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晓奇心道:“我他妈这都回炉了,你们也都试一回这滋味咋样,难兄难弟啊!嘿嘿!”

第二天一大早,才六点出头的功夫,陈晓奇就来到了专门给这些外来客当做中转站的客房,很不错,这七个人无一例外都起来了,这让陈晓奇稍微有一点意外,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而娱乐节目,尤其是平民百姓,每天晚上天黑就睡,天亮就起,生活作息规律得很。

黄镇山和李俊峰是军人出身,不用说都是闻鸡起舞惯了,到点自然起来点卯的,军队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掉,朱大成和贺宝文是武术家庭出身,冬练三伏夏练三九的,那也是有规矩可循。胡迁是“燕子门”的徒孙,这早期的燕儿有虫吃,果不其然。吴盛不用说了,家里就是培养辅助人才的,当然不能比人家家主起得还晚,周云鹏则是家学严谨,估计在家里老爷子整天看的死死的,一点不能由着性子来,出去胡闹可以,起居饮食那是有严格教条的,陈晓奇想想就觉得可怜啊,自己那个时代,小年轻的都很多不得睡到日上三竿。

所有人都起来了,各自在庭院里做着不同的活动,黄镇山和李俊峰打得是军中传授的拳脚,朱大成贺宝文自然有家传的功夫,胡迁也有自己的一套,周云鹏似乎在做五禽戏似的动作,只有吴盛无所事事的在那里转圈,貌似比较孤单。

看得出来昨天晚上黄镇山和李俊峰休息的不够好,两个人的眼圈都是黑的,但是精神头很足,看到陈晓奇过来了,都停下自己手里的动作围拢过来,各自的打着招呼。

陈晓奇一一点头算是应过,笑着说:“诸位,昨天晚上休息得还不错吧?”

众人纷纷点头,周云鹏笑道:“还行还行,就是那床太软了,刚开始老觉得自己往下陷,跟掉进泥坑里似的,怪不得劲,后来就觉得很舒坦了。”

众人一笑。这个不奇怪,在国内他们睡得基本都是硬板床,铺的被褥也不是很厚,而这里的客房里面都是钢丝软床,也就是后世常见的“席梦思”之类的,只不过这时侯钢丝弹性和刚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足,人躺上去一下子就陷进去了,感觉有点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习惯了也就那么回事。不过睡这种床的人干不了重活,腰受不了啊。

陈晓奇对黄镇山和李俊峰说:“你们好像睡得不足啊!昨晚上是不是熬到很晚才睡?”

两人苦笑,何止是没有睡足啊,简直就是没怎么睡。陈晓奇给的那两份东西对两个人的冲击太大了,一时之间几乎接受不大了。那本《陆军士兵军事训练教材》还好一些,毕竟都是一脉相承的东西,尽管内容比以前他们所知道的要详尽许多,先进许多,总还是容易看进去,但是《特种作战》就比较难了,李俊峰怎么说是专业军事院校的高材生,但是实战经验欠缺,而黄镇山则是老兵油子,但是对于军事素养和军事战略层面的东西几乎不懂,两个人看来看去不得要领,但是知道这东西非同一般,所以硬着头皮匆匆看完一遍,两个人相对无语,后来慢慢讨论起来,越发觉的陈晓奇这个人深不可测,这心里头的那份矜持和自得又给打下去不少。

陈晓奇的那两份东西不算稀奇,一本是从地摊上买来的《1987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士兵军事训练教材》,他当年也是如获至宝的前后翻阅数次,记得大概,加上跟自己初期受过的军训相验证,和网上军事论坛的老鸟以及大量电视连续剧里面的军事训练内容,加吧起来整出来的这么一本东西,一年多的时间不断丰满才搞出来的。要知道那是在越战之后进行的一次总结汇编的产物,跟这个时代的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特种作战》的内容就更有些扯淡,基本没有什么成型的真正训练教材可作参考,陈晓奇纯粹是将网上看来的那些对全世界各特种部队的介绍、好莱坞的电影、国内的电视剧、网络小说、论坛精华帖子等等的一些内容先写下来,然后从军事选拔和训练开始列出来大纲条目,在将一部分特种作战以及超限战的内容罗列上来,然后凑成了这么一本似是而非的东西,看起来当然玄得很,特别是里面一些装备手段,这时代的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关于特种兵的战略性的使用和作用,那也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黄李二人能理解就见鬼了。

两个人见了这两本东西之后,终于确定陈晓奇的底气那么足到底从哪里来的,他们现在可以肯定,要么陈晓奇背后另外有一个大势力在支持他,要不然这种东西都是国家力量才搞出来的高端玩意,不可能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毛头小子能折腾出来的,那简直不可想象。但是如果真是他自己弄出来的,那更好办了,这简直是半仙之类的人啊,单凭这份军事才分,到哪里都是受到人重用的,最次也是高级将领水准,再高点那就赶上蒋百里蔡锷等人了,了不得,不得了。

陈晓奇自然不会说破这些,他只是故作高深莫测的在那里嘿嘿嘿的笑,特别是李俊峰非常庄重的将两本册子还回来的时候,那种态度和神情即使社会经验不是很足陈晓奇也看得出来变化,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

陈晓奇心情大好,笑着说:“各位兄弟,从明天开始,咱们就没这么清闲了,在人手还没有到齐之前,我们这些人必须要先把自己整出个样子来,让后来的人也知道知道咱这个群体不是白给的。今天你们就先自己随意在工厂区转悠转悠,或者到靶场去练练手也行,待会有裁缝过来给你们每个人量体裁衣,加班加点的话明天就能穿上咱们定做的作训服了。呵呵,我可是先声明啊,今天晚上,你们就要搬到训练中心去了,明天一早开始正式训练,我跟你们一块,我每天的训练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三小时,你们可是有全天的时间,要是一个月后进行考核的时候诸位军事素质都赶不上我的话,可别怪兄弟不给好脸子看!”

其他人还好说,周云鹏的小脸马上就垮下来了,皱着眉头撇着嘴叫道:“啊?!这就要训练啊!我还以为能多玩两天呢,这一路上净走马观花了,七哥,咱晚两天再搞行不?”

陈晓奇笑道:“这事没得商量,到了这里一切就得听我的,我必须要对你的将来负责,能不能成才可不是松松垮垮放任自流就行的,你老大不小了,要玩有的是东西让你玩,嘿嘿,明天之后,你要是还有精神玩,那我放松一下也不是不允许啊!”

黄镇山抓住他的后脖领子拎过去,呲着牙嘿嘿笑道:“臭小子,你还惦记着上街看洋婆子是吧?美得你啊!你给我乖乖的呆在这里,老子好长时间没训过人了,今天先从你开始找找感觉,走,老子教你打枪去!”

周云鹏当然不服输,嚷嚷道:“打枪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家里就有好几杆枪,我也放过,跟大炮仗似的,有啥啊?”

陈晓奇笑道:“我这里可是不一样啊!我这里有各种手枪、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子弹管够,就怕你到时候打得手酸腿软啊!”

朱大成和贺宝文眼睛发亮,兴奋的叫道:“走走走,摸摸枪去,长这么大了光耍弄拳脚了,还真没试过枪杆子什么感觉呢。”

第一卷 绸缪基业 第三十一章 过把枪瘾

众人嬉闹着出了门,拐弯就往兵工厂那个方向去。陈晓奇这一年的时间来,早已将这周围几千亩地全都买了下来,因为这里中心是一座高不过四五十米的小丘陵蜿蜒盘踞着,旁边有一条几丈宽的小河,地表石头横生,长不了好庄稼,只有一些松树和柏木林,还都是受法律保护不得随意砍伐,故而这一片地并没有花太多的钱。当然了这要是在国内,那就更便宜了,几万大洋就搞定。

陈晓奇将这个区域全部圈了起来,分为几大块,这长方形的地块中最靠近小丘陵的地方是兵工厂,而研发中心则独立在另外一个角落的几栋复合式房屋,现在已经开始设计新的研发建筑群,会客的地方在最靠近公路的前端,从那里走到兵工厂有一英里远,靶场在最头上,正冲着一块几十米高的斜坡,上面还特别加固了一道两米厚的混凝土围墙,防止试射的时候子弹乱飞跑到人家地里去。

他们出门到了前厅的时候,已经有提前招来的裁缝等着给他们量体裁衣。陈晓奇旗下本身就有自己的牛仔服加工厂,熟练裁缝和设备都是现成的,因为产能的扩大,芝加哥的第一个厂区已经早就不够用了,扩大之后就将原来的小设备拉到了这里的设计中心,顺便做一做内部人员的工作服什么的。这个时代,大家对于各行业的制服都没有自己的专门设计,陈晓奇算是先走了一步,在他这里的工作人员,不管是核心力量的研发团队,还是打扫卫生的,都有自己的制服铭牌,并且以颜色区别权限级别,很容易管理和分辨,这绝对是一大创举。

熟手们干活就是快捷,几个人几分钟的功夫就量好了尺寸,然后裁缝就回去加班加点的给他们裁剪缝纫。陈晓奇早早就想好了这里军事部门的服装样式,他直接采用了后世的夹克式作训服,现在没有尼龙混纺面料,只能先用黑色的帆布制作,反正厚实耐磨,穿在身上精神利索,跟着时代的那些别扭难看的衣服绝不相同。

做完衣服之后,另外有人等着领吴盛去自己的工作岗位了,吴盛自己在家学的是老式的账房手法,跟现在西方的财务制度落后太远,所以他别无选择的只能先当一阵子学徒才行,而且陈晓奇也没打算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会计出纳对待,他需要的是一个知根知底能够对他的财务运作起到监督作用,不要被那些负责各部门财务工作的洋鬼子给从中间捣鬼才行。。现在陈晓奇的架子拉的太大,不得不成立了一个财务处理中心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工作,未来他还准备成立一个银行结算中心,这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可靠的。吴盛现在也是赶鸭子上架,行不行就看他自己的了。

因为事先计划不够周详,陈晓奇现在也是手忙脚乱的,基本上都是出了问题才急忙抱佛脚堵窟窿,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不成熟不老练。若不是有斯特恩帮着一块忙活,他自己早就焦头烂额了。说起来,还真是要感谢资本主义国家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为这些急需人才的新型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人才,而基本完备的法律也有效的约束了这些人的职业道德,可以说除了金融业,工业企业的发展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不会有国内那样的军阀和税务部门随意的折腾你,西方法律都是保护纳税人,特别是纳税大户的权益的。

陈晓奇暂时指派了一名地地道道的美籍华人作为吴盛的助手,帮他翻译并教给他一些在美国生活的基本常识,除此之外,陈晓奇现在也才想起来到处寻找各种中文版的科技工业教材和出版物,实在没有的,赶紧出钱请人翻译,反正现在他手里有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根本不在乎这些小花费,但是这些东西却是将来大事业大班子的培训必备基础啊,怎么能少得了?他现在终于知道一个人干不了多少事,一个足够庞大而有效的工作团队才能够运转的起来,经验不足啊!

吴盛怀着悲壮的心情跟着那位看起来同一肤色,但行动语言都决不相类的同胞走了,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无数艰难等着他呢。

其他六个人只能以爱莫能助的心情眼睁睁看着吴盛走了,然后收拾心情跟着陈晓奇去了靶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陈晓奇除了筹备枪支生产之外,他的武器实验室还搜罗了大量这时代西方国家主要装备的轻武器来作为研究参考,像最经典的柯尔特M1903,又叫马牌撸子,M1911,毛瑟盒子炮(c96,不是后来横行一时的镜面匣子,那是M1932款),鲁格P08等手枪,另有著名的“芝加哥打字机”M1921式冲锋枪,勃朗宁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也就是后来勃朗宁轻机枪的前身,还有M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等。步枪则有著名的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德国的毛瑟K98,苏俄的莫辛.纳甘1891式步枪以及李恩菲尔德步枪以及小日本的三八大盖。可以说这时代最好的枪这里基本都有收藏,但是只作为研究参考用,是不可以转卖仿制的,当然获得批准那是另一回事了,总之陈晓奇现在就是要将这些经典前些搞明白了,以备将来搞事的时候,拉出来就能造啊!他现在没时间等着这些枪自己改进了,有条件,自己研究。比如说,他现在就将两个德国蔡司出来的工程师抓来专门搞瞄准镜,二战战场常用的4倍、六倍自然不用说,如果条件许可,他甚至想搞后世那些大狙常用的10倍瞄准镜,红外线什么的,只能等等了。这是这时代,光学玻璃的生产太难太少,制造成本太高,即使到了后世21世纪的中国,似乎都没能力大规模列装有定焦瞄准的枪械啊!光学玻璃,可不是那些劣质望远镜镜片就能用的。

顺道的,陈晓奇还要组织人研究各种炮瞄镜,毕竟在雷达能够广泛应用之前,炮瞄镜是最主要的瞄准设备,特别是大炮巨舰绝对少不了,而他将来要大量的狙击手,这光学玻璃知道无论如何要提上日程。

当然这是只是计划,实行起来一没人才而没资金,不是一两天就能搞起来的,况且还有技术可以盗用,关键还是将工业生产能力提升起来是王道。陈晓奇现在基本上是看到什么东西就会联想起一大队,然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本记下来,差不多攒到一定程度就加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皮毛资料,成立研究部门进行开发,这都是将来必须的东西啊!

闲言少叙,陈晓奇带着六个人很快来到兵工厂,经过守卫验证之后做了登记,然后有人按照陈晓奇的要求去取枪械弹药,他们几个则绕到靶场那边等着。这也是陈晓奇定下的规矩,出入要害部门的所有人必须要等级,而且未经授权级别不够的人是不可以随意带到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的。现在陈晓奇手里没人,否则他恨不得马上就建立起来现代化的护卫团队,将自己的这片家业守得水泼不进。他现在越来越感受到一些不怀好意的眼睛在盯着他,因为他和他的实验室最近太出风头了,有想法的人不打他的主意才怪呢。要不是他当初就提前预防这种事,将整套班子都放在了离城十多英里的地方四面没有任何的建筑和村落,来人几乎无处藏身的话,说不定一些秘密早就泄露出去了。哎呀,自己的护卫力量迫切需要啊!

一大帮人在靶场拉开阵势,在一些专门招聘来的退伍军人测试顾问的辅导之下,七个人痛痛快快的消耗起那一箱箱的子弹来。陈晓奇很有经验的将那四个没怎么摸过枪的人全部压在地上趴着开枪,否则他们高兴起来手里拿着枪手指头放在扳机上四处乱比划,很容易走火要人命的,这种事情他从网上看过,军训时也特别被关照过,所以很清楚。再说辅助的那些人都是从战场上回来的,对于新兵蛋子什么德行明白得很,所以才没出什么问题。

这么多种类的枪械在场所有人都没有一次都玩过,所以特别的兴奋,男人果然骨子里都是嗜血的,就连黄镇山这种老兵油子在抓着重机枪朝着远处的纸靶扫荡的时候,都夸张的咧着大嘴目露凶光哇哇大叫,浑身给机枪震得乱哆嗦也舍不得撒手。

要说这六个人的身体素质还真是强啊!一般人以前没摸过枪的话,开不了十枪就会把肩膀跺的肿起来,手指头绝对会酸,可是这帮家伙玩了整整两个小时都不见疲惫,陈晓奇心中叹服不已外,不由得暗自下定决心,明天开始的训练量将会加大一倍!因为就连看起来像是豆芽菜的周云鹏都玩的生龙活虎,哪里还有半点瘦弱的样子?

丢下他们在这里过瘾,陈晓奇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他交代好了守卫,然后自己匆忙赶奔实验室片区,赶紧补上自己今天耽误的工作。现在不用问都知道,自己的办公室桌子上,需要他批阅签字的文件又摞成一座小山了,那位脾气很大的秘书丽莎小姐恐怕已经开始抱怨了,唉,这却又是何苦由来,学什么不好,学人家争霸天下这最不好玩的游戏呢?

第一卷 绸缪基业 第三十二章 新式军训

丽莎小姐终于还是来到了实验室上班,刚开始她对于辅助陈晓奇还是很不以为然的,接下来的生活简直是一场噩梦,几乎眨眼之间,那间只有几个人的小小实验室迅速膨胀成现在这种拥有一百多位研究员、下设六个工厂和四五百员工的大企业,而旁边那巨大的工地和规划蓝图上密密麻麻让人眼晕的合作项目、扩展规划让她终于明白,这个看起来很英俊很稚嫩的东方小伙子脑袋是多么的聪明,野心是多么的大!

她的工作从最初的写写画画几张纸,到现在几乎每天都要加班还忙不过来的程度。多亏她受到的专业教育,加上后来配上的几个副手才勉强忙过来,而当她每次觉得自己撑不住干不下去的时候,看看这个比她还小几岁的小伙子每天第一个到达办公室,然后生龙活虎的工作十几个小时,中间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