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峰给他们有规定,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乱局,每个护卫队员在轮换的时候,不得带领奴隶,只允许身边跟着五名或者十名团练,必须是平民。护卫队员接近五千人,这些人每年有很多的时间都是在路上度过。
    既然是赶路,必然是沿着有人聚集的庄园为中继站前进才是最适合的路线,所以护卫队员们带着他们的随从,这些人大多是汉民中的团练——一些希望通过自己的武勇过上更好生活的年轻人们。
    富裕的护卫队员们在沿途的补给和休息,给那些中继站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很多心思活络的汉民自耕农开始做些小买卖,虽然商品大多是庄园的出产,不过这毕竟是个买卖,赚些除了粮食之外的收入。
    一些酒店和客栈开始纷纷的出现,护卫队员们在这里面得到了方面,也不会吝惜他们的银钱,在这些本就是很廉价的消费上。
    庄园里面的居民看到这些东西可以赚钱,纷纷的加入到其中,而且还自发的改善各种环境,比如说是修路……
    很多的护卫队员在来往各个庄园的时候,也是看到了这些店铺的商机所在,他们是地方上的上层阶级,他们愿意参与在其中,效果会更好。
    各个庄园之间因为护卫队员们的迁徙,彼此连接了起来,虽然是都在关外,不过每个庄园的出产还是有所不同,因为护卫队员们的需求,各种出产都是被运到了护卫队员们轮换布防的这条道路上来。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在江家军系统的尼德兰人群体之中,他们对于护卫队员的称呼也许能说明什么。
    尽管尼德兰人中很多人都是想要回到欧洲。‘解放’他们的同胞,不过目前的情况显然是在江峰的统治下更好更稳固的生存下来才是正事。
    所以每个从吕宋过来的‘新人’都必须在尼德兰人中几个教士出身的教师那里补习汉语,附带说一下,这个补习班还有江峰派遣的通译参与,传说都督大人还准备采取对于汉语水平的高下冠以“一二三四级”的分别,并且根据级别高低确定尼德兰人参加事务的大小和报酬。
    据说,当然也是据说,在安德丽亚夫人的劝告之下,江峰取消了这个规定,毕竟现在很多尼德兰人在家里面也是用汉语交谈,为了更好的融入这个集体之中。
    江峰的体系之中,有各种各样的和大明不同的新事物,就算是做了多年的老通译也未必能找到合
    语来代替,所以白人们了解到这个东西的性质之后,自己生活的国度里面找一个相似的事物来描述。
    在几名教士编写的弗莱芒语和拉丁语与汉语互译的简易词典之中,对于关外垦殖庄园的“护卫队员”的解释很简单,就是“骑士”。
    四百年前的欧洲,当时欧洲频频遭到外来民族的侵略,南有穆斯林,北有维京海盗,东有马扎尔人不断寇边。
    洛尔河到莱茵河之间远离劳作的贵族子弟从小就要接受格斗技巧和马术的训练。毫无疑问,最早的骑兵和骑士都是贵族和有钱人。
    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购置昂贵的装备:自己要三到四匹轮换的马,每匹马会吃掉大量的粮食,盔甲都要去铁匠铺量身定做,此外还有扈从的装备,这是种极大的花费,这样的开支,平民是无法承担的。
    骑在马上的武士阶层同时也是贵族阶层,出身的优越必然伴随着对低等级的蔑视,他们找到了共同的爱好:战争。同罗马时代类似,中世纪的贵族组成了重装骑兵,成了那个时代军队的主力。
    此时关外垦殖庄园的护卫队员们和这种骑士何其的相似,这些护卫队员的出身姑且不论,他们在关外出身立命的本钱就是他们的武艺,他们的武器,他们的战马,江峰作为领主授予他们土地,他们像江峰效忠,为江峰征战,向江峰缴纳赋税,并且对下属的平民有保护的责任。
    护卫队员们的财富和地位和战争息息相关,西方的骑士们喜欢战争,护卫队员们同样是如此,他们只有不断的掠夺和征服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财富,才能在江峰的系统里面得到信任的地位。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轻视武人的传统,武人在打天下和乱世的时候,地位比较高,若是承平的年景,文官集团总是会迅速的压过武官,并且把对方排挤到政治的边缘角落。武臣勋贵们的后代,或者是做个富贵闲人,或者是改换门庭读书科考,当然也有很多人死在了战场和清洗之中。
    护卫队员们虽然是家眷都在关外,已经不算是大明的臣子了,可是他们仍然是汉人,几千年来,文化和传承上都不会改变的汉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鸟尽弓藏之类的混帐经验和血淋淋的事实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他们,即便是在自己以武力为生捞到了地位,财富,土地。
    可是他们的家人如果继续从事这个,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收益和好处,历朝历代的武人大多数就是为了这个原因慢慢的被消磨掉了他们的武勇和强悍,变成了柔弱的文人,一代代的就这么纤细了下去。
    江峰现在有一个如何让自己的势力如何强大起来的清晰概念,不过他并没有什么太准确的精神构想,比如他要建立的体制是什么样子的体制,大明是完全的儒家之法治国,可是现在他在用什么方式治理华州,夷州和关外,似乎除了独裁的军事体制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可能。
    不过有一点十分的明白,那就是江峰不喜欢把自己管理的军队和人民变成和大明那种文官为尊把持天下,武官勋贵都受到节制,除了发财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可作的局面,军队越来越败坏。
    如果是那样,那何苦要费尽心机的独立在大明之外,凭着江峰的势力和关系,官场上的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要保持那些护卫队员还有团练们的战斗力,江峰用的方法颇为的简单,或者说是庸俗,那就是用利益来诱惑他们,江峰给他们掠夺外族和压迫奴隶的权力,同时还让他们自己去战斗。
    为了更多的财富和保持住这些财富,护卫队员们必须不断的去劫掠非汉民,对奴隶们保持凶悍,为了维持这种地位,他们必须不断的强化自己,提高自己的武力。
    事实上,在六十年之后,护卫队员们形成了大概八千位有爵位,有土地的世袭勋贵战士。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丙先所在的垦殖庄园距离塔尔河谷地的东堡有将近一距离护卫队员们轮换的道路有了二十里路。
    掌管这个庄园的护卫队员共有五十名左右,他们看着那些在道路附近的渐渐兴旺起来的庄园比较眼馋,所以也是想修一条道路把自己的庄园和大路连接起来,庄园里面的汉民有四千左右,可是朝鲜奴却有将近一万人,算是使用奴隶劳动最多的庄园之一。
    汉民现在是自由民,还自有团练,护卫队员们也不能随意的驱使,相反还要彼此依靠,索性是大规模的发动朝鲜奴去修路。
    农垦和采伐这样的劳动还算是可以承受的,那些朝鲜人咬咬牙也就是坚持过去,就当作在朝鲜境内当贱民,可是修路这个工程就是太过浩大了,各个庄园之间也有陆路,不过这个陆路都是护卫队员的马匹和流民的双脚踩踏出来的天然道路,要是拓宽让他可以跑华州的那种四轮大马车的话,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留在庄园里面的十五名护卫队员和一千左右的汉民男丁,每天驱使着朝鲜人挖掘土方,修筑道路,几乎每天都有人死在路上,不过丝毫提不起一点让护卫队员们的同情心,土地和牧场的收入让护卫队员们不差买奴隶的银子。
    “今天又有十几个乡亲死去了!”
    在朴丙先身边的一个男人咬牙切齿的说道,为坐在火堆周围的几个奴隶头目脸上都有些愤怒和绝望的神色,话说回来,若是在朝鲜的时候,这些本身就是大地主的官员和贵族们,也不会可怜那些同样是做牛做马的‘乡亲’。
    火光在朴丙先的脸上闪耀,映照他的脸色阴晴不定,迟疑了一下,朴丙先压低了声音开始说道:
    “我听那些汉民的监工说道,从牧场上回来的那些武人还要三天才能回来,可在庄园的这些人二天后就要出发,中间这一天没有这些所谓的护卫队员!”
    在火堆周围的人听到这句话,都是眼睛一亮,不过随即另外一个的人迟疑的说道:
    “那些汉民的丁壮也都是有武器,我们赤手空拳的,到时候厮杀起来,汉民的团练平日训练的艰苦,我们这些人……”
    朴丙先瞪着火堆看了一会,过了半响才说道:
    “到了二天后的晚上,存放武器的库房我们会有法子打开。”
    看着周围的几个人疑问的目光,朴丙先在那里自嘲的笑了笑,开口说道:
    “我不是还有一个妹妹吗?”
    二天后,十几名护卫队员带着一百多名的团练士兵离开了,白天人慌马乱,折腾了好久,到了晚上才安定了下来,到了晚上不管是汉民还是劳累了一天的奴隶们都是休息了下去。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安静不下来。
    为了抵御女真或者是其他蛮族部落的侵袭,还有镇压奴隶的需要,每个庄园都有许多的武器储存,对于这种刀枪之类的冷兵器,华州的手工工场可以很容易的大批生产,价格也是低廉。
    看守武器库的纪刚现在在感叹自己从辽东过来是多么正确的选择,在辽东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户,每天都要对着军镇的军官点头哈腰,还要给他们劳作,卖命,来到关外,除了刚开始一年多的苦日子,后来就变成了人上人。
    现在在自己身下的朝鲜女奴,据说在朝鲜还是官家小姐,要是在边墙里面的时候,这官宦人家的小姐,就算是看都看不到啊!
    这种事情在关外很平常,被掳掠来的奴隶们为了能活的好些,往往只能去出卖自己的肉体,而且在刀枪的逼迫下,很多事情不做也得做。听着边上的激烈的喘息声音,纪刚的兴致愈发的高涨起来,十几个自荐枕席的女奴隶,第二天可以给这些女人安排一些轻点的活计,这也是汉民团练手中的小权力。
    到了夜深的时候,整个的庄园都是安静了下来,突然间,在庄园里面响了几声动静,好像是有人敲木头一样,寂静的夜里,声音在庄园里面特别的清晰,在兵器仓库边上的木屋里面,依偎在团练身边十几个女人都是爬了起来,几度欢愉之后的疲惫让团练们睡的很深,边上这种轻微的动作根本不足以惊醒他们。
    每个女人都是拿起了用来扎头发的木刺,互相看了一眼,恶狠狠的把手中的木刺刺进了刚才还在一起男人的脖子里面。
    这些女人从前在朝鲜的时候,可能是官家和富人的小姐,不过几年的劳作让她们的手上力气很
    刺深深的扎进了脖子里面,一下子扎进去之后,这些惨叫声都没有发出来,挣扎几下就是直挺挺的不动了。十三踏上关外土地的时候,奴隶作乱的消息已经是传,朴丙先率领的奴隶围攻子没有攻打进去。
    因为关外的庄园主们居住的子周围都是用碎石和土地堆砌而成,里面是红砖和木架的结构,在外面投掷火把根本没有什么作用,而且一丈左右的高度,加上拿着武器的汉民守卫。
    仅仅是有些刀剑的奴隶们是根本攻打不进去的,残杀了在没有进去子的一百多名汉民之后,放火把整个庄园烧了个干净,然后去聚集起来人手,准备去攻打附近的庄园。在关外的高丽奴隶所占的人数最多。
    朴丙先的念头想得也是简单,自己这些七八千人里面除了青壮之外,也有不少的妇孺老弱。这点力量还不足以做什么,只有不停的把周围庄园里面的同族奴隶号召起来,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才会有威力。
    不过作为奴隶,他们只是呆在庄园之中封闭的劳动,很多庄园的细节他们并不知道,垦殖庄园和垦殖庄园之间每隔五十里有一个木屋,每个木屋里面住着三个团练,这些团练的任务就是每天看两边的庄园是不是有火光燃起。
    如果有讯号之后,必须立刻朝着最近一个没有火光燃起的庄园报信,接下来的庄园也需要把消息传递下去。
    所以当朴丙先所在的庄园点起大火地时候。附近的庄园迅速的知道了这个消息,尽管有些庄园的护卫队员还在路上,不过老兵担任的团练使迅速的把各个庄园的团练们组织起来。
    分出来一部分人防御,一部分人监视着奴隶们有什么异动,随时准备镇压。好在关外汉民还是出于多数,在很多的庄园奴隶们根本不敢做什么。
    不过也有些奴隶占多数地庄园,如果距离反乱的庄园远,还可以有提前防备的机会。在反乱附近有两个庄园,护卫队员和团练使所能作的,就是带领着汉民们去附近的庄园避开叛乱奴隶的锋芒。
    如果来不及走地话,就只能是据守在从前修好的内里面,短短的几天之内,朴丙先的人马居然也发展到了四万多人。各地都是人心惶惶,很多被压榨的有些绝望的奴隶们,更是蠢蠢欲动。
    关外现在很多体制还没有确立,若是在夷州和华州有这样的举动,一个民卫出事,周围的民卫和军队会迅速的联动起来,汇集力量迅速的包围过去,把这些不稳地迹象扼杀在幼苗的状态下。
    不过现在关外,护卫队员刚刚地开始轮换,那些退役老兵担当的团练使们刚刚地分派下去。一切都还是草创,自然是防备不及。很快的就让对方形成了规模,三四万人不管如何也是巨大的人数。还是颇为威慑。
    驻扎在关外的六千江家军已经是开始行动,在这种拙劣的交通条件下,不能指望军队的运动会有多快的速度,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反乱地奴隶越来规模越壮大。朴丙先本是文官,奴隶里面也有几个在朝鲜当过武官的,不过朝鲜那种烂到根子地军队还能指望有什么先进的经验。
    他们这些人即便是在庄园里面的武库取得了武器,把存粮掳掠出来,可是没有什么计划和目的。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朝鲜素来缺马,会骑马的人也是很少。尽管在庄园里面获得了不少牲畜,但是大部分都被宰杀吃掉。
    现在这些奴隶们只是知道朝着东方走,因为朝鲜方向就是在那里……
    刘十三来到关外的时候,身边只有一百人左右,这一百人是刘十三的亲卫,他是从辽东的方向到了庄园的时候,垦殖庄园彼此之间的传讯已经是传开了奴隶反乱的消息,在惠风庄园的铁蛋,所能作的一是调派军队前往镇压,二是命令各个庄园据守,显然这样的安排有些来不及。
    毕竟叛乱的奴隶们行动的要早,知道了消息的刘十三立刻是安排自己的亲卫直奔塔尔河谷地,拦下一切在途中的护卫队员,同时抽调沿途各个庄园所有有马的团练和团练使,自备草料和给养,迅速的赶往镇辽庄园汇合。
    所有的花费刘十三作出承诺,都会有人给予一倍的补偿,同时跟着他的亲卫还是下了命令,任何有异动的奴隶,当地庄园的团练使可以立刻动手杀光,事后会有同样的奴隶人数给予补偿。
    下达了这些命令之后,刘十三撇下了自己大部分亲卫,带着五个熟悉道路的人,一共骑着三十匹马,朝着镇河庄园出发。
    若是看普通地图的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错觉,从此处到地图上的另外一处会很近,可是现实中往往却要绕很远的路程,因为有山脉和河流阻隔。
    几万人的反乱奴隶,更不可能去翻越山峦,在此时还没有完全开发的关外山脉中,茂密无比的丛林其实和无边无际的沙漠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经验的人在山林中一样是找不到水和食物。
    他们也要沿着道路前进,好在是各个庄园本就是训练不久的汉民团练,监视和压制自家的奴隶就有些力不从心,也不敢贸然出去攻击。
    朴丙先那里也是不敢妄动,起事的事后,在几个庄园都是占到了便宜,可是后来就越来越难,几次攻打垦殖庄园,没有什么训练,而且身体虚弱的奴隶和身强力壮,武器精良的团练们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战士。
    虽然那些团练也不过是刚刚训练了几个月,但是就这几个月的训练已经是有巨大的差距表露出来了,好几次都差点被步卒和骑兵结合的团练打垮,这些教训让朴丙先只是一门心思的督促手下赶路,不敢触碰沿途的庄园。
    沿途中,叛乱奴隶死亡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多是死于饥饿。而且还出现了奴隶逃回庄园自首的情况发生,自由和温饱比起来,自由不值一钱。
    再往前就是镇河庄园,过了这里,还有一百五十里可就是朝鲜……
    ----
    女奴隶们摸出来钥匙,在木屋的外面有很多奴隶在那里等候着,各个的眼中都燃烧着仇恨的火焰。
    本来奴隶们晚上都是被锁在窝棚里面,不过这几年朝鲜奴的顺从让人都是放松了警惕,渐渐的也不是上锁了,所以现在很多人悄无声息的聚在了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