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宫缭乱-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嶙邮谴蟪鲩耄髯右换崮盐媚锏摹V劣谥髯诱夜媚锔墒裁矗勖亲雠诺牟桓彝弦猓崾ゾ褪橇恕A糇派裼Υ鹬髯游驶埃液蛷怨苁碌亩荚诒呱纤藕颍蛞挥械愣裁矗不嵯胝薷媚锝馕У摹!
  嘤鸣听了颔首,心里想着就三天,三天到了巩华城,大伙儿都忙起来,皇帝就没闲心找她的茬了。
  抬眼往前看,黄幔城中央的牛皮大帐被若干小帐围拱着,燃烧的篝火错落,照出一片恢弘的气象。嘤鸣随三庆在火盆纵列的甬道上通行,两掖是门神一样押刀伫立的御前侍卫。这架势,在宫里的时候倒没有感知,大约她从未踏足乾清宫吧。但在这星垂四野的郊外,实在有种真切的压迫感。
  她低着头,在众目睽睽下走过,她一向有临危不乱的气度,越是庄严,她越是矜重。
  门前侍立的太监掀起了垂帘,她迈进去,停在一面牛皮绷成的地图前。地图起的是影壁一样分隔内外的作用,但因皮薄透光,隐约能看见背后跳动的烛火,和坐在案后的朦胧的身影。
  嘤鸣没把精力集中在皇帝的传召上,反倒扭头打量起地图来。她记得阿玛书房也有江山图,但其大小绝不能和这面相比。仔细端详,细线勾勒出绵延的群山,水纹涌动的是海疆,还有玉门关外漫天的黄沙……她竟从来不知道,大英原来有如此辽阔的幅员。
  三庆进去通传,一会儿就出来了,说:“姑娘,主子让觐见。”
  嘤鸣这才收回视线,定了定神敛袍走进大帐深处,蹲了个双安道:“奴才听主子示下。”
  案后的皇帝静静审视她,她微微低着头,奔波一天后生火做了顿饭,好在进来之前抿了头,不像刚才似的,蹲在火堆前一派蓬头垢面的狼狈模样。女人嘛,就该像梅瓶里的插花似的,可以执着于细腻的小情调,用以点缀男人无聊的政治生涯。她既然知道见驾前修一修边幅,总算还有救。
  但该教训依旧得教训,就像先前的丢丑,实在大大不应该。皇帝说:“你知道自己今儿做错了么?”
  嘤鸣说是,虽然不情愿,但认罪态度极佳,“奴才不该自作主张,在外头刨坑架锅。”
  皇帝说对,“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免得丢了太皇太后的脸,也丢了你阿玛的脸。”
  其实他很想说别丢了他的脸,毕竟册封她做继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将来叫人说嘴,说“皇后娘娘我见过,就是送大殡那回,蹲在泥地里做饭的那个”,这么着像什么话?他的皇后可不是烧火丫头能干的。
  而嘤鸣呢,觉得太皇太后的脸几乎是丢不着的,至于纳公爷为人,因为丢的脸太多了,也从来不怕丢脸。这么一想她还是认为自己没大错,人总要吃一堑长一智,从挂炉鸭子到羊肉烧麦,再到后来的西墙根儿顶砚台,她吃了他多少亏?她也害怕,万一路上他又在膳食上动手脚,那她就活不到抵达巩华城了。
  可是心里嘀咕是她自己的事儿,没法子拿到台面上来。惹恼了万岁爷,回头拍桌子瞪眼罚她立旗杆,她毕竟还是要脸的,这么大庭广众的现眼,总归不好看相。
  “是。”她恭顺地说,“万岁爷的教诲奴才记住了,奴才空有一片报效主子的心,没动脑子好好琢磨,是奴才的罪过。”
  就像那天赦免她罚跪后,德禄奉命问她知不知道错在哪儿。结果她没拿现成的逃避选秀说事儿,一下撇出去八千里,说不该送荷叶粥来,当时就叫人一口气卡在嗓子眼里不上不下。今天又来,空有一片报效主子的心?说的真比唱的好听,她以为他能相信,那粥当真是给他熬的?
  皇帝冷笑了声,“你别忙为自己开脱,你心里在计较什么,别打量朕不知道。”
  嘤鸣还是垂着头,小心翼翼说:“奴才进宫,不敢心存计较,奴才一心一意想着主子。”
  她的神来一笔,居然把皇帝说愣了。皇帝原本准备好了疾言厉色教训她一番的,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句一心一意想着主子,分明就是刻意奉承,皇帝却开始认真揣度,里头究竟有几分真假。
  边上侍立的三庆看了小富一眼,发现这回闹不好能打在七寸上。小富眨了眨眼,谁说不是呢。
  皇帝犹豫了,他皱着眉斟酌,甚至分辨她的神情,试图从中找出一丝佐证来。无奈她盯着脚尖,所有的世故圆滑都藏在那一低头的动作里,皇帝又有些不满,“齐嘤鸣,你很心虚么?为什么老低着头?”
  嘤鸣发现这皇帝确实难伺候,她抬眼被斥窥探天颜,低头又说她心虚,看来得斜眼才行了。太皇太后曾经对她说过,别拿自己当奴才秧子,她天生也不像那些包衣,愿意任人揉搓着玩儿。泥人不还有三分土性呢么,她说:“万岁爷,奴才怕回头又不错眼珠瞧您,岂不在主子跟前失仪?”
  她打太极的功夫炉火纯青,又把话顶了回去。其实要是像先前似的说软乎些,皇帝也不是那么不通情理的人,可她绵里藏针,下了皇帝的脸,那情况就不妙了。
  “朕知道,你进宫是迫于无奈,因此你百般不情愿,在朕跟前阴阳怪气。”
  嘤鸣明白了,这回是专程找她斗嘴的,于是她欠身说不敢,“奴才从来没在主子跟前阴阳怪气,进宫是老佛爷瞧得起鄂奇里氏,奴才心甘情愿侍奉老佛爷,请万岁爷明鉴。”
  皇帝又一哼:“今儿朕端了你的粥,你记恨朕。”
  嘤鸣心说不止是今儿,从深知受委屈开始,她就一直记恨他。然而她不敢说,但被他咄咄相逼也有些不耐烦,便道:“奴才怎么能记恨万岁爷呢,奴才的身家性命都是万岁爷的,区区一锅粥算得了什么。”
  “还有酱菜。”皇帝替她补充了一下。
  嘤鸣点头,“对,奴才忘了还有酱菜,谢万岁爷提点。”
  皇帝终于可以确定了,她有反骨,对他心怀不满。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反正彼此都挑眼,藏着掖着犹如隔靴搔痒,十分不痛快。他轻舒了口气,反倒意态闲适了,“不瞒你说,朕也不待见你,只要朕乐意,爱怎么欺负你,就怎么欺负你。朕知道,你恨朕恨得牙根儿痒痒,可那又怎么样,你还能吃了朕不成?”
  结果她半点也不生气,蹲了个安道:“万岁爷言重了,我哪儿能吃了您呢,我是回民。”


第33章 芒种(2)
  此话一出; 皇帝怔住了,御前的人也傻了。鄂奇里氏往上就是倒十辈儿,也是乌梁海祁民出身,什么时候改回民了?
  他们费琢磨的当口; 嘤鸣蹲了个安; 说:“万岁爷要是没旁的吩咐; 奴才告退了。”然后不等皇帝答应; 自己从从容容退出了牛皮大帐。
  身后终于传来了物件砸碎的声响,嘤鸣那一刻脑子是昏沉的,白茫茫一片; 什么都没法思量了。她想这回可算彻底在御前露了脸; 接下来会怎么样; 管他呢!
  皇帝这辈子; 从来就没挨过那样的骂。起先他也没明白; 她忽然把自己变成了回民; 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甚至觉得她可能是糊涂了; 粥没喝上; 连自己的祖宗是谁也给忘了。后来他猛地回过神来,为什么偏偏是回民,因为回民不吃猪肉; 她竟敢骂一国之君是猪!
  皇帝气得脸色发白; 站在那里; 咬着槽牙腿颤身摇; 紧紧握起拳撑在书案上; 才保他没有气得跌坐回龙椅里。
  “这个混账行子!”这已是皇帝骂过的最不入品的话了,他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被一个女人挤兑成这样。她骂人不带脏字儿,这么拐着弯的奚落你,简直比指着你的面门骂还叫人难堪。
  皇帝的愤怒不得纾解,扬袖扫了书案上的文房,那些笔墨纸砚哗啦啦四散滚落,御前的德禄、三庆,还有小富,三个人筛糠似的抖作了一团。
  “万岁爷、万岁爷您息怒……”德禄往前爬了两步,哆哆嗦嗦说,“您保重圣躬,为这个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皇帝没有再说话,怒火隐藏在阴郁的面色下,如暴雨将至,叫人心惊胆战。
  如果可以,万岁爷这会子想杀人吧?先杀了那个骂人的齐嘤鸣,再杀了纳辛和薛尚章。他们一个亲爹,一个干爹,就教出来这么个不要命的主儿,四更的时候妄图谋害圣躬,这会儿又出言不逊,薛尚章硬把她保举进来,原来就是为了谋反。她是不是觉得有太皇太后护着她,就有恃无恐了?这要是把万岁爷气出个好歹来,用不着别人收拾她,太皇太后头一个不能放过她。
  小富没见过万岁爷震怒的模样,在他的记忆里,万岁爷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有时候那些臣工们的谏言分明已经令他火冒三丈了,他仍旧可以清风明月一笑了之,这是为君者的肚量。
  结果这回肚量用到了极限,只要万岁爷一声令下,齐嘤鸣掉脑袋的资格都有了。
  小富向上觑了觑,“万岁爷,嘤姑娘就这么跑了,奴才把她抓回来,供万岁爷处置。”
  皇帝的眉眼深鸷,缓缓摇了摇头。太皇太后的那面“万国威宁”在她身上,他起先倒不担心她会拿出来,她没那个胆儿。眼下可就不好说了,因为一个胆敢如此大逆不道的人,还有什么事儿是做不出来的?
  嘤鸣那厢边走边拌蒜,骂完了一时舒坦,过后还是有点后怕。原来停马车的地方已经支起了小帐篷,松格站在门前等着她,见了她就说:“徳管事的到底是万岁爷贴身的人,办事儿真是熨帖。他说咱们夜里不能睡马车,地方太小,腿伸不直,往后要罗圈儿的。打发苏拉来支了这顶帐篷,还送了两张厚毡,回头垫上褥子再放竹席,不怕肚子受寒。”
  嘤鸣走过来,什么都没说,闪身进了帐篷里。
  松格见她萎顿,料着又受委屈了,想起这个就叫人难受。万岁爷老这么的拿她当眼中钉,将来还说要封后,封了后怎么办,两口子见天儿打架吗?真要这样,还不如那会儿对大行皇后呢,瞧着不痛快不瞧就是了,撂下不管,岂不两下里都省心?
  松格往前蹭了两步,悠着声道:“主子,咱们不能心眼儿窄。您想想,头前咱们在府里不也得留神过日子吗,这回换了个不好伺候的,咱们兵来将挡,就蒙事儿吧,蒙着蒙着就过去了。”
  嘤鸣摇摇头,一脑子浆糊,觉得前途渺茫。早前的福晋哪儿像皇帝这么损,府里三个女孩儿,大姐姐嫁了人,底下就是她。润翮是个跳墙挂不住耳朵的,将来一心要当姑子,福晋后来最疼她,也算苦尽甘来了。可这个皇帝呢,你摸不准他的性情,他也没什么消遣,闲在了就和你过不去,欺负你进了宫无可倚傍,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不过这回细品味,嘤鸣感受到了一丝痛快,从无限忐忑中脱颖而出的那种痛快!她有点高兴,战战兢兢等着过会儿御前的人来拿她,一边抓住了松格的手交代遗言:“万一我不明不白死了,你别慌,路上想辙逃走,要不进了宫就再也出不去了。”
  松格被她说愣了,“主子,怎么还要死要活的?”
  “我骂皇上了,他一时没回过神来,料着用不了多会儿就要来砍我脑袋。可我不后悔,我唯一后悔的是骂得太委婉,不解恨。横竖就这样了,没什么,死就死吧。”她笑了笑,想起皇帝挨骂时的神情,愈发高兴了,“可真痛快!”
  松格顿时眼前一黑,“您骂他了?您怎么能骂他呢,那是皇上啊!”
  她做出了一副爱谁谁的样子,捵了捵衣角说:“我那会儿在气头上,就没管那么多。过后我也合计了,我自个儿死没什么,怕连累家里。不过我们家累世功勋,应当不会因为我的一时失言,就把全家都害了吧?”
  这个谁说得准呢,痛快过后就是痛苦,嘤鸣捧着脑袋又开始发愁,松格像慈宁宫前的鹿鹤同春似的,伸着脖子站在帐前,如临大敌地等待着,等着皇帝醒过味儿来,打发人来摘她主子的脑袋。
  可是等了很久,久到两个人眼皮都打架了,也没个人来。算了,死不死再说,先躺下睡吧。于是脱了衣裳码在枕头底下,一觉睡到外面车马有了动静,忙坐起来摸摸后脖子,什么事儿也没有,老天有眼,又多活了一夜。
  “皇上其实也没那么坏。”松格说,“您瞧您都骂他了,他也没整治您,这是何等胸襟啊。”
  嘤鸣可不这么认为,君子报仇,着什么急呢,有的是时候。如今是皇后大出殡的当口,不宜见血光,等这事儿一完,接下来可就不好说了。
  无论如何,活一天算一天,她也没有多重的心理负担,照旧打帘看外头风景。起先刚出城的时候还有人家,到后来人烟就少了,第二天的整个行程几乎没见着村落,就是没完没了的原野和山峦。中途遇见了北沙河,便顺着河流溯源而上,一直向北行进。
  车队茫茫,往前看,看见皇帝的金龙乘舆大摇大摆,占据了御道的一大半。黄昏又到了,一轮落日悬在天边的山顶上,红彤彤的火烧云弥漫了头顶的天宇。前面有击掌声隐约传来,皇帝下令就地驻扎,不一会儿就见侍卫们扯起黄色的帷幔,以御辇为中心,画了一个巨大的圆。
  圈幔城要不了多少时候,牛皮大帐搭建时,皇帝在御辇里宣召了几个随扈的军机大臣。那些脑后拖着花翎的官员们微微躬身在御辇前聆训,嘤鸣想起了她阿玛,纳公爷在家是那么有款儿的大爷,见了皇帝照旧俯首帖耳,这就是命啊。
  松格那头呢,还惦记着那把悬而未落的铡刀。她去找了小富,没指望能套出什么话来,就是去咂摸一下御前当上差的反应。太监都是人精,他们长着比狗还灵敏的鼻子,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立刻就能上脸。
  “嗳,谙达……”松格挨在一个帐篷边上,见小富经过,压声打了个招呼。
  小富一看是她,将手里的托盘交给了边上的小太监,自己对插着袖子过来,说:“松格姑娘,你主子让你过来的?”
  松格说不是,“我们主子从昨儿回来就恍惚着,也不肯开口说话。我琢磨许是出什么事儿了,特来问问谙达,好叫我心里有数。”
  小富说没什么,脸上还带了一点笑,“八成是赶路累着了,这才懒开口。”
  “那……没出什么岔子吧?”
  小富还是摇头,“没啊,都好好的。”
  这松格就闹不明白了,敢情骂了皇帝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地过去了?要是当真这么心宽,也不至于隔三差五给她主子上眼药吧。
  “噢……”松格糊里糊涂说,“那成,谢谢谙达了。”
  小富点了点头,临要走的时候还很好心地叮嘱了一句:“荒郊野外的,人员又纷杂,不像在宫里头。你仔细伺候着,夜里警醒点儿,留神有蛇虫。”
  松格嗳了声,转身回她们的小帐去了。
  “主子,”她对嘤鸣说,“奴才觉得万岁爷可能最后也没琢磨明白,您骂了他什么。要不小富还笑呵呵的?早张嘴咬人了!”
  松格的脑子还是简单了点儿,她要真这么想,就是把皇帝当傻子了。嘤鸣也没特意去同她解释什么,她唯一惦记的,就是那口说好了要还的炖锅,最后下落不明了。她想喝口热的,从昨儿到今儿,她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再这么下去不等皇帝杀她,她自己就枯了。
  还好,后来有人给送了苏造肉和燕窝来,这回什么也管不上了,燕窝就窝头,味道居然还不错。
  只是这一夜睡得熟了点儿,简直从未如此畅快过。等到第二天黄幔城里所有的帐篷都收拾干净的时候,她们的小帐依旧堂而皇之伫立着。
  最后还是三庆过来,隔着门帘说:“姑娘,该醒醒啦,咱们得开拔啦,御驾在等着您呐。”
  没多会儿人从帐篷里出来,大概是自觉睡过了头没脸见人吧,头上顶着孝服,很快钻进了马车里。
  倚着车围子的嘤鸣到这会儿还晕乎着,马车晃动,她的脑袋也跟着晃动。她拍了拍脑门,“今儿怎么了?”
  松格也迷糊着,“奴才觉得,咱们可能是被下药了。”
  这个推断很正确,嘤鸣也十分认同。燕窝就窝头,天下哪来那么便宜的事!她抬手捏了捏衣角,那枚万国威宁的印章果然没了,她叹了口气,“松格,你的针线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这么轻易就叫人把印摸去了。”
  这方印是太皇太后暂借给她保命的,那么珍贵的东西,是英宗皇帝临终留下的唯一念想,对太皇太后意义非凡。如今弄丢了,回宫后无法交还太皇太后,那么这条小命不必皇帝去算计,自有人把她大卸八块。
  车轮滚滚,碾压过御道,遇上石子便发出沙沙的声响。皇帝半靠着引枕,一手举书,一手将印掂在指尖。万国威宁……这枚印他在多年前见过一回,时候久远,记忆已变得模糊,只知道这印章名头虽大,却是英宗皇帝自己刻制的闲章。玉石龟纽上,一刀背花刻得略深了些,彼时英宗皇帝的眼睛已经不怎么好了,才会略略坏了品相。
  皇帝在印上轻抚,心里有小小的得意,那种得意竟比压制了朝中暗涌还要令他高兴。为什么呢?大约因为朝堂上都是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