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学有匪-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会化险为夷的。
  赵清禾重重点头,感激得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叶阳临走前,只对她道了一句:“不要放弃,老天自有公道,赵家定能安然渡过这一劫。”
  可惜,谁也不曾放弃,行刑的日子却来得太快了。
  老天留给他们的时间实在太少,骆秋迟与闻人隽还没能赶回来,那西夏神医也尚在路上,梁帝已经命人去牢里将赵家上下提了出来,亲自监斩,以儆效尤。
  那一日异常的冷,清晨薄雾弥漫,风中带着湿冷的凉意,天地间一片萧瑟。
  姬文景起得很早,像往日一样梳洗换衣,面无表情,只是将一颗珊瑚珠郑重地揣进了怀中。
  他有条不紊地打开了柜子,拿出了最下面的一方紫檀木匣,木匣中放着两样东西。
  他凝视了片刻,修长的一只手缓缓伸出,将那两样东西都摩挲了一遍后,这才盖上紫檀木匣,挺起脊背,目光坚定地出了门。
  整个过程无声而平缓,走进薄雾中的那道背影,却带着一股头也不回的凛冽悲壮。
  法场外围满了书院师生,不少人眼眶红红的,看着场中赵家即将行刑的几百口人命,忍不住落下泪来。
  孙左扬捏紧双拳,望向长空下那道纤秀身影,再压抑不住内心那股悲恸,血红着一双眼,咬牙就想冲进去时,却被身后的孙梦吟紧紧拉住,她眼中也含着泪,颤声道:“大哥你冷静点,冷静一点!不要冲动啊,你已经尽力了,事已至此,你不要再把自己搭进去了啊!”
  孙左扬像头笼中困兽,胸膛剧烈起伏着,双唇几乎快咬出血来,身子挣了挣却终是埋下头,呜咽着失声痛哭。
  他旁边的付远之望着寒意凛冽的刑场,一语未发,只是眸中布满了沉重的悲伤。
  法场内,赵清禾跪在高台上,环顾四周,仍然没有看到那道她心心念念的身影。
  水雾渐渐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想,他大概是不忍来送她最后一程的吧?
  毕竟这样残忍的事情,若易位而处,换过来要她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去,她也是做不到的……
  日头一点点升起,梁帝坐在监斩席上,一脸肃然,眼看时辰将至,他伸手从案上的签筒中,拈起了一只红色的令签,慢慢摩挲起来,等着那个最后的行刑时刻到来。
  便就在此时,长空之下,一人携一只木匣,旁若无人般地走进了刑场中。
  冷风拂过那张清冷俊美的脸庞,他墨发如瀑,衣袂飞扬,不顾周遭惊诧愕然,只目不斜视,一路走向行刑台上的赵清禾。
  围在刑场外的书院师生几乎快要沸腾了,人人不敢置信,又激动莫名:“姬世子,是姬世子!”
  孙左扬抓着铁丝网,也沙哑着声音难以置信道:“姬文景?!”
  旁边的付远之亦是眸光一紧,不可思议地望着那道平静又凛然的背影。
  姬文景挺直着脊背,无视周遭喧杂,一路走到了行刑台下,对上了赵清禾噙满泪水的一双眸。
  她长睫不住颤动着,他来了,他终于来了,他要来送她最后一程了……
  长空下,他们四目相对,风掠起长发,仿佛天地间只剩下彼此。
  监斩席上的梁帝一拍案几,厉声道:“姬世子,你在做什么?怎敢擅闯法场?”
  梁帝知他与赵清禾情意非同一般,此刻见他不答话,更加恼怒:“你简直胆大包天,马上就要行刑了,竟还敢一个人闯了进来,你当这是你家中吗?你意欲何为,难道你要劫法场不成?”
  “不是的。”
  姬文景终于开口了,只是头也未回,薄唇轻启,背对着梁帝吐出了这清晰的三个字。
  他依然望着行刑台上的赵清禾,温柔地笑了起来,缓缓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令全场震惊的话——
  “我是来娶亲的,天地为媒,红珠为聘,来娶我心爱之人。”
  他说完,猛然将身上的外袍一脱,长袖翻飞间,里面竟是一袭鲜艳如火的喜服,他取出贴身揣着的那颗珊瑚珠,向赵清禾递去,是一个虔诚无比的姿势。
  满场震惊难言,众人倒吸口气,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场上彻底沸腾,像炸开了锅一般,就连梁帝都是难以置信,喉头动了动,一时说不出话来。
  姬文景却对周遭动静充耳不闻,只是打开了手中那方紫檀木匣,里面竟是一套美丽的嫁衣,与他身上所着俨然一对。
  他走近那行刑高台,对着风中那张早已落满了泪的脸柔声道:“清禾,这是我母亲留下来的嫁衣,你喜欢吗?”
  赵清禾泪花闪烁,早就听不见旁边的声音,眼中只能望见那道俊挺的身影,她点点头,泪水落得更汹涌了。
  姬文景便笑了,捧着那嫁衣,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步步走上了高台。
  他走到她身边,她双手被捆在身后,动弹不得,他便直接将那件美丽的嫁衣披在了她身上,对她轻轻道:“今日你是最美的新娘,我母亲看见这一幕也定会高兴万分的。”
  冷风飒飒,场上弥漫开一股凄美动人的氛围,人群中隐隐有泣声传来,一时间竟无人去阻止他的举动,就连梁帝都看呆了,双眸沉沉,不自觉握紧了手中的令签。
  姬文景一撩衣摆,也跪在了行刑台上,他与赵清禾两两相望,像要完成一种仪式般,对天地,对彼此,对着赵清禾的家人亲族,郑重其事地叩首三拜。
  冷风拂过他们的衣袂发梢,当三拜的仪式完成后,姬文景拉起了赵清禾,温柔地笑了笑:“清禾,我们现在是夫妻了。”
  满场安静无声,不少人落下泪来,监斩席上的梁帝也心生恻然,却终是深吸口气,长声道:“好了,姬文景,你现在闹够了,堂也拜了,亲也娶了,该心满意足了吧?”
  “朕念在你是姬家人的份上,不予你追究,权当你为心爱之人送别一场,你快从行刑台上下来吧,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时辰就要到了……”
  梁帝正催促间,行刑台上的姬文景却置若罔闻,依旧拉着赵清禾,甚至还为她将一缕乱发别到了耳后,他在风中笑了笑,轻轻对她说了九个字:
  “吾妻,别怕,为夫在这里。”
  说完,他一拂袖,霍然站起,目光扫过全场,一记高声响彻长空——
  “不能行刑!”
  一块烫金令牌被高高举起,亮在了众人眼前,姬文景对着梁帝扬声道:“陛下你可识得此物?”
  他手中举起的,正是他从那紫檀木匣中取出的另外一样东西,一样对姬家至关重要的“护身符”!
  “此乃当年献帝亲手所赐的免死金牌,保的不是姬家哪一个人,而是姬氏一整个家族!”
  振振有词的声音回荡在刑场之上,姬文景昂首挺胸,无所畏惧,一字一句:“献帝有令,凡姬家之人,无论犯下何事,都不可追究,免罪免罚免刑免死,永保姬家世代长宁!”
  他挥袖一指行刑台上,披着嫁衣的赵清禾,高声道:“方才我已与赵清禾拜过天地,她如今便是我的妻子,是我姬家的少夫人!”
  “她的父母,便是我姬文景的父母,她的亲族上下,便是我姬文景的亲族上下!”
  “今日这刑场之上,全部都是我姬家的人,敢问陛下如何能斩?”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十日之期

  ☆、第九十九章:十日之期

  
  姬文景在刑场上的一场娶亲,震惊了朝野民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无不唏嘘感叹,大赞一番他的胆魄与深情。
  但毕竟叛国大罪非同小可,即便他手持免死金牌,特赦加身,这样大的罪却也不是一句“姬家人”就能打发过去的。
  皇帝当日在刑场之中,众目睽睽下,让他“钻了个空子”,挑衅了王权的威仪,心底也隐含怒气,便提出了十日为期,若是十日之内,仍是无法证明赵家人的清白,不仅赵家满门问罪,姬文景也难逃一劫。
  “你可知,献帝所赐的这块免死金牌,是用来福佑姬家子孙后代,保姬氏一族长宁的,不是让你用来胡作非为,有恃无恐,替逆党脱罪的!你今日之行径胆大包天,荒谬绝伦,简直是辜负了献帝的一番良苦用心!”
  “朕今日可以答应不杀赵家人,给你十天的时间,但这份特赦不是这么好求的,倘若十日后,这叛国之罪依旧无法洗脱,你仍是不能证明赵家的清白,不仅他们要上这断头台,你也要一同陪他们上路,你敢吗?!”
  梁帝的厉声响彻长空,满场脸色皆变,赵清禾更是陡然抓住了姬文景一只手,满眼泪光地就想摇头,却被姬文景轻轻拍了拍,饱含安抚之意。
  他目视梁帝,一身喜袍随风飞扬,俊美的面容宛若天神,一字一句道:“他们如今都是我姬家之人,陛下还要多此一问吗?”
  “生便一起生,死便一起死,碧落黄泉,姬文景无所畏惧。”
  好一句“无所畏惧”,书院上下震惊不已,孙左扬更是热泪盈眶,身子剧颤着无法自持。唯独他旁边的付远之,一动不动,面无神情,却又似受到了极大的触动,长睫微颤间,不知在想些什么。
  十日之期这便开启,每一天都无比宝贵,大家像跟阎罗王抢人般,一刻也不敢停歇。
  赵府一大家子都被暂时安置在了姬侯府,书院不少人都过来帮忙照料,叶阳公主私下也来过一趟,带来骆秋迟与闻人隽调查的最新进展。
  就在这样焦灼的等待中,西夏那位宫廷神医先来到了盛都,人才在驿馆安顿下来,一口茶都还未喝,便已被叶阳公主火急火燎地接去了史副将那,马不停蹄地进行诊治。
  当治到第三天时,骆秋迟与闻人隽终于回来了,姬文景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跟着他们进了宫,一起去面见圣上。
  从清晨一直到了傍晚,赵清禾忐忑不安地等在宫外,好不容易等出了他们几人,各自面上神情却都复杂万分,一时竟看不出结果好坏。
  赵清禾不由慌了:“怎么样,怎么样?陛下相信了那些证据吗?赵家能够脱罪吗?”
  骆秋迟凝视着她,许久,才意味不明地叹了声:“一半一半。”
  “什么,什么是一半一半?”赵清禾愣住了。
  骆秋迟眉心紧皱,语气沉沉道:“陛下信了证据,可那证据,只能抓到一些明面上的小虾小鱼,还不足以令赵家彻底脱罪,更不足以……扳倒那个背后的人。”
  他们在破军楼一众高手的相助下,千辛万苦,的确揪出了好几个奸细,证实了赵桓安的许多“罪行”,实际上是被人陷害的,真正泄露军情的另有其人。
  他算是被推出来的一个“替罪羊”,白白担了许多叛国大罪,让梁帝集中了全部火力在他身上,掩护了那些真正的奸细。
  但赵桓安本身确实也有问题,他毕竟奉史副将之命,在那跋月寒身边卧底,总会有些往来牵扯,那些证据又是不假的。
  所以,要完全摘清他与跋月寒的关系,只能靠一个人,那就是——
  至今还昏迷不醒的史副将。
  “现在最关键是等史副将醒来,亲自证实赵桓安的卧底身份,直到那个时候,赵家才算真正的脱罪,才可安然无恙。”
  “只是可惜,这回到底让背后的那只老狐狸逃了,他老谋深算,那几个属下也忠心耿耿,死到临头都不愿将主子供出来,那老狐狸指天发誓,说自己忠君爱国,绝不可能做出与外族勾结之事,简直令人齿冷又可笑。”
  “这次到底遗憾没能扳倒他,叫他撇得干干净净,未受一丝牵连……但陛下心中定然有数,他与六王爷之间那层脸皮也算是撕破了,这皇城里的风,怕是要不安宁了。”
  晚霞落在几人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一时间,风掠衣袂,天地寂寂,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凄寒萧瑟。
  姬文景握住了赵清禾冰冷的手,将她揽进怀中,擦去她眼角的泪水,下巴抵着她的头顶,对她一字一句地温柔道:
  “你放心,史副将一定能醒过来,赵家一定能脱罪,就算老天不仁,真到了……最坏的那一日,也有我陪着你,黄泉路上,总不会让你孤单。”
  离十日之期所剩无几时,那位西夏神医总算从史副将的房中出来了,他这几天没日没夜地诊治着,令史副将的病情有了很大的转变,躺在床上不再像一具“死尸”一样,毫无知觉了,至少身体会有微妙的反应与动作,偶尔嘴中还能含糊地冒出几个字。但整个人依然不算完全清醒过来,还是处于一种昏迷的状态,仍是无法替赵桓安证实清白。
  西夏神医出来时,等在门外的一行人齐齐望去,个个俱是一样的神情急切,神医却摇摇头,对旁边的叶阳公主耳语了一番后,叶阳公主向众人传达了他的意思。
  “拓木神医说,要想史副将彻底醒过来,还差最后一步,但这一步必须要有个人配合他才行。”
  “什么人?要怎样配合他?”急性子的孙左扬率先问了出来。
  叶阳公主表情凝重,逐字逐句道:“需要一位医者,但那医者必须会一种古老的针灸之法,名唤‘金石针灸之术’,可是……我之前已经让宫中所有的御医都来试过了,他们都只会施以普通的针灸,没有人会这种金石针灸之术。”
  月冷风寒,满场死一般的沉寂。
  还是孙左扬艰涩地开口了:“只剩不到三天的时间了,到哪去找一个会金石针灸之术的人,史副将岂不是……醒不来了?”
  赵清禾眸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滂沱如雨落下,旁边的姬文景将她紧紧一揽,闭上了眼眸,喉头也滚动着微带哽咽。
  众人悲戚之中,唯独闻人隽发现了付远之的异样,他在听到那“金石针灸之术”几个字时,神情就明显怔了怔,嘴唇翕动间,一副欲言又止之状。
  待到众人散去后,闻人隽悄悄尾随了他一路,在他即将踏进相府时,将他一声叫住了。
  付远之扭过头,有些意外:“阿隽?”
  事态紧急,闻人隽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开门见山,深吸口气道:“世兄,你是否有熟识之人,会那金石针灸之术?”
  月下,相府门前,付远之更加意外了,却终是意味不明地一叹:“阿隽,你,你瞧出来了……”
  “我与你自小一起长大,你有任何细微的变化,我都会发现的……世兄,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刚刚为什么不说呢?你是在顾及什么吗?”
  付远之在闻人隽一番追问下,沉默了许久,才沙哑着声音道:“因为那个人,或许,或许……是我的母亲。”
  他急忙回府,就是想去郑奉钰的医室中确认一下,她所研习的那种针灸古法,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金石针灸之术”。
  郑奉钰曾经为了治好付远之,自学医术,后来越发沉迷,当上了相府的大夫人后,便在府中为自己设置了一间小小的医室。
  那里面一应俱全,常年萦绕着草药的清苦芳香,郑奉钰每日都要在里面坐一坐,翻阅各种古老的医书,久而久之,她身上也便带了那股清苦的味道,每次都伴随着拐杖的叩击之声,飘到付远之跟前。
  付远之并不喜欢那股药味,也几乎从不踏足郑奉钰的那间医室,那里能让郑奉钰的心静下来,却让他觉得压抑。
  似乎经年累月,人世浮沉中,母亲始终还是一个……走不出来的病人。
  但今夜,他必须要去里面探一探了,为了几百条人命,为了他对郑奉钰说的“朋友“二字,也为了他自己的……良心。
  闻人隽临走时,呼吸急促,对着付远之颤声道:“世兄,一切全都拜托你了!”
  付远之握紧了双手,一字一句:“放心,人命关天,我知道该怎么做,无论如何……我都会全力一试。”
  他们全然没有发现那朱红大门后,站着一道阴冷的身影,拄着拐杖,双眸透过门缝,迸射出骇人的寒光。
  冷月无声,夜风瑟瑟,树影斑驳间,付远之提着一盏灯,按捺住纷乱的心跳,一步一步踏入了那间医室。
  他完全没有发现,身后那双眼睛,如影随形,已无声无息地注视了他一路。
  提起那盏灯,付远之屏气凝神,一层层书架找去,当终于在最角落中,翻到了郑奉钰亲手所撰的一本笔记时,他呼吸一颤,欣喜得几欲泪流。
  屋外冷风呼啸,昏暗的医室之中,付远之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取出了那本书,一目十行地翻阅起来,越看双手颤动得越厉害。
  是了,就是这一本!郑奉钰果然研习的是那金石针灸之术,还撰写了满满的心得,那西夏神医要找的那个配合之人,踏破铁鞋无觅处,正是他的母亲郑奉钰!
  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时,付远之耳后忽然响起一记冰冷冷的声音:
  “你在高兴些什么?你莫不是以为我真会去救那帮人?”
  他吓得一哆嗦,扭过头,只看见阴森森的白月光下,站着一道瘦削的身影,拄着拐杖,双目阴骘,风中飘来清苦的药香,一如他过往数年梦魇中的味道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预告:郑奉钰的条件

  ☆、第一百章:郑奉钰的条件

  
  “母亲,母亲……求求你出手,求求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