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刹却是多疑之人,又查看了半晌,实无可疑之处,这才罢手放行,擦身要走时,却听风寄娘侧身,轻佻道:“郎君身上有浓重的血腥味。”
雷刹不以为意,他双手染血,有血腥味不足为奇。
风寄娘见他充耳不闻,又道:“还有泥腥腐朽之味。”
雷刹脚步微滞,回身丢下一句:“疯言疯语。”
风寄娘立在雨中对着他的背影半晌,这才拎着泥湿的裙摆回到车上,车夫正了正斗笠,驱马前行。闷雷声声,车过城门时雷刹示意守卫放行,车夫揖手道谢,雷刹身边的少年郎见他生得丑陋,被唬了一跳,跟只踩了尾巴的猫般藏到了雷刹身后。
车夫见了,不由好笑,摇了摇头挥鞭出城。
。
天暗得仿是浓夜,滂沱大雨中,小小的毡车如同浪中一叶小舟,似要倾覆茫茫汪洋中。狸猫安静地卧在风寄娘的膝上,路上一个颠簸,它抖了抖猫须,却无半点反应。
老叔出声道:“风娘子,雨大路滑,上山恐有不易,不如在山下寄宿一晚?”
风寄娘应道:“老叔做主便是。”
老叔应了声喏,慢慢又行几里路,见前面依稀几处农家小院,夯土院墙低矮,柴门紧闭,离得近了犬吠声声。老叔勒马去叩门,见隔壁人家门前停着一辆车,提灯看了看,车饰颇为华贵,估摸着也是借宿人。等了片刻,屋主冒雨过来应门,老叔忙揖了个礼道:“老丈打扰,因雨大天暗路滑,我家娘子归家被阻,只得寻个人家寄住一晚,劳请老丈收留。”
主人探头看了看,笑道:“这般雨天,确实不好行道。只是家中只余一家空屋,你家娘子有个住处,你却没个落脚地。”
老叔又揖一礼,道:“小人卑贱之躯,老丈若允可,许小人在堂屋柴房借住。”
主人家叹道:“也好,好在天暖,不怕挨冻。”
老叔谢过,又许了主人家半贯钱,道:“烦主人家备些干净的吃食和些许热水。”主人家唉哟一声,边推辞边接过钱,与老叔一道过来拴好马,又将风寄娘引进门。那主人家见风寄娘,心里忍不住嘀咕:这莫不是哪家花院娘子,生得倒俊。摸摸怀中铜钱,识趣得收起好奇之心,等人进屋,又唤自家老妻儿媳煮饭收拾铺盖。
主人家儿媳快人快嘴,领着风寄娘去偏间,笑道:“这原是我姑子的屋子,她已经出嫁,屋中便放些衣裳被褥,日间也常常打扫,娘子只管放心住一晚,薄被也是前几日新晒,我与你抹一抹席子。”
风寄娘福身谢道:“有劳这位阿姊了。”
主人家儿媳连连摆摆手,逗趣道:“娘子不知,隔壁是我家伯爷的院子,也有贵人借宿,得了好些银钱,公婆正羡慕呢,可巧娘子来了,公婆心里不知多高兴。”
“大雨阻路,又点不住灯,实不好赶路。”风寄娘小心将猫放在床边一张矮桌上。狸猫打了个跌,半眯着猫眼,将爪子收在身上,垂着头趴好。
主人家儿媳边擦着草簟 边睨了一眼,多嘴道:“娘子的猫看着不大好。”
风寄娘轻轻摸了摸猫头:“是啊,盼着能撑过去。”
主人家儿媳安慰道:“娘子放心,猫命贱,喂它点吃的,说不准就好了。”又像为了佐证,续道,“邻舍家的猫儿与狗打架,肚子开了都自好了呢。”
风寄娘轻笑:“承阿姊吉言。”
主人家儿媳动作麻利,理好床铺,抱了木盆笑道:“娘子略歇歇,炊好饭再喊娘子。”
风寄娘谢过,又托她打了一盆水,蘸湿手帕为猫一点一点擦去身上脏物血迹,狸猫一动不动任由她施为了,擦到一处伤口,狸猫痛得抖了抖,轻轻叫了一声,透着令人心酸的委屈。等擦净了猫身,显出鲜红的伤口,风寄娘取出一只小小的瓷瓶,挑些了粉末为它敷上,叹道:“止血药物,不过聊胜于无。”
她为狸猫整好伤口,将它放在床内休养。一时主家备好晚饭,新炊的黄梁,一碟腌鱼,一碟麻油马齿菜。
主人家收了钱,自惭饭食简陋,搓手道:“娘子见谅,农家没甚可吃之物。”
老叔道:“老丈客气,这个时辰雨天已是不易。”
主人家被老叔面容吓了一大跳,生怕他们是恶人,见他们果然不生气,这才乐呵呵地摸摸胡子告退。
到了晚间,风寄娘回偏间休息,老叔在堂屋将就,将要入睡前,雨声渐悄,便听到隔壁几声呜咽。
风寄娘侧耳细听,只听得狸猫发出的呼呼声,正疑心听错,又有几声呜咽传来,隔壁确实有人伤心暗泣。
隔日天明,主家备了简便的朝食,风寄娘与老叔用过后,便起身告辞,恰好在院门前了撞见在隔壁借宿的一行人客,既有管事又有奴仆,只是管家模样的穿着体面,主人模样的老夫妇却穿得简朴。
风寄娘抱着猫与老叔略站了站,见那老妇人两眼通红,时不时以袖拭泪,那管事与车夫、仆役,又从车上拿了白布条系了腰。一行人行色匆匆,喝马扬鞭,车轮碾过泥泞的道路,忽儿远去。
怪道哭泣,原是白事人家。
风寄娘与老叔点了个头,老叔解了马绳正要赶车,听得隔壁老汉与院门前的主人家抱怨,道:“呸! 实是晦气,撞了家中办丧的,那老妇人死了女儿,寄住别人家中仍是呜咽咽地哭,晦气晦气。”
主人家叹道:“大兄嘴上积点德,她一老妇,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何不伤心。”
隔壁老汉道:“我偷听一耳朵,她那女儿在当官人家做妾,死得蹊跷,许是被强人杀的呢。”
主人家大惊:“竟有这事?大兄还知些什么?”
隔壁老汉道:“那管事黑脸,看得紧,再不知些别的。”
风寄娘与老叔对视一眼,不由想到李家案,到底与他们无关,整顿行装赶回归叶寺。
作者有话要说: 申明本文架空架空架空、
不良人在唐朝,有说类似于差役捕快,另一说类似于锦衣卫的特殊机构,翻了很久也没有多少资料。所以文里就胡谄,当是特殊部门,反正架空,哈哈哈哈。
至于楔子中哪个不能人,你们答的对也不对,后面文中解答,插腰得意笑。
——————————
谢谢支持的小天使,谢谢你们的留评砸雷。
第3章 九命猫(二)
猫命果然为贱,那狸猫过得一夜,竟重新鲜活起来,两只猫眼水润有光,也不再半死不活地趴着,蹲在一侧,舔湿爪子慢条斯理地梳理着自己的皮毛,它舔得极为仔细,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脏处,直将毛舔得根根顺滑。
风寄娘一笑,伸指轻挠它的下巴,狸猫舒服地眯起了猫眼,猫尾摇了摇。
“倒是活了过来。”风寄娘取出一块从农家要来的蒸饼,撕成小块喂与狸猫。
狸猫嗅了嗅,不甚喜爱这等吃食,却不去挑剔,闷头吃了半个饼,喵喵几声,似有求去之意。
风寄娘掀开车帘放它离去,又道:“我住归叶寺,若你无处可去,只管来寻我。”
狸猫叫了几声,跳下马车,避在道边,一瞬不瞬地目送着风寄娘离去,等马车拐了个弯不见了踪影,这才回转身往着城门方向疾奔而去。
。
风寄娘与老叔风尘仆仆回到归叶寺,旧寺经了一夜风雨,倒似新补了一层颜色,透出一丝新意来。
寺中后山有一眼温泉,不过几尺见方,终年翻涌,汤色乳白隐有硫黄味,颇能消乏去疲,拿老竹搭了简棚,四面挂了竹帘遮挡,便是一处山中浴汤。风寄娘一回寺便拆了头发沐浴更衣,松松披了件寝衣湿着的长发靠着凭几看着院中一窗风景。
红泥小炉煮着一壶凉茶,散发着微苦的清香,屋檐滴水几声,一只黄雀从屋顶跳到院中捡着草籽小虫。风寄娘打了个哈欠,伸了懒腰,将凭几推到一边,伏在席簟上昏昏欲睡。
过了半晌,老叔去而复返,将一封信交与风寄娘:“昨日寺主遣小沙弥送了一封信回来。”他见风寄娘衣衫不整,忙背过身去。
风寄娘接了信看毕,道:“寺主荐我去不良人那应差。”
老叔问道:“娘子可要应下?不良人一惯招揽的带罪之人,均非良善之辈。”
风寄娘笑道:“许是我与不良人有缘。”
她既定了主意,老叔唯她马首是瞻,自不再多语,定下明日天一露白便拿了荐书进城。
。
雷刹与几个不良人聚在议事堂中,其中一个虎眼虎头的少年名唤阿弃,阿弃一介孤儿,有名无姓,自小被不良帅徐知命养大。
徐知命文韬武略、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偏偏义子阿弃却是个榆木脑袋,六窍只通一窍,识字读书强背了百遍,睡一觉通通送给了周公老人家,也只武学上有些天赋。等得年长些,略有所成,阿弃跃跃欲试要为义父分忧,徐知命正嫌他日日跟进跟出吵得耳仁疼,索性将他扔进不良人中,跟着雷刹做事。
。
另一身形修长的玉面郎君,名唤叶刑司,他出身不凡,乃大理寺卿叶道凛的幼子,从小好舞枪弄棒,又拜得名师学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本以他出身资质,可领千牛备身。
叶刑司生性正直,胸有侠气,又好打抱不平,少年游历时一时受了激奋,连伤数人性命。事后才得知,自己所杀者,虽非无辜之人,却是罪不至死。他心中激荡,自去领了罪,得了赦免后仍是心中有愧,难以释怀,颓丧在家成日饮酒浇愁。
叶道凛疼爱幼子欲死,成天哀声叹气,一日与徐知命饮酒逍遣,如内宅妇人般大倒苦水。徐知命抚须笑道:“这有何难,安贫若是舍得,只将令郎交托与我。”
叶道凛擦擦两眼,不大信徐知命,只是事以至此,死马当活马医,略抬抬手:“事已至此,愚兄便将那不成器的小儿托与徐弟。”他善书,一笔草书千金难求,只他这人爱惜羽毛,轻易不肯动笔,腰板又有些酸硬,连圣人那都打哈哈推搪,如今为了幼子,道,“若是徐弟不弃,愚兄愿为徐弟写一幅字屏。”
徐知命两眼一亮,喜滋滋应下,那幅字屏转头被徐知命献给了承平帝,承平帝也是个嘴欠的,转脸假惺惺邀叶道凛赏字,气得叶道凛回家后拎着剑冲出府要去宰了徐知命,好悬被左右拦下。
也不知徐知命与叶刑司说了什么,没几日,叶刑司整面束发,辞了高堂,独自一人去徐知命手下做了个不良人,叶夫人心疼得捶了叶道凛一夜。
叶刑司自知自己生性冲动,易吃暗亏,因此一言一行一步一斟酌,说句话都要先思量三遍才肯出口,每有事也要从头至尾记于笔头,梳理一遍才下定论。他又家学渊源,擅书擅画,查案时生怕自己错漏,能记便记,能画便画,无奈二者兼求神似,除却他自己旁人如看天书。
。
再一个铁塔黑汉名唤单什,身高九尺,拳上立人臂上走马,有举鼎之力。他本是个杀猪的,一把剔骨刀抹喉放血不过眨眼之间,拆骨分肉,皮不沾肉,肉不沾骨,骨不留筋,闭目可得,众人引以为奇,常常为看他奇技特地请他杀猪。
凭此杀猪绝技,单什也挣得一份家产,娶得娇妻。有坊市地痞无赖眼红,诱引他妻子里应外合,一面骗他解牛,一面报与官府,单什被逮个正着,徒刑一年半。
地痞又与单妻买通狱卒,要害他性命,谁知这狱卒却是义气之人,面上受了钱,私下告知了单什。
单什知后目眦欲裂,他是个粗鲁杀胚,趁修墙搬石时砸晕看守,偷偷潜回家中,拿剔骨刀将妻子与奸夫杀猪似得割喉放血剖腹,挂于案板肉勾上,浴血出门仰天大笑数声,将剔骨刀往腰间一别,分开左右惊恐围观的邻舍,仍旧投于府狱。
京兆尹惜他勇猛,怒斥:“你妻与他人私通,你怎不来报官,何以自己动手?”
单什道:“不出这等恶气,如何对得起跨下二两?一命换两命,虽不大赚,横竖不亏。”
京兆尹气得踹他一脚,到底心里爱惜,将他荐与了徐知命。
不良诸人一锅臭鱼烂虾,彼此臭味相投,单什如鱼得水,干脆歇了再成家之心,成日只与一帮死生兄弟厮混,吃得半醉大笑:“色是刮骨钢刀,老单一好皮肉,舍不得刮了去,不如赤条条一人来得爽快。”
。
“贼他娘的贼,连根贼毛都无,老单我守了一天一夜,险些生出绿毛来,连个贼影都不曾瞧见。”单什骂骂咧咧地脱下脚上湿靴,抱着发白的脚拿刀刮着脚皮,“副帅,依老单看,此案有鬼,怕不是李府蒙骗你我,再说,纵有贼也早溜了。”
雷刹跨坐椅上,横刀在膝,苍白无一丝血色的脸上微有沉呤,他道:“李侍郎非蠢人,不至于错漏百出得凭空捏造一个贼来。”
阿弃撇嘴道:“李侍郎刚死了娘,还停灵呢紧跟死了婢女妾室,指不定是他为老不尊,后宅妇人争风吃醋,弄出人命,又不知怎么传出厉鬼索命之说,侍郎怕名声有污,因此编了一个贼人出来。贼犯充作小厮潜入府中,杀了一个如夫人,两个婢女,遁逃时让他们打个半死,竟还给走脱了?实是荒唐得紧,我如何也不信他。”
雷刹仍是摇头:“虽事有蹊跷,但李府上下与左右邻舍都有目睹贼犯踪迹。”又问一侧叶刑司,“可有查到李府为何有闹鬼之说?”
叶刑司见问,从怀中掏出一叠册,阿弃探头看了眼册上神鬼难辨的鬼画符,晕头晕脑地缩了回去。
“李府闹鬼之说起于老夫人身过之后,府中仆人与坊内近邻都道夜间常闻李府传来口婴泣似的猫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有仆役私下也亲曾见鬼影移动,进了老夫人故居。”
“老夫人装殓入棺,合棺钉盖漆彩时依礼亲眷应收悲声,不可啼泣,以免逝者不安。偏偏老夫人钉棺时,忽有哀泣声,那棺材钉怎也敲不进去,棺上彩漆怎也不干,李府请的漆棺人心中惧怕,跪地求去。李府本就忌讳流言,喝令仆役缄口,无奈其时亲友近邻在座,如何瞒得下去?不过碍于李侍郎颜面,只私下互道惊奇,恐老夫人身死不甘在那作怪。”
叶刑司又低头看了看册账,道:“直至大前日,李府一个名唤阿五的小婢女好端端的投了缳,这才引得闹鬼之说纷纷纭纭纭,再待如夫人与另一使女双双离奇被杀,闹鬼之说更是尘嚣四起,别说坊内,连他坊与二市都有流言 ,李侍郎不堪忍受,卧床不起。”
阿弃托着胳膊摸着下巴,道:“如夫人死状恐怖,不比寻常。”
叶刑司赞同点头,与雷刹道:“副帅,事出有因,凶犯进宅不外乎财、色、仇三样。为财,李府未曾丢失财物;若说为色,如夫人所育一女都已出嫁,早非青春;若说为仇,李府上下都道如夫人深居内宅,性子平和,平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偶有出门也不过上山礼佛,身边仆环婢绕,不曾与人有过争端。”
“叶十一,那女娘生得如何?”单什瓮声瓮气地问,看了看雷刹、叶刑司翻翻怪眼,“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儿知晓什么?不当青春又怎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老单看如夫人与人有私才招为的杀身大祸,不然,她那脸,怎被切得稀烂?”
叶刑司嫌他粗俗,皱紧长眉,迟疑片刻才与雷刹道:“如夫人生前确有姿色,是否与人有私,不得而知 。”
雷刹想了想:“此案颇多异处,李府上下语焉不详,又多隐瞒,闹不闹鬼另说,心中怕是藏鬼。闹鬼也罢,命案也罢,都自老夫人去世之后起。李侍郎孝名在外,连圣上都有了表彰,李夫人亦有贤名佳话,李侍郎之子听闻聪敏好学,现跟着名师松涛山人读书。空穴无风未必无因,这样人有却有闹鬼之说,倒是讽刺。”
叶刑司与单什二人略有所思,阿弃则是连连点头,道:“义父曾道:名声越好之人,私下反污浊不堪。都说李侍郎侍母极孝,恨不得涤亲溺器、卧冰求鲤,结果老娘刚死就闹出事来,问他支支吾吾的,一会道贼人扮作小厮潜进宅中害他妾婢的性命,一会又道假小厮曾扰乱他娘的灵堂,他家养的护院健奴莫非都是死人?”
雷刹道:“李老夫人是续弦,并非李侍郎生母。”
阿弃吃惊:“不是说李侍郎侍母极孝,恨不得涤亲溺器、卧冰求鲤,圣人都有表彰 。二人竟无血脉亲缘?”
雷刹淡声道:“究竟如何,己心才知。”
几人正说话,一个小吏进来,面色古怪,揖礼道:“副帅,有一女娘声称自己是仵作行人,拿了徐帅荐书来应差。”
雷刹再沉静也怔了怔:“女子?许是请的坐婆。”
小吏道:“回副帅,并非坐婆,说的是仵作。”
雷刹听他言之凿凿挥手叫请人,等打了照面,整张脸都黑了下来,上下扫了来人一眼:“是你?怕不是来招摇撞骗?”
这替差的女仵作乌发红衣,浓妆艳抹,衣饰风流放浪,红裙遍绣牡丹,露着雪白的肩颈,眼波流转间风情无限,直引得一干差役低首偷看,不似仵作倒倒似花娘。
正是昨日见过一面,行迹可疑的风寄娘。
风寄娘冲着雷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