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溪自悠然-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1章 异同
  傅清溪自觉成衣铺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便捎信去了董九枢留下的铺子。没两日,越栐仁就带着那群公子哥儿来家了。
  在颐庆堂小花厅里相见时候,周围嬷嬷比从前还多了几个。只傅清溪同董九枢坐的地方是没人上来伺候的,无他,只因董九枢非说自家所言皆是“买卖机密”,更兼不好叫人听了去。他一双精光四射的眸子,傅清溪一张木脸,嬷嬷们都是过来人,根本懒得分精神管他们。
  傅清溪把一沓儿拿针别着的纸往董九枢跟前一推,董九枢赶紧翻看起来,傅清溪就在一旁说。
  她道:“上回不是同你说了,这买卖到底还要落在人身上?总算我有些头绪了,按着能想着的,都给细列出来比较一回,你还真别说,真叫我看出些东西来了!你瞧瞧,这个,西京那里是几代古都,多少大族盘踞的地方。风潮常有上行下效之象。那些大族世家讲究规矩体统,连一年什么时节换什么料子的衣裳都有讲究。稍微要见几个人,就得换一身衬得场面的衣裳。引着旁的衣食丰足人家,也这般效仿起来。
  “加上周边多田地,许多大小地主庄园主留了可信的人在庄上村中打理,自己搬去了城里住。这些人常日里就靠收租子过活,积攒了银钱便接着买屋置地,出租出佃,如此循环。且其中人家,多半都有仆役。咱们国朝中,这家中有没有仆役,这户税可就差大了。旧京风气如此,日常尚要自己打理琐事的便不算殷实人家。连嫁女娶媳都会准备日后的使唤人。
  “是以你早先说的,那边成衣铺子生意好,且里头卖的多是新面料新式样的绸缎衣裳。一者旧京大小富户都讲究穿戴,可养得起针线上人的毕竟不多,自己动手又跌份儿,是以这买卖才好做了。更何况铺子里进面料,一次进的多,自然进价也能便宜些儿,做成了衣裳一算,恐怕不会比自己去买一块料子请人做了更贵。又省事又省银钱又合了规矩不丢面子,能不好?
  “可咱们这边不是这样。京城是因了天工苑和天巧苑起来的,虽也起了些人家,却不比西京那边的世家大族。那些大家子在这里买宅造屋,根子也还在旧京,到这里的多半同买卖和作坊相关。便是咱们这里的大族,行事也不如旧京世家那么重规矩讲体统。你想想你们家同这边府里,再比比那几家,是不是全不一样?
  “京城里大小家族同天工苑天巧苑多少都有关联,城中的小门小户,有几个是有田地收租子的?多半都是一家人在天巧苑的工坊里做工的。论起来或者一年赚的比旧京那些小户人家只多不少,可那边只等着收租子过活,自己不用做工,这里是恨不得全家能做工的都去做工,才好多得一份银钱。整日介清闲的,又讲究穿戴体统的,自然在服饰上多讲究。咱们这里整日介忙忙叨叨的,谁会穿个缎子去做活儿呢?一天下来就磨毛了不是可惜?何况看着也不像。
  “成衣铺子的衣裳,自然不是卖给那些高门大户的。正是两地小户人家的差异,才叫这一样生意做出不一样结果来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细处的数据都列在纸上了,你自己看吧。”
  她一行说着,董九枢一行看,一边连连点头。等她说完,董九枢也大概翻看一回了,一拍桌子道:“果然如此!”
  他又站起来来回走几步,叹道:“事情就是这样,你一说,我都一样样想起来,确实如此的。你都没去过西京,竟也能说得如此清楚,你们这些学数术的可真是了不得。”
  傅清溪笑道:“这同数象之学可还差得远了,皮毛都不算,我不敢乱认。”
  董九枢又坐下道:“那你说,我这成衣铺子还做不做?”
  傅清溪点头道:“做,为什么不做。只是不能同先前那样照办西京的做法。我想了,这些要上工的人,他们去做一日工就能赚一日的银钱,若是叫他们还要自己费工夫做衣裳,就要看那衣裳是什么价儿了。若是衣裳贵,他们几天的工钱还不够那衣裳的,那自然还是自己做合算。可若是衣裳能卖得比他们自己做的便宜,那他们何必还要自己做?省下那功夫去赚银钱不好?”
  董九枢道:“可照理说,我们铺子里卖的价儿比他们自己买料子做肯定要划算的。一个是你方才说的,料子到手的价儿不一样。另一个这手艺也差着呐,你道多少人能手艺能赶上我们铺子里的师傅的?可怎么就卖不上去呢?”
  傅清溪道:“方才不是说了?那衣裳不合适啊!绸缎料子新式样的衣裳,虽也有人喜欢的,可不是大家都要都合用的衣裳。对那些要上工的人来说,这衣裳一要经脏耐磨,二要活动方便,你弄个带披挂的星地织彩,就算有人喜欢,顶多买一身出客的时候穿,能有几个买卖?可若是你能卖些合穿耐用的衣裳,价钱又比他们自己做实惠,那自然都奔你铺子里买了,你说是不是?“
  董九枢点头:“是这个理儿。啧,从来衣裳只有卖好的,你这一说,原来还有这么个空当儿!只是……照这个理儿,最要紧的却是两个,一个料子,一个式样。嗯……”
  傅清溪点头:“料子不要丝的,布就好,还是方才说的两个,一个经脏,一个耐穿耐洗。式样嘛,恐怕不能咱们这么坐着想了,你得去瞧瞧那许多上工的人,他们自己把衣裳怎么改了。他们改衣裳自然是为了上工便当的,若是你能把所有妥当的改动都集中起来做成新式样,经了针线师傅一琢磨,又好穿又好看的,生意肯定差不了!”
  董九枢敲起桌子来:“这式样我们可以做出来,却不保险,旁人看两回就能学了去。看来关键是能找到合用的料子,再把料子都拢在手里……嗯~~嘿嘿哈哈……”
  傅清溪见他这样子,就知道大概已经在心里数上钱了。只那些都不是她该管的事儿了,她一个不出门不窥牖坐而论道的,那些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事儿,还是让擅长的人去做吧。
  远远一个嬷嬷,看那边两人,又翻着一沓纸你一言我一语的,之后一个静坐喝茶,一个来回踱步,心想:“要是姑娘小爷们一个个都这样,我们该多省心!”
  可这样的奇葩一地儿出一对也尽够了,花厅这边才是正经聚会该有的样子。
  王常英王常安兄弟好久没来了,今日难得一起过来,越苭便笑道:“王四哥是又在用功了?‘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说的便是你了。”
  越萦看了她一眼,微微皱了下眉头,王常安没说话,倒是王常英接话道;“越四姑娘越发有捷才了,到底是得了千金宴魁首的人,小词小话儿张口就来,我们兄弟甘拜下风啊。”
  越苭一笑,却还是对王常安道:“这回千金宴投文比上回还多,我也不过是侥幸……王四哥看我那文,是不是有许多不通的地方?”
  王常英轻轻撞了一下王常安道:“四弟,人姑娘向你请教呢,你怎可不答?”
  王常安摇摇头道:“对不住了,那千金宴……今年的已经开过了?”
  众人都一愣,继而都笑起来,越苭也忍不住笑道:“王四哥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是不晓得我们这些俗事的。”
  王常英跟越萦眼神一对,微微一笑,越萦低了头,他又去看越芝。见越芝虽也跟着笑,却似另有隐忧,便问道:“这是怎么了?五姑娘怎么……看着好似不太高兴似的?”
  越萦看他一眼,笑道:“王三哥就是细心……五妹妹这是担心六妹妹呢,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难为王三哥一眼就看出五妹妹有心事来了。”
  王常英打一个哈哈,问道:“怎么了,六姑娘是在课上睡着了?还是哪日睡迟了忘了去上学?”
  越芝被逗乐了,柔柔笑了道:“她要听见了定不肯饶的,苓儿最讨厌人背后说她了。”
  王常英笑道:“背后说她好话也不成?”
  越芝一乐:“你方才那是好话?”
  王常英笑道:“方才的话都是方才的事儿了,做不得数。”
  越芝摇头笑道:“太也无赖了。”
  再说起来,才晓得是为了上回去过逍遥苑后,越苓还想去那些私院里看看,闹得不消停,惹得四太太生了气。禁足了几日,如今虽放了她出房间,却不还许她出来玩乐。只说玩多了性子野了,连个轻重都不分,先叫她静静心再说。
  越芝叹道:“她就是个好钻牛角尖的,我也劝不住她……”说了便叹气。
  王常英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也毋需如此忧心。”
  越芝道:“这个时候……大家都安生些才好,唉……”
  王常英见她为娘亲和妹妹烦心的样儿实在可怜,笑道:“小孩儿哪有立时就能懂事的,你就不要再叹气了,你这一‘唉’,我胸口就像也存了口气似的,憋的很。”说完还皱眉作气不顺的样子,把越芝逗得直乐。
  越芝本就生得娇柔,一笑狠了又有些接不上气,一时间面泛桃花眼似流波。
  王常英在边上看着,好似听得见自己心口咚咚咚的声儿。


第82章 流言蜚语
  王常英正失神,忽听得边上一声凉凉的哼笑,立时收敛了心神,笑着转过去道:“三姑娘笑什么?”
  越萦道:“我笑了嚒?怕是王三哥出神听错了吧。”王常英无话可答,有些讪讪的。幸好边上越苭正同王常安几个聊得热闹,并没人注意到这边。
  越苭素来性子活泼,又口舌灵便,这会儿不知道说了什么,众人都笑。
  王常安偷眼看一旁站着的柳彦姝,一身鸭蛋青薄绸长衫,底下系着条素色裙,她一边站着一身玫瑰色绣两色百合的越苭,另一边坐着一身鹅黄断春罗的越芝,衬得她越发俭素了。王常安忽然就想起那句“寄人篱下”的话来,见她笑得一脸无邪,自己心里却无端端地有些不舒服。
  他素来比不得他哥哥圆滑,心有所觉的当儿,便对着柳彦姝道:“你们古仪分了班,你怎么没跟着翟教习?”
  小爷们听了这话没觉出什么来,几个姑娘们都不由顿了顿。——方才说起千金宴来都全不知情的王四,这会儿倒对越家家学里的一点小事这么清楚?……
  柳彦姝一笑道:“想是我学得不好的缘故,在那儿倒耽误旁人。”
  王常安道:“我们家在这里也还有几个教古仪的供奉教习,下次带你去见见?”
  柳彦姝道:“我可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子,王四哥还是绕了我吧。”说的众人都笑起来。王常安也笑了,看着柳彦姝,两人眼神一对,柳彦姝笑着朝他眨了眨眼睛。
  越苭一眼瞧见了,心里一股气往上冲,狠狠瞪了柳彦姝一眼。她这样子恰被王常安看见,立时就皱起了眉头。
  过了些日子,府里忽然传出几句柳彦姝的闲言碎语来,多半是说她不用心读书,想着攀高枝什么的。傅清溪听杏儿同桃儿在外头闲聊听着了两句,便寻了个时候去找柳彦姝。
  她想着柳彦姝那个脾气,寻常那些丫头婆子们行动里带出点什么来,还要气得跳脚。这回叫人背地里这么说着,不晓得要气成什么样儿了,便想去劝劝她。
  哪知道到她屋子里一看,正在那儿叫丫头们给她改衣裳呢。特把去年的两身做了暗绣的衣裳剪了,做新衣的滚镶和裙脚的衬里。另一边桌子上都是些首饰,特要挑些轻巧简单手工少的出来。
  见傅清溪来了,她摆摆手道:“你自己找地方坐,我这儿弄完就来。”
  这边龚嬷嬷劝她:“姑娘,别听那起子小人们嚼舌头,难道还为了她们倒要委屈姑娘?如今姑娘的衣裳就够俭素的了,哪回挑料子不是先紧着旁人挑?!如今再这么着,可真是……不像话了都!”
  柳彦姝笑笑道:“嬷嬷不要这么说。毕竟我们是借住在这里的,名不正言不顺的,有人心里不舒服也是常理。谁家愿意叫个外人一直住着白吃白喝的。可惜,我这命也平常,没旁的地儿可去。就这么忍忍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傅清溪看着柳彦姝,心想自己这是活见了鬼了吧!
  一会儿柳彦姝过来了,傅清溪不说话,先伸手往她额头摸了摸。
  柳彦姝一把打开她手道:“做什么呢!”
  傅清溪道:“我摸摸你发烧没有,怎么这许多胡话……”
  柳彦姝给她一眼色,还叹着气道:“从前小时候,什么也不懂,只当都该是一样的……呵,那些看人下菜碟儿的,咱们也看不懂不是?就糊弄吧。后来……知道了,这一路过来,气也气够了,如今是气明白了!不过,就同当日四姐姐说的,我们是借住在这里的,一碗饭一口水一根丝都不是我们该得的。也难怪旁人看我们不顺眼不是?毕竟我们又没什么好处能给人家……”
  傅清溪迷惑着,她很想回头把这屋里仔仔细细看一回,是不是有什么自己不晓得看不见的人在这里站着。要不然柳彦姝怎么会管越苭叫“四姐姐”?还有这看透了伤够了的幽幽的语气,搞什么鬼?!忽然她瞪大了眼睛,看着柳彦姝,这柳姐姐不会是撞了邪了吧!
  柳彦姝见她神色,又气又笑,拍了她一下,稳住了语气道:“你去吧,我晓得你担心我,我没什么事,都多大人了,这还想不明白?再说了,多少年都这么过来了,还有什么怕不怕的……”
  傅清溪不晓得自己该说什么,又怕自己说不好反坏了她的事,便点着头胡乱道:“你没事就好,那我去了。”
  柳彦姝起身送她:“去吧,咱俩是一样的,阿二劝阿三,劝个什么?”
  傅清溪听见她说“阿二阿三”的话,差点没笑出来,赶紧加快了脚步往自己屋里去了。
  老太太那里也听几个嬷嬷们说起了,皱了眉头问道:“这都什么人在说的话儿?从前也零零碎碎的有,这回怎么忽然闹厉害了?”
  韩嬷嬷道:“都是些小丫头和婆子们在说,主子们跟前的都有分寸,不会乱说。”
  老太太点头道:“嗯。那到底是个什么由头?”
  几个嬷嬷都摇头:“那就不知道了。想是……府里同世交姑娘小爷们来往多了,这起子没眼力劲儿的就好口花花得寻点闲话来说。”
  老太太想了想道:“既是个无头公案,就不用去同大太太说了。”几位嬷嬷都答应着,老太太又道,“下回再有他们小辈们一起玩笑的时候,你们谁去两个。”众人又齐声答应。
  大太太那里自然也听说了,她同马嬷嬷感慨:“我这两天都担心老太太那里问起,幸好没说什么。唉!这府里人口一多七嘴八舌的,又不能因这个就不用她们了,真要罚起来事情反闹大了还显得太过严苛,真是烦人得很。”
  马嬷嬷劝道:“太太也勿要忧心,这样事儿哪里没有?人都好闲话,不是好说就是好听,要不然大街上出点什么事儿那么多人围上去?何况府里这许多人口一个大宅子里住着,该班上工也没有忙得全不得闲的,有点空闲子,自然指这个说那个的说两句。我们里头还算好的,那外头门房那里,嘿,专好论天下大事。那玉书台没有叫他们去可真是屈了才了,那些智者能人七八十来个商议十天半月定出来的事儿都没他们几个看得明白呢!你说说!可找谁说理去!”
  大太太被逗笑了:“你这老货!”
  马嬷嬷笑道:“太太笑笑,我们也舒心不是。”几个丫头也跟着凑趣,大太太同她们闲扯几句,心里也确实舒坦些儿了,又道:“也不晓得是怎么起来的这话。都敢说起姑娘的是非来了,这起子人也太没规矩。”
  马嬷嬷道:“这事儿老奴也想了。要说她们说是非,恐怕从前也不少说的。这一处住着,又来来往往的,能不相互打听两句?打听了难免有那些不知身份的,就要评比议论一番。这虽叫人讨厌,却是禁不绝的,哪家不是这样?这回却忽然一块儿围着柳家姑娘说起来,一来是她们嘴贱闲的,二来嘛,恐怕也是无风不起浪的意思。”
  大太太听了默默不语,马嬷嬷瞧瞧她面色,接着道:“柳姑娘素来性子强,但凡哪个丫头婆子有不像话的,她也不会忍着。如今一天大似一天了,有点什么行事落在那起子人眼里,可不就这样了!实在没有事的,那是没话说,但凡有点什么能成话的材料,还不都拿来说了!像傅姑娘那样,就没人提她的。柳姑娘生得好,又会说话儿,只上年各处往府里送来的节礼生辰礼,也看出点来了。自然就容易招人闲话。”
  大太太听了,叹道:“两个在一个院子里住着,偏一个一门心思读书,另一个不用心还罢了,还总想使些机巧走近路,叫底下人比着说,就成了读书不用功了。可要真这么说起来,苭儿同苓儿难道读书就用功了?只是她们不敢那么说罢了,说起来还是看人下菜碟儿的意思。”
  马嬷嬷笑道:“太太自然是心慈的。这看人下菜碟儿叫人恨,可恨又怎么样呢?这世上恐怕多半多都是这样的人吧?几个人见着上官和见着马夫是一个行止的?人心人事,哪里管得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