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纨绔-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卞吗?不论自己如何权势滔天,当朝宰辅的意见总是要重视的。
    “我觉得,这袜子款式很新,挺适合梁大官穿的!”吴行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久经官场历练之后,打哈哈的本事也自不弱。
    梁从政笑着点点头,说道:“吴主事倒真是个风趣人。只不过――”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身子忽然前倾,双目灼灼地望着吴行的眼睛,说道:“洒家却是个无趣的人,吴主事有话还是直说的好!”
    吴行看着梁从政近在眼前的笑脸,心下打了个寒颤。他虽然很想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寺人而已,?子都没有的,哪里管得了我们外臣之事。但理智却告诉自己,眼前这个没有?子的准男人比起世上很多有?子的真男人强大上太多了,得罪他的下场,往往都不那么美丽。当下,他只好咬牙说道:“梁大官怎么看,下官就怎么看,大官您在禁中沉浮这么多年,见识一定是好的!”这其实就是一个表态,梁从政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准确地说,应该是小蔡相公就怎么想。换句话说,梁从政拿着这只袜子到朝堂上宣布小皇子是自己喂毒而死的,小蔡相公这方面的人也会站出来应和。
    “哈哈哈哈!”梁从政的微笑变成了大笑,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长得很像猪的家伙其实也不那么难看,至少,他的脑袋就长得很有个性不是?
    “吴主事真是个爽快人,洒家很喜欢和你这样既识时务又聪明的人打交道。希望下次,洒家在这个客厅见到的还是你吧!送客!”目的既然已经达到,梁从政倒也干脆,不等对方告辞,径自让人走路,浑然没有官场上花团锦簇,肉麻当有趣那套。
    吴行巴不得一声,这个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了。当下,他连忙转身告辞而去。
    梁从政看着吴行宽大的背影在眼前消失,忽又喝道:“出来吧!”
    珠帘相击,“叮当”之声传来,帘后转出一个人来。此人头发蓬乱,衣衫褴褛,手上拿着一根打狗棒,俨然一个乞丐的样子。
    “你觉得以我们目前的力量,胜算几何?”梁从政回过头来,看着这位乞丐,脸上虽然还残存着一丝笑意,但比起方才面对吴行的时候,显然是凝重多了。
    那乞丐肃然道:“启禀二教主,属下以为胜算虽然不大,但也未必不可一战!”
    梁从政道:“哦,说来听听?”
    那乞丐道:“若是比起从前杨戬和善缘两位教友还在的时候,二教主手上的实力自然是下降了不少。毕竟,杨戬若在老九的家里,随时都可以取了老九的小命,实际上也就是锁住了大教主的咽喉;而善缘教友则掌握住了一大批朝廷贵官的内院,枕头风一起,群势汹汹,大教主也望尘莫及。如今,这两位教友先后栽在姓曹的那小子的手上,形势自然是坏了不少,因为如今相当于老九反而接收了善缘的战果,这当真不可谓不可恨。”
    “但是――”他顿了顿,见梁从政并没有暴怒的迹象,又继续说道:“我们也不是没有优势的。首先,二教主您亲自坐镇禁中,对朝廷内外的影响力是大教主万难相比的,只要联合三教主,就等于控制了整个禁中,至于那个垂帘听政的老太婆,不也在你们的控制之内吗?还有,就是大教主虽然属意老九,但却一直没有和老九搭上线,如今他们想通过姓曹的那小子来牵线,但据我观察,姓曹的那小子是绝对不会加入摩尼教的,也就是说,大教主一番辛苦,为谁辛苦为谁甜还说不准呢!以大教主的性格,虽然对姓曹的那小子欣赏有加,但该下手的时候还是绝对不会心软的,姓曹的那小子在老九面前如今这么受宠,大教主若是杀了他,还能和老九真诚合作吗?最后,大教主不是还有一位‘忠心’的属下在身边吗?”
    梁从政“哈哈”大笑,道:“不错,你确实够‘忠心’的!”他忽又说道:“本来我是想亲自出手杀了姓曹的那小子的,听你这么一说,留着他让老大去杀,也不错啊!只是,你方才说,我要联合老三,又该怎么联合呢,老三如今可是谁的话也听不进去的!”
    那乞丐忽地笑了,指了指桌子上的袜子说道:“不是还有这玩意在吗?”
   
第169章 谁可为储?


    几天时间过去了,皇帝不豫的消息已经是尽人皆知,请立藩储的声音开始在大臣里面响起来。储君作为国之副主,是一旦国朝大忧,朝廷不至于出现动乱的定海神针。问题是当今皇帝赵煦至今只有一子,前几天蒙主的召唤,以前走了。若要立潘储,必然是赵煦的兄弟子侄,这就是众大臣都三缄其口,不敢首先提出的根本原因。
    要说大宋的皇帝多有一个毛病:子息单薄。大多数皇帝都没有其他朝代那样动不动十几二十岁个儿子的。而最典型的是仁宗皇帝和当今小皇帝赵煦。仁宗当了四十多年皇帝,曾经有三个儿子,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这和赵煦颇为相似。
    想当年,仁宗生病,名相韩琦请立储君,仁宗说::“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结果,仁宗运气够被,千呼万唤之中,那小孩子生下来竟然是个女儿!韩琦一看这个情况,便授意包拯出来趁机旧话重提,这包黑炭说话就没有韩琦老狐狸好听了,但仁宗还是顶住了压力,只是说:“再等等!”。这一等,就等来了好消息宋仁宗的堂兄汝南王赵允让死了!你说这是多好的一个消息啊,留下孤儿寡母的,仁宗皇帝马上仁心大作,主动提出收养人家可怜的孩子宗实,过不几天,就把他立为太子。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仁宗皇帝乃至大宋这个时代人的心思:人是不能无后的,就是无后,也要过继一个过来防老。但过继来的孩子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骨肉,你实心实意把他亲儿,他能不能真心诚意从骨子里把你当爹,还不一定呢!
    从这个事情上来看,立潘储绝不是很轻松的事情。不说其他的,即使立起来顺利,若是有一天赵煦病好了,他问:“你们那么着急立太子做什么?”你难道要实话告诉他:“怕你走路不小心摔跤,摔死了!”?何况,赵煦毕竟才二十几岁,只要是熬过这一关,以后生子的机会也不是没有,现在就立一个潘储在那里,置以后可能出现的皇子于何地?
    正是因为有这些顾虑,满朝文武都很默契地选择了缄默,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充当这出头鸟。就连一向以敢言直谏著称的首相章?也选择了沉默,其他碌碌百官又岂敢轻易触雷?
    紫宸殿,早朝上,金光灿灿的皇帝龙座已经连续几天空空如也了,这种情况在皇帝普遍勤政的大宋来说,自从当年的神仙皇帝真宗之后,已经好久没有出现过了。不少皇帝即使身子有点小疾,为了不惹上“惰于政务”的恶名,也宁愿选择勉力上朝。但现在的情况群臣心里都很明白,要说勤政,亲政才几年的小皇帝赵煦是有大宋以来少有的,他现在不上朝,说明他病得已经很是不轻了。
    殿头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声音一如往常地响彻了整个大殿。
    群臣沉默,如山一般沉默。
    就在此时,龙座右后方一卷珠帘隔起的小门里发出了一个小小的声音。想是太后老人家坐久了,有些累,就稍微动了一动。就是这么轻微的一动,正好就触及了前面的珠帘,帘珠相碰,立即发出了一阵清脆的响动。
    “列为卿家都无事要启奏吗?”伴随着这一阵帘珠相碰的声音,一个柔和的女声从帘后传了过来。虽然已经贵为太后,但向氏如今的年龄并不大,四十岁才出了个头。她的声音柔缓,听之反倒很像是青年妇人发出的。
    没有人回答。
    一阵沉默之后,向氏的声音继续传来:“那也很好,说明朝廷在列为爱卿的努力下,已经治理得了无多余之事,想来外面一定的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好气象了!”声音不疾不徐,好像充满了真诚,但听在众位大臣的耳中,却不免暗暗惭愧,也不知道平日寡言的太后娘娘到底是什么意思。众人唯有装聋作哑,满面惭愧地领受了太后的夸赞。
    “只不过,如今宫内却已经不怎么好了,众位爱卿知道吗?”
    话说到这里,就无法继续装下去了,因为太后既然问话了,若是不答,就有些大不敬的嫌疑了。站在百官队伍前列的六位宰辅相互看了看,最后还是以目光推举出曾布出来答话,曾布这个人性子比较温和,口才最好。虽然他也是“绍圣党人”的中坚人物,但由于出手留有余地,在“元佑党人”中也有一定的人望。
    当下,曾布出列奏道:“不知娘娘所言是不是陛下圣躬不豫之事?”
    “哦,曾相也知道皇帝不豫吗?怎么这么些日子以来,都不曾听你们问安呢?”向氏的声音依然柔和,但词锋却并不怎么客气。
    曾布有些尴尬地说道:“因为太后一直没有提及,臣等以为陛下只是偶感风寒之类的小疾,难道陛下之疾沉重吗?”
    向氏顿时怔住。她当然不能说皇帝如今病得不行了,就差咽气了――即使真是如此也不能这么说。她此时心下有些愤懑,她虽然垂帘听政,但显然朝中的老臣子们并不怎么待见她,和当年宣仁圣烈太后(高氏)听政的时候待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几个宰相中,不说章?、蔡卞这些脾气不怎么好的,就是曾布这个出名圆滑的都敢这么出言挤兑,叫她如何不恼!当下她冷冷地说道:“其实,自古以来,副主不定,社稷不安,这是多少朝代以来最基本的规律,以曾相看来,若是立储,当立谁人呢?”
    这回不但曾布怔住,满朝文武都怔住了。向氏的意思好像是说,立储君这回事是不管皇帝身体好不好都要做的,你曾布有什么人选没有?但听在众人耳中,似乎又像是在宣告,皇帝没救了!
    曾布沉吟了一阵,忽地笑道:“太后说的是,老臣愚昧,看谁都好,想来太后神光如炬,一定有了好的人选了吧?”他选择不表态,把球踢回给向氏也算是猝不及防之下的反击好手了。
    “列为爱卿有什么看法?”向氏当然不可能立即就范,又顺势把球踢给了大家。
    真是个大问题啊,如果这个时候,有哪位老亲王小小牺牲一下,突然死了,呢可真是满朝欢欣啊。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的老少王爷们都活得很滋润,浑然没有和马克思谈心的心情。
    “臣以为,立子以长,申王?乃是诸王中最长者,可立!”事到如今,蔡卞就不得不说话了。他话一出口,就引来了一阵赞同之声,众人一边口中表示赞同,一边暗暗鄙视想蔡卞虚伪。申王赵?是一个高度近视眼,连近前的人都不怎么认得全,在这个没有近视眼镜的时代,怎么可能立他为皇帝呢?这一点是谁都知道的事实,蔡卞又岂能不知道。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小子不厚道,故意随便说一个垫背,以收“抛砖引玉”之功。
    “不可不可,还是立蔡王似为好,他是陛下的同胞兄弟,可算是嫡子!”终于有人出言帮了蔡卞一把,立长不行,就立嫡嘛!
    向氏脸色一变。什么叫做嫡?皇后所出的才叫嫡!赵煦和赵似的母亲朱太妃,当初神宗的时候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嫔,哲宗登基之后一直都无缘封为太后,说他的儿子是嫡,那把她向氏又置于何地呢?
    “哼!”向氏很难掩饰自己的不满,终于发泄了出来。
    于是,风向立即就变了。蔡京趁机站出来,说道:“臣以为,端王佶品貌端方,才德兼备,可立!”
    “对啊!”“端王确实不错!”“还是应该立蔡王!”
    一时间,看着太后脸色行事的和不买太后的账的成了两派,互不相让地争了起来。场中唯一没有表态的就是章?和他的人了。而作为首相,章?的意见无疑是最为关键的。
    就在此时,御史中丞安?站了起来,高声说道:“臣以为蔡尚书所言极是,端王仁厚,可为帝君!”
    啊!原来章相公也属意端王啊!众人都知道安?就是章?的传话筒,安?的话不就是章?的话吗?于是,那些还在观望的大臣立即都跳出来表示端王赵佶绝对是储君的不二人选,不立端王我就和你没完!那些方才已经表态支持申王和蔡王的,倒有不少开始后悔了,谁能想象章相公这么个严肃古板的人竟然会喜欢端王这样轻浮,哦,应该是俊逸的人呢?这世上还有比这更跌破眼镜的事情吗?
    众人各怀心思,谁也没有注意到,站在队伍最前列身子不动如山的章?此时脸色已经变得铁青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门前的一条狗一般的安?,应该是享才是,竟然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背叛自己。
    他这么想,其实又是对安?的极大误会,人家安中丞一辈子看他脸色行事,可谓娴熟已极,只是没有想到偶然犯一次错,就是最大的!这可真是世事如棋,谁也没有办法预料啊!
   
第170章 蔡王赵似


    “你说什么?章相――章?那老匹夫竟然支持老九?他答应孤王的时候不是说得好好的吗?”蔡王府内,蔡王赵似正对着一名宫中的小黄门大发雷霆,随着他急促的步伐,粗长的袖子也跟着左右摇晃,很有威势。
    蔡王长得和端王赵佶很有些不同,他是国字脸,皮面黝黑,眼睛大且圆,总之是粗犷型的。相形之下,赵佶的俊秀清雅单就卖相上来说,就比他讨喜多了,这大概也是向氏很喜欢赵佶却对赵似不怎么待见的原因之一吧。
    那宦官见赵似发怒,也不相劝,只是垂着头静静地站着。显然,对于这样的情形,他已是司空见惯,早有了自己的一套应对之策
    果然,赵似像个钟摆似的左右踱步一会之后,就静了下来,忽地问道:“那老匹夫是怎么说的?他是觉得孤王哪点不如老九那小白脸了?当皇帝又不是去第二甜水巷卖屁眼,长得那么好看有鸟用!一个只会吹拉弹唱、蹴鞠跑马的公子哥能成什么事?你说,姓章的那老匹夫是怎么说的,孤――老子倒要听听!”
    别人一般是骂了一阵之后,火气会渐渐减弱,这位可倒好,火气竟是越骂越盛的,到最后,什么市井粗俗之言都来了。好在那宦官依旧是低着头,眉头都不皱一下,这这么表情平静地听完了赵似的怒吼。
    直到这个世界终于又暂时地回归了宁静,那宦官才抬起头来,平静地说道:“章相公本人一直是没有发言的,但他那一派的大臣大多都表示支持端王。至于具体理由,奴婢不敢妄加揣测。”
    “章老匹夫在朝廷一手遮天,他要说话自然用不着自己开口,自有千百张嘴巴为他而开,这他妈的又有什么稀奇的。他手下那些马屁精还敢违了章老匹夫的意吗?想一想,就连苏大胡子那样的威望,尚且说贬到岭南就到岭南,何况如今朝野上下那一群小虾米?我到现在还没有听说谁得罪了那个老匹夫还能留在中原风流快活的呢!”
    “奴婢觉得,大王还是不应该这么武断,最好还是和章相公见个面,商量一下,或许这未必是章相公的本意呢!”那宦官语气间还是充满了平静。说到“大王”还有“章相公”的时候,既没有任何谄媚的意思,也没有任何的鄙夷,仿佛亲王之爵和宰相之位在他眼里和一个贩夫走卒没有什么区别一般。
    赵似眼里闪过一丝不悦,他从来就认为长幼尊卑乃是人生的一大要事,也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最重要区别所在,一个不分尊卑的手下不管能力如何在他眼里都是不可用的。但是眼前这人毕竟是内饰行首梁从政的心腹,他也不敢过于怠慢。不过,他心下却暗暗发狠:“梁从政,孤知道你为什么要力挺我!不就是想把我当作一个傀儡来满足你控制朝野的野心吗?只不过,孤王又岂是你想控制就能控制的,我那可怜的小侄儿和我可怜的六哥不都是你亲手下的毒吗?就凭这一点,你死多少次都不为过了吧?反正,孤王也没有明言让你去做啊!有这样的把柄捏在孤王的手上,你还妄图控制本王?你大概忘记了你的老前辈王继恩王大官当年是怎么被发配均州的吧!好,孤王就暂且忍着,待到孤王登上龙座的那一天,第一个要收拾的不是老九,而是你这个不男不女的中山狼!”
    赵似毕竟年轻,心下发狠,脸上就自然而然地露出了暴戾之色,但好在此时对面那位宦官肯定不会想到赵似的恨意竟然是冲着梁从政而去的,因此,他的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一般。
    “你说要我去见一下章老匹夫,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你们梁大官的意思?”赵似皱着眉头问道。他觉得自己皱眉这个动作已经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喜欢听话的手下,而不是喜欢说话的手下,尤其是自认为能给主子出主意的手下!这一点,他希望通过皱眉这个动作,眼前这个宦官和他背后的梁从政都能明白。
    “是梁大官的意思,也是奴婢的意思!”那宦官却似乎对赵似的不满一点也没有发觉,或者是根本不在乎,语气依然是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