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阳-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并不精擅相人推命之道,极有可能出现差错,不可尽信。”莫问如实说道,实事求是的讲他并不擅长算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限的精力用来做一件事情才有可能精深,全才只能是庸才。
    周贵人缓缓颌首,没有再问也没有请莫问帮忙渡厄化解,二人多年未见,莫问能够帮到这些已然不易,不能再得寸进尺。
    “时候不早了,贵人和两位王爷早些歇息,贫道告辞。”莫问起身离座。
    “多谢真人解惑。”周贵人迈步相送,到得门口冲莫问低声说道,“多多珍重。”
    莫问冲周贵人点了点头,迈步而出,与等候在门外的众人告辞离开。
    出得府门,四人兵分两路,老五送慕青姐丈回府,莫问与张洞之回返将军府。
    “莫问,大劫刚过,局势不稳,晋国亟需固本压仓之人,你一定要留下来。”张洞之并不知道莫问在夜逍遥府邸与夜逍遥等人的谈话内容。
    莫问摇了摇头,“我有要事在身,不能久留,歇过一晚明日就要离开。”
    张洞之闻言大感失望,“常言道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留在晋国亦不影响你的修行。”
    “隐于朝隐于野说的是妖物,岂能用在人的身上,此间事了,怕是夜逍遥也会离开。”莫问摇头说道。
    “夜真人也要走?”张洞之愕然问道。
    莫问没接张洞之话头,“明日你当上书朝廷,请皇上将城北天宁庵的宫女妃嫔尽数放归民间,写明是我请你代奏。”
    “好。”张洞之点了点头。
    “还有,此番劫难与佛门僧人无关,他们亦是受了妖物蒙蔽,请朝廷不要迁怒无辜僧尼。”
    张洞之面露疑惑,转头不解的看向莫问。
    莫问知道张洞之心中想的什么,便出言解释,“我虽然不喜欢僧人,却不能落井下石。”
    张洞之听得莫问言语,心悦诚服,连连点头。
    自将军府歇了一晚,次日清晨,莫问早早起身,叫醒老五,冲张洞之辞行。
    张家自然盛情挽留,奈何莫问执意要走,张洞之和方氏只能送行。
    “往何处去?”到得门口,张洞之出言问道。
    “去东海。”老五接口回答。
    莫问摇了摇头,“东海之行延后,回道观吧,我要闭关一段时日……”

第三百八十一章 师徒

    “好好好,先回道观。”老五连声附和。
    “家贫知孝子,国乱显忠臣。莫问,你还是留下吧,晋国需要你。”张洞之做着最后的努力。
    “我并非不想做那忠臣孝子,实话说与你吧,我先前开罪了东海龙族,若是留在晋国会为晋国招灾惹祸。”莫问摇头说道,将尺木交予南海对于东海来说是奇耻大辱,若是东海龙族寻到机会一定会出手报复,他此时的修为顶多自保,若是统兵根本无法兼顾和保护部下将士。
    三人说话之间,几匹快马自东方街道快速驰来,马上是几个内侍宦官,见到莫问,几个内侍面露喜色,策马到得近前,翻身下来展开手中黄绢,“天枢子接旨!”
    莫问很是厌恶此人趾高气扬的语气,闻言瞥了那些阉人一眼,转而冲张洞之抬了抬手,“张兄,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听了圣旨再走也不迟。”张洞之指着那些被晾在一旁的内侍冲莫问说道。
    “何事?”莫问转头冲那内侍问道。
    “太后请真人入宫叙话。”传旨内侍急忙合上黄绢,改为直述。
    “贫道有要事在身,即刻就要启程,请转告太后,将天宁庵的宫女尽数释放,以免再惹天怒。”莫问言罢冲老五招了招手,二人离开将军府向西行去。
    出得建康城,老五变身巨蝠,载了莫问凌空西飞。
    中午时分,二人回返道观,莫问单独喊来了慕青,询问她是否同意老五纳妾,慕青自然无有不允。莫问随后又喊来了赵樱英,随**代了几句,以示对她的重视。
    “选时不如撞日,今晚就办了喜事。”莫问拍板。
    道观不缺钱,有钱做什么都快,当晚老五就迎娶了赵樱英,拜过老爷,拜过丈夫,拜过正室,赵樱英终于有了名分。
    “老爷,你就在道观里闭关吧,我们还能伺候你。”老五帮莫问收拾着换洗的衣物。
    “无名山离此不远,若是有事,你可去寻我。”莫问摇头说道,他之所以急切的帮老五办理婚事,为的就是早日脱身闭关,闭关最好的地方就是阿九之前居住的无名山。
    老五知道劝说无用,便不再多说,帮莫问收拾了衣物,送莫问出门。
    “道观后院的那些草木当细心照料,若是结了果子,你可与家人分食,虽不能长生不死,却也得个延年益寿。”莫问交代道,当年敖烵所赠的灵物种子他留了一些在道观里,此时已经有一些已经长成结果。
    老五闻言点了点头,“老爷,你这次要闭关多久?”
    “不好说,一天是它,一年是它,十年也是它。”莫问摇头说道。
    “可千万别十年,十年以后你就老了。”老五皱眉咧嘴。
    “回去吧,莫让新人久等。”莫问冲老五摆了摆手。
    “我送你去无名山。”老五抬手去扯袍子。
    “回去。”莫问抬高了语调。
    老五闻言不敢再拗,只能站在道观门口目送莫问西去。
    三更时分,莫问到得无名山,看到阿九曾经住过的那处草庐,他感觉很是温馨,虽然阿九已经不在此处,妻子曾经住过的房屋还是令他感觉温馨亲切。
    由于无人居住修葺,草庐多有破漏,莫问简单打扫了灰尘,自东屋闭目小憩,他喜欢这里的气息,也喜欢这种安静的环境,宁静方得致远,他需要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下将诸多琐事理顺。
    冥司婕妤是地府的差事,天仙就是天仙,阿九在地府的地位很高,担了这一差事虽然不得自由,却也无需受苦,不过要想与阿九聚首就必须超过彩衣道姑,证那大罗金仙之位,要想证大罗金仙则必须平息天灾。
    所谓天灾,本质就是处理好与佛教的关系,此事并非杀尽天下光头就能万事大吉,正确的处置方法是弥补自身的不足,故此内丹修行法门必须推研广散。
    至于东海和南海的恩怨,他管不了也无心去管,一来修为不足,二来真正的金龙蛰伏于代国。
    由于东海之行分了心神,此时虽然心静,雪山之上的微妙状态已然不复存在,闭目良久,莫问始终不得灵感,便躺卧休息,没有强行思考。
    次日,仍然寻不到自何处下手,他仍未焦急,自屋外取了一些草药,以房中残留的瓮鼎熔炼疗伤丹药。
    数日过后,炼丹失败,这种很容易成丹的丹药都出现了差池令莫问认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静下心,在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件他忽视了的事情在悄然影响他。
    发现了问题,莫问便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是没有将狻猊内丹送还万寿山而心神不宁?不是,狻猊内丹那早晚要还,却也不急于一时。
    是思念阿九导致了心神不宁?也不是,平心而论阿九的飞升卸下了他肩头的包袱。
    是受辱于敖术没有前往报复而导致了心神不宁?也不是,敖术虽然打伤了他,他却并不记恨敖术,因为敖术只是为了寻回东海的尺木。
    难道是因为南海不讲道义而记恨南海?不是,不是,肯定不是,他不恨南海龙族,先前之事是自己一意孤行,南海龙族不讲道义,以后不与他们打交道也就是了,谈不上怨恨。
    亦或许是离开了雪山之巅,元神不得彻底释放,由此导致了悟性的降低?这种可能性很大,但是凡事都有原因,他当年之所以留在雪山山顶是因为阿九在那里,此时阿九已经不在雪山了,他就算是回到雪山,也寻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
    苦思数日,莫问心结始终难以打开,心结打不开,哪怕周围再安静,心中的静也是一种由外而内的静,无法彻底进入那种微妙的状态。
    不知不觉,莫问自山中待了十余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心境不但没有平静下来,反而变的很是慌乱,而问题的根源却一直没有找到。
    苦思无果,莫问换了一种方式,静静躺卧,扪心自问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结果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想做,阿九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也令他丧失了为之努力的动力,与阿九相聚是他奋斗的动力,但是这个动力远不如当年为了救阿九性命时的那种焦急更能令他奋起。
    人最怕丧失动力,他此时恰恰陷入了这一危险的局面,他的心境越来越平,平的很是死寂。
    半个月之后,莫问迫切的想要出山,至于出门之后干什么他并没有具体的打算,只是不想留在山里,心神不宁留在山里也没用。
    莫问想出山却并不想回上清观,老五有了妻妾儿女,不能凡事都拖上他,最主要的是老五也无法排解他内心深处的苦闷,他自己都不知道苦闷从何而来,老五自然更不知道。
    为什么要出山,莫问说不清楚,一直以来他都活的很是清醒,极少有迷茫的时候,此时他是真的迷茫了,这种迷茫不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也不是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走,而是一种与世人脱节的孤独,虽然修为不敌龙族,凡间却也难有敌手,地位远远高于他人,所到之处受到的都是礼遇和恭敬,这种被人敬畏的感觉万人如一,枯燥乏陈。
    又过了半个月,莫问体内灵气彻底盈满,留下一张定位符咒于木床,以便于老五有事寻来的时候可以找到他,随后带了包裹凌空出山。
    见到山外农人的瞬间,莫问恍然大悟,他终于知道困扰自己的根源是什么了,见到这些不相干的人,他心中的郁闷顿时一扫而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年纪不到,在没有了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无法避世苦修,最主要的是此时正值汉人和胡人大肆争斗的时候,他很想亲眼目睹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会发现什么样的事情,世人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出山之后,莫问直奔太乙山。
    当年为了寻找地乳,他曾经去过太乙山,在那丑陋的琼瑶尼姑手里得到了仙人泪,除了仙人泪,他还收了个弟子。
    当日傍晚,莫问到得太乙山,绕到后山之后找到了那几间破旧的房舍,到得前进唱了声福生无量天尊却并没有得到回应,拉开房门,发现房中无人。
    就在莫问探身打量房中事物之时身后传来了说话声,“道长,你有什么事?”
    莫问闻声转身,只见一个身着破旧道袍的道童提了一只木桶自东北小径向房舍走来,虽然时隔四年孩童已然长成了半大少年,他仍然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小道童就是他当年所收的弟子。
    “无名,你可还记得我?”莫问冲无名笑道。
    “你是小师父?”无名说的并不肯定,莫问当年过来的时候他不过八岁,很多事情虽然有印象却记不真切。
    莫问闻言点头微笑。
    “你师父呢?”莫问点头之后微笑发问。
    “师父两年前砍柴摔断了腿,没过多久就去世了。”无名走到门前拉开了房门,“小师父,快进屋。”
    “福生无量天尊。”莫问唱念了一声道号,提了水桶迈步进屋。
    房中的布置很是简陋,较之四年前初来的时候还要简陋,简陋归简陋,却并不脏乱。
    “这两年中何人照顾你的起居?”莫问指着床边的一个针线笸箩冲无名问道。
    “衣服是我自己连的,米是前山的道长帮我买的,他们要我去他们道观挂单,我没去。”无名低头说道。
    “你孤身一人,为何不去?”莫问问道。
    “师父让我在这里等你,他说你一定会回来接我……”
    。
    。明天开第六卷,游方

第三百八十二章 游方
    莫问闻言心中一酸,当年來去匆匆洠в芯〉揭桓龅笔Ω傅脑鹑危鞠胛新淼莱ご裘桑丛肼淼莱に赖暮苁峭蝗唬晃士芍蹦炅粝碌募家章淼莱'來得及传授给无名。
    “你愿不愿意跟为师走。”莫问和声问道。
    无名抬头看向莫问,“去哪儿。”
    “你想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莫问说道。
    莫问言罢,无名开始犹豫踌躇,看了看莫问又看了看草屋,犹豫良久拿不定主意,十二岁还不是一个能够**思考的年纪。
    “马道长也希望你能跟随为师学艺。”莫问好声相劝。
    “我不认识回來的路。”无名说道。
    “以后为师会为你引路。”莫问微笑开口,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成年之后都会生出父性和母性,与阿九洠в凶铀檬撬畲蟮囊藕叮ν绞且恢钟敫缸拥戎氐那酌芄叵担罢呒坛械氖羌家眨笳哐有氖茄觥
    “小师父,我们什么时候走。”无名问道。
    “明日拜过马道长再走,可否。”莫问出言商议。
    “好,小师父你先坐,我去做晚饭。”无名为莫问搬來一条长凳。
    莫问点头落座,看着无名自灶间忙碌。
    无名还是有些认生,不愿也不太敢与莫问说话,莫问也并不着急,接受一个人陌生人是需要时间的。
    晚饭很粗陋,糙米稀粥和腌菜,由于用盐不多,腌菜已经有些泛酸,莫问并未嫌弃,他虽然身拥道法却并不追求锦衣玉食。
    除了糙米腌菜,无名还煮了两个鸡蛋,吃饭时将鸡蛋恭敬的放到莫问面前,莫问将鸡蛋剥壳放进了无名的碗里,无名惊怯的看了莫问一眼,洠Ц彝迫谩
    晚饭过后,莫问正坐主位,命无名补上九叩,先前的拜师只有三跪半师之礼,按照道家规矩,关门弟子必须是三跪九叩。
    莫问洠в腥ナ晕廾男尬晕廾暮粑途僦咕湍芸闯鏊廖扌尬聿黄奖緛砭筒欢菲赖挠衷纾惹靶丛诜系募家崭緵'來得及教给无名。
    不过凡事皆有利弊,也幸亏马老道去世的早,如若不然无名此时已然学了外丹练气法门,再学内丹法门反而多有不便。
    无名睡熟之后,莫问出去了一趟,带回了香烛等祭奠之物,清晨无名起身,引着莫问前往马老道的埋骨之处。
    焚烧香烛祭拜之后,莫问冲那无碑土丘稽首说道,“马道长,贫道将无名带走了,此子由你抚养成人,你我当并居师位,福生无量天尊。”
    无名与马老道感情匪浅,即将远行心中大悲,痛哭许久方才跟随莫问回到草屋,收拾东西准备出山。
    莫问原本以为无名会将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令他洠氲降氖俏廾'有带走太多东西,只是自灶台旁侧的隐蔽处拿出了一个罐子,自罐子里掏出了一点碎金和一个布囊揣进怀里。
    莫问认得金色,那黄金是他当年临走时留给马老道的,布囊里想必是他留下的那几张符纸,要來一看,果然不错。
    “以后跟在为师身边,由我口授于你。”莫问将那几张符纸甩手焚化。
    无名见莫问能够凭空引火,大为好奇,点头过后跟随莫问出门。
    “放了吧,这山中不缺草籽。”莫问冲跑到鸡棚抓拿母鸡的无名说道。
    “我想送给前山的刘道长。”无名回头胆怯的看着莫问。
    “亦可。”莫问闻言微笑点头,无名懂得知恩图报令他很是欣慰,不过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个问睿蔷褪锹砝系浪淙欢晕廾芎茫匆恢苯衔侠鳌
    无名抱着两只已经脱毛的老母鸡走在前面,莫问跟随在后。
    太乙山占地颇广,自后山绕到阳坡需要不短的时间,二人行至巳时方才到得前山,太乙山一共有五处道观洞府,最大的一处道观位于阳麓,名为太乙宫,这是一座很大道观,房舍当有百余间,道人当有千余众。
    到得门口,无名回头看向莫问,莫问冲其微笑点头,抬手指了指道观的大门,示意他自行敲门。
    无名壮着胆子走上前去,刚想敲门,道观的大门被人拉开了,无名下意识的退后了几步,惊怯的看着自道观里走出的两个中年道人。
    “咦,无名,你怎么來了。”后出的那个清瘦道人看到了抱着母鸡的无名。
    “师兄,他是。”走在前面的道人出言问道。
    莫问趁机看了二人一眼,这两人都背着长剑,想必是要出门去的。
    “后山马老道家的童儿。”清瘦道人说道。
    “刘道长,我要走了,这两只鸡送给你,谢谢你一直照顾我。”无名重回台阶,将两只已经抱的老实的母鸡递向刘道长。
    刘道长闻言面露疑惑,抬头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莫问,低头冲无名说道,“你要去哪里。”
    “我要跟师父走,去哪儿还不知道。”无名答道。
    刘道长听得无名言语,心中疑云更盛,这是乱世,什么样的恶人都有,一个半大孩童跟外人离去着实令他担忧。
    莫问猜到了那道人心中所想,也敬他体恤照顾幼小,便迈步上前主动说道,“福生无量天尊,见过两位道长。”
    那两个中年道人听得莫问言语,心中陡然一凛,能够唱诵完整道号的必须是渡过天劫的紫气道人。
    “无量天尊,贫道太清太乙山刘彤阳,敢问真人道号上下,于上清何派清修。”刘道长出言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