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春风-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时,在她眼里,秦珏是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的。

    她还记得,那天从赏梅会出来,她和廖云去了梅花里的一家书局,在那里她第一次遇到罗锦言。

    小吏家的哑巴女儿,还有个商户的外家。

    那时廖雪的脑海里还浮现着刚才赏梅会上的情景,那些京城里顶尖的名门闰秀,而她即使和她们同在宴会上,也走不进她们的圈子。

    所以当她看到罗锦言的时候,她是不屑的,甚至有些扬眉吐气,整整一天她都在别人不屑的目光中,而现在终于有个在她看来,还比不上她的人出现了。

    那时的罗锦言还是小孩子,她很快就知道这就是李家属意的四少奶奶。

    再遇到罗锦言,她故意让这个小孩子知道李青越和她关系匪浅。

    那天她和李青越在屋里说话,让罗锦言在屋外等着,她从屋里出来时,看到那张冻得红彤彤的小脸,觉得很舒服。

    即使是嫡女,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像罗锦言这样小门小户的嫡女,也就配给廖家庶女守门子。

    她从小就知道李青越喜欢她,但李家是商户,虽然大周朝对商户不像前朝那样鄙视,但商户依然低人一等。

    但是她没有想到,到了京城后,李青越没有了家里的管束,竟然给她送东西。她想在京城建立好名声,一旦有京城大户人家来提亲,廖家就不得不把她记上祖谱,她在京城时间虽然不长,但也有了几分才名,她不想让李青越毁了她的前程。

    可是李青越是县试案首,南卷难于北卷,能做案首的又有几个?李家家财万贯,有的是银子给李青越打点,若是她不能如愿嫁进京城的世家大族,嫁进李家也不是不行。

    关于罗家小表妹罗锦言,她问过李青越,李青越告诉她,他只把罗锦言当成妹妹,且,他不可能娶个哑巴,那只是李大老爷心疼早逝的妹妹而想出的煳涂主意。

    她当然也不会把罗锦言放在眼里。

    长得再漂亮,也只是个出身不高身有残疾的丧母长女。

    再说,又有哪个高门大户会看重女子的颜色呢,娶妻娶贤。

    可惜后来阴差阳错,罗绍婉拒了廖家的亲事,廖老太爷很生气,因为原本是要把廖家的嫡长女廖霜说给罗绍的,廖二太太不想让二房占了便宜,便怂恿廖老太爷把她许给罗绍,由嫡女变成庶女,罗家当然不肯答应。

    再后来,罗绍居然重获重用,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文选郎,又娶了凤阳先生的女儿做了续弦,还把哑巴女儿嫁给了秦珏。

    而她,只能跟着王姨娘让人像挑菜似的相看。

    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父亲把她接到任上,没想到新进门的廖大太太把她当成眼中钉,居然要把娘家亲戚说给她,那是商户啊。

    如果一定嫁给商户,她也要嫁给李家那样的,李家是巨贾,而那家人怎能和李家相比,再说李青越还是有功名在身的。

    但她年纪大了,不能再蹉跎了,她必须要给自己寻条出路。

    她算准了廖家不会容留一个上吊自尽过的女儿,果然,她自尽被“救活”后,就被送到了京城。

    她让王姨娘从中巧做周旋,李青越果然来看她了。

    可惜十拿九稳的事,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还白白枉送了王姨娘的性命。

    此时的廖雪,坐在柳树里她的闺房里,看着李青越刚给她买回来的珍珠头面,嘴角漾出一丝笑意。

    廖大老爷和他那位八面玲珑的廖大太太,现在应该已经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吧。

    但她不急,只要那封书信在石井胡同廖家旧宅里藏上一日,他们就不敢动她。

    宁王一案,江南有多少世家大族被牵连进去了,至今为止,锦衣卫依然在江南查找宁王和王朝明的余党。廖家得以幸免一难,可若是把这封信拿出来,那就是兔死狐悲了。

    廖家想要放长线钓大鱼,从她手里找到那封书信,反倒是成全了她。

    廖三小姐已经死了,真若是廖家满门抄斩,也和她没有关系了。

    父亲、嫡母,你们最好不要惹我。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九四章 美人恩

    下午,李青越早早地从书院出来,手头的现银不多了,他要去钱庄里兑些银子出来。

    他看着脚上那双联福升的鞋子,他记得上次见到秦珏时,秦珏也穿着一双,所以他不想穿,但这是廖雪让人买回来的,廖雪说京城的名门公子都喜欢穿联福升的鞋子,联福升的老师傅是尚衣监出来的,因此联福升的鞋子虽然价值不菲,却是要提前十多日预订才行。

    廖雪不但有品味,还熟悉那些世家名门的作派,更重要的是,她现在对他真的很好。

    廖雪虽然已经不是廖家的女儿了,但他觉得这不是问题。

    那个来不明的李青雅,不是也做了李家小姐了吗?

    听说她是孤女,被罗锦言救下做了两年丫鬟,现在年纪大了,原是要放出去嫁人的,惜惜心疼她无依无靠,就让她摇身一变,做了千金小姐。

    好在那女子在秦家待了一阵子,举手投足真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样子,听说还知书达理,写的一手好字。

    但终归还是比不上廖雪的,廖雪虽然没有了娘家的依靠,可她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李青雅不过就是个孤女。

    孤女能成为李家小姐,继承二老太爷的香火,廖雪又有什么不能的。

    二哥最疼他了,而且二哥有的是办法,等到二哥回来,请他出面找个人家收廖雪为义女,好在有了李青雅的先例,到时也给善堂捐些银子,就说廖雪是善堂里养大的孤女好了。

    只是二哥能找到的人家,想来也是商户,真是委屈了廖雪。

    若是能让姑丈出面,给廖雪找个书香门第的人家,那就最好了。

    可是廖雪和姑丈曾经议过亲事,姑丈怕是不会帮忙,再说中间还隔着惜惜。

    只是太委屈廖雪了,而且父亲母亲对廖雪早有成见,很可能不会让他娶廖雪做正室。

    昨天晚上,他轻轻握着廖雪的手,廖雪羞红了脸,不敢抬头看他,他只好把她的手松开,他不能亵渎她。

    廖雪善解人意地抬起头,眼中波光粼粼,她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却令她更加楚楚动人。

    她的声音不如平时清亮,带着一丝只有他才能听出的呜咽:“四郎,你别怪我,我也想给你,可是。。。。。。我这个身子终是要给你留着的,我知道我是薄命之人,配不上你,但我却总是存着妄想,妄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堂堂正正地服侍你,哪怕是像我生母那样做个姨娘,我也愿意,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是来世让我做牛做马,我也心满意足,也不枉你与我相知一场。”

    想到这里,李青越心头一阵酸涩,她只有他了,他不能负她。

    他刚刚走出书院,身后有人拍他肩膀,他转过身来,原来是同窗刘兰石。

    刘兰石是真定人氏,他的姐姐嫁给了李贵妃的弟弟做了姨娘,他就真的把自己当成皇亲国戚了,书院里的人都看不起他。

    看到是他,李青越皱起眉头,嫌弃地道:“刘兄有事?”

    刘兰石嘻嘻一笑,道:“我前几日才听说,你们家是扬州的大盐商,我听我姐夫说过,扬州的盐商家里银子堆成山,就是皇家也没有他们有钱。”

    姐夫?也不怕李贵妃一口唾沫吐到你脸上,你姐姐不过是给人家当姨娘的,你有什么脸面叫人家姐夫。

    李青越懒得理他,在书院外面说这个,是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出身商户吗?

    真是目光短浅的小人。

    他哼了一声,没有回答,转身就走,刘兰石却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笑着说道:“我在荣宝斋看上一幅画,听说是前朝梅大家的真迹,你也知道我不懂这个,可我姐夫的生辰要到了,他可是最欣赏梅大家的,你帮我去看看吧,如果是真迹,我也好买下来。”

    梅大家的真迹?

    廖雪也喜欢梅大家,还曾经说过,如果有朝一日能临摩一幅梅大家的画,她一定绣下来。

    这两个月花钱如流水,父亲给他的五千两银子只剩下一千两了,他是买不起梅大家的画的,且,这还是刘兰石要送给李贵妃弟弟的。

    他想了想,对刘兰石道:“也好,不过我有个条件。”

    刘兰石大喜,整个书院里没有几个人搭理他,好在有高人指点,他这才找到李青越,没想到李青越真的答应了。

    “好啊,你只管说,只要你能帮我去看看那画的真假,我请你到倚红楼好好玩玩,那里的姑娘是京城里最漂亮的。”

    李青越不屑地一笑,对刘兰石道:“倚红楼就算了,我对那种地方没有兴趣。只要这幅画是真迹,你在送给李老爷之前,让我临摩几日,我保证原物奉还。”

    真是书呆子,临摩一幅古画有什么意思,又不能换成银子,哪如去倚红楼痛快?

    刘兰石觉得沾了便宜,满口答应下来。

    李青越对于金石书画素有研究,到了荣宝斋,看到那幅梅大家的腊梅图,他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

    廖雪肯定喜欢这幅画,而且也适合做成绣品。

    他仔细检查了这幅画的印章,再三鉴定后,确定这的确是梅大家的真迹。

    刘兰石欣喜若狂,当即便花了五千两银子,把这幅画买了下来。

    五千两银子啊,李青越暗中咂舌。

    如果他还在扬州,向父亲要五千两买书画,父亲肯定会给他,五千两银子,对于李家而言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现在,他捉襟见肘,也只能看着这幅画被刘兰石这种下三滥的纨绔子弟买走。

    刘兰石虽然狗屁不通,但却有几分市井中人的豪气,他当即把装画的匣子塞到李青越的怀里,道:“你不是要临摩吗?只管拿去,三日后还给我就行了,再过五日就是我姐夫的寿辰,你千万别误了我的正事。”

    李青越大喜过望,连银庄都没去,揣了这幅画回到柳树胡同。

    廖雪听说他竟然借到梅大家的真迹,感激地不知说什么才好,眼泪再也忍不住,像断线的珍珠一般落了下来。

    “四郎,你对我真好。”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九五章 五两银

    清晨,阳光明媚,李青越看着屋外瓦蓝的天空,心情愉悦。

    这几日,他和廖雪每天都在一起,他在书案前临摩画作,她为他红袖添香;她照着古画描绣花样子,他为她研墨舔笔。

    一炉清香、一壶香茗,耳边是她的莺声燕语,鼻端馨香阵阵。廖雪坚持要等到成亲以后才能和他亲昵,但是胭脂在侧,他依然心辕意满,明明两天便能临摩完的腊梅图,直到昨天晚上才完工。

    父亲母亲若是坚持让廖雪做姨娘,那他就带着廖雪长居京城。无论父母给他求娶哪家小姐,成亲后都让那女子留在扬州。等到父母百年之后,那女子膝下无子,就是万般不愿也要答应让他和廖雪的孩子记在名下,到那时他再想个办法,以七出之条把那女子休回娘家,让廖雪堂堂正正管理中馈,虽然妾室很难扶正,但是廖雪是不会在乎这些的,她心志高洁,不是那些俗不可耐的无知妇人。

    想到这里,李青越难掩脸上的笑意,到了书院,把梅大家的那幅腊梅图交还给刘兰石,但再没有心思听夫子讲书,早早地回了柳树里,和廖雪一起赏玩名画,吟诗作对。

    李青越觉得,这是他从小到大过得最好最舒服的日子就是现在了,如果二哥回来,能把父亲留给他做官后上下打点用的那笔银子交给他,生活就更加美好了。

    京城地,不易居。五千两银看似很多,但是打上几套头面,买个几件玉器古玩,也就所余无多了。

    次日,金宝楼送来一套金镶玉的头面,这是前几天他陪着廖雪去打的,订金二百两是早就给过的,金宝楼来交货的同时,也要收回尾数。

    尾数是六百两。

    李青越深吸一口气,二哥也真是的,把李青越送回去就行了,在扬州磨蹭什么,怎么还不回来?

    他只有一千两了,付了金宝斋的尾数,就只余下四百两。

    他有些迟疑,耳边响起廖雪难掩惊喜的声音:“四郎,这些真的都是给我的吗?你对我真好。”

    他的唇边荡起笑意,道:“你喜欢就好。”

    说着,他拿起一枝金镶玉的杏花簪子,给廖雪插在发髻间,廖雪红了脸颊,娇羞得如同微雨中含娇的睡莲。

    金宝楼来送货的见惯场面,满脸堆笑地道:“公子和太太真是天生的一对,这套头面没人比太太戴着更好看的了。”

    李青越哈哈大笑,廖雪明明还是姑娘的打扮,想必连这送货的也看出他们好喜渐近了。

    廖雪更加娇羞,李青越心情更好,大方地把六百两银子付给了金宝楼。

    到了下午,管事婆子过来,说是杂货铺和药材铺子的人来结帐了。

    他们这样的人家,自是不必拿着银子去买东西,月中和月底时,这些铺子便会上门结帐。

    柳树里的下人都是最近才买的,好在有几个是在大户人家做过事的,也懂些规矩,交到李青越面前的,都是和铺子里核对完的帐目。

    杂货铺子的钱倒是不多,只有二十两。

    但是药材铺子却是三百六十两。

    李青越皱起眉头,仔细看了看帐单,都是些燕窝雪蛤珍珠粉之类的,还有人参、鹿茸、当归。

    廖雪在扬州廖家的家庵里,受了很多苦楚,身体娇弱,这些药材都是给她买来滋补身子的。

    李青越松了口气,好在药材铺子还算懂规矩,没有乱记一通。

    他立刻让婆子去结帐。

    可当银子拿出来时,他心里一顿,把这三百八十两付出去,他就只有二十两银子了。

    他问那婆子:“还有什么地方要结帐的吗?”

    婆子想了想,道:“扬州小厨那边可能也该结帐了。”

    京城里一时寻不到会做扬州菜的厨娘,廖雪吃不惯京菜。

    柳树里和梅花里一带,早年就是南方人居住的地方,就连地名也是和京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胡同”,而是“里”和“巷”。

    虽然如今这一带早就搬进了很多新的人家,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但是依然是以南方人居多。

    扬州小厨就在街口,门面不大,但做的一手地道的扬州菜肴。

    李青越对吃并不讲究,廖雪来了以后,他舍不得让廖雪吃不好,便让扬州小厨包了他们的一日三餐,家里的厨娘只负责给下人们做饭和给廖雪炖补品。

    听说扬州小厨的帐还没有结清,李青越大怒,对那管事婆子道:“养你们是吃闲饭的,那边的帐怎么还没有结?”

    那婆子被骂得很是委屈,想要结帐还不容易,你只要掏银子,还愁人家不来找你收钱吗?

    不到半个时辰,婆子就把扬州小厨的人叫来了,一个月的饭食,倒是也没吃多少,只有十五两银子。

    十五两银子,还不够李青越买支湖笔的,可是今天,他有点傻了。

    把这十五两银子掏出去,他身上只有五两了。

    五两银子!

    十岁以后李青越就没有这么穷过。

    五两银子还怎么生活?

    不过好像也没关系,既然给这些铺子把帐目都给结清了,也就意味着可以继续赊帐了,等到他们下个月再来结帐时,二哥已经回到京城了。

    李青越大方地把扬州小厨的帐目都给结了,转过身去,看到廖雪赞赏地看着他:“四郎,你做得对,就是应该早早地把帐目结了,免得让这些贩夫走卒排着队登门结帐,让人看到有损斯文。”

    李青越的背嵴挺了起来,他就知道,只有廖雪最懂他。

    可是只有五两银子也太寒酸了,要到哪里弄点银子呢,他是案首,身上只有五两银子,说出去都丢人。

    看来明天要回趟杨树胡同了,二哥走的时候,一定给那边的管事留了银子,用来支付下人们的月例,还有宅子里日常的嚼用。

    那边的管事虽然不是扬州来的老人儿,可他也认识,还曾经赏过银子。再说他又不多借,只借一百两,这对二哥来说也不是大事,二哥给惜惜在苏州买宅子,一花就是几万两。

    次日一大早,李青越就让小厮去了杨树胡同,可是不到一个时辰,小厮就回来了。

    “四爷,杨树胡同那边上锁了,小的觉得奇怪,去隔壁姑老爷家里去问,听他家的门房说,王管事家里有事,回乡下去了,二爷又不在家,王管事担心底下的人不好管束,就给了他们月例,让那些人投亲的投亲,访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