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

“什么问题?你说的这有点悬!咱费时巴拉十几年弄出来的东西,他看个影儿就整出来?有那么神?我不信!”黄镇山抱着膀子,撇着嘴说,一脸的难以相信。

孟庆后呵呵笑道:“黄总应当知道,西方列强国家包括日本在内,工业技术地积累和发展都是远比我们要早,不谈日本,只说英法德美意五个国家,其中英法是工业革命最早的元老,底蕴之厚无与伦比,德国在上世纪末已经赶超各国达到世界第一地水准,而美国则在福特流水线出现开始,又已经超越世界变成工业水平第一的大国。他们每一个国家的科技、文教积累,都不是才开始学习不过二十年的中国所能比得上的,所以,就算我们在某些武器装备方面理念上领先一步,不代表他们想不出做不到。事实上,根据我们在美国和德国开展地合作项目中所知,我们的每一种看似先进地武器装备,人家都已经开始研究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只不过我们比他们走的更远而已,领先半步不算领先,领先十年,也不保险!这种只要三五年就可能被超越的科技成就,您以为还有捂着不放的必要么?”

黄镇山愣住了!他并非技术类的军事主官,本身就半土匪出身,对于军事科技和经济商业几乎一抹黑,在本集团中可以说有些落伍了!孟庆后说些东西他是真地不太理解!

其他几个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吭声了,这术业有专攻,他们脑子里地“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却是要分时候分目标,一概而论,当然不行!

孟庆后继续道:“所以!趁着现在新鲜**。列强国家都欲得之而甘心地时候。好好地敲他们一笔。发一发武器财。不但能够淘汰一批我们地老装备。顺便回笼投入资金。拉动我们为了这些武器而建立地生产线地产能。满足工业负荷。正是一举两得地大好事。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地问题。便是政治影响力。”

“啥!?这玩意跟政治和挂上钩了?这个实在有点搞不懂。你说你说!”黄镇山觉得自己脑子越发不够用。皱着眉头催促道。

孟庆后道:“我们地一些足可左右国家之间军事力量。左右战争成败地先进武器。不管卖给谁。都将引起严重地武力不对称。以英德两国来说。目前英国人在空军和陆军方面全盘落后于德国。而我们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来地力量。英国人有理由相信。德国人可能做得更好。那么。他们必然害怕德国趁势而起报复二十年前地耻辱。所以。他必须通过我们了解更多德国地底细!阻止我们出售更多地技术给德国人。反过来我们知道。德国人并没有从我们这里得到足够多足够好地先进武器。为了保证再次崛起地成功率。他必然要想方设法将自己地军事力量更加完善。这样一来。我们地先进武器卖不卖。卖给谁。就成了左右性地大问题。为了得到自己想要地结果。英德两国必然要通过政治、经济等各个手段来加强跟我们地合作关系。我们就可以在这其中左右逢源捞取好处。这便是政治之利!”

黄镇山听得恍然大悟。原来买卖还能这么做。这玩意门道真是深。没听过!

陈晓奇却听得心中赞叹不已!一向以来他都担心自己地体系内缺少有力地政治骨干。特别是有大局观和战略眼光地人来顶替他掌控大局。孟庆后地表现却令他欣喜非常。这些东西可不是自己盗用后世传授过来地。纯粹是人家自己地看法。一个擅于把握每一次机会谋取政治经济利益地人。才是合适地领导者。有了这样地人在台上。自己才能安心地稳居幕后当话事人。

陈晓奇轻轻鼓掌。笑道:“此话一点不错!英德两国必然要为我们这次战役地花费部分买单。我们也同样很有希望将美国人和法国人、意大利人都拉进这个贸易***里来。作为我们大宗军火生意地买主。相信他们一定会出一个很不错地价钱!我相信。有了世界列强地支持。我们要过了当前这个坎。还是比较容易地。诸位以为然否?”

花外国钱为自己办事,这样的手段陈晓奇玩了不是第一次了。从他回国创立基业开始就一直在这么干,当然凭的是他的先知先觉,和笼络起来的这时代中国人之中的人才,十几年来地留学赞助计划和教育投入,为他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到今天,正是这些人才地集中智慧,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果,“知识就是生产力”,一点没错!

“好!这么一来,所有问题就算解决了,那么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又将是怎样呢?下面,请大家仔细关注我们的新的五年计划简述!”

陈晓奇拿出一份清单来,从头到尾瞟过一眼,朗声念道:“原先地第二个五年计划中,预计1940年完成的指标重新作出调整。即从今年

到1942年,军事方面,陆军扩充三十万装甲部队,其装师,五个轻装师,重型战车五百辆,轻型战车两千辆,各类自行火炮和重炮三千门。

各自配备陆军航空兵,包括不少于两百架直升机、一千架先进战斗机。海军方面,在建成四艘‘三民级’航空母舰,以及第二个编队之后,投资增建第一艘排水量在六万吨以上地超级航母,以及六十艘各种型号的潜艇,并配置总数一千架的海军航空兵部队。空军方面,建立两个战略空军师,两个常规**空军师,战机总数一千二百架。”

数字很笼统,军事主官们听完了之后扒着指头一算,皱着眉头嘀咕道:“这是不是有点少?空军还凑合,海军不提他,这陆军十五个师才这么点家伙……。”

陈晓奇笑道:“我说的这个数字,是到1942年,我们可以每年保证生产出来的数字!大家应该知道我所提出的各类武器地标准是什么!”

“喔!那还差不多!”年生产能力,是跟战争烈度相挂钩的,这个总数消耗自然不够用,但若是有这样地产能在后面顶着的话,打起仗来才有准!

“这其中,涉及到地主要工业基数,包括钢铁各两千万吨,汽车五十万辆,石油一千万吨,机床六十万台,煤炭15,造船五十万吨,等等各个远期目标的达成,这其中最关键地是机床工业的核心研究、设计、生产升级制造能力,是保证我们可以尾随美国、德国之后,真正成为不受限制的工业化集体的重要里程碑。乐观估计,我们将在三年之内完成这个转型的重要计划。到那时候,我们将不会再受限于当前所有威胁力量,而有能力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

说到这里,陈晓奇自己也忍不住热血***。二十年的兢兢业业,二十年的辛苦付出,几十万人的拼搏奋斗,将汇聚成这样一个令人兴奋的结果。他心中再次浮现出后世的中国被人无数次在工业上卡着脖子不放,一次次因为基础工业的不完善、断代,而导致整个工业体系缺斤少两,偌大一个国家,连基本的汽车工业都受制于人,其他材料学更毫无基础可言,十几亿人当人家的廉价劳工,所谓的民族复兴国家振兴,在工业化时代根本就是一场空!

现在,他可以很骄傲的说,通过他的努力,通过这二十年的努力,中国人可以追上列强的脚步,吃透他们的工业体系精髓,把该学的东西都学到手,然后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全面做到真正的工业化升级换代。届时,就算中国仍旧有百分之八十的农业人口,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核心,却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有了那样的基础,才真的是强大,再加上对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一个不再崇洋媚外不再一味自我贬低不再自残自虐的新的民族将会真正站立起来,没人敢小看!

锥心的痛,这个时代的人体会的没有他那么深,这个时候,人们还没有从大清帝国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甚至还没有多少人真正找到国家民族振兴的道路,不管是北洋军阀,还是昙花一现的议会政府,不管是宋教仁孙中山,还是现在当权的精英、不服的军阀,或者他这样自以为找到了出路地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都以为现在所受到的欺凌、压迫都是应该交的学费。但是,大概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学费,有可能要一连交上一百年!

打败日本的侵华计划,这只是第一步,一个国家要崛起,民族要振兴,需要更多更大的胜利,为了这个目标,他还需要在隐忍五年,耕~五年,准备五年,一直到那个决定性时刻的到来。

“拥有这些力量,吞并现在得到地更多地盘,获得足够大的基础和动力,做好应对地准备,我们将重振民族尊严,大出于天下!”

核心层面的决策会议,实则就是一个粗略的各方首脑碰头会,主要议题也是贯彻陈晓奇的政策和发展思路,与各方面的领导者通气,讲清,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地所得和任务,甚至可以说,这也算是一次分赃大会!

会议之后,更加详细的报告和计划各部分都自己做出来,相应地调整也立即展开,整个集团没有耽误哪怕一点时间的心思,他们都知道至关重要的现状:已经开始出头了,那就绝对没有退路了!

中日和谈在四国调停小组的公证下签了协议,这当然不算完,广阔的华北战场上,还有十几万不知道生死的日军被困在千里河山之内,零零碎碎地等着处理,而且这样的协定,双方之间谁也没指望打算遵守多久,所求不过一时和平,回到家各自攒上力气准备卷土重来而已,所以,要收拾地尾巴还大得很!

上海攻击日军很容易就得到解脱,在围攻**放开之后,死伤大半的日军残兵逐渐上船回撤日本,当初攻上上海地前后加起来二十多万人,最终能完好回去的不到一半!粗略统计上海作战中,日军死亡人数肯定超过六万,受伤者不下十万,大部分不是被枪打伤,却是给重炮和战机轰炸地居多,这一次,日军可谓刻骨铭心!

**方面的代价也极其惨重!尽管战斗时间并不长,但烈度之高难以想象,为此他们付出了将近二十万人的伤亡,特别是海军几乎丧尽,空军几乎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在陈晓奇不计血本几乎打废了近卫第一师团所有大炮的情况下,才勉强获得这样的结果。可以说,**刚刚整训出来的德械师和中央军的主力部队,没有一个不是大伤元气的,反倒是后来投入战斗的地方部队,相对来说损失不算太大,得到的好处却不少!

上海的解脱了,华北的却陷入大麻烦!山西战场的七零八落的在山沟子里胡窜,他们得不到消息,不知道中日双方又何谈,也不相信中国人说果,脑子都被洗干净的日军决不投降,绝不放下武器,为劝阻的中**队带来巨大伤亡之后,被越来越多围过来痛打的部队剿灭的更多。除了香月青司亲自带队的两个师团残部。

香月青司带着不足万人的部队杀过晋阳进入河南地界的博爱县,想来想去不敢北上河北,吃到苦头后他总算明白,中国人敢拼命的一定有,且一个比一个凶,如果闲着没事往北跑,不出意外首先会碰上中央军的防御主力,凭他现在的残兵败将是没法跟蝗虫一般动辄十万的大军对抗的,若是比较倒霉的碰上山东军,那就真的要去见天照大神了!

所以,不能去!联系上当地的情报机关了解情况之后他却知道,中日之间和谈了!这就意味着,他可以不必浴血拼杀的冲过防线,而可以大摇

撤回到日本,这样的好事,当然要做!

此时,没有人还猖狂的起来,在得知华北方面军被全面击溃,歼灭,大部分人魂归九段坂,帝国常设师团纷纷陨落之后,香月青司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再敢扎刺,那就真的要陷死在中国庞大的地盘和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了!

但是,香月青司绝对不投降!这事情绝对干不得!话要说出口,那这辈子就白混了!他必须要求一个体面的撤回,他甚至不无恶意的想到,自己舒舒服服坐着火车,在中国人怒目圆睁的注视下,潇洒的回到北方回到日本地情景!

然而好梦难圆!就在他在整顿队伍,准备赶赴新乡接受中**队监督撤退的节骨眼上,宋希凡带着他的第八军突然围过来!一师从新乡方向迎面堵住,其余主力从徐州方面赶到郑州,跨过黄河包夹过来,气冲冲的要把他们彻底撕碎!

这个举动可把代司令长官程潜给吓坏了!他急忙乘火车赶到新乡,与在此指挥的宋希凡调停这件事。中日刚刚和谈,正是中央要做出重大调整的时候,若因为一点点地冲突导致全盘失败,这个麻烦他背不起!黑锅太大!

宋希凡当然不是好说话的主儿,他一直都没捞到第一线战斗任务,全军上下扩编之后就没怎么实战,这个时候好容易见到活地日军,哪能轻易放过?一点功劳没有的光升官,不是那个事儿啊!

程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详细讲述为了这次和谈,委员长担了多大的风险,长远考虑,中国获得多么大的利益,为此中国少死多少人,刚刚起步的国家大计又将得到多大地好处,等等。

宋希凡心底下门清!他做出这样的姿态来,不过是想要趁火打劫而已!没办法,开战地时候老蒋对河南严防死守,死活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后来北面打得太狠,各部队都抽上去之后,他才得以突出布防占了徐州,然后沿着铁路线一路西进,紧赶慢赶的到底没有赶上,而香月青司也已经逃出了山西,和谈也已经签署完毕,他没辙了!

于是,宋希凡下令各师故意找茬,将日军团团围困逼到一起之后,命令他们缴械投降!否则别想活着离开这里!香月青司当然不干,既然是和谈,那就是双方扯直了,没有谁胜谁败的道理,自己也不是战俘,干嘛要缴械?!

折腾之中,不可避免的就要擦枪走火,小规模的冲突就连续爆发,筋疲力尽弹尽粮绝的日军那里还有一点反抗地能力?在装备精良蓄谋已久的第八军士兵面前一点好都讨不到!一来二去没两天,就折腾死好几百人!

好说歹说,最后加上蒋介石地谕令和陈晓奇的命令,宋希凡才很不甘心地放日军离开,但到这个时候,饿的前胸贴后背地日军已经大半被抢劫了武器,两手空空的上火车,饥肠辘辘的慢腾腾往北走。

原本按照蒋介石的意思,干脆大方一点,让日军直接乘火车经山东区青岛坐船,或者直接奔连云港坐船离开都成。但这一条陈晓奇坚决反对,山东在战争中没有进过一个鬼子,现在同样一个不能进!他们有本事杀到中国,那就凭着自己的两条短腿爬回去!

香月青司终归跑到石家庄,会同几乎被打的没番号了的第1团和08师团,顺着炸毁了的铁路步行回天津,这漫漫长路来时不觉,回去怎么走都不到头,伤亡严重思乡心切的日军悲从中来,不知道多少人半夜睡不着觉的唱思乡曲!

11月的华北开始飘落雪花,寒风刺骨吹得衣衫单薄的日军抖抖索索,勉强淘换来的粮食不够每人一个饭团子的分量,运输不及时,严重被破坏的华北道路,导致日军大量伤员的加重、残疾或者死亡,这条回乡路,那么的不好走!

无论如何,这个仇是结大了!

日本。当中日和谈的消息传出之后,整个日本炸了锅!千百万国民***起来,无数个声音都在怒吼,因为他们都被骗了!

在东京,上百万市民走出家门,手中挥舞着膏药旗,头上绑着月经带,一个个涨红了脸孔,喊破了喉咙,大叫着要求内阁作出解释,某某人必须要刨腹谢罪,冲天声量不知震碎了多少玻璃,一天之内,爆发的激烈流血冲突死伤百数十人。

重兵把守的大本营里,五位内阁大臣神色各异的团团围坐,已经签署了合约,他们的事情却没有完,现在,该是作出最后决定的时刻了!

“我决定,全部承担起这次和谈的责任,总辞职一切职务,以此向牺牲的勇士,和国民交代!”首相近卫文极罕见的,以非常平静语气,惊醒了在场的所有人。

一脸愤怒与不甘的陆相杉山元和海相米内光政都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近卫文上来就作出这样的决定,他们原本以为,首相大人会想方设法地将责任推到别的地方,比如说,首当其冲的参谋部,和各个特务机关情报部门,正是错误的情报,和错误的战力估计,才导致大本营作出错误的战争扩大决定,导致更大地人员伤亡和损失,决定者也不是这位首相,而是在皇宫里貌似什么都不掺和的天皇裕仁!

外相广田弘毅原本以为自己要先挨一顿围攻地。毕竟,和谈的事情是他提起的,也是他主持完成的,谈出这样的结果,等于说日本一点便宜没赚到,反倒失去了设立在中国地各大桥头堡,连日本海军的行动也将受到限制,跟战败了没啥两样,与以往战场上不赚便宜,谈判桌上争得利益地结果大相径庭,算是他的不称职!

因此,广田弘毅意外的说:“首相阁下!这件事不是您一个人能够决定的,这样的结果也应该全部由您来承担!这件事情太复杂,我认为还是对国民交代清楚的好!”

广田非常清楚,如果近卫内阁倒台,他继续留下地可能性不大!在对华战争中,他这个外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