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士大夫来说,国家可以亡,大不了换个新主子,但是道统不能亡了,要是孔孟都不值钱了,他们还指着什么吃香的喝辣的。

    “能灭我儒家道统者,不是辽国的铁骑,也不是西夏的神臂弩,而是六艺学堂!是欧阳修等人!”

    文彦博情绪激动,“彦国兄,你和醉翁他们有些香火情分,我希望老兄能以孔孟道统为念,替天下读书人压制住他们,拜托了!”

    富弼沉默许久,才哀叹一声,“宽夫兄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只是我本事有限,这担子要大家一起挑。”

    到了这时候,富弼还在耍滑头,文彦博也是无语了。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彦国兄给我们大家伙当个领头人吧!”文彦博又逼了富弼一步,富弼只能点头。

    三天之后,文彦博在唐介的炮轰之下,被赵祯罢相,按照惯例,即便宰相外调,也会得到许多虚衔,以示荣宠,可这一次,文彦博仅仅得到了观文殿大学士,忠武军节度使的位置,显然,皇帝对他多有不满。

    与此同时,枢密使庞籍也外调昭德军节度使,兼任并州知府。

    随着庞籍离开,贾昌朝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唯一的枢密使,而昭文馆大学士的位置,富弼没有得到,而是落到了宋庠的手里,东西两府的主人同时发生了变化……(未完待续。。)

第225章 千万大单

    人事的变动,能嗅出很多的东西,文彦博和庞籍外贬,显然标志着赵祯要采取更积极进取的对外策略,让贾昌朝独掌枢密院,显然就是关键的一步。贾昌朝虽然军事才能比不了庞籍,但是他在河北期间,结交很广,几支强兵都愿意买他的账,可以想见,贾相公有了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令人玩味的则是东府的变化,富弼没有随着文彦博一起罢免,依旧保留了集贤殿大学士的位置,赵祯还是很懂分寸的,至少他不想彻底和保守的官僚闹翻。至于新任的昭文馆大学士宋庠,是个没注意的墙头草,哪边风硬往哪边倒。

    如果赵祯强势,宋庠就是一个听话的首相,如果皇帝弱势,他就会跟着言官跑……

    总体上来说,以文彦博、富弼、庞籍等人为代表的传统官僚,开始受到了压制,但是他们实力雄厚,根基扎实不论是高端战力,还是底层影响力,都不容小觑。尤其是把持着士林舆论,想要撼动他们,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不过还算是良好的开始,至少出使辽国,不用担心自己人掣肘了。

    王宁安的心情很不错,可赵宗景却不然,自从进入辽国境内,他的眉头一天比一天皱得深,没几天下来,跟一个小老头似的,闷闷不乐。

    辽国人也看出了赵宗景的低落,没事总拿言语刺激他。

    “看到没有,这里就是范阳,当初安禄山在这里起十五万大军,一路夺取长安,从此之后,天下逐鹿,群雄并起,我大辽福泽天佑,你们汉人不是喜欢说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由此看来,是上天把燕云交给了大辽,你们无福无份,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赵宗景简直要气炸了肺,一路上所闻所见,让这个小王爷越发悲伤。渡过白沟河,按理说就是辽国境内,可两旁田连阡陌,百姓往来耕种,无论从穿衣,还是语音,几乎同河北没什么差别,相比之下,比起长江以南,更是像是中华之地。

    以往赵宗景只是有个朦胧的念头,他现在却完全清楚了,这里就是中原王朝的地盘,上面住着的人和你长得一模一样,都是辛勤劳作,都是春种秋收,黄皮肤黑眼睛……可是!可是!可是!!

    如今却被生生纳入了蛮夷的版图,那种骨肉撕裂一般的痛,让赵宗景彻夜难眠,辗转反侧。

    当初太宗皇帝倾尽全力,两次北伐全都惨败,没能一鼓作气拿下燕云,从此之后,不但国土割裂,同胞分离,而且大宋的门户洞开,自古以来,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就在长城一线,无论秦汉隋唐,都把版图伸到了长城一线。

    守住了长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进退自如,等于给繁华的中原加上了屏障。

    可失去了燕云的屏障,从汴京向北,一马平川,再无天险可守。大宋只能发了疯一样,囤积百万大军,试图靠着人数优势,弥补机动战力的不足。可是缺乏训练的农夫,如何同在马背上长大的强盗抗衡?

    危若累卵,这四个字形容大宋的状态,实在是太贴切了。

    黄河决口,所有人都担心辽国会趁机南下,其实不是没有道理。

    幸运的是辽国也出现了内乱,仰赖天子仁慈,将士用命,挡住了辽国的压力,简直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是老天爷会一直保佑大宋吗?

    下一次出现灾荒,内乱,辽国铁骑会不会趁机南下?

    二十多年,自己一直过着舒舒服服的小日子,从来都是衣食无忧,汴京的繁华让自己迷茫了,以为活在了太平盛世,以为赵家的皇帝是千古圣君,以为天下安康,江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直到此刻,赵宗景才勐然醒悟,他其实是活在一场幻梦之中,稍不留神,梦醒了,繁华就像是一筐鸡蛋,会被轻松敲碎,什么都不剩……

    赵宗景愤怒了,他想要和辽国争辩,想要大声告诉他们,大宋不是好欺负的,燕云故土早晚要拿回来,敢小觑大宋,你们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当他想要大骂的时候,却被王宁安拦住了。

    赵宗景红着眼睛,怒气冲冲道:“王大人,他们那么嚣张跋扈,你忍得下去吗?”

    “忍不下去也要忍!”王宁安同样很不好受,他受到的震撼丝毫不比赵宗景来的小,只是王宁安清楚,现在斗嘴斗舌,除了惹一肚子气,别的用处都不大。

    “知耻而后勇,小王爷有功夫还是多想想怎么灭了辽国,取回燕云吧。”

    赵宗景有些迟疑,“王大人,你真的有把握?辽国虽然不像他们吹嘘的那样,带甲百万,可几十万人马总是有的,草场遍地,骑兵众多,大宋想要打赢辽国,太难了。”

    “所以不能靠打。”

    “那要靠什么?”

    “靠脑子!”

    赵宗景脸瞬间就黑了,王宁安也不管他,人马邻近幽州,也就是辽国所谓的南京,有一大队人马出来迎接,为首的是个年轻的贵胄。

    听耶律化葛介绍,此人叫耶律涅鲁古,是皇太弟耶律重元的长子,这家伙从小好武,骑射本事惊人,嚣张跋扈,目空一切。

    耶律重元夺嫡之心,多半是涅鲁古鼓动的。

    他看到了宋使大队赶来,并没有迎接,反而是一挥手里的弯刀,辽兵一字排开,手里的刀剑高举,在阳光之下,闪烁寒光,只要一声令下,上万骑兵就能冲过来,把大宋的使者踏成碎片!

    凝重的气氛,让赵宗景都变了颜色,他的手不自觉按在了剑柄上面。

    这时候涅鲁古突然纵马奔腾,像是闪电一般,冲到了大家的面前,在距离不过二十几步的地方,突然圈马,向旁边跑去,溅起的尘土顺着风吹到了王宁安和赵宗景的脸上。

    挑衅!

    十足的挑衅!

    赵宗景两腿夹马肚子,情不自禁就要冲出去。

    王宁安连忙拉住了他,微微摇头。

    赵宗景强忍着怒火,哼了一声,把头扭过去。涅鲁古在他们面前来回跑了三次,这才到了王宁安的面前。

    “哈哈哈,宋使以为本王的骑术如何啊?”

    王宁安故作惊讶,对耶律化葛道:“贵国真是太高看我们了!马术杂耍,让个奴仆表演就是了,怎么能让王爷亲自来呢!”

    王宁安回头,对通行的人员说道:“赶快记上,辽国王爷以马术迎接宋使,两国友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王宁安说得声音很大,涅鲁古听得一清二楚!

    好嘛,老子是向你们示威,什么时候变成了杂耍?

    他气得脑门青筋暴起,这时候耶律化葛和张孝杰马上跑过去,同涅鲁古嘀咕了几句。涅鲁古眼前一亮,他催马到了王宁安的面前,上下打量他许久,突然冷笑道:“我当是谁呢,原来就是你杀到了大辽境内,屠杀了数万百姓,我现在就要拿你的人头,祭奠死去的人!”

    说着,他竟然把弯刀举起来,要对王宁安动手。

    这时候大宋这边都傻眼了,不知所措,突然,赵宗景勐地抽出宝剑,猩红着眼睛,同样指向了涅鲁古。

    “辽贼,你们窃据燕云,劫掠无算,杀我子民,掠我百姓!仇比山高,债比海深!你们还恬不知耻,作威作福!大不了就拼个你死我活,看看我大宋有没有孬种?”

    压抑了一路,赵宗景彻底不管不顾了,还真别说,他可是名义上的正使,又是大宋的小王爷,他这么一来,其他人全都热血沸腾,纷纷抽出了兵器,虽然人数悬殊,但是哀兵必胜,摆出了拼命的架势,也够吓人的。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足足过了一刻钟,耶律化葛凑到了涅鲁古面前,低声说了两句,涅鲁古呵呵一笑,“我大辽乃是上邦大国,不会随便为难你们,刚刚也不过试探贵使的胆气,还算是个男子汉,本王也就不难为你们了。”

    他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赵宗景的手心都是冷汗,总算能长出一口气。

    突然,涅鲁古一瞪眼睛,“我想放过你们,可是你们自己找死!我大辽使者到了贵国,竟然被刁民打死,这笔账怎么算?”

    谁管你怎么算,再说了,还不是你们先动手,被打死了也活该!

    赵宗景真是豁出去了,王宁安却显得冷静无比,不动如山。

    “不用大唿小叫,虚张声势,我们既然来了,就是带着诚意,我希望你们也拿出诚意,不要把一个堂堂国家,弄得像山贼土匪似的,你这套下马威,跟我玩不着!”

    话不在多,直戳要害,把涅鲁古说成了土匪头子,他气得脸上的肉直跳。咬了半天的牙,突然冷笑道:“宋使,你说你们有诚意,诚意在哪里?是把关南土地交给我们,还是增加岁币,或者严惩凶手?你们做到了哪一样?空口说白话,我们可不是三岁孩子,那么容易被骗!”

    王宁安淡淡一笑,十分优雅地摆摆手。

    “你说的本官当然给不了,不过本官可以拿出一千万贯!”

    涅鲁古惊得下巴掉下来,“你是说岁币增加一千万贯?”

    “哈哈哈,当然不是这一千万贯是采购贵国的商品物资,至于能赚多少钱,你们自己衡量。”(未完待续。。)

第226章 一碗奶茶的生意

    涅鲁古觉得王宁安是个大骗子,非常不靠谱的大骗子,一张口就是一千万贯,你可真敢说,要知道辽国一年的岁入也不过两千万贯,其中有一多半还是粮食和牛羊,也就是说,辽主让手下的兵丁官吏不吃不喝,一年也拿不出这么多钱,王宁安红口白牙,满世界乱吹,涅鲁古能信吗?

    不过耶律化葛可不这么看,他凑到了涅鲁古的耳边,“王爷,王宁安这个人的确有些不一般,他力推榷场,在商业上很有天赋,不妨听一听他说什么。”

    涅鲁古黑着大脸,半天道:“那好,我就看看,宋使是如何舌绽莲花的!”

    这位小王爷都没进城,随便找了一块空地,让人搭好了帐篷,方圆二十丈,不许别人进来,帐篷里只剩下王宁安和涅鲁古两个。

    王宁安看了看四周,突然笑道:“既然要谈判,总要准备一点茶水点心,王爷不会如此吝啬吧?”

    涅鲁古没说话,只是拍了拍巴掌,就有人跑进来,先是搬了一个碳炉,上面放着紫铜壶,很快水开了,有人拿来茶饼,用阴刀切下几块,然后再碾碎,放入茶杯当中,从铜壶当中倒入滚烫的开水,茶杯中泛起白色的沫子,半晌挂在了茶杯上,久聚不散,有个名词,这叫咬盏!是大宋斗茶的专用名词。别看辽国表面上瞧不起大宋,实际上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比以大宋作为标杆。

    仿佛不学大宋就是土包子一样,不只是辽国,周围这一圈的蛮夷,都是如此。

    涅鲁古举起茶杯,一饮而尽,还吧嗒吧嗒嘴,仿佛在说好茶好茶……

    王宁安差点笑喷了,野蛮人装得再像,也变不成文明人。

    他笑着起身,拿过了茶饼,弄下大约一两左右,随手扔到了铜壶里,涅鲁古不解其意,王宁安抱以微笑。

    “王爷,这茶有了新喝法,我亲自给你示范一下。去拿些新鲜的牛奶过来。”

    侍从还在犹豫,涅鲁古摆摆手,心说这么点小事算什么,他倒要看看这个宋使能玩出什么花样。

    不多一会儿,侍从送来了半桶刚挤出来的牛奶,在辽国人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玩意,王宁安等到壶里的水开了,把牛奶倒进去,然后又让人拿来盐巴和米饭,等到水开的时候,又扔了进去。

    差不多半个时辰的功夫,一壶奶茶煮好了。

    王宁安自己先倒了一碗,奶香浓郁,喝了一口,还算过得去,和他上辈子旅游时候,喝到的差不多少。

    涅鲁古将信将疑,他也倒了一碗,喝到了嘴里,顿时热乎乎的奶茶让他眼前一亮。说实话,大宋的饮茶方式和草原的习俗不和,契丹人为了解决食用油腻过多的问题,不得不喝茶。要说他们能喝出好坏,那是扯淡。

    相比大宋复杂的饮茶方式,这种奶茶没了茶叶苦涩之气,更多了奶香,十分符合草原的风味。涅鲁古连着喝了三碗,还意犹未尽。

    都说吃人家的嘴短,涅鲁古也不好意思和王宁安摆臭脸了。

    “王大人,你说要采购一千万贯的物资,是真的,还是假的?”

    王宁安呵呵一笑,“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事实上远不止一千万,我觉得宋辽之间的贸易潜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怎么说?”涅鲁古好奇问道。

    “王爷,你刚刚喝的是奶茶,我大宋产茶叶,贵国有牛奶,羊奶,合到一起,就成了无上的美味。王爷以为然否?”

    涅鲁古点头,却又摇头,“你们的茶叶能长时间保存,我们的牛奶羊奶却不行。辽人一天离不开茶叶,你们宋人却可以不喝牛奶。”

    “哈哈哈,王爷此言差矣,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办法都是想出来的。茶叶原本也是树叶子,没法保存,后来有人开动脑筋,经过炒制,没有了水分,也就不会**变质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将牛奶和羊奶用锅熬制成奶煳,晒干之后,磨成粉,就是奶粉。我相信这东西在大宋一定能大行其道。要不这样,我们打一个赌,我投资一百万贯,在贵国设立奶粉作坊,专门收购牛奶羊奶,制作奶粉,你看如何?”

    “不行!”

    涅鲁古眼睛瞪得老大,激动道:“奶粉作坊只有我们设立,你要来买奶粉!”

    “那也成,咱们可以签个合同,我每年采购不低于100万贯的奶粉,你看怎么样?”

    涅鲁古低头盘算着,想了半天,还拿不定主意做不做。

    “王爷,要不这样,我正好带来了工匠,你那边也派几个人过来,咱们实验一下,你看看成不成?”

    涅鲁古终于点头了,说干就干,宋辽的工匠凑在一起,先弄了一大锅的牛奶,加热蒸发,熬到只剩下不到半锅,从锅里取出来,然后再准备一个平底锅,有点类似摊煎饼一样,把浓缩的牛奶放在上面摊好,等到干燥之后,就变成了一块块的奶饼,取下来,再用滚筒碾碎,变成粉末。

    这时候烧了一锅茶水,把奶粉撒进去,很快奇迹就出现了,一锅香气浓郁的奶茶做好了。

    涅鲁古急忙忙尝了一碗,和他之前喝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这位小王爷突然疯了一样,抓起奶粉,咧嘴大笑,越想越高兴,要跳起来了。

    辽国和大宋的贸易吃亏,就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王宁安一来就给他们找了一条来钱的路子。

    辽国最不缺的就是牛奶,好多牧民喝不掉,就白白扔了,假如能制成奶粉,不就能长久保存,而且体积小,分量轻,便于携带,居家旅行,杀人放火的必备佳品啊!

    谁能想到,一碗奶茶,竟有这么大的商机!

    等到再次见到了王宁安,涅鲁古全然没有了之前的倨傲,反而勾肩搭背,别提多亲密了。

    “王大人,你可真是点石成金的高手,本王服了,你还有什么好点子,都一起说出来!”

    王宁安心说就算有,我也不会再白白告诉你了。

    “王爷,宋辽两国,才智之士无双,商机也是无限。以往两国戒备匆匆,对于贸易是百般刁难,设置无数障碍,不只是辽国,大宋也有责任。这个王爷不会否认吧?”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要是让外人看到,保证惊掉下巴,涅鲁古对他爹耶律重元都没有这么客气,面对王宁安,竟然乖巧无比,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有钱的是大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