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但是这些兵工厂无一例外最后都有一屁股的外债收不回来,想添置点新机器都无比的艰难,像巩县兵工厂就曾经出过一次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从美国定了两百多万大洋的机器,结果因为内部扯皮没人管,愣是让那些设备在上海仓库里放着长锈两年都没提货,因为一百多万尾款付不清啊!

而德县兵工厂甚至闹出来致电湖北肖督军、陕西刘督军、甘肃陆督军、江苏齐燮元督军、山东田中玉督军借钱扩展兵工厂的事情。

不光是货款,要命的是工资也发布出来,从20年开始就大量拖欠了,上面的经理们还好说,能从购买物料和外销产品上面扣一点下来,下面勤恳干活的技术工程师和工人学徒们就没那么好运了,时不常的拖欠工资不乏,还经常来回的换东家,这种事情真的是让人受不了。所以这两个人在得知这边出大价钱挖人的消息后,偷偷的咨询了一番,发现有门,起码那安家费就够他们不用担心自家人的吃喝了,一咬牙一横心就来了。

陈晓奇当然是大力欢迎了,这时侯,他正发愁怎么扩大自己的产能呢,要知道这军事装备的生产不用于别的,没有自己底细的人,搞出乱子来都没法收拾,虽然他们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了许可证,但这并不代表着人加就接受了他们,对外招工的时候,来的人很少很少,德国来的那两个技师都当了工程师用了,生产上面实在是缺人,而这两个人的到来,恰好满足了当前的空缺,这让陈晓奇欣喜万分,大力的欢迎。

谢广生,山东临沂人,三十来岁,曾经在伯明翰大学留学,后来在汉阳铁厂工作了数年,累升至钢厂生产技术副经理。汉阳铁厂在盛宣怀接手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提供粗炼物料的加工厂了,后来干脆成了日本人的铁矿和焦炭的供应商,自己年年亏损,即使是到了近年,也一年到头炼不出几吨钢材来,这让谢广生之类的有志青年大感郁闷,他们倒是忍不住提了好多的建议,可惜都没人采纳,最后干脆将他们这些不听话的人驱逐了事。

在家里闲了几年之后,谢广生也曾想过集资办钢厂,但是一听这么大的投资,别人都摇头不干,再加上这段时间钢材的价格极其便宜,自己投资生产更就没什么指望了,他本人又不善于经营,故而这么长时间都郁闷着无用武之地。陈晓奇的招兵买马的事情经过苗翰东他们的***逐渐传开后,他是怦然心动,怀着一丝希望上了船,打算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小财神”是不是能完成他的梦想。

陈晓奇等这些高手都等的望眼欲穿了,他在欧洲的招工广告发了一年了,来的人仍是寥寥无几,再者说他找的大部分是技术研究人员,实际负责生产的人那是少之又少,再说他现在也没有钢铁实体,没什么说服力,来的人才真的是不够用。谢广生也算是救了急,废话都不说就直接安排到冶金实验室了,那里刚刚成立一个研究小组,研究的东西是陈晓奇画出来的划时代炼钢技术------顶吹氧转炉炼钢和连铸连轧技术。

陈晓奇的爹就是干这个的,那家里单位里的图纸资料海了去了,陈晓奇从小看着这些东西长大,想不知道都难,但是知道并不等于就能做出来,比如说他尽管可以将钢厂的顶吹、底吹、侧吹、甚至复合吹、电弧炉炼钢等等,那些炼钢炉结构图都画出来,但是想实现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不用说连铸连轧。这时代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底吹技术,但是问题现在工业化生产氧气技术还不完善,不可能提供生产所需的巨量氧气,这一关过不去就一切都是空谈了,所以知道并不等于就能实现,现实条件并不是一两个人就能马上改变的。

所以在炼钢炉和轧制技术之外,要解决的技术那实在是太多太多,陈晓奇还没傻到等着从别人那里买的地步,他所需要做得事情,他所知道的先进技术,都比现在所有的炼钢厂高了太多,怎么实现才是最关键的,这些基础工作现在不做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所以这个巨大的产业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才,每一个了解生产环节的技术工程师都弥足珍贵的,陈晓奇可不能指望自己找来一批八国联军组成研究小组,那光协调工作就要了亲命了,关键得用的还是中国人。

冯岩,中国南苑航空学校毕业。他可以说是中国航空业的先驱冯如的忠实粉丝,加上大家一个姓氏,所以在年少时,这个从报纸上读过冯如事迹的年轻人就立志要学习这位先辈,因此在北洋军阀组建南苑航空学校时,他毫不犹豫的加入其中。但是后来没想到的是,这个学校不但沦为军阀门互相争权夺势的利器,还成为袁世凯称帝的帮凶,冯岩看不到发展的希望,在1919年脱离参谋本部时离职,如今也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以留学的名义到芝加哥飞行学校就读,但拐弯到了陈晓奇这里。

他的到来让陈晓奇既高兴又头疼,高兴的是他终于有人能帮他去搞一个新的至关重要的部门了,这样一来他的计划又会大大的提前,而不用等到几年之后再实施。但头疼的是,现在的社会状况在这里摆着,他没有办法安排更多的人去搞这个,因为航空是一个更加巨大的体系,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金,关键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设施,那需要巨大的场地,整天在天上飞的飞机谁都能知道是在干什么,这不符合他不想让美国人太过警惕关注的想法。

几经考虑,陈晓奇忽然有了个主意,他让冯岩仍然到芝加哥飞行学校去学习,但是主要精力放在飞机制造和设计上面,同时他也安排到来的那百来人的留学队伍其中一部分调整到该校学习飞行驾驶,然后再瞅机会建立一个飞行俱乐部性质的自由组织,这样他们可以以试飞员实习的名义将来在陈晓奇的公司里面工作,一举两得。

孟庆后,来头不小,是章丘旧军孟家的后人,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那么一定有很多人知道大名鼎鼎的“瑞蚨祥”。这个制造了新中国第一面红旗的丝绸王国,在传奇人物孟洛川的操持之下,由北京城的铺面扩展到了全国,成为这个时代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孟洛川是孟子的后人,因为不尊古训下海经商,得不到孟家宗祠的认可,这是他一生的憾事。

孟庆后是其侄孙,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学成回国之后,在家里无所事事,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都不起劲,用叔爷的话说,整个山东就放不开他了,傲的不行不行的。

“瑞蚨祥”是非常传统的商号,尽管发展非常迅速,而核心经营理念和原则都是非常传统的,包括内部管理都是秉承孟氏家族的条条框框,讲求以德服人,以诚待人,以礼待客。孟庆后从国外回来,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家里这些人老土,掌舵的家长孟洛川也不会让他这个毛头小子整天的挑三拣四挑肥拣瘦,更不可能让他穿着西装革履的在店铺里转悠,最后忍无可忍的将他给发配了出来。

孟庆后自恃名牌大学出身,留过洋见过大世面,对于陈晓奇这个所谓的“小财神”那是根本不屑一顾的,但是架不住老爷子的威权,满怀不乐意的上了船,刚到芝加哥时还觉得不错,毕竟是世界数得着的大城市,环境气氛都很不错,在这里混两年还是很惬意的,但是发现还要转车到尚佩恩,在到郊区之后,那感觉就别扭极了,这么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地,那岂不是要闷死人?

好在陈晓奇的实验室现在铺开的摊子够大,远远望去那林立的塔吊就够吓人的,进来之后发现那成片的建筑,川流来往的人群,巨量的研究人员,这才让这个嚣张的年轻人稍微收敛了些。

陈晓奇从陈寿亭的信中了解到这公子哥的脾气之后,心中不由得一阵郁闷,自己这里成了什么地方了?有一个周云鹏已经够他头疼的了,要不是这小子年龄小,上面有那么多的人帮着管教,自己能不能收拾得了还两说。

可是这位大少爷那就不好办了,人家名牌大学毕业,大富之家出身,见多识广,自视甚高,自己固然是发明家等身,但也不见得能管得住啊!这么傲气的人不管放在什么岗位都是个麻烦,谁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啊!

这个大少爷还不能冷落了,还不能让他去干无所谓的活,还不能干脏活累活,但也不能让他管重要的关节,这种人往往给你弄出来眼高手低的事情。想来想去,陈晓奇突发奇想,他将斯特恩找了来,如此这般的商量一番,然后斯特恩先生就愁眉苦脸的瘪着嘴很不情愿的答应下来。

然后,孟庆后大少爷就成了斯特恩先生的跟班了。当然,给他的名头可是不小,斯特恩是公司董事、公司副总经理、对外联络处的经理,公司的材料购进、产品销售、加工生产的监督都在他那里呢,孟庆后作为他的秘书和助手,看起来那是位高权重,每天见得都是大老板、大公司、大财团的代表和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工厂的负责人,倍有面子。

且不说这位大少爷能不能最后成器,陈晓奇管不了那么多,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安排其他人的上面。

于谦,德国工科留学生,曾经在奔驰公司工作过,对于汽车发动机和整车生产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个好办,陈晓奇直接将他塞进了同样是德国人为主的发动机研究所,不过额外允许他横款发动机研发和车体开发两个部门,他未来的培养目标,是汽车工业的主要中方负责人,在没有更好的人才加入到这个团队以前,他的责任很重,职位也很高。

马德林,20岁,山东济宁人士,自称祖上是一代牛人马永贞的亲戚,同样是回族人,学的是查拳、弹腿等套路,兼学马永贞妹妹马素真传授的太行拳。经过贺宝文和朱大成的实际切磋,证明这个年轻人的功夫相当的不俗,甚至比这几个老人的功夫还要高出一线。难能可贵的是,这小子机敏聪明,实战经验不少,理解能力悟性都不差。陈晓奇非常喜欢,先把他塞进了黄镇山的练兵场去进行洗脑和基本的军事训练,而后陈晓奇将会重用他去做另外的事情,这是后话不表。

王天运,保定军校第八期,土木科。这位算是李俊峰的师弟了,不过两个人的命运都差不多。李俊峰是负气出走,王天运却一点都不走运,他这一期的学生,是从中学选拔上去,先在军队当了九个月的兵,然后再进入军校学习的。结果兵当得很不错,军校却被乱兵给一把火烧了,从20年等到现在,军校还没有重开,又因为军官穿着军装在街上拉车的事情闹得全国震惊,舆论***,他感到异常的耻辱,也是呆不下去了,可以说是没有毕业,但是实战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仅次于黄镇山。

黄镇山又多了一个帮手,练兵场可以多开一个科目,这让他高兴的嘿嘿直乐。不过,王天运还是需要再回炉重新熟悉新的套路,然后才能进一步走上管理岗位,成为这个总共不到百人的练兵场的教官之一。

陈晓奇这也是没法子,赶鸭子上架也得让他们这些人成熟起来,练兵场上每一批成才的不过数十人,完成一批就马上拉出来结合到公司下属的保安部门来工作。这段时间以来,练兵场出来的保卫人员越来越多,原本那些退伍的一战大兵们是有些不服气的,但是经过一番较量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些从来没上过战场的家伙的基本素质要高于他们的,不管是射击还是擒拿格斗都是一流水平,更不用说玩大刀片子拼刺刀了,这反倒加快了中美双方人的融洽程度。

金学友,曾经是德国洋行在青岛代办处的买办,懂德语和少许的英文,是比较老资格的商业人才了,一战期间,青岛被日本人占领,他的东家也紧跟着滚蛋了,他就此失业,不得已去了上海找机会。结果发现上海那里找工作那叫一个难啊!他这样的买办多如牛毛,人家资格比他老的海了去了,他又不懂当地的地方话,好长时间都没有着落,最后还是接到家里人的通知,说陈晓奇这个“小财神”招兵买马,冲着那份相当不菲的薪水,他咬着牙就来了。

金学友的到来让陈晓奇倍感兴奋,他现在手里面人才奇缺,当然需要越来越多可靠的人马上给他分忧解难,这位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经过考核之后,马上就得到了他的重用,不过陈晓奇可没有打算在美国用这个人才,他要求金学友在最快的时间内熟悉公司的运作和基本规章制度,通过培训之后,将会跟随着下一个重要项目回到上海去,实施陈晓奇的战略性的重要环节------国际贸易。

第一卷 绸缪基业 第四十一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

跟张啸林的合作当然不可能随便就结束,陈晓奇知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三大巨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在他还没有认识更有力的人物之前,跟他们合作是非常有前途的。当然,陈晓奇看不上他们那点进出口生意的毛利润,本身他生产出来就附带着极高的利润,不需要哪一层,他要的是自己的货物能够在上海顺利的上岸,并且顺利的从各个渠道发送出去,最快速的蔓延开来,第一时间占据市场,以他的商业知识,当然是要在中国市场上首先树立起他“小财神”门下产品的响当当的硬牌子。

陈晓奇觉得时机也比较成熟了。美国这边已经进入到良性循环,有斯特恩这个犹太人为主的团队负责商务往来,直接在芝加哥注册了美化贸易公司,然后在德国建立起分部,在法国与丹尼斯建立法国分布,然后就是金学友将要回到国内建立的上海分部了。

陈晓奇的产品现在还没有正式的放给国际贸易洋行去经营,现在基本都是那些人在美国本土批发了之后,转口到世界各地的,通过各地分部的建立,陈晓奇可以将整个产业链最大限度的抓在自己手里面,从设计、生产加工,到仓储运输,到批发,都在自己掌握中。

建立这个贸易公司的另一个目的,陈晓奇希望能够初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物流体系。在21世纪,物流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物流系统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率,像是世界最大的连锁零售体系“沃尔玛”,其核心理念是建立在物流体系当中的,否则这省钱的概念是怎么实现的?最低价供应商品是怎么实现的?

这个时代,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物流理念和体系出现,更不用说国际贸易化的物流体系,真正强大的物流体系是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后,而在这个时代,只有交通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几个国家才有可能实现初步的物流,陈晓奇却是要走在最前面,因为这是一块还未开挖的金矿。

更深层一点讲,物流水平的提高,在军事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一战战场上,法国人为什么能够撑得那么久?凡尔登战场的后面,整个巴黎城数以万计的新出现的汽车和马车在不断的运送物资和伤员。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物流体系,就不可能让这数量庞大的车、马、人、物快速运转起来,一个不好就会聚集在一起乱做一团。

陈晓奇还有更大的野心,现在按下不表。

林潇,三十岁,一个面色黝黑其貌不扬的壮实男子,但是来历相当不粗,他是曾经跟随詹天佑先生的学生之一,詹先生最后的那十年间,因为政府军阀的无能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无法将自己的毕生心血用到中华民族的振兴之上,满怀忧愤的将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人的身上,那几年的时间里,他以身作则,费劲了心血。

可是时至今日,国内局势依然是乱糟糟的毫无进展,而腐败北洋的丑恶嘴脸在1919年彻底现了型,像林潇这样立志要继承詹先生遗志的有志年轻人在国内有很多,但是他们几乎没有例外的都得不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所以说生活的是相当的郁闷。

陈晓奇不知道这些变故,但是他知道詹天佑在中国的历史中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这位用一生证明了华人绝不比西洋人差的伟大学者,用事实向那些轻视华人的外国人和满清大员们证明了华夏儿女的创造力和智慧。

二话不说,陈晓奇就将此人加入到新的部门。现在他是没铁路可修,但是人家林潇可不是知识面狭窄的书呆子,高铁路建设的人,在地质学、冶金、机械动力等方面都是有相当造诣的,可以说开山辟石、铺路架桥都是人家的本行,绝对是大才。

陈晓奇当即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培训班,先由这位林先生在自己的班底里面挑选学生,教授基本的土木工程,再加上新来的王天运,希望他们能够将一套合用的半军事化土木工程科目给顶起来,这是目前暂时的工作。

另外,陈晓奇还打算出资让林潇过段时间到欧洲去,着重到法德战场去实地考察一下那里的堡垒要塞工程,同时可能的话,找当地的专业人士着重了解一下这种军事堡垒的构建。陈晓奇知道法国人在一战后建立了闻名世界的废柴工程------马其诺防线。尽管该防线在二战时期几乎没发生什么作用,但是其中的技术含量却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