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玉梦华-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先生!张先生请留步!”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张九龄顿觉心中一热,连忙勒紧缰绳翻身下马。那青年看上去约有二十八。九岁,肤色白净,身形清瘦,气质温文儒雅,虽只穿着一袭普通文士的素白圆领长袍,眉宇间却自有一种雍容之气。二人相顾无言,良久,张九龄才对那青年长身一揖,轻叹道:“太子殿下,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第20章 送别

这白衣青年正是当朝皇太子李瑛。他翻身下马,亲自伸手扶起张九龄,微微笑道:“我来送送张先生。”
    张九龄颔首微笑,似欣慰,又似感慨,遥望着长安城内巍峨的九重宫阙,抚须长叹息:“昔日臣高居宰辅之位,家中每日车马盈门,门庭若市。而今一朝失势,贬谪荆楚,去国离京时却唯有殿下一人前来相送,世态炎凉,莫过于此。”
    “张先生原是被我所累,才会遭李林甫那奸人陷害,引起父皇的误解。”李瑛语带歉意,唤来随行的侍从,取来酒壶亲手斟满两杯琼浆,将其中一杯递给张九龄,“况且先生待我如师如父,而我李瑛虽贵为一国储君,如今能为先生做的,却唯有送上这一杯践行之酒。”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张九龄举觞一饮而尽,胸中豪情顿生,朗然笑叹道,“宦海沉浮,世事难料,好在殿下所赐的这盏美酒,足以解忧。”
    李瑛举杯对饮,看着老人脸上那一道道纵横的皱纹,心中似有汹涌波涛层层推来。武惠妃母子为夺储位咄咄逼人,而张九龄这一去,只怕朝中更没有哪位官员再敢为他这个太子说句公道话了。李瑛微微苦笑着,对张九龄郑重一揖道:“荆州山遥路远,先生又年事已高,请务必多加珍重。”
    张九龄也不闪避,端然受了当朝皇太子的这一礼,深不见底的眼眸中隐隐有晶莹的光,说道:“殿下宅心仁厚,聪颖敏慧,有这样贤德的储君,实乃天下人之福。臣本想竭尽一生为殿下鞠躬尽瘁,如今看来,已是不能了。惠妃母子夺嫡之心人尽皆知,又有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力保寿王,殿下日后一言一行皆需谨慎,切不可再被杨洄那种狡诈之人蒙蔽了。”
    李瑛颔首,一字一句地说:“先生教诲,瑛铭记于心。”
    张九龄也不多言,再度向太子行过君臣之礼,随即认镫上马,一牵缰绳洒然而去。李瑛负手而立,目送那一队人马渐行渐远,只听风中传来老者苍茫浑厚的低吟——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李琦策马出城,远远望见那君臣二人举觞话别的情景,不由笑问道:“十八哥,你偏偏挑这个时候出城‘狩猎’,不会就是想来看这出好戏吧?”
    李瑁笑而不答,只是淡淡地说:“张九龄这一走,总算是了结了我心头一桩大事。”
    李琦悠闲地挽了挽缰绳,感慨道:“首辅宰相倒台,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忙不迭地与他撇清。都这个时候了,太子还能如此重情重义,倒真是难得。”
    “收买人心罢了。”李瑁轻笑着摇了摇头,“太子惯会如此惺惺作态,否则,又怎会有那么多人甘心为他卖命。呵呵,我倒要看看,他这个只会依靠张九龄庇护的无用储君,今后还能风光几天?”
    杨玉环与夫君并骑而行,目光落在白发老人飘逸而略显萧索的背影上,好奇地问道:“十八郎,那位老者就是张相公么?”
    “嗯。”李瑁点了点头,又补充道,“不过,他如今被贬为荆州长史,已经不在相位了。”
    杨玉环素日甚少在政事上留心,听他如此说,不禁讶然道:“我从前听叔父说起过,张相公才华横溢、风度不凡,为官又清正公允,是朝野上下交口称赞的贤相,怎么会突然被贬官呢?”
    李瑁知道妻子心思单纯,听到这番同情赞扬政敌的言语,也并无不悦,而是耐心地解释道:“张九龄为人太过耿直,脾气又急躁,动辄在朝堂上与人争吵,父皇对他心存不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去年十月,父皇巡幸东都洛阳,因祭祖之事想要提前返回长安,张九龄却说此时百姓忙于秋收,无暇侍奉圣驾,待到十一月再动身也不迟,惹得父皇颇为不快。后来,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在河西任上政绩突出,父皇欲提拔他为工部尚书,又是张九龄极力反对,在群臣面前驳了父皇的面子。今年八月,蔚州刺史王元琰因贪赃被下狱治罪,其妻子的前夫严挺之全力营救,被李林甫告发其‘有私’。张九龄与中书侍郎严挺之交好多年,几次上书为好友辩解。父皇借题发挥,认定张、严等人结党营私,遂罢去张九龄中书令一职,贬为尚书右丞。李林甫对张九龄早就心怀嫉恨,继任中书令之后,又揣摩着父皇的心思,罗列了几条罪名奏请将张九龄贬出长安。”
    杨玉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其实,这一长串陌生的官员名字并没能引起她的兴趣。极目远眺,只见一座座苍黛色的大山耸立在地平线上,张九龄清癯的身影就消失在那里。太子李瑛带着众侍卫乘马返回,迎面遇见寿王、盛王两位异母弟时,目光中微露讶色,随即勒紧缰绳停了下来。
    因是私自出城为犯官送行,李瑛今日只着便服,做普通文士打扮,与寿、盛二王相比便少了几分天潢贵胄的气势。李瑁与李琦皆未下马,竟似真的忘记了眼前之人的太子身份一般,只是在马上略一拱手,似笑非笑地唤道:“二哥。”
    李瑛唇角轻轻一牵,仿佛丝毫不以为忤,依然安闲地笑道:“二位贤弟好兴致,这么冷的天,也要出城来练练骑射么?”
    李瑁侧首看向身边的杨玉环,微笑道:“拙荆生性活泼,整日闷在家里实在觉得无聊,没办法,我只能多腾出些时间来陪她到外面散散心。”
    李瑛点了点头,摆出一副兄长的和蔼姿态,说道:“十八郎与王妃伉俪情深,当真是令人羡慕。”
    寿王倚仗母势意欲谋求储君之位,与太子李瑛明争暗斗多年,这在朝野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然而,此时二人言笑晏晏,竟真像是一对亲密友悌的好兄弟。李琦自幼酷爱习武,此时也不参与他们的谈话,只是从侍卫手中取来弓箭,冷锐的目光在天地间徘徊,开始搜寻合适的猎物。须臾,一身玄色骑装的英俊少年挽弓搭箭,瞄准九天之上的一只飞鹰,箭矢射出,直透鹰身。
    “好箭法!”杨玉环不禁心生钦羡,带头击掌赞叹,身后随行的侍从中立刻响起一片热烈的喝彩之声。
    太子李瑛生性文弱,对于骑射武功几乎一窍不通,与李隆基年轻时的骁勇气质大相径庭,故而始终得不到父亲的青睐。李琦自恃年少英武,在他面前展露高超的箭术,分明就是存心要让这位异母兄长难堪。且“鹰”与“瑛”同音,在有心人看来,这无异于是当众挑衅太子的权威。
    李瑛心知肚明,面上却仍旧保持着淡淡的微笑,赞道:“二十一郎文武双全,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想必日后定会前途不可限量。”
    “二哥说笑了。”李琦从容以应,谦逊的笑容中依稀有锋芒一闪,“二哥心怀天下,精于经世济用之道,能时常在政事上为父皇分忧,着实让小弟好生钦羡。小弟生性懒散,又无心于朝政,闲暇时只喜欢练练骑射强身健体,聊以自娱罢了。”
    李瑛浅笑不语,竭力将眸中恨意悄然泯去。此时恰有侍从拾起坠地的苍鹰呈上前来,李琦手挽缰绳端坐于马鞍之上,朗然一笑,仿佛从这被自己射杀的桀骜生灵身上,看到了当朝皇太子终将面对的命运。
    延庆殿东配殿内,紫芝坐在温暖的鎏金炭盆边,捂着嘴一连打了好几个哈欠,昏昏欲睡。这间屋子并不大,布置得却极为精致典雅,四壁的架子上摆满了书,看起来应该是盛王的书房。房间正中摆放着一张阔大的花梨大理石书案,案上的陈设略显散乱,有各类名家字帖、宝砚笔海、镇纸墨条,还有几幅未写完的字,皆随意地搁在上面。只要是他的东西,她都觉得十分可爱,趁无人注意便忍不住这儿看看那儿摸摸,一时倒也自得其乐。
    久闻盛王书艺精湛,紫芝见四周没人,就坐在书案前探着头细细品赏起来。她裴氏一门世代书香,父亲裴珩更是学富五车的风流文士,当年曾被皇帝亲自任命为从四品秘书少监,供职于秘书省掌管经籍图书。紫芝年纪虽小,但自幼耳濡目染,对诗书翰墨也极为喜爱。
    宫人们趁盛王不在,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都各自去找要好的姊妹说笑谈天去了,根本无人理会这个陌生的小宫女。紫芝生怕自己闯祸,也不敢再随便乱动盛王的纸笔书籍,只得半闭着眼睛神游物外,枯坐着傻等了两个多时辰,终于被一阵强烈的倦意袭倒,伏在书案上惬意地遁入梦乡。
    醒来时已是黄昏,紫芝笑眯眯地抻了个懒腰,却发现自己身上竟盖着一件柔软轻暖的玄色狐皮大氅,看上去似乎是男子的款式。她忙将滑落在地的氅衣拾起,却忽听身后传来一个低沉而好听的声音:“睡醒了?”

☆、第21章 芳馨

紫芝还只当房内无人,闻声不禁吓了一跳,忙站起身来向那人施礼,红着脸问道:“殿下……殿下是几时回来的?”
    李琦正斜倚在窗下的软榻上,此时已换上一件月白色的燕居常服,手中漫不经心地翻着一卷书,姿态闲适而优雅。斜阳掩映下,他棱角分明的五官也变得柔和起来,微笑着反问:“那你呢,又是几时睡着的?”
    “我……”紫芝尴尬地挠了挠头,不知该如何回答,与他四目相对的刹那,却恍然意识到那件大氅是谁给她盖上的,于是对他感激地笑了笑。
    粉雕玉琢的小小女孩儿,娇憨的笑容里犹带着几分惺忪睡意,额前的刘海被微微压乱了也不自知,一派天真可爱的模样。只这样静静看着,少年便觉得自己的心跳忽而停了一拍,于是站起身来缓缓走近,伸手替她温柔地捋了捋头发。紫芝下意识地向后一躲,见他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中,方才觉出自己的失态,忙乖乖地低下头任由他摆弄。
    李琦只是一笑,随手接过她怀中抱着的狐皮大氅丢在软榻上,又取来自己适才所读的那卷《诗格》,对她和言道:“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紫芝忙笑着摇了摇头,又从自己带来的包袱中取出三本书,递给他道:“这是殿下那天借给我的,我都看完了,正好今日拿回来归还。”
    “你喜欢就留着看吧,算是我送你的。”李琦没有去接那书,却发觉少女说话时声音似乎有些轻颤,脸颊上也泛起一抹奇异的浅淡红晕。
    听到这样的回答,紫芝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眨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踌躇了半晌,仍是执意要把书还给他。不知这小姑娘又在搞什么花样,李琦笑着叹了口气,只得接过那几本书,故意和她开玩笑说:“让我猜猜……你该不会是在里面夹了什么东西吧?”
    “我……我哪有?”小姑娘的脸腾地红了,连同耳根脖颈都染上了一片妩媚的胭脂色。
    然而她话音刚落,就有一串用丝线穿成的梅花从书页间翩然飞落,花影清逸,暗香盈盈。几乎是同时,二人都下意识地伸手去接那串梅花。结果,梅花恰好被他接住,而她手中紧紧握着的,却是他的手。
    修长的手指,温润的肌肤,如他这般自幼养尊处优的少年皇子,自然会拥有一双几近完美的手。尽管虎口处会因为握剑引弓而生出薄茧,却丝毫没有减损这双手的美,反而为之平添了一种男儿的英武刚健。紫芝明眸闪亮,心中不禁开始有些想入非非,就这样一脸花痴地握着他的手,再也不想放开。
    反而是他微觉尴尬,英俊面庞上泛出平日少见的浅红色泽,映着黄昏时分浮动的日影,呈现出一种安静、温和又略显青涩的美。深宫里的女子他见得多了,文静娴雅的、美丽柔顺的,却从无一人能真正令他动心。然而,此刻直视着她不染尘垢的澄澈眼眸,他忽然讶异地发觉,自己竟早已失去了往日里的从容淡定。
    她,还真是个可爱的小丫头呢。
    他微笑着轻咳一声,紫芝这才回过神来,慌忙松开了手,想起自己刚才过于大胆的举动,一颗心扑通扑通地狂跳着。有些忐忑,有些慌张,然而隐约间又觉有些奇异的甜蜜,让她忍不住有些想笑。
    清纯的面庞,含羞的表情,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小女孩儿,还真是可爱得让人难以移开目光。李琦暗笑自己的失神,掩饰般地随意翻了翻书页,然后,看到了那张蹁跹飘坠的素白诗笺,上面两行章草小字清雅流丽——
    “被石兰兮带杜衡,
    折芳馨兮遗所思。”
    末端是她的落款,他定睛看着手中的那一串素雅梅花,唇角的笑意渐渐蔓延至心底。
    …………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刘尚宫再度出宫时,果然依言带上了紫芝与自己同行。这日,马车从重玄门缓缓驶出宫城,紫芝再难抑制自己心中的兴奋,忍不住掀开车帘向外窥去。长安城中。共有一百零九坊以及东、西两市,规划齐整,犹如棋局。在这个时代,坊与市是要严格分开的。所谓“坊”,即是供士庶官民居住的住宅区;而东市与西市,则是供商人们买卖交易的商业区。其中东市临近宫城,周围坊里多为皇室贵族及达官显宦的宅第,商贾云集,邸店林立,四方奇珍,皆所积聚。
    入宫前紫芝亦是养在深闺的宦家千金,平日里甚少有机会出门,如今看到这宽阔笔直的大街、熙熙攘攘的行人,只觉得无比新奇有趣。行至东市的一家酒楼门前时,刘尚宫吩咐赶车的内侍停车。紫芝抬头望去,只见此处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高悬的的匾额上写着“松风楼”三个大字,竟是今上李隆基的御笔。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是,在这样华美豪奢的酒楼外,居然还挂着一个半旧的酒幌,上面赫然有两行龙飞凤舞的草书——百年老店,马家烧鸡。
    紫芝跟在刘尚宫身后,一看到那不伦不类的“烧鸡”招牌,就忍不住有些想笑。刘尚宫才一踏进店门,就见此处的马掌柜满面堆笑地迎了上来。这掌柜名唤马二,原是“马家烧鸡”的第十四代传人,精明能干,厨艺非凡。只可惜他素有断袖之癖,几年前被一位俊俏的小郎君骗得倾家荡产,无奈之下才把祖传的店铺卖给刘尚宫,自己则只做了一个帮人家看店的小小掌柜。
    “哎呦,刘娘子。”马二笑吟吟地向刘尚宫作了个揖,殷勤地招呼道,“刘娘子难得过来一趟,这次可一定要尝尝马某新研制的醉骨烧鸡,绝对是皮酥肉嫩,香脆可口。不是我马二自卖自夸,您信不信,就算是宫里头最好的御厨,也未必能做出来这么好吃的烧鸡……”
    紫芝灵巧的小鼻子微微动了动,眼睛偷瞄着店中各类香气四溢的美食,几乎都馋得要流口水了。刘尚宫却只是淡淡一笑,打断了马二喋喋不休的话:“马掌柜,近来生意可还好吗?”
    “好,好得很。”马二笑嘻嘻地点头,指了指外面那块“松风楼”的大匾,“托刘娘子的洪福,自从有陛下御赐的这块大招牌,咱们松风楼的生意真是好的不得了,多少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都抢着来捧场呢!别家的店看得直眼红,却也根本不敢跟咱们抢生意,那些官府差役、市井泼皮也没有一个敢来挑事儿的。再说了,咱们这儿毕竟是百年老店,厨子的手艺那都是响当当的。不过说到底,还真是多亏了刘娘子您,我这马家烧鸡才得以发扬光大……”
    刘尚宫哪里耐烦听他啰嗦,蹙着眉微微摆了摆手,打断道:“年底时我一直忙着,也无暇来查账,今天难得有空,就请马掌柜把松风楼去年的账本拿来给我看看吧。”
    “是是是。”马二连忙笑着答应,“小的早就吩咐人准备好了,就等着刘娘子您来过目呢。”
    刘尚宫点了点头,见紫芝正满眼放光地盯着伙计手中的烧鸡,不禁抿嘴一笑,又对马二吩咐道:“马掌柜,至于你说的那个什么皮酥肉嫩的醉骨烧鸡,就端上来替我招待这位姑娘吧。”
    马二不敢怠慢,立即扬声唤了个机灵的小伙计来:“祝小七!快点儿,过来给我招待贵客!”
    祝小七是个白白净净的小胖子,眼角眉梢都带着笑,一听掌柜唤他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马二又嘱咐了他几句,就陪着刘尚宫到内堂里查账去了。祝小七年岁不大,见这面前的小女孩儿生得娇俏可爱,便也乐得殷勤,不待她开口吩咐就送上几道本店的招牌菜,躬身笑道:“姑娘请尝尝,这是醉骨烧鸡、葱心鸡油卷儿、青莲桂圆汤、香酱蒸白蟹,都是咱们店里最好吃的美味佳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