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勇闯天涯-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铭心中暖暖的,但担心因此影响陈诚的工作,连忙劝道:“别告诉辞修兄,无数的麻烦事还等着他去解决呢,而且我估计至少一周之内没我们什么事……再者说了,这地方本来很不错,只是因为长时间不用了才被荒弃的,最迟明天中午,这地方就会变个样子,有空你来看看,保证你不会再骂娘。”

    邱行湘还是觉得自己的兄弟受欺负了:“不行,小弟回去肯定要向军座禀报的,哪怕不呵斥警卫二团那几个孙子,也要想办法把你们调到北面镇子驻扎,那里条件好一些,至少山蚊子没这么多。”

    吴铭想了想严肃地说道:“兄弟,我给你说件事,在我的团,只有涉及到军法、军纪的问题,才允许越级上报,除此之外,不管任何人有天大困难和委屈,都必须主动克服,实在解决不了,才会向直接上级汇报,请求上级协助解决,决不允许越级汇报”

    “我团组建伊始,我就告诫过麾下弟兄,我们是军人,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样子,面对困难不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向家长哭诉或者告状的,都是软骨头,一支有血性、有韧性的军队,必须学会忍受和克服。”

    邱行湘呆呆看着严肃的吴铭,突然感觉自己差得太远了,吴铭的一席话让他深受触动,也受益良多。

    邱行湘缓缓站起:“兄长金玉良言,行湘受教了谢谢兄长点拨”

    吴铭哈哈一笑,站起来拉着他坐下,解开桌上的一箱酒,取出一瓶仔细端详:“这个年份的堆花酒金贵啊这礼物太重了,将来回礼的时候我要头痛了。”

    邱行湘忍不住乐了:

    “是军座特意吩咐小弟送过来的,说是训练团刚开完典礼,千头万绪忙不过来,没时间为兄长接风洗尘,只好送上江西省政府刚运上山的本地名酒略表歉意,还说兄长海量,估计这酒对你的胃口,哈哈看样子,兄长对这种江西名酒似乎很熟悉啊?”

    吴铭颇为留恋地说道:“算是吧,怎么说我也是江西人,这堆花酒已有千年历史,传说还是当年文天祥品尝之后,见此酒甫入杯中酒花叠起、酒香阵阵辛而不辣,高兴之下脱口赞道:层层堆花真乃好酒从此,堆花酒之名传遍大江南北,原来‘庐陵谷烧,的名字,反而被大多数人遗忘了……辞修兄别的酒不送,就送我堆花酒,可见他有心了。

    “兄长果然博学,小弟佩服”邱行湘由衷赞道。

    吴铭又是一笑,摆摆手发出邀请:“晚饭时间到了,别走了,一起喝一杯吧。”

    邱行湘立刻站起:“不行啊晚上军座还要陪同委座出席重要会议,军委各部要员和德**事顾问团几名负责人都出席,小弟必须赶回去,随时听从军座的吩咐。”

    吴铭只好作罢:“那好吧,礼物我收下了,谢谢兄弟回去也替我谢谢辞修兄,告诉他我们安顿下来了,什么都不缺,随时等候他的调遣。”

    邱行湘带着诸多感慨告辞离去,回去之后脑子里全是吴铭的严肃面容和那段掷地有声的话语,最后还是在陈诚开完会回来洗过澡之后,上去把一切告诉陈诚。

    陈诚听完沉默良久,最后幽幽叹道:“可惜了,要不是碍于俞良桢的面子,我绝不会再让吴铭返回浙西”

    此后三天,庐山训练团都在紧张的政治思想学习和深刻检讨中度过,身为军官训练团长的陈诚忙得天昏地暗,自然无法抽出时间前来探望或者召见吴铭,但他每天都派邱行湘前来看看。

    第三天,负责对抗演练的郭忏中将亲自前来,不但带来了丰盛的肉类和足够的粮食,还送来了六百套崭新的军装鞋帽。

    投靠土木系后得到重用的郭忏,在吴铭的陪同下巡视营地,对干净整齐的营区赞不绝口,查看了吴铭团官兵用竹子从西南面的泉眼附近引来的“自来水”,竟毫不在意地把双手伸到水流下,好好洗了把脸,再美美地喝下几口泉水,顿时赢来吴铭团官兵的好感。

    离开前,郭忏将一个图囊和两副崭新的蔡司八倍望远镜送给吴铭,打开地图,向吴铭介绍即将开始的模拟对抗演练,详细地把目的、规模、要求、进度安排告诉吴铭,最后询问有何困难需要解决?

    吴铭本想对这种预先安排好一切的对抗演练提出异议,但最后还是没开口,觉得指挥部如此安排自然有其道理,所以只是表明遵从命令全力以赴的态度。

    随后的第五、第六两天,吴铭率领的三百弟兄担当起“赤军”的角色,严格按照指挥部的要求设立阵地,按预定线路展开穿插袭击,每天都进行三次以上,每一次都被模拟主力部队的中央警卫一团一个营的兵力打得难以招架。

    虽然演习所有的子弹都是教练弹,手榴弹也是没有弹片的低烈度训练弹,但是吴铭和他的弟兄们每天都熏得像个炭头似的,不但深感别扭,也非常憋屈,无奈规矩就是这样,必须无条件遵守,积极配合“围剿部队”各种新战术的运用。

    第七天终于能够休息一天,扮演了两天“赤军”被“中央军围剿大军主力”轮番虐待的吴铭本就一肚子气,中午吃饭的时候忍不住喝下一瓶酒,蹲在竹子水管前端洗了个澡便坐在帐篷前新打造的圆木大桌旁默默吸烟,苦苦思索该如何说动陈诚,想办法来一次不需要提前安排的对抗演练,也好让每天都被轮番“击溃”好几次的弟兄们出口怨气。

    不远的周围,满腹牢骚的弟兄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不是懒洋洋地摇动用竹壳制作的简易扇子,就是鼓噪不止大声骂娘,终于把吴铭的火气给点燃了。

    吴铭钻进帐篷,拿出纸笔,沉思片刻埋头疾书,很快写出一份四页纸的对抗演练方案,完了扔给边上的戴子冉让他参详参详,要是没问题就骑马到指挥部给郭忏将军送去。

    戴子冉看完惊愕不已:“按照这几天对手的表现来看,要是把战场扩大到你说的五倍,我们两个连打他一个营完全没问题,至少不会输,如果像你说的任意偷袭不设限制的话,十有**我们会赢……可是老大,这么一来恐怕与上面的要求有出入,别的不说,你就不怕得罪中央警卫团那些人啊?”

    “怕个屁啊老子又不是他们中央军系统的,还怕得罪那群眼高手低的孙子?这几天的鸟气受够了,你看看我们对手修建的那些工事和堡垒,都他娘的华而不实,纯粹是浪费钱,还有那些狗屁的新战术,也不知道是哪个蠢货想出来的,如此演练根本没什么作用,非好好教训丨他们一顿出出鸟气不可,大不了待上半个月拍拍屁股回家”吴铭是真生气了,否则不会一口气爆出这么多粗口话。

    其实戴子冉也是一肚子气,不仅没有规劝吴铭冷静,自己反倒被吴铭煽起满肚子火,当下不再说话,麻利地整理好吴铭的新计划,跑到边上林子里牵马出来,翻身上马,独自前往海会寺的指挥部。

    太阳偏西,准备加菜的弟兄们看到戴子冉还没回来,都担忧地议论说此事恐怕黄了,唯有躺在吊床上挥动竹壳扇的吴铭一点儿也不着急,如果戴子冉很快回来他恐怕着急了,到现在还没回来,说明自己的申请报告和作战计划已经引起了指挥部的重视,所以才会留下戴子冉详细询问和印证。

    果然,太阳下山没多久,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满脸兴奋的戴子冉入营之后,没等马停稳就飞身而下,跑到吴铭面前哈哈大笑:“铭哥,陈诚将军和郭忏将军他们答应了”

    吴铭白他一眼,继续摇着扇子:“情理之中,有什么好兴奋的?”

    戴子冉又是一笑:“你猜我们的下一个对手是谁?”

    “是谁都一样。”吴铭还是懒洋洋的样子。

    戴子冉急了:“是驻扎星子县城的中央警卫二团一营”

    吴铭的手握着扇子停在半空,猛然翻身天跳到地上,对已经围拢过来的弟兄们哈哈一笑,随即大声说道:

    “苍天有眼啊报应这么快就来了……弟兄们,下次的对手是从来到这儿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正眼看过我们,三天才送来一次粮食和青菜、不但没什么肉而且连油盐都短斤少两的警卫二团,大家说,怎么对付他们?”

    “揍他——”

    众弟兄齐声大吼,吴铭哈哈大笑,刚要发表一轮鼓动演说,就听营外的公路上传来汽车声。

    吴铭转头望去,哨兵已匆匆跑到吴铭面前报告:“报告团长,有两辆小汽车拐进来了,看车牌是军委会的。”

    吴铭示意他放行,转向戴子冉问道:“谁会来?”

    戴子冉突然拍拍脑门:“一高兴就忘了,陈诚将军说要过来和你深入探讨,其中有些细节我也说不清楚,但总体上已经通过。”

    吴铭恼火不已:“嘛逼的戴子冉,你想害死我是不是,这么大的事情你竟然忘了,要是真打仗怎么办?弟兄们都跟着你受罪啊知不知道?”

    戴子冉郁闷不已,吴铭来不及多说立刻下令集合,从树杈上摘下军帽套在脑袋上,完了整整军容扎进腰带,迈开严整的步伐向缓缓开进来的两辆汽车跑去。

第三卷步步惊心 第150章 惊动各方的对抗演习

    次日上午,庐山军官训练团一千八百四十名首期学员集中于海会寺大操场,聆听委员长蒋介石的阶段性学习训练总结和题为抵御外敌复兴民族》的演讲,随后以队为单位展开讨论,写出心得体会,一百余名各科教官分散进入各队参加讨论。

    精力旺盛的蒋介石在大太阳下完成了演讲,就被十余名将校簇拥进入五老峰下刚落成的西式办公楼,蒋介石略作休息,便与身边诸将谈心,询问有何建议?

    陈诚抓住机会,将昨晚与吴铭详细研讨反复修改后定稿的对抗演练计划呈送上去,这份立意新颖、如同实战检验的计划书非常细致和明确,非常贴近现实,不但难度陡增,针对性和检验性也非常强。

    蒋介石看完后很重视,当即对其中双方兵力投入是否合理提出疑问:“辞修,吴铭部再怎么说也只是地方保安部队,而且只有两个连三百官兵,面对警卫二团两个营的清剿,他们能顶住多久?”

    周围的总教官杨杰、参谋总长朱培德、军事厅长何国光等人听到蒋介石提出的问题后都很惊讶,立刻停止低声交谈,竖耳倾听。

    陈诚心里有底,不慌不忙地以第四次围剿战争前期的几次作战为例,和大家一起重温这样的一个事实:

    “……纵观上述情况,我军无论是总体还是局部,官兵人数都是共军的一倍乃至数倍,但每次都被行动迅速、行踪不定的共军拖得精疲力竭,最后被共军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和包围打援,现在这个没有预先设定、也没有太多限制的对抗演练计划,与我军之前遇到的情况非常相似,更有益的是,能对我们军官训练团上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其次,此次调来协助演练的浙军吴铭部,是一支非常优秀的地方部队,番号为浙江保安司令部直属第五团,该部常年驻扎浙西地区,面对赣东北共军的不断袭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法……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赣东北共军多次对驻扎浙西的该部,发动团营级别的突然袭击,每次均在该部的有效打击之下铩羽而归。”

    众人精神一振,细细一想还是觉得疑惑,总觉得对抗双方的力量太过悬殊,撇开警卫二团两个营的官兵优秀素质和精良装备不说,仅是一千人对三百人的悬殊力量对比,就不是很合理。

    被誉为军中理论家的总教官杨杰问道:“辞修兄,这个吴铭是不是淞沪事变期间,率领浙军的一个营级教导队驻守杭州青石桥、并首创工事堡垒快速构筑法的那个吴铭?”

    “就是他,目前被中央军校列为参考教材的《步兵基础训练手册》和《步兵军械保养与维修手册》,就是此人的杰作,他还根据国外的相关学术论文和实践经验,自编了轻重机枪的操作维护教材、基础测绘教材和迫击炮速成教材等等,目前已在浙军中全面推广。”陈诚时刻不忘抓住机会推荐吴铭。

    杨杰赞赏地点了点头:“那两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本人看过,写得非常好,通篇没有一句废话,简明扼要非常实用……由此看来,这个吴铭确实是个人才啊,辞修兄是怎么发现此人的?”

    陈诚笑道:“本人也是回家探亲路过浙西期间偶尔发现的……第十八军目前就在浙西地界休整,彼此接触很频繁,所以了解也比旁人更多一些。据第八军副军长罗卓英等将校介绍,吴铭部与任何地方部队都不同,该部军纪严明,训练极为刻苦,各级军官都有文化基础,士兵普遍识字,综合素质很高,其整体行军速度非常快,韧劲十足耐力惊人,精于山地作战,其作战特点与共军主力部队非常相似,在诸多方面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因此,在对抗演练范围成倍扩大,而且没有情报没有太多战术限制的条件下,我们警卫二团的两个营不一定能打得过他们。”

    听陈诚说得如此自信,众将校都被勾起了兴趣,蒋介石自然也不会例外,当即抛出陈诚的对抗演练计划,让大家对其中的两个对抗演练方案进行讨论和选择。

    讨论到最后,众人对两个方案都很感兴趣,割舍任何一个方案都舍不得,最后一致要求两个方案都来实践一次。

    由于两个对抗演练方案需要至少四天的时间展开,这还不算双方都需要三天时间来做准备,如此一来,就挤占了其他科目的学习和训练,本期学员预定的学习时间仅为半个月,现已进行十天的学习和训练,剩下五天时间显然不够用。

    蒋介石考虑良久,最后拍板:

    “时间挤一挤,双管齐下,对抗双方的准备时间,由三天减为一天,所有学员都要进场观摩,指挥部可请求教官团帮忙,尽快组建各裁判小组,定出详细的标准来……如果时间还不够,那就顺延,做好第二期学员的接待工作即可

    准备时间缩短到一天,对吴铭和他的弟兄们影响不大,从昨晚开始,吴铭的参谋组和阻击小队二十五名弟兄已根据指挥部提供的地图,复制出十几份演习地形图,今日一早,近半官兵手持地图悄然出动,对方圆十公里的演习区域内的道路、山体、溪流、悬崖和植被等等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探测和记录。

    留在营地的吴铭与戴子冉,紧张制定作战方案,相互探讨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采用的相应战术。

    驻扎星子县城的警卫二团却忙坏了。

    原本三天的准备期缩短为一天,让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团长黄梅兴、毕业于黄埔三期的副团长高致嵩和几个营长生出措手不及之感,碰面之后立即叫来当天负责接待吴铭部的联络官,详细询问吴铭部的官兵总人数和装备情况。

    得知吴铭部官兵除了配备的手枪比寻常步兵营多一些之外,肩上扛的全是半新旧的三八步枪,捷克机枪倒是不少,估计有十挺左右,但都显得很陈旧,估计是老长官俞济时组建浙军保安师换装之后淘汰下来的,所以不足为患,更不能与本部的配备到营一级的八二迫击炮和二十毫米机关炮相比。

    吴铭知道警卫二团的装备精良,每个营都有六门金陵厂生产的八二迫击炮,以及瑞典博福斯公司生产的六挺二十毫米高平两用机炮,但请来邱行湘询问警卫二团各级主官情况后,吴铭还是大吃一惊:

    警卫二团的几个主官都曾是俞济时麾下的军官,俞济时担任中央警卫二师师长的时候,黄梅兴就是他手下团长,警卫二师到了淞沪抗战更名为八十八师,黄梅兴等人都跟随俞济时经历了惨烈的淞沪抗战,时任营长的高致嵩等四人也和俞济时一样,身受重伤被抬下战场,伤愈以后才回到重新组建的中央警卫团。

    面对如此强敌,吴铭有些犯嘀咕了,自己的部队武器装备比不上对方,人数更是处于绝对劣势,能够战而胜之吗?

第三卷步步惊心 第151章 打他个落花流水(上)

    经过仔细权衡,吴铭终于定下心来:

    在山地战中,他根本不用担心黄梅兴等人的淞沪作战经验,更不会高估中央警卫二团官兵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无论是单兵军事素质还是各级军官指挥水平的对此,吴铭都相信本部强于对手。

    对吴铭最为有利的是,首先开始的对抗并没有设置阵地攻坚战,警卫二团两个营将按照中央军前几次围剿作战的惯用战法,对盘踞在演习规定区域中的芝山以南十二平方公里内的“赤军”展开围剿,虽然不知道黄梅兴等人采用什么战术,但吴铭知道对手能用的战术也就那几个:两路或三路穿插合围,或者一路长驱直入猛攻猛打,余部再从侧翼包抄或两侧包抄展开合击。

    当天下午四点刚过,吴铭派出去熟悉地形并进行测绘的十二个小队弟兄尽数返回,吴铭和戴子冉的参谋组立刻根据二十余张局部测绘图重新制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