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无边疆-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平终于明白为什么释伽摩尼能混的如此风升水起,这个老家伙还真有一套。
    昌平见已经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于是连忙换了个话题说:“既然在佛的眼中分有善恶。那么我想问释伽摩尼先生什么为善,什么为恶。”在昌平有意的引导下参与辩论的十个和尚成为了听众,倾听释伽摩尼与昌平的辩论。
    释伽摩尼知道昌平的打算,无非就是利用自己的语言的漏洞,然后攻击自己。释伽摩尼明白昌平的问题后,立刻圆滑了起来。摸棱两可的说:“善者不与人为恶,恶者不与人为善。”
    这句充满玄机的话让全部的僧人陷入了沉思。昌平知道释伽摩尼说的是废话,但是就是这样的废话让人有中茅塞顿开,但却有咋听咋不得劲的感觉。
    昌平顶了句:“善者不与人为恶,难道善者可以一直善。恶者不与人为善,难道恶者可以一直恶。”昌平说完终于融会了这些话的意思,原来这些话少了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就是一个陷阱,现在昌平已经开启了这个陷阱。
    释伽摩尼见昌平已经中技,收网说:“善者不与人为恶,善者不可以一直善。但信佛者可以保持善念。恶者不与人为善,恶者不可以一直恶。信佛者如果一心向善,自然可以把自己从苦海中解脱。善恶存与一念,可为善也可为恶。只有信佛者才能明白应该怎么做。”
    昌平知道自己又败,多么想伸手抽自己嘴巴子。但是现在还不能。周围的近十万僧人一起喊了声佛号,把陷入自责的昌平拉了回来。
    昌平见在佛法上已经拉不到便宜,立刻转了风向转变立场说:“既然善恶本是一体,那么我想请教释伽摩尼先生,现在你们僧人是为善还是为恶。我是行善还是作恶?”昌平说完带着期待,等候释伽摩尼的回答。
    释伽摩尼思索了,这个还是陷阱,昌平是在用潜台词告诉自己。出家人自然不能留恋红尘。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就是自己是恶人了。但是却不能说自己为善,因为为善者双手血腥,这个说法怎么说都有点可笑。
    不过释伽摩尼毕竟是久经论辩的老手,见昌平把问题抛出后,就回答说:“这些僧人是佛祖的仆人,他们是虔诚的,也是慈悲的,更是大无畏的。因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释伽摩尼说到这里又是一声佛号。周围的和尚也跟着合了一声。
    释伽摩尼满意的点头,意味深长的看了昌平一眼然后说:“至于你的善恶,这个还是要取决与你,你若为善则天下太平,你若为恶必将血流成河。”
    昌平无奈,这个滑头没有给自己任何的机会。昌平看到这条路走不通后,立刻跳跃思想说:“那么为什么你们还会出兵侵吞我天朝西藏,难道这个也是为善吗?释伽摩尼先生又如何解释那些死在天竺士兵手下的贫民呢?”
    这个问题是敏感的,杀红眼的人很难控制这个度。滥杀无辜这个存在在任何战争中。现在昌平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只不会是想步一个陷阱,只要释伽摩尼一个不小心踩下去,昌平有信心不让释伽摩尼再爬上来。
    
     
   
第五十三章 威胁


    
    释迦摩尼知道昌平在逼迫自己,只要一不小心自己必然被昌平所算计。释迦摩尼见昌平那双充满得意的眼睛连忙宣了声佛号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你太执着与俗世了。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释迦摩尼说到这里又双手合十唱诺了声佛号,周围的和尚立刻发出震天的欢呼。
    这个就是我们的佛祖,就是他,也只有他才能说出这么多道理。
    昌平无奈,他说不出向释迦摩尼这样华丽的词汇,不过见释迦摩尼的姿态这么的超然。让昌平不由的在内心酝酿起无名的邪火。
    昌平不停的辩论台上转***,周围的和尚还以为是昌平黔驴计穷,立刻发出一丝哄笑。
    昌平见周围环境如此,立刻问:“老和尚,现在是我在动,还是地在动。是地在动还是你在动。是你的人在动还是你的心在动?”说完自顾的继续奔走。
    释迦摩尼呆了,他有想过这个问题。也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周围的和尚也知道这个道理,是自己的心动了,这些和尚一个个陷入了沉思。
    昌平见自己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立刻接着问:“既然出家,必然无家。既然无家,定是处处为家。你等和尚为何还贪恋红尘,不能看破、放下、自在呢?”昌平说到这里眉毛上露出了一丝得意,而后用释迦摩尼的腔调吟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念到最后故意的在何处惹尘埃上加了重音。
    释迦摩尼从感官上不能接受这个结果,辩经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站在理的这边,而现在自己已经从有理变成了无理,更不可容忍的是通过昌平的描述仿佛还是在告诉自己,自己的尘缘未了。一直在红尘斯混。
    释迦摩尼是谁,释迦摩尼可是佛祖转生,是千万佛家弟子的明灯,现在居然被人这样怀疑指责。这个是很不能容忍的。释迦摩尼很想反击,但是如果自己开口那就是承认了自己的心动。无奈呀!释迦摩尼只好高深莫测的看着天边的云来个无视。
    昌平知道沉默是目前最后的方法,因为自己打出一拳后对方不反击,那就是自己占便宜。
    周围的和尚感觉到气息的压抑,也知道这样继续下去必然是自己吃亏。于是一个辩论和尚说:“既然出家,必然无家。既然无家,定是处处为家。处处为家后,又何分红尘与出尘那?只要心中有佛,在那里都是修行。”这个和尚说完也行了一佛礼,不过这次不是冲释迦摩尼,而是冲昌平行的。因为在与昌平的争论中让这个和尚明白了一些平时没有想到的事情,对出尘入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昌平知道这里的家伙都没有什么好处的角色,连忙转动小脑说:“大和尚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说重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不必拘泥与修行的方式。”说完还用疑惑的眼睛看着周围的和尚。
    周围的和尚包括释迦摩尼都觉得这个家伙说的有那么点道理,于是都冲昌平点了点头。
    昌平笑了,笑的非常的开心。这个举动让周围的人有些不知所措,昌平给这些传统的和尚带来得刺激太大了,很多不能理解的荒唐思维从他的口中传出来,都有那么点道理。往往一些荒唐的东西在他嘴里又都能自圆其说。
    这次昌平还是要给这些和尚惊喜,张口说:“既然大和尚的意思是修行可以不拘泥与形式,那么我想问了,你们怎么就能确定那些行恶的就不是在修行吗?你们就不知道我现在统一天竺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吗?”昌平说到这里看到周围的和尚脸上出现了动摇,于是继续说:“如果你们不注重修行的环境,而注重修心,那为什么不把皮囊解脱。娶妻生子,这样依然可以继续修行。如果觉得这样不够过分,你们还可以吃喝嫖赌,这样的修行也许更加能接近佛意。”昌平说完就感觉到周围的气温先是下降了很多,而后迅速又飙升到沸点。周围的和尚都是积极那个爆发的火山,随时都可以把昌平吞噬。
    昌平吞了口口水,然后缩了缩脑袋。往释迦摩尼身前一站,口上说:“佛祖同意我的方法吗?”
    释迦摩尼摇头,全部的和尚也跟着摇头。昌平这个思维方式也太古怪了,一下把传承多年的习惯一次全推倒。
    昌平知道这样是没有市场的,之所以这样说是给这些和尚一个选择的空间,通过潜台词告诉大家,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可以乱讲,自己也可以做点出格的事情。
    不知道是昌平表达的不够专业,还是天竺人太质朴没有听出昌平的话外音。全部的和尚用看怪物的眼光看着昌平,有不屑,有怜悯,还有愤怒。
    昌平见这些和尚没有反应,还用奇怪的眼神看自己,为了让这里的和尚明白自己说什么,昌平觉得还是挑明了说。
    于是昌平走到释迦摩尼的身边,盘腿坐下说:“现在新德里在我的手中,在西藏那里我还有百万大军,不见外的说,只要我愿意怎么玩都不过分。我可以把全部的和尚小JJ给切了,我也可以在全部的水井里下大补药,甚至我可以军管全部的寺院,把寺院转型成妓院。”昌平说到这里理智的选择闭嘴,现在这些文化需要这些天竺人消化,威胁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
    周围传来吸气声,还有人小声的喊昌平:魔鬼。昌平承认自己是邪恶的魔鬼。不过对重症必须要下猛药。想让这些天竺人开化就要给他们一些刺激。
    因为有前面的辩论作为铺垫,昌平仍出威胁论后,这些天竺人按照思维的惯性开始思考,而不是想动手。
    昌平见这些和尚包括释迦摩尼都在思考后,明白自己要的结果即将到来了。天竺很快就能成为自己的后院。
    
     
   
第五十四章 和谐变奏曲


    
    释迦摩尼刻意压低声音说:“你就不怕我现在就把你挂掉。”释迦摩尼没有按照昌平思维的惯性去思考,因为释迦摩尼知道,如果按照那种惯性永远不能跳出红尘的轮回。
    昌平左右看了看说:“我知道你不会,因为不是任何人都有勇气和你一样不考虑后果的。”
    释迦摩尼奇怪了,第一次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昌平问:“你怎么知道我会不考虑后果。”
    昌平小声的说:“因为你是佛,他们是普通人。不过你也很在意后果,如何把佛教发扬光大这个远景你考虑过吗?”
    释迦摩尼摇头,摇头,他想不到昌平还会用这么老套的方法引诱自己。上次就是老孔雀拿东瀛人的承诺来换支持,结果支持了,国家也陷入了浩劫。现在还用这个方法引诱释迦摩尼选择了无视。
    昌平发现自己没有说动释迦摩尼,只好改变策略说:“其实你的地位是超然的,不见外的说,除了你不能养女人,喝酒、吃肉、赌钱,其他的方面你并不比皇帝差,为什么不能考虑考虑一个双赢的方法呢?”
    昌平没有留意当自己说到喝酒后面的词汇时,释迦摩尼的脸上已经出现了红色的愤怒,伸出拳头冲昌平的下巴就是一拳。
    这个感觉好熟悉,按照路线的放大,让昌平感觉到曾经的熟悉。在遥远的国度中,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动。身体按照曾经的意识,在拳头放大打到脸上之前,昌平按照原路线打了回去。中了,释迦摩尼的身体向后飞去。
    原本喧嚣的广场陷入了死寂,这个家伙把我们的佛爷打飞了。
    昌平没想到自从和将军的灵魂有过一次重合后,自己的身体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刚才昌平感觉到内心有一种熟悉感,而后感觉身上的肌肉产生了细微的跳动,随后出拳居然有这么大的威力。
    释迦摩尼摇晃着脑袋爬了起来,眼圈已经黑了。内心虽然已经充满了愤怒,不过为了形象释迦摩尼还是喧了声佛号说:“昔日佛祖曾割肉喂鹰,以己之身普渡众生。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说到这里释迦摩尼起身冲昌平行了一礼。
    刚才昌平那一拳把释迦摩尼打的有点短暂休克,而后就陷入幻想。在幻想中释迦摩尼看到昌平描述的一切,新德里成为了堕落之都,成千上万的佛教徒受到了迫害。在唐军的干预下,结果针对佛教的战火燃烧了整个天竺。曾经的佛光被屠杀所取代,在昌平的强势介入下,整个天竺堕落了,成为了阴暗的国度。
    看到这些的释迦摩尼开始在思想上挣扎,如果今天把昌平灭了。那么以后迎接天竺的必然是杀戮。论战斗力,天竺的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唐抗衡。接着坡投降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昌平想不到自己一拳头居然能打出这么大的转变,当然昌平更想不到现在释迦摩尼正在思考怎么投降才会对的起自己的身份。
    释迦摩尼说完地狱论后,又转身冲周围的和尚行礼说:“我觉得昌平施主需要有人教化,所以我决定收昌平为俗家弟子,让昌平在近距离内感受我佛的慈悲。”释迦摩尼说到这里冲四周又行了一礼。
    周围的和尚终于从震惊中苏醒,是了,现在能挽救整个危机的也只有释迦摩尼。其实天竺的国脉就掌握在两个人手中,一个是昌平,因为他扮演了征服者,另一个就是释迦摩尼,他是来搭救昌平的,如果释迦摩尼能改变昌平,那么自然就能是能改变一切了。
    想通的和尚开始赞成释迦摩尼,没想通的接着想或者询问其他的人。
    昌平知道天平又开始倾斜了,这次倾斜的角度非常的大,如果自己把握的好,就拥有改变一切的资本。
    最后和尚们终于通过了一个决议,让释迦摩尼来教导昌平。给昌平两天的时间参悟佛性,如果能用佛理说服他们,他们愿意归顺昌平。
    一个宗教没有必要去当什么皇帝,他们能做到在改朝换代时权利不会缩水,那就是最大的胜利。表面看是佛教对昌平的妥协,其实不然。既然昌平已经接受了佛教俗家弟子的身份,那么以后对佛教自然是多多关照了。当然这些和尚中也有热血的,不过他们没有打算把热血放在斗争上,虽然开始他们有想过血溅轩辕,但是当时的前提是昌平要把这里变成鬼蜮,就是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人乎。现在昌平已经放弃了屠杀,至于国土的归属这些僧人可以不过问,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宗教信仰,那么让孔雀王当国王和让昌平当国王没有什么分别的。
    昌平见这些僧人已经开始圆滑,立刻也顺着潮流的和释迦摩尼开始了所谓的悟道。就两天时间够干吗的!说是参悟倒不如说是谈判。
    不安分的天竺未来人开始活动在四周,想办法把昌平的目的弄清楚。当然昌平不是白痴,立刻把大陆上发生的大洲统一战宣扬了出去,在潜意识里引导那些天竺未来人明白现在什么样的阵营可靠,什么样的阵营不可靠。
    两天后,昌平还在皇家广场和这些僧人论佛,不过这次昌平把重心移到了外型上。想通过文化的形式告诉天竺的僧人文化交流没什么不好的,通过两边的溶解能让两缸东西变成三缸。
    昌平现在就想展示第三缸东西。周围的僧人也好奇,好奇昌平的第三缸东西到底是什么?
    如天籁一样的音乐,而后在场地中间走出了三十多身着盛装的女子,手上带着金色的指甲,这个是唐朝一个未来人,编舞做出来的千手观音。在灯光的协调下,这些天竺人还真怀疑是观音降世一般。
    昌平见周围的天竺僧人张大嘴巴流口水,知道自己成功了,只要再敲几锤子,这个局势就落定了。
    
     
   
第五十五章 天竺附属国


    
    释迦摩尼看着昌平,眼光中充满的询问。周围的和尚也看着,想通过昌平的表情了解昌平的内心,他是不是一个佛徒转世,如果不是为什么他对佛有这么深的感悟。
    昌平见周围的人如此好奇,连忙介绍说:“观音在我们佛教中是没有性别的,但他却以女性的形态出现,这个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普渡众生呀!”昌平说到这里还故意叹了声,好似要加进去一些情感元素,而后接着说:“为什么我要做这个舞蹈呢?我就是要告诉大家观音可以用不同的手去帮助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感受到不同的佛光。”
    周围的僧人没有听懂,因为昌平说的都是国语,所以这些天竺人没有听明白。至于昌平为什么要说国语,是因为现在昌平是以交流生的身份来释迦摩尼面前做交流。不是私下谈判自然要用本国语言。
    其实就是今天昌平弄了只狗上去,说他是佛爷转世,释迦摩尼也要赞同昌平。在两天的相处中,释迦摩尼已经通过谈判的方式拿到自己想要得东西,以后在亚洲佛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横着走,当然昌平也有说明,在不影响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双方达到一致的目标后,释迦摩尼决定归顺昌平,以后昌平用兵器征服,自己的佛教用教义在世界内传扬。
    这个也就是传说中的双赢。
    至于昌平忽然推出这个叫千手观音的舞蹈,直接震撼了释迦摩尼。让释迦摩尼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宗教想在广大的区域内流传,必须要做到地方特色化,传播本土化。文化交融化。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宗教传播开来,自己的角色不是我让你信我,而是我帮你,帮到你信我。
    因为释迦摩尼的思维转变,为未来佛教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昌平知道自己想要的已经得到了,在释迦摩尼与一众僧人的默许下。孔雀王依然是天竺的最高统帅,至于与唐的关系将是同盟国,开始昌平有打算把天竺变成一个省,但是考虑到天竺还有一战之力,没有必要把矛盾过于激化,于是就做了这样的安排。
    至于天竺的内政,昌平觉得有必要改革,至于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身份介入天竺的内政这个让昌平郁闷。
    最后还是聪明的诸葛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