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鸦片战争-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儿听印度的一名英国人说起,他说印度的起义很快便可以平定了。  ”
    刘寄缓缓地说道:“并不是朕不支持,而是英军的势力仍然很强大。  他们最近从本土、美洲、非洲、澳洲都抽调了军队过来,现在整个印度几乎就是一座大兵营。  这时候中**队的制式武器频繁的出现在义军的手中,这不是一件妥当的事情,何况战争让中国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现在我们急于恢复经济,不适宜继续陷在印度。  ”
    刘翰有些担心的问道:“皇阿玛,孩儿在欧洲发现他们的工业已经很先进了,各地的城市工厂林立,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里,成为工厂的工人。  铁路连接了各地的城市,沿海的港口用汽船连接到遥远的大洋彼岸,将他们生产的工业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
    刘寄笑道:“皇儿一定以为我中华国与西洋诸国差距很大。  ”见刘翰认真的点头答是,刘寄哈哈笑了几声,向刘翰问道:“想不想知道现在的中华国到底是怎样一个国家?”
    刘翰重重地点了点头答道:“想。  ”
    刘寄说道:“好。  明日皇儿随朕参加早朝,早朝完毕后朕让你去一些地方看看。  今日皇儿刚刚回来,也辛苦了,到承乾宫去拜见皇后然后和你母亲见一面,便早点休息。  ”
    “孩儿知道了。  ”
    于是刘翰辞别了皇阿玛,临出门,刘翰又转头问道:“皇阿玛。  孩儿的真实姓名是什么?”
    刘寄在心里暗道,刘翰便是你的真实姓名。  只是刘寄的嘴里没有这样回答,他拿出了一本宗谱念道:“爱新觉罗。奕翰”
    刘翰看着那本明黄色绢质的册子心里暗暗想到,心里想到原来我的名字早已经上了宗人府。
    出了三希堂,刘翰被一名太监指引下先去承乾宫叩拜了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然后到景仁宫和母亲德皇妃见面。
    母子俩见面场景自然感人,德皇妃见到已经长成大男人的儿子不禁流出了喜泪,她一边让人去换温莎出来,一边拉着刘翰问长问短。
    刘翰自小送出宫外。  与母亲见面也格外欢喜,同时他又忍不住问道:“皇额娘,当初为何忍心将孩儿送到宫外抚养。  ”
    这个问题皇阿玛已经给了刘翰答案,原本刘翰也不该再问,只是母子见面欢喜之余也不免唏嘘。
    德皇妃是知书达理之人,见孩儿问起,她抚摸着刘翰地后背说道:“儿呀,娘听说。  玉不琢,不成器。  如果皇上只想让儿当一个太平亲王,自然不会琢磨我儿。  我儿想想,上战场的好刀,能不磨砺吗?”
    德皇妃虽然没有说明,可后面地话已经自明了。  看起来在五个兄弟姊妹中皇阿玛已经暗暗选中刘翰为接替人了。
    刘翰也不再多问此事。  他向母亲提起温莎。
    德皇妃见刘翰说到那个金发女孩,面色凝重了下来,半响德皇妃叹了口气说道:“孩儿,那位外国姑娘断不能立为正妃。  ”
    刘翰在英国已有所觉悟,此时听到母亲的委婉劝说,也没有太多的意外,只是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儿臣知道。  ”
    德皇妃怜惜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见他能够想通此节,欣慰的点头说道:“我儿是一个顶天立地地男子汉,也该有个女子作伴了。  你既然相中那个德意志的女子。  娘替你向皇上讲讲,改天择个吉日替你们把房圆了。  ”
    刘翰有些勉强的笑道:“皇额娘。  我们应该尊重温莎。  西洋人崇尚自由,尊重两情相悦,他们不兴父母包办婚姻。  这事,儿知道向温莎求婚,她如果不愿意,儿臣决不勉强温莎。  ”
    德皇妃没有责怪刘翰话中违反礼教的地方,她理解的点头说道:“对,我们应该尊重人家姑娘,不远万里的跟着到了我们这里,怎么着也应该把温莎姑娘款待好。  听说这个温莎姑娘还是一个普鲁士贵族,是我儿在上海救了她。  ”
    刘翰点头说道:“儿臣以为自己没有父母,在海外多年与温莎相依而伴,久了都不习惯没有她的日子。  ”
    德皇妃的眼泪一下涌了出来,从衣襟上抽出手绢擦拭着,依然姣好地面孔沾满泪花。
    刘翰正要相劝,只见有宫女过来跪叩道:“娘娘温莎姑娘来了。  ”
    刘翰回头一看,只觉眼前一亮,一名穿着旗袍的金发美女似乎是从画中走来,他猛然想起了曹植的《落shen赋》中所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
    这人自然是温莎,她看见刘翰来接她,轻快的迎了上来搂着刘翰吻了一下。  那张红眼的嘴唇吻在刘翰脸上时,德皇妃皱了一下眉头。
    当着他人,一个女人如此轻浮,是会被人看轻的,虽然德皇妃和很多外国公使地夫人接触过,也将那些外国夫人的习俗当笑话讲,可这事发生在自己的儿媳上,她就有些不喜欢了。
    温莎不知道自己未来婆婆的想法,她高兴的在宫殿里转了一圈,向自己的爱人炫耀着这身对她来讲很新奇的服饰。  明艳夸张的色彩和花饰,旗头上硕大的花朵,衬托着温莎玲珑的身材和天使般地相貌地确让人赏心悦目。
    刘翰正在夸奖温莎的美丽,德皇妃地咳嗽声吸引了两人,见两人转过头来,德皇妃好言劝道:“翰儿,此地是中华国的首都京城,一些西方国家的习俗就不要带回来了。  ”
第四章龙熊之争二百八十三赐府
    第四章龙熊之争二百八十三赐府
    这好像是一瓢冷水,从头淋了下来,温莎掩藏着内心的不愉快说道:“好得。  ”
    她的汉语不错,德皇妃欣慰的点点头说道:“你们旅途辛苦了,都回去休息吧,让小德子送你们回去。  ”
    两人拜别了德皇妃出来已经是日头偏西了,温莎有些扫兴的扯着手中的手绢说道:“宫里的规矩真多,让人受不了。  ”
    刘翰心中头痛温莎的事情,快步走在前面,没有回答温莎的话题。
    温莎见到刘翰不理自己,心里没来由一阵苦闷,两眼红红的闷声走在宫道中间。
    那带路的小德子见到温莎走到了路中间,慌忙大惊失色地走了过来跪在刘翰面前说道:“奴才叩请殿下,将外国娘娘请到路边。  ”
    刘翰不懂宫中规矩,见状估计温莎犯了这里禁忌,他向温莎说道:“温莎到我这边来。  ”
    却不料平日听话的温莎没有理睬他,自顾在前面走。  刘翰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也难得去猜测,上前抓住温莎使劲将她拉往路边。  温莎挣扎了几下,却被刘翰双手搂在怀里。
    如同往常一般,被刘翰有力的臂弯搂在怀里,温莎不在生闷气了。  她一边哭泣一边拍打着刘翰的胸膛说道:“人家千万里跟你到中国,跟你说话都不理睬人家。  ”
    刘翰有些哭笑不得,少不得一翻解释加温存。  不过有了刚才的经验,刘翰不敢和温莎亲热过头了,只是耳鬓厮磨了一翻。
    这翻举动虽已有所收敛,可仍然够得上yin秽宫中,吓地小德子不敢观看,赶紧跑到紧要口替两人把风。
    这边刘翰劝好了温莎,不见了小德子。  叫喊了两声,那小德子才从门口跑了过来。  恭谨地在前方带路。
    到了午门处。  远远的便见到一名禁卫军官员带着十名禁卫军士兵正在门岗处等候。
    稍微近了,刘翰见这些人身材魁梧,肤色发黑,穿着一身威武的绿色军服。  胸口的弹带上露出两排闪光的铜扣,领口和袖口都绣着金黄的花边,身上背着一杆步枪,腰间一把佩刀。  仔细看,发现后背上还有一个行军囊。
    到了十米处刘翰听那名领头的军官一声高喝:“立正”
    午门处只听见整齐地一声响,十名排列在一侧的禁卫军身体似乎拔高了一截,齐刷刷地站的笔直。
    这时那名喊口令的军官动作干净利索地跑了过来,向着刘翰高声唱道:“禁卫军中尉柳得志,奉皇上手谕率士兵十名护卫翰亲王殿下,请亲王殿下指示。  ”
    刘翰笑了笑,这些军人表现出的严整和规范让他很感兴趣。  看他们的站姿都是久经训练的。  若不然这些人不可能站立的如同一颗松树般。  看了半响刘翰向少尉问道:“柳中尉,你怎么知道我是翰亲王。  ”
    柳得志从挎包里掏出了一卷刘翰地工笔画,画上的刘翰穿着洋人的服饰,一头短发整齐的三七分开,背景是泰晤士河边的伦敦塔。  这显然是刘翰在英国照的像,当时刘翰寄了一张给皇阿玛。  没想到被画成了画像出现在这里。
    刘翰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临时保护自己,还是皇阿玛让他们永久保护自己。  他向柳得志说道:“柳中尉将我送到王府便回去吗?”
    小德子在旁边小声提醒道:“殿下该自称孤或者本王。  ”
    刘翰这才想起自己用错了称呼,他却顺着说道:“本王在市井待的久了,不喜拘束,今后那些烦琐礼仪能省的也就省了。  各位也都是军人,军人更是豪迈用武,用不着太过矫情。  ”
    刘翰地话似乎很对柳得志胃口,他的面上有喜色闪现,大声地回答道:“回殿下,在下是皇上钦点安排到殿下身边。  负责殿下的安全。  今后只要有我柳得志在,便没有人能随便靠近殿下。  ”
    刘翰点了点头。  向他吩咐道:“很好,柳少尉率领大家跟本王回府吧。  ”
    小德子在此处告辞了刘翰,自回宫中。  刘翰和温莎则被禁卫军这些人簇拥起来,向午门外走去。
    沿路无事,刘翰向左右问道:“你们都参加过战斗吗?”
    柳中尉在刘翰身侧答道:“回殿下,卑职参加过印度战役,战后被提拔到禁卫军。  ”
    刘翰抱拳说道:“中尉是国家的勇士,请受本王一拜。  ”柳得志慌忙避开,连声说道:“殿下使不得,使不得,您不是要让卑职折寿吗?”
    刘翰笑了笑又问道:“听说那场战斗咱们牺牲了不少人?”
    “殿下说得不错,亚洲联军前后共计伤亡了十万人左右,其中有五万人是死于水土不服和瘟疫。  ”
    刘翰吓了一跳,有这么大的伤亡。  他向柳少尉看去,这人又补充道:“这其中包含了水师的伤亡,说起来中国陆军地伤亡也不算大。  咱们在上战场前,都在密支那进行了三个月的结训,到了战场适应的很好,所以伤亡数最小,如果单算陆军大约伤亡了二成。  ”
    二成也就是二万人,这也不少了,刘翰心想,难怪战争让中国也承受不起了,人员的死伤如此之大,何况武器的损耗弹药粮草的消耗,的确是一场费力费钱的战争。
    谈到战争柳得志的话匣子打开了,他向这位显得很随和的翰亲王殿下说道:“王爷,不是咱吹牛,如果不是弹药补给老跟不上,咱们中**队早打进加尔各答了。  ”
    刘翰也是研究过中英印度战役地,现在有亲历战场地人向他讲起,这自然是一个难得的增进了解地机会。  他发现柳得志的军装上已经有了标识官衔的纹饰,便向柳得志问起:“本王记得中**队以前都是以品级区别官衔,现在怎么和西方军队一般都有专门的军衔了。  ”
    柳得志一五一十的说道:“这事也在战后才开始实行得,当初在印度战场,军官胸口的动物纹饰很惹眼,那些英国佬专门阻击军官,回国后陆军部便在全国进行了换装,所有军队官员都把图案标记以臂章形式戴在右臂,又在肩章和领章上加了新军衔。  ”说完柳得志还把右臂给刘翰看,那上面果然有一个盾形的臂章绣着一头栩栩如生的犀牛图案。
    刘翰恍然点头道:“原来这样。  ”
第四章龙熊之争二百八十四赐府2
    第四章龙熊之争二百八十四赐府2
    柳得志眉飞色舞的说道“只要中**队发起冲锋,再坚固的阵地也要被攻下。  殿下没有到过战场,无法想想数万支步枪快速开火的威力,咱们的人都是拉枪栓的后膛枪,1分钟类可以射击出数十万发子弹。  一轮子弹射击过去,只听见对面的山头“嗖,嗖,嗖”跟下雨一样,那印度兵跟割麦子一般的倒下,死的人漫山遍野。  ”说到这里柳得志裂着嘴摇了摇头。
    半响柳得志的声音沉了下来,他继续说道:“英国佬的火炮也不是吃素的,咱们进攻的路上,沙石飞溅,跟打旱雷似的,这人呀,跑着,跑着就不见了。  回头去找,常常发现怎么也找不全。  有一次,我同一棚(相当于班的编制)的老乡阿贵,本来跟在我后面,等打到半途,我跳进一个炮坑里躲着,发现阿贵不见人来。  当时我很想回头去找,可执法官就跟在后面,回去准吃枪子。  不得已等拿下山头后,我连忙沿路找了回去,这一路上所有的尸体都翻遍了,可再也找不到阿贵了,终于我在一棵老槐树上发现阿贵的背包,那上面还有一截肠子。  我只好把肠子火化了,替他寄回了家。  ”
    柳得志说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目光转向了西南方向,眼神里透露出淡淡的神伤。
    温莎听得双眼湿润,两行清泪流了下来,她关切的问道:“阿贵家里还有人吗?我想帮他。  ”
    柳得志转过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说道:“对不起。  惹得王妃不快。  阿贵家里有一个老娘,还有一个弟弟,朝廷将阿贵娘送到了当地义庄,而且每月发放抚恤给阿贵娘,他地弟弟考进了四川陆军讲武堂。  ”
    温莎转过头来向刘翰问道:“我想去看看吗阿贵的娘,好吗?”
    刘翰安慰道:“路途遥遥,四川的路又不好走。  等我手头的事情忙完了再去,好吗?”
    刘翰这话刚说完。  柳得志已经说道:“殿下可能刚刚回来,对中国的状况有些不了解。  到四川的铁路,报上已经说了,下个月便准备通车了,是从汉中到成都。  ”
    刘翰有一丝惊喜,中国的铁路都已经修到了四川。
    就这样,大家边说边走。  不多时到了正阳门。
    刘翰等人刚一到正阳门,便引起了城门口站着地一群男子的注意,这些人见到刘翰出来都恭敬地笑脸相迎。
    那为首地人戴着顶小圆帽,看年纪已是中年,脸上堆着笑容前出说道:“这位一定是翰亲王爷,奴才高升,叩见殿下。  ”说完就跪在了地上,后面一群人也都跪了下来。
    诸位要奇怪高升眼光不错。  其实不用奇怪。  刘翰被禁卫军簇拥,来人中就他和温莎着便装,温莎是一女的,这亲王殿下一望便知,何况高升的怀中也有一幅刘翰的画像。
    在说刘翰见到一群人突然向他跪了下来,他的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  这些人一定是皇阿玛替他安排好的从人。
    果然那高升又道:“王爷,容奴才向您禀报,奴才奉了内务府的差遣,到王爷府上操办杂物,这些日子王爷不在,奴才已经将翰王府打点妥当,就等您回府。  ”
    刘翰上前拉着高升说道:“以后不需要这样了,让大家都起来吧。  ”
    高升躬着腰点头道是,他地手轻轻挥了挥,一辆轿子被八个健夫抗了过来。
    刘翰掀开轿帘让温莎坐了里面。  他自己刚想坐了进去。  心中总觉得有点不对。  仔细一想,轿子这交通工具。  速度既不快,空间又窄小,论舒适也不如四轮马车,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是被人抬着,有人上人的感觉。  想自己一直渴望的是回来报效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是不是回来享受荣华富贵,骑在别人的头上作威作福。  这么一想,刘翰向轿夫们说道:“起轿!”
    只听那领头的轿夫将辫子往脖子上一缠,吆喝了一声:“升。  ”那轿子顿时被八个行动如一的人抬了起来,虽然是八个人,却惊奇地如同一人,起轿的过程即使在轿顶放碗水,也决不会洒出来半滴来。
    温莎的感觉似乎特别好,她向刘翰招手道:“振羽,你也来坐。  ”
    刘翰摇摇手说道:“不了,你坐。  ”
    温莎知道刘翰的性格,他既然说不坐,自己也不能勉强。
    高升在一旁看着穿洋服的刘翰,心里直嘀咕,这哪像一个王爷,跟土包子似的。  只是作为自己今后地主子,高升不仅不管露出半点不敬,还讨好的问道:“王爷不座轿子吗?”
    刘翰笑了笑答道:“本王想锻炼一下腿骨,不行吗?”说完他随在轿侧向前走去,那高升心里只觉得别扭,这哪像一个主子,简直自甘下溅,有轿子也不坐的傻蛋。
    想归想,高升可不敢怠慢,他赶紧追了上来,眉眼如花一般笑对着刘翰说道:“王爷不识得路,让奴才领头。  ”
    刘翰的确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住在那里,当下默许了高升在前头引路。
    于是一大群人跟在高升后面向翰亲王府走去。
    不多时,便到了翰亲王府。
    到了翰亲王府刘翰才发现,这里离皇城很近,和翰林院只一水之隔,王府的大门对面便是詹事府。
    刘翰站在自己府前一看,好大的气派。  王府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