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了这个混帐祭旗,咱们投泾王去!”
    当即刘十三的亲信们在人群中大肆的跟着鼓噪起来“杀官投泾王去!”
    气氛终于是爆炸了,那名军官的亲兵还想拿起腰刀抵抗,立刻被长枪刺穿,没有过多久,那名军官的脑袋也是高高的挂了起来。
    嘉靖十二年秋,莱芜溃兵聚众造反,裹胁近万人南下投谋逆泾王。
    刘十三可是造反和绿林的世家出身,和江峰手下的那些正规军有很大的不同,江峰的老兵和铁丁军官撤回去之后,剩下的这些兵丁在刘十三的带领下迅速的变成了破坏性相当强悍的一支队伍。
    更加可怕的是,这支队伍居然还经过特别严谨的训练,而且还有莱芜铁矿附近的兵器作坊精心打造的兵器装备,拥有正规军质量的匪寇无疑是最让人头疼的,而且行动的极为有章法,莱芜城内因为铁矿存在,多有富豪之家,而且周围还有换防的兵丁。
    勇悍之极的莱芜乱兵裹挟了换防的卫所兵之后,大掠莱芜城,无数富户豪门一夕之间就是家破人亡,许多的青壮滚雪球一样的被胁迫或者是加入到这只队伍之中,在莱芜和周围的地方抢掠烧杀一段时间之后。
    他们这些人也是不能回头了,这完全是出乎其他人的预料,现在山东的大部分兵马都是集中在临一带,就连北直隶和南直隶的军队也都是把临一带牢牢的围住,生怕所谓的泾王南下南京。
    若是一个藩王占领了南京,事情可是立刻就会变得不能收拾。这就造成了山东其他地方的兵力空虚,结果刘十三的乱兵一出现,迅速的十几个县城就是被攻破,刚刚安定了几年的山东地面又是混乱了起来,此时刚刚是秋
    ,最是乱不得的时候,农民贫苦,冬天和明年开春时和收入全是靠着秋收得来的粮食。
    这么一乱,收成或者是化为乌有,或者是被乱军乱民抢掠一空,这就好比是滚雪球一样的越来越大,没有了粮食的农民们或者是饿死,或者是去铤而走险成为新的乱军乱民。
    秋收对于古代依靠农业的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大事,即便是在六十年代之前的苏联,还有秋收的时候,高级领导下到各个地方坐镇收粮的传统,那还是农工业高度发达的现代。
    明朝的税收和财政几乎都是出自田地之中,百姓来年生计也都是出自这个时节的收成,这么一乱,当真是伤筋动骨。
    戴罪立功的巡抚邓普真是欲哭无泪的感觉,临那边的事情才安静下来,怎么莱芜突然又是闹出来乱兵,而且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曾经是给奏折上给嘉靖皇帝说过泾王可能是已经遭遇不测的消息,但批复却是奇怪,说是‘泾王生死并不重要,剿灭闻刀反贼才要是要紧事情”。
    这话想明白了之后,当真是一身冷汗。
    虽然是欲哭无泪,但是现在遇到这样的事情可也要调兵处理,谁也没有想到在临送来了让他更为惊骇的消息。
    ‘闻刀攻破临,逆藩泾王封莱芜乱兵首领刘十三为将军!’
    在朝鲜的汉城,虽然市面间的秩序已经是恢复了正常,不过四面城楼上的黑黝黝的火炮,和不时在城中奔驰而过的骑兵队伍,都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氛,所有汉城的居民除了采购必须品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尽量的在街面上出现,所以显得颇为的冷清。
    不过朝鲜的王宫,和王宫周围的官员府第,还算是安静,有个别的人家中居然还有丝竹的声音传出。
    金正五这些士林党的官员居住的地方在这片区域的外围,现在这些士林党的官员反倒是颇为的兴奋,因为按照金正五的说法,外面这支明国的军队已经是决定对朝廷的里面的勋旧派问罪。
    被打压了这么久的他们也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一天,因为金正五和几个朝鲜的官员一直是负责和外面军队联系,现在隐隐的已经是士林党的首领,士林党这些官员都是聚集在他的府第里面。
    这些人赫然已经是琢磨开始分配官职了,坐在首位的金正五喝酒喝的有些头大,在那里高举着酒杯在那里笑着说道:
    “各位将来都是我朝鲜的栋梁,要尽心竭力……”
    话还没有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了喧闹的声音,金正五刚想喊来仆人,却在那里瞪大了眼睛,进来的气势汹汹的军兵们不是朝鲜自己的衙役,却是那支答应支持他的明国军队,金正五惊愕无比的刚要说什么,几名军官上前几步手起刀落就砍掉了他的脑袋。
    刚才还在那里意气风发决定分配官职的朝鲜各位官员惊呼一片,为首的江家军军官环视一圈,眼神中带着轻蔑,开口说道:
    “所有人都给我带走!”
    在汉城中除了王宫之外,最大的府邸就是大匡辅国崇禄大夫李仁弓的宅第了,这个宅第的主人白发苍苍的李大人一反从前高高在上的模样,恭敬的坐在下首,江峰悠然自得的坐在首席。
    在这个年代里面,江峰发现自己的京师官话居然还没有这个外国的大臣讲的好,不过你就是汉语讲的再好,这个李仁弓也就是个朝鲜人。江峰突然想到了从前在现代的时候,只要是英语好就自觉高人一等的那些人,也许心态颇为的类似。
    李仁弓举起酒杯笑着说道:
    “金正五一干奸党祸乱朝政,引来大军天诛,今日此等奸邪小人被一网打尽,大快我朝鲜士民之心。”
    江峰微笑着也是端起酒杯,也是温和的回答说道:
    “李大人一心为国,这等忠心当真是值得敬佩……”
    一边听着谄词如涌,一边喝着酒,江峰身边大批的卫士自然是不用担心自己安全,喝的晕晕乎乎的时候,莫明其妙江峰想起了现代看过的某些影视剧,那里面欧美的侵略军和满清的官员在一起的时候,好像和现在差不多的样子。
    只不过自己是侵略军,这位朝鲜李仁弓则是满清大臣……
   
第三百一十章 政策


    
    作为朝鲜的统治阶级已经是接近百年,因为从李成桂国的时候,为了便于控制贵族和武官们,都是把他们的封地分封在汉城的周围,当朝鲜的小朝廷的强势时候,这么做无可厚非。
    可是从第三代朝鲜国王开始,就没有强势过了,汉城周围的勋贵们为了争夺权势不断的厮杀吞并联姻,到了现在这个所谓中宗大王的时候,李仁弓的家族已经是牢牢的不可撼动,士林党作为地方上的新进官员来说,迫切的想要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中分自己的一杯羹。
    所谓的党争就是在这个原因,江家军在仁川登陆并且迅速的控制了汉城之后,完全处于劣势的士林党当然是第一个找到了杨石头,但是李仁弓和他的亲族们已经是在这个国家根深蒂固,如果把这个家族清除掉的话,那么整个朝鲜必然会大乱,江峰现在最多也就是能集中八千兵马。
    而且江家军必须随时准备面对明朝军队的干涉,如果再面对一个混乱的朝鲜的话,这可不是江峰愿意看到的,他更需要的是一个平稳的占领地。
    所以李仁弓对江家军表示出顺从之后,江峰自然是愿意选择这个最为顺从,而且管理起来朝鲜最有效率的大臣,李仁弓要保住自己在朝鲜王国的荣华富贵,江峰需要的是土地和人口财富。
    最起码从最近这几十年看来,双方并没有什么矛盾在其中,所以谈妥了条件之后,杨石头带着一千军队开始满城的抓捕金正五为首的士林派众人,这些年轻的官僚还以为自己即将成为这个国家的当权派,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士林派的土地被勋旧派的各级官僚们分掉。
    他们的佃户,家人全部是在朝鲜国王的命令下被处以死刑,这可是牵扯将近几万人的大屠杀,虽然双方都是互相攻击对方是国家的奸邪和蛀虫,但是抄没以后的结果出来之后,江峰和杨石头才发现,李仁弓和亲族确实是占有汉城周围七成左右的土地,这个确实是事实,剩下的三成却都是在金正五的手中。
    天下乌鸦一般的黑,朝鲜的乌鸦甚至更黑,就在人心惶惶的时候,敢于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的李仁弓请求朝鲜国王把士林派的这些人的处置改成了流放,统统流放到苦寒的地方。
    至于执行人自然也是江家军,现在仁川港口全部是京师商团和江家的船只以及所有能动员的船只。
    京师的商团自然是知道,朝鲜若是和明朝的朝廷取得联系之后,现在这件事情不管如何做,都是麻烦了许多,所以要趁着这段时间尽量的储备来年的劳动力,现在辽南靠着海的各个卫所完全都是对这些奴隶的运输大开绿灯。
    朝鲜中宗大王因为李仁弓在这次的时间表现忠君爱国,迅速的稳定了局势,而且慧眼如炬的看破了通德郎和大批官僚准备谋反的阴谋,现在的正一品官位已经是不足于赏赐这位劳苦功高的大臣了。
    所以在一干大臣的建议下,给与大匡辅国崇禄大夫李仁弓授予了白山君的称号,这已经是除了李家王朝之外的人能拿到的最高的职位和官职了,大部分的时候是荣誉,但是李仁弓本来在朝中的势力已经是多年盘踞。
    加上这次还有江家军的支持,所以‘白山君’的称号,换成明朝人有个说法就更加的贴切——摄政王,替天子决断。
    李仁弓十分诚恳的希望江家军能够在汉城维持治安,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江峰拒绝了他的要求,只是含笑的表示,自己这支军队并不准备在汉城呆时间太长,但是驻扎在朝鲜这段时间中,希望能把仁川交给他们军队管理。
    这个要求李仁弓自然是满口答应,同时,江峰还表示,在汉城和仁川之间应该是不动刀兵的地区,应该改为农庄和庄园,同时,汉城西面的一些庄园江峰也是希望拿到,这些要求毫无疑问的都是被满足了。
    当然了,现在汉城的局势还是特别的不稳,所以江峰留下了三千人,两千人守卫城门,一千人守卫王宫。
    几万名从富贵之家突然被变成流放为奴的士林派官僚家眷和亲族,还有他们的雇农们,突然的落差让这些人措手不及,更不要提什么抵抗了。他们不知道所谓的苦寒之地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不过艰辛和苦难在仁川边上就开始享受到了,从登州过来的白人工匠和各位老匠户都是已经到达,从江峰在登州开镇以来
    别注意所谓专业人才的储备,各种手艺人在登州营总错的待遇。
    当然,你要是会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风雅事情,那根本就没有什么人看的上眼,你要是手艺熟练的铁匠,会建造房子修缮建筑的建筑师,或者是你种地种的很好,或者是你会养马。那好,在登州肯定会有比你从前挣钱多的多的收入拿到手。
    这次来到仁川的也有几个匠人,这几个匠人并不是江峰平日里面招募来的,实在的说,不如说是江峰让张亮绑来的,登州城的修缮和城防都是有专人负责的,这才带来的匠人就是负责此事的。
    来到仁川之后,江峰给他们的条件也跟简单,给我在这里修建工事和筑城,完成之后我就会送你回去,而且还有大批的银两,若是不答应的话,那些境况悲惨的奴隶就是再好不过的下场。
    这样的选择题谁都可以做的很好,等待着被船只运出的被流放的罪犯们,都是被皮鞭和刀枪驱动了起来,仁川周围的地面或者是修筑军营,或者是深挖壕沟,或者是用石块堆建简易的堡垒。
    原来的仁川城被和港口连接在了一起,炮台,壕沟,高墙用很高的效率建设起来……
    在山东的临城,现在比起从前来热闹了许多,虽然说是朝廷的大队人马都是在闻刀最后出现的费县附近朝着南方不断的搜索,但是在临城内外也有将近一万五千人的兵马,都是河南的部队,为首的是一个周姓的游击。
    临虽然是被人洗劫过一次,不过也算是富庶的地方,这些河南的兵马在临颇为的享福,周游击也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
    这些武人对于泾王谋反的看法没有京师那些文武大臣们那么看重,那个什么闻刀就算是有亲藩泾王作为旗号怎么样,一个流窜在山里面也就是有一千马队的土匪而已,还能有什么风浪可以翻起来。
    不过这个闻刀的声势闹得这么大,剿灭了之后大家的功劳可就是大很多啊,不过周游击的清福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是传来莱芜军兵作乱,裹挟万人南下的消息,可是外面的消息说是这个前刘十三已经是纠集了六七万人。据说就是朝着临的方向过来了,这名周游击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当真是手忙脚乱。
    周游击甚至还在私下里面恨恨的跟着自己的手下骂道,这些乱贼为什么不去河南,怎么翻山越岭的来临,他就是河南的武将,却说出这种宁肯祸害自家乡亲,也不愿意招惹麻烦的混帐话语,下面的亲信听到之后都是心中暗骂,不过表面上还得连声的符合。
    现在大部分的兵力都是来不及去刘十三率领的乱兵了,周游击也知道自己若是不出战恐怕脑袋也就是保不住了,在几次的探马打探之后,终于是确定了刘十三的乱军大概也就是二三万人的样子。
    里面真正能打的估计也就是在莱芜带出来的一千多乱兵,周游击盘算了一下,这一千多乱兵估计里面能有刘十三自己的家丁几十个人,这个比例就是按照目前的常规算出来了的,因为周游击自己就有二百多名家丁,而他手中的兵马接近两万。
    周游击当年剿匪的时候,也是知道匪徒或者是乱军往往是乌合之众,官军的一次冲锋对方也就是垮了。盘算了许久之后,这位周游击终于是下定了决心,出去清扫掉外面这些乱军,到时候必然是大功一件。
    当年在方城一带被打的溃不成军的巡抚邓普的事例,周游击可是牢记在心上,所以只在距离临城十里的摆下战阵,一万两千人出城,四千人在城内守卫,这算是最为稳妥的布置了。
    乱民乱军就好像是蝗虫一样,席卷陆上能席卷的一切,吃光一个地方之后,立刻迁徙到另外的地方去,在陈聋子的时代就深知这些乱军厉害的鲁南居民纷纷的逃难,拖家带口的朝着山东最安全的地方登州府而去。
    在临城外的战场上,周游击在亲卫环绕之中,总是觉得有些心绪不宁,时不时的回头看看远处的城池,琢磨着,这么近打不过我还可以跑啊,突然间,在远方的地平线上突然扬起了满天的风沙,乱军来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城下血战


    
    足未稳,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是每个将官最起码。驻扎临这位周将军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
    在地平线上面的尘土开始扬起的时候,传令兵和掌旗官就开始向着各个千户下达命令,阵形前移,缓缓的迎了上去,万人以上的移动当真是气势非凡,加上对面的乱军的声势,地面都感觉是轰轰的震动了起来。
    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双方距离几百步左右的距离的时候,周游击立刻是传下命令,最前列的三个千户立刻冲击。他也没有什么保存实力的想法,打散了面前这些乱军,自然可以在里面补充青壮,而且刚才移动到前面的三个千户凑在一起估计有六七百匹马,青壮和老弱病残混杂在一起的乱军绝对不会抵抗住马队的冲击。
    三名带队的千户也是知道用意,随着移动,马队自然的都是集中在队伍的前面,他们没有什么先慢跑节省马力,对准阵形的说法,直接就是大力的鞭策自己的马匹朝前冲去,一时间也是杀气腾腾。
    官军的马队冲起来之后,乱军的阵形突然是停住了,周游击在本阵哈哈大笑,得意的说道:
    “这些种田的农夫,想必是没有看到这么多的马匹,儿郎们,等一下跟着本将军杀个痛快!”
    不过冲在最前面的三个千户这个时候却是没有他这样的豪情壮志,冲到对方的阵形还有百步左右的时候,骑在马上的将官士卒们突然发现,对方的队伍里面好像是没有什么老弱病残,而且面对骑兵的冲锋不像是害怕的不移动,而是严整的结成阵势。
    但是马已经是跑起来,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这个时候撤回去,为首的千户大喊:
    “弟兄们,冲啊,他们已经是吓的不敢动了。”
    马匹越冲越近,前面的军官们聪明的都是让自己的马匹略微的降低了速度,不过还距离十几步的时候,却看见了在前面的乱军士兵眼中恐惧的神色,看那个样子马上就要逃跑了,害怕的要命。
    没有料到,突然间一声锣响,乱军中的第一排阵线中突然竖起了无数根长枪,而且不是那种仓促削成的木杆套个铁头,而是那种大明匠户营中制作的拒马枪,这种长枪一般用在九边和蒙古鞑子对抗的战斗中。
    看着寒光闪闪的枪尖,马匹显然是已经是收不住了,少数的反应过来的马匹突然刹住,人立而起,上面的官兵根本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直接就是被从上面抛了起来,更多的人运气更坏,就那么直接的装在拒马枪上。
    斜指着上方的拒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