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华州军的战阵和其他的地方不同,他虽然是看起来也是那种人数众多的大部队,但是这些大部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四百人一组的方阵,每个方阵都是可以单独作战,长矛可以防御和近身搏杀,弓箭和火铙可以远程攻击,结成这样的大横阵虽然五队有一名副将协调,不过这些副将仅仅是传达和维持主将的命令,并不干涉每个队进入战斗时候的具体动作。
    也就是说,马队冲垮了一队,还有许多队在那里等着,每个队和大部队又是整体,又是分散的个体。
    尽管是蒙古马不善于爆发冲击,可如果积蓄的马力充分的话,冲击起来的效果还是非常的好,可是这一次一夜的奔袭抢劫,不光是人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马匹更是如此,很多骑乘的马匹他的主人为了多拉些东西,还给马匹套上了大车,大车上面又是上去四五个,十几个人,骑乘的马匹做挽马本身就是耗费力气损伤马匹的事情,到了这里,有顾不得给马匹喂点草料硬食,直接就去哄抢财物,搜寻女子,马匹的力气实在是没有剩下多少了。
    冲击的时候。速度明显是慢了许多,看着对方的长矛平放,一层层的平放下来,好像是钢铁的丛林一般,这些马上地军兵们倒是想到可不要是我第一个撞上去,要不然肯定是个透心凉。
    最前面几排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想法,在那里放慢马速,凌晨的财物争夺,已经是把每个人的私心都放大了无数倍。即便是上了战场,这些人也想不起来往日的训练了。
    马匹爆发出最后的一点力气在冲刺,根本经不住突然骑士的勒拽。有些马匹直接就是悲鸣一声,跪倒在地上,上面的人更是倒霉,直接被甩了出去。
    看到这样地景象,华州北军的新兵们的信心又是多了几分。最先开火地是最中心的两个火枪方队,马匹进入一百步之后,早就是预备好的士兵在队长的大喝之下,纷纷发射火铳,冲进射程的马队就好像是被割倒地麦子一样,瞬间的倒下一片。周围的马队也是被这种巨响吓的混乱不堪。
    进入了五十步,其他方队的弓箭手开弓射箭,五十步之内,华州制式的军弓力量最强地时候,或者是马匹或者是骑士都是射中射倒射死,还有个问题,就是后面那些冲过来的马匹看到对方的长矛阵,马匹下意识的就要闪开。上面的骑士手忙脚乱的在控制,对方的第二波火铳还没有完成装药,第二波的弓箭却已经是射了过来,顿时又是被射倒了一片。
    这下子后面地马队就知道冲上去肯定是送死了,骑士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是拨转马头,朝着两侧跑去,不过两边却有华州的骑兵在那里守卫者,华州北军的骑兵和华州的其他编制不一样。
    北军的骑兵大部分是护卫队员和汉化的蒙古人,这些人的骑术精良。只能是依靠武艺来维持家业,所以说战斗的技巧每日磨练。愈发的强悍。
    这些人手中都是拿着华州打造的制式地马刀,短枪,很多人或者是有弓箭或者是短铳的装备在身上,看到对方地马队溃散而来,北军的骑兵不着急硬碰,反倒是朝着另一边退了几步,流出空间,然后从容的搏杀。
    明军的步兵硬拖着双腿在那里冲锋,可是前面马队的人仰马翻还有凄厉的惨叫声音,都是告诉他们,跑是跑不了了,有些人也想朝着两侧跑,可是看到北军的骑兵从容的斩杀,甚至还带点高兴的状态,各个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开玩笑,自己的双腿怎么能跑得过马匹。
    鼓声有节奏的响了起来,十二个方队在这个节奏下面,开始缓步的向前,刚才冲击他们的马队已经是完全的溃散掉了,此时的士兵们眼中充满了自信和勇敢
    明军也是不过如此。
    十二个方队也就是四千八百人,加上两侧的北军骑兵,一共也就是五千多人的样子,但是对面人数稍微站优势的明军甚至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他们觉得对方的人数是绝对的优势。
    看着对方的阵线逐渐的接近,两侧骑兵也已经是把那些溃散的骑兵料理干净,还有摆在前面的人马尸体,明军的步兵一点也是提不起战斗的勇气,力气也是一点没有。
    刘十三和他手下的亲兵将领此是就是缓缓的催动马匹跟在前进的步阵后面,看到刘十三一直没有下令的意思,边上的军官有些不自在的扭了几下身体,鼓起勇气凑近了开口说道:
    “将军,大王的意思是明军也是汉人,能降则降,不要多造杀孽!”
    听到这个话,刘十三拍拍自己的额头,脸上一副“我怎么忘了的”的表情,一摆手,身后的鼓声就听了下来,前进的步兵队几千人整齐划一的停住了脚步,用兵令行禁止,这才是强军的风范。
    这一个表现,对面的明军又是愣在了那里,老实说现在想跑已经是不可能了,若是逃跑,对方的马队可以从容的进行斩杀,而且也跑不动了,身后的这些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士兵,可都是生力军。
    “步队喊话三遍,若是不降,全部的杀掉不留!”
    刘十三的命令一下,边上的几个将领这才是长吐了一口气,连忙的把命令传达了下去,过了片刻,前面的方队步兵整齐画一的开始喊道:
    “缴械跪地,不杀!”
    这么多人的喊话好像是雷鸣一般,这次明军听清楚了,大声的喊了三遍,有一名明军终于是顶不住压力,丢下了手中的单刀,颓然的跪在了地上,跪在地上的时候,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心里面想到,一晚上的疲惫终于能休息一下了。
    有这么一个带头的人,其他的心里面也没有了心理负担,哐啷哐啷的声音大作,兵器被丢在了地上,茫然的明军士兵们好像都是感觉到心里面很轻松,直接就是跪在了地上,刘十三转头对身边的军官开口说道:
    “我好像是听见对面的那些孬种在那里大声的喘气,这是为什么?”
    边上的一名军官脑筋灵活,连忙凑趣说道:
    “应该是明军觉得性命保住,浑身轻松下来,这才是大声的喘气。”
    刘十三拿着手搓了搓脸,好像是要把自己的疲惫都从脸上搓去一样,开口带着些不耐烦的说道:
    “这捞什子的仗打的真没有意思,众将听令,全军收缴降兵武器,看押降兵,休整半个时辰!”
    下面的将领亲兵轰然的听令,四散的去安排命令,明军的武器都是被收在一起,刘十三的亲兵里面还有人朝着天上射了一支响箭,就好像是凭空冒出来一样,过了大概是一炷香的时间,许多的大车出现在明军的视野之中,大批的民夫丁壮跟在车边,就在北军军官的指挥之下,把明军丢下的兵器都是搬上了大车。
    还有的大车上放置着铁锨和钢钎之类的工程用具,也有的车上放着干粮和饮水,明军极为眼馋,不过倒也是不奢望,降兵那有吃饭的权力,没有想到,这些东西还真是给他们食用的,华州的北军还另有饮食的供应。
    在降兵里面,有三名百户和一名千户,算是及时的从刚才的马上翻身下跪,及时的投降,这才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几个人坐在人群的中间,颇为疑惑的看着对面军队的举动,这么大的人力,这么多的民夫,这完全是不符合的规矩,其中一个人在那里开口说道:
    “这不符合规矩啊,此时农忙,还有两三个月就要秋收,这么耗费人力,还有粮食吃吗?”
    大凡关外蛮族入寇,都是趁着秋天积攒的马骠马力充沛,到了冬天入关,这时候关内的汉民家中多少都有些存粮之类的,也有存货打劫,就算是鞑子也不愿意耽误关内的秋收,要不进关的时候,他们也要饿肚子,可这只神秘的军队完全不合常规。
    过了休息的时间,就听到华州北军的军官们都是恶声恶气的喊道:
    “都起来,都起来,孬种们,去拆边墙去!”……。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合常理


    
    少吃了点东西,有华州北军提供的,也有自己身上带又休整了一个时辰,都是恢复了一些力气。
    在这个期间,铁岭卫的军官们也是尝试着去问问对方到底是什么军队,什么来头,对方完全的优势,又没有在这个地方动手屠杀,说明事情还是值得商量,过去陪笑着说了几句,对方的脸色倒也是正常,有什么也就回答。
    “华州”这个名字对于这些明军来说是完全的陌生,还在那里彼此的打听是不是关内的某个地方,不过更多的他们也打听不到什么了。
    毕竟来说大明的主体也是汉人,还是有个内部矛盾和你死我活的分别,不过战阵之上那是绝对不会留手的,回答了几个问题,士兵们也是开始不耐烦了,按照军官的命令开始驱赶明军朝来路走。
    此时的边墙防御一片的空虚,甚至谈不上什么防御,出去了七千多发财的人,留下来几百老弱也就是顶天了,剩下的都是盼着军兵抢夺回来的财物,跟着分润享福的军户家人,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去了那边有什么危险。
    唯一担心的就是,有人把这么多军兵擅离边墙的罪过报给辽镇总兵,还有些商人在那里一直在鼓动,说是你们等着好处吧,回来就可以发财了,那边的值钱东西堆积如山,抢回来一点都可以过上许久。
    路上来回要一天半夜的时间,军兵们出发的第二天上午,很多商人们都是呆在自己的家中,若有人问为什么,都说是养足了精神,等着晚上收货。有些商人居住的宅院门口,也不知道是有什么讲究,还用白灰刷了几个圆圈。
    铁岭卫实际上也是一个小城池的规模,到了半夜,这城池也是要按照常规关闭城门。以防盗贼侵入,不过几百名老弱分散在铁岭各处,守城门的人也就是十几个,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危险。
    到了夜深打更的时候,在商人的宅院里面不约而同的出来了不少人,大概是一百多个左右,看着打扮都是商人地手下伙计的打扮,这些人出门之后,彼此低声的说了几句。就是朝着城门的地方走了过去。
    城门已经关上,守城的士兵都是在那里呼呼大睡,这些伙计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是打开了城门。那些守门的都是被捆绑的结结实实。
    也有打更和巡逻的过来问怎么回事,却有穿着守城地号衣的人睡眼惺忪的回答,天下太平,什么事情也是没有。问地人也就是随口一问,接着自顾自回去睡觉了。谁也不会担心,谁也不觉得会有什么危险。
    甚至在辽镇,那些对关外和边墙之外的流民有警惕的人,也不会觉得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危险,这个时代的战役是不可能违背农业的生产规律,就和那些被俘虏地明军军官彼此议论的那样。这些人怎么在此时来动手,不怕耽误了农忙和收成吗?
    养兵需要粮草,作战需要粮草,行军同样是需要大批的补给,在这个农业社会里面,唯一会有些粮食盈余的时候,就是在秋冬季节,这个季节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是秋高马肥的时候。
    同样的,游牧民族这个时候对中原和南面进攻,一来是马匹地状态可以保证,二来是入关的抢掠,关内的民户用来过冬的粮草储备可以变成他们的给养,可以靠着掠夺不断的朝着南边进攻进攻。
    但如果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战争会抽调大批的青壮劳力,田地主要是依靠这些人来耕种,没有了田地,就会抛荒。
    而且战争一般不会短期结束。如果是持续到秋收的时候,怕连秋收地时候也会耽误。这样一年的收成都是会荒废,直接耽误第二年的粮食收成,这样的损伤对于国家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战争一般都是发生在秋天,辽镇的战备平时只是戒备那些小规模的冲突,只有到了秋天和冬天,辽镇才是进入随时作战的状态。
    在所有人的心里面,辽镇的人在种地的时候,边墙和长城之外地人不是在种地就是在放牧,大家都是在积蓄粮草和马匹,谁会有时间作战。辽镇自从设军镇已经是有百年,这里面就连妇孺也知晓兵事,都是知道春夏初秋无战事,谁也想到会有一支军队,完全不顾及什么常识的在这个时候发动。
    按照常规,后方地粮食抛荒,前线的补给也是跟不上,士兵们也会因为家中的田地没有人伺候,家人挨饿
    气,没有储备的粮食,就会出现饥荒,就会出现大规后方不稳,更不要说前面的征伐战争。
    不过华州属于完全超出了他们预测之外的存在,第一华州依靠自耕农和农奴的耕种,劳动效率非常的高,第二,关外肥沃的黑土地在几年的伺弄之后,已经是难得的高产粮田,第三,就是华州的惊人的财力收购各处的粮食给予补充,只要是海上的运输还在华州的控制手中,那就有大批的粮食给养通过海参崴,通过图们江不断的补充过去。
    还有和单纯比拼人数的冷兵器战争思路不同,华州更多走的是精兵的路线,因为火器的引入,可以让更少的人有更大的杀伤,这样就不需要太多的士兵,士兵一少,需要的补给也就少了很多,最起码粮食的需求是这样的。
    而且因为军属的优待法令,军人的田地,所在镇卫的民官和农官必须定时的协调安排人手去耕种,这其实是华州民主要的徭役负担,当然也不算太重,因为在华州北府,这些东西都是奴隶们做的。
    至于武器装备之类的,那都是华州超前这个时代的商贸和手工业所要考虑的事情了,华州的积蓄的财力,已经是足够。华州的商船队目前贸易的有不少的份额已经是硝石,皮革还有药材,这些都是为战争所做的物资准备。
    这些东西都是一直闷头垦荒种地,不知道天下事的辽镇官兵不了解的,他们也了解不过,华州的商人们除了三江商行之外,都是严禁的出边墙经商,关内的流民出边墙已经是好久不走陆路,都是在登州出海,在海参崴那里进入。在草原上的马匹和日用品的贸易都是由专门指定的商队来进行。
    不管是草原,北府,华州,夷州,这几个地方的民众都是只能进不能出,若是擅自离开下场只有砍头一个。
    这么庞大的工程,而且还有许多的不方便,不过华州一直是毫不迟疑的严格执行,就是为了保密,让华州的消息保密。
    事实上他们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加上东党执政,大明的情报系统几乎崩坏的状态下,所有人对于华州都是极为模糊的概念,大明的边防军镇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人擅启边衅,那么边的外面有什么没有人会去关心,这就是华州钻到的空子。
    铁岭卫主城的留守的居民们在半夜的时候,被轰隆的马蹄声惊醒,大部分的人都是惊喜的出门,希望看到自己的男人带着财物回来。
    不过出门的人看到的却是完全陌生的军队,这些军队穿着从没有见过样式的衣甲,手中拿着长枪火铳,骑着高头大马,沉默严肃的走在街道上,后面还有排成方队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
    在队伍的中间有几个嗓门大的站在大车上大声的说着军队的命令:
    “太阳落山之后,街上不准有人行人车马,否则格杀勿论,附近卫所田土耕种须家中留人,并报备。十户编为一甲,一户犯罪,全甲问罪,其余一切如常,华州军纪森严,绝无侵掠烧杀之行……”
    很多人就那么呆呆的站在屋门那里,不可思议的看着陌生的军队在火把光芒的映照下开进城池,大明立国快要二百年,辽镇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景,而且对方看着相貌衣着,虽然不同明朝,但都是汉家体制。
    夜里,火把映照,许多人都感觉自己是不是在梦中,安静了许久,才有人反应了过来,自己的亲人应该是回不来了,有女人低声的啜泣传了出来,其他地方也渐渐的有悲声传出,但是大家都在压抑自己的声音,这些军属们都知道稍有不慎,可是立刻就会被杀的,大军交战没有什么人情慈悲可以讲。
    铁岭卫的指挥使在站在自己的屋顶上,看着外面团团包围的士兵,神情呆滞,不知道这个时候到底该做些什么好,心想自己明明是来这里发财的,怎么就摊上这种事情了呢?被抓住被囚禁,逃出去失陷卫所是死罪,没有什么选择了,这指挥使掏出腰间的佩剑,递给边上的亲兵,颤声说道:
    “砍了我吧,我自己下不去手。”
    铁岭卫指挥使殉明自刎,铁岭卫陷落……
   
第五百六十九章 陷落的铁岭 时间差


    
    岭卫和辽阳沈阳之间还有一段距离,铁岭卫陷落的消还无法传到京师,因为那一段距离并不是密布着堡垒和哨所,而是专门留下的一块空地,说的难听一点,如果有敌人在铁岭卫的方向入寇,弱小的敌人,铁岭卫加上周围的堡垒和千户所,动员起来的上万人可以打退,如果连铁岭卫都打退不了的话,那么接下来辽镇的大军就要和对方在铁岭和辽阳之间的地方决战。
    但是华州北军动手迅速,控制了铁岭卫,骑兵飞速的截断了传递消息的通道,关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