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鸦片战争-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要转身到了门口,刘寄又说道:“让杜受田带上林阿适。  ”
    刘寄松了口气。  侧望着李巧儿。  一时间,他的目光不由锁定在了李巧儿的胸口。
    热天里李巧儿穿着一套轻纱做成的薄衫,她一直不停的为刘寄扇着,汗水湿透了她的纱衣,透明的轻纱紧紧的贴着她的胸口,妙曼的身材在刘寄眼里暴露无遗。  坚挺的无限峰光让刘寄喉头发干。
    李巧儿被刘寄的目光看得低下了头,她撑起了身子要站起来,被刘寄一把将他拉到了身边。
    平日作风泼辣的李巧儿变成了绵羊似的,被刘寄搂进怀中,她刚想出声便被刘寄的大嘴吻了上来。
    两人缠绵在一起,让刘寄忘却了烦恼和忧愁。
    良久头发散乱的李巧儿推了刘寄一把说道:“陛下不是要接见杜大人吗?”
    刘寄从李巧儿的身上翻了下来,舒心的出了口气。  回头看着李巧儿衣衫半遮半掩,鬓发散乱,神态妩媚,他忍不住又凑上去狠狠的吻了李巧儿一阵。  直到喘不过气来才笑嘻嘻的抬起头来。  惹的李巧儿大口出着气在刘寄的胳膊上使劲掐了一把。
    倒是李巧儿先爬了起来。  为刘寄梳理头发,又整理好他的服饰。
    一切整理完毕。  刘寄又轻轻的将李巧儿拥入怀中,在她面颊上吻了一下说道:“朕这一生不会再娶妃子,有了你们朕足够了。  ”
    这话出自皇帝的口,让李巧儿非常感动。  她靠在刘寄的胸膛说道:“陛下是真龙天子,就是有再多的后宫也是应该的,怎么能说这话呢。  ”
    “多了朕忙的过来吗?让朕的女子守活寡,朕于心何忍。  ”
    虽然皇上是用玩笑的口吻说着这话,可李巧儿的眼眶仍然有些湿润,她主动的献上了一个悠长的香吻。
    刘寄的舌头在忙活着,脑海里却在想道:“德温公主看来是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最深的,像这样的香吻,德温公主可不会主动献上的。  ”
    *************************
    刘寄到达四宜书屋杜受田已经和林阿适等在了那里。  近来因为和英国人的外交摩擦越演越烈,两人似乎都没有休息好,在等皇上的空闲打起盹来。
    听到刘寄的脚步声,总理衙门总章办章京林阿适首先清醒过来,他连忙扯了扯杜受田的衣袖自个跪了下去,口中称道:“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章办章京林阿适给皇上请安!”
    杜受田猛的惊醒过来,也跟着跪了下去。
    刘寄挥手说道:“都起来吧,不用这么见礼。  朕不是说过吗,礼在心里,不在外面。  人少时大礼就免了。  ”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四十六走向冲突3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四十六走向冲突3
    “美利坚是一个刚刚独立不久的国家,至今也不过54年。  这个国家实行的统治与大清帝国完全不同,他们没有皇帝,而是由两个党派轮流选举执政。  美国人的最高领袖是总统,现任美国总统是安德鲁。杰克逊。  ”
    刘寄已经了解这些基本情况,他挥手止做了杜受田的照本宣科,问道:“美国在华使馆的领事是谁?”
    “索罗先生。  ”
    “通知索罗先生,朕明日与他会面。  ”
    “臣稍后就通知索罗先生到礼部学习天朝礼仪。  ”
    “这事就不用惊动礼部了,那些繁文缛节能省就省了,将索罗带到这里来,你和林阿适一起作陪。  ”
    “臣谨尊圣意。  ”
    “听说有美国人在上海建了一所博济医院,可有此事?”
    林阿适在一旁回道:“回皇上,确有此事。  这位美国人是位传教士伯驾先生,当初江苏巡抚孙玉庭还奏过此事。  ”
    “听说很多美国商人在中国境内,有做鸦片贸易的吗?”
    杜受田想了想,还是回答了老实话:“各国都有做鸦片的商人,鸦片只要运到我国,其价格比得上黄金。  ”
    说到这话题刘寄的心中便一肚子的火,他语气坚定地说道:“鸦片不除,中国不宁。  ”
    杜受田在这事上也是坚定的严禁派,他当即躬身言道:“臣越誓死追随皇上。  一日不除鸦片,一日不敢懈怠。  ”
    林阿适见状进言道:“皇上,微臣以为可向美利坚合众国购买机械和汽轮,如此自然可破除英国人地封锁。  ”
    刘寄点头道:“朕正有此意,明日和索罗先生详谈,可托人邀请伯驾先生到京城一趟,若条件合适。  朕答应让他在中国内地传教。  ”
    ***********************
    美国自一八一二年和英国的第二次战争之后,开始了向西开发的浪潮。  新开发的州不断的加入新生的美国。  一八一六年的印第安纳州,一八一七年地密西西比州,一八一八年的伊利诺州,一八一九年地阿拉巴马州,一八二0年的缅因州和一八二一年的密苏里州,美国在地盘极速扩张的同时,其国力也急剧地上升。  在高额关税的保护下美国的工业也突飞猛进。  在一八二五年后。  打麦机替代了旧式的滚磨。  不久,割草机和收麦机也先后发明了,然而此时地美国还处在门罗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国也没有实力向海外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第二天刘寄和索罗谈话后明白自己高估了此时的美国,此时的美国无法提供给中国大量的机械产品,而且美国人出于开发西部的需要,反倒需要大量的机械、钢铁、水泥。
    索罗是一个红头发地中年人,他穿着一身燕尾礼服。  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精神。  他的动作比不上英法两国的外交官优雅,但是略显粗鲁的外表下可以见到他美国式的机灵。  对于这次中国皇帝的接见,索罗格外重视。  地球上稍好一点地地方都已经成为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作为已经失去了大好时机的美国人,明白中国对他们的重要性。  所以索罗在拒绝了美国卖给中国机械后,却眨着眼睛说道:“尊敬的中国皇帝陛下。  对于您高贵的请求,我怎么能忽视呢?虽然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不能提供这些机械,可我们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合作。  比如,我们可以代替贵国从英国买到贵国需要的机械,然后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运到贵国。  ”
    林阿适还在翻译着,刘寄已经大概知道了索罗的意思。
    接着索罗又说道:“其实贵国不用着急,贵国停止了和英国商人地贸易,我想英国商人会比贵国更着急,英国地商人可不像中国的商人好说话,如果英国政府无法维护他们地利益。  英国商人会代替贵国向英国政府抗议。  ”
    刘寄笑了起来。  这个索罗挺会说话的,不过他说的的确有道理。
    刘寄向林阿适说道:“你问问索罗先生。  他能向英国公使传达一个口信吗?”
    索罗在听过了林阿适的回话后很爽快的答应了,并且垂询需要传达什么口信?
    “请索罗先生告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一个正直的英国人不应该向他国播种死亡,像鸦片这样危害他人的毒品,一个标准的英国绅士应该远离它,而不是靠着它以牺牲别人的生命和财产来致富。  倘若英国一定要以鸦片来获得中国的市场,那么只能带来两国间永不言休的战争。  不管英国的海军有多么强大,亚洲毕竟是亚洲人的亚洲,中国会给予英国海军不可估量的重创。  这对英国海外事业并不有利。  除鸦片外,中国愿意在平等的条件下和英国谈判。  ”
    刘寄说着这话时,长身而起,朝阳透过窗户射到刘寄华贵的皇家服饰上,绣着巨龙的黄袍映上了一层橘红色的金光,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中闪烁着光芒。  索罗注视着这位高贵的中国皇帝,在他的眼光中中国皇帝的形象是如此儒雅而不失威严,皇帝口中每一个字如同投到地上的铁块,字字有声。  一句“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让索罗思索良久,仿佛他又听到了美国前任总统门罗的演讲。
    ************************
    刘寄的话首先传到了义律的耳朵里,这位已经在军舰上办公的英国领事冷笑着说道:“这是对大英帝国的威胁,大英帝国的领土遍布全球,在大英帝国的领土上太阳永远也不会落下去,这样伟大的国家岂会害怕猥琐的远东人。  ”
    尽管如此,义律仍然将索罗带来的口信传往伦敦。
    1837年中国的禁烟力度显然超过了以往,沿海各地的城镇,在城门附近都张贴有盖上了中国皇帝玉玺的禁烟令。  每到天气好转的日子,张贴榜文处便有宣读圣旨的官员出现,在清兵的簇拥下官员们大声诵读着皇帝的禁烟令。  相对这种庄严严肃的布告,各地城市都出现了草台戏班子,这些戏班子打破了往日只是唱戏的表演,他们将杂耍、花鼓、说笑组合到了一起,群众在欢笑之余不难发现,戏班子宣传的内容和禁烟息息相关。  一场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在中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四十七走向冲突4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四十七走向冲突4
    8月份的北京气候炎热,长春仙馆外的大榆树上知了在“喳喳”地叫个不停,小太监们在房屋的角落里使劲摇着蒲扇,木盆中的冰块随着一点点的熔化也冷却了周围的空气,蒲扇摇晃着把清亮的空气吹到了刘寄和林则徐的周围。
    大学士林则徐已经是近来第七次单独觐见皇上,相谈的内容都与禁烟有关。
    近来禁烟一事如同这火热的天气一般,在朝里朝外闹的沸沸扬扬。眼见南方日见严峻的禁烟形势,朝廷已经决定任命一位钦差大臣到广州严禁鸦片。  林则徐在南方日久,对于当地情况熟悉,而且林则徐对禁烟态度坚决,办事严谨而不失灵活。  关于林则徐任命为钦差大臣总督禁烟一事已经定了下来,这是临行前刘寄最后一次和林则徐的单独会面。
    小太监扇过来的凉风吹淡了屋子里的闷热,让原本有些沉闷的气氛也冲淡了一些。
    刘寄在屋子里渡着方步,他一面走着一面向林则徐说道:“元抚,洋人用小火轮走私,岁入鸦片万余箱。  将前些年禁烟的成果一扫而空。  这次你前往广州肩负重任,朕希望你牢记…:第一,一定要区别对待各国的商人,即时他是鸦片贩子也要区别对待。  ”说到这里刘寄又追问道:“你可知道朕的意思。  ”
    林则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躬身回答道:“臣明了上意,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  这次到广州禁烟主要针对英国鸦片商人。  西洋各国虽然都是高鼻深目,可他们也有不同的国家。  欧美诸国与英国矛盾重重,其中法、美两国更是与英国之间素有宿怨。  这次禁烟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地条件,首先禁止英国人往中国贩卖鸦片。  将英国禁住了,再禁其它国家将是易如反掌。  ”
    听到林则徐的回答,刘寄点了点头,看来林则徐对他的话理解的十分透彻。  这些日子两人间充分的交流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隔了片刻刘寄又说道:“其实英国国内也有反对烟贩的力量,这事就让杜受田去办理。  元抚将南方地事情处理好就是了。  ”
    “皇上。  这次禁烟动作如此之大,恐怕会引发和英国人的战争,臣以为北方沿海也要加紧战备才是。  ”
    “这事朕已经着令陆军大臣龚自珍处理。  ”说到这里刘寄沉默了片刻,他背着手走向了雕着花格地窗户,窗外炎热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院子里几颗老树懒洋洋地矗立在红墙绿瓦之间,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墙头。  光影斑驳的留在墙上,好似一墙的碎金。  一切是如此安详和宁静,让人察觉不到轰轰烈烈的19世纪已经到来,在过50年,不,用不了50年,世界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电报、电话、电灯、汽车等等一切现代事务。  将陆续出现在地球,而中国还在为摆脱鸦片而苦苦挣扎。
    沉默了片刻,刘寄转过头向林则徐说道:“第二点,元抚要利用好三大水师舰队,若有战事多和海军大臣关天培商议。  朕准备将南洋水师、长江水师和北洋水师汇合到一处,由关天培率领。  配合元抚禁烟。  ”
    林则徐这些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根绝鸦片,此刻见皇上将宝贝似地三大水师全部交给自己调遣,他的心中知道皇上是下了最大的决心禁烟,林则徐心中禁烟的念头也越发坚定起来,他的双目中精光闪烁,向刘寄托出了自己的心声说道:“皇上,这次臣到广州将不计个人得失,那怕身败名裂也要力禁鸦片。  一日鸦片不禁,臣一日不回。  ”
    “元抚你坐下,朕问你一事。  你认为我们的水师可以抵挡住英国舰队吗?”
    林则徐闻言抬起头来。  目光坦然地回望着皇上说道:“臣以为不能,我大清的优势在陆军。  海军恐不能赢。  ”
    “元抚你可不能失了信心,兵法不是讲,扬长避短,趋弱避强。  虽然海军不能硬碰英国舰队,可是阻击英国人地运输线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可配合我沿海的炮台打击英舰。  ”
    “臣牢记圣意。  ”
    “至于第…,就是注意配合杜受田和英国人谈判。  朕估计英国人会提出谈判,咱们也不能一味得打,打得好也要谈判地好。  你说英国人和我大清隔着十万八千里,干嘛非得和我大清打仗。  这其中不外一个“利”字,若是让英国人明白了打仗对英国无利,他自然就会谈了。  ”
    林则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良久向刘寄躬身说道:“皇上金玉其言,令臣茅塞顿开。  臣一定牢记圣意,为我大清国拔除鸦片毒源。  不知皇上还有何圣旨?”
    “其它的话朕已经说地够多了,这次元抚在广州禁烟是前线,朕在后方给元抚当后盾,再大的困难有朕和元抚一起抗。  也有朝中良善正直之辈和元抚站在一起,你就放手干吧。  ”
    刘寄这话说完,林则徐单膝跪了下来,他头上的红顶子几乎垂到了地上,声音低沉地说道:“圣上,臣,臣鞠躬尽瘁,不能报皇上知遇之恩万一,皇上之英明睿智,仁德宽爱,臣终身铭记。  日后即便粉身碎骨,臣也要为皇上效命。  ”
    ***********************
    林则徐被刘寄的话深深的感动了,带着禁烟的决心他乘坐着火车和随行的步兵第三镇开赴广州。  因为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只修到了徐州,大队人马在徐州下了火车,从徐州到了海洲,队伍改为坐船。  到了上海,队伍又上了火车,这回队伍从上海一直坐到广州。
    从热带来的台风登陆了广东,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广州这些天黑云压顶,暴雨连绵。  就在这狂风暴雨中,缉拿鸦片贩子地行动突然地开始了。  一队队绿营清兵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警察地带领下分头行动在城中。  广州城的气氛像这天气一样令人紧张,被抓捕地人多不胜数,只要粘连上了鸦片甭管有什么人撑腰,这人准被抓走。
    与此同时,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也同时在进行着类似的行动,各地的监狱人满为患。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四十八走向冲突5
    第二章惊涛骇浪一百四十八走向冲突5
    这是几幢有些不伦不类的建筑,建筑的主体用砖柱砌成,外表抹上了洋灰。  三幢房屋围成了凹字形,在中间留出一个大院子。  宽敞的院坝里只是拴着一些马,或许是为了警察操练的方便,这里没有像其它衙门一样弄成一个花园。  建筑中能让人找到中国味的地方,是一楼的长廊下那一溜红灯笼和门口的一对石狮子。  这幢建筑就是上海的警察局。
    上海这座新兴的城市,大约是中国西化建筑最多的地方了,甚至连广州也赶不上这里。
    查顿的房屋是彻头彻尾的一幢带花园的小洋楼,这里邻近着长江,周围绿树成荫,作为临时住所,让查顿十分满意。  能在中国拥有一栋房屋,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这是查顿在中国多年经营的结果,不论以前的那一任上海知县还是现在的那一任上海知洲,都感觉到了查顿的热情和好客。  说起来连江苏巡抚、两江都督这位的朝廷大员都受过这位英国商人的好处。
    查顿经营着从中国购买丝绸、茶叶、瓷器贩卖到欧洲的贸易。  不过这只是查顿掩人耳目的生意,他最大宗的收入还是来源于鸦片。  从孟买将鸦片运到中国距离比中欧贸易近了许多,利润却了高了许多,当然风险是有一些的,可是不冒风险那里能赚到钱呢?何况欧洲人能遍布世界不就是靠得冒险吗?
    查顿是一个英国人,很多中国人的规矩他并不懂。  要想在中国销售鸦片没有中国官员地同意那是屁话。  而要很好的同这些官员交往查顿必须找一个合适的中国人。  这人要能说会道,要有为了利益不惜一切的勇气,还要在官场上有些活动能力。  郭亚平正好附合这些条件,在丰太行贺虢事发后,“丰庆堂”的东家郭亚平成为了查顿的买办。
    在广州乱糟糟地火车站出来后,查顿随同郭亚平坐上了马车赶往洋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