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6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个站位的报告声顿时让战斗情报中心一片热闹,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工作的技术士官和军官们全神贯注在那一枚速度已经高达每秒以千公里计的导弹身上,而由于“荆州”号导弹巡洋舰接到的命令很清楚,就是一次模拟拦截,所以神盾系统就算是下令舰艏和舰尾的垂直导弹发射单元发射导弹,“荆州”号也没有导弹可用,因为只有“中华”号导弹巡洋舰携带了钢盾…3型防空导弹。
    “要不是模拟拦截,该多好!”潘志文看着被中央显示控制台上出现的导弹命中倒计时,红色的跃动数字看似斑斓多彩,可毕竟是虚假的,因为这是一次模拟拦击,根本没有发射导弹,计算机正模拟发射了导弹之后的状况。
    而就在潘志文正懊恼的时候,空气中却传来了导弹独特的发射声,吃惊之下的潘志文不用下令,控制台前的一名军官当即调出了一个画面,画面中原来是“荆州”号左舷方向的“中华”号导弹巡洋舰发射了两枚导弹,从战舰舰艏和舰尾垂直发射出来的两枚钢盾…3型拦截导弹,所喷射出来的巨大烟柱几乎将整艘战舰给淹没,灰茫茫的烟柱顶端是两枚正拖着长长尾部焰柱正划出一道道漂亮弧线直扑苍穹的导弹,那耀眼的尾焰倒还真是漂亮。
    “草,不是说模拟拦截吗,怎么‘中华’号实弹发射了呢?”
    潘志文很是激动的扭头看了沙恩超一眼,后者耸了耸肩膀摊着手示意自己毫不知情,不过从表情来看,似乎告诉潘志文,海军部的确给“荆州”号下达的是模拟拦截命令,但给“中华”号下达的是什么命令,这哪儿能提前知道?
    的确,作为共和国海军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导弹巡洋舰,“中华”号的诞生就如同战略核潜艇一样,是一种战略武器般的存在,在“中华”号离开新加坡之前,战舰就收到了海军部的密令,做好实弹拦截德国战略导弹的准备工作,其配置的弹药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如今他们真正发射了,在潘志文试图一较高低的期盼声中,两枚钢盾…3型导弹正奋力向大气层外飞去,发射之后不久它们的一级助推火箭便成功分离,质量降低的导弹在二级火箭助推器的帮助下以更快的速度向太空刺去,“中华”号导弹巡洋舰上安装的神盾系统,不断利用天基预警系统发送而来的各种目标数据,以高频单脉冲方式不断向导弹发出最新指令,让导弹在上升过程中进行适度的机动,而在三级助推火箭分离之时,两枚导弹早已经飞出了大气层。
    随后不久,三级火箭助推器成功脱离,在天基空间搜索与跟踪系统卫星群的帮助下,导弹接受了目标的最新拦截数据,拦截导弹的头锥释放了动能战斗部,战斗部安装的频带宽、波速窄且功能体积小质量轻的毫米波自导引系统和长波红外成像导引部都全部启动,战斗部首先成功利用长波红外成像导引头捕获了刚刚钻出大气层,且温度还极高的德国首枚战略导弹战斗部,拦截导弹的动能战斗部的固定转向和高度控制系统迅速进行精确机动;  毫米波导引头进一步提高拦截精度,小型计算机迅速解算出了最佳拦截位置。
    两枚拦截导弹的战斗部眨眼间便迅速接近目标,致命的高爆杀伤装药同时完成了引爆,迅猛释放的爆炸能像是两架洲际客机在空中迎头相撞一般凶猛,被拦截的德军首枚战略导弹战斗部还并未再入大气层,便在猛烈的爆炸作用下解体开来,其冲出大气层之时的巨大动能也在这一刻的爆炸中被“抵消”,而且就算弹头不被摧毁,也不会按照预定轨迹再入大气层了,当然,在如此之强的爆炸能撕扯下,就算是真正的核弹头也会被炸成纷纷扬扬散落开来的碎片,而这些碎片自然很快就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落入了大气层里,高速摩擦间,全部都化为了乌有,也有的碎片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突破了地球引力飞向了太空,成为了太空垃圾。
    拦截成功以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发送回来的爆炸红外影像证实的,拦截爆炸发生后两秒钟,天基空间搜索与跟踪系统卫星群就没有任何搜索结果报告,德军发射的首枚战略弹道弹头在冲出大气层不到十秒钟便被成功拦截,这样一个结果,对于守在“荆州”号中华神盾系统总控台前的潘志文而言,不能不说有些讽刺,因为就在刚刚,模拟拦截也取得了成功,换而言之,刚刚要不是“中华”号而是“荆州”号发射拦截导弹,同样会取得成功。
    “真没想到,德国人的导弹飞行速度比想象中的还要慢,而且其导弹弹体和火箭发动机都并未做消除红外处理,这让我们对其整个发射过程准确跟踪定位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而更让人放心的是,他们并未有弹头分离技术和变轨机动技术,或许我们还可以据此猜测出,德国人根本不具备实时跟踪测量和监测技术,换而言之,此时此刻的他们还并不知道导弹弹头已经被击落了!”
    沙恩超倒是显得很兴奋,号称用一堆堆人民币堆出来的“中华”号导弹巡洋舰果然不是水货,两枚导弹就把德国人耗尽无数心血的战略导弹给揍得稀巴烂,看着样子,德国人恐怕至少得同时发射四至五枚才能难得住“中华”号,可德国人有这么多战略导弹吗?
    答案是否定的,德国人一枚都没有,发生在大气层外的爆炸并未被德国人探测到,事实上他们给战略导弹安装惯性制导系统的最初目的,就是希望导弹在发射后就不用去管,所以这首枚战略导弹就像是德国人射出来的一支箭,他们在乎的是最终能否命中靶子,可根本看不清箭矢飞行过程是如何的。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整个一个小时都成为了过去,在南回归线以南、非洲大陆以西的预定坠海海域等候战略导弹弹头落下的德国四艘潜艇依然在苦苦等待,由于没有大型远洋测控船和地面测控站,他们根本不知道导弹发射升空之后是什么状态,是否会按照预定轨迹落在这么一个理论计算出来的坠海海域,所以只有等待。
    然而,等待是最漫长的煎熬,苦等四个小时都无结果的四艘德国海军aip作战潜艇艇长,不得不抱怨白费劲了,他们费尽周折远离本土的辗转来到这里恭候战略导弹弹头的大驾光临,可等来等去,除了猎猎海风,狗屁都没有。
    难道弹头在再入大气层阶段,因隔热材料不过关被烧毁了?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导弹发射中心内,布劳恩等人挠头抓耳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导弹发射之后不久,地面还能通过雷达捕捉到一定的信号,可随着飞行高度不断上升,导弹就消失了,而根据理论计算的轨迹和时间,导弹弹头重入大气层后,也是时候落到预定海域周围,并且因为巨大的坠海冲击,会导致内部装填的颜料泄露染黄海水,以便让散布在预定海域周围的潜艇发现坠海弹头,可至今为止潜艇都并未报告,难道是潜艇被击沉了,或者是长波通讯设备坏了无法报告?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是他们的导弹凭空没了。
    一直以来困扰潜艇外出作战的一大因素就是通讯问题,光线以及所有电磁波信号在水中都会急剧衰减,因而潜艇的主要探测载体是声波、工具是声纳,可要想和后方基地之间通讯,动辄成百上千公里的距离,又岂能依靠声波呢?
    波长长短与在海水中的衰减程度直接相关,波长越短的衰减越快,因而潜艇都需要用长波和后方取得联系,可发射长波就得要很长的天线,中波的波长达100米至1000米,而发射中波则需要50米高的发射天线,所以要想发射波长长达1千米至10千米的长波,其天线就需要500米以上的高度。
    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主力利器就是潜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得益于中德技术合作所带来的技术飞跃,德国海军的潜艇已经成了大西洋上最凶恶的狼群,而为了指挥这些狼群,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部在马德堡成立了一个特长波发信局,该局很远就能看到其标志性建筑——大铁塔。
    该发信局拥有八座高度达到了2555米的大铁塔,用电线与另外两座高达30米的供给塔相连后,形成每列四座的两列,每一个塔座间距480米,两列间距490米,且每一座铁塔上面都有大量的外延伸天线,如此浩大的通讯天线阵工程耗费了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不少的财力和人力,但其效果是惊人的,到美国西海岸作祟的德国海军远洋aip潜艇都能和后方取得联系。
    于是乎,迟迟得不到消息的布劳恩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这个发信局,让这个部门连续联络那四艘像是失踪了一般的潜艇,务必弄清这四艘潜艇到底找到弹头没有,在邓尼茨的严令下,该发信局愣是暂停了对大西洋其他潜艇的远程联络工作,全部转入到了搜寻四艘潜艇的工作中来。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还翘首以盼仰望星空的四艘潜艇艇长都对接踵而来的电报莫名其妙,他们根本没有看到什么“流星坠地”,四艘潜艇的声纳兵也根本没有听到有高空坠物砸进大海的声音,他们怎么汇报弹头情况,难道说神秘消失了,还不如说根本没有落下。
    得到正式回复已经是导弹发射第八个小时了,布劳恩可不相信自己的导弹一口气冲出了地球引力束缚飞向了太空成了人造太空垃圾,可等候在预定坠海海域的四艘潜艇都异口同声的报告没有发现,难道说四艘潜艇官兵一起在撒谎?可海军有必要说谎吗?
    布劳恩更加愿意是弹头质量不过关,在重回大气层之时被直接烧毁了,看来弹体保护材料必须考虑耐超高温,布劳恩最终在发射失败报告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而失败原因归结于弹体材料不过关,下一次实验或许应该采用耐高温的陶瓷,而非是硬合金保护层和隐身涂层,因为这两层涂层包括弹头内部的电磁屏蔽镁铝合金层,都无法忍耐大气层高速高温摩擦。
    ……

第一四七章 后勤之问
    第一四七章 后勤之问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胡广大步流星的走进办公室,摘下大檐帽猛灌了两口温开水。百度搜进入索 《》 快速进入本站
    “那先听好消息!”薛殿川接过茶杯,笑呵呵的静候好消息。
    “好消息是,两个小时前,海军‘中华’号导弹巡洋舰发射了两枚钢盾…3型防空导弹,将纳粹德国发射的首枚战略导弹于大气层外成功拦截,而后根据军情局对德国境内无线电通讯的监测监听发现,德方目前还认为是实验失败,归结于是弹头隔热防护材料不过关,并不知道是我军对其导弹实施了拦截作战!”
    好消息果然够好,德国威胁共和国本土最大的利器就是其战略运载火箭,在配备核弹头的情况下,共和国自当忌惮,而如今拦截作战成功,这也就相当于消除掉了隐患。
    “那坏消息呢?”薛殿川搁下钢笔问道。
    “兔子出洞了!”
    胡广说着,来到薛殿川的电脑前,在键盘上敲击了几句命令后,液晶显示屏上出现了一段无人侦察机拍摄下来的画面,超低空掠过里海上空飞抵阿克套地区的德军远程侦察机,在试图窥探中哈联合军演之时,被第六集团军的防空导弹旅发现,车载区域防空导弹发射车当即发射一枚导弹将其击落,因而无人机拍摄下来的是德军侦察机的残骸。
    “看这架势,德国人是不是要先下手为强?”
    薛殿川头皮有些发麻,德军侦察机的残骸并非是面目全非,由于发射的防空导弹末端攻击之时采用的是红外制导,这架德军侦察机是安装了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新型侦察机,发起尾随攻击的导弹炸掉了半边机翼,而飞机也并未凌空爆炸,失去了控制的飞机最终坠地,摔得有些狼狈,而机组成员倒是全数安全跳伞并被全部抓获。
    “第六军已经组织技术人员对飞机残骸进行复原,而缴获的德军航空侦察摄像摄影设备也已经进行拆解分析……”胡广依靠在椅背上,介绍着有关情况。
    俩人正说着,办公室门就传来了敲击声,应声而入的是中亚战区后勤运输部的温双少将,不用提醒,薛殿川也已经起身准备离去,根据安排,今天他们要去视察,而参谋长胡广也当即关掉了电脑,司令不在,那他就需要在指挥大厅内值班。
    为期不到一周的中印婆罗洲军事冲突,共和国各参战部队除却部队作战装备、油料、器材等,所耗几十万吨作战消耗物资,大部分都是由集装箱运输的,集装箱运输所带来的便利让军事后勤部队越发看重这一运输载体,除却直属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陆军运输司令部、空军空运司令部和海军海运司令部之外,战区司令部皆配置了一个后勤运输部,负责统一指挥、管辖战区后勤补给事宜并协调后勤运输任务。
    中亚战区基本是陆地,所能依托的运输无非是公路、铁路和航空,南亚战区司令部成功组织的中印婆罗洲军事冲突很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在冲突期间,军用、民用的集装箱都通过海运或空运方式从共和国本土多个海运港口、机场,运抵新加坡完成装卸,集装箱运输为物资装卸和运输带来的高效率,实现了后勤运输“门到门”的服务。
    所以根据南亚战区司令部后勤运输组织的经验,中亚战区司令部也仿效做法,在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建立了两个战区物资分拣装运中心,战区部队所需要的各类物资由国内各大厂家生产制造之后,皆运抵着两个中心,铁路和公路的直接运往阿拉木图,而空运的物资则运抵乌鲁木齐,依照物资类别和物资需求部队番号进行装箱之后,这些集装箱便像是贴上了邮政地址的邮政包裹一般,直接利用最快最省方式运抵部队。
    这样的统一获取、统一分配物流方式自然要求战区内配置大量的集装箱装卸机械设备,以国防部基建工程部队不久之前才完成征地扩建的阿拉木图军用火车站为例,该火车站能同时接纳多趟军列装卸集装箱,配置大量的龙门吊桥、汽车起重机、重型叉车等,而作为接收单位的野战部队也配置了装卸机械,如野战越野叉车。
    在温双少将的陪同下,薛殿川来到了中亚战区阿拉木图物资分拣中心,高度自动化的这个分拣中心并没有出现人山人海的状况,一箱箱的集装箱堆砌得像是一座座小山似的,贴有激光标识码的集装箱送进送出都被直接读条,分拣中心内的计算机就能清晰掌控中心内各类物资的库存情况、物资来源、物资分配去向等等。
    一行人等来到分拣中心正好遇到第六军第六空中突击旅索取物资,该空中突击旅不久之前才机动至哈萨克斯坦境内,没有固定的航空兵基地作为依托,目前还驻扎在哈萨克斯坦军方的一个野外驻训场内,直升机和人员都需要消耗物资,而油料又占据绝大多数,所以分拣中心停车场内,放眼望去停放了许多的油罐运输重卡,分拣中心配建了大型油库,中石油公司每天都有油料车向此运输油料,所以油料库有足够的燃油可供消耗。
    从进入分拣中心到油料车队离开,第六空突旅的油料车队并未在手续办理方面耽误太多时间,车队队长将后勤补给识别卡在扫描器上一刷,挡在车队前的栏杆便自动撤去,车队随即便驶入了油料加注区,直接由计算机控制的一条条高压油泵悉数与油罐车相接之后,输入车辆数、单车运载量等信息之后,自动油料填充便随即开始,几十辆油料车很快就完成了油料装运,再一次刷卡之后,车队便离开了,而在分拣中心的数据库里,关于第六空突旅所耗物资清单中,变新增了刚刚拉走的那批油料,时间、标号、吨位等等。
    “目前处于演习期间,参演各部相对分散,未来分拣中心将不再承担师旅一级的物资配给任务,将工作重心放在物资接收与分配上……”
    看完油料补给区,一行人随后来到了危险品分配区,这里接收和分装的不是吃喝的生活物资,而是动辄威力无穷的高爆炸药、手榴弹、枪炮弹、火箭弹、导弹等等,只见两条铁道线贯穿该分配区,直接由军列运抵分配厂房内的各种危险品集装箱,将被小心翼翼的进行吊装转运,有的会被直接装运上半挂车直接送往一线部队,也有的要被分类标识清楚之后,送往战区物资储备中心进行分类储存。
    “到目前为止,我战区后勤运输部已经配用1。5万个军用集装箱、租赁7800个民用集装箱,这些通用集装箱能够自由通过铁路、航空、公路等各种方式间的快速转换,而当前危险品集装箱、食品冷冻集装箱等预计还需5000左右,一旦战事爆发,我战区需要至少4万个集装箱!”
    温双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共和国多年以来的军事后勤运输经验教训所得,有些教训甚至还是用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比如物资统一分拣、集中分配、分类储备,这都是朝鲜半岛战争所考验出来的教训所得,针对危险品的运输,采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