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溪自悠然-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往后,她真的对自己的心念用起心来。那些什么心念的分级分解之类的功夫,她也不打算做了,反正她也不是想学这个推演的功夫。她就用最笨最直接的法子——自查心念。看自己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东西心里起了什么反应。
  慢慢的,她倒是可以坦然接受自己这份莫名而生的“情”了。这个根子太深,以她如今只能还掘不出来,跟别说消解了。可她也发现了可以与之和平共存之法。
  常人在“情”之后的苦,多半在于紧跟着的欲“亲近占有”之欲,她在这里断了一刀,——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何样壮丽,叫人生情,又有哪个人可以将之占为己有?
  她换了个角度,把这个“情”只定在了“请”上。满怀对某人的情意就尽情体味这份自心深藏的“情”之滋味,喜也好悲也罢,——既然当日生情时便没有对方什么事儿(既未曾谋面亦不知其性情品格喜恶),那之后维持心中一腔情意时,又有对方什么事情?
  如此有些奇异的,她竟在自心里把一份情过圆满了。
  说出来不过几句话的事情,这个功夫她足走了半年多。这半年里她几乎足不出户,形同闭关。等她自觉已可叫心与情和谐共处时,才再次迈出院门。
  蕲卉这阵子也因为自己的题目到了最后关头,比傅清溪更早闭关,两人差不多前后脚出的门,一见之下,蕲卉吓了一跳。拉着傅清溪上下左右打量,最后道:“怎么瞧着长大了好多似的……”
  傅清溪笑道:“师姐倒是容光焕发,莫非题目做成了?”
  蕲卉点点头,却顾不上细说自己的,直催傅清溪:“你这都干嘛了?这……怎么、怎么有点仙气了似的……”


第162章 情海风云
  蕲卉见了傅清溪; 瞧出她的变化来; 悠然叟虽师徒相隔千里,只书信往来便觉着傅清溪的不同了。“向学之心渐成晓月清风之势”; 这般夸她。傅清溪收到自家先生的书信; 看那四个字; 心下一笑。或者喜欢上谁,就会不自觉地变成自己心里他的样子吧……只是这清风的说法又话从何来……这书呆子又想不明白了。
  她这里自心自念,自缚自解自消融,那些心里的投影要落到日子里的就没这般容易了。
  越荃同兰叔伦大婚日子已经定下了,大太太便把心思都投到自家那更不省心的儿子身上去。可越栐仁如今进了天工苑,正忙呢; 且大太太也实在找不出什么合适的人来了。正这时候; 老太爷忽然发话了。他老人家往家规里写了一条,——越家儿孙不得纳妾; 四十无子者得妻室允许后可收通房; 生子后养于正妻膝下。
  这话传了出去,没过俩月,林家辗转托人带了话过来; 却是有与越家结亲之意。大太太得了消息大喜过望; 自己两个儿女,一个嫁进兰家做媳妇; 一个娶了林家女儿为妻,这、这可都是五大家的啊!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林家在与越家议亲的事儿就传出去了,倒叫许多也相中了越栐仁的人家暗自扼腕不已。想想越家倒还有几个哥儿; 只是年岁小点,这下得看好了,万不可再叫人抢了先机。
  消息传出去引发的事儿可远不止这样。头一个王家就考虑上了,王常英、王常安同越家姐妹们相熟,家里长辈心里都有数的。这会儿王家一商议,这越家老太爷进了长老院这些年了,已经坐稳了位子。越栐仁进了天工苑又同林家在议亲,后头还有个小辈在陆吾书院也拜了名师,长孙女越荃嫁进了兰家……这越家眼见着是要起来了,这个亲自然很可以结的。
  王常英倒无所谓的,早年他年少,喜欢越芝那样轻柔静美的姑娘,如今年纪渐长,倒是觉着风情些的更好。王常安心里认定的是柳彦姝,他如今在王家小一辈里是数得着的出息,刚进了玉书台,眼看着也是前途无量。这一切要论起来,还得归功到柳彦姝身上。他当年就是为了能有自己说话的份,才努力到了今天的地步。可世上还专有句话,叫做“事与愿违”。
  长辈们想的同小辈们又不同,照着他们想去,这最合适的自然是大房里的姑娘。如今眼看着有出息的都是大房的,何况往后这越府也总是大房继承。如此一看,不用问,自然相中了越苭。
  王常英觉着越苭的长相还算合自己口味,只是那妮子后来都冲着自家四弟使劲,自己就不讨这个没趣了,何况她那性子自己也不喜欢。便直把这些话都同自家爹娘说了。
  王家老爷太太一听也觉着不错,就叫了王常安来,把这个意思漏给了他。王常安立时就急了,先不动声色,回头就同柳彦姝说了这事儿,柳彦姝一听心里一急就把当年越苭给傅清溪下套的事儿告诉了王常安。王常安得了这个消息,又另外寻人略打听了,知道没差,心里大定。
  他回去就把越苭这事儿跟家里长辈一说,又道:“这样的人你们要看着好就随便给哪位兄弟娶进门吧,反正我是不要的。”
  王家太太一听这话心里狐疑,问他:“既如此,怎么当日跟你说这话的时候你不说?”
  王常安道:“那时候还不清楚这事儿。”
  王家太太又问:“那是哪个告诉你的?”
  王常安支吾:“这您就别问了,反正我总有地方打听就是了。”
  王家太太叹一声道:“我知道了,想必你相中的不是这位四姑娘。那你就直说了吧,你到底看中的是哪个?”
  说了半天,最后问出来居然是寄居越家的表姑娘!王家太太心里不喜,也先不说,回头使了大力气叫人打听去。
  过了好一阵子,这日忽然把王常安叫了去,直言告诉他:“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王常安心里一急,直接给跪下了。
  王家太太叹骂一声道:“糊涂种子!”又说给他听,“如今你们这小一辈里头,老太爷最看重的就是你,眼看着这家往后是要落到你手上的。你就娶这么个人来当我王家的当家主母?你别看她从小在越家长大的,可她不姓越,她姓柳!家里还有个顶不上进的老爹,你若娶了她,咱们的亲家是这位可不是越府的外祖父舅舅们!
  “就算不说家世,若果然是个十成十的人才也罢了。哪怕你瞧上的是另外一个无父无母的,也比这个强多了。起码那个能凭自己本事进了昆仑书院,那就是个拿得出手的新身份,更别说还拜了个昆仑数院的老先生为师。可你瞧瞧你相中的这个。读了这些年书,读了个什么出来?连个韵纶书院这样的都差了十万八千里,上典古仪没一样懂的,往后怎么主持家里的三节大典?
  “没出生没能耐还有句话可说,顶多不过是个寻常人。可你瞧瞧这心性儿!这都是这些日子他们几处打听来的,都对上了,可没有胡编乱造的瞎话。你看看,寄居在人家家里,还处处抖千金小姐的款儿,这是个脑子清楚的人能干出来的?你说那个四姑娘给寄居的表姑娘下过套,这位这样的事儿可也没少干,只是使的力巧,没叫人捉住把柄罢了。连你心疼她寄居身份这点心,也在她算计里头。在你们跟前故意同那位四姑娘比着,显着她自己如何委屈忍耐。是不是果真如此,只看看另一位表姑娘就是了,难道越家当家太太不智到不仅自家姑娘和表姑娘区别对待,连一样的表姑娘都厚此薄彼到日常衣饰都差出那么许多来?!也只骗骗你这样的傻子罢了!
  “如今旁的能耐没有,又不好好学掌家理事的手段,倒同外头商贾一般忙些买卖上的事儿,这是个女儿家能做的该做的合适做的事情?!你还这里求着家里要定了她,不知道人家心里打算的几条船呢!你瞧瞧,这出去同兰家的小爷们同乘一车,这行事像话?
  “再有,这大家子过日子最要紧是什么?最要紧是一句家和万事兴。这心就不能那么窄,哪怕有事儿大利自己的,若是有损整个府的名声,那也决不能做。这是大家子里出来都该懂的道理。她这为了我们白说一句要相看越府四姑娘,就把自家姐妹小时候的糊涂事儿抖出来了,为了叫你和我们知道那四姑娘人品不成。可她这么干,她人品就好了?!尤其她还是自小寄居在越家的,不说旁的,只说这为了自己还没影儿的一点前程,就卖了姐妹卖了越府的声名,光这忘恩负义这一条,这个人就决不能进我们王家的门!加上上面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儿,别说当妻不成,这品性行事,就算当妾!都不能要!”
  王常安跪了两天,把王家太太气得犯了眩晕症,王家老爷则直嚷嚷这般不孝的儿孙打死了算!
  王常安还要接着求,王老爷一脚把他踢翻在地,骂道:“你当你就是光杆一个,你要怎样就怎样,我们不容你不许你就是我们要压着你叫你不得如意?!你也不想想,你凭什么这辈子过得这般顺遂,凭什么各处去了都有人捧着哄着,凭什么旁人费了一辈子力气都未必能进的书院你考试都不用就能去了?!还不是因为你姓‘王’!如今长成了,有些出息了,正该接了担子莫负了这个姓氏,你倒耍起脾气来了?!你摸着良心问问,你配不配发这个脾气?!你从小到大顶着这个姓氏得了多少好处,你又为这个姓氏做过什么像样的事儿?!要是还想不明白,那就滚吧,你爱娶谁娶谁去,我立马召集族里老少开祠堂,逐你出宗!往后你也不用姓王了,我们王家没有你这般色迷心窍是非不分的不孝儿孙!”
  王常安被老爹一通呵斥,骂得无地自容。
  在祠堂又跪了一夜,第二天给柳彦姝写了一封信,随信寄去了一块后头裂了道长长裂痕的生肖玉坠子,便去父母跟前跪着请罪去了。
  柳彦姝早在许久之前就开始疑心自己同王常安的事儿究竟能不能成了。她也不是小时候了,眼看着家里人相看人家,连嫡庶的分别都清清楚楚,何况家世?加上自己也实在没什么本事……她同王常安提了几回,问他家里知不知道他们两个的意思,王常安总是安慰的话多却是没一句实情可说,便知道他们家里是不晓得这事儿的。王常安为什么一直不说?她心里自然也知道他大概也没什么把握。
  这回知道王家相中的是越苭,那实在是再合理不过了。虽然说了她从前暗算傅清溪的事儿,也未必就能给自己招来什么好结果,可也绝不能叫她如愿嫁进王家去!
  果然最后就收到了王常安的信了,虽里头是满篇的苦衷,可难道他同自己相交时是不知道自己姓的不是越是柳?自己读书没能耐难道就一文不值了?至于说王家太太细查了自己素日言行生出了许多误会,那就更是欲加之罪了。这世上有哪个人是一点错的挑不出来的?
  罢罢罢,说来说去,还不就是一句“不配”罢了。还扯上了兰吉儿,真是好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前路或者更高”,是啊,离了这些一心要把我踩进泥里去的,怎么能不高?只站起来,就够高了!
  王家从这里也不打越家的主意了,从前布局太早,走得太乱,如今反不好收拾了,索性算了。过了一阵子,便传出王家同齐家和陆家定亲的消息。王常英定的陆家的三姑娘,王常安定的齐家的大姑娘。消息传来,越家几位太太们心里都有些不舒服。尤其大太太和四太太。
  大太太还是越荃安慰她:“苭儿也不适合去那样的人家,真来提了反拿不出话推拒,这样倒省心了。”大太太想想也是,只心里到底存了芥蒂。
  四太太就更生气了,“蛇鼠一窝、王八成群”地骂了一场,最后一挥手道:“王家,还真当自己是个门户了,我们还瞧不上呢!”这两年金家势头更盛,直追五大家,王家齐家陆家这些人家已经没法同他们比了。她找了自家哥哥一商议,就把越芝定给了金家次子。正好,还省得叫人欺负了呢。
  越芝对这场婚事无喜亦无悲,她在信里对傅清溪道:“大概是起起落落这些年,那点子热气都耗光了吧。如今我只想安生过日子。”
  王家这位表哥倒是挺喜欢这个好脾气的表妹,只是想到姑母的性子和自家老爹对这小妹的疼爱,往后自己想要纳妾收丫头只怕就艰难了,也是人生自古难两全啊。
  王家兄弟定亲的事情传出,董九枢就担心自家的买卖要遭殃了。这女人心性本来就不可揣测,这位纠缠了这些年的人忽剌剌娶了旁人了,这不更得乱了?!可怜自家还家投了大笔银钱进新的精品成衣买卖,还不晓得这位姑奶奶要啥时候能缓过来呢。
  可事实却大大出乎他意料。柳彦姝虽人瘦了些,气质好似更沉稳了,旁的就跟没事一样,不止没事,那设计出来的衣裳是越发好了。
  董九枢心里纳了闷了,难道当年是自己瞧错了?那两个眉来眼去的不是看对眼的意思?
  一回说事儿说完了,他嘴上没关紧,还真给问出来了。柳彦姝听了也没生气,淡淡道:“人还能跟命争?没红萝卜还就不开席了?”
  董九枢看看她那样子,翘起大拇哥赞一声:“好气魄!”
  倒是兰吉儿在一旁听了,等董九枢一走,缠着柳彦姝细打听起来。柳彦姝正没个能好好吐一吐闷气的人,便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兰吉儿听了直骂:“臭男人!都是些没良心的东西!”尤其听到里头居然还有自己的事儿,更生气了,“去他娘的!要是小爷我喜欢的是姑娘,还能有他们什么事儿?!”柳彦姝听了细想想,忍不住笑起来。


第163章 出嫁前夜
  越荃要出嫁了; 正好悠然叟也要在京城逗留一阵子,便叫傅清溪往京城去; 既全了姐妹之情; 也正好考校考校她的功课; 顺便办些杂事。
  傅清溪接着了自家先生的书信; 便同主堡里的人说了,那边问过她的行程安排,就替她安排去了。
  到了日子; 她从另一处众人寻常进出的通道转到了书院的一处码头,一艘大船在那里等着。等她上去; 还以为这回会有多少人,居然只她一个。一路上饮食起居等事宜皆有人安排妥当; 与在书院时候相类,也无甚特别可说处。她作息亦如在书院时候仿佛,大半的时间不是在读书; 就是在推演。只偶尔有闲心时; 才会往外头去看看天水浮云、两岸景致; 顺便练一练化数之道。
  自从堪破了情关; 连如今化数推演都同先前不同了; 若要有比,从前化数是如在林中看林,如今则有些在山腰看林的意思了; 自己在看数,但是这数离自己却远了许多。
  如此一路用心; 一路体味,水上不计时日,这日就已经到了京城。
  码头下来,已经有车等着了。上去就先交了封悠然叟的书信给她,才驾车往越府去。信上说叫她先在越府呆着,过些日子自会叫人去接她。傅清溪看了心里大定,把这一路上新悟的点滴细细写了当做回信,便放下此事了。
  回了府里,先去见了老太太,几位太太们也都在,正好一起见了。
  四太太先开口赞道:“这丫头如今是长开了!怪道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果然不一样,比得我那几个跟村丫头似的了。”
  三太太也赞:“真是不一样了,这昆仑书院还真是个好地方。”
  二太太问她:“路上可累不累?水路过来的陆路过来的?”
  大太太道:“你的屋子前两天都给你收拾好了,嬷嬷丫头们也都在,一会儿先回去歇歇,这赶远路可是最累人不过的。”
  傅清溪一一对答了,老太太又把她叫到跟前,拉着手细看一回道:“怎么变了样儿了,从前总有些躲着人似的,如今可是堂堂正正的大人样儿了。”
  四太太道:“可不是长大了么!她们这几个年纪都挨着呢,这大姐都要出阁了,还是读了书才迟到这会子的。后头几个到时候连并连,都得跟着。前儿我们还说呢,这读书的时候是这样,一个出去了,没过两年,噼里啪啦都走了。这读书好歹还有假,还回来呢。这一个出阁了,恐怕后头也都紧跟着呢,到时候可就冷清了……”
  大太太说她:“你住嘴吧!老太太心里刚好点,你又说这个。”
  四太太笑道:“我不说这事儿就不这样了?还不如我早说说,叫老太太一早听习惯了,等真到那会子了说不定就觉着也不过如此了。”
  细说起来,才知道越苭去读的那个书院好似效果还不错,四太太一狠心,把越芝越苓姐妹也扔那里去了,预备今年明年再考一回春考,若是还不成,那便罢了。只托了娘家的关系,随便往哪个还凑合的书院混两年嫁人算了。越萦上年又考了一回,只是仍旧不太好。大太太同她提了挑人家的事儿,她只说自己还要读书,还想再考一回。大太太无法,也只好由她。
  这回越荃要出阁,不管在哪儿读书、读什么书的,都赶回来聚齐了。陈玉贤也先几天住越家来了,问起来才知道之前也来过越家的表妹邓奕欣,上年竟也嫁人了。几人说了都觉不可思议,还是越芃道:“她们那里不兴读书上书院的话儿,自然早些。”
  姐妹们相见,虽不过过了两年时光,却同从前大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