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业成功啊?

灰溜溜的回去之后,罗霸道算是长了记性,重新跟伙伴们商讨新的计划,为此还不得不虚心向众多老前辈们询问国际形势和大势发展。陈晓奇也不可能任由他们在那里胡琢磨,不声不响的安排人将参谋部制定出来的合理计划拐弯抹角讲给这帮人听,在他们弄明白想清楚吃透了之后,重新写了份计划上来。

这份计划核心主义还是陈晓奇他们出的,形式也跟当初黄镇山回去搞得差不多,都是剑走偏锋开始。黄镇山是拿着正兵当土匪,陈晓奇出的主义却是让这帮小子们去当海盗。

东南亚海盗的历史那是久远得很了,发展到现在已经从小帆船换成了机帆船甚至铁甲船了,虽然炮火不够强大,胜在这帮人熟悉地形,来去自如消息灵通,若是以偷袭加内外勾结来对海上商船进行抢劫,成功率还真的是非常高。

这些海盗之中,什么人都有,可以说几乎每一股海盗都是八国联军级别的,十几国联合的更不少见,什么出身的也都有,反正凑在一起干的就是杀人越货的勾当。这些人,不要说现在这个时代,就是21世纪也没有办法把他们清理干净,大海之中小岛众多,谁知道那个犄角旮旯就能藏下数百号海贼呢?

所以,陈晓奇他们认为,在力量还薄弱的前期,不能光明正大的跟洋人和土人硬抗的时候,把自己藏进匪贼之中发展是最合适不过得了。你若是打着旗号来反对洋人的统治,那么人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搞你的,但是若是当海贼,只要不去轻易撼动洋人的统治地位,不去碰他们的军舰港口,他们才懒得管你是干什么的呢。

陈晓奇的计划便是如此,首先,这一百左右的青年们先在舰船上进行严格训练,全部熟悉海上作战之后,再到东南亚海域去当海贼,没有基地没关系,黑吃黑就是了,只要伪装的好,总有那些不开眼的海贼会将他们当作肥羊吞入肚中的,到时候谁吃谁的肉那还不一定呢。

只要有了一个能落脚的基地,那么便可以开展第二部计划,一部分口舌灵便思想工作扎实的人开始分批进入东南亚的各个国家去策动年轻人加入到这个秘密团体之中,建立陆上的兵站,培养后备力量,海上岛屿的“海贼”部门,则在陈晓奇源源不断的军火物资支援之下,迅速吞并、发展壮大。

在有了一定的人员、军事基础,特别是摸清了当地各部各组的力量分布之后,可以进行第三步计划------岸上基地的建设。这时代的东南亚多的是深山密林,热带雨林之中人迹罕至的地方多不胜数,而原本“兰芳共和国”所在的婆罗洲可以说是山川、河流、丛林一样都不缺,只要能找到越来越多老一辈人的支持,则他们想在里面建立一个稳固的基地那是不太难的。

只要陆上落脚点建立成功,他们的军事力量继续扩大,能够扩展到足够对抗荷兰人那些木板铁甲战舰的时候,就可以冒出头来向整个东南亚地区收拢华人建立自己的永久性聚居地,当然口号可不是重建“兰芳共和国”,而是纯粹建立一个华人城市,开辟华人经济区,建立华人自卫队伍,开展华人自主文化教育。

这么一来,数年时间,海上、港口、陆上的连接就建立起来,随着人员规模的扩大,当正规军人数达到万人之后,基本上整个婆罗洲就没有什么人能够威胁到他们了,要知道在陈晓奇给出的计划之中,这最终万人的军队建制的武装程度,可是这里所有荷兰人和英国人以及土人加起来也比不上的,他们的训练将会非常刻苦严格,军械装备精良,后勤跟的上,有自己的后备基地,源源不断的外场支持,在这里打开一片空间不是那么的难。

只要有一百万的华人能凝聚在这个军事为主的团体周围,那么这一支孤军便能够保持自己的安全和发展,这时侯,已经在军事力量上胜过荷兰海军的他们便可以明目张胆的要求华人自治了。这时不管荷兰人什么反应,都不可能一举拔除他们的存在,而到这个时候,陈晓奇设想中的计划也进行到了一定的阶段,足够给出军事援助来震慑荷兰人。

第一个华人自治区建立起来之后,必然给当地的华人造成深重的影响,手里面抓紧了枪杆子的陈晓奇一系当然也不怕这些人内部钩心斗角的倒台,毕竟随着进步思想教育的开展,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有文化的年轻人将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不可能由着那些目光短浅的老一辈人去折腾,何况有陈晓奇这么个强大助力存在,他们注定不会走老路。

第一个华人自治区域建立,作为样板必定会给马来亚以及其他地方的华人带来新的希望,他们或者在当地组织号召自治机构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或者辗转奔赴到这个已经稳固下来的地盘,反正不管怎么搞,他们都是有了可供依靠的根底,到时候就已经不是那些列强派驻力量所能掌控的了的,局势发展将绝不同于另一个时空的历史。

第一卷 绸缪基业 第六十五章 坦克!坦克!

ps:差点睡过头哦!今日第二更!还有一更晚些奉上,大家继续支持啊!

就算二战再次发生,就算日本人占领东南亚,终归此时的华人已经不再是其他土人和洋人能随便乱搞的目标了,这时侯的华人可以依据自己长时间的发展建立起来的深沟壁垒来层层抵抗,也可以战略撤退留出空间,反正日本人占领的目的不外乎是橡胶石油和矿产资源,他们在列强和当地人的节节抵抗下这种掠夺工作将进行的无比艰难。

而在那个时候,受到利益侵害的英美列强自然不会坐视自己的利益范围就这么被人蚕食,大家伙集中精力硬砍的话,小日本的下场将比另一个时空更惨。而经过血雨腥风历练的华人们,最终将放弃一切的幻想,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必然要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自由,这时侯就算没有陈晓奇的帮助,凭他们的聪明智慧是一定可以掌握主动权的,这时侯,只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存在,列强们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鼓动支持土人去搞屠杀掠夺,他们在后面捡现成便宜!

这么一大套长远规划下来,其中涉及到的林林总总千头万绪,自然不是三两句话就能交代清楚的,而陈晓奇当然也不会将未来的可能发展告诉他们,他只是将第一步到第三步的工作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支持,剩下来的主要就看他们自己怎么去做了。毕竟他不是老天,没有那种掌控所有人命运的力量,他甚至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控不了。

按照计划,罗霸道和江凯、宋玉翔等人为首组成领导核心,然后数十名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新兵作为骨干,其他数十名经过保安训练的外围成员加入进来之后,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后把他们拉到陈晓奇位于纽波特的两个造船厂中进行上船熟悉和训练。与此同时,陈晓奇投资在船厂中开工建设两艘六百吨级的小轮船。

表面上,这两艘船都是按照一般商船在建造,但是知道实底的人肯定能看出来,无论这船的结构、所用的钢板、动力和辅助设施,无不是按照军舰的标准来做的,所差的不过是上面没有安装各种口径的大炮而已。

这还不算完,陈晓奇还追加了一艘三千吨级运输船的订单,标准正是德国那里搞来的铁甲驱逐舰的样子,不同的是,这些船无一例外都是采用最新的高屈服度船用甲板,采用的是“美华实验室”的新的焊接技术,制造出来之后整体结构更稳定、更结实,在预留的位置安装舰炮之后,定然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两艘小船的建造速度极快,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就晒装下海,然后各自载着大批的物资就出海了,结果没过多久传来消息,两艘小商船在马六甲海域遇上了海盗,连船带船员一个没跑全军覆没。

这两艘船和船员当然没丢,他们自己当贼把船给抢跑了,顺道还把船厂装载的军火物资给全数弄走当了起家的资本。不久之后,另外一艘由“美华贸易公司”雇佣的商船从欧洲往上海走的时候也被抢劫,船上装的一些二手机械设备被抢不说,关键是有十几门150毫米、105毫米、75毫米甚至40毫米的舰炮最为重要,却也是一点都没留下来。

陈晓奇搞得那两艘船别看个头不大,船体却能承载双联装150毫米克虏伯速射炮。这种一战中发明出来的重炮对付战列舰或许还差点,但是对付海盗却是绰绰有余了。早先被劫的货物之中,各种焊接设备和辅助机械都有,技术工人早就备足了,而后面由中国某军阀出面购买打着研究的借口、陈晓奇实际操纵搞到的这些而手炮,到位之后安装到两艘船上,凭借强劲的动力和坚强的船体,优质的士兵,再加上装了“黑索金”炸药的炮弹,杀伤力那是巨大的!陈晓奇相信,只要这帮家伙不太蠢,凭借着这两艘战舰短时间内定可以火并掉一些真正的海盗,然后建立自己的基地是不成问题,后面怎么发展,就看他们成不成气候了,反正枪械、辎重、药品、弹药他一样不缺的支援,他们到时候只要出来“抢劫”一次就足够一年的补给了。

这种里应外合的勾当,陈晓奇是越来越熟练了,在国内,黄镇山他们也是不定期的“抢劫”货物,从周村博山张店甚至章丘一代神出鬼没,抢来抢去最后连北洋军的兵工厂设备都抢了不少,捅下的篓子相当不小,背黑锅的却是后来被干掉的刘黑七等人。

且不谈黄镇山他们在山东老家的折腾,陈晓奇在美国的折腾也丝毫不逊色于他们。在1923年的年底圣诞节即将到来之际,“美华实验室”下属兵工厂产出了继“M1923”冲锋枪之后的新一代产品------坦克!

这种用陈晓奇已知的技术堆起来的新一代战争机器有着这时代无可比拟的强大战斗力。这种以大型履带式拖拉机底盘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战车,提供了在后世长达百年中几乎都没怎么改变过的结构和基本配置。

陈氏出的这款坦克外形很是丑陋,丑的陈晓奇看到的时候几乎忍不住要将这家伙回炉的地步,因为看惯了后世那种结构合力边角圆滑或者极富几何美学的外形坦克后,再看这种丑陋的玩意实在是让人大倒胃口。

这辆坦克长7米,宽3。3米,高3。2米,通体采用冶金实验室与美国钢铁集团合作研究出来的新一代高锰装甲钢焊接而成,负重轮和履带采用的是美国二战名车“谢尔曼M4”类似的三对三组结构,引擎采用的是动力实验室新近研发成功的300马力MC-GAA柴油发动机,可以带动这个重达三十吨的大家伙在标准公路上以时速35公里的速度前行180公里。

炮塔采用仿制的可怜的75毫米35倍身管的滑膛炮,载弹70发,穿甲弹配备能在1000米的直线距离内击穿55毫米的匀质钢板,再远了就难说了,跟历史上美国人的M4坦克一样,火力实在是弱的令人发指。

武器则采用航向、炮塔两挺7。62毫米轻机枪,总载弹量5000发,值得一提的是,该坦克采用了新发明的“液压回转中心总成”技术,在辅助动力系统驱动之下,炮塔能做360度旋转,而不用像以前那些坦克似的为了瞄准要转半天。

该坦克的前装甲厚度达到了这时代的顶峰------120毫米,侧装甲都有50毫米厚,可以说这时代的反坦克枪在它面前已经无能为力,而实际验证后发现,就是一般的75毫米山炮直接轰击,这坦克也毫发无伤,105毫米的重炮直接命中能够将其摧毁,但是在旁边爆炸的话却只能掀翻,爆炸破片对里面的乘员几乎没什么伤害。

坦克采用了全封闭空气过滤系统,可以有效防止一战战场的毒气,足够强的合金履带不仅适合于各种路况,还能有效地对付反坦克手雷的轰击,可以说在正面战场上,没有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炮的陆军是无能为力的。

这种坦克之所以丑,是因为怎么看都像当初M3坦克跟后来的M4坦克的集合体,尤其是炮塔,不是整个的铸造出来的,而是用厚钢板焊接而成的一个扁扁的六角形,短短的主炮装在上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后世小鬼子的那些铁板卯起来的破烂铁罐,加上刚开始使用新的焊接工艺,技术不怎么过关的技工们拿这个练手,后果就是搞得表面上粗糙不堪,喷了漆之后都看的出来,总之是------非常不像话!

负责质量把关的德国工程师无论如何不愿意让这样的产品出厂,他们声称这样的产品质量有损于他们德国技术人员的名声。

陈晓奇这个伪军迷似乎忘了,实际上后世著名坦克的炮塔都是焊接而成的,因为半蛋形的炮塔是铸造的,制造时里面可能产生不规则空泡,不利于整体强度,在反坦克武器发达的时代,单纯靠外形来抗打已经不行了,还是要有主动反应装甲才靠得住。他这不经意间根据后世的印象采用的焊接和几何形状,实际上是超前的,照着这个发展下去必然是领先当代的。

不过,他将自己的第一种坦克产品搞成这个样子,也是不安好心的,他很明白后世的坦克主流将是什么样子,像这么高的炮塔纯粹是活靶子,在二战战场上,动辄三米多高的美国坦克几乎给德国的“豹”和“虎”系列挨个点卯,而德国人一开始就将坦克造的矮墩墩的,瞄准困难自然增加,加上正面装甲的强悍,自然生存率大增。

可是就他这破坦克,在工程师们和前来参观考察的美国陆军军官们眼中,却是不可多得的征战利器了!在这个时代,这么庞大的铁甲战车本身放在那里就是一种无声的威胁,而当这大家伙开动起来的时候,那沉重的履带压在水泥路上“喀喇喀喇”的连串脆响,和主炮轰鸣的时候那种巨大声浪,都给人一种威力无穷的感觉。

尽管陆军的经费很是紧张,他们还是挤出来一部分购买了24辆这种陈晓奇看起来很挫的坦克,并给了个M1“李将军”型的内部正式编号。

第一卷 绸缪基业 第六十六章 全球物流

ps:今日三更到齐!诸位手下留情,收藏吧!

美华兵工厂再次升格,终于有了承办重型军事设施的资格,特别是在火炮方面,他们的不足在军方的开放和要求下得到满足,从而使该实验室和兵工厂在大口径火炮和各种炮弹研究方面大大加速,而勃朗宁等公司也在军方的要求下向他们开放枪械的技术,这么一来便让他们在自己摸索至于,获得了真正的官方版第一手资料,为自己的军火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技术支持。

折腾完这一把,之后,陈晓奇在1924年到来之际,终于搞出来自己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宗发明,这个前前后后经过了数年筹划的大计划在不断增加到百人的工作团队的努力之下终于成型,相关环节也经过反复推敲达到了协调一致的程度,一切就等着这一切面世的那一刻。

圣诞节之后的第一个周末,陈晓奇将赫德。杜邦和洛克菲勒财团的代表托马斯。安德森邀请到自己新落成的位于芝加哥湖畔的“美华大厦”,在宽敞明亮的顶层办公室中,三个人在落地窗前的新产物------玻璃钢茶几前,各自端着一杯茶或者是咖啡,静静的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中央空调的噪音尽管有些让人难以忍受,但是看在给他们提供了冬日中难得的温暖的份上,人们大度的将其忽略了过去。

已经很熟悉的三个人之间似乎也不再需要什么虚伪的客套话了。

手中捧着一只晶莹剔透的长身玻璃杯,品着从中国来的极品“碧螺春”,欣赏着陈晓奇一时性起学来的中国茶道,三十多岁的托马斯由衷的赞叹道:“克莱恩(陈晓奇的英文名字),不得不说,你不但是一个天才的发明家,狡猾的投资商人,你还是一个非常会享受的家伙,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能搞出来这么多的花样,我真的怀疑你到底是不是传说中那位上帝的私生子?嗯,要不然你怎么可能会这么多的东西,还有你教给我们的那种很奇妙的健身操,叫‘太极’的,这个发音很难啊!不过确实很有效。”

陈晓奇坐在真皮座椅上,懒洋洋的翘着二郎腿,手中捏着自己的茶杯,轻轻的将茶香在鼻子底下晃过,然后轻轻吸了一口,轻声叹道:“托马斯,你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是有许许多多你想不到甚至难以理解的东西存在的!就说这‘茶道’吧,其实我这手功夫真的是不值一提,比较起来千年前的中国古人,我这种水平简直就是婴儿相对于一个拳手那么的差,有机会的话,我希望你们能去中国,我会让你们欣赏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红袖添香’,哦,你无法想象一位身穿罗纱的美女在舒缓动听的音乐中给你烹茶的奇妙场景。转  载自  ”

赫德那张轻易不露笑容的木板脸这时却难得的舒缓下来,却是已然声音冷清的说:“那东西我在日本见过,过程是很有意思的,但是那些人非得穿成那个怪样子,脸上像是摸了一层白垩,还有鬼叫一样的歌剧表演,那种茶的味道比你泡得差远了!”

陈晓奇摇摇头道:“不不不,赫德,你要知道,日本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学生,你知道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