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里淘金,剩下地人里面,立刻凸现出来几家比较稀罕的竞标者,其中一家是来自南洋的商家,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另一家来自于山东,却是鼎鼎大名的苗氏家族的代表,还有一个,居然是正在建厂的林家大公子!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这四家搅合在一起谁也不让谁,还没等日本人插手呢,就迅速将价格叫到了他们的心理底线以下!日本人觉得事态有些严峻了,马上申请暂时休息,然后派人迅速去了解其他三家的背景底细。

山东苗家不论,肯定后面是陈晓奇在撑着,他们有那个财力也有那个本事做这件事情,林家大公子刚刚出来,他那里有这么大的本钱和魄力来做?难道这是在做戏给别人看?南洋那个家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地?美国人的代表。怎么看也不像资本家的作风啊!

日本情报机关地效率是非常高的。中间休息一小时的功夫,他们就将三家相关的情报汇总起来,得出了初步的结论。林家大公子的后面是苏沪商帮,其中有虞洽卿在内的一帮大佬撑腰,他们的实力足够,而且在国民政府里面的关系非常深厚,可以直接通天,若不是这次事情特殊,他们是有可能直接拿下订单地!这必然是一个劲敌!

美国人的背后居然也是中国商业团体。是美国西部大名鼎鼎的余家和另外几家联手在做。余家的代表日本人很熟悉。就是在上海混了十几年也没有做成一笔大生意的余灵化,这个脑筋有点犯拧的中国人怎么都适应不了这个时候的中国政局。投资了几次都失败了,看来这一次是要在失业上寻求一点突破,却也是实力强劲不容小觑!

南洋这一家却是最令人费思量,他们居然是被荷兰人赶到新加坡的第一富商黄仲涵家!后世的中国人对于民国初年地东南亚华侨富商,了解最多的是陈嘉庚先生,但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其实当时最富有的是黄家,这个家族三代人经营,在印尼建立起来一个涵盖商业批发、保险、工业、金融、交通运输以及房地产在内的庞大商业帝国,总成“建源公司”,这家公司几乎涉足了华人在印尼的所有产业,并在橡胶、制糖、航运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1917年,他们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500万盾,在黄仲涵死去的1924年,整个建源公司的总财产达到2亿盾!

这么一个巨无霸式的大企业令荷兰殖民者眼红不已,在经济不景气地年份,他们向黄家征收3500万盾地高额税款,并大力压迫黄家的主要产业,逼他们减少橡胶砂糖香料出口,又限制轻工业制品地生活用品的进口,通过种种方式来压榨他们的财富,最终逼得黄仲涵避祸新加坡并最终死在那里。

黄家拥有巨大的财富,这是确凿无疑的,他们在世界各地设立了25个分部,生意遍及全球,“印尼橡胶王”的名声不是吹嘘的,他们的确有能力来招揽这么一大笔生意来作为回归大陆的开局!

四大对手均是来者不善!日本人顿时紧张起来!他们原先设想的局面绝不是这个样子,他们原本意料中的那些人已经退出去了,可是剩下的这些却是没有一个是好惹的!若是单纯从商业上来解决他们是非常困难的!

苏沪商帮可以赔钱干这笔买卖,以他们在国民政府之中的底蕴,完全可以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山东方面也可以干,通过这么一笔买卖不但可以让他们的纺织业迅速从灰烬中站立起来,还能顺道的跟南京政府加深合作,南洋人和美国方面则目标一致,就是要在新政权建立之后,想方设法的光荣回归,还有什么比借着这样的机会献上一份大礼更令人心动的呢?

“必须要解决掉他们!否则我们这一次的计划就要落空了!”矢田七太郎在场外遥控指挥,得知这样的情况之后大声叫了起来!

做成这件事,为帝国赢得至关重要的商业订单,这将成为他的仕途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必须要成功,否则下场堪虞。

第二卷 混世匪商 第二一一章 没有棉花

但是对手实在太强悍了!哪一家都不是好惹的!单纯凭借商业上的竞争是很难打倒他们的!必须要采取另外的措施!

日本人在这方面是很干脆的,文的不行就来武的,正当手段行不通,那就耍无赖吧!

矢田七太郎是非常有头脑的,他首先要求日本代表团提出新的条件,就是将招标要求中的供货期缩短!这一条至关重要,因为根据他们的了解,不管是山东苗氏、南洋黄家还是美国余氏,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纺纱厂和织布厂,如果将供货期缩的够短,那么他们就不得不面对交不起货的大麻烦!

其次是与之相配合的,加大逾期不能供货的索赔金额,这样一来他们就得考虑万一做得不好将要产生的巨大亏损!是不是能不能承受得住!

而日本就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在亚洲,论纺织工业的力量和数量,日本都是首屈一指的,他们有足够的工厂和工人来完成这样的订单,这都是经过严密计算的,不会有错!

对苏沪商帮,日本人直接通过外务省致电蒋总司令,声称这种国际化的招标事务上,不可以徇私情,不可以“破坏国际惯例”,“不可以纵容某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让林家大公子这样“连厂房都没有的企业参与到招标中,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必将引起严厉的国际谴责!”

说白了,就是不愿意让苏沪商帮在这里搅合了,如果他们再继续以这种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手段搞下去,日本人就要翻脸了!

当然这只是硬的一面,软的一面日本人也不会忽视,他们拐弯抹角的提出,“如果这件事是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的,那么作为彼此之间友好合作的开端,日本或许会在正在扯皮中的济南事件解决善后协议中做出适当地让步。”

只是或许、适当的、让步。用这样模棱两可的话语来拖延时间,令对方放松警惕。同时自己再提高速度筹备新的筹码,这是日本人惯用的招数,到时候再来个死不认账就完事了,我就是跟你耍赖皮,能奈我何?

他们这样的表示,看起来是软硬兼施。但是在知道内情地蒋总司令那里却是好事一件,他知道日本人可能上当了,而这“可能的让步”起码比现在一点都不让要强的多,不要白不要,所以他欣然笑纳了。

同时,上海的林家以及许多参与此事的苏沪商家的家宅附近出现不少的日本浪人和一看就不是好人的家伙在活动,对经过的人和进出地人进行骚扰谩骂恐吓,什么下流招数都有。

而在黄家临时住所和余灵化地办公室那里。同样也出现了这样地事情。即便是他们都在英国租界区里面。照样阻止不了日本流氓地骚扰恐吓。

招标现场内地人很快就知道外面地变化。然后混乱就产生了。除了山东苗氏地代表之外。其他三家在这里地人都有点心不在焉地。好几次喊错价格。搞得场面非常尴尬。最后他们匆匆忙忙地结束了这场根本实力不对称地招标会。逃难也似地退出了竞争。

日本代表洋洋得意。他们地竞争对手只剩下山东人。不断压低地价格令双方喊价地声音都有些狰狞狠戾。非常之不友好。双方之间地人谁都不让相互瞪着眼珠子。现场地气氛如同火药桶似地。一点就爆。

又爆出一个令日本人心脏差点抽筋地价格后。日本代表方跳起来。大声喝道:“我抗议!他们这是在搞恶意竞争!这样地价格连购买坯布地成本都不到。怎么可能买得到染好地布匹?他们根本就提供不了!我们要求公正方取消他们地资格!”

公正方地英国人皱着眉头问山东代表:“你们报出来地价格已经远远不够成本了。即使你们不给工人发工钱。这样地价格也是一定会赔钱地!我建议你们双方还是适可而止地相互妥协为好。我们这是在正式地招标。不是斗气。先生们!”

山东代表是一个看起来懒洋洋地年轻人。貌似这么大笔数额地买卖在他这里根本不当一回事。他吊儿郎当地歪坐在那里。眼睛斜藐着日本人。不阴不阳地说:“临来地时候。我们地东家是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个单子地!你们这样说。这不是诚心冤枉人嘛!”

公证人道:“这位先生,我想您的上司也许没有意识到会有这么激烈的竞争吧?为了您的商业利益考虑。我们建议暂时停止拍卖。您再跟上司沟通一下比较稳妥!”

山东代表勉为其难的答应了,然后到自己的专用房间里不知道鼓捣啥去了。八个小时之后。招标会重开,日本人仅仅报了一次价,这笔买卖就一锤定音!

这样的结果当真是皆大欢喜!不用将招标现场弄成全武行的械斗场,也不会因此引起什么血案来,大家都有所得,可谓各得其所。

当然,发标方能够获得这样“低价”的货物,那是喜出望外的,这样就省下了一大笔钱,日本人则得到了他们必定要拿到的订单,尽管这样的价钱简直是在赔本赚吆喝,但是现在这非常时期,国府主动采购他们的货物,将对最近以来的排日风潮取得巨大的回击,相比起来,些许的损失算什么?

美中不足的是,这笔订单的供货期着实短了些。

消息传到日本,矢田七太郎获得了大力夸奖,上面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尽快的将这笔生意全部结束,将日本低迷到极点的纺织业重新启动起来,给全国的工商业界做个表率!能够这么快打开南京政府的大门,功劳甚大!

虹口区领事馆内,矢田七太郎再次大宴宾客,与有功诸君一起庆贺这场激烈战斗的胜利,并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重新分配。因为中标价格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他们这次分配的就不是利润,而是损失了。

相比起上次来,这次与会者的情绪似乎都没那么高了。花了这么大的力气获得了这样地结果,这不是商人们愿意看到的,分利润变成了分债务,谁愿意干这破事儿啊!

他们的情绪很快被矢田觉察。他瘪着嘴瞪着眼用力的呵斥:“愚蠢的家伙!你们要知道这是非常时期,大日本帝国的经济振兴在此一举,诸君能够置身其中开这个好头。应该感到无上地荣光,怎么会是这样一种态度?太不像话了!”

年轻人藤野轻描淡写的说:“为帝国效力自然史非常荣幸,但是也不应该这么让我们赔钱啊!这样大的生意居然没有利润可以赚,说出去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也要为家族负责!”

矢田在嘴里低声嘀咕:“可恶的町人!眼里就只有钱!钱!钱!一点为皇国尽忠的想法都没有,太混账了!”

他瞪着眼狠狠的瞅了一下藤野,大声道:“你们要知道,帝国对这些家族纺织业是免税的,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补贴!你们不但不想着报效皇恩,光斤斤计较这一点点的利润损失。不觉地惭愧吗?这一次只要打开了支那政府的门路,我们就有更多的生意机会,你们还怕没有钱赚吗?眼光。要看远一些!一旦我们在满蒙地特权拿在手里,你们是都有机会的!”

年轻人们听得眼睛一亮,但是中年人们却不好糊弄,他们有些幽怨的说:“就算满蒙能够拿到,那也是关东那些家伙们的地盘,他们才不会让我们去抢好处呢!我们还是什么都得不到!”

日本人中,关东人和关西人相互之间死顶,以至于他们设定的电力系统标准都不一样,一个是欧洲标准。一个美国标准,在生意场上更是如此,关东人的势力范围现在主要在朝鲜和东三省一代,而关西人则主要在上海、福建、广东以及东南亚一带。

在军队中来说,关东人主要是在陆军省,关西人则主要是在海军部,相互之间又是死顶,所以矢田说得关东的好处,关西财团们压根就不信。

矢田也知道自己这话说得不大靠谱。他脸面一黑,勃然作色道:“即使是满蒙暂时不能插手,别忘了我们皇国远图,在整个亚洲是有多么大的未来期望!相比起来,你们今天的牺牲,可以收获不久地将来更大的市场和财富,区区一个满蒙算什么?”

中年人们说:“如果领事阁下可以取得上面的授权认可,让我们的家族都有办法交代,那么这一次的事情作出牺牲是可以的!”

矢田拍板:“那就这样!大家马上准备。我们的时间不是很多。不能让支那人觉得我们不能够遵守合同,这是帝国绝不能接受的!”

庆功会搞成这样就不伦不类的结束了。但是麻烦才刚刚开始。在接到中央银行地首笔预付款后,日本人马上开始布置棉花收购转运的事情,接下来的事情把他们彻底弄晕了!

1928年,整个华北水旱蝗灾频发,西北地区的夏粮只有两成,秋粮几近绝产!原本的棉花产区只剩下一些干枯的只能当柴火烧的低矮秸秆,产量几乎为零!

而另一个棉花产区河北省,则因为战乱的缘故没来得及播种完全,长出来的棉苗因为缺乏照顾长势很差,又被过路地大军来回糟蹋几番,直接跟没种差不多,这块日本人控制下地棉产区也同样没什么贡献!

山东地区,因为农田水利的极大改善,棉花不仅没有减产,反而大增,一千万亩棉花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地三亿公斤,几乎是去年全国棉花产量的总和!这样的消息公布之后,世界棉花价格顿时下跌一成,特别是销往东亚地区的棉花更是大减,没有了百分之十的利润,这样的出口生意做起来没意思啊!

但是这些棉花,卖与不卖全在陈晓奇一手掌握中,别人说了不算,日本人想买,那得先算算这段时间的侵华行为给山东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再说!俺又不指望着卖给你赚钱!

日本国内主要以种桑养蚕为主,产量原本也不算高,棉花就基本忽略了。历来是主要靠收购中国的棉丝加工之后再返销的,这一次更加的指望不上了。

这样摆在日本人面前的选择,就只有此时主要出口棉花地西方国家………英国人和美国人。但是当他们找到英美人的时候,惊闻他们所有的出口份额都被南洋一个华人家族全都垄断了!这个华人家族,就是黄家!

日本人这时候才真正明白过来,合着这一次的竞标就是他们准备不足啊!四家以华人为主的投标方屁股后面都有足够的棉花供应。日本纯粹靠了习惯性地市场购入,这么一来一旦出现这种大范围的囤货,他们顿时就傻了眼!前段时间光顾着忙活挤兑风和抵制日货了,哪里想到这帮家伙们不声不响的就把棉花都给拢在手里了?他们这是都听到了风声啊!

日本人非常憋屈,以他们的情报能力,怎么会这么晚才得到消息?怎么会没想到中国人玩这一手呢?简直不可原谅!

1928年,全中国的棉花产量大约是七亿多公斤,其中江北地区的主要产区不同程度减产之后,收到的新棉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南方产棉区中,日本人控制地部分收到手的并不多,已经织成布的都给抢购风收走了。现在他们除了逼迫苏沪商帮将自家地棉花吐出来之外,没别的办法,要不然,他们就得想办法买这些人的坯布,但是那价格…想想就能把他们气疯了!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找买下了英美出口棉花的黄家谈判!但是这个时候,为了躲祸,黄家代表人给日本人吓得跑到山东去了,上海办事处空空如也!

如果去山东找这个家伙商量事情。那是非常嗦的,这时候的日本人在那里活得跟老鼠似的,山东人看到他们眼睛里都是要吃人的眼神,他们自己做的孽自己知道,况且若是黄家人钻进了陈晓奇地保护圈里不出来,想找到他太难了!

那么另一个办法,就是去新加坡的黄家总行去找人了!日本人立刻通知当地的机构去接触黄家,得到的消息差点让矢田吐血………此次参加竞标的、收购了全部英美出口棉花的那个黄家人,是另外一枝黄仲鹏。并非黄仲涵的子女,双方之间的生意是严格分开的,根本不关他们地事!而黄仲鹏这一枝的人原本就是不参与家族经营的,后来一个第三代黄宗康不知道在什么人的支持下从1925年开始涉足实业,并很快在南洋崛起,但是生意方面跟黄家基本不往来,所以双方并不熟悉!

找不到正主,日本人抓瞎了!英国人和美国人不可能毁约将棉花在卖给他们,其他的棉花想要挤出来那也不是不可以。一则需要时间来筹集。二则价格上那就要狠狠的宰一刀,否则不能弥补他们的经济损失。英美商人什么时候在生意场上吃过亏?日本人只有干瞪眼!

供货期是日本人自己提出来缩短的。现种棉花那是来不及了,预付款也收了,想要毁约,丢不起那人也不能那么干,那么棉花,这该死的棉花,到底该怎么办?!

还没等日本人想好怎么跟英美商人去协调,南洋发生了大事,导致列强殖民者没工夫跟日本人扯淡了。婆罗洲地华人爆发了起义,他们打出来地旗号,是重建“兰芳共和国”!

1928年10月初的时候,装载着八百精英部队和20架战机地货轮到达坤甸,卸下货物之后就进驻造船厂修整维护,便在这个时候,藏在改装过的集装箱中的人员和设备卸下来,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