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答了几句之后,法官宣布了最后判决:由于言语不通,七名英国水兵出于自卫而过失杀死丁小朵等十一人,犯有过失杀人罪,宣判之日即遣送回国,另赔偿被杀的十一名中国每人白银五十两。
宣判完之后包令走到王财身边轻声询问王财对于这样的判决是否满意,王财瞪着血红的眼睛点了点头,咬着牙吐出两个字:“满意”因为他知道即使他说不满意,包令也不会再任何让步了,今天能让他列席审判只怕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王财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出领事馆的,只知道当他出现在领事馆外的台阶上时,外面暄闹的人群马上安静了下来,人们多么希望从王财的口中听到一个公正的判决啊,可是他们不知道,此时的辅国候和他们一样的无助。王财忍住满心的委屈,站在台阶上大声道:“我们要振兴中华!”说完就低着头神气匆匆的上马离去了。领事馆外的人群莫名其妙的看着他的离开,相互之间打听出了什么事情,没多久司马德也出来带着几百个士兵列队撤走了。官员离开了,老百姓围了一阵也渐渐散去,事实上没有让他们疑惑多久,刘丽川就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发了告示,详细说了判决的经过与结果,最后他痛心的写道“国家一日不富强,民族一日不崛起,则国人一日无尊严,愿吾国人,无时无刻谨记富国强军之志,内求国富,外争国权,如人人存此坚强之决心,则中国必有崛起之日!”
PS:《讨胡檄》中文字乃小弟原创,写得不好,还请读者们凑合着看看。
第七十六章:夜来香
第七十六章:夜来香
周秀英发现王财这次从上海回来后就一直闷闷不乐的,有时候去苏州衙门办事都能看到他一个人站在院子里面发呆,时而又垂头丧气的走来走去。自从她认识王财到现在,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个样子,以往无论什么时候王财都是精神百倍的,就算是那次在石门被叛军包围,他也是高声叫骂,一身是劲儿,心中疑惑别是出了什么事情,就把唐叶找来一问才知道这次上海之行的经过,知道王财是心中委屈,咽不下这口气。
王财确实如此,从领事馆回来之后他就气急败坏的要调苏北新军回上海和英国佬干一仗,几次站起又几次坐下,最后不得不承认现在自己还没有力量和英国人硬碰硬的干一仗,甚至一直以来力求避免的就是直接与英、法交手,小不忍则乱大谋,王财只好把善后交给刘丽川与司马德,带着人灰溜溜的回了苏州。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功臣处把丁小朵几个人记入“国士”名册,等将来建好“国士”馆之后,马上入祠祭奠。同时又下令舆宣司把这个案子的经过详细清楚的写成文字,下发到各军,同时又编写了评书《丁司马铁血抗暴记》,很快就激起了各级官兵的怒火,老百姓也是议论纷纷,而刘丽川的那句求国家之崛起,民族之富强的言论又让士兵们认真的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实现民族富强和国家崛起,很多士兵开始意识到只有国家统一,才可以真正能团结一致对抗洋人的侵略。一次涉外案件,十一条人命第一次让苏浙的老百姓意识到国命与各人的身家性命是联系在一起的,开始有了隐隐约约的国家意识。
虽然坏事有了好的一面,但是王财还是过不了这个坎,每天晚上他都会从梦中惊醒,眼前仿佛那十一个屈死的冤魂在指责他的软弱,因此常常失眠,夜不能寐。每天守在王财屋外的唐叶自然最清楚他的变化,心中焦急,却又无法可想,只好去周秀英,在他看来也只有和王财说不清道不明的周贞人才能解决辅国候现在的困扰吧。
王财呆呆的坐在床上,看着放在不远处的那盏蜡灯,苏州的夏天真是闷热,窗外的鸣虫也在唧唧歪歪的扯着嗓子乱叫,刚刚从恶梦中惊醒的他伸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心中暗暗咒骂了一声,看来今晚又要失眠了。
“吱吱……呀”轻轻的屋门被推开了,王财借着灯光看去,原来是周秀英悄悄的走了进来,王财不知道她来干嘛,赶紧躺下装睡,一边迷着眼睛观察周秀英的一举一动,可能是刚从屋外进来,有点不太适应屋内的灯光,在门口站了一会,周秀英才踮着脚尖,轻轻的向王财的床边走来,走近了,王财注意到她手上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周秀英走到王财的床边,似乎仔细的端祥了王财几眼,这才轻轻搭着床沿坐下,王财就觉得一阵微风吹来,原来周秀英拿了把扇子帮王财轻轻的扇着,一边扇一边把王财的踢到一边去的被子给拉拉。王财实在是莫名了,不明白大半夜的她跑来干嘛,难道就是拿着把扇子这么摇来摇去?反正也睡不着了,王财打定主意想看看这丫头到底想干嘛。
两个人就这么耗着,只不过一个人清楚一个人糊涂而已,王财耐着性子享受了一个时辰的优待,微风扶来,渐渐的又有些睡意,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第二天天微亮王财就醒了,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周秀英在哪里,四下扫了几眼,不但连影子都没有,更仿佛她就没有来过,王财急忙穿戴整齐跑到屋外,昨晚值夜的两个牌刀手正按着腰刀站在门口。
“昨晚周贞人来过吗?”王财一边系着马褂,一边问道。
“回大人的话,卑职没有见到任何人靠近过!”两个牌刀手恭身施礼,齐声回答道。
“没有任何人来过?你们昨天都在这里吗?”王财显然不相信。
“卑职等按时交班,未敢善擅离半步。”两人又齐声答道。
王财揉了揉眼睛,心中暗想难道自己昨晚是在做梦?那这个梦也太真切了吧!摇头晃脑的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惦惦的往衙门大堂走去,大堂上郑国已经候在那里了,看到王财到了,郑国马上递上一份公文。
“丞相真起得早,昨夜睡得好吗?”王财一边开着玩笑,一边仔细看着公文,“这上面是什么?”
“大人今日起得早,这是圣库司昨天上报的关于六月黄河泛滥之后安置灾民的文书,其中编练新军五个军,全部集中到了无锡军校整训,另外得巧手匠人六千余人,均量才安置,此外从灾民中征集民夫修建‘国士’及各处工程也安置了不少人,目前看来处置还算得当。只有数千盐枭不服管束,妄图借机作乱,已被扬州防军镇压了。”郑国顿了一下,接着道,“只是费银比预计的要多了,一共用了一百二十一万两,主要是没有想到这次灾民较之以往人数更出了许多。”
王财点了点头,“一百多万两不算什么,安置好这些人就好,只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他们谋生的手段好过我们天天给他们三顿薄粥,这事政务衙门还要多想想办法,我看你可以和农工衙门商量一下,看看再增加一些政府采购是不是可行。”
郑国点了点头,想了一下又补充道:“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大人可能听了很高兴的。苏州工业园昨天试造了一批快枪,请洋技师检验了质量过关,铅子能打到四百步远还能射穿二寸厚的木板呢!”
果然王财一听就来了兴趣:“这快枪是仿造哪国的洋枪?怎得如此犀利!”
郑国笑了笑:“这得要感谢大人慧眼识珠,这枪不是仿制的,是戴检点自己设计制造的,我前些日子去兵工厂,戴检点还拉着我的手说洋人后膛装枪不难仿制,谁想到他真就造了一把。”
听到戴枥已经开始摆脱仿制,独立创新了,王财咧着嘴嘿嘿的笑个不停,“我说郑国,你看我们得奖他什么?这小子可是立大功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知道授同职丞相衔大人觉得如何?”郑国笑着说道。
王财想了想,摇了摇头:“职衔我们不轻易封赏,否则日后不好办,再说我看戴枥这小子八成更喜欢银子,二百两子鼓励一下他吧!”顿了一下,王财笑嘻嘻站起身,拉着郑国的手说,“你说得我都心急了,走,咱们去看看这书呆子造的好枪去。”说着拉着郑国就去了苏州工业园。
为了便于生产,徐寿一个月前就把无锡的兵工厂也给搬到了苏州工业园,现在正式挂牌叫“苏州军械所”,现在整个苏州工业园可以说是军、民两用,各种机器齐备,大到炼铁高炉,小到模具车床,样样齐备,黄河改道后找工人是方便多了,加上待遇又好,现在想进苏州工业园还得托熟人。
看到戴枥的时候这小子正在一堆零件里面埋头琢磨着什么,王财也不理他,自顾自的从工人手中接过新造的快枪,在工人的指点下装上一颗弹丸,对着窗外就是一枪。“砰”的一声把戴枥吓了一跳,马上从地上弹了起来,口中大骂道:“哪个王八儿子乱放枪……”直看到王财才一下子捂住嘴,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王财倒不介意,只是不明白以前那个欲说还羞的读书人怎么变成了出口粗话的包工头了,上前拉住戴枥的肩膀大大的夸奖了一番,还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种新式快枪命名为“戴式一型”,想到自己的名字与自己造的快枪联系到了一起,戴枥心中可比拿了二百两银子要高兴,得意之下又向王财展示了他刚才在研究的另一件宝贝“连珠铳”,戴枥解释说他祖上曾经造过能一次打二十八响的连珠铳,只是失传了,他自己也琢磨了一个,还在试验中,也不知道能不能成,王财一听他说连珠铳,早就连想到了机关枪,激动之余又奖给他一百两银子,鼓励他不管花多长时间也要把这个东西造出来。
回到苏州衙门的时候天已黑了,王财跑了一天,匆匆吃过晚饭,左右无事便上chuang睡觉了,也许是昨晚没睡好,只不过一会儿他就轻轻的打起鼾了。也是和昨天差不多的时候,周秀英又悄悄推开屋门,走到王财的床边,一脸温柔的看着熟睡中的王财,轻轻的摇起了手中的扇子。自从唐叶请她帮忙劝慰王财后,她就每天晚上都来替王财摇扇,现在盛夏酷热难当,些许微风也许能让她的心上人睡得好一点吧……
PS:一天四百条,实在是让锄头伤心了,兄弟们帮我多顶顶,多收收啊!
第七十七章:大婚
第七十七章:大婚
王财这几天晚上都睡得很好,还时时“梦”到周秀英,说是梦但又如此的真实,让他终于做了一件傻事……
微弱的灯光下,半睡半醒间的王财仿佛又看见周秀英坐在床前轻轻的摇着扇子,他吸了吸鼻子,空气中流动着淡淡的香粉味道,这气味淡淡幽幽,忽远忽近,仿佛不可琢磨,又好像触手可及。王财在心中回忆起和周秀英的点点滴滴,自从上海相识之后,法场送行,石门兵变,无论在哪里,她都时刻陪在自己的身边,细心照顾起居,偶尔发发小脾气,但也是人之常情,王财又想起她涂了一身香粉跑来神气的样子,那种味道好熟悉,王财揉了揉眼睛,伸手一把抓住梦中的周秀英,也不管这个梦中人如何挣扎,紧紧的搂住她……
当阳光洒在目瞪口呆的王财身上时,他才明白,原来这个梦做的如此真实,躺在他身边用被子蒙住头的周秀英大气也不敢喘一下,王财伸手摸了摸露在被子外的几缕青丝,不得不承认自己变成了男人这个事实。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办?王财瞪着一双大眼睛呆呆的看着一声不吭的周秀英,过了好一会儿,从被子里传来她的声音:“这事不怨你,是我自己跑来的……”
王财揉了揉眼睛,眯缝着眼睛道:“昨晚做了啥事我记不清了,要不你跟我说说,我们再来一次吧!”说完大笑几声,再次钻进被子里……
辅国候要和舆宣司周检点成婚的消息就像夏日里的一声惊雷,炸得整个苏南都轰动了,郑国几个人早就预感有这么一天,只是想不到来的这么突然,王财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的时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怎么回事,只是一脸坏笑的反复道:“不错,不错!”而周秀英这些日子基本上是躲在房间里不出来的,手头的工作全都交给了副检点伍心凌,显然她也被突如其来的喜事吓了一跳。别人可不管这两个主角如何解释,人人都编了一种说法,不过王财倒不在乎,谁追谁在他看来都一样,倒是天京为此事专门派来的钦差傅善祥让他们俩都很意外,周秀英把这位大姐当成了唯一可以倾诉的对像,两个人时常躲在屋子里面说说笑笑,真不知道这个钦差难道就是过来陪笑的?随傅善祥一起到苏州的还是天京各王派人送上的礼物,其中天王送的最怪,东王送的最重,翼王送的最轻。天王送了全套礼拜用具外加亲自写的《天父诗》两卷,东王送了一对如意,一把纯金,一把碧玉,价值估计万两以上,王财最喜欢的还是翼王石达开送的东西,石达开身在江西前线,战事繁忙,仍是亲笔书写了一副字送给了王财,王辏г硕哉飧隼裎镆彩窃薏痪冢乇鹗恰按湮碚智嵊哑谠苍旅鳌!闭饩淙猛蹶'运拍案叫绝。
来自天京的礼物王财照收,但是苏、浙两省官员送的礼物王财一律派人退回,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些手下都靠圣库吃饭,穷得要死,哪有什么余钱来送礼?为此他还特地让政务衙门和监察衙门一起发了文告,所有官员贺信一封就行了。在杭州的倪守道得到消息后快马就跑到苏州,亲自来贺喜,要说他之前还暗恋周秀英的话,一年多独自在外的军旅生活早就让他冷静的想清楚了,周秀英真正爱的并不是他。这小子从小在部队里长大,到也看得开,这次听说王财和周秀英要结婚,也中虽有一丝遗憾,但也是真心希望他们天长地久的。
洋人们送的礼物那就五花八门了,得到王财特许在苏、浙兴办教堂的马克和伏禄伯(见二十五章)派人送来了几本圣经,王财看也没看就给丢一边了,倒是几国公使以个人名义送的东西挺新鲜,什么八音盒,什么象牙短铳,最让王财高兴的是以政府名义送礼的麦莲,他代表美国政府送上了一条小火轮兵舰,王财马上给这条火轮兵舰定名为“镇远”,直接拔入江**师,虽然这只有六门小炮的兵舰在王财眼中实在是太烂了,但从此中国有了第一条火轮兵舰,也给一直在琢磨如何造舰的华衡芳提供了一个了解军舰结构的难得机会。普鲁士政府则换了一种方式,命令普鲁士公使斯波纳克公开宣布普鲁士和苏南相互派驻商务代表,等于是承认了太平天国政府,这对于清廷来说颇受打击,也让英、法各国非常意外。结一次婚能拿到这么多好处,王财开始有点晕晕乎乎了。
这个苏南第一婚其实办得很简单,王财只把在苏州的各司检点以上官员请到苏州衙门里大伙坐在一起吃喝了一通就算完事了,若不是舆宣司的那些小姑娘们忙前忙后的贴了一大推的红喜字,几乎看不出来这就是辅国候办酒席的地方。在座的都是跟着王财在苏、浙拼杀了近三年的老部下,大家回忆过去的日子也不禁感慨万千,特别是王财想到了自己那位兄弟韩三,虽然过去这么久了,但是心中还是忍不住一阵酸痛,一伙人越聊越起劲,吵吵闹闹的弄到半夜,醉熏熏的王财才被人扶着回了新房。
周秀英凤冠霞被老老实实的坐在床前,原本披在头上的龙凤盖头早就被她等得不耐烦的拿在了手中,眼见王财晃晃悠悠的进了屋,生怕他跌倒,急忙上前扶他坐下,顺手倒了杯茶想要让他醒醒酒,谁知道王财眨巴了几下眼睛,打了个嗝就一头栽倒,呼呼大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傅善祥就来向王财和周秀英辞行,任务完成了,她也得回天京复命了,临走之时王财看她欲言又止,心知道她有话要说,就借口新婚妻子不易出门,单独送傅善祥出城。
把随从甩开一段之后,两个人松开缰绳,清晨的微风许许吹来,傅善祥的长发在晨雾中轻轻飘起,王财不禁看得有些呆了,这两天相处下来,王财真有些不舍得她离开了。傅善祥看了一眼呆坐在马上的王财,脸微微一红,轻咳一声缓缓道:“辅国候如今新婚大喜,可惜王命在身,也不能多待几日了。”
王财这才反映过来,点了点头,心中暗暗惋惜,料想她不会只是要说这么客套话,因此也没有接口,看看她到底想说什么。
果然,傅善祥顿了一下,接着道:“此番我来苏南,一方面是因为周妹妹与大人的婚事,另一方面,也是代东王千岁一个口信给大人。我想请问辅国候,你看现今天朝柱石是谁?”
王财想了一想,不置可否的回答道:“天王坐镇天京,东王辅朝理政,如此天国大业可成!这就是我天朝柱石啊!”
傅善祥微微一笑,又看了王财几眼:“人道辅国候赤子之心,我看只怕不然,大人也是小心谨慎之人。大人所说的不错,如今天朝中兴,西有翼王,东有辅国候,合朝上下,无不锐意进取,清妖气数将尽,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
王财又点了点头,仍是不置可否的说道:“请傅贞人转告东王九千岁,值此英雄建功之时,我必定肝脑涂地,以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