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放-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图书由(风之星影)为您整理制作
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桃放
作者:芸菜


文案:

玉女变欲女,拯救?!
男神成痴帝 心酸…… 


此文又名《如何让古代男人合理的守身如玉》及《压倒男神的一百种姿势》。
五代十国初期的背景,暂时还没架空,不排除结尾半架空。

快完结了,原来不会写简介,现在就算个总结吧,第一二卷是妥妥的冷情男神和邻家玉女的故事,第三四卷细致描述男神和妒妇的婚姻生活,第五卷开始,就是欲女不断扑倒痴汉的重复……第六卷,深深虐恋后,深深喜剧……

甜宠暖虐1v1(嘿嘿)(这个是为绾绾和哒哒加的,感谢她们一直以来的支持,采纳暴雨的提议)


内容标签:虐恋情深 情有独钟 青梅竹马 恩怨情仇
主角:任桃华,徐知诰(崔准) ┃ 配角:徐氏一门,任氏一门,崔氏一门,胡夷,张青萝,张华
==================

☆、第1章 簪花愿

  南吴天祐十二年,江都府。
  这一大清早的,天就阴云密布,黑沉沉的,直到下午才飘起了雪沫,不比北方那如摧棉扯絮般簌簌而落的鹅毛大雪,这江淮两岸的雪却如碎玉米分盐,纷纷扰扰,落在地上只是薄如纱纸,却是寒凉袭人。
  任桃华走到游廊拐角处,正好听到丫头彩霞正在跟郑奶娘告状,小丫头有些磕巴结舌,她听了一阵,才听明白是管事的苛扣东院过冬的木炭。
  二年以前,身为正室夫人的母亲卢氏因妒成恨,借故杖毙了父亲的爱妾楚姨娘以后,父亲任明堂碍于自已是吴国的参知政事,又忌惮身为都察院御史的外祖父,并没有如何卢氏。可是自此以后,任明堂止步东院,再没有来东院歇宿过,连带着对唯一的嫡女任桃华也颇忽视,不闻不问的。
  当时卢氏的父兄却也不好干涉后院内宅之事,独守空房的卢氏抑郁成疾,任明堂借此收回了任府内院的管家大权,交给了一向与卢氏不睦的蔡氏。名为让卢氏在东院安病养病,实际是禁足加惩罚。而前不久外祖父和舅舅被黜失势后,东院的处境就更加不妙了。
  郑奶娘吩咐彩霞莫要声张,阴沉的脸在转头看见任桃华时挤些了些笑。
  “风大天寒,怎么跑出来了?”
  “我去看看娘亲。”
  小姑娘任桃华仰着冻得鼻尖通红却绚烂如桃花的小脸冲她笑了笑。
  郑奶娘却是一呆。
  她奶大的娃儿,出落得模样越发的出挑了,一身牡丹红昭君帽氅衣裹着,身姿绰约,肤如凝脂米分面桃腮,秋波清澈,鲜研明媚得象四月群芳里最耀眼的花蕾,却在这轻雪寒风里,迎霜怒放。
  其实任家一门的子孙都生得好皮相,任府的庶出小姐任梨姿更是以美丽聪慧才华横溢在众国间声名鹊起,可就她看来,她长得还不如任桃华的七分,倒不是她偏心,的确是任桃华深居简出的缘故才教她出尽了风头。
  两人转入了卢氏的屋,绕过透雕花鸟八扇围屏,卢氏围着芙蓉被半靠在罗汉榻上,也没挽髻披头散发,那张美如朝阳的俏脸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黯然腊黄,大大的杏核眼目光呆滞,空洞而缺乏生气,令人一见就生出些许的荒凉之感,莫名的难受。
  见了她们进来,卢氏才焕发了些精神头,笑着招呼任桃华过去吃糕。
  郑奶娘并不敢跟卢氏提炭的事。她的这个主子脾气一贯的莽撞没有心机,不知转寰迂回,才会落了这个下场。若知道了一准会去找蔡氏吵,也吵不出个结果,若闹到老爷那里,唉,如今卢氏在老爷心中是个什么地位,她可不抱什么希望。她自小就跟着卢氏,后来嫁了府里的奴才安二,她生孩子的时侯正赶上桃华也出生了,便做了奶娘。好在这十年来安二人混得还不赖,成了这任府管事的一个小头目,她想晚上回去跟他讨个主意。
  郑奶娘心里酸涩,她自幼就养尊处优,骄傲如孔雀绚烂如牡丹的大小姐,怎么就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了,哼哼,都怪那青楼出身狐媚却装清纯的楚姨娘,死了活该,最可气的是那出身贫寒的蔡氏,整天端着个虚伪的笑脸曲意承欢,倒教她得了渔人之利,收服了老爷的心,想想真是火大。
  郑奶娘和卢氏围着四角炭盆唠着家常,任桃华在一旁吃着雪片糕磕着瓜子烤着火。
  “郑奶娘,我预备了一些银钱,你领着四姐儿明早给卢府送去。”
  任桃华听了插嘴道,“娘,外公他们真回乡下吗?”
  卢氏苦笑,“大势已去,还留在江都做什么?”
  卢家因受袁州刺史刘崇景投楚之事牵连,彻底地倒了。除了一力承担了五宗大罪的大舅舅在菜市口被斩立决,其他人虽丢官罢爵或是流放千里却幸得保存了性命。不知道父亲任明堂是不是有先见之明,虽为亲家,但是他与卢家却一向是敬而远之,不甚亲近,所以这场灾祸却未祸延于他。
  而任桃华却受了池鱼之殃,原来徐相夫人和卢氏有过口头约定,将来是要替嫡子定下任桃华的,卢家抄家没几天,这便变卦了。倒是如约向任府提了亲,只是提的却是任府的庶出二小姐任梨姿。
  郑奶娘见气氛伤感,便赶紧转移了话题。
  夜色笼罩,郑奶娘欲离去时被任桃华扯去她的屋内。
  任桃华在自里间的捧出了个酸枝木的描金匣子,用小铜钥匙敞开,里面是许多薄薄的脉络清晰的金叶子和黄豆大小的金豆还有金瓜子。郑奶娘自然知道,这是小姐自周岁起每年除夕任老爷所赏的压岁钱。
  “奶娘,这些添补过冬的炭够吗?”
  郑奶娘想别无他法,从匣子里取走了四分之一的金子。
  任桃华拔弄细数着金子,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过年了,要给东院仆婢额外的打赏和做新冬衣,因为母亲的失势,连带着这院里的下人们日子也不好过,过个年总要补偿他们些惊喜。另外要给被抄家的外祖父一家留出一份,毕竟她和母亲还是衣食无忧冷暖不愁的。
  卢家离开江都,这个年她们娘俩过得怕是更冷了。
  不知怎么的,大哥最近变得疏远陌生了。
  任桃华伏在小红木桌子上,摊开信纸,沾沾了狼毫,提笔写信,一行行的簪花小楷从笔尖流出,写完后她吹干了通篇瞧了瞧,字迹圆润饱满清婉多姿,真宛如美女簪花碧冶朝霞,遂很得意,如果崔准能收到这封信,该不会说她字迹粗鲁了吧。
  只是这信一封接一封的往池州跑,却到现在也音信皆无,想来她也是痴心妄想,那样的变故后,崔家人应是再也不会重返故地了。
  无论她怎么拜佛烧香,这辈子,她和崔准,也许再也不会重逢了。
  任桃华打发了一脸困倦的小丫头芷花去睡觉。吹了灯,上床扯了被子也躺下了。不久,感到脖子处突然毛绒绒的,是几日不见影的小猫咬咬回来,她抬手摸了摸它的脑袋,拥着它一起睡了。
  勤政殿上气氛紧张,剑拔弩张。
  原江州刺史兼奉化节度使去世,这一职位空出。朝臣们在接任人选的问题上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任爱卿以为如何?”龙座上的吴国君主点将了。
  任明堂慢吞吞地出了朝班。就那么几个人选,无非是选吴王的人,还是徐相的人。为难的就是这个,如今的局面,其实对吴王是非常不利的。左相张颢死后,右相徐温一家独大,愈加肆无忌惮了,吴王不会甘心徐温大权独掌操控朝堂,所以一向坐山观虎斗的主上急于陪植自已的势力。若是两方决裂,他又该站在哪一方?徐温的势力根深蒂固,王室也力图反击,都向他试探了,江庐郡王和徐相同时为儿子向他的一个女儿提亲,就是在逼他表明态度。另两个女儿还小,除了任梨姿,还有那个这些年一直因卢氏被她冷落的嫡女任桃华,实在不成,只好用她了。
  可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眼前的难题。
  “臣以为,今年秋试的榜眼许充可当此任。”
  华夏中原政权分崩离析,各国科举废行,治国文臣皆以宿望、才名、门第高华得以入仕,他亦以此晋身,不过用人之际,今年吴国首开科举先河,选拔了大约二十余名的进士进入朝堂。
  任明堂另辟蹊径,选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才学出众勤勉能干,暂时哪一方的人也不是,这样他谁也不得罪。新科壮元是徐相门生自不能选。探花齐笙为人太过耿直孤傲,不识抬举得很,选他一定会得罪徐相。
  徐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吴国君主点了点头,“徐卿以为如何?”
  徐相出列躬身道,“主上,节度使一职,需上马管军,下马治民,臣以为,太平盛世便罢,此时用一介书生实属不宜,臣举荐黑云军副都统石讷。“
  此言一出,朝堂上下皆是动容,任明堂垂眸,他万万料不到一向大权独揽的徐相竟会让步,这石纳追随吴□□杨行密多年,并非徐相一党。
  “孤准奏。”
  任明堂看到少年吴王难掩喜色,不禁叹息。
  要退朝时,突然有太监勿勿来禀,说是大梁有使节来访。
  大梁与吴国隔水而治,吴国并不承认大梁中原朝廷的地位,两国之间虽不及与吴越钱氏那般战事频繁,可去年他们才大战一场,根本谈不上邦交友好,大梁此时遣使意欲何为?
  谜底很快掀开了。后梁的使者上殿见过吴国君主后,直截了当道明了来意。
  “我主欲以党项良驹三千匹,易一人。”
  众臣几疑听错了,直到那个胖胖的使者又口齿清晰地重复了一遍。
  “三千匹良马换一女子。”
  吴国君臣听清楚后,又喜又惊。北方党项骏马一向为后梁和晋国所垄断,闻名天下百金难易,而吴国地处东部,虽是富庶繁华之地,但畜牧业薄弱,最缺少良驹宝马,只有一些购自东南大理的羸弱马匹,远不及剽肥体壮的党项马,所以吴国的骑兵编制甚小,一向不堪一击。
  “贵国向孤索取何人?”
  后梁使者抬着袖子,从里面摸出一个卷轴,展开来,双手高高举起,一副女子的小像呈现在众人面前。
  满殿的人皆好奇何女竟有如斯魅力,无论君臣内侍都睁大了眼睛看去,。
  画中的小姑娘乌发如云,面若桃花,蛾眉入鬓秋水流波,朱唇微抿浅笑宴宴,华裳飘扬衣袂流动仿佛如天女。只不过年纪似乎很小,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三四岁。
  “此女为江都人氏,姓名并不知道,请国君代为寻找。”
  吴国君主仔细审视着画卷,看此女衣着饰物定是江都贵族名门闺秀。
  吴主犹豫了一阵,他不是迟疑别的,虽然这小姑娘是个罕见的美人胚子,但对于他这个位置都没坐稳新主来说,江山胜过美色,可是这女子即为贵族之女,用来换三千个牲畜传出去有点丢吴的脸面,就算不载入史册,此时也怕是要广为流传被诸国引为笑柄。
  他看了看徐相,徐相微微垂着眼皮,一声不吱。
  吴主暗骂了声,这徐温专权独霸,处处都左右制肘着他这个一国之君,这时爱惜羽毛,却装成不管事了。
  吴主轻咳了声,“梁使,这活生生的人用牲畜易恐殆笑大方,容孤三思,与臣下商议一番,贵使可在驿馆多留几日,让我国尽尽地主之谊。“
  那胖胖的梁使似乎早有准备,闻言胸有成竹地添了一句,“颍州二郡,加五千驹。”
  吴国君臣听了皆是大喜,颖州隔着淮水,治理起来颇多不便,可是城池谁嫌多啊,何况那五千党项骏马可是为吴国铁骑增添了实打实的战斗力。
  这梁帝真是荒唐啊,那朱氏一门本来就是不着调的,老父做出成日祸害儿媳妇的丑事,看来这新继位不久的朱友贞也是性好渔色的主儿;为了个色竟把江山卖了。
  吴主一边嘲笑梁帝,一边很满意地道,“众卿可知这是谁家的女儿?”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竟无一人吱声。
  吴主又是意外又是了然,这小姑娘年齿虽幼,但容貌顶尖艳绝尘寰,定是出身不俗,可满江都竟藉藉无名无人识得,难怪后梁要以骏马来易,否则直接掳了不是更省事。
  吴主不死心的又问了一遍。
  突然大理寺卿钱达成出列。
  “主上,臣并不识得此女姓甚名谁,但臣曾见过她一面。”
  “何处见得?”
  钱达成低声道,“昨日,给卢大人送行时。”
  吴主一喜,如此便不必召告江都寻找此女了。
  “快马传卢卿。”吴国国君下召,欢喜之下也忘了卢大人已被罢免。
  “且慢。”
  吴主疑惑地看向出声的任明堂。
  任明堂出来跪下叩首,“主上恕罪,这女子大概是臣的嫡女任桃华。”
  本来他瞧着这画中的少年女子大约就是任桃华二三年前的模样,但他不想暴露出来,等到钱达成一说在老岳丈处中见过,那就瞒不住了。
  此言一出,文臣武将俱想到他的嫡女任桃华近几年深居简出,的确是只闻知名未见其人,他的几个庶出子女这几年倒是常常抛头露面。
  “任卿为何不早说?”
  “只是幅画卷,臣仍不大敢肯定。”
  “即是如此,祁公公,速去任府传孤口谕,召任桃华即刻进宫觐见。”
  祁公公领旨而去,不大工夫勿勿而归。
  听了祁公公的回禀,大殿中鸦雀无声。
  任明堂脸色变得又青又白。
  任桃华在半路上被人劫持。
  少年君主疑惑地看了看表现得一脸震惊的后梁使者,会是他吗?
  “传旨,速速临摹画像,暂且关闭四门不允百姓进出,黑云军全城搜查。

☆、第2章 容颜改

原野小径中,一辆马车向西北方向疾驰着。
    任桃华没想到她的失踪还挺轰动的,并不象她以为的悄无声息。
    那几个歹人在她奉旨入宫的时侯动掳了她,弄昏迷她后,将她运出城去。
    那几个人扮作了平常百姓,或为她的母亲,或为她的父兄,而她是他们口中重病难语四处求医的小女儿。
    一路上穿城过州,在关卡总有重兵严加排查,她亲眼看见有人拿的她画像挨个人对照,不知为何她这个真人站在他们面前时,却无一人识得。她也无法求救,她就被下了药,说不了话外加浑身发软虚弱无力。
    偶尔有一天照镜子她才发现,原来她早已不是她,她的脸被人调换了。
    她现在的样子和以前天差地别,原来她的肌肤娇嫩水润,如羊脂蜜桃色,眉目绝整标致,现在却成了一个掉在人堆里再也寻不出的乡野村姑,肤色粗糙,五官只称得上小家碧玉的清秀。
    她一路上昏昏沉沉的,也不辨南北西东,只觉得越来越冷,他们给她裹上了一件厚厚灰鼠皮的披风,也不见得多暖和。
    终于有一日到了一个人物繁阜的大城,他们就已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府邸,和一个姓曾的大人一番密谈,给她服了解药,一伙人就扬长而去了。
    那个曾大人对任桃华不同于路上那伙人的爱答不理,对她极是礼遇,言辞客气温和。
    至少她知道了她处在中原腹地,所在的城池是后梁都城汴梁,她问抓她来的原因,曾大人却不肯再说了,只告诉她稍安勿躁,过几日就见分晓。
    曾大人把她安排到一处幽静的院子住下,拔了两个小丫头伺侯她,日常用度饮□□致周到,她的生活水准甚至比在江都家里时还要高上一些。
    这府里下人对她比那伙人的戒备松懈得多,她终于瞅了个机会甩了随身的两丫头,跑出了曾府,不过没跑多远就又被抓了回来。曾大人对任桃华仍是毕恭毕敬的,不过自那以后,对她的自由就颇多限制了,不允许她出她居住的云湖阁,并且在云湖阁门口和周围也布置了不少的守卫,又添了几名身强力壮的仆妇形影不离地跟着她。
    她没有自由,可是别人却是自由来去的。
    曾大人拥有九个小妾和一大群庶子女,偶尔就会冒出来一个好奇的探望她一把,任桃华发现,曾大人海量汪涵,小妾们不只有花容月貌,有珠圆玉润和弱柳扶风也不稀奇,但有五大三粗或瘦小干枯或容貌粗鄙的几只,就不免让人感佩他的多情了,那仪表温文的曾大人一点也不挑食,所谓博采众家不拘一格不过如是。
    时间久了,任桃华就从她们的话里话外听出了音儿,这些妾都怀疑她即将成为第十房小妾。
    她一开始也不相信,曾大人不算老长得也不错,官也做得不小,哪里会看上她现在这个丑丫头模样,可后来陆续阅完了曾大人的繁杂后宫,对曾大人的品味产生了怀疑就难免心有余悸了,她可不想做老十啊。
    于是当曾大人再来探望她的时侯,她就旁敲侧击的问了一嘴,那曾大人却是个在官场上混迹久了的人精,一听就明白了,正四平八稳气定神闲端着茶盏喝着,瞬间那一口茶差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