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无边疆-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卧儿与钦察的使者对视一眼,在对方的眼中看到相同的疑惑。于是开口问:“成吉思汗,我等鲁钝,没有明白可汗的意思。”
    铁木真找到显摆的机会,于是把上午的说辞又复述了一便。而后冷眼看着莫卧儿与钦察的使者。
    莫卧儿与钦察的使者呆了呆,而后擦了擦眉头上的汗水。说不出话来。
    铁木真见二人无语于是让诸葛亮发言,毕竟上午只分析了形式没有商讨应对之策。
    莫卧儿与钦察的使者又把眼光瞄向这个穿着干净,打扮得体,手上总拿把扇子的奇怪家伙。
    诸葛亮把桌上的食物拿走说:“我支持目前的盟友关系,不过把目标变更下,依然是有我们出兵攻占高丽,不过你们的目标将是这里。”诸葛亮把手指压到巴比伦王国与卡里亚王国上面。
    莫卧儿与钦察的使者不明白诸葛亮在说什么?继续对视,继续迷茫。继续等待。
    
     
   
第十八章 谈判


    
    诸葛亮见大家都不明白,于是开始进行数学基本知识的普及。
    把一块羊腿放到桌子的中央说:“如果这个羊腿有我们八个人人吃,那么我们每人能吃多少。”
    钦察的使者乐了,张口说:“我们这里就有六个人,那里来的八个人。”
    昌平把喝到嘴里的酒喷出来,就着智商怎么能当使者。难道他们的国家没有人吗?
    诸葛亮无奈只好解释说:“我说的是假如,假如我们这里有八个人。”
    莫卧儿的使者也不乐意了,嚷嚷着说:“再怎么假如,六个也不能变成八个,就你这块料怎么混上去的。看你的外表还真好看,谁知道是个连数都弄不清的主。”
    诸葛亮张了张嘴,终于把即将出口的国骂压了下去。努力平复下怒气后。把羊腿丢了下去。指着地图说:“盛唐就这么大块地方,八家人分,你们说每个人能拿多少。”
    哦!莫卧儿和钦察的使者终于明白了诸葛亮在说什么,使者这才张口说:“我才弄明白,感情是说这挡子事。你直接说国家不就完了吗?还拿样腿比画,真是个没有文化的家伙。”
    被压抑消化的愤怒终于再次从新聚集,诸葛亮张口把流利的国骂喊了出来,再阴阳顿挫的国骂声中,两国的使者还舒服的闭上了眼睛,对成吉思汗竖起了拇指,夸赞说:“你们的人才太幽默了。想不到歌唱的这么好。”
    铁木真也陪者两国使者一起笑,不是任何人都能看到诸葛亮吃憋的。
    因为诸葛亮用的是国语,而两国使者不明白国语,所以这番国骂等于是对牛弹琴。
    诸葛亮无奈的喘息,喝酒。计划还要继续,个人感情就算了把。
    而后诸葛亮的着地图说:“首先我们要和盛唐结盟,而后在巴比伦王国与卡里亚王国出兵时,切断他们的归路,威胁他们相互攻击。这样我们做渔夫。”
    计划并不难,关键是火候。
    钦察与莫卧儿的使者开始在沉默中思索,思索计划的可行性,如果计划真的能行,那么就是五个打五个的局面,即使不会败,最起码也不会损失什么?
    诸葛亮见二位使者沉默,于是开始诱惑说:“国土瞬间膨胀一倍,与成吉思汗一起纵横天下。这个只要你们同意,统统都好说,当然我们还会资助你们先进的战地指挥系统,以及一万士兵和一众良将。”
    条件够优厚的,钦察与莫卧儿使者再次对视一眼后说:“事情太大我们需要回国请示,不过盛唐能不能答应结盟,要知道他们现在内讧。而潜在的隐患俄罗斯会不会给我们的联盟制造危机呢?”
    诸葛亮无奈只有把配套计划说了出来,至于配套计划是什么目前保密。
    钦察与莫卧儿使者终于开始点头,接着提出一个更无耻的要求,要求诸葛亮把刚刚提出的将士以及设备先兑现,把这些先拉回去。这样才能显示出蒙古的诚意。
    铁木真的脖子开始传出粗重的喘息,他想不到自己成吉思汗的牌子居然不能当保证金。草原上的人永远只相信实力,虽然现在成吉思汗的名声在外,但是他还没有展现出对应的实力,无法让人信服。
    送走使者后,四人组又在继续开会,当然还有安慰正在暴走的诸葛亮。原来两国使者再走的时候不忘问了句:“朋友,刚才你唱的歌曲是赞美什么的?是不是赞美你的家人。我想也只有赞美家人,才能唱出如此动听的旋律。”
    出于外交的需要,诸葛亮在脸上露出矜持的微笑。而后和善的点头。不过昌平能感觉到,在扇子背后的脸已经变成青紫色。真他们吗的恐怖,还没见这个仙风道骨的家伙失态过。虽然昌平很期待。
    铁木真努力的不让自己笑出声,肚子一起一伏,谁都知道他在偷着乐。
    诸葛亮终于收敛了怒气,转身打开了路线图,才刚压缩的火焰腾的又冒了出来。
    “TMB倭寇欺人太甚,居然要我对其称臣。岁岁纳供,年年称臣。宵小倭寇欺我盛唐无人。”诸葛亮说完把国书拍在桌子上。
    昌平拿起国书一看终于弄明白了,这些不平等条约只是个借口,当然目前还没有递交到盛唐不过相信很快就会递交过去,赔偿白银十万万,割让东三省。解除军队,岁岁纳供,年年称臣。这些只是借口,让另外七个国家介入的借口。
    昌平见事情已经如此,开口说:“我同意先向钦察与莫卧儿支付装备,派遣军队。而后带兵奔往盛唐,不让这些官老爷明白什么是武力,他们还会每天蒙头做春秋大梦。”
    诸葛亮收敛心神说:“目前也只有这样了,如国上下一心,此战尚有胜算。若国离心离德,那这样的国家不救也罢。望一次屈辱能唤醒国人,望一次疼痛能让人梦醒。”
    一直不语的黄忠对昌平说:“如若驰援华夏,忠愿为先锋。大丈夫理当马革裹尸血战沙场。”昌平看着铁木真,等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回答。
    成吉思汗说的很清楚,也很简洁:“只要有好处,我们蒙古就跟着你们干。”成吉思汗的身份代替整个蒙古说出这句承诺,昌平觉得已经够了。那就出兵。捅他们几刀。
    钦察与莫卧儿使者又回到皇宫内,铁木真为了表示对这次结盟的重视,又特意在皇宫中的圣地举行了仪式。
    在圣地内有整个蒙古国最神圣的地方,代表蒙古一切权利的可汗金顶大帐。
    在大帐下,成吉思汗答应了刚刚诸葛亮的一切允诺。让使者尾随昌平前往曼达尔戈壁,领取一切装备、人员。
    作为幕后的黑手,蒙古将全力扮演黑马的角色。
    历史的齿轮开始转动,昌平将拿着受命与天的牌子出现在盛唐,一切的努力是为了奴役还是为了拓疆。我们不清楚,但是我们知道昌平不是什么好鸟。
    
     
   
第十九章 兵至山海关


    
    曼达尔戈壁上的风终于停止继续吹口哨,在风的眼中觉得每天都吹口哨并不是赞美沙漠漂亮,而是自己无聊。当找到其他好玩的事情后,风自然把口哨忘掉。
    昌平带着莫卧儿和钦察的使者走进基地。
    一路上莫卧儿和钦察的使者发出连番的感叹,赞叹这里的科技,也赞叹这里的环境。当然后者是用诅咒的词语赞叹。
    昌平把使者安排休息后,立刻召集将领召开军事会议。
    见人到齐后,昌平起身说:“今倭寇乱华,国之危难,我与莫卧儿、钦察达成协议,与他们建立联盟关系。现要派兵前往,不知谁愿前往。”昌平说完还左右看了看,找热血男儿能自动献身给事业的人才。
    “臣等愿往。”刹那群豪跪了一地。
    昌平思索后说:“徐茂公,你带李靖、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天锡、罗成、魏文通、杨林、尉迟恭、秦琼、单雄信、王伯当领兵一万出使莫卧儿,必要的时候配合莫卧儿切断要塞,给中原战局制造机会,此战关系中原安危,望君能说服莫卧儿可汗,扬我天朝国威。”
    茂公叩大礼说:“定不负主公所托。”出征众将也行礼说:“粉身碎骨也要为国尽忠。”
    昌平说完转身对刘伯温说:“刘伯温你带,萧何、韩信、英布、李广、李陵、卫青、霍去病、狄青、张良、项羽、许达、常遇春领兵一万,出使钦察,配合钦察协同莫卧儿,把巴比伦、卡里亚的士兵绞杀干净。”
    刘伯温冲昌平一拜说:“君之所命,伯温定当完成。”出征众将行礼说:“吾等以血溅轩辕,不灭敌寇,誓不还。”
    此时的兵马已经协调好,昌平感觉到众将的战意,热血既然已经燃烧就不要让他冷却。昌平把基地交由袁崇焕,令于禁、周瑜、郭子仪协助看守,并留下一万兵马。
    而后令岳飞帅众将出征中原,由曼达尔戈壁出发,目标山海关。
    安排好一切后,昌平给两路使者饯行。莫卧儿和钦察的使者见到如此的装备与人才,个个都在内心鬼坏了,心到这次赚到了,赚到了。光这些士兵,这些设备就够我们可汗开心的。二人对完成此行使命充满乐观。
    一行送了三送。昌平、诸葛亮等与徐茂公、刘伯温拜别,而后随岳飞的脚步一起前往山海关。
    山雨欲来风满楼,乌云已经在神州上空盘旋。鸭绿江边的摩擦开始,每天都会有士兵被殴打,不管是盛唐还是倭寇,总之伤亡在继续攀升。
    而盛唐国内的造反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空间,把民主的大旗高高举起。就等更变朝代的时机。
    墨帝的生活完全被打乱,这个老人总是在思索,如何用武力威慑和平解决现在的困局。当然墨帝也有想过继续清洗,不过想了想也就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现在的国家就想一个大宅门,家业大亲戚也多,当然关系也乱。每个人都惦记着老祖宗这么点家产,都想往自己口袋里多扒拉点。为了这个目的甚至不惜撕破亲戚的脸皮。
    如果墨帝能再年轻十岁,墨帝一定抄家伙把这些人全杀了。但是现在时间不对,年龄也不多。自己老了,再也没有当年的火气,看问题也圆滑了。不管杀了哪个全体的亲戚都寒心了。现在的时间也不对,外面的邻居都在惦记着自己的家底,现在就和开始在内部清洗,等这些好心的邻居来了,自己还拿什么跟他们斗。人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现在老朽能做的就是等,先不让着个家败了,然后等待中兴的时机。
    至于现在这些搞分裂的家伙,只要不当汉奸不把人丢到家外,自己就能容他。
    墨帝叹了口气,又想起了献帝。心说:好吗!你倒是一撒手往西丢了个干净。那么我这个晚死的怎么才能解脱!!
    墨帝看着外面满是乌云的天,说了句:“新的风雨又来了。”
    喀吧,一道电劈在宫殿前的老御道上,御道上的龙发出了紫光,宛如要腾空而去,又撕要咆哮天地。很多奇怪,难以解释的现象在这场暴雨中生成,而后留给大家一个个难以解释的疑惑。
    雨水如豆,山路泥泞,四万士兵身着明亮铠甲,艰难的在山路上跋涉。再过了眼前的山口前面就是山海关了。
    一骑破空,在雨中留下残影。
    山海关前,一白袍小将正在叫城:“昌公帐下义从,常山赵子龙在此。请守将答话。”
    原本还沉寂的城楼上忽然冒出许多盛唐小兵,多事之秋。谨慎没什么不好的。
    不久守将出现在山海关上。
    上面的将领抱拳行礼说:“来者何人,在下山海关守将吴三桂。”
    镇守天下第一关自然不是什么普通货色,撇除三桂同志的民族大意。他的军事素养还是合格的。
    赵云继续行礼说:“在下昌公帐下义从,常山赵子龙。今随主公到此驰援华夏。望三桂兄能开启城门,让我等避雨。”
    吴三桂冲赵云喊:“三桂奉命镇守与此,天下大雨城门不便开启。此处向北有一集镇。你们到此安歇,雨停后,三桂定当上门拜访。”
    赵云冲吴三桂行一礼说:“既然如此,赵云先行拜别。雨住,等候吴兄。”说完拍马消失在雨中。一旁的副将问吴三桂:“他真是常山赵子龙吗?”
    吴三桂摇头说:“我对他的身份没兴趣,我想知道昌公到底是何方神圣。”
    出了山路,岳飞开始等待,这样的季节本不应该行军,万一遇到伏击那可有可能全军覆没。
    赵云回军对岳飞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称因有雨所以没开城门。建议我们去北面的集镇休整。而后等雨停,他来拜访我们。”
    岳飞看了眼疲惫的将士,点头说:“全军向北,到镇子上休整。”
    在岳飞的内心也充满好奇,期待有机会会会这个争议人物,看看他的能力是否真如史书记载一样真实。
    
     
   
第二十章 三桂来访


    
    三万铠甲兵连同马匹在小树林避雨,老乡也有邀请他们去家中避雨,但都被岳飞严谨的军纪阻挡。
    小镇依然平静。
    树林在工程兵的清理下,很快出现一片避风港。当然这里的生态被完全的破坏。战争期间只要不扰民,其他的资源可以随意调配,这个是岳家军的纪律。
    作为不扰民的军队,绝对是这个时代的铁军。
    昌平终于赶上岳飞的脚步,赶在树林内汇合。因为昌平的红粉知己都在基地,作为相同的光棍。昌平和大家一样拥有如火的热力。所以昌平也和大家一样把衣服甩开,在大家面前把衣服上的水拧掉。
    岳飞奇怪的问:“主公怎么你的身上多出了九条龙。”
    周围得人把眼光瞄向了昌平,在看到昌平身上的九条龙外,还看到昌平脖子上挂的受命于天的玉佩。
    张飞大声问:“主公呀!怎么你脖子上挂那玩意干吗?真是个累赘,你不闲累吗?”
    昌平摸了摸身上的玉佩,感应上面没有生命后才说:“玉能辟邪,我带了正正气。”
    “那个九天龙怎么多出来的?纹的还是画的?”张飞说完还上去擦了擦,摸了摸把,昌平身上鸡皮都弄起来了,而后才丢了一句:“乖乖,还不是画的,但也不像是纹的。”
    昌平连忙把衣服穿身上,躲避众人的目光说:“这个是天生的,要低调,万一被人知道了我们又成了目标。”昌平经过连番的打击后终于明白要低调,高调如东瀛,如将军。哪个不是被众人惦记的,现在对外低调,乃至示弱并没有什么坏处。
    张飞明白了,还顺道补了句:“人怕出名,猪怕壮。”说这句的时候周围得人都笑了出来,昌平怕出名,但是张飞已经很壮了,还要多壮。当然现在这些张飞还不明白。
    火头军的人员开始行动,这些基因改造战士也和平常士兵一样需要吃饭,需要休息。
    雨小,天也擦黑。烟雾随饭菜的香味在空气中蔓延,而后传到小镇上。
    一些流浪的野狗顺着香味跑来,顺香味而来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山海关总兵吴三桂。
    看一个军队的战斗力,要从多方面来了解。
    初看营地,进退得当者优。再看士气,士气高昂者优。三看将领,将领威猛而有智者优。最后看军体,上令下行,荣辱与共者铁军是也。
    吴三桂对这个三万人的营盘转悠了好久,在感叹之余更加生出前往拜访的念头。这样的军队绝对能以一当十,真不知昌公究竟是何许人物,竟然拥有这样的手下。
    拍马上前,抱拳喊:“山海总兵吴三桂前来拜访。”
    巡营的关云长拍马过来冲吴三桂行礼说:“昌公手下义从关云长,兴会、兴会。”接着把吴三桂领进营地。
    赵云等人正在营地内堆砌沙盘,岳飞也在思索入关后应当如何。而诸葛亮则在那里闭目思索,如何盘活盛唐的内政。人心散了,队伍一定不好带。
    赵云见吴三桂进到营内,连忙上前招呼说:“吴兄果然信人,我来给你引见昌平公。”说完带吴三桂走进昌平的小空间。
    昌平现在是郁闷的,这里的气温有点低,冒雨行军是很傻的事情,特别是冒雨后还露宿野外。
    吴三桂看到昌平后第一感觉就是吃惊,因为昌平的身上有一种东西,当然不是王者之气。而是奸诈,吴三桂开始怀疑这样的人怎么有这么多得力的手下,难道老天真的瞎了吗?
    昌平听赵云介绍后,立刻乐呵呵的招呼吴三桂,分宾主落座后,昌平从身下拿出了个东西交给吴三桂示意吴三桂打开看看。
    吴三桂打开一看是一个青色的手机,上面还有一个绝色的美女图片。
    吴三桂疑惑的问:“这个?”
    昌平对吴三桂的疑惑给出了反问:“吴将军觉得一个指挥官最应该注重的是什么?”人都喜欢被高看,如果他是总兵,你喊他将军他准开心,因为这个叫抬举。就好比中国的官员,除非你姓副,否则在称呼职务的时候没有副字一说。
    吴三桂思索说:“当然是士兵了,只要与士兵上下一气,即使敌军百万,我等依然有胜算。”
    昌平见第一次没有说到点子上,于是继续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