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锡兰岛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在岛上,有三万人马。

    全部由王家军退伍的老兵指挥,战力惊人。

    他们手上,还有上千艘商船,往来印度和大宋之间。

    经过狗牙儿的介绍,王宁安真是大吃一惊,原来大宋在印度的实力,已经非常惊人了。

    东西海岸,遍布大宋的商人武装,整个锡兰岛,都是大宋的前进基地,另外北部的山口也突破了。

    换句话说,大宋已经对印度形成了全面包围。

    果然是瓜熟蒂落!

    而最好玩的是印度内部,丝毫没有察觉,各个诸侯小国,内斗不休,上层歌舞升平,下层贫苦不堪……也就是印度,如果放在大宋,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要改朝换代,天下大乱了。

    “所以吧……这次攻打天竺,就是顺势而为,武装巡游而已,没有什么难的……至于老爹担心的疾病问题,我们有在天竺生活了十几年的医生,医术高超,了解当地情况,我看是没有问题的。”

    狗牙儿这么说着,心里不断感叹,赵曙这丫的真是好命,这些年老爹替他布了多少棋子,做了多少经营!

    契丹如此,西域如此,塞尔柱如此,甚至天竺,也是如此!

    别的皇帝御驾亲征,都是困难重重,甚至是面临生死存亡,唯独这个幸运的家伙,完全是摘桃子去了。

    不过念在他是自己的死党份上,也就不吐槽什么了。

    “爹,你要是真担心,那不如孩儿去吧!”

    “你?算了吧!”王宁安哼了一声,“要是你去,还不给我带回来一堆乌漆墨黑的儿媳妇,老夫可消受不起!”

    狗牙儿吐了吐舌头,乖乖闭上了嘴巴。

    虽然说印度是唾手可得,但是几万大军,远征万里,还是有太多的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饷和运输的问题。

    ……

    “虽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但目前为止,也仅仅收上来30万贯。”司马光无奈向政事堂诸公说道:“财不露白,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很多富人穷尽一切手段藏钱,要想真正收上税,还要斗智斗勇。眼下财政缺口还是那么大,而且举债空间也不多了……陛下要远征天竺,至少需要1亿元,还不算后续经费。这么多钱,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劝谏陛下,暂缓出兵?”

    他这话一出口,其他几个人都摇头了。

    苏颂直接道:“陛下远征之心已经无可动摇,我们还是想想,怎么筹钱吧!”

    司马光张了张嘴,想要说请王宁安出面,可是看师父的意思,也是支持打仗的,唯一能改变赵曙心意的人,和皇帝站在一边,那还有什么法子!

    “理财无非开源节流,先看看能不能砍掉一些开支。”

    “不成!”曾布断然拒绝,“目前的几项大的开支已经确定了,就算想砍,也仅能砍一些无关痛痒的,筹不到几个钱!”

    “那就只能加税了!”司马光闷声道:“怕是我们又要挨骂了。”

    章气哼哼的,“挨骂倒是小事,只是一旦加税,理学那边,必定会全力反对,就算我们强行通过,也等于给了他们表演的机会,不合算,太不合算了!”

    左右为难,苏颂只好说道:“大家再想想办法,集思广益,如果实在是没注意,就调高税收,有什么后果,我担着!”

    苏颂这么一说,一直没吭声的吕惠卿倒是心中一动。

    坦白讲,他很喜欢苏颂当首相。

    这位是循吏出身,本身实力又不强,他主持政事堂,其余大臣都有发挥的空间,政事堂的氛围很轻松。

    吕惠卿眼下是末位宰相,他当然有心直取首相大位,但是又自觉实力不够。

    其实最理想的情况,就是苏颂再干5年,而到了那时候,司马光已经过60了,而且在政事堂也有小20年,堪称老迈昏庸,吕惠卿有把握把他掀翻。

    可如果此时加税,很有可能动摇苏颂的根基,到了明年,他未必能撑得住……想到这里,吕惠卿意味深长,看了看司马光。

    是不是你故意挖坑,要把苏颂坑了!

    司马光似乎没有看到吕惠卿的目光,而是闷头整理文件,然后就返回了值房……“暗潮汹涌,杀机四伏啊!”吕惠卿感叹着也回到了自己的值房。

    谁知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章居然来了。

    “子厚兄,你这么清闲?”

    “闲个屁!”章不客气道:“三十几个行省,明年都要换人,京城六部诸司,各个衙门,也都要换人,还有陛下要远征,那么多事情,吉甫兄,你能清闲得了?”

    吕惠卿叹口气道:“是啊,的确是千头万绪,很不好办,所幸,师父回朝了,有他老人家在京城,各方宵小就闹不起来,咱们只要老老实实,把手头的事情做好,也就不用担心了。”

    他说完,却发现章笑眯眯看着他,眼神格外意味深长,两个狐狸心领神会,都笑了起来。

    “司马君实就是想得太多了……咱们先不管他,你说说,要怎么筹到军费?”章开门见山。

    吕惠卿也不藏着,“我想过了,通往西域的铁路修的差不多了,如果陛下走陆路,从北方山口攻击天竺,经过地方,正是塞尔柱的故地。我们可以征用那里的民夫和牲畜,就能节约一笔钱。再有,塞尔柱皇宫可是有不少财富,这些缴获转为军费,也能顶一阵子。”

    章笑道:“我刚从王韶那边过来,他说了,陛下想要速战速决,就必须动用沿岸的商人武装……你也知道,这帮人虽然都是大宋的子民,但是拖家带口,无利不起早。让他们拼命,是要付出代价的。”

    吕惠卿沉吟了一会儿,“那就给他们!”

    “怎么给?”

    “逐步废奴!”

    “你说明白点!”

    吕惠卿笑道:“理学那帮人不是嚷嚷着要废奴吗,我们就随着他们,可废奴不能一蹴而就吧!我们就先分批废奴,比如先取消契丹的奴隶身份,接着是党项,还有高丽,倭国,一点一点来……”

    章也精明过人,稍微思索就明白了,他忍不住伸出大拇指!

    “高!吉甫兄这一招高!虽然废了这些奴隶,但是奴隶又不能不用……这样一来,天竺人就值钱了!”

    “没错,我们再给予那些商人特许贸易的权力,答应让他们出售奴隶。这样一来,朝廷就能多了十万大军啊!”

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

    吕惠卿和章很快达成了一致,章就提议要立刻上奏陛下,但是吕惠卿却没有同意。

    “子厚,可不能忘了,我们都是新政学会的人,如果越过新政学会,直接和陛下上书,岂不是坏了规矩?”

    他这一说,章猛地吸口气,随即露出了笑容。

    “吉甫兄果然谨慎,小弟服了!”

    三天之后,苏颂再度召集会议,这一次不只是政事堂诸公,包括六部在内,还有在京的新政学会成员,比如负责智库的苏轼,全都列席会议。

    章首先发言,“此前我们商讨过军费开支的问题。我认为天竺富庶,并非不毛之地,又是人口众多,市场巨大,朝廷要是措施得当,完全能够用很少的军费,就把天竺吞下来,关口在于调动民间力量!”

    司马光听到这里,略微不悦。

    “章天官,陛下亲征,是要把天竺拿下来,岂能交给民间?这岂不是成了陛下替这些人打天下了?”

    章微微一笑,“君实相公,开疆拓土,总要有人经营,怎么能叫替这些人打天下?恰恰相反,是他们给陛下做事,替圣人守卫四方。”

    司马光略微迟疑,笑了笑,“是我迂腐了,章天官还有何高见,我洗耳恭听!”

    听得出来,司马光有些不悦。

    章却不搭理他,而是侃侃而谈。

    “天竺最大的资源就是众多的人口,而且服从性极好,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很值钱的!”章夸张说道。

    在场众人都是一愣,苏轼就好奇道:“子厚兄,听你的说法,是要卖人了?我可提醒你,现在还有很多人反对奴隶制呢!理学中人更是摇旗呐喊,你们非但不废除奴隶制,还继续扩大,小心那些道德君子找你们麻烦啊?”

    吕惠卿呵呵笑道:“子瞻兄提醒的有理,可引入天竺人,就是为了废奴啊!这二者可不矛盾!”

    苏轼表示听不明白。

    吕惠卿耐心解释,“华夏和蛮夷,天壤之别,自古以来,入则华夏,出则蛮夷……契丹,渤海,高丽,倭国,西域……这些地方,早就受到中华上国熏陶,崇尚华夏衣冠,使用华夏文字。尤其是最近一些年,人员交流频密,通婚时有发生,彼此之间,已经成了一家,子瞻兄,这点你不会否认吧?”

    当然不会否认了,因为不想做一家人的,都被杀干净了。

    苏轼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也觉得一些措施太残酷,但是他又和那些迂腐的笨蛋不一样,虽然不满意,还是能够接受!

    “吉甫兄的意思是?已经归化的蛮夷,可以废除奴隶身份了?”

    “聪明!”

    吕惠卿笑着伸出了大拇指。

    他抬起头,充满热情道:“我大宋是当世最强盛的国家,理当有上国气象,奴隶制确乎有不合情理的地方……所以应该逐步废除,我们不能奢望一口吃个胖子,要有条不紊,消除奴隶的存在。我准备先取消渤海,倭国,契丹三处的奴隶,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商议。”

    “这个办法好。”曾布笑道:“奴隶确实不妥,但很多工厂和矿山,还离不开奴隶,循序渐进,一点点废除,正是顺天应人,非常合适!”

    其余重臣,陆续发言,纷纷夸奖。

    可唯独司马光,脸色凝重,没有什么喜色。

    吕惠卿说得好听,其实根本是欺人之谈。

    为什么要免除这几处的奴隶?那是因为这些地方已经基本上被汉家同化了。

    以倭国为例。

    原来的人口不到600万,连续战乱,死掉了150人,另外有200万被贩卖充作奴隶,其中青壮有150万。

    换句话说,倭国的男子几乎不是死掉,就是成了奴隶。

    至于剩下的女人,基本上都被娶光了。

    从某种程度上,倭国已经消失了,只等时机成熟,建立行省,也就是了。

    什么叫废奴?

    根本是没有奴隶可用,没有人力和榨取!

    说白了,就是一块骨头啃干净了,再换另一块更肥的而已。

    倭国、高丽、渤海,这都是小菜,而印度才是真正的大餐,十足奢华的那种!

    按照吕惠卿的做法,根本废除不了奴隶,相反,还会增加许多,只不过是变成了天竺奴隶而已!

    朝三暮四,说的就是他们!

    这不是什么费心思的事情,司马光相信任何人都能听明白。

    真正的问题是这些人虽然能听明白,却还愿意替吕惠卿摇旗呐喊,让司马光很是不舒服。难到姓吕的已经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了?

    若是这样,接下来的朝局,又该如何应付,真是费心思啊!

    不管多聪明的人,一旦陷入了权力计算,都会变得愚蠢而又钻牛角尖。

    司马光就是如此。

    他所有的心思都盯在了首相的更替上面,他想打消师父的疑虑,获得王宁安的支持,他想阻止苏颂继续留任,他还想拉到足够的支持……可是司马光没有注意到,他的这些算计,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自己一个人。

    大宋的全局,工业发展,甚至是新政学会,他都排在了后面。

    是!

    吕惠卿的法子有掩耳盗铃之嫌。

    可眼下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理学那边天天批评,民间舆论也有压力,一点对策不拿出来,岂不是尸位素餐?

    可真的要废掉奴隶,在场又没有谁能接受。

    毕竟整个工业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还有许多困难的铁路建设没有完成,各地的农场庄园,工作劳累,无休无止……这些事情,要是没有奴隶,而高价聘用大宋子民去做,很多工厂都要关门,庄园也维持不下去。

    有些时候,掩耳盗铃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糊弄一时算一时。

    等再过一些年,工业发展更成熟,利润更高,或许就有办法解决了。

    吕惠卿的办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最后司马光也很无奈,举起了胳膊,一致通过。

    不出意外,这个提议遭到了理学门人的强力抨击。

    他们简直抓狂了,这根本不是废奴,而是明目张胆,更大规模贩卖奴隶……要不了多久,数以千万计的天竺奴隶,就会充斥大宋的街头。

    曾经发生的悲剧,还会一再重演!

    大宋想要伟大,就必须彻底废奴!

    而不是选择性赦免一些奴隶,这是愚弄百姓,愚弄天下人!

    理学气急败坏,他们选择从废奴下手,除了要抢夺道德制高点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算盘。

    因为一旦迅速废奴,大宋的工厂成本就会快速增加,有些工厂撑不住,就要低价出售……能接手这些工厂的,只能是有雄厚资金的金融势力。

    而且目前的情况,大宋很多行业都有严格限制,比如煤矿,下井工人,汉人比例最多只能是两成,而且还是负责指挥协调的,真正的体力活都是奴隶干的。

    假如废除了奴隶,下井的工作却不会消失,还是要人去干……但是却可以撕开保护劳工法令的口子,能够更肆无忌惮使用工人。

    总而言之……这是一招处心积虑的妙棋,可是却被吕惠卿给打断了,杨时等人全都吐血了。

    ……

    “这个吕吉甫,还是很有主意的。”

    王宁安心情不错,前段时间因为议政会议的问题,对几个学生还不太高兴,觉得白栽培他们了,一点办事能力都没有,实在是失望!

    可现在看来,这几个家伙就是没有适应身份,毕竟服从师父的安排太久了,还没做好独自应付的准备。

    这不,一旦调整过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爆炸的人口,究竟要怎么处置!”

    王宁安身后跟着陈顺之,还有小彘。

    陈顺之道:“人口压力的确不小,而且这些年人口增加太多,把财政增收的部分都给吃掉了,有些地方,老百姓的日子不但没有更好,相反,还在不断倒退之中。越来越多的闲散劳力,再度向城市涌来,最多十年之内,就会出现危机!”

    听起来似乎很长时间,但情况每一天都在恶化,时不我待,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组织移民!”

    王宁安蹙着眉头,“移民有那么容易吗?天下是不乏冒险之人,可更多的人却是贪图安逸,轻易不愿背井离乡……这时候,如果我们用刀枪逼着他们出去,只怕又会被骂翻天了!”

    小彘眼珠转着,仔细思索,突然道:“爹,既然不能逼着他们出去,那就用利益引诱出去!”

    王宁安轻笑了两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从繁华到蛮荒,落差太大了,一般的利益引诱不动的,而且朝廷也拿不出那么多的利……当初为父是以落实均田的名义,驱逐了世家,现在却是做不得了!”

    “但是还有奴隶啊!”

    小彘语气带着激动,大声道:“好几百万的奴隶,说赦免就赦免了,莫非直接变成正常的百姓,在大宋安居乐业?这怎么行得通?应该把他们组织起来,在辽东等地授予田产土地,给他们安家落户。但是想拿到土地,就必须劳动,开垦100亩,给他们20亩,剩下的80亩,用来奖励移民……父亲以为如何?”

第1068章 熊孩子赵顼

    治平九年,政事堂拟定,议政会议通过,皇帝诏准,废奴令颁行,首批大约300万奴隶,将在5年之内,分批恢复自由身。

    并且能够得到一块面积不小的土地,新政学会对此是盛赞不已,可理学那边,还有不少文人,都强烈抨击,认为这种做法形同耍猴,根本是自欺欺人。

    但是以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翻天。

    决策很快落实下去。

    值得一提,小彘也参与其中,而负责全局的人居然是文相公!这让很多人傻眼了,莫非沉寂一段日子的文相公,又要卷土重来?

    “臭小子,你真是让老夫替你背锅!”

    小彘陪笑道:“您老大人大量,年高有德,甘愿提携后辈,我爹就受了您老的好处,晚生真是感激不尽!”

    “呸!你丫的跟你黑心爹一个德行,他把老夫当描金马桶,用完了就扔在一边。你小子又想如法炮制,还要问问老夫,我答不答应!”

    “别啊。”小彘连忙赔笑,“这是发财的事情,辽东那么好的土地,沃野千里,黑黝黝的,抓一把都能捏出油来,啧啧……您老不想要?”

    文彦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