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踏天下-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腿一夹,胯下马儿会意地小步奔跑起来,“杨一刀,我放你几天假,回去瞧瞧你的婆娘女儿吧,唐虎,做好你的亲兵,顺便瞧着顺眼的女子便娶了来,将军我给你做主,哈哈,既然靠着我了,我自然要让你们过好。”
    唐虎和杨一刀打马快步跟了上来,都是又惊又喜,“多谢将军。”
    第二天,十万两银票和两名文人便来到了李清的常胜营。
    “见过小候爷,鄙人路一鸣,奉寿宁候之命,前来襄助小候爷。”年纪稍微长一些的文士抱拳深揖,朗声道。李清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此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袭文士巾自头顶垂下,眼光深遂,一看便知是久历宦海的人物,不论说话还是礼节,挑不出一丝的错处。
    “我不是什么小候爷,你还是叫我将军吧!”李清淡淡地道,路一鸣不由一愕,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不等他说话,李清的目光就转向了另外一个三十许的文士,哪人却随意的很,一袭白袍虽然洗得干干净净,但头发却只是一根飘带随意地束了束,任其披洒在肩上,看到李清往自己看来,两手一抱,随意地拱了拱,道:“小将军请了,在下名尚海波,我与路爷却不同,路爷深受寿宁候器重,我却只是一个不得意的秀才,往日窃居候府,做些文收工作,只是讨口饭吃,在府里是个讨人嫌的角色,这在府里实在呆不下去了,听闻将军这里需人,便毛遂自荐地跑了来,如将军觉得可用,便留下我,如果觉得不可用,便逐了我去。”
    李清听着有趣,不由失笑,这人倒也坦坦荡荡,不过听他这口气,却是傲气的紧,自视甚高,显然没将路一鸣看在眼里,扫眼看了下路一鸣,果见他脸上露出嫌恶的神色,两人一看便不对路。
    “寿宁候也不知怎么想的,既然派人来帮我,却让两个不对路的来,是嫌我这里不够麻烦么?”心里如是想,嘴里却道:“先生言重了,我这常胜营初创,却是艰苦得很,两位先生肯来屈就,李清是感激不尽,如有什么不周之处,二位尚不要见怪才好。”
    路一鸣赶紧道:“小候爷,哦,不,李将军,我等既然前来襄助将军,自是要与将军同甘共苦,怎么有怨言?眼下将军如同雏凤展翅,不日定将高飞九天,能与将军共事,那是我等的荣幸。”
    李清唤来唐虎,吩咐道:“去给两位先生布转营房,嗯,一人一座,就扎在我营帐旁吧,路先生,常胜营初创,千头万绪,便先请您为我筹画,尚先生便为我打理一应文书,如此可好?”他将征询的目光看向两人。
    路一鸣抢先答道:“如此甚好。”尚海波嘴角微微一牵,无可无不可地道:“便听小将军安排。”看到两人随着唐虎下去,李清不由皱起眉头,这两个家伙,看起来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呢,不过也不妨,省油的灯自己还不要呢,先让他们二人干一段时间,看两人的才干再说吧。
    安排了两个新人,李清召来王启年三人,询问新到士兵的训练分营情况,兵是他的立身之本,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将军,依照您的吩咐,我左翼现在在编在册五百人,现已分组完毕,正在训练,月余后应可达到老兵们的水平。”王启年喜上眉梢,李清升官,他自也水涨船高,现在已是堂堂的鹰扬校尉了,一个月的功夫,从大头兵一个跃到到鹰扬校尉,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在他看来,李清是他命中的福星,从眼里到心里都闪烁着对李清的崇拜。
    同样升任了鹰扬校尉的姜奎和冯国却有些心不在焉,姜奎手下得了三百人,都会骑马,有些马术还很不错,但眼下他是一匹马也没有,其实定州是边州,这里的人大都会骑马,但骑普通马和战马还是区别很大的,能在马上作战的合格的士兵倒还真的有些难找,虽然凑了三百人,但眼下却也只能当步兵使,冯国更惨,李清将他定位于常胜营的斥候队,他手下的兵倒是精锐得很,比之李清的亲兵队不遑多让,但人却着实少了些,因为这些人不但要功夫高,还要机灵,扒拉来扒拉去,也只选了百多人,在三名鹰扬校尉中,最为凄凉。
    “马会有的,人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李清也只能安尉他们,要向前看,相信日子一天会比一天好过。
    话虽这么说,但李清可不这么想,眼下定州是由方萧两家控制,自己这个李氏弟子插了一脚进来,不成为对方的眼中钉才怪,往后只怕小鞋有的穿,以后怎么办,李清暂时也没有什么想法,一切都要等钦差走了后,整个定州军开始整编方才知晓,相信那个时候才是自己艰难日子的开始,眼下一应军资却还是少不了自己的。李退之还在定州盯着呢。
    常胜营的架子搭了起来,李清反而有些清闲了,练兵王启年三人已是有模有样,整个常胜营的营盘扩大了数倍,营中也开辟了更大的校场,整日里便是操练的声音。这几日,除了去军帅府和知州府没完没了的应酬外,唯一让李清惊喜的是尚海波,这个不修边幅的秀才短短几天便拿来了一叠厚厚的文书,从后勤管理到军资供应,从日常运转到紧急战备,将李清以前作的一些工作批的一无是处。铁青着脸看完了尚海波所拟的条陈,李清不得不承认,自己以前太理想化了,自己想当然的一切与这个时代差距太大,而尚海波的条陈显然更符合眼前的实际。于是,一场改变便又在常胜营里开始了。
    今天三章奉上,明日照旧。
    厚着脸皮求票求收藏!
第十七章:去向
    天启十年十月二十日,常胜营里所有的高层营集在李清的营帐,正在开着他们成营以来第一个正式的会议,目的只有一个,钦差走了,定州军的整编马上便要开始,常胜营的前途如何,当如何应对?
    王启年三人带兵还行,这样的讨论显然已出乎他们的能力之外,除了张大嘴巴,支起耳朵,什么也做不了,而站在李清身边的唐虎,杨一刀,似乎除了做两尊门神以外,也做不了其它什么事,所以讨论主要在李清和路一鸣,尚海波三人之间展开。
    “将军,我想萧远山和方文山不至于太过分,毕竟此次他们也是依靠我李氏的帮助才度过这一关,投桃报李,我想,将军的处境应当不会太难。”路一鸣胸有成竹地道。
    李清点点头,“路先生说得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短期内还可应付,但就怕这一次整编,我们都知道,定州军不是禁军,军晌军资朝廷向来都只提供三成,其余七成要自己筹集,一般而言定州军是划分一县之地为一营的晌源之地,如果萧远山要为难我们,恐怕便要从这上面着手了。”
    路一鸣道:“将军所虑不错,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挣一个好一点的县,至少也要是一个中等县份,这样才能筹集到足够的粮晌,常胜营才能发展壮大。”
    尚海波哧的一声冷笑,路一鸣霍地回头,怒道:“你笑什么,我们这里殚精竭虑,你一言不发,是何道理?”
    尚海波哧的一声笑:“这还有什么好想的吗?”
    李清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尚先生,我们在议事,你有什么想法,尽可道来,勿需耻笑。”
    看到李清不满,尚海波端正了神色,正色道:“将军,其实这事想也不用想,定州哪里最穷,哪里最难,哪里就肯定会分给我们作为晌源之地。”
    “这是什么道理?”路一鸣冷笑道:“人未走,茶已凉么?萧方两家不至于如此无耻吧?”
    李清也不能置信地道:“尚先生这话有何依据,言犹在耳,便要撕破脸皮么?”
    尚海波道:“将军想想便明白了,这一次将军升职,李家助萧家度过难关,这是什么?”
    “这是一场交易!”李清道。
    “对,便是一场交易。”尚海波笑道:“交易已经做完了,将军升了官,萧远山安然无恙,两家各得其所,然后桥归桥,路归路,难不成萧方两家还眼睁睁地看着将军发展壮大么?恐怕现在他们想得便是如何拔将军这颗钉子吧,让将军无法生存,无法立足,然后自动离开。”
    李清心头一跳,“做得如此明显,不怕我李氏反弹么?”
    尚海波笑道:“萧方两族与李氏是朋友么?不是吧,他们的势力比李氏小么,不小吧?有利则合,无利则分,有什么可说的。”
    “那依先生之见,我们常胜营最有可能去什么地方?”李清不由高看了尚海波一眼。
    尚海波从李清案头抽出一份定州地图,指点着道:“将军请看,定州最富足的地方,当然是定州城周边,这块地方谁都不用想,肯定是萧远山的地方,而眼下定州军中最具有战斗力的则是中协的吕大临部,为了防止蛮族再次入边,萧远山肯定将中协放到定远,威远,镇远三处军塞,这三处军塞虽离蛮族最近,却也是最为富饶的地方,不但出产丰富,而且还可以与蛮族通商,仗打完了,生意还是要做的,蛮族需要的日常用品,铁,盐那项不需要向定州卖,光这商税就足够吕大临吃饱喝足,而抚远虽是偏地,但护卫着定州侧翼,所在的临县也不错,这个地方肯定归吕大兵的选锋营,因为抚远一旦有事,吕大临肯定不会放任不救,上阵亲兄弟嘛!”
    尚海波侃侃而谈,转眼之间,已将定州瓜分一空,末了将手指定一个地方,“这里,便是我们常胜营的地盘。”
    “崇县?”李清不由发出一声惊呼。
    “不错,便是崇县!”尚海波冷冷地道。“崇县多山,本身已是穷鄙之极,此次蛮族入寇,深入定州,将本来不在边境的崇县也烧杀一空,掳掠无数,人口十不存一,将将军的常胜营放在这里,将军哪里去筹晌,哪里去补充兵员?将军现在的常胜营只有千余人吧,想要补足三千人的足额,就不用指望萧远山了。无人无兵,将军如何立足,即便将军有李氏支撑,不愁晌源,但没有一支强军,不能为李氏谋夺利益,李氏会为一支无用的力量出钱么?只怕到时李氏也会放任不管,任由将军自生自灭了。”
    李清脸色阴沉,“如此说,便无法可解了?只有去崇县一途?”
    尚海波点头道:“不错,崇县肯定是将军的驻兵之所。”
    “我问你可有解决的法子?”李清沉声问道。
    尚海波摇摇头,“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眼下将军只能在整编中尽可能地要一些其它的利益,也可稍稍补益。”
    “其它的东西?粮,军械,还是其它什么东西?”李清问道。
    尚海波摇摇头,“这些东西萧远山肯定托辞不给。将军再想想,您真需要这些东西吗?即便萧远山给,又能给多少,能支持多长时间?更何况将军现在不愁钱啊!短时间内,将军还是有银子的,也可以从李氏要到一些啊。”
    李清扫了一眼尚海波,这个可恶的家伙,言语之中居然带上了考较的意味,是啊,自己如果到了这样一个地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皱眉凝想,一边的路一鸣显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先前的他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坏的结果。
    半晌,李清眼前蓦地一亮,“我明白了,在这样一个地方,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尚海波脸上浮出兴奋之色,“将军想到了什么?”
    “人事权!”李清一字一顿地道:“人事,我要将崇县的军民大政全抓在手中,这样若做起什么事来,才不会有挚肘。”
    尚海波两手一拍,“正是如此,将军,这便是您能唯一要到的东西,至于以后怎么办,却到了崇县再说吧!”
    李清点点头,“先生说得不错,李清矛塞顿开。”
    路一鸣有些羞赫,尚海波想到的,他完全没有想到,此时的他看向尚海波的眼色已完全没有了以前的轻视,转向李清,“将军,这也只是海波的猜测之言,也许情况没有这么糟。”
    李清笑道:“虽不中,也十有八九矣。明日就要军议,既然我们已知道去处,那处二位先生,有些东西便要先准备了。”
    路一鸣点头道:“不错,我认为首先要购置大批的粮食,到了崇县,只怕不仅是军队,还有哪里的老百姓,都张着嘴要吃饭了,没有粮食,就没有安定,更何况马上要过冬了。”
    “拜托两位先生去准备吧!”
第十八章:惊心
    “李参将啊,现在定州军都缺人,暂时你常胜营就不能再添人啦,现在连中协吕偏将,哦,不,现在是吕副将大人手下几个营都还有缺额啊,要体谅本帅,啊哈哈!”
    “哦,李参将说没问题,好好好,我就知道李参将年纪虽轻,但识大体,顾大局。什么,要粮食,啊呀呀,这个可有点问题,这样吧,我咬咬牙,给你营中拨三个月的用粮,千把人三个月的口粮,我这里省省还是有的。”
    “什么什么,吕副将也答应给李参将支援一个月的,太好了,吕副将真是提携后进啊。”
    “军械,没问题,千把人嘛,用不了多少,军议之后按照你常胜营现有编制,去取去取。”
    “李参将啊,崇州是个好地方啊,不用与蛮族直接对阵,安全得很呢!老夫这可是看在寿宁候再三嘱托的份上,才将崇县给你的啊,那地方现在虽然破败了一点,但山青水秀,是个好地方呀!”
    “不错不错,真是个好地方,我选锋营本来想去那里的,但大帅将我好一顿骂啊,说常胜营现在才千来人,要是放在抚远那些地方岂不是将李参将置于险地吗,这可怎么对得起安国公和几位候爷,真是惭愧啊!”
    李清脸上带着笑,一一感谢大帅及众位将军的盛情,连称一定将这翻恩情记在心中,将来一定会有所回报,常胜营将对大帅以死效之,为了大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以后虽然身在崇县,远离定州,但只要大帅一声招唤,必跃马而至。
    众人唏嘘不已,互道珍重,一一拱手告辞,李清也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下跃身上马,雄纠纠气昂昂,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势头,向萧远山告辞而去。
    看着李清消失的背影,萧远山脸上的笑容一丝丝退去,列席军议的方文山若有所思:“大帅,这李清如果不是傻子,那就心机甚深,不可小视啊!”
    萧远山哼了一声:“方兄,你看他像一个傻子吗?知道去崇县是无可避免之事,掉头便向我们向崇县的民政大权,军民一把抓,集大权于一手,于不利之中谋取于自己最有利的条件,这等心机,何其机敏。”
    方文山叹道:“萧帅,我等不会养虎为患吧?”
    萧远山呵呵一笑:“方兄,你也太小瞧你我了吧,不说崇县现在一个乱摊子,他就算大权握于一人之手也难有回天之力,就算他能站住了,你我两人还能让他翻上天去。区区千来人,必要之时翻手之间便灭了去。”
    两人相视一笑。
    李清回到营中,碰地一声将头盔掷在地上,大叫一声,“他妈的,憋死我了,这帮龟儿子,杀人也笑嘻嘻的啊!”
    勿需多问,众人只看他的脸色,便知果不出尚海波所料。“将军今日想必大开眼界,见到了官场脸色吧!”尚海波哈哈一笑,问道。
    李清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明明都想将我分来吃了,哪笑容,那口气,便似我是他们捧在手里把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直直让人起一层鸡皮疙瘩。”
    “将军不也一样么?”尚海波接上一句,李清不由一楞,接着大笑起来,“不错不错,都是一帮他妈龟孙子。”
    砰的一声坐了下来,“不出尚先生所料,崇县是我们的了。启年,你率人去军府,领一千人的军械,记着,一千把长枪,一千把长刀,一千张弓,一千壶箭,三个月的粮食,奶奶的,既然想打发我早点走,就把东西给齐罗。”
    “姜奎,你去中协找吕大临,这狗日的说给老子一个月的粮食,蚊子再小也是肉,你去给我要来。”
    “冯国,组织剩余人等,准备拔营,要齐了东西,老子就不做他们的眼中钉了,早点去崇县,去了崇县,我就是老大,不用看他人眼色。”
    “尚先生随我一齐,路先生,你人头熟,路子广,我们这一次去崇县,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粮食,眼下还不知崇县剩多少人,但粮食总是越多越好,你去复州,翼州,买也好,要也好,一定尽量多的筹措粮食回来。我们能不能过这一个冬,便看您的了。”
    一迭声地吩咐下去,众人轰然应诺,分头去办事,李清看着转眼之间空荡荡的营帐,嘴角不由泛起一丝苦笑,老大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啊!没钱没粮,焦头乱额啊,寿宁候给的十万两银子转眼间就给了路一鸣一半。眼下可还没有看见崇县的影子呢!
    三天之后,云集定州的各路军马开始开拔,李清是最后一个走的,与其它各路人马走时的热烈场面相比,常胜营开拔时冷冷清清,军府和知州府一个相送的人也看不到,大概已把李清看成一个死人了吧。倒是桓熙提了一壶酒,与李清对饮了三杯,说了一声珍重。
    “定州,我会回来的。”沉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