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乡养鱼日常-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丫低头往嘴里扒饭,方漓将她与弟弟妹妹对比,果然,她比起弟妹来,不仅因读过书而显得灵秀,更是健康许多。
  “仙人来选她当徒弟吗?为什么不把她带走呢?”方漓又问。
  “有直接带走的,我家大丫还是不行啊。”老妇说这话时,羡慕之意溢于言表。
  男人这时讷讷地说了句:“大丫福份不够。”
  见两人一起望过来,他又说不出话了。
  老妇人替他说:“那些被仙人接走的,以后还能回来,有出息的也成了仙人,家里也大富大贵。大丫这样的,十五岁仙人来接,就没见回来过。”
  方漓心脏猛地一跳。合欢宗,十五岁接走,再也没回来过?
  她脸色渐白,再看看低头吃饭吃得香的大丫,声音都不禁哑了:“再也没回来过,你们也放心孩子去吗?”
  “大家都去。”男人很平常的说了一句,继续吃饭。
  大丫也捧着饭碗很憧憬地笑:“跟仙人走,吃得好穿得好,只要陪仙人睡觉就可以了。”
  一句话让方漓和阿无差点把饭碗摔了,他们还以为这家人不知道,却不料连小姑娘都一清二楚。
  不过她真的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男人和老妇人波澜不惊地吃饭喝汤,肉吃得很少。老妇人悠悠地叹了口气:“二娃查过了,不行。三丫还没到岁数,要是能被仙人带走就享福了,就是不被仙人带走,跟大丫一样也好。”
  “嗯。”男人脸上也有了几分神采,“到时候家里日子又能好过一点,三丫也跟大丫一样有着落了。”
  方漓这顿饭吃得食不知味。
  晚上这家人腾了房间给他们,阿无整理了一遍,让方漓睡,方漓抱膝坐在床上叹气。
  阿无坐到她身边,伸手揽住她,一遍遍地抚摸她的背。
  她憋了半天,最终冒出一句:“我是不是应该说,至少他们对男孩女孩都一样?”
  都毫不犹豫地卖给合欢宗做炉鼎。
  可是好像又不能怪他们,他们真心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方漓知道合欢宗占据这片土地至少千年以上了,这些人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
  他们从小受到的教导就是如此,有出息的被仙人接走当了弟子,没那么有出息但是也有特殊天赋的陪仙人睡觉。家里人可以得到赏赐,而这些当了炉鼎的男男女女从此再也不会回来。
  他们也不是立刻就死,而是会根据体质的不同,修炼合欢宗专给炉鼎用的功法,一次一次的被采补,有的可能二十多岁,有的可能四五十岁,慢慢耗尽了精血而死。
  “也不是都没回来过,这个村子大概没有出过这样的人。”阿无低声说。
  方漓点点头,她也知道一点合欢宗的事,只是过去并不知道他们是这样从民间带走少男少女们的。
  这些人,合欢宗还会安排他们婚配,让他们生下孩子。如果孩子体质普通,就丢回给凡俗界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如果适合合欢宗的功法,就会成为内门弟子,这孩子的父母就能幸运地逃过一劫,被恩准结为夫妻,留在合欢宗居住,继续生孩子,也可以偶尔回家乡探望亲人。
  还有人,则是生下同样炉鼎体质的婴儿,继续父母辈的命运,从小学着伺候人的本事长大,接受程度比父母还高,丝毫不以为怪。
  这种规矩或者可以称为制度,在合欢宗统治的国度内延续了也至少上千年,使家家户户习以为常,甚至以儿女被仙人看中为荣耀,视为改变家庭命运的一条道路。
  这其中荒谬之处,令方漓不敢细想,寒毛倒竖。
  阿无握住她手,轻轻叹息:“这只是合欢宗,听说还是魔门中温和的一派。其他地方也不知是什么模样。”
  比如方漓知道的血魔宗,万鬼门之流,以血肉魂魄为材料,他们所豢养的百姓已不可称之为人了,竟是他们养的牛羊牲畜,需要时便牵出来宰割取材。
  如此想来,令人不寒而栗。


第109章 合欢宗
  方漓与阿无在村子里住了几天,以读书人游历为名,在村子里东看看,西走走,与这人攀谈几句,与那人打听一二,渐渐对这里的生活有了更多了解。
  表面上看,合欢宗统治之下的百姓生活还过得去。因为合欢宗特殊的修炼需要,让他们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炉鼎供应才行。
  而炉鼎的诞生除了运气之外,一对健康的父母无疑也很重要。
  所以合欢宗治下,居然比徐山派还宽松一点,百姓的日子也稍好一点。因为官府一旦严苛,合欢宗发现收上去的炉鼎质量和数目连续几年不如过去,立马会派人下来检查。
  世俗朝廷?直接换了吧。
  所以官府也懂事得很,竭力配合,绝不违抗和中饱私囊。
  像送到大丫家的钱粮就是如此,尽管不算多,但肯定是足量的,没有少。
  等大丫被接去,合欢宗的人还会盘问她,每月吃的是什么,有没有读书,有没有分发的布匹棉衣。数量若是不对,当地官府就要倒霉。
  至于说让大丫提前死了?合欢宗吃过这样的亏,一旦炉鼎死了,再低等的,也要查个究竟!
  如此一来,居然这些“仙人”还颇得百姓爱戴,令方漓嗔目结舌,不知该说什么好。
  “千多年了,非一日之寒。”阿无说。
  “想说服他们迁走,看来没我们以为的那么容易啊。”
  “不用说服。”阿无笑了笑,方漓一愣,随即苦笑。
  是啊,不用说服的。各派组织的人手汇合之后,快速搭建传送阵,把百姓集中起来,一起带走。
  其实正道也不会管百姓怎么想的,反正带走之后,会好生安排他们,实际上对他们来说也确实更好吧。
  方漓想,至少现在徐山派那边阵营的正道门派,也在渐渐改变作风,开始关心起俗世官府的统治,放松对治下百姓的压榨了。
  如此过了三天,两人便与留宿的主人家告别,问了问村外的地理,就踏上了出村的路。
  男人捏着手里的银子,目送二人离开,问他娘:“娘,村子出外就一条路,他们不是从那条路来的?”
  老妇人恨铁不成钢地踮脚拍了一下儿子脑袋:“我看就是你这个傻脑袋,才拖累了大丫没能被仙人直接带走——你看那小娘子跟公子像是普通人?他们就是仙人!”
  老妇人遗憾得很,她原想看看家里几个孩子能不能被仙人带走。她自己就是从山上被仙人送回来的孩子,从小就憧憬自己也能被仙人带上山,可惜希望破灭。生个儿子吧也是傻乎乎的,她就没指望过,到了孙女这辈总算是成了,可惜要等十五岁,不是直接被仙人看中的那种。
  看来媳妇娶对了,还要叫儿子媳妇再努力努力,多生几个,说不定下一个就能被仙人看中了!
  方漓与阿无沿着村子唯一一条土路走上官道,开始没什么人,经过几条通向不同村子的路口后,人渐渐多了。
  果然这儿的百姓乍看起来,确实过得还可以。但方漓看着牵着抱着孩子往镇上走的家庭,和那些明显比父母衣着整齐干净的孩子,仍是忍不住叹息。
  “怎么办呢,我们就算带走一个两个,也带不走这么多人。”
  而且他们肯定不愿意走。方漓自己想想,换成她也不愿意啊,毕竟从小就被人这样教着,到自己孩子真的“有出息”,这时候来个人说带你们离乡背井的是救你们,鬼才信呢。
  “我们先看一看。”阿无悄声安慰,加快脚步,两人没有用灵力法术,在中午前赶到了镇上。
  进镇时并没人检查,阿无把准备好的路引塞回袖子,朝方漓尴尬地笑:“我以为进镇也要查。”
  “也许以前要查,现在顾不上了吧。”方漓猜测。
  到镇上,二人先去书院看了看。附近村子被选中的炉鼎都会送到这里读书。方漓在村中也问过,大丫是因为天癸初至身体不适,才被父母接回家中休养,也准备接受书院的另一层教育。
  书院乍看没什么特别,在门口就能听见书声琅琅,一干幼童正在摇头晃脑的读书。
  教书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先生,听得也是摇头晃脑,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
  方漓暗中察看,发现他确实也是个凡人,没什么特别,便向阿无摇摇手,两人隐身潜入,向书院内院走去。
  内院修得就精致许多了,其时外院还在读书,内院中却自由许多,年纪稍长的少年少女们或扑蝶绣花,或斗诗摔跤,玩得十分开心。
  看来这是他们的休息时间。
  室中也有人在继续用功,方漓走进去,见一名与大丫年岁相仿的女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她悄悄走近,凑过去一看,闹了个大红脸。
  阿无也要过来看,被她一把拦住,用眼神恶狠狠地示意:“不许看!”
  阿无却已经看见了。
  那……说是春/宫/图倒也不准确,但画的确实都是男女之事,还配了文字解说。
  难得这孩子看起来真是认真在学,并无异色。
  方漓再看其他桌上,果然都放了一样的书册,有那认真的孩子桌上还摊了纸笔,记了笔记。
  这……简直让她有把这屋子一把火烧了的冲动。
  阿无拉住她,让到了一边。这一会工夫,外面闲散的少女们都进来了,全是女子而无男子,想是进了另一间屋子,分开学习。
  这里的女子年纪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方漓之前问过大丫,知道这儿都是天癸初至之后的少女。大丫回来也会上这里来开始新课程的学习。也就是那些东西。
  说白了,就是作为炉鼎,将来要伺候合欢宗门中上到宗主长老,下到内门弟子乃至外门弟子的本事。
  她们方一坐定,门外袅袅婷婷走进来一个眼带媚意的女子,看修为不过筑基,正是合欢宗派来教导这些炉鼎的人。
  方漓看她举止言行与文安既相像,又别有风情,想来都是合欢宗训练出来的。听她讲了几句,两人就受不了了,互相示意,悄悄又退了出来。
  以他们现在的功力,在这大闹一场,把书院砸了,两个授课的合欢宗弟子杀了,再全身而退,一点也不难。
  可这样做,痛快是痛快了,又于事何补?
  方漓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能改变这种局面,曾经她以为足够强大就能做到。现在她是元婴真人了,是过去从没想过的高度,但她还是做不到。
  那她到了大乘期,渡劫期呢?就真的能办到吗?
  方漓产生了怀疑。
  阿无适时在她耳边低喝:“不要松开你的剑!”
  方漓一惊,她的剑心差点动摇!
  是了,就算用剑办不到,但至少可以出力。她扭头看向阿无,带着些企盼,问:“阿无,你有没有办法?”
  阿无略一犹豫,点点头:“需要很久。”
  他要建立一方势力,然后开始征战,就像他在无离界做的一样,只不过地点换成了修真界。
  难在初期,到后期,只要他舍得放手,让各大门派参与进来,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而这初期,就不像在无离界那样简单了,那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眼前这些孩子,却是等不到了。
  “走吧。”方漓狠狠心,转头就走。
  她信阿无,她要和阿无一起努力,而眼前人,方漓也不打算放弃。
  见不到的便罢了,见到的,哪怕被他们怨恨,她也不想让他们沦落为炉鼎的悲惨命运。
  等找到天璇宗的人,她就回来,把人都弄晕了带入空间,然后一口气带走,找个地方放出来。
  到时候,她会为他们的生活负责的。
  就这样决定了!
  她也不想去别处了,只后悔来之前只想和阿无四处看看自在天大千界的不同之处,没有问一声同门约了在哪见面。
  “我们去城里的酒楼看看,那儿消息多,看有没有什么线索。”她提议。
  酒楼打听消息,这可是她游历时得来的重要经验之一呢。
  阿无当然是听她的,二人穿街过镇,又到了邻近的大城,这回路引可算是派上用场了。而且检查路引的人也是个修士,只是神态有点懒洋洋的,查得也敷衍,一副心不在焉走过场的样子。
  他们却是不知,最近合欢宗内人心惶惶,领了任务在书院教小孩的外院弟子倒还好,反正打也打不到他们头上。这些轮流来大城值守,防止奸细渗透的内门弟子,可是后悔来之前没故意弄伤自己,逃了这个任务。
  就好比这里这位郎耀,在城里一天收到几条消息,不是某城的师兄查得太过认真,被准备混进城掳些百姓走的元婴真人一掌把头拍成了烂西瓜;就是某城的师姐习惯性向俊俏公子抛媚眼,却不料对方是血魔宗过路去另一处夺城的化神真君,这一眼却是看中她了,直接掳了人去,玩弄腻了就要变成血傀材料,炼成个尸美人摆在洞府。
  现在与这师姐相好的师兄师弟们都诚心祈祷,师姐勾引人的本事最好还藏了几手,让那位真君老爷多新鲜一阵,才能保得性命啊。
  可悲的是,上面打成一团,不是人人都有师门长辈能帮着出头的。
  所以郎耀就得过且过了,只盼着真有什么高手路过,该干嘛就干嘛去,别找自己的麻烦就行。
  在他这种心态下,阿无与方漓很轻易就过了关,阿无精心准备的路引和隐藏修为的灵器都有点大材小用了,根本就只是瞄了眼路引,就让他们与其他百姓一样进了城。
  过了城门,方漓与阿无对视一眼,同时想到,合欢宗这是人心已散啊。
  百姓的生活看上去还没受到影响,街上照样熙熙攘攘的人,酒楼也很热闹。
  还别说,这人世间的酒楼,与修真界的酒楼也没什么两样。
  除了饭菜不是灵食之外,酒楼里一样是众生百态。
  粗俗的,文雅的,一家老少难得来开荤的,风尘仆仆过路的……坐在了一处,似乎也少了几分身份之别,高谈阔论显示自己消息灵通的人在哪似乎都不缺。
  阿无要了酒菜,却在倒酒时暗暗换成了自己酿的果酒,推给方漓时含笑看她,竖起了三根指头。
  方漓知道,这是说“只能喝三杯”的意思。谁让她酒量一直提高不了呢。
  她皱了皱鼻子,慢慢品着,心想有空一定要练酒量,不叫阿无笑话她。
  这是阿无酿的新酒。他酿的果酒不讲究陈酿,倒是像方漓配蜜一样,更讲究灵果的选择和配比,以及酿造的手法。
  方漓喜欢喝果酒,阿无也就专门琢磨灵酒的配制。在妖域冒充妖皇太子的日子,他也没白白浪费,正好妖域物产丰富,他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点新奇的果子还不容易,让他试出更多更好的口味来。
  现在倒出来的,就是其中一种,还有两种他已经从乾坤戒里找出来了,打算下面两杯就各自倒一种,看阿漓喜欢哪个。
  其实他还用妖域的出产试了更多的菜式和调料,这些年方漓修炼,他忙于大千界的事,也一直没时间整治,以后也要给阿漓尝一尝啊。
  许是他看着方漓品酒的眼神太专注,明明酒楼里已经快满了,几拨走进来准备拼桌的客人,硬是愣了一下绕到了别人桌上去拼,而两人还恍然不知。
  直到方漓喝完一口,满足地抿嘴,把最后的酒香关在嘴里回味,抬头看时,才发现阿无一直看着她。
  她偏头一笑:“怎么了?”
  “没什么。”阿无又倒了一杯,“新口味,不确定你喜不喜欢,怕你不喜欢还硬喝。”
  要是阿漓怕他不开心硬喝,他就抢下来重倒一杯。
  “喜欢啊,哪能不喜欢。”方漓接过第二杯,满足地先闻了一闻,小声道,“就是我现在能喝五杯了,你却不相信我。”
  阿无犹豫了一下,还是坚定了信念:“我们回去,给你喝一坛也没关系。”
  在外面,危险。
  方漓也知道,她也不会真的由着性子喝一坛。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想跟阿无抱怨,就是想看他为难了半天还是不同意的纠结。
  一定是喝酒的缘故,不能让阿无知道她酒量好像更差了,喝一杯酒就不对劲起来。
  方漓嘻嘻地笑了起来。
  这回她品得不那么专心了,借喝酒掩饰,听着周围人的谈论,要说重要的事,好像就是隔着楼板传来的楼上一桌人说的话。
  楼上是隔开的房间,她听见的是一桌商人在闲谈。
  说是闲谈,其实讲的还是生意。有个年轻些的声音在说,北方现在粮食卖得贵,其他物资虽然没米价高,但也涨了不少,他要去北方做生意。
  另两个苍老些的声音在劝他。
  一个说北方听说有叛乱,虽然物价贵的地方并不是叛乱之地,但粮食还是禁运了,不要找死。
  年轻的声音说他不运米,只做别的买卖。
  另一个老者还是劝他,说战乱一起就说不好会乱到哪里,他现在打算去的地方还没卷入,但等他运去就难说了。
  但年轻人主意已定,执意要去,另两人也不再劝,转而说起可以把手头什么货物卖他,三人就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方漓也不再听,朝阿无看看。阿无会意点头,他也听见了。酒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