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历史的原貌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靖康之变后,金军多次南下,攻河南、陕西、山东,进逼长江防线,战争连年不断。这使兀术可以凭借昔日的培养模式锻炼下一代,也使完颜亮等人脱颖而出。但赵柽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女真人过去那一套培养人才的传统方式失灵了,失去了战争的年轻一带得不到锻炼,无法积累作战经验,可他们却在兀术的安排下很快走上了高位,成为金军的中坚力量。

这些骤然飞上了高枝的菜鸟们发现战争似乎已经离他们很远,权力却近在咫尺,而兀术等老一辈也没有给他们做出好榜样。他们很快找到了各自方向进入了角色,卷入了政治争斗中,将政坛作为了战场,而手中的军队则成了他们争权夺势的筹码。可惜的是他们手中的军队也不再是立国初年的百战精兵。而是在和平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少了前辈们的彪悍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女真满万不可敌已经成为传说。

缺乏战争经验和眼光的金国新一代精英们。没有能看穿大宋在战争爆发前一系列的动作是故意给他们布下的圈套,反而错把这些当做机会。以致大胆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大宋的‘报复’,但依然没有做好战争全部爆发的军事准备。而当宋军大举进攻。誓师北伐时,他们难以适应,甚至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采用的策略难免幼稚,又显得笨手笨脚。

作为金国顶梁柱的兀术当然明白宋金之战早晚会爆发,因此也积极准备,投入大笔资金修筑界壕,整修城池,训练军队。但有人上就得有人下,为了给年轻人腾位置那些有经验的老将们只能被边缘化,导致他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自然是出工不出力,更别说发扬‘传帮带’的精神,传授行军打仗经验了。这直接导致军队训练水平下降,军心涣散。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操心的事情太多,兀术精力有限,无暇事事关注。结果等他发现钱和精力投入不少,效果却不好,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时已经是难以尾大不掉,难以扭转。而几个接班人却对政治兴趣极大,开始拉帮结伙欲抢班夺权了,他当机立断将他们赶出京城,分散各地以免酿成大祸。

当宋金双方发生严重冲突时,兀术已经病入膏肓,上朝都要抬着更不要说披挂上阵了。远在战场之外的他无法了解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只能根据前方的汇报做出应对之策。而面对各方夸大或缩小,甚至相互矛盾的消息,兀术又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果是顾此失彼,连连失策,陷于被动之中。

赵柽却一直把这些前世记忆中的精英们当做自己的劲敌,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全面完善军官培养选拔的机制同时,一边以练代战保持着军队的战斗力不下降,一边派出军队征战四方以提高实战能力和积累作战经验,实践新的战法。另外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制,不断提高武器的性能和杀伤力,为将来的战争做着准备,要把只狼当老虎打。

以现在看来,赵柽的战略预想都已经达到,将一场‘偶发’事件生生给鼓捣成了两国全面战争,西北兵团已经完成了迂回截击,形成了对敌右帅府围歼之势。南方兵团此时也完成了战役兵力和物资准备工作,展开部署,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发起进攻。从当前形势分析,大宋方面已经占据了天时和人和,有了一半的胜算……

…………

撒离喝从军四十载,那是沙场老将了,他赶到来州后排兵布将准备反击宋军的侵略。但他并没有下令进入全面战备,援军也在来州停留休整,因为撒离喝明白日日防贼也不是个事儿,枕戈待旦说说行,天天马不下鞍,人不解甲用不了多少日子就会人疲马乏,战力大减。而多年征战的经验告诉他,战争往往会等到主帅到来或者圣旨下达后才会爆发。

如今大宋皇帝宣布亲征,前方诸军就得等待他来,否则就是蔑视皇威,而现在据报大宋皇帝的行驾还在燕京那停歇呢,到达前线还有些时日,因此他判定这段时间还不会打起来。但是在三月二十一日凌晨,宋军突然发起了进攻,他们突袭了沿边的哨卡,然后大军沿大路迅速开进直逼界壕,而潜伏于此的特战分队同时出手夺取了架设在界壕上的桥梁,建立了桥头堡。

随后赶到的大军以猛烈的炮火压制壕墙上的敌军,摧毁了城防设施,工兵借助炮火的掩护炸开壕墙,宋军大队立刻从缺口涌入,登上壕墙。而金军的大队人马还布置在二线,界壕兵力不足难以抵挡宋军的突击,只能弃城而逃,不过一日金军苦心经营多年的界壕防线即被突破,宋军直逼来州城。

撒离喝接到宋军突袭界壕的消息后,立刻引兵前往增援,不想行至半路遇到前方而来的溃兵,才知界壕已经失守,大队人马正沿大路杀奔来州。撒离喝大惊,知道界壕一失,整个防线即已崩溃,他急忙收拢残兵退回来州。可刚进城,又有隰州信使赶到,称宋水师出现在海滨县沿海,欲在此登陆。

撒离喝不愧是沙场老将,并没有惊慌失措,当前形势与自己此前分析的相差无几,虽然失了界壕,但是也搞清楚了宋军的企图,他们是想前攻后堵将左帅府辖地截为两段,分割包围后各个歼灭。他当机立断,命令放弃来州城,率领全军及百姓立刻连夜向隰州转移。当宋军前锋离来州还有二十里时便看到北方火红一片,映红了夜空。次日清晨宋军到达来州时,城池已经被烧成了一片白地。

退到隰州后,撒离喝立刻命令烧毁六州河上的浮桥,,并在各个渡口布置兵力,收缴河上的舟船在入海口凿沉,封堵航道。同时加固海岸防线,以重兵守护防止宋军自海岸登陆。然后征发青壮编组成军,协助大军守护城池,几日间将隰州城打造成了铜墙铁壁,重新构筑了一道防线。可这时从大宋传来的消息称赵二的行驾刚刚进入平州,这让他迷惑不解,大骂这个不安规矩出牌的对手。

在赵柽决定提前誓师时就考虑到这会引起金国的警觉,如同众将所虑的失去突然性,给突破敌军首道防线造成困难,但他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程和选择首攻目标来重新赢得主动权。而他一反常规的将水路作为佯攻,骗过了撒离喝这个老将,逼其放弃来州。但其果断放弃来州退守隰州还是让赵柽十分佩服,如果他只耽搁半日,哪怕稍一犹豫就会被宋军追上、围杀,退兵就会演变成溃退,难以安然回到隰州。

而就在撒离喝严阵以待防止宋军从海路进攻的时候,赵柽在营州港正为水师和登陆部队壮行,此时豹翼军和虎将已经登船,他们将在登州水师的护送下借助刚刚到来的季风驶进辽东湾,开辟另一个战场……

第四百六十七章策反

在水军踏上攻打辽阳府的征程的一刻,也标志着宋金两国全面战争的开始,在两国边境线上宋军出动了十一个军,五个直属炮兵旅、三个水师及配属的四个陆战旅,此外还有近卫军、沙漠军和猎骑军作为预备队,其后还有临边各路州军担任警戒、押运和巩固占领区的任务,总兵力达到四十万人,可谓是倾巢而出。

现在宋军分成了西北集团和南方集团两个主攻兵团,分属两个都部署司。而两国集团都再次分兵,西北集团一路在边界地区展开围歼仆散忠义,另一路奔袭长春州,威胁其京师;南方兵团在战斗刚刚展开就又分兵,一路从正面进攻,另一路由海路迂回到辽阳府,断其后路。

如今宋军已经分兵四路展开进攻,可皇帝又想再次分兵,要海州水师搭载陆战队配合曷懒甸的女真五国部攻占辽东半岛,彻底切断女真人的海上通路。如此一来宋军分成了五路在数千里的宋金边界上展开,形成一个以平州为圆点的扇面。他的想法立刻遭到了随扈大臣们的反对……

其实在战争谋划之初,大家主张采用分路合击的传统战术,就有人提出不妥,尤其是以李纲、张所、马扩等经历过三朝的老臣们。他们这些人虽是文臣,但在此前大宋执行的是以文治武的政策,所以也都曾主持过军事,算不上行家里手,可也有过涉猎,尤其是李纲在靖康年间以宰相的身份统领全军指挥过汴京保卫战。

他们这些人在靖康之变后也对宋军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做过反思和探讨,以为大宋对辽、西夏和金的战争中屡次失败。虽有各种原因,但军事上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分兵之故。导致各部互不统属,多头领导下无法相互协调、支援。被敌军各个击破,而一路失败便使全线崩溃,终至失败。

尤其是李纲在第一次汴京保卫战后,受耿南仲等人的排挤领兵增援太原所经历的种种难堪和困难,让他终生难忘。几路大军共计二十多万,结果因为协调不利,各自为战,结果被宗翰以不足五万兵力击溃,还搭上了老将种师道的性命。自此大宋无可战之兵,以致金军二次南下时根本无力阻挡,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而众人在分析皇帝在兵力明显少于对方却能屡战屡胜时,他们以为正是因为皇帝对军队控制力强,能够做的令行禁止,且因为其总是能集中自己有限的兵力于一路给敌致命一击,打乱敌人的部署,扭转战局。即便采取分兵的策略也往往是以少数兵力牵制敌军,仍然集中兵力于另一路在局部上保持优势。这就是他能百战百胜的诀窍。

因此李纲当众将提出采用分进合击,齐头并进,会兵于会宁府的战略时,李纲等人以为这违反了皇帝一贯用兵原则。而应坚持集中兵力采用一路进攻突入金国境内,直取女真人的京师会宁府,然后再扫荡全境。李纲现在虽然只是参议政事。并没有实权,但是其在皇帝继位后担任宰相。协助皇帝整顿吏治、改革官制、恢复生产、稳定朝政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深受皇帝和群臣的尊重。他的意见当然不能轻视。

赵柽知道李纲等人的意见后,为此专门召见他们一班人进行了解释。他以为,首先大宋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力强盛,军力也随之提高,已不是当年那支屈居一隅的武装可比,各镇抚司已经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再有如果一路出击,虽然能高歌猛进,但敌人也是有腿的,打不过就会跑,结果就是打成了击溃战,无法消灭金军的有生力量,这将给后期清剿和统治带来很大麻烦,也许需要数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稳定局面。

另外,现如今采用多路出击的战术,一是可使敌人搞不清哪一路是主攻,哪一路是佯攻,迫使敌人不得不分散兵力处处设防,从而有效的牵制敌人各方力量;二是宋军各部看似分散,实际是相互呼应,并保留了强大的预备队,可以相互增援;而令李纲他们最为担心的‘协调和统属’也不是什么问题,此次作战只设置了皇帝行营和西北、南方都部署司两级指挥机关,授予了都部署司相机之权,减少了中间环节,消除了多头指挥的弊端,保证了军令得以充分贯彻执行。

赵柽成功说服了李纲等人,使枢密院提出的分路进击方案得以实行,这也给了各方领兵将领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以现在的战局看是十分成功的,宋军连续开辟了多个战场,金军两个帅府被牵制在各自防地动弹不得,而机动兵力又担心宋军的声东击西迟迟不敢大举增援,使他们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

“赵廉,西北兵团那边战事如何?”赵柽的行营进至营州,而大队人马也赶来会合,大宋最高指挥机关也随之成立,而高宠的都部署司则前移到来州靠前指挥。

“陛下,据最新战报,狮翼军攻克乌州防线后向东北迂回将残敌聚歼于他鲁河下游地区,现在他们在他鲁河南岸建立防线,阻敌南逃入左帅府;龙翼军克兴国歼敌万余后向东南迂回,目前前锋已至鸭子河一带;宁边堡界壕被攻克后,完颜余列所部在与我军争夺中损失惨重,在仆散忠义的接应下向泰州方向逃窜,在受到狮将的阻击后进入鸭子河东、他鲁河西的草甸地带。”赵廉指着地图详细解说道。

“马上就要进入四月,西北的雨季就要来临,那时道路泥泞,河流涨水,草甸上也将出现大片沼泽,不利于骑军和炮兵机动,一定要在雨季到来前结束战斗。”赵柽点点头道。

“陛下,都虞侯也是如此考虑的,但三军刚经过大战他想休整几天,再则现在天气转暖,河流开化,水流中冰排涌动,金军一时也无法渡河,因此他考虑休整后再发动合击!”赵廉说道。

“呵呵,赵礼是一心想打落水狗啊!”赵柽笑笑说道,立刻看明白了他的心思,如今仆散忠义丢了长春州、泰州两座大城,界壕又全线崩溃,失去了所有的辎重补给,随身携带的粮草有限,用不了几天就将耗尽,那时军心必然不稳,赵礼是想等那时再下手。

“陛下不是一直教导我们有便宜不沾对不起老天爷吗,赵礼怎么敢忘记呢!”赵廉笑着对众人说道,引起了一阵哄笑。

“是啊,仆散忠义肯定在大骂老天爷,他想东南方向逃窜是想过鸭子河与会宁府派出的援军会合,没想到天气骤然转暖,河水开化了!”窦俊做了个鬼脸笑着说道。

“别的记不住,这些倒记得清楚!”赵柽讪笑着道,“派人告诉赵礼现在天气正值变幻无常的时候,要他密切注意冷暖变化,切不可让煮熟的鸭子再飞了。”

“是,陛下,属下这就命人传信告知!”赵廉遵命道。

“娄乾,现在河流开化,你一定要保证能准时将物资运送上去,切不能耽搁。”赵柽又转脸对辎重司都统娄乾道。

“陛下放心,属下已经令辎重二旅做好了架桥准备,一旦冰排过后立刻架设浮桥,再则属下已经准备了几百艘漕船藏于浑河沿岸,绝不会耽误了物资运输。”娄乾言道。

“嗯,你要尽快将物资送到长春州建立新的物资转运站,为下一次战役做好物资储备,弹药、攻城器械要充足!”赵柽点头道,对他的准备工作表示满意。

“陛下,同知现在想强渡六州河攻打隰州,不知陛下意下如何?”赵勇拿着刚接到的战报问道。

“让他再等两天!”赵柽立刻制止道。

“陛下,攻打辽阳府的水军已经出发两日,马上就要展开。若是完颜亮得知消息后,属下担心其因为担心被截断后路而放弃锦州北撤,那样我们歼灭左帅府的目标就会落空。”赵勇没有想到皇帝会拒绝,急忙说道。

“完颜亮少年气盛,没有在我们手中吃过大亏,一直是跃跃欲试想要与我们一战,建功立业,他不会弃城而走,也不会出援辽阳府的。最让朕担心的是隰州的撒离喝,他是老兵油子,又与我们交手多年,有可能识破我们的计划!”赵柽说道。

“陛下,那我们就更应该快速攻取隰州,歼灭其部,以除后患啊!”赵勇有些糊涂了,皇帝怕撒离喝识破计划,又不打他,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打败他容易,抓住他可难,当年在高丽那么险恶的形势下,他都能只身逃回金国,你能保证这次就能抓住他吗?而这次我们未能切断隰州和锦州之间联系,他会在六州河防线失守后就会迅速逃回锦州的,绝不会与我们死拼的!”赵柽轻笑着说道。

“那陛下想如何处置?”赵勇想想问道,他明白现在南方兵团除了作为预备队的近卫军已经尽数派出,再次在其背后登陆已无兵可派了。

“策反!”赵柽看着众人笑道……

第四百六十八章弄假成真

“李峻,风已经放出去了吗?”看着一帮部下诧异的眼神,赵柽旁若无人的叫一直缩在角落中的李峻。

“禀陛下,属下已经安排好了,现在锦州城中街头巷尾已经传开了!”李峻赶紧凑过来施礼道。

“嗯,你怎么做的?”赵柽又问道。

“属下让人在城中散布消息,称撒离喝不满金帝完颜亶擅杀老臣,太师兀术擅权,早有了背叛之心。此次他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界壕,又不战而走让出来州就是向宋人送上的投名状,而他现在之所以还没有投降就是在等宋水军登陆锦州后,他再借回援之机擒拿完颜亮取信宋人,谋取富贵的。”李峻回禀道。

“陛下,这种流传于街头巷尾的风言,完颜亮会相信吗?”赵廉有些疑惑地问道,他觉得这个计策有点太玩笑了,叛逃可掉脑袋,诛九族的大罪,就算撒离喝想叛逃在事成之前必会严加保密,怎么可能让这种极为隐秘的事情叫街头贩夫走卒都知道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敌方使用的反间计,除非完颜亮是傻子才会相信这些流言。

“会相信,即使他知道是假的也会当成真的,而且是确信无疑!”赵柽看看李峻笑着说道。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这表明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不止是兵力、装备和战略战术,还有人的因素,而赵柽怎么会忘记这个呢……

因此除了前世所知的历史,赵柽还命令情报司对金国的官员变动情况和重要人物进行监视,了解他们的背景、做事风格、朋友圈、乃至生活细节。因为他明白将领的性格往往会影响到其所带领的兵,就像自己喜欢精打细算。玩儿‘阴的’,弄得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