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鸦片战争-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享福。
    在安置裁汰人员的同时,如火如荼的徵兵工作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进行。  陆军部在早先已经到各地设立了武装部,武装部专门负责预备役的管理和徵兵的事务。  这件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改变了清朝的徵兵方式。  原本清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军人基本上都是职业的,而且是世袭的。  比如八旗,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军人,别的事情都不准干。  在比如绿营士兵,虽说不是世袭,可当一辈子兵也是可以的。  现在则改为四年兵役制度,服役满四年后就必须离开部队,除非有特殊才能转为军官或者志愿兵。  这种义务兵拿不到多少军饷,主要是一种责任,但是好在年限短,而且国家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如果服役期间残废了,国家会承担责任。
    从武装部的建立到开始募兵,整个工作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
    这种大规模的徵兵工作,51万人的招募,若是一个小国家足以激起民变了。  可对于中国来说,这恰好是吸走社会闲散人员的良好措施。  这样大规模的举动,需要极多地物资。  这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使得一批工厂相继落成。  这些工厂有汉阳钢铁厂,南方兵器工业公司,汉口冶金公司,这些工厂之所以落户武汉一带,主要是利用了长江水利的便利,同时也由于京汉铁路的通车。  使这里的交通进一步便利起来的原因。  在江苏一带新兴的巢丝厂,丝绸厂。  成衣厂也相继落实。  这些工厂都已经摆脱了手工作坊地特点,利用了西方的机器,同时实行了流水线作业。  他们有官营地也有私营的,有的企业甚至请来西方人进行管理。
    到了1841年的年底,这场浩浩荡荡的募兵运动,终于接近了尾声。  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招募工作基本结束的时侯。  陆军大臣兵部尚书辅国公龚自珍去世了。  这个消息令刘寄十分悲痛,对于龚自珍刘寄十分地钦佩,这个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能够看清当时的社会弊端,积极倡导刘寄的改革,赞同与西方列强的接触,坚持认清自己,革新图强。  应该说。  龚自珍继承了明未黄宗羲、顾炎武这些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儒学大家的道路,同时龚自珍又影响了以后的梁启超、谭嗣同这一批人。
    龚自珍走后,刘寄召回了王鼎任陆军大臣兼兵部尚书。  随后宣布在全国23个省加上内蒙、外蒙、西藏各任命一个将军,各省内地武装部都归属各省将军的建制下;对于原建立有将军编制的省份,不在重复建立将军衙门。  同时又重新规定了将军的职责,这些将军不在有任何行政权利。  他们的职责明确的定位于保卫国土安全。
    分配各地将军地番号,是陆军部的一件大事,他们的提案反复修改后,终于在十一月得到刘寄的批准。  内陆省份江西、安徽、湖南、贵州、四川、湖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广西各取得两个镇的番号,沿海省份广州、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直隶、奉天各取得三个镇的番号,边陲省份云南、黑龙江、吉林取得四个镇的番号,新疆取得六个镇的番号,西藏地区取得四个镇的番号,内蒙地区取得三个镇的番号,外蒙地区取得六个镇地番号、新加坡总督取得了四个镇地番号。  这样一分配。  六十个步兵镇、八个骑兵镇、二个炮兵镇的编制便没有了。  剩下四十个步兵镇、十二个骑兵镇、八个炮兵镇,陆军部又组建了四个集团军。  第一集团军驻扎在直隶。  由杨露蝉任集团军司令员,麾下十个步兵镇,三个骑兵镇,二个炮兵镇。  第二集团军驻扎广州,由黄爵滋任集团军司令员,编制构成与第一集团军相同。  第三集团军驻扎伊犁,由曾国藩任集团军司令员,编制同前。  第四集团军驻扎外蒙库伦,由僧格林沁任集团军司令员。
    这些事情忙完1842年已经悄悄来临,临近年关生意人正是忙地热火朝天的时侯,刘寄意外的看到一份奏折。  折子是户部尚书包世臣的上的,讲的是山西一户商号期望能得到朝廷的允许,开办银行。
    把折子单独放在一边,批阅完其它的折子后,刘寄又拿起这份折子看了一遍,随后刘寄在养心殿的暖阁里召见了包世臣。
    刚一进屋,包世臣便喜笑颜开的说道:“皇上今年臣的日子好过呀。  ”
    刘寄哈哈笑了起来,他向侍候在旁边的曹进喜招了一下,曹进喜立刻传人送来茶水糕点。  君臣两人边吃边聊了起来。
    包世臣将今年户部的收支向刘寄讲了个大概,刘寄也不喜欢听那些烦琐的数字。  总之,他知道今年是长期以来第一次财政上有了盈余,并且这种盈余是在大规模装备军队,投资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
    屋子里温暖如春,刘寄见包世臣讲的额头冒汗,他笑了笑指着包世臣说道:“慎伯,在朕的面前不用拘谨,天气热便把衣服脱掉。”
    包世臣告了罪,去了一件翻毛皮袄,又将暖帽脱了下来。
    刘寄待包世臣重新座定,问道:“财政宽裕,可是因为朝廷裁汰了数百万八旗、绿营的将兵。  ”
    “不仅于此,现在广州、江浙一带以五金、百货行销天下,江苏一带以布匹、成衣行销天下,直隶周围以铁器、机械行销天下,湖北武汉一带不仅开矿造铁,而且将巢丝,织缎进行工业化生产,其形式大好。  山西的煤炭自铁路开通以后,供应全国,各地运输方便的城市,俱将煤炭粉碎后压成煤球,往往以煤球代替柴火,好烧的很,臣的家中现在生火做饭都用煤球。  ”
    刘寄笑了起来,问道:“慎伯所说是指今年的税收有了长进。  ”
    “皇上,今年不仅关税看长,而且国内各地的工商税收都有了很大的长进。  ”
    刘寄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国内的货币秩序一定要稳定,如果这方面出了问题,那可是大问题。  ”
    说到这里,包世臣问道:“皇上要臣前来,可是说山西商号想开办银行的事情。  ”
    刘寄点头说到:“对,对于民间资本进入银行,朝廷一定要扶持,适当的时侯,中华银行就把手头的业务转出去,专心搞好货币金融业务的管理工作。  ”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七东家姓乔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七东家姓乔
    对刘寄这翻话换作其他人,铁定一头雾水。  对于包世臣这种天才来说,可就不一样了,这么多年管理户部(财政部)的工作,而且长期跟中华银行接触。  中国银行中数量不少的外国雇员,给了包世臣接触这些新知识的机会,所以这番话包世臣听的点头称是。  当下包世臣开口说道:“臣已经查访过此家商号,商号的东家叫乔致庸。  ”
    刘寄不仅愣了片刻,乔家大院这部连续剧他太熟悉了,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此人。
    包世臣以为刘寄没有听清楚,又在一旁详细说道:“乔致庸的祖上是乔贵发,乔家发迹便在这乔贵发上,此人在包头开了家“复盛公”,到了这乔致庸的手里给发扬光大了。  乔致庸人虽然年轻,做事还算老成,托着他一个熟人来拜访下官,希望能通融一下帮着开一家银行。  此为公事,臣自然便奏到皇上这里。  ”
    刘寄当即拍板道:“好,你让他上京来见一见朕,朕看他能否当起大任。  ”
    ****************************
    乔致庸到京时,已是1842年的孟春时分。  此时正是春花绽放的时节。  乔致庸荣幸的在圆明园见到了当今圣上。
    当时刘寄正在设宴招待即将前往各地的将军们,听到乔致庸的到来。  刘寄让人将他一并领来参加了这次盛宴。
    此宴设在圆明园方壶胜景的前花园,这里依山傍水。  东为蕊珠宫,西则三潭映月,净渌空明,即境即仙,令人留连忘返。
    当乔致庸来到宴席时,酒宴还没有开始,看起来是在等候他地到来。  他四顾之下。  见主席位置上一名身穿龙袍的中年人正在看着他,对方的双目中精光闪铄。  一股威严的气势让乔致庸赶紧低下了头。
    那边刘寄见到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锦袍马褂,入了院中;一见到自己便把头低了下来。
    刘寄哈哈笑了起来,向乔致庸招手道:“来,来,来,你可是山西的乔致庸。  朕可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
    刘寄这翻话可不是假话,说起晋商的那可是家喻户晓,这乔致庸因为乔家大院地电视剧在中国算得上一个名人了,此刻让刘寄能够目睹电视剧中的真实历史人物,也算是一桩幸事。
    乔致庸不敢抬头,旁边一名将军捅了捅他说道:“小子,皇上叫你上去。  ”
    乔致庸低着这名作了个揖。  脸带笑容地应了声好。
    到了近前,乔致庸跪了下去,脑海里回忆着礼部官员教的几句口号大声说道:“草民乔致庸字仲登,叩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  万万岁。  ”
    “起来吧,到席中挨着王鼎落坐吧。  ”
    听皇上发了话,乔致庸起身站立在一旁。  自然有膳房的太监为乔致庸搬来桌椅坐下。
    这次的宴席皇上恢复了古代的礼仪,每位大臣前都摆放着一张小桌子,所有人围着座成了一圈。  乔致庸的位置摆放在了王鼎的右边,待他坐定下来往四周打量,见周围都是一身绿色制服地将军们,唯独旁边的王鼎大人一身朝廷官服。
    王鼎乃陆军大臣兼兵部尚书其座位在皇上左侧首位,他见乔致庸面带笑容的打量着他,也微微含笑一礼。
    乔致庸见王鼎头上官帽二眼顶戴。  红宝石顶珠。  心知是位朝廷众臣,连忙还了一大礼。
    待乔致庸重新坐定席间有人奏起了鼓乐。  接着有近卫军官兵上前表演助兴。
    这酒宴设在露天,周围繁花似锦,如此清幽之地,今日却变得剑拔弩张,鼓声涛天。  场中数十名士兵捉对儿厮杀,引得周围将军们喝叫连连。  这些将军可不必世袭的旗人将军,这些将军们可都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的军队栋梁之材,这次对将军的选拔刘寄可算是煞费苦心,第一政治资历一定要清白,第二必须是有功之臣,第三最好是进过军事学堂。  这样选拔出来的人当然喜欢这种打打杀杀的娱乐。
    乔致庸却不太喜欢这种调调,他朝旁边地王鼎一看。  见这位一品大员泯着小酒,眼光看着周围的山水花草慢悠悠的欣赏着。
    乔致庸顺着目光看去,见周围春花灿烂,芳草萋萋,大树上新绿的叶芽儿翠绿欲滴。  他不觉念道:拍堤春水蘸垂杨,水流花片香。  弄花噆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  帘半卷,露新妆,春衫是柳黄。  倚阑看处背斜阳,风流暗断肠。
    王鼎笑道:“严次山的词有些伤感,乔老弟在此处用,有些不妥了。  ”
    乔致庸抱拳笑道:“大人教训的是,小民也是一时偶发,不想扫了大人兴致,望大人宽恕。  ”
    “乔老弟过谦了,能得皇上青睐,足见你有过人之处。  这次到京,你我同席也是缘分,今后有用得着本官地地方尽管开口。  ”
    两人一翻交谈顿时拉近了不少距离,这乔致庸早年中过秀才,如果不是弃儒经商,不定也会是今日朝廷中一员大臣。  所以与王鼎相谈间言语颇多合处,说到皇上以雷霆霹雳的手段一举裁汰八旗,两人都是拍手称好。  对于这次朝廷的巨变,能如此平稳的过度,乔致庸是赞不绝口,他却不知道广州八旗被解散时,因为官员处理不当,聚众闹事,后来被新军镇压了下去。  当然这些话王鼎也不可能说给乔致庸听。
    其实对于这次朝廷的大改制,王鼎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现在新军总数达到130个镇,他相信假以时日,这支虎贲之师重现汉唐盛世也将不是神话。  当然在怎么兴奋说话也要看对象。
    酒席到了**众人杯盏交错,猜拳行令,王鼎是朝中众臣,又是这些将军们的上司,自然不敢有人来灌酒。  乔致庸却是惨了,被这些将军们敬来敬去,喝的烂醉如泥。
    刘寄在主席上看的哈哈大笑,他也没有约束这些人。  毕竟这些人大都是从军中提拔上来地干将,他们中多数都是寒门出身,今日任了将军,有了爵位。  想一想从一个行伍之士,成为了一个将军,能不兴奋吗?
    刘寄端着杯子起身说道:“诸位将军,把你们地酒杯举好,镇试问诸将军一言。  ”
    听到刘寄中气十足的声音,众位将军大臣们都肃静下来,一起面向刘寄地方向举杯站好。
    只听刘寄洪钟一般的声音继续说道:“将军们,你们是朕手中的长剑,朕的长剑有何用。  回答朕!”刘寄最后一句话,气冲牛斗,直上云霄,周围飞鸟为之一惊,扑簌簌的向天空飞去。
    将军们齐声吼道:“保国安民,杀敌扬威,誓死效忠皇上!”这雄壮的声音如同群虎猛啸,声音回荡在天地间久久不散。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八兰芳国
    第三章大国崛起一百九十八兰芳国
    接见完乔致庸刘寄给了他一道手谕,让他亲自去找户部尚书包世臣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刘寄又手书了书信一封给雷履泰,把扶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意思明白无误的告诉了雷履泰,并让雷履泰从中华银行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重新组织一个班子专职进行银行管理,并准备大规模发行纸币。
    处理完这些,刘寄在案头发现了一封新加坡总督的奏折。  读完奏折刘寄的心头沉重起来,他默默回忆起心中的内容。
    1772年5月,一个名叫罗芳伯的中国人踏上了婆罗洲的土地,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婆罗洲的历史。  罗芳伯出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是广东梅县石扇堡人。  罗芳伯自幼胸怀大志,而且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是个文武全才。  1772年,已经第,对仕途彻底灰心,于是带领一批客家青年漂洋过海,经虎门到达婆罗洲西部的坤甸。
    最初,罗芳伯在当地以教书为生。  很快,他发现婆罗洲的华人缺衣少食、夜无居所,生活十分困苦。  于是,罗芳伯决心要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努力。  由于当地盛产黄金,罗芳伯就着手组建了“采金公司”,开发金矿。  金矿的开采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了经济发展。  此后,罗芳伯的名字不仅在华人圈子传开了,当地的土著居民听到也会肃然起敬。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  罗芳伯又开始处理安全问题。  当时,岛上社会治安极为混乱:土匪横行、海盗称霸,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土著首领则束手无策。  对此,罗芳伯先是团结华人,组织“同乡会”。  继而联合婆罗洲地苏丹,迅速平定了兰腊、万诸居、斯芳坪等地的土匪海盗。  在战斗过程中。  罗芳伯出色的组织能力、勇敢的战斗精神令同伴们极为钦佩,大家一致推举他为领袖。
    军事上的胜利提升了罗芳伯的政治影响。  平息了盗匪后,罗芳伯的声望如日中天,为他日后建立共和国提供了必要条件。  当时罗芳伯率领地部队已经有三万多人,平定叛乱后,又有二十多万当地人主动归附。  当地苏丹也表示臣服,要将王位让给罗芳伯。  但多次被他拒绝。  最终在苏丹的一再劝说之下,罗芳伯虽然表示可以接受政权,但决不答应做国王。  1777年,以东万律为首都地“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担任首任国家首脑“大唐总长”,并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国,觐见乾隆皇帝。  请求称藩,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  但乾隆皇帝根本不想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  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其实罗芳伯等人想要归顺清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  当时的东南亚并不平静。  荷兰殖民者在1596年就侵入印尼,1602年成立了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不断在印尼诸岛进行侵略扩张。  荷兰殖民者一直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并不断派兵侵扰。  罗芳伯等国家领导人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兰芳小国地力量,很难抵抗荷兰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镇住荷兰人。
    兰芳的这一举措起到了一定效果。  罗芳伯向清朝称藩的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清政府最终同意与兰芳共和国开展贸易。  兰芳也借助此点。  向外制造假象。  宣称兰芳已经是清朝的藩国。  此举果然唬住了荷兰人,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康乾盛世。  荷兰人担心对兰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对,他们不得不停止对兰芳地骚扰。
    鸦片战争胜利以后,现任的兰芳共和国大总长古六伯便再次提出加入大清国的请求。
    刘寄压抑住心头的激动,向外面叫道:“来人。  ”
    “召大臣们到军机处议事。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