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明-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靖二十二年的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还未过,接到了总督许论在亲随的护卫下,一路马不停蹄的急赶,来到了沈阳城。
    大明军队出战,许久前就有了这样的规矩,大兵出战都是要文官为首,内官监军,这也是朝廷对于武人的牵制之法,不过辽镇全军出战,这等规模的行军大事,李孤峰自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早就向朝廷请下了旨意。
    如此大规模,也只有蓟辽总督许论亲自过来领军了,偏偏这蓟辽总督的官署是在密云,来到沈阳还真是花费了些时间。
    好在辽镇的调动兵马粮草都是需要准备,也没有耽误什么事情,在嘉靖没有开始检地案之前,武官对于文官的态度已经是恭敬的了不得,不管是大事小情都要请示管辖自己的官员,不干擅专。
    等到检地案之后几年,东党文官执政,按照常理说,应该是文官对武人的压迫和控制更加的强烈,却没有想到反过来了,为了让武官对于朝廷支持,中枢和地方上的文官,对武官的态度和政策都是比以前好了许多。
    各地的总兵,参将,还有卫所的指挥使,慢慢的把实权抓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况且文官知兵者能有几个,太监更不必说,打仗的时候还是这些武人做主谋划指挥。到了这个局势,文官稍微弱势点的,在军中已经是和监军太监一个样子,被下面的人戏称为“帅帐帘子”,意为摆设。
    各地的军头。以所辖军镇之兵为私家圈养地兵马。军阀化极为地迅速,说白了也是文官为了取得支持,无限度的让步放权之故。到了嘉靖皇帝的二次执政,开始地政令军令都是运行不畅,下面的人阳奉阴违,多有阻拦。
    还是威武大营的兵马练出来之后,各地的人才慢慢的慑服,不过这样的形势让嘉靖皇帝越发地小心起来。对于文官领军的制度越发的着紧,蓟镇总兵娄爻华就是因为一件小事,擅自的行动没有知会蓟辽总督许论,被许论一纸奏折报了上去,嘉靖皇帝当即是派出使者申斥,并且娄爻华被罚俸,下面参与的一名参将直接就被砍了脑袋。
    这件事情实际上就是杀鸡给猴看了,各镇各大营的总兵参将们看到。都是战战兢兢,行事也都是谨慎小心了起来。
    所以说李孤峰在那里准备急切,却宁肯丧失战机,他还是在判断对方为什么不讲究这个兵贵神速的道理。自己也是犯了这个错误,不过这也充分的说明。李孤峰确实是把所谓地华州军当作了一个可以战胜的对手,而且战胜的把握还相当的大,这才是有些托大地等待蓟辽总督前来。
    李孤峰多年为将,到了这位置,靠的是军功,但是更多地是资历和背景,也算是官场的老油子了,到这个位置,弱势军功再大也没有什么升迁的余地,怕是还要避嫌养老,反正也知道自己必然会胜,那就不如把手续做足,免得一些人找自己的麻烦,或者是给自己找上麻烦。
    至于那个监军的太监,不管是蓟辽总督许论还是辽镇总兵李孤峰都是懒得理会,嘉靖皇帝自从登基的时候,就对于阉人监军的政策非常的不满,在皇帝心里面,宦官在大内中枢还可以帮忙,出去之后没有了压制,也就是会误事,最近的税监一事也更是证明了这个道理,所以嘉靖皇帝对于各地的监军还有明旨,内容是各安本分,勿干预军事。
    蓟辽总督一路轻车快马的急赶,他一个进士出身的文官,这么折腾,早就是疲惫异常,不过也不敢懈怠,一到沈阳,连忙询问兵力集结和配置的情况,他也知道自己对于军事就是一知半解,全靠李孤峰这个镇将来安排调度,辽镇一干幕僚军官把各项细则报备完毕之后,他也不愿意过多的干涉。
    定辽左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定辽中卫,沈阳中卫,东宁卫,海州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的各地的兵马都是被集中到沈阳城下,加上李孤峰的本部的兵马,加起来已经是有七万兵马。
    这次的调动还有一个特例开,广宁两卫的人马本来是驻守广宁,那里是入关的最后一道门户,这次的调动还蓟辽总督许论调动了蓟镇的兵马补防,按照李孤峰的话说:
    “若我辽镇兵马万一有失,蓟镇军即可补上缺口,这才是万全之策。”
    本来大战之前,将
    说自己的失败是很忌讳的,但是对于许论来说,李孤派,才是真正的老成完全的考虑,他蓟辽总督,这次拿着天子剑,银令牌出行,本就是有权调动兵马。
    李孤峰这个想法实际上分功与蓟镇,武人有这样的想法,在许论的心里面这是足够的忠心耿耿了,自然是应承了下来。
    蓟镇的三卫兵马如辽镇协防广宁,在李孤峰的想法里面,这次战斗要是胜利,边墙之外的大片肥沃土地和财富,我辽镇自然是据为己有,这些地方可是比没有太大开发空间的广宁要好上许多。
    如果败了,辽镇的门户也有蓟镇看守,不至于局势不可收拾,这也是兵家应该考虑的方面,不过说句实话,李孤峰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失败。
    —
    在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在进行了种种的繁杂的仪式之后,辽镇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在沈阳城出发,攻打铁岭卫。
    辽镇的战斗准备实际上在蓟辽总督还没有到沈阳的时候,就已经是准备完毕了,按照一众辽镇军官的想法,城下布下大军,依托沈阳坚城,这里本就是辽镇的内线,各处粮草给养补充也是方便。
    华州军若是主动过来攻打,自然是可以从容的应对,而且内线作战,还占了个地利之便,可以有许多的谋划能够实施。但是华州军占据了铁岭之后,还堂而皇之的发下吊民伐罪的檄文,然后就将什么先发制人,兵贵神速,知己知彼的军队的常规都给丢了个一干二净,左等右等也不主动的出击。
    根据探子们的回报,铁岭卫最近十天内已经是没有兵马进驻,在辽镇军官们看来,这想必是对方已经把兵马集结完毕,不过行军打仗也是足够的草包,空自驻扎在铁岭将近一月,却没有什么行动,消耗粮草给养。
    这边辽镇却已经是准备完全了,关外的九月已经是寒意森森,土地也都是冻得结结实实,正是适合行军打仗的时候,辽镇总兵和蓟辽总督还有监军太监合计之后,决定既然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就是了,所以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大军开拔出征。
    辽兵开拔的第二日晚间,就有在铁岭卫监视的哨探快马赶回禀报,说是华州军突然间加强了周围的防御,马队四出,驱逐追杀在铁岭四周肆无忌惮查看的那些探子,许多人措手不及,直接被华州的骑兵捕杀,也有更多的人回到了辽军的大营。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孤峰冷笑连连,华州军再傻也会在辽阳沈阳这里布下探子,扑杀哨探的举动,应该就是得到了辽镇大军北上的消息,作出的应对举动,这个举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做的太晚了。
    辽镇的军队已经是在路上,现在提防还有什么用处吗?
    不过按照李孤峰的判断,铁岭卫和附近的华州驻军应该是有两万五千兵左右,可实际上华州军一共有四万五千,辽镇的探子只是在铁岭卫附近窥探,却没有想到还有兵马就是在边墙的北边。
    驱赶辽军哨探,算上对方进军的时间,还有哨探来回的时间,铁岭卫周围有三天左右的真空期,在这段时间之内,华州北军做什么,都不会有人知道了。如果有人去看的话,就能看到铁岭卫之前突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热火朝天。
    李孤峰亲率大军行进,同时按照常规,分出沈阳中卫和东宁卫两支兵马作为前锋,轻装突进,赶往铁岭。
    “辽镇的精华差不多都是在李孤峰这路大军之中了,而且关内的消息今日才到,说是蓟镇的兵马三卫调入辽东驻守广宁。”
    刘十二放下司马从事送过来的情报文卷,华州的情报传递一向是避免用信鸽,因为太不保险,不过这次也顾不上那么多,早有商号的商人和所谓关内的商贩,在辽阳和沈阳隐密处养了大批的信鸽传递,李孤峰的一举一动都是被传递到铁岭卫这里。
    听到这个,江峰有些兴奋的拍了一下手,开口笑着说道:
    “这辽镇总兵真是要考虑给他一个官做了,怎么所做的事情事事合我的新意,要给咱们省多少的力气,大好,大好!”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平边兵


    
    沈阳和铁岭中间,有两条河流,靠近沈阳的是蒲河,是范河,沈阳中卫和东宁卫的前锋兵马,在蒲河上铺设浮桥,整修道路,好给后面的大军尽量的交通。
    蒲河和范河都有千户所,他们之间有官道连接,在官道中间的位置是懿路堡,沈阳中卫和东宁卫的官兵可不知道李孤峰心中对华州军的判断,所以也没有那么大的把握,他们行进的时候都是务求小心安全。
    进驻懿路堡之后,率领这两卫人马的参将才是松了一口气,懿路堡最高官员仅仅是个百户,随意吩咐了几句,就和其他的军官们一起去安排大军驻扎的事宜了。
    虽然说在铁岭卫的北面还有卫所,不过那些都是虚置,所以说华州军占领了铁岭卫,战场一定会在铁岭南面,和沈阳之间的区域。
    作为辽镇先锋的两卫兵马就是尽可能的朝着北面赶,越往北走,留给自己的战略纵深就越大,按照李孤峰的计算,最好是能在范河以北设置大营,这样不禁可以压迫对手的空间,而且还有多重的后路可选。
    如果后退可以在范河所,懿路堡还有蒲河所,三个地方依托河流和道路上的关卡设置防线,阻止对方的行军。
    但是率领这两卫前锋的参将李亮到了懿路堡之后,就知道范河所不必去了,因为懿路堡收容了大批从范河所过来的溃兵和难民,一直是没有行动的华州军在辽镇大军开拔地时候,突然开始动作。范河所本就是战战兢兢地守在那里。他们以为铁岭卫被攻占之后他们也不会幸免。
    却没有想到所谓的华州军根本不理会他们,范河所的人好似被猛虎窥伺在那里怎么呆得自在,多次地请求后撤。却被辽镇总兵李孤峰严令禁止,直接就是搬出了军法的威慑,如果后退,那就是杀头和罚没为奴的下场。
    就这么担惊受怕的两个月,华州开始进行攻击的时候,范河所仅仅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打开自己地后门,早就是准备逃跑的官兵和家眷们蜂拥而出,一路南下。他们象征性的抵抗,华州军也是象征性的攻击,连追击都懒的做,远远的目送范河所的军兵军属渡河远去。
    参将李亮一边是把范河所的兵马重新地打散编制,编入军中,另一边也是飞速的派出给大营报信的快马。然后安排自己的人马在懿路堡和蒲河之间地地方开始修建营地,这也是辽镇大军的驻扎地了。
    先锋和本队地距离也不过是快马四个时辰就可以送到,到了晚上的时候,总兵李孤峰安排亲兵传信过来。大营自有后队修筑,令参将李亮率兵前进。和华州军前锋接战,尽最大的可能把对方从范河所驱开。
    李亮心里面暗骂,今日到懿路堡才修整了不到十个时辰,就要趁夜拔营去攻范河所,岂不是让对方以逸待劳,而且在之前,守备以上的军官都是被告诉,华州北军是一群乌合之众,行动迟缓,贻误军机。
    谁想到对方的反应也不慢,参将李亮总是感觉心里无底,但是他本就是李孤峰的家丁出身,做到一方的军将,而且本就是李孤峰管辖,军令如山,哪有违抗的道理,当即是着急下属官员布置了下去。
    两卫的兵马才不过是睡了三个时辰,这就被叫了起来,各个的怨声载道,不过在各级的官佐催促喝骂下,还是起锅做饭,装备人马,迅速的出发。准备夜袭范河所。
    不过这个夜袭却是有些不准确的表述,李亮盘算了一下时间,倒是可以天黑的时候到达范河千户所,只所以天黑是因为关外的夜晚开始变长,应该是在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到达那里。
    睡了三个时辰,实际上不算少,换算成现在的时间可就是有六个小时,只是夜间的生火做饭,然后收拾好行军,让人的生活规律完全的紊乱,很难调节,士兵们都是感觉到特别的疲惫,也不要说这些士兵们,就连李亮和他的亲信军官亲兵都是这个样子。
    这么疲惫的状态下根本没有什么赶路的精神头,士兵们无精打采,这边的李亮也是懒得催促。本来李孤峰的想法李亮率领的两卫兵马在天亮之前的赶到,华州军如此拖沓的行军和反应必然是措手不及,范河所的据点就可以夺回来。
    但是他对士兵们的状态却估计不及,自从关外的蒙古鞑虏和女真部落被江峰一扫而空之后,辽
    的太平了十年。
    军人的强悍和勇猛要在战争之中才能锻炼,十年不见血腥,不上战场,就算是每天训练不停,也是拿不上台面,何况辽镇地广人稀,不管是军官还是兵丁,都是愿意多种些土地养家糊口,又有多少时间在训练。
    不说辽镇,实际上华州本岛也就是朝鲜那里的华州军也有类似的情况,他们确实是天天在训练,但是实战的经验确实是太少了,好在那里江峰的老兵种子非常多,这些老兵从登州开始,经历过历次的战斗,见过血腥。
    华州首战务求必胜,这是华州中枢的统一看法,也是自从江峰真正打定主意要夺取天下时候就开始谋划的事情。
    为了华州的军队有更丰富的实战经验,实际上华州本岛的军队每年都是定期的轮换上船,去关外和夷州,去草原上打草谷,去和海盗还有土人们作战,有时候他们本身就作为海盗,去有组织的打劫西洋船只。
    —
    即便是这样,华州本岛的富庶和太平让这些军人们的富贵气象还是太浓了,总得来说,江峰并不放心。
    反倒是关外,不管是团练出身的士兵还是护卫队员们,基本上每年都要从塔尔河的西堡到草原上,有的人长途跋涉到定北城,和那边的士兵轮换,驻守在关外草原的士兵们则是把他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朝着北方拓展。
    定北城的士兵要不断的和俄罗斯的贵族私兵和哥萨克作战,驻守关外草原的士兵则是和失必尔汗国的残余还有北疆的部落拉锯。
    俄罗斯和北地的蒙族蛮族都是极为强悍的战士,关外的士兵在这种不断的锻炼之中变得越来越强悍,而且这种的作战是有丰厚的好处可以拿到手中,北疆的牛马奴隶,还有草场,每次战斗之后都可以分配到士兵手中。
    在华州本岛,已经有些人不愿意出战,大凡是家中有工匠铺子,贸易买卖,或者说家中雇佣着三等朝鲜民的长工,耕种土地的,放在大明都是不小的财主了,谁还愿意让自己的子侄去参军作战。华州都督府和太守府,颁布了各种有利于军属的政策,当然也有种种征兵的规条,这才是维持住了一支一定水平的军队在那里。
    可是关外也就是北府,还有夷州,这两个地方的青壮都是被当兵所获得的利益刺激的极为凶悍嗜血,“种田打鱼十年不如做工一年,做工一年不如当兵十天”,这是两个地方的民谚,实在的反应了这个情况。
    江峰有时候在私下也是感叹,若不是在登州带来的老兵和华州初建的时候,征集的几万团练,到了今天,华州本岛此时就是安乐窝,无人愿意当兵,你我众人就要死于安乐了。
    所以这次的作战,杨大统领的华州本部兵马作为后队,先动手的却是关外和夷州的兵马,正是因为他们有实战的经验,而且每年都在战斗中锻炼,这样的兵方称得上是强兵。
    华州军如此,辽镇兵却那里有什么战斗的机会和经验,如今大明天下无不是以多赚钱为要务,辽镇兵在大明以勤勉知道本务闻名,素来被认为是强军,因为边镇卫所的兵马大多是在那里忙碌着经商赚钱,士兵们被军官租赁给工场农庄挣钱,早就是衰败不堪。
    至于这辽镇兵所谓的本分,情况却也有些特殊,辽镇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士兵们只要是多种几亩地,比起做工什么的还要核算,所以说,看起来辽镇的军兵每日安分的种田练兵,恪守本职。
    但是这样太平的兵马,又有什么战斗力可言,李亮手下的兵马,种田过日子已经是这么多年,突然被征召出来作战,各个怨声载道,各个都是无精打采。
    李孤峰心里面想着让这支部队夜间赶路几个时辰,急行军到范河所,他那里知道这些军兵突然被征召,状态肯定不会到最好,所以这时间还是留了余地,可实际上真正的情况比他预料的还要糟糕。
    这两卫的兵马路上却也没有停顿,只是这速度确实是慢了些,太阳出来,天色大亮的时候,李亮和手下的兵马才看到了范河所的轮廓。
    还有在范河岸边等待他们的华州兵马……
   
第五百八十三章 又是清晨的战斗


    
    河在此时是枯水期,在范河千户所的建立的位置,水不过齐腰,而且也就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