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4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11日,共和国空军大举出动,在约莫4个小时的时间里,利用他们的大型喷气式运输机,将一支战斗力极强、全副武装的陆军部队运抵了新加坡樟宜机场,直升机、武装悍马、轮式步兵战车等也用运输机运抵了新加坡。”
    “当夜,这支战力极强的部队就以空中和地面两种机动方式进入马来联邦,相继解决了帝国驻军围困之后,又解除了总督府的被困局面,随即两军首先让吉隆坡进入军事管制状态,而大量华人的帮助下,帝国驻新加坡的皇家远东独立旅也顺利快速进入马来半岛,与中**队一起,很快控制了各主要城市的秩序,恢复了一定的社会秩序。”
    “12月12日,经联合指挥部统一指挥,两军组成的联合武装部队开赴各乡镇地区,逐步完成了各城镇的平复工作,各地的冲突于12日中午悉数停止,参与种族冲突的暴徒也都受到了军事管制之下的严厉惩处!”
    事实上,安东尼?艾登爵士一共就向丘吉尔说了三段话,有关事态的最新进展,他目前还没有得到海峡殖民地总督珀西瓦尔中将的报告,能够得知到,就是此次事件中,英军就是一个跟班的,英勇善战的共和**队血腥的冲锋在前,他们就负责在后面组织人力物力清理种族冲突所留下的尸体,恢复社会秩序。
    “中国人难道不知道,这样无情的杀戮最多能够维持暂时xìng的稳定,是不可能解决问题根本的!”丘吉尔仍然有些虚弱,两眼有些无力的看着安东尼?艾登爵士,蠕动的嘴角说道:“一向倡导仁义、道德的共和国,竟然在这一次事件中如此血腥出手,倒也出乎意料了!”
    “首相……”安东尼?艾登爵士也不知道该如何说,皱着眉头搜罗着辞藻来组织语言,吞吞吐吐的说道:“这一次事件,纵使全世界指责共和国以强凌弱、大肆屠杀马来人和印度人,也必须nòng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此次事件中,三大种族冲突中,华人华侨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据估算,至少有近万名华人不幸罹难,数千名华人nvxìng遭受到了xìng迫害,财产损失至少数千万英镑……”
    “爵士的意思是,共和国政fǔ是无论如何也要拿出一个一劳永逸方案解决此次事件了?”
    丘吉尔当即明白了安东尼?艾登爵士的意思,这一次三大种族的大规模冲突,国际社会不管共和国的军队在进入马来半岛后,与英军一起向多少手里只有冷兵器的马来人、印度人开火,导致了多少暴徒的死亡,酿成了多大的单方面屠杀灾难,国际社会对共和国的指责都是无力的,换任何一个国家来充当共和国的角sè,站在共和国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在面对数百万侨民生死存亡问题的时候,所谓的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等,都是对文明的民族和国家而言,对付已经成为败类的马来猴子和印度阿三,枪炮的说服力要强硬得多。
    因此,在马来联邦罕见种族冲突事件爆发后,原本以为国际社会定然要大肆抨击一直倡导人权与自由的共和国,让共和国的颜面扫地,但出乎丘吉尔意料的是,共和国政fǔ和军队在其国内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在亚洲、在全球,都让不少国家和民族为之喝彩,这其中除了不少国家讨好共和国的因素之外,自然而然也有同情华人华侨的因素在内。
    事件爆发之后不久,共和国的众多媒体就随军进入了新加坡和马来半岛,跟踪采访了大量的武力镇压行动,采集到了很多的惨烈照片,整村被屠杀的恶xìng案例简直是非常常见,在强大的宣传机器帮助下,华人华侨不赢得全世界的同情,那才奇怪了。
    “电视机、收音机、传媒设备等等是他们生产的,新闻素材等也是他们提供的,掌控了地区军事和舆论这两把利刃,看来共和国是打算让帝国的海峡殖民地成为历史了!”丘吉尔心里无可奈何的想到。
    “你先回去吧,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多半是保不住了,但咱们必须保住印度和缅甸,至于三大种族杂居的马来联邦烂摊子,既然中国人想要,就给他们便是,只要他们不动我们的印度和缅甸,远东舰队也正好可以撤回国内参加本土防御战事!’
    一口气说了了这么多,丘吉尔更加气喘如牛了,赶紧挥了挥手让安东尼?艾登爵士离开,这才让秘书赶紧让军情六处的mén吉兹进来汇报工作,毕竟目前大英帝国老巢都要不保了,海峡殖民地又有何用?难道用来得罪强大的共和国?丘吉尔并不认为共和国会比纳粹德国凶残,至少中国人没打算将英伦三岛并入版图,但希特勒却有此打算,因而丘吉尔当前最恨的,是jīng心准备着渡过英吉利海峡入侵大英帝国本土的希特勒,而不是在马来半岛上宰掉数万马来猴子和印度阿三的张宇。
    孰轻孰重,丘吉尔分得很清楚,但光是对局势清楚是没有用的,他必须掌控局势,而不是被动应变,mén吉兹的军情六处恰恰就是他在另一条战线上,主动向纳粹德国发起反攻的法宝。
    mén吉兹很快手持文件包进来,秘书搁下一杯速溶咖啡后便知趣的离开了,看到丘吉尔并不好的脸sè,mén吉兹有些担心,惴惴不安的多看了丘吉尔两眼后,发现敬爱的首相竟然在这两三天时光里,似乎老了好几岁,心里咒骂一句后,他赶紧拿出了一份报告,开始汇报起来。
    “对那台‘mí’机的破解工作没有进展?”丘吉尔抢先问道,他没那个耐心听冠冕堂皇的文件陈述报告。
    mén吉兹脸sè一紧,悻悻然的回答道:“首相,暂时仍然没有进展,不过……”
    “不过什么……”丘吉尔两眼闪过一丝锐利之sè,仿佛一个即将被làng涛卷走的溺水者偶然突然发现了救命稻草一样。
    “破解工作一直是由艾伦?图灵和阿尔弗雷德?诺克斯所率领的帝国数学jīng英们在负责,虽然利用数学方法依然没有取得预想的进展,不过帝国时下最优秀的数学家,也是破译工作组副组长阿尔弗雷德?诺克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法,他希望能研制一种理论xìng的理想机,并希望这种理想机能在几分钟内破译‘mí’机的密,他们已经在秘密基地展开可行xìng理论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不错进展!”
    “哦?你是说那座布莱特克利公园小城的维多利亚邸里的那群小伙子们已经有进展了?”
    丘吉尔有些激动了,如果能破译掉德国人自诩牢不可破的“mí”电子密码机,那么以后德国的任何军事行动都会对英国单方面的透明,英国可以非常清楚的掌控到德国人的一举一动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何愁战争不胜?丘吉尔脸sècháo红了。
    “是的首相,阿尔弗雷德?诺克斯曾今在海军密码解译局工作,创造过在洗澡期间破译出德国一个复杂密码的超级记录。而艾伦?图灵曾到美利坚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后又到共和国首都科技大学就读,在这所大学里他曾师从已经是华籍的犹太天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教授,破译工作组里还有很多拥有不凡数学造诣的数学家,因此我相信只要在耐心等候一段时间,他们一定能为帝国制造出一颗重磅炸弹!”
    “重磅炸弹?”丘吉尔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转念一想立马倏然的笑了笑,真要是能把德国的“mí”机给破译掉,那比任何武器都还要厉害,加上“超级”一词,也难以匹敌。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最纯粹的较量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最纯粹的较量
    19世纪末,意大利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或许他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发明会走向大规模通讯运用,他虽然想到会被用于战争,但从未想过,会用来改变战争,不过一位名叫阿道夫?斯来比就预言到——“未来的战争中,无线电将成为一大重要战争手段”。
    1903年,沙皇俄国无线电专家**夫向沙皇军事局提jiāo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了对无线电装置进行侦查定位和干扰的设想,不过这一建议并没有引起俄国人的注意,他们感兴趣的是无线电报的出现的确能很好解决海上通信问题,因此沙皇俄国从德国、法国等进口了大量的无线设备装备其海军,不少舰船和通讯中继站安装了无线电台。
    几乎与此同时,日本人没有购买无线电设备,但他们购买了几台马可尼的无线电装置,通过研究和仿制,他们研发出了自己的无线电设备来装备海军,而在1904年2月的日俄战争中,无线电设备粉墨登场了,并且很快在战时军事通讯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且当时俄军在中国旅顺港的无线电地面中继站的无线电发报员,使用德国西mén子公司生产的当时最好的无线电设备,在情急之下luàn摁无线电发报机的信号键,竟以这种方法干扰了当时只能通过一个频率通讯、作用距离少于60英里的日本海军驱逐舰无法正常得到shè击修正指令,最终被俄舰炮和岸炮猛烈反击中被迫撤走。
    可以说日俄海战中这名智退日本海军驱逐舰打击群的报务员,已经创造了无线电报干扰进而影响战争的历史,而在后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一艘名叫“马格德里”的轻型巡洋舰,在驶往芬兰湾的奥斯霍尔姆岛触礁而不得动弹,在德国海军巡逻舰“勇士”和“智神”号的炮击下,德国海军舰长下达弃舰命令,慌luàn中舰上的无线电报务员将两份信号书和用来翻译无线电报的密码本扔进了大海,而并非毁掉。
    后来,俄军打扫战场时,潜水员找到了这两个绝密的文件,经俄军征调而来的无线电专家们破译后,俄国人很快就将资料提供给了大英帝国,英国人很快就建立了无线电接收站,专mén负责截获德国的无线电情报,但这一切的背后,德国人却一无所知。
    战争永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催化剂。
    意大利科学家阿尔托姆发明了无线电测角系统,他发现环形无线能确定电磁波的发shè源方向,因而他的研究成果使得无线电测向成为可能,很快由两个jiāo叉金属环所构成的贝利尼?托西测向机诞生了,这一设备对中波和长波无线电发shè台非常有效,后来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为这种装置加上了一个高灵敏度的放大管,让探测微弱信号成为可能,还能较为准确的确定发shè源的方向和大致位置。
    显然,无线电测向机很快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机密的电子设备,英国人很快就利用这一设备来扑捉那些装备了工作频率在750赫的德国潜艇,于是乎英国人终于能知道德国潜艇发送电报的内容,也能知道潜艇的具体位置了,无线电的进步,对大英帝国在一战后期摆脱德国潜艇的困扰功不可没,并“一手促成”了大英帝国海军与德意志海军惨烈的日德兰海战。
    无论是日俄战争,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有无数的案例是与无线电密不可分,而这恰恰也是一个很好的解释理由,解释为什么如今希特勒掌控下的纳粹德国,非常非常重视在无线电通讯方面的工作,能赢得大西洋海战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司令冈瑟?吕特晏斯,也很重视电子设备的作用,能赢得海战胜利,先进的雷达、无法被英国人破译的无线电通讯等都是他制胜的因素。
    如今,德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已经变得很单纯,单纯得英国只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好本土与生命线即可,单纯得德国只需要让自己的战争机器全面围绕着如何占领英伦三岛运转即可,单纯得在渡海登陆与反登陆作战开始之前,两国的海军和空军仅仅需要为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反复厮杀即可……
    而在这场已经演变得如此单纯的战争背后,被大英帝国皇家海军27名英勇的战斗机飞行员英勇的自杀行为而“重创”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因不少舰船需要回港维修,并且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也龟缩在本土,一时之间两国海军之间爆发决定xìng海战的时机还未成熟,但两国空军围绕着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以及英伦三岛本土上空的制空权,自12月初天气转好以来,就从未终止过。
    大英帝国皇家空军自12月份以来,颓败的局势终于得到了遏制,中英军事贸易中,三百多万吨物资成功运进了英国,从生产物资、生产设备、整架战机、弹yào等等包罗众多;共和国向英国皇家空军提供的540架j…4战斗机、120架j…4y、240架h…3轰炸机、24套防空预警雷达,以及1200台备用发动机以及数量巨大的战机零配件。
    “大发横财”的皇家空军很快淘汰掉落后的“喷火”式战斗机,全面换装共和国出售给他们的xìng能优异,和德国空军战斗机近乎一模一样的j…4战斗机,同时皇家空军也正式组建了自己的夜间防空战斗机部队,这一切的背后当然是因为英国航空企业已经将高价购买而来的两条包含了完整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的j…4战斗机的生产线安装完毕,以战时生产标准,大量的生产物资和人力向航空产品倾斜了很大一部分,因而皇家空军能够及时得到战损补充,没有后顾之忧的他们自然卯足了劲和德国空军死磕。
    事实上,大英帝国航空且有缺乏足够长期消耗的原料,生产设备的数量和工业生产电能的供给也都不理想,纵使他们手里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从共和国原装进口而来的生产加工设备,要想在短时间之内达到恐怖的生产效率,尚且需要时日,但皇家空军不仅缺飞行人才,还缺足够的油料,幸好这方面有阔气的美利坚来为他们撑腰,在美国海军的悉心护送下,大量的工业原料、油料和志愿飞行者涌入了英国,皇家空军这才真正没有了后顾之忧。
    因此,在德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之间,围绕着空袭与反空袭,在继战争初期的惨烈空战继续维持的同时,还在电子对抗方面展开了无声的厮杀,导航对抗、雷达对抗、通信对抗等等,在不列颠上空英勇作战的,不仅仅是皇家空军的战斗机,还有那一道道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德国方面有他们自诩为牢不可破的“mí”密码系统,而英国方面,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好东西。
    布里其勒公司是英国情报部mén无线电通讯的重要研究单位,该公司在为大英帝国打造属于自己的绝密通讯系统“埃尼格马”的准备工作中,先期的研究工作就有至少三十名数学家来jīng密计算“埃尼格马”的所有数字和字母编组,已经在计算机理论方面有所建树的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艾伦,带领着前后为该系统工作的数百名数学、密码学等科学家和学者,终于将这属于大英帝国的通讯系统研发成功,纯粹就是一种电子计算机衍生品的“埃尼格马”还具备了一定的无线电解密能力。
    英国的军情六处从未放弃对德国“mí”的破解工作,而德国方面也自然没有理由不对“埃尼格马”下手,可惜的是,在另一个时空里,轻松搞定了“mí”的“埃尼格马”,在这一个时空里不灵了,双方都拿对方没有办法,因而在无线电破译方面的较量,双方暂且算是战成了平手。
    在雷达探测与反制方面的jiāo锋中,德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德国情报部mén早在第二次大战爆发之前,就获悉了共和国有一种名叫雷达的东西,军用雷达他们是无从探知,也无从下手,但他们从许多渠道入手,知道共和国在民用航空、气象预测等方面,使用了雷达这种东西,而在中德第一次军事技术贸易中,德国就亟不可待的购买回了大量的各型雷达和资料,专心研发属于德意志自己的雷达产品系列,战争爆发前包括如今的战时,德国一直没有忘记从共和国购买雷达以及相关电子产品。
    “舍得孩子套得住狼”,德国在共和国花了成吨成吨的黄金珠宝和美钞、人民币,所取得的成就是斐然的,光是在这雷达技术方面,德国自诩为欧洲第一是毫无问题的,在大西洋海战中,装备了更为先进雷达的德国海军作战舰队能先敌发现、先敌开火、jīng确打击等,海战的胜利足以证明花出去的钱是值得的,他们手里的雷达设备是先进的,而英国呢?
    英国很早就知道了雷达这种东西,但他们并没有选择从共和国购买现成的雷达设备和技术资料,他们认为雷达这种很有军事用途的东西,最好还是自己研发,再加上他们很有自信能够自主研制出雷达,就像他们曾今很自信的认为自主化生产的国产战机,飓风和喷火能战胜德国从共和国所购航空技术研制而来的战斗机一样。
    时任英国皇家空军部科学研究室主任的亨利?e?温珀里诚邀了包括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后人罗伯特?a?沃森?瓦特在内的一批科学家来研究雷达用于防空的可行xìng,在此之前空军元帅道丁非常沮丧的认为,如果要想让大英帝国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夜间轰炸,他们就应该像铺地毯一般,让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93347平方公里遍布大型探照灯。
    这一极具讽刺的建议背后,是要求各个探照灯间距6000码,让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