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会议由蒋介石主持。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三个。(1))、同盟国利用中国之人力问题,(2)、同盟国之对华供应问题(即援华物质);(3))、保卫缅甸及缅路问题。

中国加入抗日战争大家都非常欢迎,也殷切期望中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中央军南下帮助英军抵抗进攻之日军,要求对远征军提供足够的装备和训练,这个也不存在争议。三个目标议题也都可以通过,但惟独在蒋介石索要的武器装备和物资上面,英国人的态度果断而激烈,韦维尔爵士明确提出:“在东南亚打日本,英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殖民地,蒋介石要求的英美援助中国其他地区抗击日军侵略,这跟他们没什么关系!因此,一切的军事援助和物资供应,全部限定在缅甸境内,

入缅甸的部队和为此而动员的其他力量,才能获得,除此之外,免谈!

蒋介石闹了个脸红脖子粗!何应钦反复申明中**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旦日军从越南北部突破中越边境,一旦获得中国的力量和人口旦形成对缅甸的三面包围,将是怎样一种恶劣的景象,中国其他军队的武装是必然必须的,英国如此吝啬的区别对待,会因小失大!

韦维尔固执的令人憎恨!他甚至傲慢的声称:“如果中**队保卫缅甸将是英国人的耻辱!“中**队会打仗?或者说中央军会打仗?鬼才相信呢,如果不是有那个军阀的军队挡住了日军的主要攻击,在1937年他们就崩溃了!

美国人却并不这么想,在他们看来,英国人的战斗力根本不值得期待果日军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百万大军得到足够的补给装备,各种物资不再匮乏么一年之后或者更久之后,美国想要遏制他的难度太大了,如果日本顺势干掉英军占领印度与希特勒会师,大灾难才真的降临!比较起来他一点好处算得了什么?

李俊峰自始至终都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吵,并非是置身事外,而是他的使命并不是决定这场会议的结果,因为结果早就被注定了的。当他们还在炒成一团的时候,实际上美国人的态度、蒋介石的态度和陈晓奇的态度早就决定了,英国人的挣扎闹腾过是浪费时间!

韦维尔最后不不承认,他们自己是挡不住日军三十八万进攻军队的压力的有中**队的出手,他们自己根本守不住印度门户且印度国内一般人正在闹什么“非暴力不合作”的勾当,内外乱成一团糟果中国人不出兵,缅甸门户岌岌可危!当李俊峰提出,他们方面军可以全力北上攻击日本关东军,至少拖住五十万到一百万日军的压力,同时保证日军不能得到兰芳共和国的一草一木。

韦维尔动摇了。

最后的决议是一个妥协结果,英美两国答应提供足够的物资给中国,中**队将全力保证日军不能攻破缅甸大门,不能放日军一兵一卒踏入印度。必须要令日军两头不能兼顾,有效杀伤其军事力量。

然后,李俊峰时刻到来了。英美答应提供巨量的物资军火给中央,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他或者说他代表的团队可以一分钱不要,这就明显吃了大亏,毕竟谁都知道这是分蛋糕的勾当。他提出的“建议”是,由北方集团提供武装中央军所需的所有装备和物资,英美两国只需要把他们的美元英镑拿过来就可以了,这样不但会省下物资运输耗费的大量转运时间,也会大大节省两国为此而多付出的近乎一倍的价钱。更重要的是,无论英美哪一方,将物资千里迢迢运到缅甸,那是一项大工程!其中要面临日军的攻击、拦截轰炸,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共同的敌人,这是最好的办法!

蒋介石、何应钦、宋美龄一听之下,脸都气白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陈晓奇横插一杠子的真正目标居然是这个!他们不要一丝一毫的英美援助根本不是大方或者犯傻,他们压根就没看上那些东西,他们要的是钱!他们要的,是这些物资的供应掌控权!中央军的武装和物资生产会给他们解决多少就业问题,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少工业产值?一场仗打下来,这个混蛋足可以发的跟猪头一样,这样的好事,他怎么想的出来?

美国代表毫不犹豫的应了!实际上,当罗斯福听到小洛克菲勒和孟庆后提出来的这个计划时,气的差点当场吐血!他咒骂财团不是无的放矢,那个该死的计划里,分明是这中美几大财团合起伙来,在对日战争甚至在更加广阔的战争中攫取大利益的肮脏手段!更无耻的是,他们居然借着战争的机会,借美国和英国的钱来发展壮大中国的工业生产,这样的主意果然天才得很!

英国人韦维尔听得愣在,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好主意,从英美本土运装备物资到中国耗费巨大,如果从中国境内直接解决,不但很省钱,而且很省力。但是这有个很不好的后果,物资直接交到蒋介石手里,那么凭借控制物资来操纵联合军事行动的主意闹不好要破产!而且这些东西一旦到了蒋介石手中,鬼才晓得到底有多少能落实在那些军人身上,他们的贪污**可是出了名的。万一他们贪的兴起,因此而导致缅甸战争的失败,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过短暂的讨论,蒋介石答应了这个提议,他不得不答应,四方之中他是最弱者,陈晓奇如果提出挥军南下缅甸抗日的话,就没他什么事了。尽管这样一来会大大增强陈的力量,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这样做对他的好处,就是可以免于老是看英国人的嘴脸,而直接掌控物资供应,他的战略灵活机动性也好了很多。毕竟,中国战区是他的地盘,主动权越多越有把握打得好!

三比一,英国人很无奈很不甘心的答应了!三国签订《共同防御缅甸军事协定》,正式结成三**事同盟。

缔结协定敲定细节,拿着数以亿计的巨大生产合同回到济南的李俊峰见到陈晓奇时,无竖起一根大拇指,摇头叹息道:“生意可以做到这个份上,老板你一流啊!”

第三卷 黄金军阀 第八十七章 兰芳参战 铁血出击

晓奇做生意的本事还绝不仅仅是这一条,就在谈判期的关岛、威克岛基地相继被日军攻克,美国的亚洲舰队面临极大的危机,吕宋岛被攻击占领的危险注定他们挡不住日军的疯狂攻击,无奈之下开始后撤。看起来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办法阻止这个疯狂家伙。关键时刻,陈晓奇提出来另一个秘密合作协议--…将两艘新建成的航空母舰租借给美国人!

兰芳共和国中立的角色不变,这是对盟国和轴心国公开表明了的,不管日本和英美打得多么热闹,终归这片群岛是不想加入进去的。谁要是主动侵犯了她的利益,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好谈了!

英国人对此非常不以为然也特别的恼火。众所周之兰芳共和国的建立是陈晓奇一手搞出来的,也是英法美等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妥协的成果,原本也指望在关键时刻他们可以站出来帮一把的。现在,中国已经对日宣战,兰芳独善其身,这算怎么一回事?明哲保身,保存实力?还是坐山观虎斗?

美国人却比较理解他们的作法,特别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兰芳共和国的存在就变得非常微妙。这个群岛国家正好卡在日军西进南下的关节上,他不开放港口机场的话,不但英美盟军不方便,其实日本人更加的不方便!日军想要彻底攻占马来亚和缅甸印度,彻底攻下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个占了好地方的中转站是必须要拿到手的。如果日军不占领兰芳共和国,那么他就得面临从吕宋岛到澳大利亚漫长海路的重重危机,想要征服澳大利亚的困难要大了许多倍,这就成了一个日本人不得不正视的大难题。

比起英国人的斤斤计较,美国人的战略战术清晰明快,他们是该放弃的就放弃,该进攻的就进攻不拖泥带水瞻前顾后,见吕宋岛和西南太平洋各个基地已经不可死守,干净利落的将亚洲舰队撤到爪哇海一线,让出巨大的空档给日本。

珍珠港被轰炸损失远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大,被炸沉的那些战列舰、驱逐舰大部分老旧不堪,即使修好了也赶不上现在的战争需要航速就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的幸存为美国太平洋舰队留了一点元气,也同样让他们顺势走上发展以航空母舰为主的海军建设路线。

美国的亚洲舰队实际上一支规模不大的特混部队舰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是旗舰“休斯敦“号重巡洋舰,其次是有17年舰龄的“马波亥德”号轻巡洋舰。另有3~旧式驱逐舰,是1917…1918年间建造的,平甲板烟e;,可与巡洋舰协同作战。除此之外,另有29艘潜艇,成为这支舰队的有力补充。计算总体实力,其实与一直在不断更新增强的日军战舰难以形成优势。而此时的英国舰队和部分美国舰队又主要负担护航的责任,想要聚集起来搞一场像样的反击战殊为不易。

等到吕宋岛美国空军被日军突袭全部炸毁在地面上之后国在南太平洋上的主要战斗力实际上已经挡不住日军了。拱手让出菲律宾群岛,他们干净利索的退到爪哇海---在这之前兰芳国已经声明以开放爪哇海的海空给各国交战,他们不做干涉。

想要反击日军必得需要足够强的海上力量,特别是空军力量可谓是关键之所在。此时陈晓奇掐准时机在美国人最虚弱的时候来这么一手借两艘主力航母助阵,不用说也是对盟军阵营的极大补充!要知道这两艘中型航母可是能提供至少一百六十架轻型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攻击力量的,有了他们,美国亚洲舰队才真正拥有与日军一战的本钱!

美国人和英国人对此简无法形容,说陈晓奇是钻进钱眼里出不来,要钱不要命?还是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奸商?

这时候。已经对日本宣战地中国早晚要发生全面战争。兰芳共和国属于战略要地。又是日本最需要地战略资源出产地。日军对他动手是早晚地事。陈晓奇不留着舰队对抗入侵地日军。却在这个时候租给美国人。难道说他真地穷到这份上了么?诚然。他给地租金比新造地都贵。加上那些战机和人手。在美国海军人员到位之前。给出来地价钱那叫一个高啊!他就为了这些钱而不惜将自家地地盘置之不理?还是另有图谋?

于英国人。他们宁愿相信后者。陈晓奇做事向来谋定而后动。此时出手租给美国人战舰。一方面可以加强盟军远东海军力量。最大可能地挡住日军进攻地步伐。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并且这么干还不花他地一分钱。轻松降低他那不算强大地舰队地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地目地。便是借这个机会对他地海军进行一次实打实地实战检验!要知道。他地海军建成十年了。从没有打过什么仗。借着这个机会跟世界第一流地海军合作、对抗。对于他海军地成长有着不可估量地作用。如此一来。他拿着美国人地钱。杀着日本人地军队。练着自己地兵。顺带保护了兰芳共和国。可谓一举三得。这算盘打得那叫一个精到!偏偏。美国人还不能不接受!

什么叫做生意地至高境界?起码在这个层面上。陈晓奇可算是算无遗策了!三国联盟出兵缅甸。他能从中赚钱。三国海上大战。他还能从中赚钱。真不知道他自己跟日本人或者谁打起来地时候。他还能否从中赚到钱!

美国人地慷慨不止这些。若不是陈晓奇脑袋没有真地发昏接买下他整个舰队地钱美国人都可以出!只要能把日本海军拖到美国地大西洋舰队和新地舰队来到这里。花点钱算什么?租用中国人地舰队打仗。死地也是中国人。这种事。美国国民是一定能够通过地。可惜陈晓奇不干!

不说两艘航空母舰地司令官易随风、邓云飞满腹牢骚地带着船乖乖纳入美国人指挥之下。紧锣密鼓地忙活起生平第一场高难度地大战中南半岛上。针对日本侵略攻势地准备也轰轰烈烈地展开!

三国协议签署完毕。战争机器轰轰然地运转起来。作为协议提供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地大量订单承办者。陈晓奇旗下各大军工企业和配套单位忙活地不可开交。无数地财东工厂主喜笑颜开。这是一单利润巨大地生意啊!难得陈大老板有这等魄力到擒来!

美国人太过担心蒋介石那边那些人的贪婪无度,生怕他们为了钱不惜铤而走险,置身在前方的部队生死于不顾么不能按时提供武器装备补给,要么提供的是假

产品,缺斤少两只能看不能用的气死人,所以即使巾、罐头、军服、鞋帽等等生产都没给他们一点由很简单,他们名下那些工厂,不具备生产这些军用品的技术能力。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作为第一次出兵热带丛林作战的中央军,的确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相关的装备提供也难以达到相当的技术要求生产民用品还凑合,军用品免谈!

这些东西陈晓奇这边本就准备了相当一大批,此时直接从仓库里拉出来送过去就可以至于说各类武器装备,别忘了陈氏集团最早装备的那都是美式武器系统接拉出库存货就能顶上一部分,工业升级后已经放在一边生锈的老设备重新开起来,不用一个月时间就生产出足够装备二十万军队的武器和弹药。

最被中央军看重的武器中,装甲车、坦克、主力战机等等尤为让他们瞪眼,生怕中间出什么幺蛾子。这上面陈晓奇却是没有让他们失望,不但给出一大批35年生产出来就没动过的老型号装甲武器,连当初供给中央空军的战机也都给升级了,上面加装了无线电台,并将自己的雷达部队租给他们一部分,卖给他们一部分,中央远征军整治一新拉出来之后,立刻就麻雀变凤凰,那是天翻地覆一般的大变样!

第一批远征军总共三个军十个师,其中有两个师为轻装甲师,外加一个陈纳德“飞虎队”为主干的空军师辅助,林林总总加起来,计有各类轻重坦克三百多辆,装甲车三百多辆,卡车两千辆,超过1毫米口径的大炮三百多门,先进战机三百多架,各类反装甲武器武装到连,什么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就不算数了,所有的士兵从里到外哪怕是一条内裤都换的崭新!

这些个东西统拉到远征军大本营昆明之后,各方面的眼睛瞪得都跟铜铃大小,恨不能一口都吞下去才算!好家伙,这都是些啥玩意啊!当年陈晓奇的近卫军在上海藏着掖着打完了就跑,大多数人没有看到他们的庐山真面,这才知道啥叫人比人气死人!

光那两个装甲师的武装量就比两个军强悍,其他八个师也不含糊!每个师配属一个炮团,三十六门1毫米以上的大炮,其中18门是155毫米的重型榴弹炮。这大家伙,别看只比德式150毫米重炮大了5毫米,可是杀伤力却大了一倍!配合上各种弹头,那简直是中央军史无前例的大杀器啊!除了老蒋留在警卫部队中当宝贝的寥寥一些203毫米大炮,这都算一流杀手了!

每个士兵的装全都是耐磨透气布料制成,第一次用上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装具、背囊,一水的M1903春田步枪和勃朗宁轻重机枪,全部做了针对丛林山地环境的改装轻量化,第一次穿上了厚厚的胶皮硬底靴子,中间镶嵌钢板,防刺防滑防蛇虫鼠蚁叮咬,德式的护耳钢盔令头部保护程度最大,每个班加强冲锋枪火力和手枪辅助,急救三角巾配属到个人,战地医疗体系简直比中央军医院都棒至连从林中非常要紧的防~疾药物、净水药片等等都准备的充分妥当。就连自诩为战争专家的英国监察官员都不得承认,在装备细致完备方面,中国人比他们准备的更充分更完善,看来,他们对丛林战研究的很深!

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物资井然序的顺着西北铁路源源不断的运到昆明,经过短暂而激烈的内部争吵,中央军各大诸侯的部队都选拔出来次开入昆明接收物资整训军队,从1942年1月开始,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就在这喧闹无比的准备中度过。

蒋介石又一次认识到陈奇势力的强大。他意料中的拖沓没有出现,仿佛美国人的钱刚刚到帐,他那边的货物就能够发车运出来,上个月底才结束的谈判月初货物就到位了,满打满算,竟是在谈判的时候些物资装备都已经装上车了!陈晓奇居然有这么大的把握这么充足的准备,莫非这一切的发生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不成?

当有物资到达的时候,更加惊人的事情出现了,仿佛整个军队选拔过程他都亲眼目睹似的批批的部队到达昆明,他一匹匹的物资也同期抵达,每一支部队前去领取的时候都分门别类做好统筹,完全像是排队领饭那么简单,完全按照中央军的建制状况以集装箱分拣完毕丝毫不差,令打算从中上下其手的某些人都没法下嘴--…先期装备物资分毫不差!后续补给物资好在全部领完基本装备后才运到,他们想要下手却已经被各路诸侯的眼睛盯上了,即便连孔家那些个少爷们也不敢轻易动弹!

位大佬对陈晓奇如此精到的安排痛恨之余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算无遗策么严密的筹算体系控制,想要出问题都难!有这个效率质量,所谓强军绝不是信口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