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帝师(出书版)-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3'《后汉书·马援列传第十四》:“(马)援乃上疏曰:‘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
  '154'《国语·卷第十八》:“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己之富乎?”
  '155'《周礼注疏·卷十一》:“凡四时之徵令有常者,以木铎徇于市朝。注:徵令有常者,谓田狩及正月命脩封疆,二月命雷且发声。”
  '156'《周易·需卦》:“《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157'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158'《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松之注:孙盛曰:‘夫士不事其所非,不非其所事,趣舍出处,而岂徒哉!则既策名新朝,委质异代,而方怀二心生忿,欲奋爽言,岂大雅君子去就之分哉?’”
  '159'《宋书·列传第四十四·袁传》:“舅蔡兴宗谓之曰:‘襄阳星恶,岂可冒邪?’曰:‘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事有缓急故也。今者之行,本愿生出虎口。且天道辽远,何必皆验,如其有征,当修德以禳之耳。’”
  '160'《庄子·骈拇》:“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
  '161'《周易·泰卦》:“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162'《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乱曰:浩浩沅、湘兮,分流汨兮。修路幽拂兮,道远忽兮。曾吟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馀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
  '163'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64'《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廉范传》
  '165'《古乐府·飞鹄行》,鹄即天鹅。
  '166'《道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67'《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不忒,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16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至心自在。”
  '169'《诗经·小雅·出车》
  '170'《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171'《论语·泰伯》:“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2'《周易·坤卦》:“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173'《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74'《邓子》:“上古象刑而民不犯;教有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铭。此四君子者,圣人也,而犹若此之勤。”
  '175'《北史·列传第三十一·张晏之》:“齐天保初,文宣为高阳王纳晏之女为妃,令赴晋阳成礼。晏之后园陪宴,坐客皆赋诗。晏之诗云:‘天下有道,主明臣直;虽休勿休,永贻世则。’文宣笑曰:‘得卿箴讽,深以慰怀。’”
  '176'《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177'《昭明文选》:“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节,韩子曰:操生杀之柄,此人主之势也。”
  '178'《春秋左传·宣公元年至十八年》:“秋,晋师归,桓子请死,晋侯欲许之。士贞子谏曰:‘不可。城濮之役,晋师三日谷,文公犹有忧色。左右曰:“有喜而忧,如有忧而喜乎?”公曰:“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竞。今天或者大警晋也,而又杀林父以重楚胜,其无乃久不竞乎?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夫其败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损于明?’晋侯使复其位。”《春秋左传·僖公元年至三十三年》:“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得臣(子玉)。”城濮之战中,楚杀大将子玉,晋文公高枕无忧,终胜楚。
  '179'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因被彭城王刘义康疑心谋反,诏入京杀害。消息传出,北魏君臣弹冠相庆。
  '180'李斯《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81'《周易·恒卦》:“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182'《周易·颐卦》:“《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183'《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公孙)弘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辩。常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上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背其约以顺上指。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始为与臣等建此议,今皆背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184'《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5'《春秋左传·宣公元年至十八年》:“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186'《荀子·儒效篇第八》:“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此之谓也。”
  '187'《周易·明夷卦》:“《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188'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买花》
  '189'《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嘉白太祖,太祖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
  '190'《汉书·沟洫志第九》:“其后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及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191'《诗经·卫风·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92'《周易·系辞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
  '193'《北史·列传第二十八·李彪传》:“《记》曰:‘善迹者欲人继其行,善歌者欲人继其声。’”
  '194'《周易·谦卦》:“《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195'白居易《长恨歌》
  '196'《魏书·列传第五十·李彪传》:“史官叙录,未充其盛。加以东观中圮,册勋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故谚曰:‘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197'《周易·需卦》:“《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198'《梁书·列传第五·庾域传》:“庾域,字司大,新野人。长沙宣武王为梁州,以为录事参军,带华阳太守。时魏军攻围南郑,州有空仓数十所,域封题指示将士云:‘此中粟皆满,足支二年,但努力坚守。’众心以安。虏退,以功拜羽林监,迁南中郎记室参军。”
  '199'《邓子·无厚篇》:“夫达道者,无知之道也,无能之道也。是知大道不知而中,不能而成,无有而足。守虚责实,而万事毕。”
  '200'《春秋左传·定公元年至十五年》:“《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201'《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02'《魏书·列传第六十五·高崇子高谦之传》:“故有国有家者,不患民不我归,唯患政之不立;不恃敌不我攻,唯恃吾不可侮。此乃千载共遵,百王一致。”
  '203'《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204'《晋书·列传第四·羊祜传》:“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
  '205'《尔雅注疏·卷八·释草第十三》:“《礼》曰:‘王者仁慈,则芝草生。’”
  '206'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207'《后汉书·明帝纪第二》:“是岁,甘露仍降,树枝内附,芝草生殿前,神雀五色翔集京师。”
  '208'《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209'《论语·八佾第三》:“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10'诸葛亮《后出师表》:“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第四册

第一章 一酌之水
  仿佛从绝望的虚空中跌落,脚踏实地的喜悦激荡在胸腔中。我忙起身向皇帝道喜,皇帝连说同喜。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内监走了进来,不待他行礼,皇帝便一迭声问道:“婉妃好么?几时确诊?几个月了?是男是女?”
  那内监笑吟吟道:“启禀陛下,刘太医刚刚才号了脉,已有两个月,是男是女还断不出来。”
  皇帝连声叫赏,又向我道:“朕这就去粲英宫看玉枢,你也去。”
  我屈一屈膝,坦然道:“恕微臣不能同去,微臣还是晚些再去看望姐姐好了。”
  皇帝会意道:“也好。”说罢带着小简回寝殿更衣,我忙下拜恭送。
  一时芳馨进来扶我起身,欢喜道:“才刚奴婢也听见好消息了,陛下邀姑娘同去,姑娘怎么不去?”
  我返身进了小书房,淡淡道:“姐姐见我同去未必高兴。”
  芳馨笑叹:“姑娘就是心思重,这个时候还要理会这些。这会儿大家正高兴,婉妃娘娘也未必放在心上。”
  我拿起架上的双管短铳,笑道:“随她吧。”说罢坐在窗前,拿起一块粗绸细细擦拭。
  芳馨笑道:“这一回姑娘可亲眼看着婉妃娘娘怀孕生子,往日的憾事也都偿了。”
  我笑道:“姐姐有孕,我固然欢喜,不过最让我高兴的却不是这个。”
  芳馨好奇道:“是什么?”
  小书房闷热,铳管被我握在手中,不一会儿便温热起来。心中泛起一丝柔情,不觉将铳贴在胸口:“适才陛下得知姐姐有孕,没有先问孩子的事,而是先问姐姐好不好。可见姐姐这些年的真心倒也不算白白付出,陛下还是将她放在心上的。”
  芳馨含一丝哀凉道:“自己的真心尚且不顾,只一味担心婉妃娘娘的真心有没有落空。”
  我笑道:“我的真心便是盼望姐姐得宠,我们姐妹和睦。”
  芳馨张了张口,终究只是轻叹。她整理好了书架,站在我身后打扇。我也放下铳管,接着看奏疏。忽听芳馨道:“才刚奴婢看见姑娘忽然回来拿了两本奏疏进去,莫非是……”
  一只青绿色的蚱蜢跳上窗台,躲在黑白花釉笔筒的阴影下小憩,如漠漠荒凉中一点生动的春意。我轻轻合上奏折,生怕惊动了它。脑后风住,芳馨也停了扇,“不错,是陛下要看那封奏疏。若迟几日上来,虽也无碍,却没有今天这么圆满了。”
  芳馨微微一笑:“是。奴婢听见陛下赞姑娘清洁自守。”
  我摇头道:“小小手段,瞒不过陛下。不然也不会特要那本奏疏来看,这是生怕我无中生有,沽名钓誉。”
  芳馨微微冷笑:“皇上倒怕姑娘无中生有,殊不知,无中生有的是慧嫔和李演。姑娘何不告诉陛下?”
  我叹道:“犯错的是如意馆的何管事,又不是李演和慧嫔。无凭无据的,告了也无济于事。这件事还是交给李大人去查吧。幸而咱们早早知道,不然就真要措手不及了。”
  芳馨沉声道:“这慧嫔……当真防不胜防。”
  我冷哼一声:“她有心为难我和颖妃,自然防不胜防。”
  芳馨道:“慧嫔深受宠爱,时常伴驾。若姑娘能和陛下亲近些,或者……”
  我笑道:“‘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1'亲不亲近,有什么要紧?最重要是无懈可击。”
  芳馨笑道:“不错。问心无愧,自然无懈可击。”
  我瞥了她一眼,转头轻轻吁了一口气。那蚱蜢轻轻一弹,落在窗外的竹叶上,颤巍巍的像是把持不定的人心。我何曾“问心无愧”?更不敢奢求“问心无愧”。我只是“无懈可击”罢了。
  也只是“无懈可击”。而已。
  晚膳后,绿萼回说皇帝刚刚离开粲英宫。我顾不得饮茶漱口,忙命芳馨张罗预备送给玉枢的贺礼。芳馨有些为难:“漱玉斋是有些好东西,可姑娘和婉妃娘娘是亲姐妹,当真要送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么?似乎婉妃娘娘也不缺什么。”
  我想了想道:“若有吃食补品,送一些也好。”
  芳馨道:“漱玉斋哪有这些?何况这些东西粲英宫比漱玉斋多一百倍。”
  我恍然道:“上一次李大人不是送来一千二百两银子么?拿六百两送给姐姐,剩下六百两兑成纸钞送回家去给母亲使。姐姐怀着孩子,粲英宫想必开销大。”
  芳馨抿嘴笑道:“送银子俗了些,六百两也太多。”
  我笑道:“我没有别的,只有这些俗物。这些俗物能证实我对姐姐的真心,便是好的。”
  芳馨一怔,道:“亲姐妹之间,自然是有真心的,这也需要证实么?”
  芳馨自幼入宫,没有亲眷,虽然通达,于亲情却不甚明了。我捻着衣带,慢条斯理道:“姐妹之情,不但需要证实,更需要精心维系。尤其是……我和她。”
  芳馨忙转口道:“谁说姑娘只有这些俗物?姑娘在婉妃娘娘身上的良苦用心,比这些银子可贵得多。”
  我笑道:“我有没有真心,究竟还是姐姐说了算。”
  芳馨收拾妥当,命四个小内监抬着两个装满银锭的小箱子,随我一道去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