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质女-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宫里,此次与戎国联姻如此顺遂,不但让申后大喜,更是让她坚信申家的势力犹在掌控着波国乾坤。

    在她看来,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却是比满朝文武有用许多。他们在战场上打生打死,结果却是步步后退,丧地辱国。而自家不过略施小计便给波国赢来转机。若是波王早将国家大事交与自己,说不得现在早已经平定了与戎国的纷扰了。

    波王宠爱那些狐媚,自让他宠去。难道自己还能学了那无能先王后的的样子,因为失了男人的情爱而悲春伤秋?

    只要手里掌控着权利,就算国君姜现在死了……她也无所顾忌。

    第二日早朝,申后在宫中喜滋滋地等着消息,看看群臣是如何感恩戴德,夸赞自己的。哪成想朝堂上却是陡然生变,卷起一片惊涛骇浪。

    波王将申后送大王女给戎国和亲一事说出,朝堂立刻便炸开了锅,群臣激愤。

    一个老臣道:“陛下,虽然我国作战不力,但是戎国地小人少,即使小胜两场,得了几处城池,也弥补不了兵员损失,都无足够士兵占领城池。我们只需再战几次,戎国自己便熬不下去了。”

    另一个大臣也道:“陛下,戎国狼子野心,和亲之后必然要我上供。区区弹丸之地,我不能战而胜之,却要和亲上供,齐国梁国等大国必然以为我波国不堪一击,随时可能吞并我国。”

    主管财政的大臣说道:“陛下,原本我波国民富国安,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为了给齐梁等国上供,赋税一升再升,民间早已无钱可用,百姓民不聊生。若是再给戎国和亲上供,必然再次调高赋税,臣怕百姓会揭竿而起,那时无需外敌入侵,波国自己便要倒了。还请陛下三思。”

    众位大臣齐齐反对和亲,更有大臣说道纵览史书,内宫干政乃国亡之兆。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申后此举置陛下于何地。

    国君姜没想到群臣如此激愤,因为对申后起了厌恶之心,最近在国事上他颇多依赖着姬无疆。

    是以这时,便向姬无疆望去。

    姬无疆一早便得了姜秀润的授意,从容道:“臣也不赞成向戎国纳贡,现在波国与大齐交好,正是东风顿起之时,若是此事不借势而为,岂不是要被戎国长久地压制?”

    国君姜向来是个欺软怕硬的,让他向弹丸小国戎国俯首称臣,实在是有违他做人的准则。于是便问:“若是不纳贡,该怎样?”

    姬无疆抬头道:“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戎国胆敢来犯,齐王必定出兵伐之!”

    国君姜眼睛一亮:“当真如此?”

    姬无疆微微一笑道:“前些日子,大齐太子殿下写下书信一封,由王女姜姬代为转呈,还请国君一看。”

    波国一个小国,风吹草动都很惹眼。国君姜倒是听说了有大齐的太子信使给姜秀润送信的事情。

    这么一看,虽然女儿被大齐的太子赶回来,却是余情未了,还有三分的情谊啊!

    就在这时,身穿波国王女礼服的姜秀润听召入王庭。

    许多臣子久未见这位王女了。如今一看,昔日的少女气息似乎消退不少,不知为何,美艳动人的眉眼间,竟然有了几分不输须眉的气度,只信步闲庭般,挺直着纤细的腰杆,落落大方地在波王的面前叩首行礼。

    当她示意身旁的侍女将太子的绢书呈递上来时,国君姜立刻激动地看了起来。

    天佑大齐,竟然有这等亲善的国储,竟是对波国的困顿了如指掌,宽慰着他不必心急戎国之忧,戎国若敢出兵,必叫弹丸小国灰飞烟灭。只是王女秀润平日里不甚懂事,还需老波王多多担待,代他照拂些时日,不可怠慢之……

    姜秀润施礼后,立在一旁,看着父王渐渐飞扬的神色,暗松了一口气——看来府宅里那几个刻废了的萝卜章没有白费,而她模仿凤离梧的字体也是惟妙惟肖。父王被酒色迷魂的眼儿,哪里会看出破绽?

    诏书自然是假的,可是冬日已至,书信不再畅通,就算父王想着回信溜须拍马也需要些时日。

    而这几个月的缓冲,对于她和姬无疆来说足矣。

    只是对不起太子殿下,倒是让他在父王面前折损了男儿的颜面,好像是对她藕断丝连一般。

 第130章 第 130 章

    波王拿了齐朝太子的“书信”; 整个人陡然变得意气风发,说起话来; 更是底气十足。

    既然大齐殿下让他照拂着下堂的女儿,若贸然嫁出去,岂不是不给太子面子?当下与戎国和亲的事情就此作罢,倒是拿出了几分慈父的热度,去宽言告诫姜秀润好生休养一类的; 更是将意欲反对的申华骂得狗血喷头。

    姜秀润若是无事时; 并不愿多看自己的父亲,只鞠礼之后; 便起身下朝去了。

    不过那日在公子府上,她以兄长的名义邀约了王庭中数位重臣到府上参加酒宴。酒宴丰盛; 姜之话语不多; 多数是姜秀润在讲。

    初时有人不以为然,觉得这女人实在是有些招摇,可是姬无疆和几位老臣却是对她毕恭毕敬,让人费解。

    而且细闻大王女之言,其实是侃侃而谈; 言之有物; 里面有不少治国贤方,就是寻常须眉男儿也不见得能想出来; 尤其是在波国的荒地改造; 扩大增产上又提了不少的良策。

    只是世间女子多是被轻忽怠慢的; 在席上众人看在姬无疆和老臣的面子上; 勉强给姜秀润也留了三分颜面。

    可是一出宅门便有人高声抱怨道:“一个女子,却如此不知收敛,张嘴便是朝政之事,公子姜身为兄长为何不申斥姜姬?”

    这时,有详知内情的老臣冷哼一声开口道:“难道李卿你有比大王女更高明的见解?若是有,为何方才不讲出来辩驳王女,出了门叽叽歪歪,岂不是更像女子?”

    那位姓李的大臣被抢白得恼了起来,正要张嘴辩驳,姬无疆却开口道:“不知诸位可知在大齐为农司主司的姜禾润?”

    他这一问,大家都不说话了。齐朝虽远,却是□□所在。波国不禁官员经商,诸位官员的名下都有店铺伙计往来齐朝。

    这位凭空冒出的波国质子自然是叫群臣纳闷不易,暗暗想着波王是从那找回的私养的公子给送到了齐朝。

    可是波王似乎对此讳莫如深,甚至不许群臣妄议。

    如今听姬无疆突然提及,自然好奇万分。

    姬无疆微笑着道:“诸位觉得这位拜在沐风先生门下,与太子为幕僚主持农司的公子如何?”

    众人都听闻过墨池书会上,这位凭空冒出的波国公子的风采,却不知姬无疆为何突然问起。

    李卿被抢白了一番,正憋着气儿,闻言气哼哼地回道:“那位公子小姜自然是文采斐然,乃人中龙凤……可是这与王女姜姬有何干系,难不成,他是我们这位自不量力的王女不成?”

    此话一处,有人轻笑,可是姬无疆与几位老臣的面上却是波澜不兴,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既没有反驳,也没有承认。

    顿时有人心下琢磨,这“秀润”与“禾润”只有半字只差,就算那位公子小姜真是波王的儿子,也不该跟从王女的名字。

    加之方才李卿说出那话后,姬无疆的表现,都不能不叫人狐疑这李卿是一语中的,说透了隐情。

    如此一来,再联想方才姜姬之言,真是句句珠玑,绝非寻常宫中女子能说出来的见地。只是大齐任用波国质女为官,实在是荒诞,叫人不能相信。

    姬无疆不再多言,只登上马车,扬长而去。王女姜姬嘱咐过他,不可将话说得太透,总要有些循序渐进的过程。

    虽然现在波国天高皇帝远。可她当初毕竟篡改了国书欺瞒了大齐的皇帝,就算那端庆帝懒得追究,说得太明显也不太好,便是这般雾里看花,叫众人狐疑着便好。

    至于这话若是最后传到了大齐的朝堂上,姜秀润也不害怕,毕竟太子身为同谋,定然有更高明圆滑的说辞兜底着呢。

    再说大齐父子三人现在争权夺势这般凶狠,哪里顾及的上波国这等子小虾米?

    而现在,她只有在波国群臣的心中立下威信,才能名正言顺地涉足王庭之上。

    随后在波国书院的群生清谈大会上,姜秀润着男装出现了。

    因为是风雅清谈,有许多朝堂上的臣子也着便衣,以昔日书院学子的身份出现。

    中土的文化,总是让边陲小国心生向往之情,若是能引经据典雄辩于高台之上,在波国这样幅图不大的地方,不吝于一夜成名。

    而当姜秀润身着长袍,头戴纶巾,风度翩然出现时,那些个心有疑虑的臣子真是一下子恍然,这大王女的男装扮相竟然能一扫她的妖媚气息,若是不知情的,当真就以为是个翩翩美少年。

    有许多波国的学子不不识得王女,可待她上台清谈时,却是引起了众人的瞩目。

    说起来,姜秀润的才学在洛安书院里不过是个混子,虽然后来升入天干书院,依靠的也不尽是书本上的功夫。

    但是她毕竟受过沐风先生的点拨,对经书上许多的见解颇有独到之处,在沐风书院的半吊子才学,足可以称霸边陲波国的讲坛,无人争锋了。

    是以当姜秀润坐在高台上的香席上后,竟然足有一个时辰没有下来,不断有学子向她提问,妄图驳倒这位不知从哪来的书生,最后甚至有臣子下场,挑战这位男装的大王女。

    可惜姜秀润的伶牙俐齿是在齐朝的王庭上磨练出来的,就算有些臣子咄咄逼人语带嘲讽,她也是面上含笑,波澜不兴,可话语里却是刁毒狠准地回击回去,

    这样的才子,着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不断有人打听这人的名姓。

    可是直到姜秀润走下台去,才有人透露那是从大齐归来的大王女姜秀润,因为兴之所至这才易装而来。

    消息一传开,众人顿时哗然,波国竟然有这等才女,为何先前没有察觉?

    就在众人惊诧议论之时,姜秀润已经回了府邸。一番高谈阔论,着实耗费心神,但是为了立威扬名,又不得不为之。

    两世的经历,让姜秀润做起这等子沽名钓誉的事情来也是驾轻就熟。

    接下来,她还要自掏腰包广建善堂。一则,可以周济一下波国寒苦的百姓;二则,再也没有比善堂更加收买人心的了。而且姬无疆先前曾在各地重新修缮了圣女阿黛善的祭庙。

    论起来,现在的国君姜不过是篡权夺位者,真正流淌着圣女血液的王族,是死去的先后所出的两个孩子。

    姜秀润是当之无愧的圣女后代。姬无疆修缮祭庙的同时,更是广布人手,宣扬大王女出生时,有神迹显现,先王后在圣女祭庙祭祀时,竟然睡着,有数位祭祀看到,在圣女阿黛善雕像手腕缠缚的圣蛇显灵,灵巧地转入了先王后的肚子里。

    于是乎,大王女乃圣女阿黛尔转世的说法不胫而走,越传越神乎。

    甚至这等神化奇迹一路传到了大齐。

    当初凤离梧派去跟踪姜秀润的侍卫们也都是尽职的,尽管冰封路面,可是他们高价雇佣了当地的渔夫,派出一人乘着特制的滑冰板,一路绕远,历经千辛万苦地回到了洛安城送信。

    只是,当暗探回到洛安城里时,已经是初春时节,姜秀润归国的五个月之后了。

    当暗探来到太子面前向殿下呈报波国的情况时,抬头一看太子殿下,着实心中一惊。

    不过是数月未见,太子殿下竟然似脱胎换骨一般,昔日俊美华贵的青年,依稀带有的青春气息荡然不见。

    脸型因为削瘦的缘故,愈加阴沉,虽然俊美如昔,可是周身洋溢的却是一股子说不出的阴郁气息,成熟王者的气质愈加显现。

    他这一路走来,听闻了不少太子殿下的传闻——增设亲查司,广泛招揽党羽,提拔不少平民才俊,将军队的世家子弟驱赶得所剩无几,就连秦家的大将军也被夺了兵权。

    而那二皇子虽然抢夺了三郡,却也被困在那等子蛮荒之地。据说殿下撂下了话,既然二皇子喜爱三郡,便在那教化子民终老在那里吧。

    如今有人影传,太子是忍耐不住,想要逼迫皇帝退位。

    虽然有老臣不断劝谏太子,不可行那不忠不义之事,可殿下从北胡归来后,性情大变,以前那个人前宽厚谦和的国储似乎被抹杀了一般,变得越加不易亲近。

    虽然政务繁忙,可是殿下依旧从府衙赶回来,在书房里亲自召见了暗探。

    那侍卫也不敢隐瞒,便将自己在波国听闻打探到的侧妃消息一五一十向殿下禀明。

    从始至终,凤离梧都犹如木雕一般波澜不兴地听着侍卫讲述姜秀润在波国的种种。

    甚至听闻她假传自己的旨意拒婚戎国时,也眉眼不动。

    知道听闻波国立祭庙,开始传扬姜秀润乃圣女转世的传闻时,就没曾露出笑容的凤离梧的脸上,才闪出一丝嘲讽意味的冷笑——他向来知她心野,却不知她竟然有这等宏图大志,依着这情形,她是要在波国改天换地,成为一代圣人女王啊!

    他早先犹豫许久,才提笔写下了书信一封,原本以为她多少会感怀领情,现在一看,她不仅半字没有回复,竟然还那这信扯了牛皮做大鼓,伪造他的书信,假传国储旨意。

    是他太小看她了,一个野心勃勃,立志为王的女人,哪里会把他侧妃之位放在眼里。

    相形之下,是他太拘泥情爱,倒显得放不开了。江山美人,哪个都不会折服在软弱的柔情之下,不登临极顶,他什么东西都得不到!

 第131章 第 131 章

    想到这; 他抬眼望向窗外的湖面,只是再难像以前一样平复心绪了。

    自从凤离梧发现; 她可以毫不留恋地抛弃他后,他的每一分每一刻都是在一种难言的愤怒里度过。

    当他看到她留下的卷宗时,连续几夜都不能睡,只挑灯看着她娟秀的字迹揣摩着女人难测的心思。

    最后,当他反复去读那句“百年好合; 地久天长”时; 终于想到了一个可以原谅她的理由:她到底是如寻常女子一般吃醋了,难道是容纳不得他娶正妃而远走天涯?

    初时; 他是觉得她太不懂事,难道不知他的心始终是在她那里吗?纳娶杨氏; 乃是安稳政局的大计; 跟儿女情长有何干系?

    可是,就在杨家催促着他举行大婚时,凤离梧心内隐约觉得,若是真迎娶了杨氏,只怕她再也不肯回来了。

    于是; 那婚事便被他以军务繁忙为由; 推诿着靠后了。

    那远在天边儿的负心人,回归故土; 乡水养人; 只怕更加娇艳欲滴了。

    他曾看过她起舞时穿着波国舞娘的服饰; 是何等妖娆。只怕时间久了; 不光是一个戎王蠢蠢欲动,他总不能让她搅乱了心湖,又让她逍遥自在回到母国琵琶别抱!

    想到这,他倒是立意要暂时隔断儿女情长,只命那侍卫回去看顾着那女人,却不要再给他传递姜秀润的消息,免得听了扰得心烦意乱。

    心里无他的女人,不配得到他的日夜惦念!

    凤离梧想得恨恨,可是姜秀润的日子当真不是他想得那般养人。

    入了春天,她腹内的胎儿已经七个月了,腹部渐渐隆起。只是她生得四肢纤长高挑,很藏身子,若是穿了腰身宽松的衣裙,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

    这些日子的造势,波国大王女姜秀润的名头已经在波国传诵开来。

    她怀孕的事情也并没有太多避忌,波国在男女之事上甚是宽容。当民众听闻她在大齐与太子殿下定情,又被迫分离后,自行便能演绎出上千段牛郎织女被迫分离的故事。

    听闻太子虽然不能将佳人留在左右,可却承诺要用大齐雄兵百万守护波国不受他国欺辱。这等子誓言,可比地老天长还能取悦波国民众的心。

    而姜秀润未婚先孕的经历也跟波国圣女阿黛善身怀勇士骨肉,却与勇士分离的传说相吻合。

    大王女是圣女转世的传说当真是越传越有眉眼。

    当申后发觉竟然是这大王女有干涉朝政的野心时,心内也是焦灼异常。

    自从姜秀润回国后,她几次宣召,要拿姜秀润入宫,都被她找着借口四两拨千斤地推脱了。

    现在才知,她竟然是怀着身孕回来的,难怪处处加着小心。早知道的话,便是派侍卫押也要将她押入宫来,毕竟女人怀着身孕,就是一个走路不稳摔上一跟头都能要了她的性命。

    可是现在姜秀润月份大了,才公开此事,更是以胎息不稳为由,向国君姜请奏,免了入宫繁琐的晨昏定省。

    申后再叫,姜秀润直接拿了国君姜的话便搪塞回去了。

    申后的心气难平,坐在她身边的王女姜秀瑶更是一股气顶上了天灵盖。

    同样都是王女,她还是母后心爱的女儿,原本就比姜秀润来得尊贵。可是去了一趟大齐,同样是未婚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