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这样的好日子怎么办?只有支持革命军,如果让北洋反扑成功,满清继续统治这里,工人们又得继续过苦日子。工人们肯定会鼓起十万分的热情,来支持革命军。推翻了腐朽满清政府,大家过好日子。而且,我们革命军政府为工人着想,为人民着想的举动,肯定会被工人们传扬出去,从而赢得广大的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革命军,一定可以解放全中国。”





31未歇一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李商隐的诗,向来如此,即使有题也无解。
    晚风乍起,洞庭湖浪涛大兴,在两湖之地,带动天地之威,卷起辛亥风雨。可是风浪再大,也憾不动在此屹立千年的岳阳楼。
    岳阳楼上,焦达峰静观洞庭湖风起浪涌,轻拍凭栏而立,指尖感触斑驳栏杆油漆剥落不平,是历史的沉淀。历代文人心中游洞庭湖必到的圣地,已经破烂不堪。岳阳楼承载了太多不朽的辉煌,却也阻止不了它慢慢老去的轮回,历史上经历多次的重修,甚至重建。如今的岳阳楼已经破烂如此,游人还是如故,万一倒踏,必会酿成悲剧。
    焦达峰来岳阳楼,是来秘会湖南新军四十标二营前队排长兼任测绘学堂教官陈作新。
    陈作新此人,毫无疑问是党人在湖南新军当中,最具影响力的人。他生有异资,拳脚,刀剑,骑射都有两下子。他诗文俱佳,年轻时给人做枪手,三篇文章,买了五百多两银子。丹青篆刻,自成一家,尤精大、小篆,笔法古扑,苍劲有力。生性狂放,很有酒仙李白遗风。
    他才华横溢,自十四岁起,先后参加次科考,皆是名落孙山。给外县人做枪手,五篇就能卖掉三篇。他由此认识到清廷的**,遂放弃科举取士的欲'望。在经历社会励炼之后,开始对当今国家民族境遇,对国际形势有所了解,开始诞生出改革社会,变法图强的想法。
    陈作新也曾支持过维新变法,但是戊戌政变,谭嗣同等维新志士殉难,维新变法失败。陈作新彻底认识到通过改良的道路难达到救国的目的,满清已经腐朽不堪。满清是什么?本就是异族统治,最害怕的就是资本主义民族运动,即使只是打着一个变法的旗号也不成。于是陈作新产生了“弃文就武”的想法。他拍案大呼:“天下正多事,男儿岂久事笔砚间哉!”
    这位自号“梦天”的大才子军人,是个狂人,曾作狂诗:
    平生何事最关情,只此区区色与名。
    若就两端分缓急,肯将铜象易倾城。
    陈作新能文能武,狂放豪迈,自然也受江湖人士的亲近,在哥老会也是堂主级的人物。他有极佳的领导魅力,发表演说,讲起革命道理来,能把士兵们说得热泪盈眶。当时便有传言,“列兵们只有听到他的命令,一呼百喏。”
    焦达峰在五月份,四川铁路风潮起时回的长沙。在我们都认为只是一场偶然事件,当中却有革命人活动的身影。与同盟会紧密相连的哥老会便是铁路风潮背后的身影,武昌起义是铁路风潮起时之前便开始谋划。当时,焦达峰在长沙响应广州起义失败,逃往汉口。在汉口他与孙武,居正约定两湖起义,定下“长沙发难,武汉立即响应;武汉发难,长沙立即响应。”
    在革命党人眼中,两湖本为一体。而共进会也焦达峰与刘公等在日本创立,主要也是在两湖地区发展。
    焦达峰在今天早上,突然接到风声:八月十,夜。武昌首义成功,武汉三镇到今天早上已经全落入革命军手里。今天是八月二十一,已经是 第 045 章 蒋翊武、龚春台等数十人在长沙水陆洲船上举行秘密会议,基本确定了在萍、浏、醴三地同时发动起义,然后分兵进取长沙、南昌的计划。会后,刘道一留长沙筹划全局,并赋予与同盟会总部联系的责任。蔡绍南赴萍乡帮助龚春台联络哥老会各部,举行开山大典,公议将哥老会改称“龙山号洪江会”,推龚春台为大哥,以忠孝仁义堂为最高机关,誓词是“誓遵中华民国宗旨,服从大哥命令,同心同德,灭满兴汉,如渝此盟,神人共殛。”
    洪江会成立后,发展迅速,会员很快增加到10多万人。但正因人员庞杂,洪江会引起清廷注意,头目遭到逮捕杀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在此紧急情况下,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八日12月3日,蔡绍南、龚春台在萍乡高家台召开各路首领会议,商议起义日期和办法。会上,会党首领一致主张趁官兵未到,立刻发难;但蔡绍南等认为同盟会总部无信息,军械又不足,仍拟等待接济。大会经终宵争论,未能作出任何具体决定。十日凌晨,洪江会首领之一廖叔保急不可待,首先在浏阳麻石聚众二、三千人举旗发难。蔡、龚只得宣布动员:以同盟会名义通知洪福会首领姜守旦和普迹市哥老会大头目冯乃古,并饬知各县各处会党同时发动。二十一日,起义军占上栗市,并立即整编部队,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龚春台为大都督,蔡绍南为左卫都统领兼文案司,魏宗铨为右卫都统领兼钱库督粮司,廖叔保为前营统带兼急先锋,沈益古为后营统带兼殿后指挥。起义军又发布檄文,历数清政府十大罪恶,宣布起义宗旨为“破千年之**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共和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而社会问题,尤当研究新法,使地权与民平均,不致富者愈富,成不平等之社会”。在这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纲领 第 045 章 合了1万多人,起而响应,自号“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发布檄文称:“勿狃于立宪、**、共和之成说,但得我汉族为天子,即稍形**,亦如我家中祖父,虽略示尊严,其荣幸犹为我所得与。”反映了单纯反满的意向。这次大起义的消息传到日本东京,同盟会员纷纷到总部机关请命回国,投身反清武装起义。孙中山和黄兴派多人到鄂、皖、苏、浙、赣、湘等省策应。面对蓬勃发展的起义,清政府十分惊恐,急令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端方,湖南巡抚岑春宣调集湘、鄂、赣、苏四省军队及地方驻军、“义勇”共5万人前往围剿;美、英、德、日各国亦派军舰闯入长江,对起义军进行恐吓。起义军凭着手中极其简陋的武器,顽强抵抗,多次打败清军。但由于起义军互不统属,领导不力,奋战月余后终被清军各个击破,惨遭失败。刘道一、蔡绍南、肖克昌、廖叔保等首领数十人牺牲;龚春台辗转逃往长沙。
    焦达峰亲眼看着李经奇被清兵活活溺死,他最后是老乡检回一条命。同志们还散发着温热的鲜血已经渗透进他的血管,这一刻与他同沸腾。同志们支离破碎的尸体漂浮湘江,在洞庭湖会集。同志们为理想坚定视死如归的眼神,穿国洞庭湖上的星空,落在他眼前。当年起义的壮丽场面,正一副副一桢桢的反复在洞庭湖夜幕回放。





32未歇二


    夜色笼罩刘家庙车站,四周燃着火把猎猎做响。这里是一片废墟,也是一片繁忙的工地。
    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工人们才停下手中的活,正团团围着篝火吃晚饭。一张张憨厚老实,布满沧桑的脸上都是知足的长笑。没别的理由,就是在这里上工,一天算一天工钱,慨不拖欠。今天的工资,吃饭前已经发下,二十个铜子揣在怀里,心里就是两个字形容:踏实。根本担心什么工头卷款私逃!什么上头把公款贪污!什么朝庭不拨款项!一天结一天的工钱,有什么好担心的。这里工资比给任何一家洋行上工都要高一倍,更是比官家修铁路要高几倍。
    这里还包吃包住,住的虽然只是革命军的行军帐篷,但是每人都是两床棉被,在家从来只盖两床草席,这样柔软洁白暖和的棉被,他劳累一辈子的手接过棉被,就在上面两个五指印。老乡指着他棉被上的五指印哈哈大笑,他也指着老乡棉被上的五指印哈哈大笑,都一个样,你也不比我干净到那去,今后睡这被子,可要把身子洗干净了。在家真从没有盖过,这样的舒适棉被,给大姑娘做嫁装也绰绰有余。冬天快到了,盖着这样的棉被,可以过一个有生以来舒服的冬天。
    “真想把这被子哨回家,给我妹子做嫁装。我妹子真命苦,投身在我家,过年不要说新衣裳,连根红头绳都没有。”
    “我姐还不是一样,嫁人时,穿的衣服还打着补丁。你被子送回去,那你盖什么?冬天就要到了,你还想盖着草席过冬?”
    “冬天跟你挤挤,不就过了。”
    “这可不成!”
    “以前盖草席,不都是一起挤着熬过冬天?现在怎么就不成?”
    “这床被子我小心着盖,过了这个冬天,不会很旧,我要把它送给我姐。”
    “你也这么舍不得盖,干脆咱俩挤破草席得了。”
    “跟着革命军干,存够钱,什么都能买。不止买被子,还能买房子,取个漂亮老婆。”
    “听说参加革命军每月都有十块银元,当个十年,可以在租界买洋房了。”
    “现在不招人,今天上午就招满了。”
    “以后会有机会。”
    这里一日三餐,可不是别的工地馊水加稀粥。这里的饭餐餐都是大米饭,不参任何杂粮的大米饭,管够管饱。这在老家,简直是不敢想像,在老家有的年成不好,地瓜山药都吃不饱。年成好的时候能留下一点大米,煮的大米饭都参高粱米,玉米,地瓜,山药……最后是看不到几粒大米饭。像刘家庙工地这样,一日三餐无杂粮的纯大米饭,也只有那些家境稍稍宽裕的老乡,逢年过节能吃上一次。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工地上餐餐都有红烧肉,一口咬下,肥油乱吱,在嘴里直打转。这些买苦力的苦命人,一年到头,吃进肚子里的油水,还没有 第 046 章 就会在饭上蒸一块,像纸片一样薄的腊肉。”
    “那你家东家嘴上的油怎么来的?”
    “我们家东家留有一块滚刀肉,每次吃完饭,往嘴上一摸,一嘴的油。你们就这样被他骗了。”
    “想不到给革命军干活,生活过得比土财主还滋润。天天红烧肉加大米饭,吃上一年,我比你们家东家还富态。”
    “还是革命军好,在这乱世,跟这革命军才有活路。”
    本以为满清末世,妖孽横行,什么狐狸精,红羊精,蟒蛇精,蛤蟆精……这些妖魔鬼怪都出来为祸人间,革命党现在又四处开仗,刘家庙被炮轰为平地,附近的冒充贫民房屋被战火少的干干净净,他们穷苦人家的命运会更是凄惨。在他们快要对这世道绝望的时候,玉皇大帝终于听到人间的哀嚎,派出一位大神仙来拯救人间。现在武昌城里的传说已经传到汉口了,都是关于李想大神的传说,越传越神。传说长江水灾那年,是被玉帝贬下凡在洞庭湖面壁思过的黄龙,偷跑入长江兴风作浪引起。大水泛滥,江溃堤,水已经漫到武昌的城门口,李大帅算出是黄龙兴风作浪,一怒提剑斩黄龙,水患最后才平息。像这样关于李想的传说,在武昌,汉口四处流传。李大帅除了武艺高超之外,为人还风流潇洒,和汤家小姐的风流韵事,现正满大街的流传。武汉现在好多人都相信,李想就是纯阳真人下凡,专收为祸中华大地的精怪和东西两洋妖魔。
    当然,这些离奇传说,也不是人人都信。但是他们对李大帅和他的革命军,却有着清晰的认识。革命军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是满清的朝庭,满清的皇帝,都不要拿出来都好处。从前听过党人给他们宣传革命,什么共和?什么民主?什么民族独立?他们不懂是什么,又不能当饭吃。不知道那些书生,说的民族大义是什么?直到今天,直接的与李大帅的革命军接触之后,这才是他们这些穷苦老百姓想要的革命。能放开肚皮吃大米饭,还能大口的吃红烧肉,冬天可以躺在舒适的棉被里睡大觉,这才是他们要的革命。他们相信,跟着李大帅干革命,这小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遥想去年,修汉川铁路的工钱,现在都还没拿到。满清的那群贪官污吏,真该让革命党全给革了命。听说革命党连皇上的命也要革,这……是该革!皇上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还留着干什么?革命党坐天下好!李大帅坐天下好!修复刘家庙车站就是革命党出的钱,就是李大帅掏的腰包。他们没有文化,就是一个文盲,就认这个衣食父母。
    工人们都非常舍不得丢掉这份工作,没别的想法,就是跟着李大帅有肉吃。听说北洋军要打过来了,是腐朽发臭的满清朝庭派来剿灭匪党的。如果革命军真被北洋打败,他们怎么办?还是回到当初,天天吃就着馊水,泡着一根发黄的菜叶,吃比米汤还稀的稀粥,一年到头看不到一颗油星子。依旧睡着破烂的草席,冬天里卷成一团在角落瑟瑟发抖,也许熬不过这个冬天,被活活冻死。今天所拥有美好的一切,还有幻想过更美好的未来,都当作是做了一场黄粱大梦?这怎么行!也不可能!李大帅是大神,怎么会输?灭了北洋,灭了满清,赶走洋鬼'子,老百姓都跟这李大帅过好日子。即使现在北洋军势大,也没什么好怕的,李大帅只要给他们一把枪,他们就跟着李大帅干革命去,非把北洋军给挡住不可。只要能保住革命,保住李大帅,就是保住将来的幸福生活。
    夜色越发都黑沉,工人们正幻想这美好都将来。一列列都军队从汉口开来,整齐的步伐,踏出轰隆隆的地皮的震动的声音,在夜里卷起汹涌的黑色浪潮,滚滚而来。这股精锐之气,所向之处,地动山摇。工人们当中爆出一团搔动,纷纷站起来,借着微弱的火光,朝革命军方向张望。镇守刘家庙的革命军士兵,立刻出来维持次序,防止发生混乱,嘴里大喊着,“从汉口过来的,都是革命军,请不要害怕!”“大家请站在原地,不要乱跑”。工人虽然已经不再慌乱,却还是垫起脚尖往革命军来的方向张望,这支革命党掌握都新式军队,再也不是那只四处扰民,逢战必败的八旗绿营。这在夜色当中看不太清晰,却能清晰的感受革命军移山填海的钢铁意志,革命军给工人们的震撼实在非常之大。
    黑色洪流分为两股,一股直往东北方丹水池而去,一股折往东南方刘家庙码头。





33未歇三


    官道旁一颗老柏树,在夕阳下脱出一条长长的影子,拦在官道上。一小队人马在官道上驰过,卷起的尘土打散了夕阳。正是张彪在这条往孝感的官道上,骑在马上,已经不容颜憔悴,不复当初意气风发,连他坐下的马匹也跑的无精打采,他身后的亲兵更是提不起精神,像是霜打的茄子,挂在马背,啷噹前行。那个在军中以勇猛著称,千军万马他剑直而动湖北军中 第 047 章 结,又有军统特工探知,河南二十标张锡元率部乘火车南下应援张彪,还有湖南驻岳州巡防营夏占魁也也乘轮往刘家庙扑来。曾高和李西屏分析,做出最坏打算,假设在三道桥的清兵便是张锡元部。李想当时又不在,怕延误军机,失去刘家庙这个桥头堡,李西屏亲帅一旅迎敌。
    在张彪脑海里,李想实在太擅长打夜战了,夜战从来都是兵家大忌,而李想却总能利用兵家之忌讳,行险一博,而收奇效。其实最让张彪忌讳的是,李想军队的反应速度,和连番苦战的能力。而张彪军队的反应速度,却被官僚派拖累的慢得不能再慢。如果刘家庙工事完整,肯定不会失守;如果应援部队来得够多,完全有实力可以收复武昌。
    湖北新军在平乱时,爆发的战斗力只能说一般,为何只是换了一个革命军的头衔,就能爆发出如狼似虎的勇猛,瞬间成了一支虎狼雄师。难道真是革命党人的信仰在作怪?信仰可以把一直疲软之军变成虎狼之师?信仰可以为一支军队注入灵魂?不!忠君爱国才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张彪努力的用中国千年传承的封建思想来说服自己,来麻醉自己。
    在刘家庙一役,张彪差点便葬身在革命军的炮火下,号称张大胆的张彪已经吓破了胆。张没胆趁夜色一口气跑到滠口,才开始收笼残部,天还没有亮,就派人前往黄坡招援军。黄坡连着警卫人员,才招来一千余人。和着残部总共两千余人,全部派往三道桥,必须全力阻止革命军的扩张。现在黄坡简直就是一座空城,不过只要守好三道桥,革命军就拿他没有办法。张彪这样火急火燎的布置,完全是被革命军爆发出的强大侵略性给逼的。
    张彪心里非常清楚,三道桥的清兵毫无士气,根本无法抵挡革命军的攻击,所有他连在黄坡观望一晚的时间也不愿浪费,直接往孝感而去,迎接河南援军张锡元部的到来。面对那些士气低落的士兵,他实在想不通,竟让那些乱党叛逆,犯天子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