒斥道:“你胡说!”她深吸一口气道:“你说的事无巨细,字字真切,想来在宫里应该是很得用的了,可我为何没在母亲宫里见过你当差呢?”
    她眼底一慌,随即对着姜佑福下身子:“奴婢所言句句属实,您有所不知,奴婢在您出生一年后得了场大病,皇后怕过了病气给您,便把奴婢赶了出去,那时候您还小,自然记不得了。”她眼底似乎带了些畏惧,眼底却难掩恶意:“当初宫里有个宫女,名唤春兰的,跟侍卫私通,珠胎暗结,偷偷瞒下了怀孕之事,她怀的月份跟皇后差不多,但生产的几个月前人便没了踪影。。。您若是不信,便可去宫里调出当年的记事来查验,奴婢若有半句谎话,甘受天打雷劈!”
    她说着便向宁王跪了下来,尖声道:“这事儿奴婢一直捂在心里几十年,夜不成寐,如今眼看着太子就要登基,奴婢实在不忍皇室血脉出了岔子,便在这时候说了出来,还望您来决断!”
    这事儿说的真假参半,甚至七八成都是真的,姜佑小时候身子的确不好,赶皇后怀胎那阵,也确实有个宫女珠胎暗结,瞒下了身孕,后来人就再没了踪影。这两件事儿被她串连到一起说,原本无关的事儿便变了味儿,连起来就是皇后的女儿早死,便拿了宫女生的顶替。
    在一边的镇国公皱眉反驳道:“我看你是一派胡言,殿下当初身子不好,是皇上请了国手圣医慢慢调养好的,等大些了跟着练些吐纳功夫,怎么就成了被人掉包?而且宫女怀孕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可能瞒得下来?”
    她神色眉毛一耷拉,脸皮子抽搐几下,再开口却是平缓的声口:“本来皇后是打算把那宫女处置了的,但后来听太医说殿下可能保不住,又诊出那宫女怀的也是女胎,皇后便把那宫女报了有疾,再送到松涛庙里安置,让她平安生产。”
    松涛庙早就被烧了,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镇国公气得面皮发紫,正欲反驳,就见宁王踏出一步来,微微笑道:“说来也巧,我无意中寻到了当初曾在松涛庙出嫁的一位师太,十几年前她也是在的。”
    她话音刚落,几个侍卫就簇拥着个一身缁衣,步履蹒跚的老尼走了出来,对着众人缓缓行了个礼,垂下松弛的眼皮,半掩着眼底的狡狯精光,沉声道:“阿弥陀佛,诸位檀越,当初确有人送来一位怀了孕的女施主到我们庙里,是由主持接待的,她一直被安置在后院,生产之后,她的女婴便被人抱走了,再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