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出去,怎奈他不愿再斩龙帮如此猖獗,再这样闹下去。
    见岳大人主动要去,阉党怎会拦着,巴不得他现在就走呢。魏忠贤给了顾秉谦一个眼『色』,顾首辅当即站了出来,先是大赞岳肃一番,然后强烈支持岳肃前往山西平『乱』。
    接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阉党官员纷纷表示,支持岳大人,因为是岳肃主动请缨,方从哲想拦都没法拦。朱由校犹豫一下,自己现在真不愿让岳肃离开,可和江山社稷相比,什么都是次要的。于是,他做出决定——准!
    “岳爱卿听旨!”
    “臣岳肃接旨!”
    “现封岳肃为陕、川、山西、山东、河南五省总督,赏尚方宝剑,节制陕西、四川、山西、山东、河南五省官员,督师剿匪!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朱由校在金殿之上,大声说道。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岳肃现在都已经是内阁大臣,刑部尚书,这等职务外放出去,当个巡抚实在不成体统,有些太小,所以只能加封为总督。
    岳肃谢恩之后,再次说道:“启禀皇上,眼下朝中缺兵少将,正乃用人之际,恰逢今年是武举会试之年,不少武举人前来应考,臣有意暂停今年武举会试,调一众武举人投身军旅,授予官职,为国效力。”
    他这次出兵山西,确实是没有什么人用,不召点武举人,怎么上战场打仗。对于他的建议,朱木匠立刻准奏,并再行下旨,调兵马两万,随同岳肃出京,前往山西。
    岳大人其实已经做好出京剿匪的准备,再次领旨,并向皇上讨情,想将京中剩下的十二门红衣大炮一并带去。这点小事,皇上怎会不准。
    ****
    一切准备就绪,岳肃于次日点齐人马,带上新科武举人,以及红衣大炮前往山西。这次跟随他一并前去的有金蝉、童胄、铁虬、厉浩荃、李忠、周二猛、王元化、蒋杰、吴加省。
    女眷家属一概没带,全部安置到刑部尚书府邸,毕竟是去打仗,行军途中,实在不方便。
    来到山西,已是秋日,大令早已传达,山西武将皆要率兵赶往太原汇合,倘有怠慢,斩。
    待他一到太原,太原城外是人山人海,放眼瞧去,行营一望无际,
    岳肃也不进城,就地扎营,传令一干将领,全部赶来总督行辕点卯。不消一刻,各军参将以上官员纷纷赶来,岳肃一一点名,寻问武备。到此的兵马共计五万,加上岳肃带来的,合计七万,这么多人,要是连区区斩龙帮的叛匪都无法平定,岳肃心里想着,一头碰死也就是了。
    不过他可没有像熊廷弼那般大意,整军之后,下达军令,什么十三禁令五十四斩通晓各军,如有违犯,定斩不赦。跟着,发兵直奔潞安府。
    数日之后,大军来到潞安,斩龙帮的素质,明显要比白莲教强上不少,没有打一城、丢一城,潞安城内有叛匪五千,全是精锐。据山西巡抚刘策汇报,曾发兵两次攻打,都没有攻克。
    岳肃现在拥兵七万,怎将小小潞安府放在眼里,下令将潞安团团围住,东、南、西三门各有一万兵马驻扎,只需防备叛匪逃窜,待机而动,自己亲率四万人马,在北门扎营,修建攻事。
    要想打仗少死人,配备的攻事必须要强大,岳肃从北京带来红衣大炮,以及箭楼冲车,山西这边的箭楼、大炮也都运来,只是口径要比红衣大炮小上一些。
    三十余门大炮先行摆好位置,箭楼箭楼在后,兵马排在最后。安排妥当,岳肃下令开炮,叛匪哪里见识过这个,“轰隆隆”一顿大炮,就将守在城上的叛匪轰的是七荤八素。
    一个个大铁球将城墙砸的砖瓦『乱』飞,即使在垛口在藏着,也有被砸死的可能。三十四门大炮各发四炮,这就是一百多炮,待到炮声停歇,再往城上观望,连个『露』头的都没有。
    岳大人并没有立刻趁机攻城,而是将箭楼推上去,在能够到城墙的位置停下,向上『射』箭。
    这又是大炮,又是弓箭,守在城上的叛匪是毫无抗衡之力,尤其是这红衣大炮,纯荷兰进口,威力惊人,几炮下去,将潞安城墙都快撕裂了。
    大炮在那个时候,两分钟能发『射』一炮,已经是质量上乘,对付骑兵,有些白扯,可在守城和攻城的时候,就能体现出威力。再加上现在,敌寡我众,叛匪窝在里面都不敢出门,大炮的威力更是展『露』无遗。
    经过一个时辰的炮击和箭楼『射』杀,城墙已经被打出两个缺口,城墙之上,除了尸体,再一个活口也没有。这么危险的地方,除了死人,谁还敢留在。
    见时机成熟,岳肃下令攻城,平地交锋,四万对五千,简直就不用打。别看官军的战斗力不强,但叛匪之中,也不过少部分是骨干,其余的都是百姓,战斗力自然也强不到哪去。
    城中巷战半日,叛匪基本全被肃清,当然,也有一些逃到民宅和投降的。
    岳肃张榜安民,让城内百姓举报揭发,只要交出叛匪,皆有赏赐,如敢包庇,按通匪罪论处,杀无赦。
    对于投降的叛匪,岳肃也没有使用怀柔政策,管你是不是寻常百姓,但凡随同叛匪作『乱』,一概坑杀!
    他可不管什么杀降不祥,当初在铜仁当知府时,已经杀了不少投降的叛匪,还差你们这些。治『乱』世当用重典,要是今天不杀,别的地方,附逆的百姓,必然心存侥幸,先行和官军抗衡,见抵挡不住,便行投降。天下间,哪有那么多好事,在别人面前或许行得通,在岳大人面前,那是休想。
    拿下潞安,岳肃休整三日,兵马开往平阳府,平阳的叛匪,早在岳肃大军拿下潞安的第三天,闻风而逃。‘岳剃头’太狠了,投降都得坑杀,谁还陪你玩呀。
    轻松拿下潞安、平阳二府,岳肃派人回京报捷,他当然也要做点徇私的勾当,保举金蝉、童胄、铁虬、吴加省为游击将军;李忠、周二猛、王元化为把总;随行的蒋杰被说成从山东调来,作战有功,升游击将军。
    参将以下的职位并不高,基本上总督一报就准,更何况是岳大人呈上去的,自然毫无悬念。
    接下来,岳大人也没闲着,出兵将潞安、平阳周边被叛匪占据的县城全部收回。那里的叛匪也是闻风而逃,但将城内的财物和粮食悉数带走,捎带脚还向百姓大肆抢掠一番,搞的百姓是家无余粮。
    岳大人知道这个消息,只能发军粮赈济,并向北京催粮。可以说,没有了粮草还怎么打仗,大军也不能继续朝陕西进发。
    朝廷那边,倒是不缺饷银,从魏广微等官员府上,抄了差不多有一千万两银子,还不算珠宝、古玩等物。但粮食实在不多,熊廷弼出兵带走不少,岳肃出兵,又带走一些,哪还有东西了。这也就是岳肃,皇上怎么也得帮着想办法,没粮不要紧,咱拿银子充抵,你在那边买粮就是。朱木匠当即下旨,调白银一百万两,发往前线,交给岳肃。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百万两银子出京之后,却出了闪失。
    第七十五章五省总督
    第七十五章五省总督,

第七十六章 飞狐口
    第七十六章飞狐口
    直隶广昌县。明时的广昌县,即是现在河北的涞源县,在古时还有一个别名,叫作飞狐县。
    之所以得名,全是因为距离太行八陉中的飞狐口较近。
    这一日,五军都督府游击将军淳于秀猛率兵三千,押解一百万两军饷,打广昌官道而来。从广昌去太原,要比走别的路近许多,淳于秀猛也想图个便捷,就走了这条路。
    虽说是朝廷的地盘,往日也没有什么抢匪出没,只是这条路人烟较少,于路特别安静。
    天近黄昏,按照行程来看,再有不到一个时候,便要赶到广昌县,可以在那里睡一个好觉。可就在这个时候,前面沙尘四起,有上千人堵住了去路。
    为首之人,胯下高头骏马,一身白衣,看那文静的外表,怎么瞧,也不像是土匪。不过这白衣文生公子确实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他是叶丈夫。
    “你们是干什么的?”看到对方来势不善,淳于秀猛大声喊道。
    “干什么的?你猜呢?”叶丈夫冷冷说道:“识相的,赶紧将身后的车仗留下,否则的话,就一个也不要走了!”
    车仗上装的都是银子,整整一百万两的军饷,要是留下,淳于秀猛不被千刀万剐才出鬼了。他瞧了眼对方,见左右不过一千来人,可自己手上,带有三千人马,倘若被这么点人把军饷抢了,自己活着也真就没什么意思了。
    他抽出腰间佩剑,大声喊道:“弟兄们,给我上,杀光叛匪,人人有赏!”
    从北京城出来的兵大爷们,实在是没有什么战斗力,好在看出对方人数不多,也知事态严重,这才在淳于将军的指挥下,抡起兵器冲了上去。
    叶丈夫轻笑一声,说道:“不自量力。”跟着将手中纸扇一摆,他身后人马呼啸而上,直奔官军冲去。叶丈夫所带的这一千人,都是斩龙帮的精锐,要是说遇到什么关宁铁骑,那肯定是白给,不过碰上北京城的兵大爷,那可是一点也不畏惧。把家伙一抡,像切瓜劈菜一般,将一名名官兵砍翻在地。
    眼瞅着同伴相继倒下,兵大爷们才明白对方为什么敢以一千人来劫他们三千人,原来这么能打。见风头不对,大家伙小命为重,那是掉头便跑,斩龙帮的叛匪则是紧追不舍,一口气追出去,又砍到百余人,轻松将百万两军饷抢到手中。
    负责押运军饷的淳于秀猛见大势已去,手下兵马四散奔逃,自己要是或者回去,还不如现在死了。当下提剑自刎,为国捐躯。
    斩龙帮叛匪将军饷车仗围住,略一盘点,总共三百四十个大箱,百辆骡车。一个大木箱中,能装三千两银子,一车下来,能有一万多两,在叶丈夫的指挥下,大家伙把车一赶,直奔飞狐口而去。
    前面说过,飞狐口是太行八陉之一,所谓八陉,就是通往太行山的八个进出口。太行山巍峨无比,并不是说随便就能上下的,尤其是骑马、赶车,只有从这八个进出口才能进入山中。
    太行山自古就是军事重地,穿越延袤千里、百岭互连的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被成为太行八径,是三省边界千峰耸立、交错山岭之间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到了战『乱』之年,都设有隘口,屯兵把守,也就是大明朝和平久了,这太行山已有多处不再屯兵。这八陉分别是轵关陉。轵,战国时魏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轵关陉在济源县西十一里处,关当孔道,因曰轵关。形势险峻,自古为用兵之地。太行陉。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三十五里处,陉阔三步,长四十里。沿陉北上太行,在山西省晋城之南的太行山上,有关名曰“太行关”。又称天井关,雄定关。形势雄峻,素称天险。由此陉南下可直抵虎牢关,是逐鹿中原的要陉之一。白陉。在河南辉县西五十里处。据此陉可南渡黄河攻开封,东可向大名进击,北可窥安阳,邯郸,是个可攻可退可守的军事要地。滏口陉。在今河北省武安县之南和磁县之间的滏山。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与晋的孔道。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陉。井陉为古关名,又称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井陉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其军事地位十分重要。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该陉位于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和蔚县之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蜿蜓百余华里。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蒲阴陉。在今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山岭有紫荆关,也称子庄关。宋时称为金陂关,元、明以来始称紫荆关。其地峰峦峭峙,仄陉内通,是达山西大同的军事要隘。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古名军都山,军都陉有关曰居庸关,因其在居庸山中而得名。又称军都关。北齐称纳款关,唐曰蓟门关。其地层峦叠嶂,形势雄伟,悬崖夹峙,巨涧中流,奇险天开,古称要隘。此陉是古代出燕入晋北去内蒙塞外的咽喉之路。
    叶丈夫率人上了纵横八百里的太行山,不仅犹如石牛如海,同时也是对北京城的一大威胁。而叶丈夫上山之后,仍然不太安分,不仅扯旗造反,还大肆招兵买马,抢掠周边。
    丢失军饷的败兵逃回北京,为减轻罪责,立刻宣扬起叛匪的厉害。原本叶丈夫只带了千把人,可在他们嘴中,一下子就翻了翻,一万多人。甚至在以讹传讹之下,叛匪数量竟然被他们加到五万。
    这个数字,着实将朱木匠吓了一跳,立刻下令五军都督府与河间府地方派兵围剿。
    很快,五军都督府发兵一万,河间府地方出兵两千,攻打飞狐口。叶丈夫似乎并没有将官军放在眼里,竟堂而皇之地将大营设在半山腰,率众抵挡。
    上打下不费蜡,靠着有力的地形,叛匪数次将官兵打退,官兵死伤惨重,而叶丈夫亮出来的兵力,也不止当初抢劫时的一千,当然也没有谣传的那么多,能有五千左右。
    就靠着五千人,把官兵打的是落花流水,甚至在一天晚上,叶丈夫趁夜劫营,彻底将官兵打回家。
    一万多官兵战败,还是在距离北京的飞狐口,朱木匠真的有些慌了,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剿灭叛匪,解除北京城的警报。别的地方造反,毕竟离京城还远,飞狐口那里,离京城太近,说句不好听的,只要一夜奔袭,搞不好第二天早上,就能出现在北京城外。
    皇上害怕,不少大臣也害怕,天晓得飞狐口的叛匪能有多少。经过一番商议,最后决定,还是把在山西的岳大人先行调回来,待扫平眼前的叛匪,再回去也不迟。
    圣旨很快传到山西。岳肃因为粮草拿去济民,剩下的实在不多,正在潞安府外扎营,等待朝廷的增援。朝廷在广昌县丢了军饷的消息,他已经听说,但是具体怎么回事,还不太明白。正打算上本寻问,偏巧今天圣旨到达,命他回军前往飞狐口剿匪。
    皇上的圣旨怎能违背,但七万人马不可能都带着,否则叛匪一旦打回山西,该如何是好。他传令,命山西巡抚率这里的五万大军,继续原地驻扎,等候朝廷粮饷,伺机而动。自己回师直隶。
    就在他打算启程的头一天晚上,蒋杰来到他的帐内。对于蒋丈夫,岳肃可是相当倚重,见他到来,连忙看座。二人坐定,客套两句,蒋杰便单刀直入地说道:“大人,末将以为,回师去飞狐口剿匪,实在有些不妥呀。”
    “丈夫为何如此说?”岳肃好奇地问道。
    “眼下我军士气正旺,陕西那边又传来消息,叛匪久攻庆阳府不下,士气大挫,只要我军联合孙居相的兵马,前后夹击,破贼指日可待,一旦回师,必然给叛匪喘息的机会,陕西那边的局势,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模样。再者说,太行山纵横八百里,要想将山上的叛匪歼灭,谈何容易,叛匪见大人兵至,一旦不敌,窜入山中,以我军的战力,若分头追踪,必被逐个击破,若不分散,怕是永远才寻不到叛匪的下落。”蒋杰说道。
    “你说的意思,我也明白,但圣旨在此,不得不从。而且我军无粮,即便前赴陕西,也无法破敌。现在只能按照皇上的意思去做。再者,飞狐口这个地方,我也听说了,距京城太近,不管叛匪有多少,实在是掣肘之患,不得不除。丈夫帮我想想,有何良策,能将山中的叛匪一网打尽。”岳肃问道。
    “光靠我军的兵力和战力,想要在太行山上破敌,万是不能,除非请一帮手,或有取胜的可能。”蒋杰毫不隐讳地说道。
    “哪个帮手。”岳肃好奇起来。
    “是这个人……”
    最近的状态,只能用一个糟透了来形容。小翼现在,仿佛已落入低谷,好在有各位书友不离不弃的支持。在这里,小翼再次对大家说一声谢谢。小翼保证,一定会尽快调整状态,写出更好、更精彩的故事,来回报大家。
    第七十六章飞狐口
    第七十六章飞狐口,

第七十七章 祭旗
    第七十七章祭旗
    岳肃率军两万,离开山西,赶往飞狐口。一路之上,都派流星探马去飞狐口一带打探消息。据探子回禀,自飞狐口上的劫匪打败朝廷兵马后,更加猖獗,时不时地前往周边村落洗劫、『骚』扰地方。不但如此,还大量招募本地流民和市井无赖,搞的声势更壮。
    朝廷那边,又下旨意催促岳肃行军,早日抵达飞狐口平定反贼。
    这一日,岳肃终于抵达飞狐口,大军在飞狐口下安营扎寨,并率各部将领到口子下视察敌情。飞狐口恰当太行山脉和燕山、恒山山脉的交接点。平均海拔1500到2500米之间,最宽处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处,只有二米到三米,仅可错过一辆牛车骡驮。在制高点,列有营盘,想来就是抢匪的大营了。这么攻上去,对方居高临下,有多少人也不够死的呀,看来又得动用红衣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