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时斋画报》以图文形式让全国百姓了解案情的作用自不必说,《申报》不但对案情追踪报导,还刊登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如《论余杭县案》一文,还曾批判朝廷将申诉案件发回原地方衙门重审,其实是变相阻塞下民申诉之路。文章说:

“现在民人参冤,则上司每委原问官复审,该民既已被原官刑迫,而使之再经其刑迫,此事实如杜禁上控,……所谓回护者即为此也。中土刑讯之枉民。于此而尽包括其中。”

再如《论复审余杭案》一文,则直指大乾帝国的司法制度以刑讯百姓为能,文章说:

“……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岂有听人日残其民而犹望其邦之兴旺乎?……喜用非刑。纵用非刑之人均得高位,岂百姓反该受此惨刑乎?”

可悲的是,这样一场举国瞩目的大案,并未能够促成天朝司法体系的转型。参照西方“三权分立”模式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

难道。这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宿命么?

一声汽笛的长鸣,打断了林逸青的思绪。

“瀚鹏,一个人坐得太久了吧?不出来透透气吗?”岩崎尤佳温柔的声音在门口传来,“这一会儿海上有奇怪的景观呢!来看看吧!”

“好。”林逸青听到她的声音里透着兴奋,不由得有些奇怪,应声道。

林逸青起身出了船舱,岩崎尤佳上来拉住了他的手,带他来到了甲板上。

此时,林逸青脚下的这艘大乾帝国海军高速通报舰“飞虎”号,正在海面上以18节的速度破浪行驶着。

“飞虎”号属于乾国第二代大型高速通报舰。比起第一代的“飞霆”级通报舰更大,满载排水量达到了1100吨,航速可以达到惊人的21节,不但是名副其实的大乾帝国海军“天下第一快舰”,也是世界海军同类军舰中速度最快的。

乾国海军之所以重视高速通报舰,可以说是受了日本入侵苔湾事件的刺激。由于当时乾国因为保守顽固派的坚决反对,架设电报一直没能成行,是以在日军侵入苔湾之后,北京的大乾朝廷茫然无知,所幸船政水师拥有高速通报舰。急驰北上传递军情,大乾朝廷才在七天后得知了消息,而当得到福建官员通过传统的驿站系统送来的第一份奏报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两宫皇太后闻讯大怒。在她们的直接干预下,天朝的电报线路终于开始架设起来,而“船递”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令两宫皇太后有了深深的感性认识,在她们的直接命令下,高速通报舰成了大乾帝国海军必备的舰种。

这一次林逸青陛辞出京,预备要先去南京探望病重的姑父沈佑郸。两宫皇太后得知后甚是感动,特旨命林逸青乘座海军高速通报舰前往南京,以节省时间,是以林逸青在乘火车到达天津之后,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绍泉特意命北洋水师最新式的“飞虎”号高速通报舰载送林逸青。

林逸青上了“飞虎”号之后,管带杨用霖带着他参观了全舰,林逸青这才明白,林义哲当年要搞这个舰种,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飞虎”号,装备有1门100毫米主炮和3门75毫米副炮,以及4门40毫米机关炮和2挺加特林机枪,这样的火力和高速,完全可以用来攻击杆雷艇或鱼雷艇,按后世的标准分类,说是“驱逐舰”似乎更加合适一些!

“瀚鹏,你看!那里是什么?”岩崎尤佳指着远处蔚蓝的海面,笑着说道。

“这是……”林逸青看着海面上一艘艘用缆绳连接在一起的长长的帆船组成的船队,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在这些船队最前面拖着帆船前进的,则是一艘艘的小型蒸汽轮船。

林逸青明白岩崎尤佳为什么如此惊奇了,事实上,这种蒸汽轮船和帆船“混搭”的海上运输船队,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在日本的时候,林逸青经常出海,对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海上航运的情况很是了解,在他的印象中,日本的运输船只已经全部完成了蒸汽化,只有渔民还在使用帆船,而现在,他亲眼见到他在这个时代的母国大乾帝国的海上航运竟然是这个样子,怎么能不令他吃惊呢。

“林爵爷是第一次见到这小火轮拖带的沙船队么?”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林逸青回头望去,看到“飞虎”号的管带杨用霖微笑着向自己走来。

“是啊!”林逸青笑着点了点头,目光又重新回到那些海面上由蒸汽小轮船拖带的帆船上来。

“这是朝廷漕运的船队,我们这些个海上飞毛腿,南北往来传递消息,都见怪不怪了。”杨用霖叹道,“有时候我们遇到这些个沙船,还要减速避让。要是冲撞上了,可就麻烦了。”

“现下闽厂和沪厂不是均能自造蒸汽轮船了么?怎么朝廷的漕运,还要用这些老掉牙的帆船呢?”林逸青有些不解的问道。

“林爵爷可知,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民间用木船久矣,虽知轮船便利,但碍于财力,难以全部更换。是以才成了这个样子。”杨用霖答道,“其实能弄成这样,也全仗了令兄林文襄呢。”

杨用霖告诉林逸青,乾国的沙船运输业在韶光显凤年间一度空前繁荣。自北往南输运大豆,自南往北输送漕粮,月余往返一趟,一艘沙船一年可以往返七、八次,获利颇丰。上海港最盛之时,有沙船5000艘,水手10万余人。

但自韶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及显凤十年《北京条约》之后。乾国诸多港口对外开放,西方轮船的涌入,迅速将乾国传统的沙船客货运输业逼到了溃灭的地步。因为无论是速度、载重、安全还是价格,传统的沙船都不是西洋货轮的对手。不过四五年光景,上海港的沙船已锐减至四五百只,黄浦滩上,搁浅着成千的木船,任凭风吹日晒,自然朽腐。哪怕是象沙船船王王永盛的船队,也毫不例外地一路颓唐下去。其他的船主们也都和王永盛一样绝望。因为硬件、软件都无法与洋商抗衡。只好期待官府出面交涉。船主们聚在一起议论,结果是一致推举王永盛带头去向官府呈文,恳求官府与洋人交涉,将大豆、漕粮的生意划归乾国沙船专营。外商不得插手。

呈文里的一段话打动了李绍泉。呈文里说,如果沙船业破产,不仅仅是十余万船工失业的问题,还可能激起民变,进而朝廷的漕粮运输线也可能被破坏。李绍泉将呈文转给总理衙门,极力推动此事。但却在英国公使威妥玛处碰了钉子,威妥玛当场表示拒绝,声称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须全部由乾国政府负责。

事情不了了之,作为“安抚”,大乾朝廷减免了沙船三成的“助饷银”和三成的“捕盗银”,但终究是杯水车薪,仅靠朝廷的漕粮运费一项,维持整个沙船业早已力不从心。彤郅八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两年后,欧亚海底电缆远东段铺设到了上海,更多的西洋商轮涌入乾国,乾国沙船运输业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一期间,乾国政府也不是对沙船运输业不管不问。总理衙门也曾饬令内阁军机大臣、南北洋通商大臣共同筹议解决漕运危机一事。结果得到了三种建议。一是修复运河,恢复河运;二是修复所有废弃的沙船,继续维持海运;三是朝廷增加沙船运输业的漕运运费,以挽救濒临破产的沙船运输业。

然而三种建议都遭到了李绍泉的反驳。李绍泉认为,运河八百余年,竭尽全力,运输能力不过每年十万石,于漕运大局无补;明明有便利的海运条件,非要耗费巨资去修运河,岂不是疯了;而修复沙船,至少需要支银3000万两,还需修建容量万石以上仓库400余座,朝廷哪里有这么多钱?增加沙船漕运费,救得了一时,却非长久之计。

当时李绍泉的老师曾伯函也陷入了深度的矛盾当中。早在彤郅六年,容闳就曾建议他采用“招商集股”的方式,购买洋轮,组建乾国人自己的轮船公司,以挽救漕运。但当时曾伯函担心的是,圣平天国之乱刚刚平息,民心未固,“承运漕粮……在沙船为常业,非万不得已,亦未便遽作改图”,一旦朝廷发展轮船,十余万沙船业主和船工水手失去生机,会酿成大规模民变和暴乱。

但无论如何,乾国传统的沙船运输业终究是到了穷途末路。彤郅十一年3月,总理衙门再度致函曾伯函、李绍泉,询问采用轮船承担漕运一事,希望他们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一个月后,曾伯函溘然病逝,事情完全着落在李绍泉身上。李绍泉的解决办法,是扩大轮船招商局。招商局的运营方针,也由之前官方制定的“承运漕粮,兼揽客货”。改作了“揽载为第一义,运漕为第二义”,将招商局的主营业务放在客货运载上。

招商局成立之初,也和沙船业一样。与外国轮船公司发生激烈的竞争。但由于船政的大力支持,英国太古、怡和轮船公司,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均多次针对招商局发起的商战都被击败,在一干熟悉近代西方商业运作规律的“买办股东”的通力合作下,旗昌公司破产。太古、怡和则被迫三次与招商局签订“齐价合同”。朝廷的政策支持,与经验丰富的民间经理人之间的通力合作,使招商局迅速打开局面,跻身中外大轮船公司之列的主要原因。随着招商局业务的不断扩大,不但吸纳了不少沙船业的水手劳力,也给沙船船主们带来了一线希望。

沙船船主们曾寄希望于朝廷在恶劣的商业环境下给予他们必要的保护,但他们毕竟属于“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如果不改变的话,只能与他们那些沉重蠢慢的沙船一起,接受被时代淘汰的命运。而招商局运作的成功给了沙船船主们以很大的启发。他们开始集资购买小火轮船。代替古老的沙船,以期走出困境,重获生机。但是乾国国内目前能够生产蒸汽轮船的船厂并不多,而且现有的船厂除了福建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外,都是外国船厂,这些船厂大多只对生产大型轮船感兴趣,对于可以用来在内河进行航运的小火轮船,并不愿意承造。

而在这个时候,林义哲提出来将江南制造总局“船务分离”、“造民用小火轮船”的建议,是相当有针对性和具备可操作性的。因为对于建造3000吨以上的轮船。造过“90天炮舰”的江南制造总局尚无把握,但造用于运货的小火轮船,却是绰绰有余的。

在乾国传统的内河漕运业陷入空前危机之后,林义哲为了解决乾国沙船船运所面临的困境。向建立轮船招商局的李绍泉提出了解决办法,即由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小型的轮船(小火轮),由沙船船主们合股购买,以便乾国传统的帆船运输向轮船运输转型。

对于林义哲的建议,李绍泉十分赞赏,认为“若能如此。不但沪厂得脱大困,民间船运亦可得兴,日后万里江河,当是大乾轮船之天下!”

李绍泉上奏朝廷,给出了解决办法之后,朝廷完全采纳,并给予了支持,李绍泉命令江南制造总局开始建造小火轮,“以资民购”,“改换船型”。由于江南制造总局此前已经有了成熟的生产“90天炮舰”的经验,生产小型轮船自然不在话下。很快,生产出来的大量小火轮便为沙船船王王永盛等沙船运输业的巨头全部购入。

由于乾国当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沙船,为了能够“物尽其用”,同时避免大量的沙船水手失业,王永盛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以小火轮拖曳沙船进行运输的办法。

在中土传统的帆船中,沙船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它的长宽比大,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不怕沙滩,可以在沙质海底的海域航行,也可在江河湖泊中航行。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加上沙船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沙船上多桅多帆,可以逆风驶帆,能在海洋上远航。沙船上桅杆高大,桅高帆高,利于使风,又加上它吃水浅,阻力小,所以,能在海上快速航行。沙船不仅能顺风驶船,逆风也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再加上沙船航海性能好,七级风能航行无碍,又能耐受一定的风浪,所以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用小火轮进行拖带,无疑是一个相当好的办法。所以不久之后,在乾国南北海路上,大量的由小火轮拖带着的沙船队的身影出现了,它们成群结队的穿行在海上,成为外国人乘客轮来乾国时必然会见到的海上奇观。

因为公务的关系,船政水师和北洋水师的高速通报舰经常往来于天津到福州的航线上。而在经过海上漕运航线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壮观的景象:一艘小火轮拖曳着5到10艘甚至更多的木质沙船,在海上蹒跚航行。

对于漕运危机的解决,李绍泉在和友人的谈论中,一直将开办轮船招商局及江南造船厂兴造小火轮一事,看作自己事业上最璀璨的一次成功,其自称:“招商局及小火轮船,实为开办洋务以来最得手文字。”(未完待续。)

PS:  闷油瓶从包裹里拿出了两只鬼玉玺。他掂量了一下,将其中一只交给吴邪,说:“你带着这只鬼玉玺回去,我只需要一只就够了。十年之后,如果你还记得我,你可以带着这个东西,打开那道青铜门。你可能还会在里面看到我。”“不行!我不同意!”吴邪的声音有一些声嘶力竭,“两只都给我,我要上交给国家!”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五百四十七章海盗之岛

但尽管如此,时至今日,乾国的航运业仍然没有完成由帆船向蒸汽轮船的转型!

听了杨用霖的解说,联想到自己原来的时空,林逸青心中感慨不已。

改变起来如此之难的,何止一个海运呢?

自己所在的那个时代,不也一样没有完成现代社会的转型吗?

要怎么加快这一进程呢?

“这么多的帆船,行驶得又这样慢,如果遇上了海盗怎么办?”岩崎尤佳看着这些慢腾腾的在海上行驶的“混搭船队”,有些担心的问道。

“夫人说的是,这样的船队,最怕遇上海盗。”杨用霖点头道,“那些小火轮船和帆船上现在都装有小炮洋枪,以防海盗,遇海盗时,小火轮便断开连索,往驰攻击,但若是海盗船多,便有麻烦,是以这洋面上,还得靠水师兵轮巡护,好在自朝廷下定国是诏,命各省水师以轮船易木船,现下船政、北洋、南洋三支水师皆为蒸汽兵轮,绥靖洋面,多方剿除海盗,而今海盗已不似以往那样猖獗,所以船队大多敢大胆放洋行驶。”

“原来是这样。”岩崎尤佳明白了过来。

“海盗所用之船,多为木船,极少数悍盗也有明轮船,载有西洋枪炮,但比起咱们水师的兵轮,那可是差得太远,见了水师战舰,只有逃命一途。”杨用霖笑道,“说不定咱们这一趟就能遇上海盗,到时候就让夫人见识一下咱们大乾水师的本事吧。”

岩崎尤佳看了看“飞虎”号舰首处的那门100毫米后膛大炮,回想起了在日本时的经历,不由得紧紧握住了林逸青的手。

林逸青注意到了她的小动作,明白她心里在想什么,转头冲她微微一笑。

那一次她得知自己作为全军的后卫陷在下关一带,曾不顾东乡平八郎的暗中阻拦,率领商船队前往接应,最终在上村彦之丞率舰掩护下成功的救出了自己和麾下的后卫部队,对自己的爱,可以说惊天地泣鬼神!

现在难得有机会和她单独在一起(何韵晴和桐野千穗留在了宫里,望月姐妹现在日本执行任务),自己真得要好好的报答她才对!

此时的林逸青,还不会想到,今夜他注定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清泉岛,码头。

年轻的海盗石金丘正坐在屋子里,望着码头发呆。

看码头的情形,黑旗帮的海盗们是打算出海干上一大票了。

他的脑海里,又回想起了刚入行时,老叔用长辈的口吻教训他。

“出海打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需要有一个有经验的船老大。”

“你的性命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是水手,最好是听天由命,如果你是水手长,总有麻烦的事找上你。你是最累的。如果你是二当家的,最好和船老大搞好关系,是的,海上难免叛变,但这条后路你最好是藏在最后,不到万不得已时少做准备。如果你是乘客,你也得留个心眼,毕竟你没水手登得高,望得远,闹到了船毁人亡时搭不上救命小船,你可以一整天都像个老大,可以随地吐痰,在甲板椅上随便翘二郎腿,侃到天南地北,对那个在风浪中小心行走的长腿漂亮女人看上几眼,吃完了饭离开让泥腿子水手们收拾,爱干啥干啥去,可这个特权对你一点都不可靠,更不是永久的。”

“因为海上有风险,尤其是在这个时节海运忙碌的海上。”

“可你也用不着整天因为这个提心吊胆,如果没什么意外,还是抱着点走马观花的心态最好。这个你要向那几个情窦初开的老小子学学,看看身边的漂亮女人养养眼。这不乏是一个打发时间的差事。”

“差事有很多,搭船的你也许是个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