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克瑞斯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当卡车已经明显减速的时候,他已经放下心里,两眼略略的打量四周的环境,只见车队正前方是一座工程兵利用钢筋预制件搭建而来的铁桥,各种各样的钢筋构成了这座大桥的身子骨,一块块水泥板变成了桥面,而桥梁两头还有重机枪阵地、高射机枪阵地,小河的南岸,有很多很多门并排就位的野战火炮,都覆盖着伪装网。
    车队继续往前,汉克瑞斯发现了那雨幕之中显得很有朦胧之美的建筑群,从低到高、从疏到密,他知道伦敦就在他们的前方,不过收回目光,看看两军阵前那令人咋舌的工事,不得不感叹战争是最好的环境破坏机器,英军那边,城外绵延了许多的壕沟、铁丝网,各种各样的钢筋混泥土机枪碉堡隐隐约约的在堑壕周围,汉克瑞斯估计英军阵前还有很多的地雷阵。
    而德军这边就相对简单了,一条条战壕和交通壕都是直接用工程机械开挖出来的,而且都没有拉上铁丝网,倒是因为连续下雨,战壕和交通壕里已经被士兵们踩得有些泥泞,士兵们都沉默不语的瞄准着英军的阵地,通用机枪、重机枪、无后坐力炮、火箭筒、迫击炮等等,看这架势,汉克瑞斯就知道,有人比他们先来了一步,看来他们连要做最倒霉、最危险的活了。
    距离前方阵地还有差不多好几百米,三辆卡车就在路口停了下来,施里芬从驾驶室里跳出来后,大声的向后面的两辆车喊道:“下车;下车”
    汉克瑞斯等很快就下车整队,果然不出他的意料,他们连这次来就是要前去和英军共同完成难民“交接”的,换而言之就是,他们需要在两军阵地中间,持枪警戒着那些难民穿过两军阵莣ww?梢韵胂螅燎棺呋鹨苏秸兰扑钦飧霾奖芸旌湍切┠衙褚黄鸨淮虺扇饨础?
    命令就是命令,汉克瑞斯等士兵心里纵使有一些想法,但他们绝不会说出来,德军士兵的第一准则就是无条件的服从命令,施里芬很快就将连队分成了两路纵队,还从头车的驾驶室里取出了一面旗帜,随便从路旁找来一根木棍,就把旗帜给展开,看着迎风招展的旗帜,汉克瑞斯吓了一跳,竟然是国际红十字协会的旗帜,那鲜红的红十字简直就是对这场罪恶的战争无声的讽刺。
    红十字的旗帜打了出来,施里芬还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就是从驾驶室里拿出了一个袋子,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从里面拿了一个个袖套出来,袖套依然是红十字的标志,让每一个拿到的士兵都给戴在左手手臂的位置,很快,不久之前还在登陆战中痛宰英军的众人,立马摇身一变成了人道主义救援使者了。
    “杀人的是我们,怎么救人的还是我们?”
    汉克瑞斯心里嘀咕道,但他还是听从连长的命令,将袖套戴在了左手臂上,看上去颇有一番医务兵的风格,不过他很快就将那挺MG…42通用机枪端了起来,而不是身为医务兵应该带的医药箱,以医务兵的身份来担当杀人战绩最多的机枪手,汉克瑞斯还真是不知道德军司令部到底想要唱哪一出戏,这大概就是战争的需要吧
    队伍出发了,打着红十字会旗帜,还佩戴了红十字袖标的施里芬步兵连果然沐浴了许多德军士兵们不解的眼神,施里芬步兵连在德国陆军B、C集团军群里实在是太渺小了,可是他们在自己的步兵师里那还是很有名气的,正好防守这一段防线的就是他们步兵师,结果施里芬所带的这帮人就在同师战友们不解、疑惑、羡慕、默哀等等的眼神中,挺着胸膛向英军徒步进发了,沿着那条没有被两军彻底破坏掉的水泥公路,在无数的步枪、机枪的瞄准之下。
    “一直都是我瞄准别人,可今儿被别人瞄准,浑身都不舒坦”上等兵端着毛瑟98k步枪,像是一个过街老鼠一般被人注视着,本方的部队倒是不怕,他还真有些担心,那些窝在阵地里的英军士兵们,能否看得懂他们打出的旗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像什么重机枪之类的大杀器,千万别走火才是。
    比较幸运,双方都接到了上司的严格命令,没有擅自开火,而施里芬所带的步兵连也很快走到了双方阵地的中线位置,随后在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施里芬就高高举起了右手,队伍立马就停了下来,分开站在了公路两旁,而对面的英军阵地上,那一直挡在公路中央的铁丝网被撤去了,一挺挺机枪也调转了枪口,公路很快被重新开通,早就等候不及的那些难民开始涌动了,像是溺水的弱者突然看到了希望一样,挣扎着想要活下去。
    “保持警戒”
    施里芬一声命令,汉克瑞斯等士兵立马提高戒备,做好了随时卧倒射击的准备,在连长的目光示意之下,他立马会意的端着MG…42机枪跳进了公路一旁的一个弹坑里,利用两脚架将机枪架了起来,而连里其他机枪手和副机枪手都照做起来,很快就在公路上形成了一个简单的防御火力网,至于其他士兵,则都端着毛瑟98K步枪做好了扮演警察的角色,他们需要对经过封锁线,向德军后方逃难的伦敦市民进行排查,而像这样的步兵连,在整个伦敦四面八方的封锁线前有不少,他们都需要顶着英军的枪口下,执行这样的高危任务。
    快了,快了,趴在冰冷而还有些湿漉的弹坑里,汉克瑞斯架着心爱的MG…42机枪,瞄准了那些有些激动的伦敦市民们,这些高傲的英国人像是被饿了上千年一样,亟不可待的要逃离罪恶的地狱奔向光明的未来,这点景象,让汉克瑞斯突然发现,自己身为德意志帝国陆军士兵一员,为拯救这么一批身处危险的英国人感到非常自豪,可惜的是,他好像发现了什么。
    不对,不对,为什么都是些老人和小孩呢?男人和女人呢?他们去哪儿了?汉克瑞斯调整了一下机枪的瞄准方向,试图以防那些躲藏在老人和小孩身后,带着武器准备给予德军突然一击的英国年轻人,但他看了很久才发现,这顶在最前面也就是最先穿过双方火线的,竟然都是伦敦城内的老人和小孩子,难道那些英国年青一代都怕死,需要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和小孩来为他们(她们)探路?汉克瑞斯有些不懂,他看了看神色同样有些凝重的施里芬连长,或许连长也在想,为什么逃离伦敦的市民中,怎么都他…妈是小孩和老人。
    终于,冲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位白胡子老头像是看到亲爹一样亲切的和施里芬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像是赢得了民主与自由的最终胜利一样,可很快这位老人就用英语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和一旁自己的孙子,大概是告诉施里芬,他们爷俩很饿很饿,不过施里芬可不是个善茬,登陆作战的时候,直接或间接死在他们这个连的英国陆军士兵不知道有多少,哪儿会给这些英国人食物,只是挥了挥手,让他们赶紧离开。
    许多人都看懂了施里芬的动作,他们也知道守在这个路口的德军一百多号人是不可能给他们带来食物的,他们要想赢得生存不至于饿死,就必须沿着公路继续出城,远离伦敦这个地狱,所以人群的流动速度徒增了不少,不少老妪竟然直接把孙子抱起来小跑着前进了,看得德军士兵们是一脸的惊讶,难道伦敦城里真的是一片吃人的地狱,以至于可以把一个花甲老人都激励成了百米运动员,还能抱着孙子来一个负重跑?
    “难道英国陆军士兵们都是一个个吃人的怪物,他们要想长期抵抗下去,就用人肉来做干粮?”
    汉克瑞斯心里升起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他可是听说过,在当年共和国与日本在朝鲜博弈的时候,日军队伍里就成爆出过没吃的,把战友的尸体给煮来吃了,汉克瑞斯联想到那些老人们急切的神色,他只能联想到城内的英军匮乏粮食,指不定还真是把死人肉做成干粮,准备长期坚守抗战,一想到这儿,汉克瑞斯就差点就把早饭给呕了出来。
    不管有什么想法,反正这些在两军虎视眈眈之下,这些受战争所害的无辜平民都给打了鸡血似的逃离伦敦,几百万人的伦敦城就算四面八方都被德军开了人道主义通道,但如此庞大的洪水面对有些狭窄的泄洪通道,必然造成拥挤,就像汉克瑞斯所看到的那样,不宽的一条公路上简直是人流如潮,什么行李都没带的难民们前呼后拥的离开伦敦,从一开始的尽是老人和小孩,随着时间的推移,逃难队伍中也相继多了一些青年男人和女人。
    夜,悄然到来,天色渐渐加深的时候,感受到了人道主义通道或将关闭的到来,逃难的难民们都加快了速度,而施里芬连长也在队伍中屡屡出手,抓住了好几个明显没有挨过饥饿,而且还有些精干的英军士兵,这些侦察兵大概是要想混在人群里打探德军进攻部署情况,毫无例外的被施里芬抓到公路一旁就地枪决了,子弹离开枪膛,高速旋转着钻入后脑勺,破开一个小洞,在脑部失稳的弹头搅烂了脑子,撞出了面门,带出大量的红白之物喷溅在公路一旁,吓得那些逃难的伦敦难民都哆嗦不已。
    傍晚六点整,背着无线电台的士兵收到了命令并告知了施里芬连长,人道主义通道必须关闭了,施里芬很快就让所有德军士兵并排而站,像是组成了一道道人墙一样阻止那些难民继续逃难,施里芬带来的翻译也不断的用英语向难民们讲述2月5日的人道主义通道关闭时间已经到了,明天在上午9点至下午6点才会开放,但这些既然敢于离开伦敦的难民对生存的渴望自然相当激昂,不少英国人聪明的想到了绕过公路向德军阵地跑去,结果是悲惨的,他们当中不少人踩中了地雷,当场被炸得四分五裂,而踩中了反步兵地雷,直接把下半身报废的人一时之间还死不了,只能在原地不停的哀嚎,看着动脉和静脉不停的像泄洪一般倾泻自己的鲜血,没一会儿就不再嘶嚎。
    “滚回去,要不然,老子开枪了”面对满脸祈求之色,心里也很想拯救这些无辜难民的施里芬,不得不迫于命令的压力,拔出了自己的手枪向天放了一枪,用不纯熟的英语大声吼道,而他身后的汉克瑞斯等人,也立马子弹上膛瞄准了那些蠢蠢欲动的难民。
    “求求你,带我们走吧!”
    “求求你们,我就快要饿死了”
    各种哀求声,依然没有改变施里芬的决定,他让擎着红十字会旗的士兵,将那面旗帜直接插在了公路一旁,并让翻译给那些英国人讲这位置就是人道主义分界线,如果他们敢在非正确的人道主义通道开放时间里越过该分界线,那只能被当成英军就地消灭,而明天的人道主义通道开放时间到来之际,他们会在这里等候难民。
    随后,施里芬便让汉卡瑞斯等机枪手殿后,整队沿着公路撤回了德军阵地,在一片哀叹声中,端着MG…42通用机枪随时准备以最高射速倾泻子弹的汉克瑞斯越发觉得,自己的使命是多么的神圣,第三帝国早就应该将大英帝国政府给消灭了。
    当晚七点整,德国陆军的炮击继续到来,一阵阵猛烈的炮火在德军炮兵阵地里响起,一门门榴弹炮、加农榴弹炮等等,众多的战争之神在不断的发出怒吼,连绵成片的炮兵阵地上一门门火炮齐放的瞬间,那炙热的焰火像是点燃了一条火龙一样,骤然出膛的炮弹带着致命的问候毫不胆怯的向城内扑去,炸起阵阵烟尘。
    炮击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十多万枚炮弹落在了伦敦城里,至少炸塌了上千栋的建筑,而这一次的炮击自然不是毫无目的的,德军重点打击的对象就是那些经过特工们刺探得知是英军物资囤积仓库的目标,而物资充足的德军不管目标是否属实还是疑似都给猛烈炮击了一通,而当晚十一点整,德国空军轰炸机群,以及很少出现在伦敦城区的俯冲式轰炸机都来了,这一次他们投掷下来的不是宣传单,而是一枚枚重磅穿甲弹,他们重点打击的是那些隐藏在地下的英军物资仓库。
    猛烈的爆炸和滚滚的浓烟很快将伦敦的黑夜变得热闹起来,那些被成功摧毁的仓库,粮食、被服、油料等在滚滚大火中自然成了最好的燃烧物,壮大了升腾开来的浓烟、点亮了伦敦的夜色,让这战争之际的伦敦,更具备了人间地狱那光影斑驳的戾色。
    Ps:中午还有一更。。。

第二四三章不是好事儿(加更求支持)
    “纳粹德军想要的是一座城,而不是一座坟”
    在2月4日以前,英国陆军元帅韦维尔还能这样劝慰自己,他相信只要伦敦军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纳粹德军军的进攻,伦敦就能够守住,大英帝国就有希望,虽然过程会很艰苦,有许多人都会为此战死、病死、饿死,可只要伦敦还在,大英帝国的尊严就还在,可实际情况远远与他的想象出入很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韦维尔一直难以理解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竟然是如此的遥远,战争的脚步和残酷性都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力,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英帝国陆军从未经历过如此艰难困苦的局面而缺乏应对能力,反正,他已经相信,“军民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等等,都他娘…的是一些书面说辞罢了,在现实的生存问题面前,每一个人都会变得独立起来,为自己的世界当一回自己的国王。
    从2月5日开始,纳粹德国大言不惭的向全世界宣布了他们的人道主义政策,并且恬不知耻的为伦敦市民的生命安危开通了不少的人道主义通道,让饥饿难耐和不愿留在伦敦的英国人苟且偷生般的从这些通道离开战区,安排到了德军控制区里以工代赈般的维持生活,当天就有数十万的伦敦市民离开了他们祖国的首都——伦敦,投入了侵略者的怀抱。
    不少被饿昏脑子或者本身就是脑残的英国人,还当着那些由德**方组织而来的万国记者团,大肆指责大英帝国政府是如何如何的**无能,生活在丘吉尔政府统治之下的英国人民是如何如何的悲惨,他韦维尔自然身为英国陆军元帅也被骂得狗血淋头,降低食物供给标准企图让数百万伦敦民众活活饿死的罪魁祸首帽子给他扣实在了脑袋上。
    经过各国记者们实地的拍摄、采访和各种报道,俨然大英帝国政府已经成了一个必须要推翻的贪污、**、无能的政府,英**队也成了对纳税人的吸血虫和屠杀者,德军反倒是成了光荣的解放者,他们是带着深刻的历史使命感来到英格兰岛企图拯救数以千万沦陷在**统治之下的英格兰人,将他们从韦维尔这个当前最大魔鬼手里解救出来。
    舆论的力量总是变幻莫测,它的威力就在于它不需要考虑事实是否如此,只要具备了炒作的噱头和传播的渠道,哪怕是一只母狗爱上了一头猪,这个事儿也能被舆论宣扬得全世界都知道,可事实并非如此,但世人只会相信自己的判断,什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都是谎言,当舆论让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事实的时候,那它就盖棺论定般的成为了不可推翻的事实。
    像如今,逃亡加拿大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被人骂成了贪生怕死的国王,在国难关头不敢与民众共同进退,英国人不需要这样怯弱的国王,而躲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丘吉尔一帮政府高官更是成了吸血蛀虫,他们披着政府的法衣,却干着贪墨、欺诈英国人民的事儿,至于英国那些军队,则更加成为了世人的笑柄,一支只知道让人民勒紧裤腰带、节省口粮来让自己日子更好的军队,岂能指望他们打赢战争,让**的统治继续下去。
    舆论的压力已经让爱尔兰都柏林的大英帝国政府头痛不已,巨大的压力之下,身在伦敦这个漩涡中心的韦维尔元帅自然也要分担不少,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是他下达命令,缩减对普通民众食物配制量而保持军队不变的命令,全世界都抓住一点不放,非要说他是要用英国人民的鲜血和生命,来让英军苟延残喘更长时间,这变相吸食伦敦人民鲜血的命令出自于他这个魔鬼头头之手,自然要成为全世界批判的对象了。
    所以,韦维尔如今的处境是相当尴尬,原本是打算带领着几百万军民一起痛击德军,赢得一次辉煌的胜利,缔造出一场或将可以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走向的伦敦保卫战,可最终他却“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德国人用轰炸、炮击等很有渲染力的行为来将伦敦市民的心理防线步步攻破,然后又以心理战为手段痛扁了自己一顿,刹那间他就被打懵了头,这算什么事儿?
    身为军事将领的他,在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为的自然就是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却因为一个要牺牲少部分人利益来赢得整体胜利的决策,被世人所指责,那他们怎么不去怪罪,是因为德国入侵英格兰岛,是他们包围了伦敦,让伦敦得不到外界物资和能源供给,而让他不得不下达这样一个颇有诟病的命令,真正的侵略者、战争魁首是纳粹德国,结果他们反倒被舆论所推崇成了令人欢迎的解放者,而大英帝国陆军正规部队却成了吃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