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便是新任的皇傅?”颜墨白懒散而问。
  许儒亦弯身而拜,平静而道:“微臣许儒亦,拜见摄政王。”
  “许儒亦?”颜墨白薄唇一启,“你便是,风靡京都的许家家主,也是,京都儿女角逐钦佩的公子亦?”
  许儒亦谦卑道:“摄政王过赞。”
  颜墨白轻哼一声,“本王可非是在赞你。而是叹息,刘老太傅的唯一徒弟,竟儒弱仁慈,窝囊无用。若让你来当皇上的皇傅,能教出个什么明君来!”
  许儒亦神色蓦地一变,“摄政王何须出口伤人?”
  颜墨白并不言话,反倒是转眸朝凤瑶望来,只道:“长公主随着国师在道行山上那几年,许是不知,皇上年幼时,先后将所有精力皆放在太子身上,并无真正照顾皇上,皇上自小便性子卑微,胆怯怕人,但心底却是精明得很,擅察别人的脸色。自打先后去世,长公主又重伤入驻别宫,皇上才兀自强大,小小之人则一直摆出九五之尊的模样,殊不知,人前是强装淡定,人后则畏惧脆弱,惠妃再在这时候稍对他体贴,皇上破天荒的感受到照顾,心思自然会倒向惠妃。”
  凤瑶冷眼凝他,“本宫母后临危托孤,岂会是对本宫的幼帝并不照顾?”
  “先后托孤,是因太子战亡了,她唯一的牵挂,便只有如今的皇上。先后对长公主临危托孤,只是要让长公主护住她的血脉,私心还是要让她的孩子继承皇位,若是不然,她为何不让长公主带着皇上出宫而逃,避世而居,安稳而活?为何还要让长公主一介女子,担负起大旭国之重任,甚至,用你的命,来护住大旭,报仇雪恨?”
  无波无澜的话,似是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全数撕破了。
  这一刹那,凤瑶目光陈杂,脸色微白,袖中的手也微微的发着颤。
  “皇族之中,本就不存真正的亲情。长公主,早该明白。皇上虽年幼,但性子成熟,擅察言观色,长公主若还将他当做孩童,许是日后,长公主不是败在别人手里,而是,毁在皇上手里。长公主莫要忘了,在水深火热的宫中长大,哪个孩童,会真正纯净如水?稚嫩懵懂?听说长公主六岁之际,不也是帮助先后,收拾了当时正得圣宠的庞妃?”
  凤瑶神色陡变,目光起伏的凝他。
  许儒亦听不下去了,当即朝颜墨白冷声而道:“微臣虽不知摄政王究竟为何会言道这番话,但摄政王非皇族之人,也未经历过宫中的水深火热,又怎会知晓皇室之中并无亲情?更何况,皇上如今的确年幼,思绪并不成熟,容易被人蛊惑也是自然,但皇上与长公主乃血脉之情,皇上便是再怎么亲近惠妃,定也不会疏离了长公主!”
  颜墨白淡漠无波的扫他一眼,“迂腐。”
  许儒亦微微皱眉,也不愿再与他多言,正要转眸朝凤瑶出声相劝,不料话未出口,幼帝已是怯怯的伸手拉了拉凤瑶的衣裙,只道:“阿姐,惠妃对征儿极好,征儿只是,不愿阿姐杀了惠妃。”
  凤瑶面色陈杂,并未言话。
  今日的所有话入耳,皆是厚重的盘踞在心底,挥之不得。
  她能在外人面前表露得淡定,却不能在自家幼弟面前一如既往的淡定,是人皆会有软肋,而她的软肋,便是自家这幼弟,他的一言一行,皆是深入她骨,排遣不得。
  这些日子,她以为她不辞辛劳的处理朝政,打压朝臣,却是独独忘了,自家这幼弟,少人陪伴,甚至对那惠妃,都能将他蛊惑。
  思绪翻腾,凤瑶静静的望着幼帝,并不言话。
  幼帝似是意识到了什么,面上越发怯弱,随即低低而道:“阿姐,征儿知错了,你别生气。”
  凤瑶暗自叹了口气,稍稍放缓了目光,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只道:“阿姐以前便说过,阿姐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征儿好,征儿长大就会明白。惠妃之事,阿姐不怪征儿,但阿姐并未有心杀惠妃,征儿只听惠妃之言,便责怪阿姐,难道阿姐在征儿心里,还无惠妃重要?甚至,征儿信惠妃,却不信阿姐?”
  幼帝急忙摇头,急得都快哭了,“惠妃方才一直在殿外求征儿,求征儿在爱姐面前说说,让阿姐放她一名。她喊得极为可怜,征儿,征儿就……”
  凤瑶叹息,“为帝,不可心软。阿姐知征儿虽小,但能明理,是以,阿姐不希望征儿莽撞而为。你看,身为帝王,还哭鼻子,倒让摄政王与太傅笑话了。”
  说完,开始为他擦拭脸上挂着的泪。
  幼帝强忍哭泣,扑入凤瑶的怀里,怯弱的道:“征儿知错,征儿只是不希望阿姐有事,不希望惠妃有事,但若惠妃要杀阿姐,征儿也会杀了惠妃。”
  凤瑶怔了一下,片刻已是恢复自然。
  随即她再度出声宽慰幼帝一番,而后才让幼帝好生在许儒亦身边学习,待幼帝认真点头,她才朝许儒亦示意一眼,随后领着颜墨白与一众宫奴缓步出了大殿。
  殿外,骄阳似火,闷热难耐。
  凤瑶面色复杂,一路朝凤栖宫的方向行去,并不言话。
  颜墨白踏步而来,已是行在了她身边,平缓而道:“皇上被惠妃迷惑,长公主如何不心狠的处置了惠妃,一劳永逸?”
  凤瑶嗓音幽长,“摄政王今日插手的事太多,怎么,此际连皇上与惠妃之事,都要插手了?”
  说着,话锋一转,“皇上被惠妃蛊惑,是以处置惠妃之事,自得从长计议,若处理得急了,难免让皇上心生疙瘩,心底难安。”
  他轻笑一声,“长公主对皇上倒是极好,体贴备至,所有风雨皆为皇上挡了,但如此之举,怕也并非好事,说不准日后,皇上还会恨上长公主,怪你太过管他,甚至,怪你让他成了傀儡。”
  傀儡?
  凤瑶眼角一挑,低沉而道:“待得征儿成人,行事能有分寸之际,本宫自会让他掌握实权,岂会让他成为傀儡。摄政王有心在此挑拨,还不如,出宫回府,本宫也可好生清净清净。”
  “微臣并非挑拨。而是,皇族之中,无论兄弟情义,姐弟情义,在涉及到权利与地位面前,皆脆弱得不值一提。微臣今日之言,也不过是斗胆提醒长公主罢了,若长公主不喜,微臣,不说便是。”
  说着,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嗓音一挑,“长公主择许儒亦为皇上的皇傅,可是因他是刘太傅的徒弟?”
  凤瑶转眸扫他一眼,淡漠无温的道:“本宫择他为皇傅,自有本宫的道理。”
  他神色微动,仍不放弃,懒散平和的问:“那长公主究竟看上他哪点?”
  “便是看上他哪点,也与摄政王无关。”
  “许儒亦虽能在商场叱咤风云,但不一定适合宫闱,也不一定适合教导一国之君。若用他那点文墨与道理来教导皇上,说不准就将皇上往商贾市侩方面教了。再者,今日长公主也瞧见了,他连皇上生气都应付不了,又何能真正教得了皇上?”他嗓音依旧缓慢,平和如常。
  凤瑶着实不愿与之多言,只道:“皇上生气,许儒亦应付不了,是因许儒亦遵守君臣之礼,不愿越距。难不成摄政王要要求他如你这样,即便皇上恼了,便用戒尺威胁?”
  “武力调教,也并非不可。恕微臣直言,让皇上从小惧长公主,长公主以后的日子,定会好过。而皇族之中,‘威慑’这二字,倒也重要。”
  是吗?
  这大蛀虫,竟也要对她讲道理了。
  只是今日琐事缠身,精力不够,是以,这人一路跟着过来,她竟也极为难得的不曾对他大发脾气,甚至肆意动手。
  再者,以前几番在他面前吃亏,而今换种方式相处,纵是仍会在他面前碰上软钉子,但总比往日气得心口发痛,甚至差点一命呜呼要来得强。
  在她还未强大到能对他随意呵斥与威胁的程度,对待这种蛀虫啊,淡漠应对,随意应付,倒是好得多。
  “本宫觉得,威慑二字在本宫与皇上之间,并无用处。皇族争斗虽是恶劣,但皇上,定会是仁君,不会让本宫失望。”凤瑶默了片刻,才低沉而道。
  说完,话锋一转,“只不过,摄政王今日的话倒是反常得紧,甚至还言道皇族之中并无真情,说得倒像是摄政王本是皇族之人一般。”
  这话一落,她目光沉寂无波的朝他落去。
  他神色几不可察的幽远半许,却也仅是片刻,他便朝凤瑶勾唇而笑,“长公主倒是高看微臣了。”
  凤瑶淡道:“是否高看,倒也不重要,只是本宫倒是听说,摄政王以前乃边关守将,因战功赫赫才被父皇招入京都,但在这之前,在摄政王还不是边关守将时,摄政王的身份,又是什么?”
  他淡定从容的迎上凤瑶的眼,语气平和无波,“怎么,长公主对微臣感兴趣了?”
  说着,似是感觉极为新鲜,“说来倒也奇怪,前几次长公主对微臣倒是鄙夷针对,但今日,长公主竟愿意与微臣闲说了。”
  凤瑶收回目光,阴沉而道:“摄政王何须转移话题。”
  他稍稍敛了面上的笑意,瞳孔也略微幽远,只道:“若说,微臣乃孤儿出生,无父无母,加入边关守将的阵营,只为,混口饭吃,长公主可信?”
  这话一落,他静静的朝凤瑶望着。
  凤瑶唇瓣淡勾,低沉而道:“看来,摄政王仍是不愿说真话。若摄政王当真孤儿出生,摄政王的言行举止,又如何会风雅卓绝,便是连用膳的动作,都极为雅致有礼,岂能是孤儿出生所为?”
  他顿时勾唇一笑,目光明灭不定,“长公主这是在夸微臣风雅?微臣倒是不知,一直鄙夷挤兑微臣的长公主,竟也会认为微臣风雅。”
  这人脸皮倒是极厚,此际竟是又被他将了一军。
  凤瑶神色微沉,也不愿再多与他交谈,待抬眼扫了扫不远处的殿宇,随即驻足下来,低沉而道:“御书房便在前方不远,本宫得入殿批阅奏折,摄政王此际,可是该出宫离去了?”
  他笑得儒雅,“长公主忙你的便是,微臣,去太医院看看。”
  竟是还念着柳襄。
  凤瑶眉头一皱,“摄政王当真要逆本宫之意?”
  他抬眸将凤瑶打量了好几眼,随即懒散而道:“小小的一个柳襄,竟得长公主如此庇护,便是微臣几次要求见他,都得长公主阻拦。若说那柳襄无问题,微臣,是绝然不信的。”
  说着,嗓音一挑,继续道:“也罢,有些事,无需急在一时,长公主也无需再戒备微臣了,微臣此际,出宫便是。只是,宫中刺客之事,望长公主好生警觉,若宫中人手不够,让王能在京都的校场调兵便是。那王能啊,这两日倒是在京都校场认真得紧呢,他倒是根好苗子,又能为长公主拼命卖命的选拔人才,长公主,倒得好生重用。”
  这厮竟知晓王能在京都校场之事?
  凤瑶瞳孔几不可察的缩了半许。“京都校场,可是有摄政王的人?”
  他顿时笑了,“微臣好歹也是武将出身,回得这京都城内,无地儿练拳脚,便也会常去京都校场练。那里的兵力,微臣大多熟悉,至于哪些人可得重用,微臣也知晓。不若,微臣此际便为长公主拟出十个名单,长公主先看看,说不准到时候王能再给长公主推荐他看重的人时,许是也会推荐微臣写的那几人也说不准。”
  平缓无波的嗓音,无端嘚瑟。
  这厮顶着两个黑眼圈跟了她一天,却在这要离开之际,再度肆无忌惮的伸手拆她的台。
  凤瑶神色微沉,淡漠出声,“既是摄政王觉得那校场之中有可用之人,为何你不亲自提携,发展为你的党羽?”
  他懒散而笑,“微臣仅是摄政王罢了,也无太大壮志,如此,培养武将作何?若当真培养了,说不准还得被人说成包藏祸心。再者微臣这人,最是不喜麻烦,也不喜被人骂,长公主若是不信,日后多与微臣接触便知晓了。”
  凤瑶冷眼观他,并不言话。
  他也不多言,踏步便朝不远处的御书房而去,嘴里懒散而道:“微臣去给长公主写名单。”
  凤瑶满目深沉的朝他脊背扫了两眼,也未出声阻拦,仅是缓步跟上。
  御书房内,颜墨白片刻便已写好名单,随即将未干的墨纸递给凤瑶,而后便主动干脆的出声告辞。
  待他离去,凤瑶才垂眸而下,仔细观看,才觉颜墨白的字,龙飞凤舞,精致却又大气,着实漂亮得紧。
  入夜,遣去摄政王府数银子的宫奴已是归来,只道是百官的捐银,不止分毫未少,甚至还多出了两万两,且全数银子,也已在黄昏之际全数送入国库。
  听着这话,凤瑶微怔,但心底终归是踏实了几许。
  银子入库,便意味着江南的灾患能够解决,但救济的银子也只能解当时之需,若真要一劳永逸的解决灾民生存问题,无疑得,修堤坝,开灌溉,从而,兴农,兴渔,让老百姓能凭自己的双手吃得起饭才是。
  殿外,天色已黑,宫灯四起,明如白昼。
  凤瑶终于是停下了墨笔,出了御书房,随后直朝幼帝的寝殿而去。
  灯火上浮,禁宫也一片寂静。
  而待凤瑶行至幼帝的寝宫前时,则见赢易也被宫奴簇拥而来。
  凤瑶瞳孔微缩,驻了足,青丝被夜风吹得略显凌乱。
  她伸手捋了捋头发,低沉无波的朝赢易瞧着。
  这时,赢易已朝她缓步过来,待站定在她面前,便恭敬出声,“皇姐。”
  凤瑶淡漠观他,“来见皇上?”
  他缓缓点头,低低而道:“今日母妃因贴身婢女溺亡之事受了刺激,情绪不稳,在未经思量便来皇上殿外诬陷皇姐,以至皇上与皇姐关系略微失和。今日,臣弟担忧越解释越乱,是以不敢过来多做解释,但臣弟心底不平,的确觉得歉疚,是以,如此终归还是忍不住过来了。”
  说着,抬眸朝凤瑶静静的望着,“此际既是遇见了皇姐,倒也正好。赢易在此,替母妃给皇姐赔不是。望皇姐大人大量,饶她一次。赢易,定对皇姐感恩戴德。”
  凤瑶目光深了几许,心底也漫出了几许复杂。
  “本宫着实看不透你母子二人了。惠妃肆意惹事,你则积极灭火,一人充当恶人,一人充当好人,在皇上面前,倒是演得极好,配合得也天衣无缝。今日,惠妃之举,让皇上责怪本宫,而今皇上心绪刚刚平和,你则又来亲自赔罪,凭皇上温良之性,定又觉得你贴心周到,对你更是倚重。三皇弟与惠妃皆如此能耐,又何须,对本宫赔罪?”
  赢易眉头一皱,“母妃今日,确因受了此际,是以才心绪不稳。望皇姐念在她昨夜才被烧了寝宫,今日又失了贴身婢女,饶她一次。而赢易之心,早也皇姐坦明。赢易只愿入得沙场,为国效力,甚至有机会便杀得大盛贼子,为父皇与太子皇兄报仇,望皇姐,相信。”
  这一个二个的都来让她相信,她如何能信得完。
  只是目前为止,这赢易看似并未做什么出格之事,但却不得不说,一个惠妃倒容易对付,但若将赢易留在宫中,无论是对自家幼弟还是她而言,都绝非好事。
  “本宫也非冷狠无情之人,惠妃便是野心磅礴,但本宫看在皇上面上,也饶了你们一回。如今,大旭刚从国破中存留下来,举国破败狼藉,而你作为我大旭皇族,自也该为我大旭分担才是,若此际国难之际你与你母后还得争夺皇位,乱我大旭纲纪,岂能对得起大旭的列祖列宗?”
  赢易神色微变,“臣弟也知大旭国难,臣弟也愿大旭安好。是以,臣弟与皇姐的心是一致,只愿,为大旭效力,让大旭越来越好,其余的,臣弟并未想过。”
  凤瑶深眼凝他,并未立即言话,待半晌后,她才低沉而道:“如此,便是最好。若大旭能昌盛,本宫对你母子,定也不会亏待。”
  “多谢皇姐。”
  “你愿入驻边关之事,本宫已是考虑过了,既然你执意要去,愿为国效力,本宫,自无立场阻拦。只不过,你且要知晓,边关可非皇宫,且战场上刀剑无眼,你可受得?”
  他静静的凝着凤瑶,认真而道:“无论是否受得,臣弟心意已决,日后,无论是困难重重还是其它,臣弟,皆会坚持。”
  凤瑶神色微动,一时,心底倒是略生怅惘。
  不得不说,这赢易年约十五,但却能知进退,看似稳重,若他不是惠妃的儿子,她重用于他,也非不可。
  只奈何,只奈何啊……
  “也罢,你觉得,哪日出发边关何时?”凤瑶默了片刻,低沉而问。
  他并未犹豫,低声而道:“若皇姐答应,三日后,臣弟便可启程。”
  凤瑶低缓道:“行。一千精兵护你过去,可够?”
  他垂眸下来,答得格外厚重与认真,“无需精兵护送,只需一人领臣弟过去便行。”
  凤瑶瞳孔微缩,落在他面上的目光也明灭不定,思绪,也周折蜿蜒,竟觉得此际强忍心绪甚至认真回话的他,像极了往日被她打得鼻青脸肿却又紧咬牙关对她认认真真讲理的孩童。
  只可惜,当年的姑苏凤瑶,顽劣成性,听不进去道理,而如今的姑苏凤瑶,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