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没有想到的,更是他不愿意看到的。鲜卑国的局势并没有象慕容风想象的那样进入一个各部互相制衡,稳定发展的阶段,相反,鲜卑国的局势在两场败局之后已经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无法控制了。

随着弹汗山和北部鲜卑的没落,鲜卑国实力大损,接踵而来的危机就是来自于大汉国的威胁。鲜卑人一向无视大汉国,几十年来肆意入侵,早把大汉国当作了一块鲜美的肥肉,但豹子的横空出世,让大汉国的北疆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鲜卑人连战连败,接着就是豹子要打他们了。以豹子的性格,在鲜卑人雁门关大败后,他必然要趁胜攻击鲜卑国,他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攻击机会,一旦让鲜卑人缓过劲来,北疆的形势就会发生逆转,汉人用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优势会丧失殆尽。

在雁门关,慕容风曾苦口婆心地劝说拓跋锋暂时放弃和弹汗山以及鲜卑诸部的恩怨,尽快联合诸部图谋东山再起。在弹汗山,慕容风同样也是苦口婆心地劝说魁头以鲜卑国为重,暂时和拓跋锋携手合作,不要趁着拓跋锋势弱的时候攻打他,以免引发内乱,加速鲜卑国局势的恶化,给大汉国以可趁之机,但没有人听慕容风的,魁头也罢,拓跋锋也罢,两人无视慕容风的警告,转眼就大打出手。

在魁头、拓跋锋和鲜卑诸部首领看来,鲜卑国和大汉国的两场大战其实是两败俱伤之局,鲜卑人被打得奄奄一息,大汉国也是遍体鳞伤无法动弹。虽然大汉国人口多,兵源充足,但大汉国这几年战乱频繁,国力早已极度衰竭,此时汉军出塞作战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对慕容风的警告置若罔闻,一个个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

打仗,说到底打得是钱,尤其象大汉国这种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没有庞大的军资和充裕的军需,大军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这一点胡人就要好得多,以轻骑为主的军队将士都是他们的族众和奴隶,不要军饷,他们只要带着数不清的牲畜就可以南下打仗。在汉人的疆域里,人口多,财富多,以战养战就可以基本维持大军的生存。但汉军如果攻击他们就没有这样的便利了。大漠广袤,荒无人烟,冬季漫长,就算掳掠了胡人的族众和他们的牲畜,汉人的大军也很难长时间占据土地和维持生存。

几百年来,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漠里,大汉国和匈奴人、和鲜卑人,还有部分羌人就是在这种互相攻伐中度过的,结果如何?大漠依旧是胡人的天下,任大汉国如何强盛,最终也没能征服大漠里的胡人,更没能把大漠变成大汉国的疆域。没有鲜卑人担心自己的大漠会变成汉人的牧场,也没有人担心自己的族众会变成汉人的奴隶。

在鲜卑国里,只有慕容风不这样想,慕容风清楚地看到了北疆现状,清醒地认识到了大汉国的威胁,而这个威胁就来自于豹子。

豹子的骑兵几乎是清一色的各族胡人,这其中包括了匈奴人、羌人、乌丸人和鲜卑人。几百年来,汉军从来没有这么强大的胡族铁骑。这些胡人都是居住在大汉国境内的胡人,尤其是那些匈奴人、乌丸人和部分羌人,他们的祖辈过去是居住在大漠里的胡人,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远离家园迁移到了大汉国生存,但他们都和鲜卑人有着血海深仇。

大汉境内的匈奴人因为内部分裂而南下,但留在大漠里的北匈奴人却是被鲜卑人击败并灭族的,虽然有一部分北匈奴人逃脱了鲜卑人的杀戮但那也是在几千里之外了,南匈奴人因此而仇恨鲜卑人,他们杀起鲜卑人向来是血腥残忍决不手软。乌丸人和北地郡的先零羌、东羌都是被强大的鲜卑人击败后逃离家园的,这种埋在骨子里的仇恨只要有爆发的机会,他们是绝不会放过的。豹子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豹子带着他们连续击败了鲜卑人,给了他们无比的自信和勇气,他们要洗雪前耻,要带着族人杀回大漠,要回到他们先辈居住的地方。

谁拥有庞大而强悍的铁骑,谁就能雄霸大漠,这是千百年来大漠上不变的真理。慕容风对豹子的铁骑感到一丝畏惧,这次,我们还能击败汉军铁骑吗?

豹子的步卒经过几年的血战,现在都是清一色的黄巾军士卒了。这些被汉人权贵称作蚁贼的将士们在大汉国多得数不胜数,只要豹子给他们尊严和勇气,给他们生存的希望,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跟着豹子,所以豹子不缺兵源,所以大汉国的北疆大军即使伤痕累累了,他们也能迅速恢复。这也是豹子能在两个月内横扫匈奴十几万叛军,把匈奴叛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原因之一。豹子最不缺的就是士卒。

豹子的实力太强大了,汉人的北疆大军强悍无比。在慕容风的印象里,好象只有三百多年前大汉国在他们最伟大的武皇帝时代拥有六十万边军的时候才有这样无敌于天下的实力。今天的大汉国军队虽然不能和武皇帝时代的大军相提并论,但今天的鲜卑国又怎能和当年强大的匈奴相提并论?

慕容风不知道这次鲜卑人能否守住大漠,但他知道鲜卑人不会轻易认输。在大漠上,在檀石槐大王的英灵护佑下,鲜卑人不会败,绝对不会败。鲜卑人虽然在兵力上不足以抗衡汉人,但鲜卑人还有机会,那就是汉人腐败的朝廷。任汉军如何厉害,任豹子如何骁勇,他们都要粮草,腐败的大汉朝廷能够长时间支持这场耗费无度的大战吗?慕容风不相信汉人今天的朝廷还有这个实力和决心。天子幼小,太后临朝,阉人和外戚为了皇权在明争暗斗,而大汉国国内叛乱迭起,又刚刚经历了六年的战祸,大汉国就是一座金山粮海也无法支撑这样的远征大战。

汉人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现实,那他们为何要在此时发动远征大战?这场战争是不是他们那个腐败的朝廷为了铲除豹子的威胁而故意发动的?

慕容风渐渐地想明白了许多事,他已经知道这一战要怎么打了。

※※※

豹子在六月击败匈奴叛军后,慕容风一度认为汉人在今年是不会攻击鲜卑了,因为汉人没有足够的条件支持大军远征大漠,但他失算了。现在,他除了知道公孙瓒和田楷率部攻击东部鲜卑的木神部落和中部鲜卑的白檀城外,他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几乎一无所知,他不知道汉军有多少军队分几路人马攻击鲜卑国,也不知道弹汗山和北部鲜卑目前的情况。他虽然忧心如焚,但他毫无办法,他只能等待。

“驾……”慕容风大吼一声,一鞭抽在了战马的背上,“传令各部,加快速度,加快速度……”

紧跟在慕容风后面的是两员年轻的鲜卑小将。左边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皮肤较黑,剑眉大眼,英气勃勃,年纪大约十七八岁。另外一个身材消瘦,稚气未脱,英俊的小脸上有一双机敏的大眼睛,年纪大约在十五岁左右。两个人面红耳赤,正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柯比熊,豹子大叔打不赢大人,我们大人天下无敌。”年纪较大的是阙昆,他瞪着眼睛,挥舞着马鞭,怒气冲天地说道,“十二年前,汉人的破鲜卑中郎将田晏、护匈奴中郎将臧旻和护乌丸校尉夏育领五万铁骑分三路攻击鲜卑国,当时的大王檀石槐指挥东中西三部鲜卑大人各自率众迎敌,连遭败绩,后来檀石槐大王听从大人的建议,连退两千里,于落日原一战而定。在大汉国大战,豹子大叔或许无人可敌,但到了大漠,没有人能击败我们大人。”

“阙昆,豹子大叔当年跟着大人打了不少仗,熟悉大人的用兵方法,你以为他会象田晏、臧旻那些笨蛋一样,被大人牵着鼻子一路狂追两千里吗?”柯比熊涨红着小脸,不屑地说道,“他如果不上当,不打到落日原,不打到北海,我们怎么办?和他在大漠上决战吗?我们一退两千里,没有牲畜,没有食物,到了冬天,我们吃什么?那时不要豹子大叔动手,我们自己就饿死了。”

“豹子大叔是什么人?他会临阵退缩,不追着我们打?”阙昆狠狠地揣了战马一脚,大声叫道,“他一定会打到落日原的。”

慕容风回头望了一眼柯比熊,眼里尽是赞许之色。柯最的这个孩子比柯最聪明,比阙昆也聪明,学什么会什么,将来鲜卑族里,大概就是这个小子的天下了。他刚才那句话也是慕容风心里的担心。虽然现在看来大军全线后撤,暂避汉军锋锐是唯一的办法,但如果汉军吸取了十二年前落日原大败的教训,不再深入大漠穷追猛打,这一战谁胜谁负就很难说了。

※※※

步度更迎面而来。

慕容风听完步度更的禀报,又仔细看看地图,然后问道:“大王怎么说?他是不是打算坚守弹汗山?”

“大王临走时对我说,他要带着弹汗山的人马和部落族众撤到朝天原去。”步度更焦急地问道,“大人,我们是支援弹汗山还是撤到朝天原?”

“汉军有多少人?为什么你们没有发现马城有大量汉军?”慕容风不满地说道,“我数次派人警告大王,叫你们密切注意马城方向的汉军动静,你们为什么不听?”

“豹子击败匈奴人后,他的手下大将阎柔和上谷乌丸大王楼麓先后率兵回到上谷驻防,而豹子本人又率大军主力南下长城,所以大王以为汉军今年无意远征大漠。”步度更懊悔地说道,“谁能想到豹子这样狡猾?汉军突然出塞,攻击速度非常快,我们仓惶后撤,无法摸清他们的具体人数。”

“战旗呢?你们的斥候看到了汉军几个大将的战旗?”

“有张燕、阎柔、楼麓的战旗,还有射缨彤、李溯……”

“你说什么?”慕容风脸色一变,大声问道,“你们看到了张燕的战旗?”

“是的。”

慕容风低头再看地图。站在他旁边的裂狂风指着地图说道:“张燕在弹汗山?张燕是黄巾军大首领,一般情况下,豹子不会轻易把他调离晋阳的。这么说豹子把所有的北疆大军全部征调到了长城以北。根据我们的确切消息,豹子在击败匈奴人以后,大约还有十二万大军。现在留守晋阳的鲜于辅和张燕的军队也北上了,那么豹子大军的总数大约在十五万左右,如果加上刘豹的匈奴铁骑和楼麓的乌丸铁骑,豹子的大军至少有十八万人。”

裂狂风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豹子,他竟然带十八万打我们,想把我们一口全吞了。”

熊霸苦笑道:“如果攻打弹汗山的是张燕和阎柔,那么豹子的攻击策略就很明显了。他前期曾派徐荣驻防北地郡,麴义和颜良驻防五原,阎柔楼麓驻防代郡和上谷郡,也就是说,目前徐荣肯定已经兵出贺兰山攻击西部鲜卑了,而麴义和颜良也正在兵出阴山攻击北部鲜卑,再加上张燕和阎柔这一路,豹子就是三路同出。他以徐荣和张燕两军在左右两翼牵制西部鲜卑和弹汗山,以麴义颜良和匈奴人主攻北部鲜卑。看样子,豹子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拓跋锋,攻占整个北部鲜卑。”

“拓跋锋这次彻底完了。”宇文伤低声叹道,“这几年他想雄霸大草原,四处用兵,结果把鲜卑国闹得风雨飘零,最后总算把他自己折腾完了。”

“由于我们判断失误,先机尽失,目前已经无力阻挡豹子的攻击,只能先退到朝天原集结兵马,然后再和豹子决战。”熊霸想了一下说道,“大漠诸部接到大王的征调令陆续赶到朝天原大概需要十五天到二十天的时间,也就是九月上了,那时,估计豹子已经完全占据北部鲜卑了。”

“这都是我的错。”慕容风凄苦一笑,摇头道:“当年要不是为了钳制落置鞬落罗,我也不会向和连大王举荐拓跋锋。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六年,鲜卑国就被拓跋锋和我们这些人弄得残破不堪,我对不起檀石槐大王啊。”

“我们还能集结多少人马?”步度更看看熊霸,问道。

“现在拓跋锋就不要指望了,他能活着逃到朝天原已经是命大了。”熊霸说道,“我们中部鲜卑的三万铁骑都在这里,东部鲜卑大人弥加带着一万铁骑跟在我们后面,西部鲜卑还能凑足三万铁骑,主要是红日部落落置鞬落罗和野狼部落宴荔游的铁骑,如果大王能带着弹汗山的两万人马及时撤出,我们就还有九万铁骑可以迎敌。这是目前鲜卑国所有的兵力了,十四岁的孩子,五十岁的老人,都在这里了。”

“我们要不是在薄落谷和雁门关惨败,足有二十万铁骑,不必当年匈奴人差,可惜……”裂狂风黯然长叹,“这九万人,最多只有六万精锐,这一战难打啊。希望大王能完好无损地把两万人带到朝天原,否则,我们就更困难了。”

“大人,如今怎么办?你快想个应对之策,是去弹汗山还是去朝天原?”步度更焦躁不安地问道。

“去朝天原。”慕容风挥手说道,“豹子准备充分,早期的攻击势头我们根本无力遏制,只能大步后撤,这样我们才能保存实力展开反攻。现在无论是救援弹汗山还是北部鲜卑,我们都来不及了。朝天原位于夫羊句山和稽落山之间,距离阴山近千里,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先把战线稳在这里吧。”

“传令大军,向北,到朝天原。”

“派人告诉弥加,叫他加快速度,尽早赶到朝天原会合我们。”

“步度更,你日夜兼程赶到西部鲜卑去见落置鞬落罗,叫他立即集结兵马赶到朝天原。”慕容风神情冷峻地说道,“你告诉他,他要是胆敢率军退过燕然山向西,他就是我鲜卑国的叛逆,是我鲜卑国的敌人,从此休想在大漠上安稳地活着。”

第十一章 鹿死谁手 第六节

八月下,车骑大将军李弘到达五原大营。

当天下午,李弘召集奋威将军鲜于辅、折冲中郎将杨凤、威烈中郎将玉石、九原校尉兼领五原太守卫政、屯田校尉兼领朔方郡太守唐放以及田重、郑信等一帮高级将领议事。

鲜于辅先把最新的前线战报对李弘简要说明了一下,“目前三路大军进展都很顺利,我们还没有接到各路大军和鲜卑人激烈交锋的消息,看来,鲜卑人的确没有做好应战的准备,结果被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节节败退。按这样的攻击速度,九月上,三路大军完全可以会合于朝天原。”

“可有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的消息?”李弘问道,“大帅的军队是不是已经北上进入大漠了?”

“昨天我们接到了斥候从幽州送来的急报,他们说,中部鲜卑大人慕容风已经带着大军在八月十七就从火云原出发了,按照路程估算,他们应该快到弹汗山了。慕容风既然北上,东部鲜卑大人弥加的军队估计也快到大漠了。”鲜于辅笑道,“鲜卑人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王廷和诸部为了国家的命运暂时放弃前嫌,抛弃仇怨,彼此上下同心,共同御敌,这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只是,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切知道公孙瓒和田楷的牵制攻击是否奏效,不知道慕容风和弥加到底带了多少铁骑北上。鲜卑北上支援军队的数量,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远征狼居胥山,所以,我已经命令守言加派斥候了。”

郑信接着说道:“根据斥候这两天从幽州送来的消息看,公孙瓒和田楷的佯攻并没有到达牵制慕容风和弥加北上支援的目的。幽州军队里铁骑数量太少,粮草辎重也不足,无法保证他们长时间的攻击,更不要谈深入鲜卑疆域作战了,所以这佯攻之计被慕容风看破也很正常。不过,慕容风和弥加为了确保各自领地和族人的安全,肯定要留下足够的军队抵御公孙瓒和田楷的进攻,这样算起来,我觉得慕容风和弥加即使要带大部分主力北上,大概也就三万到四万铁骑。”

“鲜卑四部中,东部鲜卑地域最小,人口最少,军队最少,六年前攻打卢龙塞的时候他们就损失很大,现在估计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玉石随即补充道,“守言的估算我觉得大致差不多。要保证后期我们能够成功远征狼居胥和落日原,关键还是要看现在,要看我们的三路大军能不能利用抢占的先机以最快的速度杀进大漠深处,截断拓跋锋和魁头的退路,把拓跋锋和魁头的几万大军全歼在朝天原之前。没有足够的军队,慕容风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他也无法挽救鲜卑国。”

※※※

李弘听完玉石的话,微微一笑,眼睛看着案几上的竹简,心里却蓦然想起了慕容风,想起了慕容风头上的白发和沧桑的面容,想起了在鲜卑的日日夜夜,熊霸、段臻,乌豹这些老朋友现在是不是都跟在大帅后面?这些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连番血战,随着自己戎马生涯的不断延伸,随着自己的官越做越大,自己也渐渐忘记了过去的许多事,就象自己失去的记忆一样再也想不起来了,现在自己甚至连铁狼和公孙虎这些死去的朋友也很难得记起一次了。

几年来,自己虽然统领大军和鲜卑国的铁骑数次鏖战,但一直都没有和大帅面对面的交锋,在内心深处,自己不愿意和大帅交锋,更不愿意和他直面战场。这不是因为自己震慑于大帅的威名,而是因为藏匿在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份情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