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杀了我们徐州几十万人。我们好不容易逃出来了,大将军怎么忍心再把我们送回去?难道大将军非要我们死吗?”

“我们回到了徐州,曹操那个杀人恶魔肯定又要杀回来。我们不是被他赶到河里活活淹死,就是被他当菜人吃了。大将军救救我们吧。”

“兖州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人都死光了,哪里还有吃的?曹操的军粮不是粟谷,而是人,是我们这些人啊,我们就是曹操的军粮。”

“大将军,不要赶我们走。我们就算饿死了,也要死在河北,这样好歹还能留个全尸。如果死在兖州、徐州,不要说尸体,就是骨头也会被那些恶人们一口吞下去。”

李弘慢慢地走在流民中间,倾听着流民们无助的哭号,心里象针扎一样痛苦,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大将军,你什么时候打过黄河?什么时候杀死曹操那个恶魔救救我们?”一个又一个瘦骨嶙峋的流民趴在地上,一边声嘶力竭地叫着,一边用力地连连磕头,许多人的额头上血肉模糊。

李弘想叫想喊,他想纵声呼叫,他想告诉这些可怜的百姓,他马上就率军队打过黄河,杀死曹操,但他做不到,他的嘴唇剧烈地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大将军马上就要率军杀过黄河,诛灭曹贼。”

突然,一个激昂的声音从李弘的身后冲天而起,“大将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定能平定天下。”

李弘霍然回头。一个高大而英俊的年轻人正站在远处,仰首向天,振臂高呼。

年轻人的吼声感染了义从士卒,几十个围在年轻人身边的义从将士蓦然举矛狂呼,“大将军……大将军……”

更多的士卒受到吼声的激励立即加入了欢呼的行列,“大将军……大将军……”

如雷般的吼声霎时穿云裂石,直冲云霄。

流民们紧随其后,跟着铁骑将士齐声欢呼,声嘶力竭,“大将军……大将军……”

“杀过黄河,诛灭曹贼。”

惊天动地的吼声如若阵阵春雷久久回荡在黄河上空。

※※※

麴义用力挥挥手。祭锋急忙带着一队铁骑纵马上前,在人群中奋力挤出一条道路。

李弘随即在麴义、赵云、田畴、傅干等人的簇拥下,缓缓向城门方向走去。

时间不长,满头大汗的王当带着一群亲卫迎了上来。

“大将军,下官失职,让大将军受惊了。”

李弘冷冷一笑,“黑子,你现在越来越厉害了,竟然连这种办法都想得出来。你是不是不想要脑袋了?”

王当扑通跪下,“大将军,中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生灵涂炭,大将军应该及早行雷霆之威,领军南下铲除叛逆,稳定社稷。”接着王当猛地抬起头来,指着周围欢呼不止地百姓,大声说道,“大将军,下官愿带大军率先杀过黄河。”

李弘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走,回城再说。”

※※※

到了平原城府衙,李弘飞身下马,抬头看看高大的门楼,略显不满地对王当说道:“你倒很会享受。”

王当尴尬地笑笑,“大将军,兄弟们在战场上面对枪林箭雨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无不以一挡十,酣呼鏖战,至死方休。如今战事暂停,也应该让他们享受享受,否则,将士们怨声载道,士气会大受影响。”

李弘转头看看麴义,“你带的兵,和你越来越象了。我看黑子已经给你教坏了,我最好还是把他带走。”

“别,别……”麴义连连摇手,笑着说道,“大军马上就要南下作战了,大将军怎能临阵换将?”

“谁说马上要南下作战?”李弘脸色一沉,“吕布还能支撑,再等等。”

“还要等?”王当焦急地问道,“大将军,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等吕布死了吗?”

李弘不睬他,回头冲着身后的两位年轻俊逸的掾属招招手,“你们都过来,认识一下王大人。”

“这位是傅干,壮节侯傅燮大人的儿子。”

“这位是王凌,前司徒王允大人的侄子。”李弘笑着指着王凌说道,“刚才如果不是他急中生智吼了一嗓子,我现在还被困在流民中间。”

麴义颇为欣赏地拍拍王凌的肩膀,“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才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王凌急忙躬身谦逊了几句。

王当知道李弘现在不想谈这些事,所以拿两个年轻人做挡箭牌。他对傅干和王凌拱拱手,然后跟在李弘后面匆匆走进了府衙。

※※※

麴义和王当不待李弘坐下休息,继续追问何时出兵南下的事。两人认为李弘既然已经当着十几万流民许下了诺言,当然不会再变卦。

李弘果然退了一步,没有继续坚持不出兵,但他依旧不同意立即南下作战。

“田楷和刘备何时出兵?”

“田楷回书说,青州黄巾军余孽最近在泰山附近活动猖獗,他担心大军离境后,青州腹地会遭到黄巾军的侵袭,所以迟迟没有集结军队。”王当立即解释道,“徐州牧刘备报仇心切,早在二月底就向曹操发起了攻击,估计现在正在泰山郡的费国附近和曹军激战。”

李弘沉吟不语。

麴义摇头道:“目前田楷迟迟不愿出兵,刘备实力有限,而豫州刺史袁微的军队又已进入兖州,可能和吕布已经打了起来,现在吕布的处境非常不妙啊。”

“大将军,立即下令,打吧。”王当焦急地催促道。

“暂时不要打。”李弘看看王当,又看看麴义,“流民的事,我有责任,我没有考虑周全,以致于让你们束手无策,但今天的事,你们有责任,尤其是云天。你们两个马上准备准备,到有仗打的地方去。”

麴义和王当面面相觑,神情错愣。

“大将军,是真的?”

“你们两个想打仗想疯了,我成全你们。”李弘指着麴义说道,“你去关西,和子烈(徐荣)、子威(华雄)在一起,这下你如愿以偿了吗?”

麴义惊喜地说道:“好,好,一言为定,一言为定。”

“我呢?我也到关西吗?”王当急忙问道。

“你去河东。”李弘点头道,“你去和栖之(杨凤)、张白骑两位大人在一起。”

王当着急了,“我要去关西。河东没仗打,我不去河东。”

“河东没有仗打,并不代表关中也没有仗打。”李弘笑道,“我马上去河东。我们在河东会合。”

※※※

三月中,李弘回到邯郸。

“最近关中可有什么最新消息传来?”

“没有。”朱穆递给李弘一封书信,“这是征西将军徐荣大人的急报。三月上,淳于琼开始率军攻击新安城。这是袁绍今年第一次攻击关西。看样子,他要动手了。”

“麴义、王当、孙亲离开冀州的事,邯郸可有人知道?”李弘一边打开书简,一边小声问道。

“除了我、仲渊和子泰(田畴)外,没人知道。”朱穆说道,“目前,邯郸人都知道颜良将军的大军正从中山和常山一带急速南下,三月下将到达黄河北岸。”

李弘点点头,匆匆扫了一眼徐荣的书信,然后打开案几上的地图,“姜舞、穆斯塔法的铁骑是否已经到达晋阳?”

“已经到了,正在日夜兼程往河东而去。”朱穆坐到李弘的对面,指着地图上的河东郡说道,“于毒、郭大贤、刘石的两万军队已经到达临汾,只待麴义、孙亲、王当三位将军赶到后,这支军队就由麴义将军统率,然后到蒲坂津会合杨凤、玉石、张白骑的两万军队。正面攻击关中的就是这五万步骑大军。”

“令明(庞德)可有消息送来?”

“虎威将军庞德、骧武将军卫峻和日逐王刘冥正在往北地郡的路上。”朱穆指着地图上的贺兰山说道,“狂风沙、聂啸的羌骑将在这个月底翻越贺兰山,由灵武谷进入北地郡,会合庞德。”朱穆的手顺着地图往下一划,重重点到了萧关,“不出意外的话,庞德将军的两万铁骑大概在四月中进入萧关,然后沿着六盘山而下,直杀长安。”

“四月中……”李弘自言自语地道,“如果他们能更快一点就好了。能否顺利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就看这支铁骑了。”

“公定,急书羽行兄(鲜于辅)和伯珪兄,请他们在四月底完成幽州军的集结,随时听命南下,攻击中原。”

朱穆略显吃惊,“大将军打算让公孙瓒重新统领军队?”

“对,我只要拿下关中,救回天子,形势对河北就非常有利了,这个时候,我只要有足够的军队,就能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势攻占中原。”李弘拍拍朱穆的手,笑着说道,“相信我,伯珪兄不会背叛天子,更不会背叛朝廷。对了……”李弘突然疑惑地问道,“你父亲为什么还没有书信送到?”

朱穆忧色重重地摇摇头。

第五章 势如破竹 第十九节

三月中,兖州,山阳郡昌邑城。

“咚咚……”

猛烈的战鼓声突然冲天而起,霎时震撼了整座城池。

吕布从睡梦中霍然惊醒,翻身从榻上一跃而起。小月惊叫一声,一把抱住了吕布。吕布返声弯腰,紧紧搂住小月,心中一阵战栗。

两年多了,小月跟着自己颠沛流离,四处征战,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上,苦不堪言。自己不能给小月一个温暖的家,也不能保证小月的生命,愧疚至极。

“你不要怕,只要我活着,就没有人能伤害你。”吕布爱怜地拍拍她的后背,小声安慰道,“你起来,穿上盔甲,在这里等我。”

“城池是不是守不住了?我们会死吗?”

吕布苦涩一笑,温柔地亲了下小月的眉毛,“要死,我们也会死在一起。”

小月用力抱住吕布的虎腰,两行泪珠悄然滚落。

※※※

“郭贡背叛了大人,他带着大军投靠了袁绍。”陈宫怒不可遏,一拳砸到了城墙上,“大人,我们立即突围,迟恐不及。”

吕布望着城下铺天盖地的豫州军,脸上杀气腾腾,“巨野那边可有动静?曹操的大军还在寿张吗?”

“据魏续、李封和薛兰回报,曹操的大军已经离开寿张,正在向山阳郡而来。”许汜焦急地说道,“大人,城下袁微的大军至少有两万多人,而我们只有三千人,无法守住昌邑城。大人,急速撤回陈留吧。”

“陈留还有张邈和张超两位大人的三千人马。”刘翊非常冷静地说道,“到了陈留,我们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以等待大将军的人马渡河南下。”

吕布转脸看向张辽。年初,张辽曾到东武阳拜见了麴义,麴义当时很肯定地答复了张辽,北疆军将在黄河解冻后,择机南下,帮助吕布击败曹操,但现在黄河已经解冻一个多月了,北疆军却依旧没有任何南下的迹象。

“大人,我再到黄河北岸去一趟,催请大将军立即派兵南下相助。”张辽拱手说道,“请大人带着大军迅速向黄河方向撤退,以保存实力。”

“不要再去了。”陈宫大声阻止道,“今年北疆军肯定会渡河南下,但不是现在。大将军等到我们和袁绍、曹操死战之后,等到我们拼光了之后,他就会指挥北疆军南下了。那时,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占据兖州。大将军不希望曹操占据兖州,但同样也不希望大人占据兖州,这一点,大人难道看不出来?”

吕布沉默不语。

“大将军肯定会帮助我们。”张辽指着城外的大军,激动地说道,“现在除了大将军,谁能帮助我们?谁能帮助我们击败袁绍和曹操?”

“没有人会帮助我们,我们只能自己靠自己。”陈宫急切地说道,“请大人速告张邈、张超和臧洪三位大人,请他们立即率军赶到昌邑,和我们会合,然后我们向徐州方向撤退。”

“向徐州撤退?”吕布吃惊地看着陈宫。张辽、刘翊等人也难以置信,目瞪口呆。

“对,我们到徐州去。”陈宫语气坚决地说道,“徐州人对曹操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他挫骨扬灰,但徐州牧刘备现在实力微弱,很难独自击败曹操,所以这时刘备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援军。如果我们撤到徐州,和刘备联军攻击曹操,不但彼此实力大增,更能各取所需,同时实现我们双方的目的。”

“我们撤离兖州后,北疆军马上就会南下作战。我们和刘备由南向北攻,北疆军由北向南攻,两军一旦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袁绍和曹操必定大败。这样一来,大人不但可以保存实力,还能名正言顺地继续占据兖州。相反,如果大人现在向大将军求援,大将军必定要等到大人山穷水尽之后才发兵南下,那时,大人除了俯首听命外,还有什么实力向大将军讨要兖州?”

吕布霍然醒悟,转头看向张辽、刘翊等人。兖州一帮大吏都听明白了陈宫的话,大家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坚守昌邑。”吕布挥手说道,“书告张邈、张超、臧洪、吴资四位大人,请他们速速率军向巨野城靠拢,准备杀出重围,南撤徐州。”

“文远,你急书河北,告诉大将军,我们无力阻挡袁绍和曹操的夹攻,准备撤往徐州,和刘备会合。请大将军尽快率军渡河南下。”

※※※

三月下,邯郸。

右将军张燕奉大将军李弘令,急速返回邯郸大将军行辕。李弘即将离开邯郸到河东去,他决定把河北军政全权委托给张燕。

“何时西进勤王?能不能勤王成功?勤王成功后,天子和朝廷能不能迅速重建威仪?关中能不能迅速稳定下来?西凉的韩遂和马腾能否受抚?受抚后的西凉会不会再次叛乱?朝廷是不是还要从西凉划出河西四郡建立雍州?天子和朝廷会不会同意我们提出的改制之策?等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在今年解决,所以我在河东到底要待多久,何时才能返回邯郸,目前无法确定。”李弘把张燕应进大帐,开门见山地说道,“河北军政我就交给你了。烦劳飞燕兄坐镇邯郸,河北诸事你全权处理。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你就不要事事禀报了,免得耽误时间。”

张燕迟疑良久,然后试探着问道:“大将军,此时河北已经基本稳定,大将军今年又无意南下中原,因此,我觉得督领河北军政的最佳人选应该是李玮李大人,而不是我。我还是随同大将军西进勤王为好,大将军认为呢?”

“飞燕兄上次督领河北军政,和河北士人官吏之间的关系一度闹得很僵,你是不是担心这些士人官吏从中作梗,和你处处对着干?”李弘笑道。

“何止是士人官吏……”张燕苦笑道,“就是长公主,也对我颇有怨言。武人督领军政,本身就是大忌,更何况我过去还是黄巾军的大帅,所以我一旦督领河北军政,河北士人们心里是怎么样想的,不问可知。大将军,算了吧,你不要自找麻烦了。如果你觉得李玮大人的资历和声望不够,你可以让赵岐大人或者张温大人代领河北军政。现在驻防冀州的北疆军有近八万人,还有赵云、颜良这些大将留守,河北不会出事的。”

李弘微微一笑,“飞燕兄,为了请你回来,我把云天(麴义)都调到河东去了,没想到你还是拒绝我。怎么?你在晋阳过得不愉快?我看太原和上党两郡在你的治理下,发展很快嘛。计口授田的试行也非常有成功,赵岐、崔烈、马日磾等几位老大人都对你赞不绝口。”

“大将军,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武人督领军政,本身就是大忌,此时……”

“此时正需要武人督领军政,打破士人独揽政事的旧例。”李弘笑道,“将来,你还要入朝为卿,还要处理国事。士人能做的事,我们一样能做。你以为我们用武力平定天下后,这些士人就能中兴大汉?绝对不可能。”

“你看看董卓,就知道我们的将来是什么。这些士人一旦独揽权柄,首先要做的不是实施新政中兴社稷,而是要剥夺我们的兵权,把我们赶出朝堂,甚至想尽办法把我们杀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很简单,他们认为我们对社稷有潜在威胁。说得更明白一点,他们认为我们抢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权柄,对他们的生存和权势形成了威胁,所以他们要杀了我们。我们要想平平安安地活下去,要想竭力保持社稷的稳定,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和士人平分权柄,在朝堂上和士人保持权力的制衡。”

张燕吃惊地望着李弘。

“你再想想董卓?再想想现在的长安朝廷?”李弘指着张燕说道,“如果你们将来不进朝堂,就我一个人在朝堂上执掌权柄,其结果必定和董卓一模一样。我死了,你们的下场和李傕、郭汜又是何其的相似?”

“这一年多来,我想了很多很多,从董卓的败亡中,从长安频繁的兵变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董卓一个武人在朝堂上独揽权柄,最后他失败了。李傕、郭汜、樊稠三个武人和一帮士人在朝堂上共掌权柄,最后也失败了。那么我们勤王成功后,又该怎么办?”

张燕连连点头,接着他担心地说道:“大将军,天子一旦主政,很多事就由不得我们了。李傕、郭汜的失败,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的实力太弱了,朝堂上除了他们几个寥寥可数的武人,其余的都是士人,士人们可以非常容易地联起手来共同对付他们。”

“我们现在虽然有一批忠实的北疆官吏,但相比大汉的士人来说,我们的力量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